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清-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帅,不称帝?”

“一个虚名而已,不急这一会儿。”龙辰学着孙承宗的动作拍了拍自己大腿,又道:“还是先称王吧,毕竟在京城脚下,我已经跟那个老朱家的皇帝喊了,迟早要进他的皇极殿。”

翻手为云

第一章   来来去去兵戈急(第一更)

护龙军上万铁骑,自山海关而出,一路奔袭,在蓟州大破在剿灭农民军过程中风头大盛的天雄军,而后将马蹄踏在了京畿大地。

京城脚下,护龙军大帅龙辰将矛头直指天子,并斥咄其“无德无义无情”,更是扬言日后要马踏京师,入主皇极殿,将造反夺天下心思彻底向全天下表露。

至此,海东龙帅的威名响遍天下,一个敢于指着当朝天子的面承认自己要取其天下的巨枭,他先逐女真,后破辽镇,和海东龙帅比起来,那些乱乱糟糟嚷嚷着要夺取天下的各路农民军简直就根本拿不上台面了。

多少大儒一同写文呵斥龙辰之大逆不道,更有许多士子一起聚社声讨龙辰之恶行,东林党那些魁首们纷纷撰文表达与龙辰此贼的不共戴天,并一同上书天子,要求即刻北伐!

随后,龙帅祭奠了袁崇焕,领身后铁骑轻易绕过孙传庭、洪承畴的阻截,入了山东,进了高阳城,寻得被贬为草民的辽东老帅孙承宗一晤。十日后,孙承宗一家被锦衣卫下狱。

当护龙军铁骑回了山海关,撤出大明腹地时,大明天子朱由检下罪己诏,将这次贼寇入关的事情归咎于自己,与此同时,朱由检命洪承畴为新任蓟辽督师,孙传庭兼任辽东巡抚,卢象升兼任辽东都督,令三人共同整合那些赶来勤王的各路军队,集结共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准备开赴山海关,打算重新从护龙军手中夺回辽东的实际控制权。

刚刚将农民军的起义火焰扑灭,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的大明王朝,再次向另一个更强大的敌人发起了攻势。这座本就是摇摇欲坠的大明高楼,连一丝丝安歇机会都没有。

……

“我要见大汗,凭什么不让我去见大汗?”莽古尔泰不满地嚷嚷着,撤军路上他几次要求进汗帐都被挡住,本就是脾气暴躁的他终于忍不住发起火来。

“贝勒爷,这是大汗的命令,不准外人进入!”十几名皇太极生前的戈是哈一起向莽古尔泰跪了下来。

“四弟他究竟是怎么了?你们这帮死奴才,还不快给本贝勒让开!”莽古尔泰一脚踹翻了几个跪在自己面前的戈是哈。

“五哥,你这是要做什么。”多尔衮的声音从莽古尔泰背后响起。

莽古尔泰忙转投,一脸怒意地瞪向多尔衮,但随后其目光中的怒火便慢慢散去,如今面对自己这个十四弟,他是愈来愈忌惮,似乎从十四弟的身上看到了死去父汗的影子。

“十四弟,你来得正好,这帮死奴才居然拦着我不让我去见大汗!”

多尔衮向跪在地上的戈是哈道:“散开吧,我陪着五哥去见大汗。”

这些皇太极生前的戈是哈自然是知道多尔衮是皇太极生前定下的继承人,自是不敢阻拦,连忙散开。

见自己说了半天话没用,但多尔衮一句话就让这帮奴才让开了,莽古尔泰有种被羞辱的感觉。

多尔衮一把抓住莽古尔泰的手,拉着他一起进了汗帐。

进了汗帐,莽古尔泰忽然感觉全身一冷,不,是自己心里忽然就打了一个冷颤,随后他看见了躺在床上盖着白绫的皇太极。

“这……大汗他,八弟他……”莽古尔泰见此情形,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多尔衮点点头,道:“大汗,已经驾崩了。”

莽古尔泰咽了一口唾沫,随后指着多尔衮的鼻子吼道:“大汗什么时候死的,为什么要瞒着我!”

深吸一口气,多尔衮沉声道:“大汗在咱们和开战前就已经驾崩了。”

莽古尔泰将这句话在脑海中回味了一下,随即意识到什么,问道:“那之前的战事,是谁指挥的?”

