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对于韩琦来说,要做到这一切,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太遥远了。

    牛马的行进速度,比起普通的粮草货运,要快一点,特别是单纯牛马组成,一天差不多能够达到百里,可是从灵州到渭州,就需要8天以上,而且越是遥远,这个数量还要提升,甚至到了北宋境内,数万牲口,单纯提供粮草这一点,就足以把附近差一点的州县给吃穷了。

    从灵州到开封,直线距离都超过了2000里,如果加上绕路什么,要想把他们送到开封,非常的困难,甚至送到西安,也有些远,差不多1500里的距离,这是一个漫长的距离。

    好在,还有别的选择,在渭州作为集结和交易的地点,并且提前做了准备。

    渭州正好处于灵州和西安的中心,距离灵州大概有700里左右,距离西安也差不多,本身的商业也可以提供一些支撑,再加上,韩琦提前的宣传,应该能够吸引整个北方商户,这已经是韩琦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当然了,一次性流入的数量也不多,如果百万头,甚至是数百万头的牲口,蜂拥到了渭州的话,别说是渭州无法承担,就算是整个西北,也无力承担这么多。

    在最早的时候,攻击灵州,并且凭借着拿下兴庆府的城墙,当时辽兴宗阻止了韩琦更进一步,最终凭借着交换的功劳,在辽兴宗哪里获得了的45万头牲口,加上灵州的缴获,差不多就是百万。

    这些牲口之中,绝大多数都是羊,除了的大概30万的羊,直接留在了西北,剩下的,早已经通过官道,慢慢的向渭州而去。

    大量牲口的涌入,一下子,让韩琦的手中,宽裕了许多许多,广大的西北驻军,还是要改善一下,钱必须要解决,伙食也同样。

    军队在离开了西夏之后,开始大规模犒赏,这部分的羊,也作为了犒赏的对象,改善生活是时时刻刻,同时,对于灵州的大规模的开发,已经开始进行了。

    西北因为战乱的关系,开垦的荒地很少,大部分也是草原,西北的边民们,也偶尔放牧,但是很少,面对着来无影,去无踪西夏骑兵,大规模放牧,就等于是被对方抢去。

    可是现在,灵州在手,经过了大量的修建,还有后面的补充修建,一共50多座棱堡,树立在了灵州,加上其他边关城市和新修建的棱堡,如同一个巨大的城墙一样,把真个西北护卫在其中。

    这中间,单纯的草场面积,就非常庞大,在游牧民族非常丰美的草场,可是在这边没有任何的利用,仿佛就是的野草一样的乱长。

    没办法,为了避免损失,被西夏割稻草一样的拿走,只能够选择这样的方法。

    可是现在,灵州和防护体系,就如同一个巨大屏障,保护着这里,多了灵州的草场,更是如此,这也是大量牲口进入,没有任何问题的根本原因,换成在北宋境内,如此庞大数量的牲口,早就饿死了。

    在的灵州开发没有进行之前,或者是在开发的初期,实际上,大量牲口的前来,可以用放牧的方法,密集的放牧,会让草原退化,这对于他们而言,不成问题,草没有了,可以选择种地啊,还省去了开垦的功夫的。

    西北不是北宋内部,有很多归附的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虽然在境内,可是本能之中的放牧本能,还没有忘记,这些牲口虽然有些多,但是一个人在丰盛的草场上面,可以放牧很多的牲口,特别是牛羊这些,较为温顺的,不会随便乱跑的,他们更是很方便。

    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头的牲口,他们在这边,会获得良好的照顾,甚至到明年,会长不少肉,甚至是多不少的数量,这些都是钱,一定程度,这里还可以成为半耕种,半放牧的存在,这对于北宋而言,也是一个不错的好事情。

    不过,适当的卖出,还是必要的,虽然说,枢密院,已经在准备这一次的赏赐,北宋虽然对于士兵的赏赐不错,可是对于用命来拼的士兵而言,这不够,远远不够的。

    羊可以作为赏赐,少了几十万头,也不算什么,谁让西北这边羊便宜呢,按照一贯5头的价格来算,哪怕把30万都给吃掉,也不过是耗费几万贯,对于立下大功的韩琦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大型牲口,则需要小心的处理了。

