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回到城里一看,那条鱼身上竟有狼血!
“估计刚才那头狼受伤了。”年长的领头看了看手中的大鱼,很可惜地将鱼丢走了!
“我就说了,那头狼跑不远!”那小子还是念念不忘。
年长的领头瞪了他一眼,那小子便不敢再出声。
“嗖”突然城门边传来一阵声响,年长的领头警惕地叫了一声,“谁?!”
说着便拔刀望了过去。
可是除了一些风吹草动,并未发现任何可疑东西,那年轻的小子便笑了领头的一句,“头儿你就是太紧张了,比我们还紧张呢,就一只野兔看把你吓的……”还没说完,年轻小子又被年长的领头瞪了一下,只好低头不语。
“宁远城刚打下来,前方山海关又激战正酣,我们便是亲卫的后盾,切不可大意,免得连累了大军!”那领头的教训了一番。
几名手下连连点头应允。
年长的首领进城前又朝刚才发出声音的地方瞅了一眼,没有发现任何情况这才安心进城歇息。
其实,刚才确实是一只野兔经过,但是这只野兔却是收到了人的惊吓才乱窜的,而惊跑野兔的人便是朱青遣往宁远城摸底的六名水鬼!他们此刻已经摸到岸边,因为刚才的动静都静静地贴在草丛里,清兵离去之前大气都不出一声。
“你们两个,从那边进去,你们两个从这里进,你、我从侧面进。”待清兵守卫离去后,水鬼首领迅速观察情况随即作了安排!
“是!”
“以两声鸟声为号,发三次,三次后务必回到这里集合,如有谁出现不测,不用我教该怎么做了吧?将军不会亏待你们的家人的!”从首领的话中可知,这是一支实行过很多任务的小组,对纪律和危险都有极强的认知能力。
“明白!”
首领也不再多说,一挥手,六人三个小组便从三个最隐秘的地方潜入宁远城。
此时的山海关激战正酣,但是宁远城却是静如死城,因为绝大部分的老百姓已经离去,现在成都留守的多是清军,但是清军也三千兵士而已,又是刚刚激战过后,城内死人比活人还多!
三千清军也不敢睡觉,睡也是轮班,他们怕明军残部地突然袭击,更怕那些刚刚死得杀气腾腾的双方战士。没有几个围在一起,能在这死城里待下去?
恐惧的蔓延使得清军围在一起,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水鬼的寻查。果然,三组水鬼从三面往城中心的将军府寻去,一路并未发现大部队,偶尔几个散兵游勇也只是匆匆地在小巷里奔走,谁也不敢独自在巷子里逗留。
待到六人包围将军府的时候,终于发现宁远城现存的最大贼窝,但是粗略记了一下,水鬼们便兴奋不已,挺多三千余人,绝不超过五千人!
“走!”水鬼首领对跟自己一组的兄弟招呼一声,两人盾出城外。
“咕咕!”第一次鸟叫刚落,一个小组回来了。
“咕……”第二次鸟叫吹到一般,另一个小组也回来了!
任务超乎寻常的顺利,六人都松了一口气。
“你们那边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发现敌军?”首领一个小组。
第一小组两人摇摇头,“除了几个巡逻的并未发现大部队!”
“你们呢?”首领转而问第二小组。
“我们也是,除了将军府,并未发现别处有敌军。”
首领点点头,“我们这边也没有碰上大军。这么说,清军只留了三千人留守宁远城,多尔衮真是敢赌。”
“想必以为我们返回山海关了。”
首领点点头,“走!回去报告将军!”
六人趁夜尚深,又潜入水中,游往觉华岛。
山海关的战火一直在持续着,震动之声甚至连觉华岛上的朱青等人都能感觉到。
“希望尽快与外面取得联系,却不可误了战机啊!”朱青开始着急,他当然知道,山海关对大明以为着什么,而这一次多尔衮动用百万大军攻关,决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闹着玩儿而已了。
此时朱青心系的白狼王还没有回到狼窝,他受伤了!后股腿被清军的流矢击中,羽箭仍然深深扎进他的骨肉里,每一步都是挣扎。但是,正是这一步步的挣扎让它离狼窝越来越近。
此时身在狼窝的曹化淳心中隐隐不安,他似乎感觉有事情要发生一样,他走出山谷,往宁远城望去,如果朱青还活着,那就应该在那个方向!
他多么希望能看到那个昔日的身影出现,横刀立马,舍我其谁!但是除了黑漆漆的夜,便是冷冷的夜风。
就在曹化淳似乎要失落而归的时候,前方突然出现两道绿光!
