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这个作为交换,汝南郡王会同意的,甚至会积极的推动,因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犹如天上掉馅饼一样。

    那么赵信的起点,起码是伯,当然了,最高也是伯了,不可能一步封侯,但是赵信并不是只有这一个,在心中,还写道,跟韩琦已经商议结束,会把这一次保州兵变的大部分军工,都交给他,这可是平叛的军功,实打实的四五千的斩获,还有最终拿下城墙,拿下保州城的功劳,这一切加在一起,那么封个候是没问题。

    虽然爵位都是超品的,可是伯以下,真的没有什么意义,一般的勋贵,内阁大臣们,大多数都能够讨来,封妻荫子,可是到了侯就不一样了,那是一个巨大的界限,宗室之外,很少有直接封侯的。

    这是一个重要的界限,将军万里觅封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些诗词的流传,让候这一个级别,成为了一个非常特别的级别,不是军功不给封侯,这一点,在北宋也有很大的市场,如果不是赵信商议好了军功,就算是跟汝南郡王交换,都未必能够拿到这个候。

    封爵是前提的条件,而一个外戚的基础,也必须要打好,赵信首先,通过一些渠道,联络到了苗淑妃的父母,他们是知道赵信身份的,开始觉得,把赵信当成嗣子有些越轨了,可是仁宗执意如此,他们也无可奈何。

    然后,就是贵妃,贵妃作为皇后坐下第一后妃,实际上,也就是比淑妃高一个档次而已,皇后,贵妃,淑妃,德妃,是后宫四妃。

    在赵昕出生之后不久,仁宗就曾经跟淑妃提过,要晋升她,只不过与世无争的淑妃拒绝了,然后有多了张淑媛,最终是不了了之,这个对于张淑媛来说,绞尽脑汁,甚至不惜暗中害人,都想得到的位置,对于淑妃来说,只要她想,就一定能够得到。

    实际上,这个过程比仁宗想象的要快,皇后哪里没有阻拦,在内外府也没有什么问题,毕竟,皇长女,皇子都是淑妃诞下的,贵妃,是实至名归。

    仁宗接口财务问题,没有大操大办,在一个简朴的仪式之下,淑妃变成了苗贵妃,而接下来,顺理成章的,开始加封苗家人,其他都正常,淑妃的父亲,为国公这没问题,母亲封了一品诰命,可是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出现了嗣子苗定的名字,虽然偶尔也有加封子女的,可是一个贵妃,却比较少见,同时这个份位更高,一下子订到了伯的位置,这不是在开玩笑么。

    仁宗没有理会那么多,在做好了这一系列的事情之后,他通过秘密渠道,把一些意愿,传递了出去。

    核心就是一点,汝南郡王必须全力以赴,推动苗定封伯,之后,赵昕就是苗定,退出皇位的争夺。

第二百九十九章 赵允让的反应() 
仁宗行动很快,很快就通过了一些渠道,联络到了汝南郡王。

    虽然说,他们两个人,相互都忌惮着对方,可是对对方明里暗里的一些东西,都是心知肚明,

    没花费多少工夫,就把消息传进去了,因为这个渠道的问题,得到消息的幕僚,根本不敢怠慢,直接找到了汝南郡王。

    汝南郡王虽然只是一个郡王,可是长期担任的宗正,再加上一些想要稍冷灶的捧脚,他的能量还相当的大。

    这段时间,因为保州的事情,偷鸡不成蚀把米,他最近也没有敢蹦跶,生怕被仁宗迁怒了。

    “你说的是真的?”赵允让再也保持不了的平静的态势,有些的不敢相信。

    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谁也没有想到,会这么的落到了他的头上,这是骗他么的?

    可是那个渠道,他很清楚对面是什么人,如果要是骗他,为什么不弄点靠谱的,这么一个条件算什么。

    事情非常的重大,重大到了连赵允让都不敢怠慢的程度,他没有急于做出决定,现在做出决定太早了点,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他需要确认这个渠道。

    很多的网开始散过去,开始调查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搞他,故意看他的笑话。

    不过一圈下来,没有什么动静,反而受到了另外两个回复,还是这个方面的,很显然,都是在京城,仁宗也一直都在关注这件事情,他很清楚赵允让是一个多么小心谨慎的人,当然在哪里等他了。

