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说也要“关心”一下,所以硬是留到现在还没回去,不光是他们两个,就连世安王陆羽也同样没有回去,但不知为何,他竟是没有跟着他们一样跑来上朝。
陆锦涵缓步来到陆衡与陆均面前,脸上依旧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只是这笑容背是怎样的心情却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皇兄、四弟,早啊。”陆锦涵语气非常和蔼的说道。
陆衡与陆均此刻脸色似乎也好看了一些,嘴角流露出一丝似有似无的笑意,二人同时回道;“早。”
陆锦涵目光在他们两人脸上转了转,含笑道;“我听说贵妃娘娘心口痛的病又犯了,不知她现在怎么样了,好点了么?”
陆衡与陆均脸色微微一僵,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陆衡微微一笑,道;“有劳三弟挂心了,母亲她身体一向很好,不知三弟是从那听来的消息说我母亲心口痛了?”
陆锦涵笑了笑两声,道;“哦,昨晚上我去见父皇的时候听那些宫人说的,当时因天色已经很晚了,我又不好前去探望,现在见皇兄四弟在此,我便问问,此事是否属实。”
陆衡轻笑一声,道;“没想到三弟如此精明的人竟然也会听信那样的谣言。”
陆锦涵脸上笑容依旧,一点也没有感到尴尬,只是旁边的那些大臣见他们兄弟之间面上带着笑容,可语言上却针尖对麦芒暗暗较劲。都不禁暗暗叹息,不过他们脸上却没什么表情显露,只装着什么也不知道。
便在这时,忽然远处传来一个尖而细长的声音,“上……朝……!”
所有人神情都凛然一肃,纷纷走出了这间不是很大屋子,以官位大小依次排列,缓缓向朝堂上走去,只是因为下雨,这时他们所经过却是一道长长的游廊。
恢宏的大厅里。众文武分列两旁。默默静候。气氛显得庄严肃穆。过不多久,黄袍加身、头戴金冠的陆玄缓缓走到龙椅前,威武不可一世的转身一坐,紧接着。大殿上便响起一阵洪亮而又雄厚的声音。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万岁……!”
余声久久回荡在大厅中,最后渐渐消散。陆玄目光在众大臣身上一扫而过,沉声道;“众爱卿,如今天下瘟疫盛行,百姓流离失所,城门外更是聚集了成千上万的难民,朕身为一国之君,看着自己的子民蒙难。心中也是非常难过,民乃国之根本,焉有不顾之道理,因此,朕想问问众爱卿。你们可有什么良策?”
大厅内一片安静,每个人都低着头,生怕有什么不好差事会落到自己身上。过了一会,陆锦涵突然站了出来,道;“父皇,儿臣以为,眼下当务之急就是要安抚民心,尽快给那些难民找个安身之处,顺便给他们发放一些食物,另外再责令疫情严重的地方州县,让他务必要尽快组织好救治防疫工作,好让疫情尽快得到控制,等瘟疫过去后难民们才好还乡。”
陆玄点了点头,却又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沉声道;“想法是好,只是现在国库空虚,朕也实在是拿不出那么多物资来给那些难民。”
陆锦涵道;“父皇,这城中的富甲豪绅以及那些王公大臣们个个富得流油,只要他们每人随便拿一点出来就足够那些难民吃上一年,他们平时口口声声说对盛金国肝脑涂地、忠心耿耿,现在也是因该让他们表现一下忠心的时候了。”
此话一出,所有大臣都是一震,却又没人敢出声。
陆玄又点了点头,随即又似笑非笑的向众大臣看了一眼,杨声道;“众爱卿,你们觉得此意如何?”
众大臣一阵骚动,纷纷侧目相视,最终还是有个大臣站了出来,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恭声道;“启禀皇上,太子此意甚好,只是我等为官清廉,家中也是一贫如洗,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来,还请皇上明鉴。”
“是啊,皇上,我等两袖清风,富得流油一说纯属误赞啊。”
众大臣纷纷叫起苦来。
陆锦涵皱了皱眉,似乎没想到这些老家伙竟敢如此大胆的睁眼说瞎话。陆玄深深的望了他一眼,目光中似有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仿佛是在说;儿子,你总算明白父皇的难处了吧,想让这些老滑头出血,没那么容易。
陆玄重重的干咳了一声,大厅中顿时安静了下来,陆玄道;“既然这又不行,那也不行,那你们倒是给朕说说,到底要怎样才能尽快的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样的想法尽管大胆的说出来,朕不怪你们。”
大厅中又陷入了一阵骚动,众大臣你看看我,而我又再看看你,一时竟是无人出来说话。
陆玄目光在众大臣身上缓缓扫过,最后落到了站在最前面的一个老者身上,忽然道;“丞相大人,你对此件事情难道就一点看法都没有么?”