“白狼?!”几乎是不假思索,曹化淳就能认出那个暗夜中的幽灵。
但是随着那个身影越来越近,曹化淳脸上掠过惊恐的表情。
“你受伤?!”曹化淳强烈的预感使他迎了上去!
待到白狼王瘫倒在他怀里的时候,曹化淳鼻子酸了。
白狼王几乎用最后一丝力气挠着身体,突然,一支纸条掉了出来!
第四百二十章 城破()
白狼王将朱青的情报带到狼窝给曹化淳便重伤不起了,将白狼王安置处理后,打开纸条一看,惊喜之情溢于言表,“青龙果然还活着!”
情报中,朱青让曹化淳想办法通知杀风他们觉华岛的情况,让朝廷与觉华岛来个里应外合,前后夹击山海关的清军。
可是,当曹化淳拿到情报的时候,山海关的战火已经渐渐平息,远远望去,山海关的灯发出一样的光芒,再看之下,那不是灯光,那是火光!山海关已经陷入一片火海!
多尔衮诱降吴三桂不成,却成功招降了吴三桂的一个副将,郭岩。而这个郭岩早前是祖大寿的部下,后来祖大寿想拉拢大外甥,便将郭岩这员大将派与吴三桂,这郭岩也争气,很快便成为吴三桂得力的臂膀,万万没想到,郭岩是祖大寿安插在自己身边的一枚棋子,而如今,祖大寿为了他的汉奸之路开始利用这枚棋子。恰逢郭岩守的据点是山海关的另一个偏门,等到柳清风等人发现情况不妙的时候,清军和叛军已经入决堤之水,鱼贯而入,偏门的缺口赔了三千兵士,愣是堵不上!而且,这缺口越开越大!打到拂晓时分,偏门已然和正门别无两样了!这意味着,清军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
“柳大人!忠孝王!偏门失守了,快撤吧!再不撤被敌人迂回包围可就走不了了!”闯王李自成离偏门最近,最了解偏门的情况,发现情况紧急后,即可跟柳清风和吴三桂商议。
若是平时,柳清风可能还觉得李自成有消极作战、逃兵之嫌,但是一看李自成手底下那帮将士死的死伤的伤!也砍了不少敌人,柳清风知道,事情严重了!
吴三桂看着自己苦苦经营多年的山海关正一点点失去,心中隐隐作动。
柳清风是不轻易退缩的,自从朱青执掌锦衣卫以来,退缩便不再是锦衣卫的风格。而久经战阵的李自成和吴三桂则不然,打得过就往死里揍,打不过就跑俨然成为这两位大将的一大特点,兵不厌诈,走为上策,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所以当李自成向柳清风和吴三桂提议撤兵的时候,柳清风还犹豫着,吴三桂到时爽快地赞同了!
“你们……皇上派了五十万援兵,山海关的守军加起来不下八十万,怎么刚被敌人切开一个口子就要撤兵呢?!这要是让清军入关,那还了得?!”作为监军,柳清风还想再继续抵抗!
但是,形势太过严峻!
“你看,偏门现在都快成正门了,现在天尚未大亮,多尔衮尚不知晓这个缺口,等天一亮,他发现了这个缺口,情况可由不得我们控制了!”李自成指着偏门缺口的惨状痛心道,自从郭岩投敌后,那个缺口就是李自成带着闯军一直在补啊,可是实在是补不上!
“郭岩小儿!枉我平日如此器重于他,没想到关键时刻竟然降清,给我捅娄子!”吴三桂也恨恨道!
“现在说这些有何用!当务之急要把缺口堵上,天亮之前要是堵不上,再撤兵!”显然柳清风也很坚持原则!
“柳大人!我的关口我还不了解吗?那偏门若是不出事,可保大门万事大吉,可一旦偏门出了事,那便直接威胁正门,进而影响整个山海关啊!因为那偏门其实是易攻难守啊!”吴三桂解释道。
“既然早知此门有如此致命缺陷,为何还要开此偏门?”柳清风怒喝一声,如果找不出合适利用,这完全可以认为是有意通敌!
吴三桂自然听出柳清风的话中意,便正色道,“柳大人,这您可冤枉本王了,这偏门并非本王所建,其实是当初袁崇焕将军为了便于自己人往来而建造的,后来此门又便于关外商客往来,所以一直未封,谁曾想……”还没等吴三桂说完!柳清风便扬手制止了。
“白虎!”柳清风突然叫唤一声!
“师傅?!”白虎应声赶来!
白狼王将朱青的情报带到狼窝给曹化淳便重伤不起了,将白狼王安置处理后,打开纸条一看,惊喜之情溢于言表,“青龙果然还活着!”