    通过三个渠道,都确认,这件事情,是从仁宗这里过来的,反倒是赵允让犹豫了,他再三确认了这个渠道的正确之后,赵宗实不相信的看着幕僚,仁宗到底是什么意思。

    幕僚实际上,也是抓瞎,开什么玩笑,说实在的,他们这一次没好,从运河截杀就开始出现问题,到最后,不得不的选择保州病变的方法,投入了巨大的代价,人力物力还有渠道,却没有达到目的,现在,都没有杀死赵信,虽然还有些手段,可是抛出来,不足以解决问题。

    他们最近都在收缩,防止被仁宗不停追击,最终追究到比较重要的地方,很多方面他们都主动的断线了。

    当然了,仁宗反击也是凛冽的,他们的底层势力,被清理了许多,七品以下的官员,被清理了超过70个,还有4个指挥室,6个州府的官员,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如果说,这么大的代价,干掉了赵信的话,那当然是最好了,赵信只要一死,仁宗合格的继承人,就没有了,那么曾经被送入到宫殿之中,当做嗣子来养的赵宗实,就是唯一的选择了,他跟他的支持者,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现在,仁宗居然说,只要给苗定一个身份,不用太高,伯爵就可以了,然后就可以安排赵昕这个身份假死,退出争夺,这不是开玩笑么?

    耗费巨大的代价,连兵变都搞出来了,都没有做成功的事情,这么上嘴皮碰下下嘴皮,仁宗就愿意答应了,这他不相信。

    以己度人,哪怕是放在他赵允让的身上,他都不可能答应的,更何况是睿智的仁宗。

    赵允让跟几个核心幕僚,面面相觑,整个屋子里面,已经超过一个时辰,一个人说话都没有,赵允让有些着急了,问道:“你们说,到底要怎么办?”

    “会不会是仁宗的试探。”一个幕僚试着说道。

    “这个当试探,这算什么,一个伯换一个皇太子?完全不对等啊!”

    实际上说,赵允让心中想的也是这个,不是太高,而是太低了,如果是公的话,还有可能,毕竟,公爵的地位也相当的高,也算是比较合理的交换。伯爵,太低了点。

    一直都没有说话的,赵允让的首席幕僚,一直都在考虑,在进入到僵局之后,说道:“王爷,我知道王爷烦恼的,并不是这个所谓伯爵的身份,而是这里面的意义!”

    “没错,张昭,你给我说道说道!”

    张昭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不过下棋人有时候会下一步看起来什么用都没有的棋!”

    赵允让脸色一变,这不是消遣他么,还扯什么下棋。

    不过接下来张昭的话,让他眼前一亮:“不管皇帝是什么目的,这个条件不高啊,答应了又何妨!”

    这句话联想到之前的故事,很显然,这是一个目的,既然不知道对方想要干什么,何必去强行的找出来,下一手看看反应就好了。

    苗定的身份,只是苗家的一个庶子,还是一个赵信伪装身份的庶子,求封的也不过是一个伯,能够影响到哪里去。

    勋爵系统,有很重要的作用,可是这个作用,主要是看封的人身上。

    宗室的起点就是公,甚至一些近的,还被封为王,可是除了少部分,其他的有用么?

    如果说一个宰抚,一个伯,候,公,影响巨大,一个四岁的庶子,在朝堂之上,没有任何的影响,一个伯,不过是给予一定的待遇,还有每年的年奉而已,又不用他汝南郡王给,只不过在勋爵国立上面,微微的有些过分了,跟他有什么关系。

    汝南郡王并没有看明白这里面的意图,甚至说,如果赵信明跟他说了,他也未必能够理解,身居高位,拥有着庞大的势力,他天生就不用看底层的脸色,从来都是普通官员巴结着他。

    可是如果赵信以苗定的身份生活,那么,一个后戚家族的庶子,有什么影响力,特别是当他还掌握着一笔庞大的财富的时候,铤而走险的人不要太多了。

    有了这个提议,等于是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其他的两个,他们没有这个决断性,想不到这个办法,可是补充的能力却很强,稍稍的商议一下,一个看的去的办法就想出来了,首先要给这个爵位,如果仁宗真的是试探的话,不能把这个爵位给废掉,可是一些相应的待遇和职级,也会得到压缩,这是他们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至于通过的问题,赵允让从来不认为,他是一个问题,勋爵体系,本身就是宗正的权利,当然了,普通的袭爵或者是继承任命的,宗正这里就可以直接决定了的,只有伯以上的,才会由内个票议,只要其他的宰抚不反对,就能够通过,仁宗只是让他同意而已,其他宰辅哪里,应该是有一定的交代的。

