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点点头,他就是希望看到杀风这把从容淡定的状态,因为这说明玄风确有此事!
“好!既然国舅提出要一同前往,想必诸位爱卿也想看看这玄风到底是真是假,朕也正有此意。王公公……”崇祯对王承恩道。
“老奴在!”
“摆驾神坛,迎接玄风!”
“遵旨!”王承恩应承道,随即转身吆喝道,“皇上摆驾神坛,文武百官同行!”
“臣等愿随我王同行!”大殿上众臣行礼齐呼。
崇祯率领文武百官,从大殿转移到神坛外。
“禀皇上,玄风就在那边。”刚才那信使侍卫指着神坛塔上的一点对崇祯道。
“玄风远在高处,如何唤来?”崇祯疑惑道。
“皇上,让微臣试试。”杀风说着,摇着轮椅向前,拿出一只短笛,突然吹了一曲,曲声悠扬,引得那高台之上的玄风绕塔盘旋数环,俯冲而下,朝杀风身边飞来。
“归来吧归来吧……”杀风收起短笛,甚至左臂,让玄风稳稳地停落在自己的手臂上。
“去,将那信件取来!”田国舅迫不及待地对身边的侍卫令道。
两名侍卫即刻向前,从杀风的手中将那刚取下来的信件抢了过去。杀风竟然忍住了!若是换了平时,有谁敢从杀风手中抢东西那是找死!可是,这会儿朱雀向前欲要制止那两名侍卫竟然也被杀风拦住了,“别冲动,谨防授人以柄。”杀风轻声道。他心里非常清楚,若是他自己打开那信条,想必会让田国舅等人说是作假,现在让他们自己打开,不管内容如何,都能说明是南京信息了,不会有调包之嫌。
杀风轻描淡写,东方文白可不甘心,别说两名侍卫,就是田国舅本人都不该做出这样的举动!东方文白站了出来,将准备把纸条交给田国舅的两名侍卫拦下,“站住!你二人是何等身份,竟敢如此放肆?!”
两名侍卫没想到有人敢拦自己,不由得愣了一下,看向田国舅。
东方文白继而转身对田国舅冷笑道,“国舅爷,既然皇上在此,此信件何不交由皇上亲启?诸位大臣觉得呢?”
东方文白一下拉上了文武百官,即便这里边有不少外戚党,但是东方文白打出皇上的名号,谁也不敢否认了,便都连连点头唯唯诺诺道,“当由圣上亲启……”
“东方大人说得极是,本官这就是为皇上取来的。”田国舅见被东方文白反将一军,只得顺水推舟应道,随即对跟前的两名侍卫喝道,“还不快给皇上呈上去?!”
“是,大人!”
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京南京12()
朱青送走鲨鱼帮回城后,发现史可法已经把郑氏父子监禁起来了!他曾和黑煞、赛时迁等人前去找史可法要人,结果史可法无奈只能拿出崇祯的密旨,朱青等人看罢,只得恨捶桌子,长叹一声,“皇上中奸人之计也!”
虽然郑家军已经被史可法分解出去,但是这一夜,朱青等人也是熬过了漫长的一夜,他们没有去见郑氏父子,说来到底有些不好面对郑成功了。
崇祯此刻却显得轻松了,他点点头笑道,“既是不祥之物,当真不宜进入这神坛,走,咱们出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崇祯说着,率先走出了神坛大门,文武百官紧跟其后来到神坛门外。
杀风出到门外,不由得惊讶,他对着马背上的送信物之人不由得赶紧抱拳见礼,“白影大侠!”
“皇上、将军、诸位大人,久违了!”白影从马背上翻身下马,还礼道。白影,山东白莲教二当家。白莲教因为朱青和锦衣卫的缘故改变对朝廷的态度,曾在开封镇压闯军和京城解救紫荆山之危,同样获得朝廷的特赦,双方在紫荆山之难后握手言和,互不侵扰。此次,白影突然前来,确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田国舅身边的一名大臣正要指责白影为邪教教徒,可是很快就被田国舅亲手制止,田国舅知道,白莲教虽然曾经与朝廷为敌,可是紫荆山之难后,已经得到崇祯的特赦和嘉奖,已经成为一支民间自卫组织,不管以后怎样发展,现在都不是招惹白莲教的时候,他们不但教徒众多,而且装备精良,除了火铳火器之外,更有战舰十几艘,是当时与锦衣卫联手清剿倭寇之后,朱青留给他们,可以说,白莲教现在是一支不可轻视的部队!