    韩琦是一个很死板的人,也是一个很骄傲的人,可是让他克扣士兵的奖励,这不存在,他的家族实力,也没有必要,克扣这些军饷,哪怕是随着战功得到的,已经让他们韩家起飞了。

    2000多万头牲口,哪怕是河北的1500万,不可能过他的手,仅仅是灵州这边,随便过手一点,就可以获利丰厚。

    在他看来,用命去拼的,最终给北宋整的了荣光和奖励的这些士兵,有资格获得更高的奖励。

    朝廷的奖励,肯定是在路上了,如此大功,灭国之战,还是北宋少数的几个,打仗不用钱,还赚钱的战争,这个赏赐,肯定会下来的。

    可是以韩琦对于中枢的了解,可能平均到每一个士兵身上,也就是几百文,这能够干什么。

    当兵当兵,就是为了吃粮,否则,谁愿意把脑袋吊在刀口下面来拼命的,真正的奖励,应该都是主将给予的。

    这些奖励,当然不能由韩琦来出,几万士兵,哪怕一人一贯,就是几万贯,这笔钱,韩家不是拿不出,是拿出之后,自己也会有较大的损失。

    这种情况之下,把5万头牛和一万头马,送到渭州去销售,那是不错的选择。

    这只是一个起点,却是一个很庞大的起点,按照他所料及的北宋境内的价格,5万头牛,1万匹马,最少可以获得100万贯以上的现金。

    这些缴获,就这么的被韩琦动用了,这点没问题。按照潜规则,韩琦是可以动用一部分的缴获。

    同时,他很清楚,因为在双方的谈判之中,北宋占据上风,他还获得了账面之上的收益。

    一批三岁口,健壮和神俊的马,跟一个十来岁,已经老态龙钟的马,这中间的差别大了,而四五百斤的一头牛,跟千斤,甚至是一千多斤的牛,这也是两个概念的事情。

    一方强势,那就能够以次充好,现在辽国迫不及待,基本上不用挑选,把西夏的缴获,绝大部分都送过来交易,这中间,好的占据了多数。

    同样的,那些羔羊,牛犊,马驹之类的,在最终排不上数量的前提下,也就半卖半送的过来,这就是一个巨大缓冲。

    牲口,本身,就是可以生长的,对于牛马这样大型的,半年的时间,变化不大,可是对于羊羔,小羊这样的,差别可就大了,熟知畜牧的人不少,再加上灵州这边,出色的草场,足以让半年之后大变样,他也就心安理得的把这些送出来。

    如果不是渭州能够承受的有限,无法获取大量的收益的话,他甚至会把最初缴获的百万牲口,都给弄过来。

    渭州,地处在黄河几字型的中心位置,跟河套平原哪里,更加丰美的水草环境,有巨大的区别,黄土高原和荒漠化气候,在这里已经显现,可是作为陕西的屏障,作为秦凤路的重要支点,这里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边境军州。

    这里本身是有一个不小牛马市场,但是这个牛马市场,最大的交易额,也才几十匹的样子,更多的交易是羊,一些活羊,在这里集中之后,被送往西安,用于供给京城。

    在韩琦的努力之下,这里大规模的扩建了牛马市场,为承接牲口做出准备,同时,韩琦也清楚,以渭州的底蕴和人口,根本不可能消化如此庞大数量的牲口,别说是1万匹马,5万头牛,就算这个数量缩减的九成,也不可能销售的。

    从来,韩琦都没有指望,渭州能够完全的消化掉这些牲口,这只是一个中转站,最关键的宣传,还是放在西安。

    北宋的西安,被成为京兆府,是西北的核心所在,也是曾经韩琦作为四路总管的驻地,哪里,才是宣传的重点,韩琦在调动丝绸的时候,已经做了一些宣传,现在,当大量的牲口,逐步逼近渭州的时候,这个宣传更是铺天盖地。

第三百七十一章 马的作用() 
京兆府,作为西北的核心,虽然在关中平原已经没落的现在,在北宋的版图上面,地位不是很高,做为汉唐首都的京兆府,甚至连四京都没有捞着。

    北宋的四京,几乎都集中在河南和河北区域,而不是传统之中的关中平原,可相对而言,在西北来说,也是一个大城市。

    虽然西夏和辽国,限制了大型牲口销售,可是零星的养殖,还有有的,再加上底蕴的存在,京兆府的人口,比起一般的西北城市要多的多,这就促成了京兆府的发达。

    在京兆府的西侧,有一个庞大牛马交易市场,这个牛马市场,比起保州更大,也一直都吸引了大量的客商前来,每天最少1000头羊的交易,也让这里成为了真个西北最大的牲口集散地。