    事不宜迟,对于汝南郡王来说,为了等待这一天,已经等待了太久太久了,哪怕是万一的可能性,他都不愿意错过,更别说,这个可能性还很大很大。

    没错,通过各种的渠道反馈过来的问题,都得到了仁宗的回应,为了骗他,只是为了这么个小小的伯爵,没必要,真的要是仁宗这么做了,他或许不能够明面上反击,暗地里面散步的东西,都会让仁宗难受,甚至连苗定这个身份,也会有问题。

    毕竟,这并不是一个真实的身份,只是一个代用的身份。

    果然,第二天上朝,有人抛出了这个问题,宰抚们根本不在意,不过是后戚家族的一个孩子,最多得到仁宗喜爱而已,这有什么关系,况且,仁宗之前还做了铺垫,把淑妃提升为贵妃。

    这可是皇后之下,最尊崇的位置,如果说淑妃还只是小老婆的话,贵妃就是小老婆的组长,一旦大老婆出现问题,把一个淑妃扶正这有些问题,可是贵妃,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甚至宰辅们都没办法阻拦的。

    可是接下来,就有些过了,因为韩琦直接上书,把军功按在了他的身上的,这多多少少有些让人奇怪,一些宰抚也坐不住了,开始提出反对,最多的就是范仲淹,这两者如果都是单一存在,那么没问题,无论是提升一个后宫贵妃的弟弟,还是一个保州兵变的军功,这都没有什么问题,都是合格的,只是稍微越线一下。

    可是两个结合到一起,两个越线的最终混合,为的就是一个侯的位置,这就有些太过了,将军万里觅封侯,这是诗文之中所说的,北宋的侯爵,虽然没有汉朝时候那么的离谱,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勋爵,连韩琦现在都不是,他已经是枢密院副使了。

    范仲淹是一个个人操守很高的,不可能让这样明显的违规的通过,哪怕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候,还是给后戚的,对于朝堂上面,没有什么影响的。

    旗帜鲜明的反对的,也只有范仲淹,其他的宰抚没有直接表态,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意向并不是合拍的汝南郡王和仁宗,居然在一个问题上面统一了意见。

    朝堂之上,到处都是陷阱,到处都是旋涡,特别是牵扯到汝南郡王和仁宗,这两个人之间,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已经产生争斗了的,哪怕他们表面上统一了,实际上呢,贸然的介入进去,说不定,就要陷进去了。

    这一个议题,因为有人反对,还有其他人没有表态,暂时搁置了,可是接下来,朝堂之下,各种的暗流涌动,所有有关系的,没关系的,沾边的,不沾边的,都开始调查这件事情,到底是为什么,这个苗定到底是谁?

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 
实际上,这些人的心态,早就把握在仁宗的手中,仁宗还就怕他不去查的,只要去查,很多的东西,都不可能遮掩,并且,仁宗还故意放了一部分的消息。

    宰抚和后戚家族,毕竟是这个国家的重要家族,能量都非常大,除了他们本人之外,依附的和裙带关系,影响到很多人,就算是范仲淹,同年,故交,还有同乡之类的,也不少,那一个千古流传的岳阳楼记,不就是滕子京被贬谪之后,跟范仲淹要求的么?

    苗定是苗家的庶子,哪怕大家族,庶子不是特别的重要,也不可能凭空变一个,当时只是为了隐藏赵信的身份,目的是为了蒙蔽保州这边,安插一个身份,并没有造假。

    果然,在无孔不入的调查之中,这一点首先露馅,大部分都知道,这个苗定,根本不是苗家的孩子,而是有人代了他的身份。

    是什么人代了他的身份,又是什么人居然走通了仁宗和汝南郡王的两层关系?

    特别是仁宗,这个铺垫,居然是从苗贵妃开始的,如果没有这个苗贵妃从淑妃进位到贵妃,就不会有队苗家的封赏,之前还感觉到有些正常,可是现在,顿时有人发现了刻意,这是为他做台阶啊,这才是最基础的。

    连一个贵妃的进位,都要作为台阶,这个人对于仁宗相当的重要啊。

    有时候,事情就怕联想,一联想之下,很多的东西,都会细思恐极!