“是我。”多尔衮不打算隐瞒,而且也没必要隐瞒,便道:“大汗在驾崩前,向正黄旗诸固山额真下了口谕,让我继承汗位。”

“让你?”莽古尔泰有些不信,但随即他又释然了,若非皇太极亲自下令让多尔衮继承汗位,这正黄旗的将士为何会听命于多尔衮?要知道两黄旗要支持也应该支持豪格才对。

“五哥,我们八旗,再也经不起内斗了,为什么那帮护龙军会这么痛快地撤兵,他们就是想看咱们自己先打起来!”

莽古尔泰哼了一声,道:“你五哥我知道该做什么。”

再看了一眼躺在床上已经冰冷的皇太极,莽古尔泰叹了一口气,向汗帐外走去,在出帐篷的那刹那,他停下了脚步,道:“我认同大汗的命令,再说,与其让我向一个侄子跪拜,倒不如向我自己的弟弟跪拜。”

莽古尔泰走了,多尔衮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有了莽古尔泰的支持,再加上已经表明态度的正黄旗和自己的正白旗,自己就已经得到三个旗支持。而新建起来的两红旗和镶蓝旗、镶白旗这些时日一直在自己手中掌控着,自己等同于已经握着八旗之中的七旗,豪格在盛京也只是一个镶黄旗罢了,这个局面,已经乱不起来了。

多尔衮低声道:“四哥,放心,有我在,咱们女真,乱不起来!”

……

“罪将尚可喜!”

“罪将耿仲明!”

“罪将李九成!”

“罪将孔有德!”

“向大帅请罪!”

先前龙辰命尚可喜统领东江镇,孔有德、李九成和耿仲明三员大将辅之,如今在旅顺那里的战事中,多尔衮大败护龙军东江镇,东江镇损失惨重,若非护龙军攻伐辽镇的战事进行得十分顺利,护龙军主力可以快速回援,这局面就会变得不堪设想。

“罪责本身就不在你们身上,你们也尽力了,功过之处,本帅心里清楚。”龙辰并不打算对这四人治罪,毕竟他们以极少的兵力牵制住了八旗军很长一段时间已经殊为不易,实在没必要要求太过高。

方仲站在一旁,笑道:“四位将军起来吧。”

孔有德几人相视一眼,随即起身。

龙辰将一份邸报丢到了孔有德几人面前,上面写得是关于明军二十万大军北伐的消息。

“这边女真鞑子刚退走,那边大明又步步紧逼,真是连歇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啊。”龙辰佯装抱怨了一声,道:“辽镇既然被咱们拿下了,本帅就不允许再从我们手中丢掉。他朱由检既然敢派二十万大军北伐,就要做好将这二十万大军全部被我们吃掉的心理准备。”

“末将愿听大帅差遣!”

四人一同俯身听命。

“东江镇的兵力全部调出,补足一切粮饷军械,自海上入山东,当初你们被明军从山东赶出来,如今本帅要你们将山东的明军给本帅赶出去。他朱由检要北伐,我们也不能干坐着等着他来打。”

尚可喜有些迟疑道:“大帅,东江镇虽说在罪将等人手中元气大伤,但休整一段时间,还是可以有些用的,若是将东江镇兵力全部拉出来,女真方面岂不是少了一处防范?”

龙辰微微摇头,道:“放心,一年之内,女真人没功夫再有什么动作。”

四将见龙辰这般笃定,也就放下心来,忙一齐单膝向龙辰下跪,“请大帅放心,罪将等定然不会再辜负大帅期望!”

“咳咳……”方仲假意咳嗽了下,道:“以后,该改口叫辽王了。”

…………俺是罪恶的分割线……………

白天去医院看望一个住院的亲戚,现在开始更新,晚上还有三更。

第二章    布局深处此时显(第二更)

这里是黑龙江下游的一处鄂伦春族人部落,部落规模其实不算很大,人口加起来还不到两千,算起来能够拿起武器的战士也就不到八百人,但这样规模的部族,在眼下黑龙江流域下游已经算是不小的了。

今日,在这处部落内,汇聚了周围数十个部落的头长,他们分别来自锡伯族诸部落、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及生活在靠近西伯利亚内奥罗奇人、那乃人(都是赫哲人,即原女真人的一支)、乌底盖人、乌尔奇人、雅库特人(都是原女真人)的部落。

