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温酒斩三国-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允侃侃而谈,说到最后神色却有些黯然,千算万算,却始终算不出一个人心,不过即使吕布不临阵撤兵,他也只是让华雄的计划放慢些脚步,少做些修改,而到了如今,虽然情况也许不会像华雄预料的那样发展,可对华雄并不算坏。

从情理上说,王允的想法并无不妥,可却真正忽略了一个道理。

华雄说道:“能蒙岳父大人如此看重,是小婿的荣幸,不过,我有一句话告诉岳父大人,岳父大人是坏在多疑之上,你只肯相信自己的原始班底,而不肯相信新人,小婿除董卓有功,尊皇统不入长安,岳父大人却不信我,仅凭一个可能的猜测而为朝廷树下大敌,实在有点轻重不分。倘若岳父大人那时同意纳降。那小婿可就真正只能安于安邑之地了!试想那郭李是什么人?小婿就算与之勾结,也绝对是互相猜忌,不团结则一切皆是白费!再则说,将敌人放在眼皮可见之地,比把地方放在视线之外可要高明得多啊!”

王允听了这话,整个人再度怔住了,脑海中不停转悠着华雄地这几句话,事实正如华雄所言。如果华雄和王允易地而处。他会选择相信有功之人。而不会为朝廷立下一个明明可以逐渐分化的大敌,如果是那样,则一切都将改写,根本不会有现在吕布的临阵脱逃和两大诸侯齐聚。

至于皇帝迁都,那就更不可能的。

华雄说完,意兴阑珊地喝茶,补充了一句:“再告诉你一句话。其实我是赞成不纳降的,因为不纳降,我才能在大家的缝隙里捞到最大的好处,最大限度地保存我的实力,而且要是运气好,我还能再建立一次声名。之所以我去赞成纳降,只是另外两位岳父大人来求,我又要做戏给你看。不得已而为之啊!我想那个时候你大概就是我反对地你赞成。要是我那时告诉你我反对纳降,大概你会选择接受纳降,是吧!从头到尾来说。岳父大人对小婿有了成见在先,导致判断错误,始有今日这番谁也不愿意见到地局面,这才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小婿虽然地确是有些与别人不一样的心思,却还不至于像你所想的那样,你想的情形实在是太低级了!”

王允听完华雄的话,目光有些空洞起来,整个事件的变化一件件袭上心头,讨逆的局势是他一手促成地,而一切的分界点也就在这里,保有朝廷的他,华雄除非是愿意担负一个判臣之名,否则只有想尽办法令皇帝离开长安,不然他还真不会轻易就取长安。

而王允就是在与华雄的权谋中判断错误,总是去觉得华雄会如董卓一样,甚至比董卓更加可怕,更加难对付,而事实上,华雄又岂敢像董卓那样嚣张?那可是要用生命去嚣张的。

甚至乎王允若是玩得高明,可以像许多老式电影里一样,直白白地指着华雄说:“你有胆子就造反看看啊!看看天下是助你还是助我大汉!”

可惜,那一切也只能是旁人去想象的,现实里王允已经彻底地输了,输给了自己的多疑。

当然也有部分是王允没有信心和华雄玩地下斗争,不然纳降后就真是大玩政治手段了。

王允想得停当,整个人顿时有如斗败的公鸡,原本炯炯有神地双眼在刹那间失去颜色,脸上写满了懊悔和遗憾,说道:“是我害了皇上,是我害了皇上啊!”

此时,华雄正了正色,说道:“岳父大人也无需太过懊恼,毕竟人非圣贤,而且如今小婿也并非是最大得益者!闲话就说到这了,小婿把岳父大人软禁在此,无非是小婿地心腹们对岳父大人有心结,说来有些惭愧,小婿无德无能,这两郡之地的百姓却都推崇备至,都记得岳父大人在小婿成亲之时来请将的事,所以他们见到岳父大人恐怕会有所得罪,小婿对此也无奈,只好下严令,在小婿回来之前,不能让岳父大人外出,违令者斩!还请岳父大人莫怪!”

此时王允又哪还有话说,只是静静地看着华雄,败军之将何敢言勇!他这败谋之臣又何敢言要求。

双方都打开天窗说了亮话,唯一地就是华雄并没有把他自己的心思说穿说透而已,毕竟他还有事得用王允,要真说透了,那王允是说什么也不会帮忙了。

沉默持续了那么一段时间,华雄再度开口问道:“自高顺将岳父大人从西凉军手中救回已半月有余,这外间的事,岳父大人想必不知道吧!不过有一点,我想岳父大人是清楚的,皇上还没有出事!是吧!”

