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温酒斩三国-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火一起,所有人都慌了起来。曹操见此情形更是大呼道:“这华雄好大的胆子,竟想就此除掉我等。”

话刚说完,曹操便说道:“夏侯将军。速速整军。莫使我军慌 乱。再徐图突围之策。”

曹操说完话又返身迎住自未央宫内出来的袁绍,此时袁绍也是神色异常慌张。一出来就问道:“发生什么事了,发生什么事了!”

话刚说完,在未央宫前广场四周的宫殿突然冒起连绵的火头,同时还有许多火箭射出,连绵不断的火头迅速地连成一片。

同一时间内发生的事情非常之多,未央宫内原本地侍卫突然间全都拔刀在手,见人就砍,首当其冲就是高居皇座上的皇帝,可怜汉献帝还没跑几步,就被人一刀砍掉一只胳膊,只呼出一声惨叫后就又被人一刀劈死,最终无力地倒在了血泊之中。

刚刚步出未央宫的袁绍更是慌张起来,其亲信部队立刻赶上来护 卫。

可是这些护卫还没接近,飕飕的连声箭响之中,七八个护卫立刻倒地不起,这一下顿时把近在咫尺地袁绍和曹操吓了一跳,只见那些冲出来的侍卫们人手一把诸葛神弩,三下五除二就把未央宫的大堂掌握在他们手里,而袁绍和曹操很慌张地在亲信掩护下退开。

可是他们退,侍卫们追得也快,诸葛神弩迅速地扫光他们大半的近身护卫,可是一旁突然冲出曹洪也颜良,几下就将数名侍卫杀翻在地,只如此缓得一缓,更多地士兵已经赶将过来。

此时一切都开始变得很混乱,火势迅速地蔓延,当曹操和袁绍整顿好混乱的军队时,四周已经是一片火海,浓密的烟熏得大半人脸上都黑乎乎的,曹操

二人此时真正是气得七窍生烟,待要突围而出,却发 困难了。

华雄是做好一切准备地,整个王城除了未央宫以外,全部都被洒上了火油,另有四千死士在王城里担负着放火和拖延的任务,务求用他们四千条性命拖住在场的十万大军。

传承数百年地宫殿此时已经为无情地大火所吞噬,无情地火苗占据了大半的空间,十万大军身处其中,天空更有无数地火球持续地落下,整个情形仿佛末日降临一般。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多反而不是什么好事,进退维谷就是现在的情形,狭窄的走道根本容不下近十万人的进出,加上木制为主的宫殿群在火油催动下的大火,眼前的一切根本就不是人类与人类的战斗。

最主要的是还有那一群抱着必死之心进行偷袭和阻挠行动的死士 们,无所不在的他们四处释放着火箭,甚至有人在全身浇满火油,继而点燃后冲入大军之中,顿时引起连锁的反应,无数的火人在奔跑中挣扎着,试图想要找到谁来解救自己的痛苦,甚至欲抱着身边所有活动的对象。

惨嚎声将现场的情景渲染得犹如灼热的地狱,又像那传说中刀山火海一般,一个接一个的火人。

曾经一起奋战的同伴们全都拼命地逃跑,想要逃出这样的一群人身边,可是无奈拼命冲进来的人不止一个两个,而是几十上百,更多的人只能够在惊慌中被火人沾上,然后在痛苦而狂乱的挣扎中再扑向其他 人。

于是大家只能将他们的兵刃招架在所有身体着火的人身上,不管这人是同伴,又或是敌人。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中,袁绍和曹操的十万大军在从各个走道突围时迅速地减少人数,就在大家应付着无数的火人时,大地突然震动起 来,剧烈的马蹄声响让本就吓得惊慌失措的士兵们更加地肝胆剧裂。

因为在各个走道的尽头,一排排狂奔的战马正冲过来。

战马冲过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战马后半个身体全都燃起了火焰,这些被火焰包围的战马没命地狂奔,那气势仿佛天下间所有的东西都不能阻挡它们前进的道路。