    以西安为中心,辐射整个北宋,大部分都是通过官道,运往汴梁,甚至通过大运河发达的水系的,运送到整个北宋的各个角落。

    可是从半个多月以前开始,一场基于渭州交易的宣传,开始大规模的开启了。

    最开始,没有人在意,因为渭州到西安,差不多有600多里,相对比较的遥远。

    可是有了韩琦的背书,再加上宣传的交易,是1万匹马和5万头牛,牛马,基本上都是中国最稀缺的,毫不客气的说,只要买到,根本就不担心能不能卖上价格。

    特别是一些家里有庞大的土地的大地主,真的购买了几十头牛的,哪怕不赚钱,只要运送回家,也是非常划算的。

    几百里,对于普通人而言,那是一个很难以逾越的,可是对于这些商人来说,只要确定也有值得他们去的货物,去一次又何妨。

    特别是现在,这是韩琦在背书,有韩琦在西北地位,大规模的进行宣传,一系列的宣传之后,几乎大半个西北包括中原的一些地方,都已经知道,在渭州有一个大规模的牲口拍卖会。

    或许还有一部分谨慎的商人,还担心这个牛马的来源在哪里,可是当西北一战的消息,从汴梁,开始向外传播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担心了,拿下整个灵州,攻克兴庆府,无论是哪一个,都是大书特书的。

    而西夏有什么,除了所谓的青盐之外,不就是这些牛马么,这些都是战利品啊。

    牛马,这些大型牲口,在北宋,绝对是供不应求的,牛不用说了,农民们最喜欢的牲口,一个家庭,特别是穷苦的家庭,他们一辈子,最大的希望,就是拥有一头牛,有牛的家庭,更是把牛看成是家里最贵重的,有时候,连人都饿着的时候,先保证牛要吃饱。

    如果说,牛,只能够算是庄稼把式,最多,还有一个吃肉这一点,马就不一样了,跟牛相比,马的爆发力更大,速度更快,更适合的商业运输方面。

    北宋的商业发达,虽然大多数都是依托着京杭大运河连接的水系,可是在其他没有水系通达的地方的,陆路运输也相当密集。

    原因很简单,利益,西北不产粮,可是送到西北的粮食是哪里来的,10倍的利润,足以让很多人试一试,马车就成为了最大的载体,不一定会运送粮食,一些比较小型,价值比较高的,销量比较大,也是最佳的选择。

    跟人力推车相比,马车的效率更高,耗费更短,成为了最佳的选择,之所以没有大规模的普及,是因为马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特别是的辽国和西夏的马,他们力量大,耐力好,更加适合西北的环境,只不过,因为西夏和辽国的限制,他们要得到马不容易,同时马也较为昂贵。

    一匹高达百贯,听起来是很贵,加上几贯的车,这个投入不是一般人能够投的起的,加上一部分的人力成本,综合一辆马车的总投入会超过150贯。

    可是利润也惊人啊,一石的物资,在水路上,运送千里之上,可能运费也不过一贯,这是水运效率所在。

    陆路不一样了,一石粮食,从汴梁运送到西北,2000里的路程,运费高达6贯,足足是水运的六倍,而马车哪怕无法跟水运相比,却也比人力强大太多了,保守估计,控制在水运的三倍左右,这中间的,全部都是净利润。

    这也让马车运费高昂,拿汴梁到西安,1000里的路程来说,一辆马车可以运送10…12石左右的物品,每天100里,要走10天,运费大概是30贯左右。

    一辆马车平均2人,住宿,食用,加上人吃马嚼的费用,一趟下来,最少是7左右,一些高价值,或者是商业产品,还会更高,一年下来,只要跑上20趟,马车的投入费用,也就收回了。

    当然了,一年不可能连续不断的来跑的,要装满马车货物,也不是天天都有,可是针对商会而言,投入一辆马车,还是相当划算,按照一年50贯的净利润,这已经是相当低了,可以在长途贩运之中,很快的收回成本。

    至于马的寿命,使用起来爱惜一点的,3岁牙口的马就可以使用,一般可以持续到15岁,也就是说,一匹马使用上12年的标准,甚至可以赚回来4倍的收益的。

    商人,只要投入一辆马车,就可以在不停的长途贩运之中,获得稳定的收益,这一点是任何一个人所无法拒绝的,以前马是有价无市,往往一批马,出现在市场之中,很快,就被财力大,有门路的人给买光了,远不是底层的小商人,能够接触的。