戚丞相身子一震,急忙站了出来,迟疑了一下,恭声道;“回皇上,太子的想法也不是不可行,这些王公大臣们虽说为官清廉,家境也不算富裕,但怎么说也要比一般穷人家多有几个钱,东拼西凑的话也许是能凑出几个钱来,但到底能凑出多少却还是个未知数,再说这疫情到底要到时候才能过去也尚未可知,而且臣还担心,皇上一旦发放了救济,到时候朝这里涌来的难民只怕是会越来越多,如此一来,那我们可就没那么多粮食来给他们吃了。”
众大臣也纷纷小声地议论道;“是啊,到时候还有那些乞丐穷人说不定也会装着难民来蹭吃,我们那有那么多闲粮来喂他们?”
第一百五十二章 辩驳
朝堂上一片躁动,陆锦涵心中不禁感到有些气恼,只是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以前他并不是没有跟这些大臣打过交道,只是像这样的情况却还是头一回遇到。
坐在龙椅上的陆玄看着自己这帮臣子的嘴脸,眼眸中也是隐隐掠过一丝憎恶。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君臣之间的那种猫与老鼠的游戏可谓是让他深深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孤家寡人”的滋味。虽说自己贵为君王,可整天面对这群嘴上一套私底下做一套的阿谀奉承之徒,却同样让他感到身心乏力。
这个时候,陆玄自然也是希望这些大臣能为出点力,拿出一些钱粮来,其实刚一上朝的时候,他故意问众大臣有何良策也就是为这件事垫底,只是此时既然陆锦涵已经把事情说破,他也就不需要再卖什么关子。轻轻地干了咳嗽一声,大厅又再次寂静下来,看来他的威严还是有的。
陆玄深深的看了戚丞相一眼,沉声道;“那按丞相的意思又该如何?”
戚丞相身子一震,微一踌躇,道;“回皇上,这个……,这个……”
“丞相大人这是想让皇上置百姓于水火不顾么?”忽然响起一个略显粗暴的声音打断了戚丞相的话,随即一个身穿紫袍的大臣走了出来,目光冷冷的盯着戚丞相。
戚丞看了那人一眼,脸上似也闪过一丝怒色,道;“阮太尉,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身穿紫袍的那位大臣正是皇后的亲生兄长,陆锦涵的舅舅,也是当朝的国舅爷,同样也是当朝的御前大臣,他冷哼一声,道;“你们平时口口声声说体恤皇上爱民之心。怎么现在要你们些钱粮出来,却一个个都叫起穷来了?”
戚丞窒了一下,但阮太尉说着如此一番大义凛然的话。似乎又不太好驳他,心念一转。随即便道;“老臣这也是为了京城的安危作想,一旦开仓放了粮,那往这里随之而来的难民也只会有增无减,其中也难免会有一些传染了瘟疫的难民跑到这来,到时候疫情一旦在城门口传开,那这城内自然也不能幸免,如此简单的道理难道阮太尉也想不到么?”
“是啊!丞相大人所言极是啊!”众大臣纷纷附和。
“你……!”阮太尉气得脸色一阵发红。
陆锦涵正想接口说些什么。却听陆玄忽然沉声道;“这一点朕也非常担心,只是虽然知道有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可也不能下令派兵将那些难民赶走,这灾也总还是要救的吧?”
众大臣面露难色。陆锦涵忽然道;“父皇,儿臣还有一事启奏。”
陆玄与众大臣都是一怔,所不同的是,那些大臣的脸上似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安之色,显然他们似乎都知道陆锦涵要禀报的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只是陆玄似乎很感兴趣。忙道;“你有什么事,尽管说来。”
陆锦涵道;“回父皇,在回来之前,儿臣曾去那些难民群中看过,只因人多而又没人维持秩序。里面脏乱不堪,当时跟儿臣一同前去的肖瑶也曾说这样确很容易引发瘟疫,不过她还说其实这一切都是可以预防的。”
所有人都是闻言一怔,那些大臣都忍不住向陆锦涵望去,眼中都有惊讶之色,很显然其实他们也挺关心这件事情,毕竟到时候要是瘟疫真的传染进了城内,对他们也同样会有威胁。
陆玄深深的望着陆锦涵,道;“怎么预防?”
陆锦涵脸上喜色一闪而过,随即便把穆子晴跟他说过的话对陆玄、也是在对所有人说了一遍。
陆玄沉吟了片刻,道;“你说得那个肖瑶可是上次狩猎时一同随行的肖御医?”
陆锦涵道;“回父皇,正是!”