这些战马带起的骚动是所有人都向朝道路的两边逃跑,可是道路的两边也同样是大火连绵的宫殿,不少地方更还有那些半死不活的火人 们。

此时的阳光面对这些火焰显得那么微弱,仿佛大火抢去了她所有的光辉,而同时大火也抢去了所有人的希望。

可是上天仿佛觉得这样还不够,当战马冲进人群,撞倒无数的身体以及点燃他们后,大家才发现每匹战马的身后都拖着几根长长的火绳,这些绳子带过,立即点燃所有的事物,包括人马等等,并且有些战马因为人多而四处乱转,使得那些绳子缠绕在士兵的身上,直接将那士兵身上的服饰点燃,并拖着士兵狂奔。

刚刚整顿下来的大军经过这一连串的变化后,再度失去了一切的秩序,所有人都只顾着四处逃命,可最终的结果是大部分的人都无可奈何地丧生在火焰之下。

只有离曹操和袁绍近一些的士兵在各个大将的带领下,加上此时接触骚乱的都是外围的一些兵将,才没有出现应有的慌乱,而是在将领的指挥下严阵以待,不敢妄进。

不过纵使他们想要进也有所不能,道路被骚乱的大军给堵住,他们原本是处于未央宫的正前广场,可此时却是所有人的中心,朝任何一个方向冲都只能是一片混乱,除非他们能狠下心来将所有陷入混乱的人一律砍杀。

经过一番审视,外围的士兵们早已死伤惨重,而火势也越来越大,原本属于土石的地方也燃着大量的尸体和车马,将道路封死。

“朝未央宫走!”

不知是谁嚷了这么一句,顿时引起曹操和袁绍的注意,未央宫是目前唯一没有完全燃烧的宫殿,曹操和袁绍当即率领亲信队伍朝未央宫赶去,想要看看在未央宫后面是否有一线生机。

第四卷

第二百一十九章 陷阵

绵的大火将艳阳的光芒全部夺了过去,加上遮天蔽日 论是长安城的哪一个角落都可以清楚地看见王城的大火,不过长安城内却没有多少人在看,每一条街道上都是空无一人,所有的百姓在华雄军队的肃清下都躲在他们的屋子中,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却没有谁敢偷看一眼。

长安城内唯一看着这大火的只有华雄一方的军队,站在长安外城的城墙上,华雄很安静地看着那直冲天际的浓烟,火烧王城,这是任何人都想不到的计策,谁也不会想到华雄会用一座富丽堂皇的王城来葬送袁曹。

不过宫殿之地,分布甚广,单单想用大火困死所有人未免不太可 能,毕竟古时候的地不值钱,宫殿的建筑虽然都是木制结构,但占地十分广袤,宫殿之间也都隔着相当远的距离,是以华雄只能从军中选出四千死士,专责用他们的生命去阻挡大军的逃跑,也为混乱的袁曹大军增加更多的骚乱,更为了使火势持续蔓延,使敌军所有人身陷火海之中。

战争是惨烈的,那些死士也是可敬佩的,但华雄的安静也只有这么一会,因为这冲天的浓烟还有更多的人看见,远在长安城外十里,属于袁曹的二十万大军也被这股浓烟给震撼了。

护主心切的将领们带着二十万大军迅速地向长安城外开拔,但见城门紧闭,城门下密密麻麻排列着清一色加厚明光甲的数万大军,领头的正是高顺。

两军交战的阵势已经摆出来了,袁曹大军顿时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们都中了华雄之计。

可是明白中计归明白中计,袁曹大军并没有立刻就冲上前来,而是分成了两派,属于袁绍的近十三万大军,其将领有些犹豫,敌人阵势摆开。那军容根本不是自己这边靠布甲木甲护身的士兵能比的,加上敌人早有准备,虽是救主,却也因为将心不定而停足不前。

