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跟完全追不上,那是两个概念。

第三百二十五章 长驱直入() 
步兵骑马,不考虑冲锋的话,可以简略很多的东西,无非是把马作为一个代步工具而已,甚至不用训练战马在战场上面的作为,一般的,可以行进的马就可以了。

    在遭遇到敌人骑兵的袭击的时候,就需要骑兵部队站出来,4万人之中,只有5000的骑兵,这是跟周文秀部一样,武装到了牙齿的骑兵。

    在过去,这只是一个鸡肋,战场上面作用不大,在追击的时候,也需要根据形势,而现在,他们的作用就非常的单一,就是为后续的部队争取到时间。

    骑兵缠斗,重步兵列好阵营,然后长弓队才在他们的防护下,进行攻击,一旦长弓队开启了攻击阵营,那就如同水银泻地一样,无所不能,就算是骑兵逃窜,他们也可以骑马追击,不会像是以前那样,望洋兴叹,可以说,战斗力提升的不止一倍的。

    西北,在韩琦的控制下,就如同一个精密的机器,开始疯狂的运动了起来,不但是这些部队,还有大量的物资。

    韩琦坐镇边关,更是把一切都走到前面,无孔不入的密探,开始频繁的出动在西夏境内,这一点,西夏和辽国并没有发现。

    要换成之前的西夏,肯定会发现,可是这个时候,元昊为了守住兴庆府,让人员大规模的收缩,至于辽国,根本就没有想到。

    越来越多的消息,越来越多的证明,让韩琦心潮澎湃,几年前的好水川一战,虽然韩琦并没有受到影响,并且青云直上,可是在他的心中,却是一个永远心结,无时无刻不想着反回来,可惜西夏的强势,加上北宋的无力。

    现在,赵信的一个简单的布置,北宋只是因利是导,甚至连很大的代价都没有付出,就获得了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灵州,必须要拿下,而且是快速完整的拿下。

    赵信的估计果然没错,周文秀也让他满意,马上西夏的兴庆府就要被辽国围困了,辽国无法攻占兴庆府,这是元昊做出这个决定的根基,他准备用兴庆府强大的城防,来抵消辽军的战斗力优势。

    没错10万辽军之中,绝大部分都是骑兵,骑兵不能攻城,这是西夏用血的教训最终得到的的,辽国因为少于大规模的战争,对于北宋,也少有战争,大部分都是虚张声势的威压,这样获得一点好处而已。

    西夏不一样,无数次的攻击北宋,甚至有攻击下边境重要城市的先例,他们清楚这一点,用骑兵攻击防御严密的城市,除非是全部用骑射,从侧面消耗城防的实力,这样根本无法帮助攻破城市,最多只是消耗而已。

    真的要让骑兵直接攻城,或者下马攻城,那就正中下怀了,北宋兵书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辽国的野战战力,很是强大,这让元昊失去了跟辽国野战的念头,可是守城,那是没问题的,更别说,还有十几万的精锐和附庸,整体实力不比辽国差多少。

    西夏虽然连续失败了两次,损失惨重,可是主力没有失去,真的要跟辽国野战,也未必一定就失败,可是他为了避免损失太多,选择了这么一条路的。

    从某种意义上面说,这一条路是一条取巧的路,一旦做到了这一条路,很有可能较少的损失,打败辽军。

    到现在,元昊的念头还是,用较少的损失,打败辽军,以取得三国之中,比较有优势的地方。

    不得不说,元昊的这个想法,非常的不错,这个是有前提的,前提是辽国不具备强大的攻城力量,实际上,辽国真的没有,就算是实力出众,经验丰富的统帅萧惠,面对着兴庆府的坚城,也是没有丝毫的办法的。

    可是这一点,在北宋这边,完全是没有任何的意义的。北宋守城天下第一,而有准备的攻城,同样是天下第一,如果不是北宋的野战太差,很容易,在大规模的野战之中,因为实力的差别,而被对方击败,北宋早就推平其他的两个了。

    现在,西夏的主力,龟缩到兴庆府和西部,剩下的,跟北宋接壤的地方,防御非常的薄弱,几乎等于是一个不设防的城市

    在消息传出去之后的5天之内,一股非常庞大的骑兵,抵达了北宋边境的城市,顿时,就让这个边陲小城,被围的是水泄不通了。

    韩琦知道,兵贵神速的意义,没有让骑兵在这里过多的停留,立刻率领着部队,攻入到了西夏的境内。

    这些赶鸭子上架的长弓手,除了少部分,以前有过御马经验的,其他的人都是小白,只不过进行了一个多月的突击训练。

    不过,效果不错,士兵们的素质,本就比平民好很多,骑马的步兵,相对于骑兵来说,容易训练很多,他们只要掌握马,能够在马的帮助下,快速的前进就可以了,剩下的,就不用管了。