听到华雄提起皇帝,王允的神色微微一变,稍微恢复了一些生气,心中暗自庆幸,只要皇帝还在,一切还有挽回的余地。

不过这事华雄提起来倒是让王允稍稍警觉起来:“你如何得知?”

华雄笑道:“这没什么难度啊!你们是高顺救的,他连西凉军地将领都活捉了。要问出当时情形是很简单的事,再说知道皇上没被西凉军杀掉的除了岳父大人,不还有两个岳父大人嘛!”

王允点头不语,和华雄不对眼的是他,士孙瑞和蔡可是相当喜欢这个女婿,把女儿嫁给华雄就是为了给自己埋下一个退路。

华雄继续说道:“不过这外面流言可多的很啦!这皇上是毫无消息,外面就传皇上是不是已经——”

说着,华雄在脖子上比了个切割的手势。王允顿时惊道:“这不可能的。皇上一定会吉人天相。再说,外面有传言,你——你——”

王允本想说“你可以澄清事实啊”,可继而想到华雄的立场,便把言语

,直接问道:“如今你到底想怎么样?”

华雄笑道:“好,聪明人说话就是爽快。我想怎么样暂时还不能说,不过我可以先告诉你外面地形势!如今曹操和袁绍领大军共三十几万已在武关外驻扎,他们以为本来是想趁乱迎皇上,好回去挟天子以令诸侯,可现在皇上久无消息,吕布却主动和曹操交好!而根据我查知地,袭击你们地西凉军是樊稠旧部,得吕布收容潜伏。这次是朝中有官员和吕布勾结。里应外合要把皇上杀了嫁祸西凉军,他再伙同曹袁共伐之,之后再借曹袁之力来除我。”

“胡说!”王允闻言大叫起来。“吕布何人?如何会有这些个心思!”

华雄点头道:“的确是不该会有,不过你不知道仇恨会使人变聪明吗?你自认了解吕布,那你又是否有算到吕布会临阵撤走大军呢?原先我们还以为吕布是与西凉军勾结,可现在看来,吕布是认清了凭他自己杀不了我华雄,所以要制造混乱,借助他人之力来除我,为了一个貂禅而干下这等事情,实在不知该说他是爱之深还是一时糊涂。”

华雄所说的,自然不是事实,但也算是事实,是所有不知内情的人所知道的事实,装西凉军这种事是要隐秘的,本来华雄不该派赵云去,因为日后赵云会经常在他身边,一来不方便,二来说起来也很危险,就像当着一众诸侯的面,有刘关张在,华雄就不敢说赵云其实是自己救王允时活捉地西凉降将!

可当时也是别无他法,派人去干这种大事,能让华雄信得过并放心的不多,合适的人选更是不多,照常理来说要找个不那么显眼的人,像高顺这种打一开始就跟着华雄出了名的不行。

徐荣李肃更加不行,还都是熟面孔,徐晃也不行,名气太大,张辽倒是合适,可是张辽的话与文武百官间也有相识的。

最合适的人选只有裴元绍和周仓,以及赵云叶威这两个靠状元试出来地,因为在百官中没有人认识。

可当时裴元绍已经在西凉占据了天水一带,周仓也在做地下工作,只派叶威一个人去,华雄也不太放心,倒不单单是能力问题,是人品问题,赵云地人品那是有历史认定的,叶威寄籍无名的,又是正规考试过来地,演戏的能力说不准好不好,而人品嘛,虽然华雄相信不会出卖自己,但就怕有时候过于厚道不分轻重。

所以派赵云去领头也是一个没有办法的事情。

错看吕布是王允的一个失败,华雄直言其非,继续说道:“数日前,吕布,曹袁以及我在宛城附近会面,我拆穿了吕布的诡计,并把吕布杀了,按我的推断,皇上恐怕已遭其毒手了。”

王允闻言,顿时慌张了起来,大声说道:“不可能,这不可能,我亲眼见那西凉将领放了皇上,还难得好心地给了皇上一些钱,皇上不可能有事的!也不能有事!”

华雄宽慰道:“岳父大人,冷静,冷静一些!咱们看事要尊重事实,凡事也都可能有个万一的,要万一真是如此,咱们也当防患于未然,如果说皇上没事,那为什么到现在也不露面?或投蜀中而去,或直接去找曹袁,就算万一是在吕布手里,可我已经杀了吕布,武关之中并无皇上踪影!皇上如果尚在人间,那现在在哪?”

“这个——”王允无言以对。

华雄说道:“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皇上已经——”

王允听到这句话,突然间整个人就垮了下来,口中喃喃地说着一些华雄听不清楚的话语,华雄起身上前,拍拍王允的肩膀说道:“岳父大人,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相信,当务之急是我们要如何去办,退一万步说句不好听的,皇上就算有个万一,那也不代表大汉朝就此完了。”

王允颓然地说道:“没有了皇上,我们还能干吗?”