情报中,朱青让曹化淳想办法通知杀风他们觉华岛的情况,让朝廷与觉华岛来个里应外合,前后夹击山海关的清军。
可是,当曹化淳拿到情报的时候,山海关的战火已经渐渐平息,远远望去,山海关的灯发出一样的光芒,再看之下,那不是灯光,那是火光!山海关已经陷入一片火海!
多尔衮诱降吴三桂不成,却成功招降了吴三桂的一个副将,郭岩。而这个郭岩早前是祖大寿的部下,后来祖大寿想拉拢大外甥,便将郭岩这员大将派与吴三桂,这郭岩也争气,很快便成为吴三桂得力的臂膀,万万没想到,郭岩是祖大寿安插在自己身边的一枚棋子,而如今,祖大寿为了他的汉奸之路开始利用这枚棋子。恰逢郭岩守的据点是山海关的另一个偏门,等到柳清风等人发现情况不妙的时候,清军和叛军已经入决堤之水,鱼贯而入,偏门的缺口赔了三千兵士,愣是堵不上!而且,这缺口越开越大!打到拂晓时分,偏门已然和正门别无两样了!这意味着,清军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
“柳大人!忠孝王!偏门失守了,快撤吧!再不撤被敌人迂回包围可就走不了了!”闯王李自成离偏门最近,最了解偏门的情况,发现情况紧急后,即可跟柳清风和吴三桂商议。
若是平时,柳清风可能还觉得李自成有消极作战、逃兵之嫌,但是一看李自成手底下那帮将士死的死伤的伤!也砍了不少敌人,柳清风知道,事情严重了!
吴三桂看着自己苦苦经营多年的山海关正一点点失去,心中隐隐作动。
柳清风是不轻易退缩的,自从朱青执掌锦衣卫以来,退缩便不再是锦衣卫的风格。而久经战阵的李自成和吴三桂则不然,打得过就往死里揍,打不过就跑俨然成为这两位大将的一大特点,兵不厌诈,走为上策,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所以当李自成向柳清风和吴三桂提议撤兵的时候,柳清风还犹豫着,吴三桂到时爽快地赞同了!
“你们……皇上派了五十万援兵,山海关的守军加起来不下八十万,怎么刚被敌人切开一个口子就要撤兵呢?!这要是让清军入关,那还了得?!”作为监军,柳清风还想再继续抵抗!
但是,形势太过严峻!
“你看,偏门现在都快成正门了,现在天尚未大亮,多尔衮尚不知晓这个缺口,等天一亮,他发现了这个缺口,情况可由不得我们控制了!”李自成指着偏门缺口的惨状痛心道,自从郭岩投敌后,那个缺口就是李自成带着闯军一直在补啊,可是实在是补不上!
“郭岩小儿!枉我平日如此器重于他,没想到关键时刻竟然降清,给我捅娄子!”吴三桂也恨恨道!
“现在说这些有何用!当务之急要把缺口堵上,天亮之前要是堵不上,再撤兵!”显然柳清风也很坚持原则!
“柳大人!我的关口我还不了解吗?那偏门若是不出事,可保大门万事大吉,可一旦偏门出了事,那便直接威胁正门,进而影响整个山海关啊!因为那偏门其实是易攻难守啊!”吴三桂解释道。
“既然早知此门有如此致命缺陷,为何还要开此偏门?”柳清风怒喝一声,如果找不出合适利用,这完全可以认为是有意通敌!
吴三桂自然听出柳清风的话中意,便正色道,“柳大人,这您可冤枉本王了,这偏门并非本王所建,其实是当初袁崇焕将军为了便于自己人往来而建造的,后来此门又便于关外商客往来,所以一直未封,谁曾想……”还没等吴三桂说完!柳清风便扬手制止了。
“白虎!”柳清风突然叫唤一声!
“师傅?!”白虎应声赶来!
白狼王将朱青的情报带到狼窝给曹化淳便重伤不起了,将白狼王安置处理后,打开纸条一看,惊喜之情溢于言表,“青龙果然还活着!”
情报中,朱青让曹化淳想办法通知杀风他们觉华岛的情况,让朝廷与觉华岛来个里应外合,前后夹击山海关的清军。
可是,当曹化淳拿到情报的时候,山海关的战火已经渐渐平息,远远望去,山海关的灯发出一样的光芒,再看之下,那不是灯光,那是火光!山海关已经陷入一片火海!
来此门又便于关外商客往来,所以一直未封,谁曾想……”还没等吴三桂说完!柳清风便扬手制止了。
“白虎!”柳清风突然叫唤一声!