陆玄点了点头,道;“这女子不简单,上次要不是她提醒一下,我们可能就都让洪水给冲走了,如此大的功劳朕都还没赏她,没想到她对这疫情竟然还有这等的了解,一个介女流能有这等见识,实属难得啊。”
听着陆玄在夸赞穆子晴,陆锦涵心中也是一阵高兴,忽然却听到一个声音在后面响起,“皇上,微臣以为,这也不过就是一些民间偏方,其效果到底如何,恐怕还有待考证。”
陆锦涵皱了皱眉,正想回头去看一下,却听陆玄道;“不管有用没用,没办法总比有办法好,只要尽心去做了,最其起码也不至于让天下人说我们无所作为。”
那声音不敢再辩驳,低低地道了声,“是。”
只是那人的话音刚落下,另一个大臣又站了出来,道;“皇上,微臣以为,臣等虽说能凑出一些钱粮来,但数量也不会太多,然而朝廷一旦发放了救济,那也势必会把全天下的难民都引到这里来,而到时候我们又拿不出那么多的粮食来给他们吃,那岂不是更糟。”
经他这么一说,其他的大臣又纷纷附和,朝堂上再一次骚动起来。
陆锦涵只感到一股怒气直往上冲,正要发着,却看到陆玄也是皱了皱眉,目光中似也流露出一丝怒色,然而便在这时,只听阮太尉忽然重重地哼了一声,冷声道;“拿不出多少钱来?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私底下的那些靡烂生活,要不要让户部对你们彻查一下,看看你们的家底到底能值多少!”
呃!所有大臣都是一震,纷纷侧目对视,面面相觑,一时间再也无人敢说话了。开玩笑,让户部查,谁敢说自己没拿过见不得光的钱,现在正是皇上缺钱用的时候,要是让户部查了出来,那还不让一道圣旨下来抄了家,然后再将所有的财产没收了。
阮太尉看了那些噤若寒蝉的大臣一眼,脸上浮起一层鄙夷神色,随即转对陆玄道;“皇上,臣以为,太子所言甚是,如果再不对那些难民进行救助,说不定就有人要饿死在城门口了,到时候我们还有什么能使天下百姓信服我们,于情于理,我们都因该要尽快要给他们做出安排。”
这时终于还是有一些有良知的大臣站了出来,道;“皇上,微臣也以为大子所言极是,身为圣明之君,就理应爱民如子,只有这样才能让天下百姓感受得到我朝的天恩浩荡!”
第一百五十三章 摊派
经阮太尉刚才那么一吼,似乎所有人都已经吓住了,此时更没人敢吭声。陆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眼中似有一道异样的历芒闪过,而那些大臣好像也感觉到了陆玄那异样的目光,于是都把头低得更低了,仿佛是要于此来降自己的存在感。
大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过了一会,最终还是陆玄打破了沉默,不知为何,他目光忽然软化了下来,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语气中似也有了几分沧桑之意,淡淡道;“在灾情刚一发生的时候,朕就有心想为那些受灾的百姓做点什么,怎奈这连年的战乱耗得国库实在空虚,朕实在是有心无力啊,眼下这灾情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朕也只能望各位大臣一起来分担一下这救灾民于水火的重任了。”
众大臣眼看着这担子是推不掉了,只能顺着陆玄的意思,几乎是异口同声的道;“能为皇上分担实乃臣等荣幸,臣等愿为皇上分忧解难,万死不辞!”
好像是听了这话心里舒服一些,陆玄笑了两声,道;“好!既然如此那事情就好办了,本来朕早就该找你们商量此事的。”说到这,他又看了陆锦涵一眼,接着道;“只是因为太子突然失踪的事给耽搁了这么多天,说来还真是惭愧。如今太子以安然回来,那我们也是时候理一理这灾民的事了。”
这时,那些溜须拍马之徒又开始活跃了起来,纷纷出班奏道;“皇上,太子殿下为了体恤难民,竟然于尊贵之躯去灾民群中视察,实乃让老臣感动啊!”
一有人带了头,其他人也就相续跟着附和,尤其是那些见风使舵的墙头草,此时更觉得是表现回心转意的最好时机,是于都争先恐后的出班说道;“是啊!太子殿下如此贤明,实在是我朝之福。亦是天下万民之福啊!”