“那自然是另立新君!国不可一日无君啊!皇上不在,这大汉朝的基业就要由我们来撑住,直到培养出一个新的好皇上,所以,岳父身上这担子可不轻啊!”华雄连拍几下,很是感慨的样子。

王允微微动容,重复了一下“另立新君”四个字,转脸却看向华雄说道:“华雄,你可真是好计算啊!”

华雄一愣,疑惑道:“什么好计算?另立新君是必然之事,我朝又不是没有出现过的,现在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总不能不要皇上吧?”

王允冷冷一笑,说道:“别人都在为皇上报仇,争大功劳于世,你却要立新君,如此一来,你再度变为最大功臣,而且另立的新君朝中文武恐怕也将皆是你的人,你便独掌大权,如此心机,岂有不好之理!”

华雄闻言释然,笑道:“岳父大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就算大权不掌握在我手里,掌握在岳父大人你手里,又何尝不是一样呢?你觉得你能保住大汉江山,我会威胁,但我觉得你保不住,而且会祸害天下,掌握在我手里,我至少能让雍州百姓过上好日子,单看这两郡之内的百姓过得比长安的舒服就可以知道了!再则说,在岳父大人手里,顶破天也就和吕不韦差不多,而在我手里,不都一样,就像当年项羽拜亚父一样,只要拜的是贤能,拜谁不都一样,岳父大人啊,你老了,该交棒给小婿才是!”

“长江后浪推前浪——”王允嘴角撇了一下,说道:“允此生忠于汉室,纵是手掌大权,也当为我大汉朝鞠躬尽瘁,你华雄却一心自保,岂能与我相提并论。”

华雄见王允拿这个说事,也说道:“那又如何?凡事讲能力,忠诚固然是可佳的,可要是能力不足也一样没什么用处!再说,事实摆在眼前,百姓是拥护你王允多些,还是拥护我华雄多些?这个不用我说吧!你是忠于大汉朝的,可我华雄也并非完全自保,我忠于的是百姓,百姓才是真正的皇上,你说呢?”

王允对这句话有些无法理解,说道:“你之言也有几分道理,但这皇上乃天之骄子,是奉上天之命而为百姓,乃天下百姓之皇上,圣人虽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天子就是天子,岂可当真与百姓论处!”

第四卷

第一百九十六章 另立新君

雄说道:“争论这些都无关紧要,反正你忠的是一个的是天下百姓,二者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冲突,除非,除非你保的皇统是类似秦始皇的这样的暴君皇统!好了,废话就不多说了,这另立新君之事,你觉得怎么样?”

王允沉吟了一会,说道:“允如今又有何要求可言?如今一切都掌握在你手里,何需问我的意见,你要另立新君那便立去,允无力阻止!但皇上若是有朝一日再度出现,只怕你不大好受。”

华雄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说道:“这做事能完美就完美,小婿建名于百姓间,时日尚短,总得来算不过两年光景,而岳父你建名于大汉朝,忠诚之名为天下所共仰。朝廷百官死伤殆尽,只余下你们这三位岳父,其中又以你的名气为最重,比起华某擅自做主立新君,恐怕天下有所不服。所以此事还得劳烦岳父才是,如此一来天下皆服,小婿也不会有遭人话柄之嫌。”

其中的关键,其实王允也非常清楚,从华雄来见他,他就知道华雄有所求,直到华雄说出另立新君四个字,他就心中有数了。

的确,华雄立新君,诸侯未必服,搞不好大家一个诸侯找个姓刘的立一个,天下就分裂了,况且华雄立心君说不定也有人指摘他不够资格,要是名声臭点,大概不会比董卓有好话听,那对名声是个打击,而王允来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即便是万一原本地小皇帝没死,再出来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论不清的事情。

王允冷言道:“要立新君的是你,允是说什么也不会做此事的!”

“我知道你想的是什么,我也坦白地说了,你一定不肯帮我我也没办法,你不帮忙。那这新君我暂时也不会立。可是你得做好心理准备。天下大势我也都跟你说得差不多了!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上要是真的有个万一,我们这样等着,到时候即使我不立新君,那曹操袁绍大概也不会干看着,这正统之名可是大家的金饽饽,谁都想做在前头。或者一个搞不好,还会有人自立为皇。”

华雄慢条斯理地说着,王允也就静静地听着,眉头微微蹙起。

“根据我的消息,袁术这回只派了两万来人过来,这袁术手下好歹也有二十几万大军,虽然说大将和良谋是没几个,但也算实力不菲。却只派两万人来。看来啊,这家伙对大汉朝地忠心比我华雄还不如,搞不好他就是第一个自立为皇地!到那个时候。这天下不晓得会有多少个皇帝,姓刘地啊,不姓刘的啊,唉,大汉朝的江山大概会如此,而我华雄能就守着这雍州之地成为他们所有人口中的叛逆,不听号令的人,也罢!既然岳父大人你要像之前那样做这样的抉择,我也无话可说!”