“师傅?!”白虎应声赶来!来此门又便于关外商客往来,所以一直未封,谁曾想……”还没等吴三桂说完!柳清风便扬手制止了。
“白虎!”柳清风突然叫唤一声!
“柳大人!我的关口我还不了解吗?那偏门若是不出事,可保大门万事大吉,可一旦偏门出了事,那便直接威胁正门,进而影响整个山海关啊!因为那偏门其实是易攻难守啊!”吴三桂解释道。
第四百二十一章 坏消息中的好消息()
山海关一破,大明朝危矣!消息传到北京,朝堂恐慌!崇祯懵了!
还好杀风和东方文白尚能镇定,立即进言崇祯召集众臣商量对策!
明廷讨论了一上午,最后出现两种说法,死战到底;或者南迁旧都!
这两种说法都大有道理,但是单执行哪一种都太过冒险!怎么办?
正在朝野上下乱作一堂之时,一封密信被送到大殿之上,说是密信,除了信的内容无人知晓外,连送信人是谁守卫也未曾发现,只是当值偶然发现便急忙送到崇祯面前。
“报!城门龙岩上发行一封信件!”守卫不敢怠慢。
众人一惊,这龙岩非一般人可上,这密信必有蹊跷!
“快呈上来!”崇祯急切道。
王承恩赶紧下去将信件拿给崇祯,王承恩拿到信件一看,脸上大惊失色,但是在这吵吵嚷嚷,慌乱无比的大殿上,也只有杀风注意到王承恩脸上的表情!杀风断定,王承恩一定认识此信!
崇祯慌忙打开一看!确实是一种似曾相识的笔迹,但是一时也说不上来!他无心多想,阅览内容,边看边惊喜,“什么?”
朝堂上看到崇祯的表情,也甚是期待答案!
“皇上?”杀风打探一声。
“太好了!太好了!青龙还活着!”崇祯此话一出,朝廷惊愕无比!
“皇上?此话当真?!”朱雀迫不期待问道。
崇祯点点头,“此信上说,祖大寿叛变后,青龙及时避其锋芒从偏门撤出宁远,带领五万宁远守军深度大海,登上宁远附近的觉华岛……”
“觉华岛?当年我追杀逆贼,确实听闻过此岛,据说其战略地位不亚于宁远!”杀风激动道,能率部登上觉华岛避难,除了朱青恐怕无人由此谋略,杀风的话让明廷君臣更坚信此信的真实性!
“守卫,这信是何人所送?可能查到?”为了保险起见,杀风还是亲口问了送信的守卫。
然而守卫却连连摇头,“未曾看见,也未曾查到,能上龙岩者,绝非一般人!”
众人一听,点点头。
“你先退下吧!”崇祯对守卫挥手道。
“卑职告退!”
青龙还活着,这对明廷对崇祯都是一个绝好的消息,尤其是在这样艰难的时刻。
“信中还说,青龙希望与朝廷前后夹击山海关清军……”崇祯意犹未尽地念着,但是念道此处,他脸上的喜悦也顿时消失。
众臣都知道,这是一计好计策,但是现在已经无法实现,因为山海关以破,八十万守军一夜间被瓦解,为了安全撤退,柳清风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分散撤退!虽然速度快,但是显然已经有很多人有去无回了!
清军已经破山海关,鱼贯而入,如何还能前后夹击?!
崇祯失落的将信件放在案台上,沉沉呼了一口气,“眼下当如何是好?”
众臣一下被问住了,无人敢应答。
良久,还是东方文白进谏道,“皇上,既然青龙还活着,手中还有五万将士,若是能在清军后方捣鼓一番,想必能解京城燃眉之急,只是如何告知青龙,这是一大问题!”
前后夹击是暂时不可能了,如今多尔衮已经整顿军队,随时挥师北京,能挺得住就不错了,还怎么夹击?
所以东方文白这个围魏救赵的计策当真让人眼前一亮。
崇祯的愁容又暂时拂去,拍案笑道,“好计策!那位将军愿前去给青龙报信?!”显然崇祯已经同意东方文白的建议了!
可是崇祯满怀期待地征兵的时候,朝堂上又陷入一片沉默!
崇祯自然不高兴了,冷冷喝了一声,“怎么,危难之急,我大明竟无一勇士敢担当此任?!”
殿下众将大臣面面相觑,只是低声议论,并未有人敢向前领命。显然这是改变命运的一战,但是如何改变当真不好说了,改得好,从此受皇帝恩宠,飞黄腾达;改得不好,暴死途中,抛尸荒野也未可知啊!
正是气氛紧张之际,杀风斗胆进言,“皇上,如今大军压境,每位将军都肩负守城重担,若是此刻再遣大将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