    步兵在长距离行军的时候,每天的速度,可能只有三四十里,但是骑兵,哪怕是这样变种的骑马步兵,他们每天的速度也超过200里,几乎是五六倍的速度。

    长弓队对于物资的消耗,数倍于普通的部队,为了4万人,韩琦也准备了规模不小的车队,为他们提供补给,这一点,从北宋边境到灵州稍稍的好一点。

    因为得到了周文秀的报告,韩琦很清楚,最少在一两个月之间,他是不会遇到大规模的抵抗的,元昊的主力,不可能离开兴庆府的,这是一个机会。

    在进入到灵州境内之后,冒险把骑兵部队分开,从原来的一个完整的队伍,分成了10个分队。

    周文秀的表现,给了韩琦的提醒,在大部落都已经收缩,甚至连普通西夏军队都已经回归兴庆府的档口,在灵州这个并不算大的州,是没有多少抵抗力量。

    长弓队和步人甲,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防止元昊孤注一掷,把大量的部队,派过来决战,真正快速占据灵州,还是这些骑兵部队,同时,他们的速度,锁住关键要道,尽可能的晚让西夏知道,这才是最佳的方法。

第三百二十六章 占据灵州() 
历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元昊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因为北宋的乱入,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元昊以为固若金汤的城池,在北宋看来,那是平趟而过,甚至在韩琦的手中,还准备了大量的杀手锏。

    另外一边,贺兰山的附近,辽国的主力,经过了短暂修整,开始向前,因为周文秀的骚扰,再加上元昊的收缩,没有遇到态度的抵抗,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从贺兰山附近,达到兴庆府的时候,元昊已经是严阵以待了。

    站在城头上元昊,看着飞奔而来的辽国骑兵,心中满是憧憬,他付出不少,可是也不算大,西夏是部族的制度,很多的大部族,并没有在他的掌控之中,借助着辽国的这个机会,他也把一些不听话的部族给处理了,特别是在的兴庆府,更加容易。

    只要成功渡过这一劫,整个西夏的控制力度就会上升几个层次,那么掌控着最大限度的力量,他完全可以把这个损失,从北宋的身上找回来。

    历史上,哪怕是西夏的损失不算很大,可是依然在之后的几年之中,不停的攻击北宋,让北宋有些焦头烂额的,不厌其烦。

    骑兵逐步的接近,看着严守的兴庆府,只是凑到了近处,射了一波箭,然后就停下来了,在距离城市较为远的地方,开始安营扎寨的。

    元昊也不在意,这只是一个前锋,就算是他出兵,拿下,也没什么,更别说他准备的相当的充足,如果辽军的大部队到来,开始攻城的时候拿出来,才是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元昊的底气在于,兴庆府的防御,这个被作为西夏的王都,经营的几十年的城市,防御被他开发到了最大,在决定了守卫的时候,又部署了大量的神臂弩,还有其他的一些守城的装备,让兴庆府的防御,在原有的基础上面,又平添了一层台阶。

    元昊有理由相信,别说是10万人,就算是30万人,也别想攻破兴庆府。他是收缩了力量,在元昊看来,辽国除了一点点人口,或者是牲口之类的,什么也得不到,这是他的底气的所在,他没有想到,在另外一边,宋军,已经强势的攻进了灵州的。

    元昊在灵州留下了一部分的军队,可是这些军队安逸的了太久,根本没有想到,会遭到北宋的攻击。

    骑兵分成了10个部分,分别攻击散落在周围的小部落,或许周文秀攻击的时候,只是在灵州的旁边略过的,快进快出,可是北宋不一样。

    10个队伍,对于一些小部落,甚至是中型部落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3天之内,奔袭200里,几乎把整个灵州给穿透了,除了西平府等少数几个大城市没有的攻击,剩下,已经全部的陷落了。