数十个头人就围坐在一起,等待着召开这次聚会的“东道主”出现。

温布扎是这个部落的头人,他皮肤黝黑,体格健壮如牛,但外表却给人一种很憨厚的感觉,不过他的凶名却在这黑龙江流域广为流传,是个狠茬子,尤其是在近年中,他更是灭了两个同样实力不俗的部落。

见自己邀请的其他部落的头人们都来了,温布扎拍了拍手,当即就有二十余名鄂伦春部兵士扛着三个大箱子过来。

温布扎上前打开了第一个箱子,露出的是洁白的盐巴。

在座诸部族头人们喉结不禁一动,对于盐巴这种生活必需品那是每个部落都渴求的,但是在这种地方,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导致这里的很多部落都需要拿自己猎物去其他地方换取盐巴,谁家的丁点儿盐巴不是藏着掖着,这温布扎忽然抬出一箱子盐巴出来,着实让在座的头人们都很是吃惊。

温布扎对这些头人们的表现似乎很是满意,笑着打开了第二个箱子,里面装的是绫罗绸缎和一些珠宝金银,一时间,四周传来一阵咽口水的声音。

从里面取出一条绸缎,温布扎丢给了离自己最近的一个赫哲族部落的头人,那名头人接过绸缎,在手中感受着它的滑腻,随后一个个传了下去,让在座的诸部头人们都摸一摸。至于箱子里的金银珠宝,不需要摸就知道是好东西。

温布扎笑着打开了第三个箱子,里面赫然放着全是明晃晃的兵刃。

黑龙江下游的分布着许多部落,这些部落加起来勇士也是很多,但他们都过着一种茹毛饮血的半野人生活,就连打猎的器具也都是自己粗制的,这种制式严整的好兵刃他们甚至连见都没见过几次。

温布扎拍了怕箱子,应一种沙哑的声音说道:“有人叫我来告诉大家,只要我们杀金国人,他们就会不断给我们送这些东西。杀得越多,他们送得也就越多。”

当多尔衮大军还没从旅顺返回盛京时,大金国最北边、黑龙江下游诸部便聚集在一起,公然反抗大金国的统治,并且不断向大金国用兵劫掠。

通古斯……满语族的祖先在数万年以前居住在贝加尔湖南部的地区,他们在那里循序渐进地完成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最初的所有的发展阶段。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原始通古斯人的一部分离开了原地来到了东部地区(即黑龙江上中游和牡丹江、乌苏里江流域),后发展成为女真和满族。留在当地的原始通古斯人继续发展,后来被操突厥语族的外来人所融和。

在努尔哈赤时期,对这些“老亲戚”经常是一边打一边引诱,将这些本就属于自己同源的部族吸收融合,以此来壮大自己,并且改变八旗兵力过少的尴尬局面。那时候,努尔哈赤是经常采用暴力手段,就像是去山区抓野人似的,抓过来就放到自己队伍里面当奴隶。故而在努尔哈赤时期,这些部落的反抗也比较剧烈。

到皇太极时期,对这些同属于通古斯人种的部族采取的是怀柔政策,不断示好和鼓励对方迁徙进大金国境内,已经初见成效。然而眼下皇太极死得早,这项措施实施时间还不长,大金国并没有将自己这些远方“亲戚”们全都拉拢过来。也就是抓住这个机会,护龙军则开始了向这块区域渗透的步伐,如今更是以“雇佣兵”的形式,让这些大金国的“远房亲戚”来帮自己袭扰大金国的后方。

……

盛京(沈阳),在得知前线胜利的消息传来后,盛京内紧张压抑的气氛顿时一松,只是一杆女真留守王宫贝勒们却有些纳闷,为何打赢了仗却还要将旅顺让出去?

对此,豪格也是深感不解,他知道旅顺的重要性,他相信比他更聪明睿智百倍的父汗皇太极自然也是知道,那为何还要在打赢了的情况下还要将旅顺送出呢?此时,皇太极身死的消息被多尔衮下令封锁,就连莽古尔泰也是刚刚才知道,远在盛京的豪格以及一杆留守王公贝勒们自然是不知道。

不知道为什么,豪格这阵子总是有些心神不宁。就在此时,他府上一名戈是哈走了过来:

“贝勒爷,刚刚有人从府外射进来一支箭,上面有这个字条绑着。”戈是哈将一卷字条呈了上来。

豪格将字条展开,看完上面的内容后,神情猛地一变,眼神也变得凶狠起来,

“多尔衮!你休想得逞!”