“白影大侠,你方才说这是南京大捷之信物,到底是为何物啊?”崇祯点点头,指着白影手中的布囊问道。
“正如诸位所料,此物正是此次叛军匪首吴良人之首级!”白影说着,一下将布囊打开,正是一颗首级,看样子已经被砍下多时,血色已经变黑。
众人一看,虽早有意料,但不少人还是不由得后退数步,倒是杀风和崇祯往前走去,突然田国舅身边一名将军惊呼一声,“呀!此乃吴三桂之侄吴良人之首级啊!山海关一战,我见过他!”此话一出,便招致田国舅翻眼一瞪,显然,田国舅对他的莽撞颇为不满。
众人一听是吴良人首级,便纷纷议论起来。
崇祯冷笑一声,点点头,“果然是大捷之信物。除了郑家军,吴家军乃此次江南之乱的罪为祸首,如今吴家军连续两名主将被杀,足见南京之危已解!”
这回,杀风欣喜地率先对崇祯抱拳道喜,“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天威浩荡,平定江南!”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天威浩荡,平定江南!”这一次,文武百官俯首称臣,大声齐呼。田国舅见大势已去,事成定局,只得跟着俯首高呼。
崇祯踌躇满志,昂首挺胸,抬手应道,“众卿平身。”
“谢皇上!”
“要说这次平定江南,首功当归锦衣卫都指挥使青龙!朕万万没想到,短短三天,深陷困境危机的南京竟然被青龙一手化解了,真可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朕有此将,真乃大明之幸,百姓之福也!”此时此刻,崇祯丝毫不掩饰对朱青的赞许,任是谁,也难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三方十几万大军的紧张之势,而朱青竟然做到了,而且从这情报来看,虽然等得令人着急,但是,却是出人意料,能在第三天收到南京的捷报,可见战斗至少在前一天就解决了,而从京城到南京和南京到京城,光是路途又何止这些时日?朱青这一手简直就是化腐朽为神奇了!
如此非凡的能力,纵然是对手田国舅支流都不由得心中暗自佩服,自叹不如。他再一次在心底问自己,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是否是对的?
正在这时,杀风趁机问崇祯,“皇上,既然如此,那青龙的这份处置……”
崇祯听后,转身对王承恩伸手道,“拿来!”说着,他接过王承恩递过来的那封圣旨,亲手将其丢入神坛门口的火炉里,继而高声呼道,“朕要重新拟一份圣旨,犒赏三军,嘉奖青龙!”
“皇上英明!”众臣听后又是一呼百应。
也正是此时,田国舅停止了对自己选择的怀疑,一份圣旨想烧就烧,一个人想杀便杀,想留便留,而且下面的人还不得不紧紧追随,俯首称臣,真可谓一呼百应,威震四方,这就是皇权的魅力所在吧?!田国舅似乎不能满足自己国舅爷的身份了。在他看来,如果朱青站在他这边,他断然对他百般呵护,但是崇祯却屡屡发难于这样的忠臣名将,而且差点要了他的性命,差点把江山搞砸在自己手中,这样的人为何还能坐在那个位置上?为何还能如此高高在上?田国舅觉得自己的能力远在崇祯之上!他会取而代之吗?!这是所有人都难以意料的事情。但是现在,他只能再次选择隐忍。他跪在崇祯面前,嘴里高呼万岁,心中却是另一番思绪……
“来人,将匪首首级悬挂在城门三日,以震逆流!”崇祯一声令下,吴良人之首级被拿去挂在城门示众!果然,一段时间内,京城乃至全国的一些风波便不平而定了。
但是很快,朝廷内部又起风波了。南京之危已经解除,而对郑家军的意见各有说法。
有的说郑家军已经归顺,而且郑成功为救父兴兵,事出有因,事后又帮助朝廷平定了叛军,也算是功过相抵,若是咄咄逼人,恐怕又会把郑成功逼反了,不如派大臣二次招安,让他们回台湾为国守岛。
但也有的说反叛罪不容赦,不管出于何种理由,叛乱是绝不允许的,如果不杀鸡骇猴,非但郑家军的势力得不到震慑,恐怕还招致其他地方势力效仿,致大明永远出于不安稳局面。所以要把郑氏父子抓到京城审判,即便死罪可免,也要活罪难逃!
但是这一次,杀风等人却是没有表态,毕竟锦衣卫从来都不容许背叛的,但是要治郑氏父子之罪,断然引发难以意料的后果,显然,这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他们决定静观其变。
杀风等人不表态,意见在朝堂之上很快形成一边倒,田国舅趁机发力。在他看来,既然郑家军已经不能为己所用,那就要趁机打掉!而且一旦郑氏父子被抓,说不定郑家军又起叛乱,到时又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所以田国舅从各个方面全力出击,围攻崇祯的心里防线,生性多疑的崇祯在外戚党的连番攻击之下,终于下定决心:收拾郑氏父子,以绝后患。理由除了外戚党的诸多说辞之外,还有更重要一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朝廷已经招安过郑芝龙一次了,但是他并未诚心归顺,这次又带头反叛,若是再纵容下去,还可能有第三次、第四次……而朝廷并不能保证每一次都能像现在这样力挽狂澜。所以,崇祯要引前车之鉴,治当世之乱!