    战争,从一开始,就向着北宋开始倾斜,同时,北宋也是外紧内松,不停的把人员向内挤压。

    在韩琦的作战地图上面,一个个钉子,一个个代表着西夏的旗号被拔出,大量的收获和土地,让他慢慢的掌握了灵州,现在,只剩下最后几个城市了。

    长弓队和重甲步兵,也慢慢的到位了,相对于灵活的,攻防一体的骑兵,这些骑马的步兵,速度慢了许多,不过他们的攻击力更强。

    不必考虑值不值的问题,任何要给城市,都抵挡不住他们的脚步。

    首先,是一个在灵州腹地60多里,也算是一个中型城市的地方,长弓队开始显现力量。

    这个说是城市,实际上,只是一个寨子的地方,面对着长弓,重甲步兵的双重进攻,只是抵挡了15分钟,就举旗投降了,长弓队甚至只是浅尝而止,连10轮箭都没有射完。

    真正让长弓队,彻底的展现作用的,是西平府,西平府作为灵州的核心,也是灵州最大的城市,这个城市,虽然不是兴庆府那样,是石头构成的坚城,却也差不多,比较完整的城市和城防,要攻占他,非常不容易。

    可是在宋军面前,只是稍稍的阻挡了宋军的脚步。

    或许是最后一个城市的关系,或许是周围人员都集中到了这里,韩琦不但亲自到此,几乎绝大部分的宋军也聚集在这里。

    一场真正展现长弓作用的经典战例,在这里彰显,在西平府一战之中,宋军的长弓展现了可怕的势力,一共动用了2万的长弓手,这些长弓手在太阳升起的时候,用箭雨遮天蔽日。

    在短短一炷香的时间,射出了200万箭,要知道,西平府军民,加在一起,也没有超过5万人,就算是周围逃难过来,也不超过10万人。

    哪怕是20只箭一个人,也非常的可怕的,当箭雨彻底的把西平府犁了一遍之后,西平府的士兵已经损失殆尽了,直接投降了。

    韩琦听到了投降的结果,叹息一声,西平府,这个西夏攻击的北宋的重要基地之一,这个曾经想要拿下,却没有办法的城市,却这么轻松的被攻破了。

    这就是长弓的可怕之处,就算是北宋,如果没有长弓的前提下,面对着长弓的疯狂攻击,也会感觉到非常的棘手。

    长弓的射程,比普通的弓箭的射程,高出一倍,这就是长弓最大的优势,他甚至可以在安全的地方,好整以暇的攻击。

    训练有素的长弓手,投射能力是180只箭左右,是普通弓箭手的四五倍,在这样的饱和攻击之下,没有任何军队,可以在这样的箭雨之中,安然的守城,只要有足够的后勤,光是拼消耗,就足以把一个城市的防御力量磨光。

    更别说,因此带来的压力,实际上,后来统计,西平府在这一炷香的攻击之中,损失并不大,箭雨过来,绝大多数人都会躲闪,只有士兵们,必须坚守岗位。

    面对着无休无止箭雨,他们只能够被动抵挡,却不可能反击,这样哪怕是一丝一丝的消磨,都会让人郁闷,更别说这样的箭雨的可怕,面对着无休无止,可怕的攻击之下,有几个人能够承受住,投降是唯一的选择。

    西平府的陷落,代表着灵州一战的彻底结束,从开始到结束,只用了15天的时间,骑兵和其他的一些兵种,在一些要道,做好了封锁,暂时,没有任何的消息传出去。

    这会是最好的消息,在确定西夏和辽国已经大打出手之后,拿下灵州,根本就不成什么问题的,关键是守下来。

    以前灵州的防御,肯定不行,长弓队轻易攻下,不能够作为标准,可是就算是寻常的攻击,也可以,不修建足够多的棱堡,根本就守不下来。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利用现在这个时间差,尽可能增加防御,韩琦坐镇西平府,从后方基地过来的人员,络绎不绝的到来的,

    水泥,钢铁,砖头,这些全部都不计成本的输送,对于西平府本身,不会有过多的改建,因为西平府在西夏和灵州算不错,在韩琦看来,连北宋的一个小小的县城都不如。

    与其耗费巨大的力量,在西平府上面修修补补,还不如在西平府外侧修建棱堡。

    经过了简单的调整,在西平府的外侧,相隔700米左右,会分布着8个棱堡,有了这些棱堡的支持,只要驻扎5000人左右,西平府就会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城市,甚至超过目前没有棱堡的任何一个北宋的城市。

    在韩琦看来,只要这个完成,灵州基本上就落入了他的手中,西平府属于是灵州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支点。

    这一次的攻夏,跟之前,攻夏作战不同的地方,之前,只是攻击进来,取得一些战略要点,可是这些战略要点之间,是急速转换的,北宋攻击这些要点容易,又不能驻扎大军,在野战之重,西夏相对于北宋,还是占据着优势的,这种情况下,这就成为了一个相互争夺的地方,不是可以稳定守住。