    一些聪明的,甚至猜到可能是王位继承,甚至猜到了赵昕的身上,聪明一点的顿时不敢去往下看了,能够到大宋的宰抚这个位置,哪一个是简单的,哪怕是韩琦这样的年轻人,心中也弯了几个弯弯绕绕,恐怕唯一无私尽公的,恐怕就只有一个范仲淹了。

    可是他有追随者,有支持者,这些人之中,不少也得到了消息,这不,庞籍为首的这些人,开始聚集在范府,商议这件事情。

    在皇城司等的监控下,这些情况,基本上都在仁宗的掌握之中,仁宗感觉火候够了,又加了一把火。

    果然,一些小道消息传来,云里雾里的都有,或许低层的官员和平头百姓不明白,可是对于人精来说,稍稍的提点,就代表着一切了。

    苗定不过是一个人的身份,这个人是谁,保州兵变为何发生,保州兵变的核心是苗家庄,苗定为什么立下打工,仁宗为什么背书,汝南郡王为什么不反对反倒是主动提出。

    一系列的问题,如同一个个的头脑风暴,几乎把人都给炸碎了,可是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却最终形成了也一个可怕的猜想。

    就连一些老臣,一些在仁宗前期就主宰一方的老臣,也有些坐不住了,这何止是烫手的山芋,简直是一个漩涡啊。

    简单的东西,都是轻松可以调查出来的东西,最终结合到一起,是什么,那是最可怕,最恐怖的夺嫡啊,汝南郡王真的敢。

    到是仁宗的意图让所有人都不明白了,为什么会给赵昕一个身份,直接公开不好么,然后顺带着处理汝南郡王。

    只有一些真正的明白人,正当朝的宰抚们,才知道其中深刻的原因,特别是一些熟知仁宗为人的,仁宗是在退,他是为了朝政在退,在过去的20年之中,在仁宗成熟了之后,他已经退了无数次了,这一次,他又退的更加彻底了。

    汝南郡王府,还是之前的那几个幕僚,不过又多了两个,他们聚集在一起,讨论这件事情。

    说实在,汝南郡王最近的心情并不是很好,暗地里面的事情没有掩饰,连一些六部一类的高官,都觉察到了,更别说生怀大志的他。

    他不明白仁宗到底是什么目的,还有一点就是,这不是按照剧本来书写的,不是说只是要求一个伯么,可是把军功按在赵昕的身上这算什么?

    军功是没有造假,他们的6000多人,确实折损在了苗家庄,那是保州兵变从吉盛转向衰落的起点,可是如果他们早就知道仁宗打算把军工按在赵昕的身上,他最多只会给赵信一个子,甚至是男的册封,哪怕加上军功,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伯。

    虽然他不在乎一个侯,可是按在赵昕身上,多多少少有些怪,或许是赵信表现出来的可怕,让他天然的想要控制。

    现在,事情的变化如同脱缰的野马,他们想要的掩饰的事情,被仁宗揭开了,或许在大部分官员哪里还是一个秘密,但是顶层官员,几乎一个不拉的知道了。

    “皇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就以为这样,就能够拿下我么?”赵允让有些愤怒的说道。

    树倒猢狲散,赵允让是所有人的主心骨,关心则乱的前提下,其他人也是一样的看法,反倒是首席幕僚又好久没有说话。

    “王爷,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情!”

    “什么,这还是好事情么?”

    “不错,你觉得,如果皇帝要找你下手,能做到么,或许,他会怎么做!”

    一句话,让赵允让幡然醒悟,没错,仁宗如果真的彻底抓住他的把柄的,或者说,不顾一切的想要办他,肯定是隐蔽的,慢慢的,从外围入手,他几十年的宗正,长年累月下来的关系,可以说是庞大的,再加上最近几年之中,仁宗的儿子一个个的夭折,也让一些的投机者来到了他的身边,这也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否则,换一个无权无势,连一点地位都没有的空头郡王,敢做这样的事情,最终的结果,那一定是被宗人府拿办,最终圈禁或者是不知所踪。

    “我想,仁宗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苗定封侯铺平道路,苗定都已经封侯了,一个朝廷的勋爵,怎么可能还可以回宫!”

    这一句话才是拨云看日的引子,赵允让一想还真的是如此,谢过幕僚之后,也问出了核心,要怎么办。

    幕僚只给了一句话,静观其变的,所有的一切,都要到苗定的封侯落下帷幕之后,才可以继续进行,这样是他们之前答应仁宗的条件。

    最开始,那些老奸巨猾的,只是感觉到这个事情的蹊跷,主动的停下来了,可是接下来的事情,根本就不以他们的一直为转移,一个个的消息传来,越来越细节,几乎所有的宰抚和六部的高官,都知道了这件事情,苗四就是赵昕,被仁宗送往了苗家庄,这个只不过是一个身份。

    现在这个身份,要从暗处转成明处,那么仁宗和汝南郡王两个人,联合起来,就已经决定一切了。

    深知这玩意是一个泥潭的,怎么可能有人介入,能够成为宰抚的那个不简单,顿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