    现在,1万匹马的,按照每一匹马50…100贯的数字来说的话,1万匹马按照骏马,良马和驽马三个来分的话,基本上平均差不多百贯,再加上牛的数量,总数非常的惊人。

    按照韩琦的估计, 1万匹马,5万头牛,差不多就是150万贯左右的收入,这笔钱,一部分,会拿来犒赏三军,大概是50万贯左右,足以让参与到这一场行动之中的所有人都满意,另外的100万贯,会用来的建立防御体系和开发整个灵州的。

    当时作为的四路大总管的他,也不过是拥有30万贯,现在3倍,在已经形成的西北的体系的前提下,进一步的建立,裁撤,顺带的,进行开垦的一些前期工作,当100万贯投入进去的时候,会有多少收益。更别说,当未来1000万头牲口,最终的进入到北宋之中,最终会产生怎么样的变化,想想,韩琦都忍不住兴奋无比。

    韩琦并不担心,这些东西卖不出去的,北宋到底有多么缺乏大型牲口,这一点,韩琦非常的明白。

    打个比方吧,作为中央禁军,当时韩琦前来西北的时候,是带着4个军,1万人禁军,这1万人,是绝对的主力,包括了最少500匹马,1000头牛在内辎重部队,同样的,还招募了差不多1万多名的民夫。

    借助着这些的帮助,1万人,用了不足40天的时间,从汴梁赶到了西北,这对于禁军的行军已经相当快了。

    可是普通的军队呢?一般弱一点的禁军,牛马的总数,可能只有精锐的四分之一,至于厢军,或者边军,基本上,只能够依靠两个脚板。

    这也是一些部队,效率慢的原因之一,在运河上面,还能够借助着船运的强大,快速的抵达,可是在西北,明明是几百里的距离,却走了一个月的比比皆是,原因就是运输工具的不行。

    精锐的禁军尚且如此,在关键的战争之中,都无法改变运输能力差这一点,更别说其他的商队。

    类似定海军这样的特例是少之又少的,赵信在抵达苗家庄的时候,曾经俘获了几十匹西北马,再加上资金充足,出了苗家庄,几次投资已经获利超过万贯,100贯买不到,200贯总是可以的,所以从大名到定海军,一直都没有缺马。

    普通的商队,如何能够跟赵信相比,更别说是西北的这些,关中平原的没落,西北的逐步贫困,这是一个根基,连根基都不在了,上层建筑怎么可能很好。

    西北大部分的马,都供给了军方,保证在西北战争压力下,保证足够的机动力,能够留给民间使用的马,就少之又少,据韩琦所知,在整个西北排的上号的10大商队,每年的交易额超过100万贯的,他们拥有马的数字,也是非常少的。

    最大的那个商队,拥有各类型的马102匹,最少的那个,只有27匹,这不是普通的小商小贩,这是规模庞大的商队的,他们不是没钱买马,是有钱买不到。

    当每年可能只有1000匹左右的马投入到了整个西北市场的时候,其中九成,是会被军方给带走,用于补充到军队之中,剩下的,再扣除一些贵族和官员,真正在市场上面流通的马,非常之少,这些马,在无数商家的竞争之中,那就真的是价高者得了。

    在这些大商人第一时间知道了大规模的马的交易,即将在渭州举行,在通过他们的渠道知道,这件事情不是骗人的之后,一股席卷整个西北浪潮开启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风暴() 
商业发展,是有自然的规律的,在经济总量不大的前提下,一股浪潮的,就足以影响某一种产品的走势,更别说,在商业略微比较单薄的西北,最少市面上,所有最主要的商会,同时大规模的收拢资金,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可怕。

    以往繁盛的商贸活动,居然因此产生了巨大的波动,一些商品被抛售,一些本应该在几个月,甚至是大半年之后才销售的商品,提前的出现在了世面上面,开启了不计成本的销售,少部分的产品,也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这样的下跌,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情,老百姓,可以买到更加便宜的商品,可是对于那些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来说,就不是那么的美好了。

    大商家可以保本经营,甚至有些时候,稍稍的亏本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对于普通的小商人呢?

    他们没有的大商人那么灵通的消息,一部分水准以下的商人,他们甚至不知道在渭州的这一次大规模的牛马交易的,或者是听说了之后,不敢确定这到底是真的假的。

    甚至一些,有资格知道这个消息的,他们没有大商人那么的果断,他们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参与到这么一次的牛马交易之中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了。

    没错,当大商人,开始开闸销售海量的商品,以尽可能多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