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南京。此时的南京,朝廷联军在平定叛乱之后,正在处理后事,除了打扫战场,重建城池之外,还将反叛相关人员抓获,准备押往京城接受审判。而在朱青的调解下,本想要问罪于郑氏父子的史可法开始犹豫了。
这一晚,他们在南京城喝庆功酒,等天一亮就各奔东西。
为了掩人耳目,避人口舌,这一次宴会并不是史可法的官方组织,而是朱青委托赛时迁以江湖的名义邀请参与此次平乱的功臣战将们到秘密的地方宴请。毕竟这一次除了郑氏父子,还有鲨鱼帮和凤阳刺史,他们都是不好公开与朝廷军和好的主,自然要避人耳目。
本来庆功宴喝得酣畅淋漓,大快人心,和和睦睦,但是酒过三巡之后,史可法却突然有事离去。因为侍卫来报,京城来信!
显然这是一道要史可法抓捕郑氏父子归案的秘密圣旨!崇祯知道朱青与那郑成功颇有情谊,自然没有让他办这件事,也避免他为难,毕竟是功臣!
而史可法却是不同,此人一向刚正不阿,而且之前就有治罪郑氏父子的想法,这一次崇祯的秘密圣旨显然为他打了一剂强心剂,让他下定决心,抓捕郑氏父子!
朱青并未想到史可法突然反将一军,他更多的担心是沙家帮和沙老大他们,所以,喝过庆功酒之后,朱青便亲自将沙家帮连夜送出了沙陀湾,临行还在他耳边告之了一个秘密。这更让沙老大感激滴零,顿觉不枉此行!
可是,送走沙家帮之后,朱青返回南京城,局势瞬息变化,事情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郑氏父子被史可法抓起来了!并将于天亮之后押往京城受审。
这件事为了避免郑家军听后起事,史可法以喝醉为由,先将郑氏父子的兵权拿下,并以驻军的名义连夜调动郑家军,把三万大军分割成片,先后分配南下,名曰清扫沿海叛军,尔后在金门集结回岛。郑家军不明所以,一夜之间被史可法瓦解,江南再次陷入危机……
第六百三十六章 南京南京13()
朱青送走鲨鱼帮回城后,发现史可法已经把郑氏父子监禁起来了!他曾和黑煞、赛时迁等人前去找史可法要人,结果史可法无奈只能拿出崇祯的密旨,朱青等人看罢,只得恨捶桌子,长叹一声,“皇上中奸人之计也!”
虽然郑家军已经被史可法分解出去,但是这一夜,朱青等人也是熬过了漫长的一夜,他们没有去见郑氏父子,说来到底有些不好面对郑成功了。
朱青彻夜难眠,他感觉要出大事了,他甚至想跟黑煞和赛时迁商量劫狱救走郑氏父子。但是还没等朱青行动,一个重要情报便传到了南京城!
被分解出去的郑家军突然聚拢而来,行色匆匆地连夜赶回南京城,史可法以为郑氏父子的事情暴露,郑家军杀了回马枪来救主,于是赶紧组织城防,以应对突如其来的郑家军。
然而令南京城内的众人大惊的是,郑家军奔袭回城却并未攻城。
“大人,将军!不好了,快叫醒我家大帅和少帅,出大事儿了!”一名郑家军将领在城门下大声呼喊。顿时惊了这半夜南京城。
朱青听后,嘀咕一声,“果然是出事了!”说着,便要往城外出去。
史可法上前伸手一揽,“将军,莫不是那郑家军听得什么风吹草动,杀了回马枪,骗你我出城呢,还是小心为妙。”
“是啊青龙,郑家军突然挥军回返,而且三军聚首,不可不防啊!”黑煞也不由得劝道一声。
在众人的劝阻下,朱青倒是有些犹豫了,然而他脸上的愁容却难以散去,看城下那信使,不像耍诈伎俩,倒是真的着急啊。
“将军,何事如此慌张,且先报来!”史可法立于城门之上,对着城下的郑家军令道。
城外人也不知城内之事,以为是例行询问,便张口报来,“金门来报,今日岛上洋毛子甚为猖獗,欺行霸市且不说,倒是见要将郑王府给霸占了。岛上多次派人求援,一来要召大帅和少帅速速回岛,二来请求朝廷派兵支援,以防不测啊!”