这一举动让曹操的大军将领焦急不已,在旁劝说几句,见袁绍的将领说之不通,当即领兵杀过去。

在这个节骨眼上,再没有人来玩武将单挑提高士气。七万大军有规律地冲向长安城下由重骑兵和重步兵组成的三万陷阵部队。

战鼓擂响,冲杀声响成一片,而高顺立于陷阵部队之中,一言不发地样子。他不动,陷阵部队也不动,没有一个人发出一丝一毫的声响,一动一静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就在曹军的骑兵奔到离陷阵部队只有百米之遥时。高顺忽然自腰间取下一方旗帜,轻轻地一挥动,本不发一言的三万陷阵部队突然齐声一吼,位于最前方的五千重骑兵突然开始向前移动。而在五千重骑兵之 后,两排重装步兵忽然自重骑兵身侧奔出,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长达两米的铁制标枪。

随着敌人骑兵越来越接近。那些标枪自众兵士手中同时抛掷而出。无数长长的标枪犹如漫天箭雨一般扑空而来。顿时将冲在最前面地敌军骑兵刺穿不少,有的甚至是连人带马被整个穿透。

这份威势比起通常初交战的漫天箭雨来说。立时增加不少,然而两军交战一起,谁也没法控制场面,更多的敌军依然冲上,迎接第二波地标枪雨。

随着第二波标枪雨落下,高顺手中旗帜又是一挥,那些射标枪的步兵们也都退回本阵,因为敌军骑兵已经和重装骑兵交上了手。

短兵交接下,敌军所迎来的是一道无坚不摧的防线,当他们地刀刃劈在重装骑兵那厚厚的铠甲上,他们才知道他们遇上了一群怎么样的敌人,坚硬的铠甲使他们地刀刃直接崩口,随即在诧异中就被重骑兵的兵刃结束性命,连人带马倒在地上。

重骑兵的行进速度并不快,只是那样一点点地向前移动,而他们就像是一堵厚厚地墙壁一样,使敌人地阵线向后退去,没有一个人能越雷池一步。

装备悬殊之下,曹军根本就不是对手,如果说曹军地武器相当于手枪或是机关枪的话,那重装骑兵就像是一台台坦克一样,子弹打不透坦克地装甲,人群自然只有被坦克虐杀的份。

不过这情形也有意外的,毕竟华雄兵士

甲并不是真正的坦克装甲,随着曹军数名大将奋力将 砍乱,曹军的士气顿时有了一些回转,重骑兵的甲冑是坚硬,可那不代表他们有着坦克一般,凡人所无法撼动的稳固,在敌军大将的强力打击下,还是会人仰马翻。

虽则不至于一两合间就被斩杀,却也无法再阻挡敌军大将的突进。

可是面对这样的情形,高顺又岂能没有对策,只见高顺旗帜斜斜地一挥,重骑兵中的将领们同时下令,稍被打乱的重骑兵阵形忽然变换起来,顿时让冲进阵中的曹军与后方断开,那些曹军明明前一刻还在抵挡一名重骑兵的攻击,不知怎么地,眼前的敌人忽然间就变成了两个三 个,接二连三地。 

曹军一方的人虽多,可面对重骑兵的阵形变换硬是没法阻止,想用兵刃去拦截吧,可不知变换方式的他们往往只与其中一个人交得了一 招,眼前的敌人立刻就变了,待得回过神来,已经有新的曹军被杀翻在地,有些尸体更被重骑兵踏得血肉模糊,最令人感到可怕的是那些重骑兵的马蹄之坚固,直接地将所有践踏的尸体踩得筋骨尽断,甚至都让人能听到那些骨骼断裂的声音,有些更是直接被踩碎头颅,脑浆流满一 地。

而陷阵部队的阵势却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变换成功,短暂地切断曹军前锋军和中军的联系,立时让那些冲进阵势的曹军险象环生,纵是那些有些名头的曹军大将们也应接不暇,保得了自己却保不了手下,有时更在大意中受伤。