只是听着满堂对陆锦涵的奉承之言,有一些人的嘴角却流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其中就有陆衡与陆均两兄弟,他们默默地站在人群中一直没有说话,眼眸深处始终都带着一丝阴冷。其实他们今天本来是不想来的,只是前几天一直都来了,如果陆锦涵刚一回来他们就不来了的话,似乎就会显得针对性太过明显了一点,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走了来,静静的站在那里。一直没有做声。
这时那些奉承之言直把陆锦涵捧得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而坐在龙椅上的陆玄似乎也听得有些不耐烦了。挥了挥手,打断了大伙的话,道;“好了,闲话少扯。既然已经知道了要怎么做,那接下来就该商量这凑钱粮的事了,这些天,朕已收到了不少要求朝廷拨款赈灾的折子。”
此话一出,所有大臣又是一震,要拿出钱粮来喂城门外的那些灾民就已经够让他们心痛的了,这会又听陆玄突然提起赈灾款的事,所有人都不由得把心悬了起来,一个个都竖起了耳朵。生怕听漏了一个字。
只听陆玄缓缓说道;“上次的洪水直接导致了下游的十几万民众受灾,冲毁房屋以及粮田无数,但更糟糕的却还是由此引发了瘟疫,随着疫情的漫延,已经扩展到了好几个郡县。死亡人数也在不断的攀升,灾情可谓是相当严重。昨天朕已让户部与工部初步诂算了一下,就按最低标准,这次赈灾的银子最少也得一百五十两以上。”
“啊?一百五十万两!要那么多。”众大臣纷纷小声议论着。
陆玄语气微微一软,接着道;“当然,这件事也不能全落在你们肩上,朕身为一国之君,自己的子民有难,多少也总该表点心意,这样吧,这赈灾款的银子朕一力承担,至于城门外的那些灾民就由你们来负责,这件事就由戚丞相与阮太尉来负责,至于要怎样去摊派,你们两个去量商着办。”
戚丞相与阮太尉同时道;“臣领旨。”
陆玄顿了顿,接着又道;“另外,给那些灾民住得帐篷就由兵部去负责,先把给部队用的帐篷拿出来,等灾情过去了再收回去。”
负责兵部的一个老臣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恭声道;“臣遵旨。”
这时,陆玄的目光又落到了陆锦涵身上,道;“至于这防疫的事情,就把它交给肖瑶吧,既然她知道这种方法有用,那她也因该知道要怎么做。”说着,他忽然提高了声音,似在对所有人宣布,杨声道;“传朕旨意,赐封肖瑶为八品御医使,负责一切防疫相关事……”
“父皇,肖瑶她现在还不能担此重任。”陆锦涵好不容易才把穆子晴留在太子府,要是让她担了这差事,那她岂不是马上又要离开了,一念及此,他便急忙打断了陆玄的话。
陆玄微微一怔,道;“哦,为什么?”
陆锦涵道;“回父皇,肖瑶她现在还有伤在身,防疫事务繁重,儿臣担心她身体会吃不消,还是把那些事务交给太医院吧。”
陆玄皱了皱眉,道;“她受伤了?”
陆锦涵面色肃然,一点也看不出撒谎的样子,道;“回父皇,是的。”
陆玄微微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抹将信将疑的光芒。对于那个女子,陆玄也曾经动过心,怎奈让儿子抢先一步下了手,但出于一种女人也只不过是玩物的心态,他倒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此时他自然也知道自己的儿子这是在关心那个女子,毕竟他自己也曾经宠过女人,是于对儿子的这种做法也就不觉得有违常理,更何况自己刚刚还说了那女子立了大功都还没赏她,于是便轻轻叹了一口气,道;“那好吧,既然受了伤那就让她好养着,这件事就交给太院去做。”说着,面对着众大臣道;“今天就到这吧,退朝。”说完,当即站起身,向后殿走去。
众大急忙跪了下去,口中齐齐唱着吾皇万岁的口号,只是等他们站起来的时候,陆玄却已经走得没了踪影。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和
众大臣开始小声议论着转身朝大殿外走去,但这退朝的人群,隐隐已分成了三个群体。
阮太尉跟兵陪尚书还有户部尚书以及一些朝中大臣跟在陆锦涵身后,戚丞相跟另外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者带着一群人又似走在了一起,工部尚书跟礼部尚书还有吏部尚书则带着一些人跟在陆衡与陆均两兄弟身后。
三股人流看上去仿佛没什么不和的感觉,只是隐隐间却又似乎总能让人感觉得到一莫名的隔阂。但在三群人走到殿门口时,却因门口处空地较窄,硬是将他们挤在了一块,这个时候,众大臣自然是不敢抢在陆锦涵前头,自然而然的停下了脚步,而陆锦涵似也不托大,转头对站在旁边裹足不前的戚丞与那老者微微一笑,道;“丞相大人、大傅大人请。”说着,侧身一让,站到了一边。
戚丞相与那老者身子忽地一震,连忙躬身还礼道;“不敢,不敢,太子殿下请。”
陆锦涵倒也没再礼让,笑着点了点头,转身之际,眼角余光正好看到陆衡与陆均两兄弟静静的站在众大臣身后,看向自己的目光中似乎还隐藏着淡淡而又阴冷的历芒,陆锦涵只作不知,抬脚跨出了大殿的门槛。
这时雨已经停了,只剩淡淡的湿气弥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