史可法听后,顿时哈哈大笑起来,继而转对朱青笑道,“青龙,我说什么来着?上梁不正下梁歪,郑芝龙如此乖张,他的手下倒也学会了这一招半式了。只可惜,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我史可法。”说罢,史可法仍是胸有成竹的笑着。
众人从旁听来,也面露轻笑,或许没有人会相信郑家军信使的话。
然而,只有朱青一人没有笑意,甚至,脸上的愁容更加凝固。
“将军,你怎么不觉得可笑?仍是如此愁眉不展?”凤阳刺史盛天岳掩鼻笑问朱青。
谁知朱青冷冷反问道,“诸位觉得这是个笑话?”
“难道不是?我大明扬威海外时,那洋毛子还给朝廷送了不少贡品,我朝天威浩荡,四方来朝实乃常事,何时见有人胆敢犯我国威?”史可法仍是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所有人仿佛回到了七下南洋的大明创举。现在郑家军的信使之言,看来确实像个笑话!
朱青摇摇头道,“诸位难道忘了,如今已经不是成祖时代,大明也不再是那个四方来朝的大明,而是列强环伺,危机四伏。远的不说,单是倭寇犯海,恐怕诸位都不敢忘记吧?如今那荷兰人以经商之名登岛,其实是要将宝岛划做他们的殖民地。荷兰人之狼子野心早有先兆,此次若趁着郑家军发兵大陆而夺取宝岛,岂是天方夜谭?!”
朱青字字句句,忧患忡忡,正色言辞,说得史可法等人脸上的喜色渐渐消逝。
待朱青说罢,赛时迁从旁插话,“据我之前江湖上的朋友透露,他们在宝岛上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几乎都是被荷兰人打压的,而郑王府疏于治理,如今更是猖獗,据说有大量海船不断涌向宝岛,各大渡口码头早就是荷兰人的天下了。”
“你如此次说来,我倒也想起之前的一些听闻,宝岛确实不如从前那般太平了。”黑煞也点头应道。
史可法听了锦衣卫三首领一番说辞,喜色顿时变为惧色,他对朱青惊道,“你觉得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朱青坚定道。
史可法却摇摇头,“不可能,这不过是你们的一下见闻和推测罢了。即便那荷兰人行为有些粗鲁,不过是他们习惯的行事风格,待改日我上报朝廷,派钦差大臣前往报道与他们好好商谈,定能叫他们老老实实,服服帖帖!”
“大人如何才肯信我?”朱青担心道,他从21世纪而来,这显然已经是一个既定历史,他当然要改变那样的历史!不管怎么说,殖民地都意味着耻辱和灾难!
“将军莫要为难我了。皇上已经有令,让我押送郑氏父子上京受审。朕意已决,我意已定,将军无需多言!”史可法也不是轻易改变之人。
朱青看是史可法这样子,不由得在心里嘀咕一下:真是个榆木疙瘩,怪不扬州城时,宁无一个是男儿,唯史可法也!
但是,气归气,事情是一定要解决的。否则,大事众将不妙了!
“也罢,大人忠心为主,那我朱青只好以主告之!时迁兄弟……”朱青也跟史可法卯上了,这不是个人恩怨,这是大是大非的国家大事,一点点退让和犹豫都有可能成为历史的转折点,改变历史的轨迹。朱青瞪了油盐不进的史可法一眼,转而对身边的赛时迁叫了一声。
“将军?”赛时迁附耳过去,朱青在他耳边轻声几句。
赛时迁一愣,“啊?!”
“快去!”朱青也不由得赛时迁解释,便喝令一声。
“得令!”赛时迁领命返回城内。
史可法一看,以为朱青想通过非常手段劫狱,便也叫唤了身边的侍卫一声,“来人,去把郑氏父子给我看好咯,没有命令,谁也不许靠近!”
双方似乎一下就剑拔弩张,但是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明争是不可能的,暗斗是不可免的!
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赛时迁并没有去关押郑氏父子的地方,而是回了锦衣卫住处,那来了一样东西。
第一个赶到惊讶且惊慌的人便是凤阳刺史盛天岳,因为他曾见过这个东西,便是皇上御赐的尚方宝剑!
“将军,给!”赛时迁将套着剑套的尚方宝剑递给朱青,朱青点点头微微一笑,接过宝剑,朝史可法又走近了一步,他紧紧地盯着史可法的双眼,盯得他甚至有点心理发毛。因为几乎没有人能经得住朱青这样的逼视!
然而,史可法就是史可法,他虽然吓得连连咽了几下,但是脚下却未曾后退半步。他壮着胆子,鼓着勇气质问朱青,“你……你想干什么?!”
“哼,我好言奉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