高顺的陷阵部队名不虚传,华雄站在城墙上看着不远处大军的交 锋,心中感慨不已,同时也十分地震撼,虽然在安邑有过无数次的演 练,但陷阵部队真正投入使用,这是第一次,至于上次和曹操在洛阳外的交锋只是小小地接触,加上那时陷阵营就五百人,根本就不能算。

“高顺啊高顺,你真是个天才,原来的你被吕布浪费了,可如今——你果然光芒大盛,好在你是在我手下发光发热,不然真是个棘手的人物,三国武将怕只有张辽赵云这些文武兼备的将领才能与你媲美!”

华雄在心中感慨着,原本的高顺只有八百的重步兵,以八百的重步兵而时常能抵敌近万,可见高顺之能,更因而谋得了陷阵营的称呼,而如今高顺却拥有三万的陷阵部队,实力相去间完全不能以道理计。

和这样的行军列阵,指挥变换来说,怕只有徐庶之流精通奇门遁 甲,布阵的专业人士才能媲美,因为华雄这个时候想起了徐庶成名就是靠破敌军阵形的那一战。

而高顺的布阵变化几乎是没有什么常规的,完美地将重装兵的优势展现出来。

另一方袁绍的大军将领见到如此坚固的防御力量,心中更是骇然不已,本来就有些畏缩的他更是犹豫不定,可望着远处浓烟越来越大,高挂的太阳都似乎要被遮蔽,心中更是不放心起来。

护主是一个必然,要不然袁绍万一生还,得知他按兵不动,那肯定会要了他的命,甚至其手下的将领们也纷纷表示时间紧迫,不能再考虑了。

可是面对敌人准备好的阵势,他又担心即使发兵也撼动不了华雄军队的防线,更何况他已经见识到了这支重装兵的威力,仅仅是打头阵的重装骑兵已是锐不可挡,牢不可破,这短暂的时间里,已经有数千曹军骑兵丧生,而重装骑兵估计不过两三百人的损失,如此下去,恐怕这五千重装骑兵要拼死曹军数万人马才可能死伤殆尽。

可这也是完全不可能的,单看后面还一动不动的两万多重装步兵,就知道单凭七万曹军根本冲不破这三万人的防守,更不用说在那后面还有一道传承了数百年的城墙,以及蛰伏未出的华雄。

经过一番心理挣扎,既然出兵是死,不出兵也是死,索性就尽力一搏,当下袁军战鼓擂响,大战正式拉开帷幕,大军的冲杀势无幸免,华雄看着那铺天盖地而来的兵潮,心中却没有一丝激昂之情。

第四卷

第二百二十章 血战

战依然持续,并且向更高潮的方向发展,而华雄眼中 一具具白骨的形成,一将功成万骨枯,此时在他眼前的又何止是万骨这么简单,对面是一片大旷野,这大旷野上密密麻麻地遍布着人头。

这长安城外的土地十分空旷,却也容不下二十万大军的冲锋,大地为之颤动,而随着袁绍大军的加入,冲刺的士兵也越来越多,无数的士兵与重骑兵短兵交接,然后用他们的身体拖着重骑兵翻倒一旁,用他们人数的优势使重骑兵丧失战斗能力。

重骑兵自然可以砍杀,可有道是蚂蚁啃大象,人数上的悬殊让重骑兵也无法摆脱失去空间的命运,当四周围不是敌人的尸体就是敌人的士兵时,重骑兵也只能无奈地丧生在敌军的刀下。

高顺依然用他的旗帜指挥着,十分有效地用重骑兵消耗更多的敌 军,可敌军的数量让他也感到十分棘手,当下自腰间取下另一方旗帜,两万五千整齐排列的重装步兵顿时发出齐整的金铁之声。