华雄的说话中,王允地神色逐渐变化,渐渐地想到华雄所说的现实,华雄继续说道:“看来也只能像岳父大人所想,冀望皇上没事,会早日出来,到时候我华雄还能有个由头,那些立了皇帝的诸侯们认不认是一回事,总不可能否定正统是吧!万一不出来,那就这样吧!我华雄也不勉强人,反正这对我也没什么大威胁,有个皇帝挡着固然方便,对我名声也好,没有,我华雄也一样能造福百姓!得,就这样说了,岳父大人以后也在这常住着,等我的那些知道内情的心腹爱将离了安邑,我再让岳父大人活动活动,不然这华府之内怕也会有人和岳父大人过不去。”

半威胁半挑唆式的话语,王允心中思绪纷呈,对他来说的确是两个抉择,是弄得天下大乱,还是便宜华雄。

在他的思考中,华雄站起身来,作离开状地拍了拍衣服,说道:“这就像之前一样,是要为对小婿地一个猜测妥协还是要对十万西凉大军妥协,岳父大人你自己掂量着办,小婿就离开了!既然装不下皇帝这个挡箭牌,那我只好发兵去打西凉军,和曹袁他们抢功劳去了!”

说着华雄就朝门外走,王允看着华雄地身影逐渐远去,心中一时拿不定主意,事实上他也没什么可以选择的,如果按照历史来,大汉朝也一样是必亡,所存在的差别只是归谁来统治地问题,可是如果交给华雄,就像华雄说的,也许他会保住这片江山的姓氏呢?

抱着这个想法,王允忽然叫道:“贤婿且慢!”

这一声贤婿一叫,华雄就知道王允做了明智的抉择,嘴角露出暗笑,转身说道:“岳父大人可是改变主意了?”

王允沉吟了一会,就那么和华雄对视着,一副很不甘心很感慨的样子,仿佛要说的那句话有着千斤之重一般,好不容易才说道:“我为你立新君!但若万一皇上没

,你务当废新还旧,而且你需向天发誓,此生不得背朝。”

华雄一怔,立誓对他来说算是破天荒头一遭,本来过去看电视里动不动立誓,看上去是那么地可笑,不过就是说句话,对于无神论者来说,立誓也许就如同脱裤子放屁,就算华雄也是这么认为。

可是有了焦光的经历,还有自己穿越的事实,华雄不得不心生疑惑,搞不好真有神明存在,那自己立誓万一应验,那可就真是——死不瞑目啊!

王允这该死的一招本来对华雄无效,可现在却偏偏让华雄心中忐忑,想说不立誓吧,王允肯定会不放心。

既然逃不了,那就学韦小宝玩狡猾,华雄喜道:“好!”

说完华雄就竖起三指,望天而跪,一个经过整理的誓言朗朗上口:“我华雄向天发誓,此生绝不背弃大汉朝,若有违此誓,教我遭五雷轰顶,立刻消失于这个世上,去往另一个世界,永世不得再回来。”

有些怪异的誓言让王允微微一怔,听上去是有些毒辣,可是华雄眼望外面的天空,暗自嘀咕道:“嘿嘿,五雷轰顶,要真有神听见,那不就是安排我再穿回去,我求之不得啊!”

王允瞬间怔了怔之后,当即面露笑容,走上前扶起华雄,态度大变地说道:“好,贤婿,有贤婿此誓,老夫就放心了!另立新君一事,老夫自当为你诏告天下!”

华雄也高兴地说道:“如此也是我大汉朝之幸,百姓之幸也!走,岳父大人,今日小婿便请你去天上人间吃最好的一顿,明日小婿便着手去办,日后岳父大人也能安然在这安邑之内走动,待得新君之事妥当,岳父大人只要愿意,依然是当朝司徒。”

王允笑道:“贤婿好意老夫甚慰!只不过这长江后浪推前浪,着实不错,老夫年事已高,这朝廷还是交给贤婿一手打理吧!以贤婿之能,当能壮我大汉朝之声威。”

此时二人就如同最好的战友一样热络起来,前事尽去,看起来虽然简单,可其实也的确简单,人与人之间原本就只是一念之间即可改变。

华雄挺胸说道:“岳父大人放心,小婿定当竭尽所能,让我大汉朝再现昔日辉煌,甚至开创一个新的纪元,新的大汉盛世,以让天下百姓安康,后世人瞻仰备至!”

吹,使劲地吹,说到这个玩意,华雄可是从来不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