    这样就算是战胜了对手,取得了一点战果,却无法守住,更别说西夏的立国三战之中,把北宋打的落花流水,连自己的土地都被占据了,更别说拿下灵州了。

    棱堡的出现,8个棱堡护卫一个城市看起来有些薄弱,可是深知棱堡的可怕的韩琦,知道这样的防护是丧心病狂的。

    当然了,为了节约时间,快速的坚城,棱堡没有选择苗家庄那样,40多米高的,只有2 5米高,这已经够了,在之前的尝试之中,这样的棱堡,如果人力和物资足够的话的,只要20天的时间,就可以建起来。

    初期,或许有一定的弱点,比如凝结不太结实,会收到了重型工程漆的攻击,出现破损,可是只要在等20天的时间,就没问题了。

    对于宋军来说,他们的首要目标,就是保证西平这里,守上40天。

    最初,对于宋军而言,是巨大的煎熬,灵州的重要性,谁都知道,万一有任何一个漏掉的,他们报告了西夏,说不定元昊就会来攻击,可是几天之后,当棱堡开始兴建的时候,一直等待的探马传来消息,辽军已经把兴庆府团团围住了,他们这才放心下来,在西夏和辽军,没有分出来胜负之前,他们是安全的。

第三百二十七章 粮食问题() 
在此之前,几乎整个北宋的军队,除了5000骑兵之外,剩下的都聚集在兴庆府的西部,准备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毕竟,灵州太过重要了。

    如果是在正常的前提下,哪怕西夏处于再怎么危机的关头,元昊都会第一时间,携带大军前来,甚至会倾国之力。

    定国三战,基本上就是这样,北宋稍稍占据了一点点的便宜,却没有想到西夏孤注一掷,最终,骑兵跟步兵的兵种不同,造成了最终的结果,北宋全面的败退。

    在冷兵器时代,要封锁一个区域,那是几乎不可能的,连封锁城市,全程追捕,都往往无功而返,更何况在一个开阔地。

    韩琦已经把所有能够做到的,都做到了最好,可是韩琦很清楚,哪怕做好更多的东西,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人员都给封锁住。

    韩琦拥有着巨大的野心,拿下了灵州,距离兴庆府已经不足150里了,这是骑兵的攻击范围,就算是步兵来说,稳扎稳打,7天的时间也能够赶到,不知道前方情况的韩琦,选择了等待,封锁周围,防止有人离开报讯。

    有人离开是一定的,元昊的反应,也会在10天之内展现出来,只要他不是倾国而来,这个组合部队就可以跟他一战,特别是在西平府这样的城墙的依托之下,更能够完美的发挥出长弓的作用。

    实际上,北宋的封锁,不是非常严密的,实际上,还是有不少的西夏人,逃出了西平府,甚至离开了灵州,抵达了兴庆府的附近。

    这些人最终,没有抵达兴庆府,原因就是,辽国已经围城了。

    北宋不擅长野战,辽国却擅长,10万大军把周围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在每一个区域,都有大量的探马在不停侦查,防止任何人漏过去。

    能够逃到兴庆府,不是什么密探,或者是天赋异禀,也有人冒险的冲阵,可是无一例外,全部都被干掉。

    中军大帐,辽兴宗已经安营扎寨了,庞大的营寨之中,文武百官都在阵前,辽兴宗正在询问,兴庆府的情况。

    哪怕萧惠损失不小,可是这一次,他还是先锋的,在抵达了的兴庆府之后,他就感觉不好的,兴庆府的防御,是在他预料之上,而且看起来防御相当的严密。

    萧惠不擅长攻城,可是这个守卫的如同刺猬一样的城市,还是让他头疼,只能够先围下来,等待时机。

    不过,辽兴宗抵达之后,就开始催促攻城,元昊的计策,让辽兴宗,感觉到了非常的羞辱,他从来都没有感觉到如此的愤怒,毫不客气的说,元昊等于把他耍了一遍。

    辽兴宗不是笨蛋,当时,几乎整个辽国的朝廷,都认为元昊是想要投降了,没想到,借助这神风,元昊居然发起了攻击,如果不是的萧惠早有提防,抵挡住了元昊的主力,再加上那个现在还不知道消息的周文秀的,最终的结果会怎么样,辽兴宗有些不寒而栗了。

    必须要给元昊一个教训,那么攻下的兴庆府,就是必要的,甚至元昊如果抓住了,也是必死,拿不拿下西夏,跟抓不抓元昊,这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辽兴宗算是比较固执,在没有抵达兴庆府之前,一个接着一个命令下达,要求萧惠做好准备,尽可能快的攻下兴庆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