在高顺指挥下,这些重装步兵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向前行去,每个人手中的斩马刀在阳光下闪耀着寒光,虽然是近午时分,可冬天的长安并不温暖,此情此景只是让人更觉寒冷。

缓慢的起步后,高顺挥舞旗帜,步兵们便开始加快步伐冲向重骑兵的所在,顿时将那些冲破重骑兵阵线的敌军拦了下来。

同样的情形,同样的结果,仿佛刀枪不入的重装步兵立刻让战场上增加了几百具尸体,而且多数都是身首异处,连人带甲被斩马刀一刀两断。

血腥的场面让所有人都杀红了眼,神智似乎都有些不清,第一波的袁曹士兵死在陷阵部队的面前,第二波立时补上,只是短暂的接触间,重装步兵面前已经堆满了几排肉块一般的尸体。

要说天下间人命最贱地地方。那就是战场,在这里命是最不值钱 的,这里没有人权,没有道义,甚至没有道德,与战场上死亡的人相 比,这世上任何的凄凉悲惨都是虚弱的,任何悲苦命运的人都是没有资格抱怨的。因为至少,至少那些人都还活着,还有仅有的那些满足,那些欣慰和期盼。可是在这里地人,这里的士兵,没有期盼,所有的只是去到奈何桥。去做下一世的生灵。

当无数地士兵怀着冒死的决心冲向敌人,他们是为着自己的生命而求存,为着自己的家人而冲杀,鲜血洒遍长空。沁染进土地之中,无数地尸体开始堆积。

整个情景如同传说中的炼狱一般,华雄望着这一切。心中的震撼非比寻常。

华雄不是没经历过战争。但那都只讲求谋略的。几乎都不会有这样双方大军全都拼死相斗地情形出现,往往是兵败如山倒。败军之将们也都是逃的逃,散的散。

同时在另一边,浓烟依旧上升着,可以清楚地看到王城内冲天地火焰,连绵起伏,可说是名副其实地火焰山。

而在另外一个方向,远在长安之外,也远在战场之外,青翠地山头正站着两个身穿道袍的人,其中一人正是焦光,而另一人则是一个童颜鹤发地老者。

焦光看着远处的战争,叹息道:“唉,看来他似乎已经成功了!”

老者说道:“的确,此战若胜,江山可定!”

“师傅,那我等该怎么办?天命所向,之前三人皆死于非命,而这华雄又当如何?”焦光恭身问道。

这老者就是华雄所知道的老妖怪左慈。

左慈略一沉吟,遂道:“听天命而行吧!且看此战成败,再作道 理!天命八十年乱世,如今才十年,华雄是否有逆天改命之能——”

说到这,左慈抬眼望天,眼眸中星光颤动,说道:“且看天命如何变换吧!”

焦光略显犹豫,思忖片刻后说道:“可是师傅,我等遵天命而习 道,若是一切依天命发展,我等自不可参与甚至妄图改之,但这华雄,师傅明知他非天命中人,为何——还请师傅恕徒儿斗胆,我等是否该制止华雄,或者让他从何处来,归何处去?此刻天命之变仅在顷刻间,还请师傅早下决断。”

左慈转身凝望着焦光,良久不发一言,空气中剩下的只有远处震撼天地的杀伐之声,还有渐渐飘来的焦灼之气。

天空一碧如洗,没有一丝的云朵,更没有任何的星星,左慈沉吟良久后,复又看向天空,不知道在他的眼里,天空是否有所不同,只听他说道:“天命之外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涌现,难道不正说明天命外

命么?再说,以华雄如今之能,我等又有何能力杀之 能,仅堪自保矣!”

焦光瞥了一眼远处的战场,复道:“可是师傅,难道我等就在这看着一切发展下去吗?天命之人,乃曹操与孙刘姓之人,如今华雄舍一城而杀大军,手笔之大旷古烁今,曹操性命危在旦夕,而孙刘之姓尚有十数年之功,如此一来,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