即日起,镶黄旗将整个盛京戒严,而豪格也开始有意识地在留守盛京的王公贝勒间行走游说,似乎在准备着什么。

……

作为交换旅顺的筹码,多铎、岳托和济尔哈朗被护龙军放了出来。但是他们身上的老伤和长期被铁链捆扎所带来的瘀伤非常严重,故而这段时间一直在帐内养伤,同时也是随着多尔衮大军一同回盛京。

在他们被护龙军放回来后,军中的诸多女真将领都曾来探视过他们,见他们被折磨成这个样子,纷纷对护龙军的残忍手段大加唾骂。多尔衮和阿济格更是一同抱着多铎放声哭泣了一个晚上,萨哈廉同样对自己兄长岳托断了一臂的遭遇深感同情。

今夜,大军在外扎营,明日晚上就能到盛京了,这几天赶路赶得急,也着实是累人。

送饭的人将饭菜放到济尔哈朗帐篷内,低头退了出去。

济尔哈朗精神其实还不错,毕竟他身上没像另外两人那样落下个残疾,至少现在不需要别人来服侍自己,还能自个儿吃饭。

舒尔哈其一脉,阿敏已经死了,只剩下了自己,为了延续自己这一脉,济尔哈朗无论如何都会咬着牙活下去。

吃着吃着,济尔哈朗忽然感觉有一些不对劲,似乎哪里和平时不一样了。

随后他猛然意识到今日送饭的人居然和前几日不是一个人,前几日给自己送饭的是一个镶蓝旗里的老人,和济尔哈朗还认识,今儿个那个人济尔哈朗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生性谨慎的济尔哈朗立刻起身,准备找人问问情况,却在他起身的那一刹那,腹内忽然绞痛起来,脸上不断冒冷汗。

济尔哈朗痛得在地上呻吟,少顷,他的嘴角流出乌黑的鲜血,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龙辰曾经和方仲说过,岳托可以放,多铎可以放,毕竟他们只是猛将,如今更是残疾了,也翻不了什么大浪,唯有济尔哈朗此人生性谨慎,却又有城府心机,绝不能放他活着回女真。

这一点,方仲也深以为然。

因此,在这一夜,济尔哈朗死了,一同死的,还有一名正黄旗的兵士,他是在自己帐篷里自杀的。

也因此,在这一夜,多尔衮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方仲会知道皇太极的死讯,但是他更有点想不通,自己麾下的八旗兵士怎么也能被外人收买?

第三章   内外皆忧的大金国(第三更)

冷兵器时代,中原帝国如果建都西安,西北地区自然成为国防重心;若建都北京,这里易攻难守,便成了极难设防的柔软的下腹部,立刻就成了中华帝国的软肋,到了明代,甚至成了命门之所在。也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这里历来是大明帝国军事防守的重点地区。

戚继光在南方打跑了倭寇后,就被北调,镇守蓟门。在他镇守蓟门的十六年中,为了严防死守,曾经在他的这一带防区内,沿着崇山峻岭的山脊与河谷地带,下绝大气力重新修建了长城与敌楼,其中包括著名的八达岭长城。后来,这一区域的军事防卫之所以变得支离破碎,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拜王化贞和当时的蓟辽总督、兵部尚书、东林内阁与天启皇帝之所赐。

在广宁之战中,正是因为上述人等通力合作,才把那位号称有盖世之才的辽东经略熊廷弼,摆弄得百般无奈而气急败坏,直到在方寸大乱之后莫名其妙地丢了性命。其中,一个重要情节就是:王化贞与当时的蓟辽总督志同道合,坚定相信那位口无遮拦的蒙古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能够在拥有四十万蒙古铁骑的情况下,不去效仿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而是在他们二位人格魅力的感召之下,帮助大明朝灭掉努尔哈赤。

于是,透过兵部尚书和东林内阁,为这位林丹汗每年提供八万二千两白银的财政补贴,期盼着这位成吉思汗的子孙、如今也自称成吉思汗的林丹汗,真的能像当年成吉思汗横扫完颜阿骨打的前大金那样,率领他的四十万铁骑横扫掉努尔哈赤的那个什么后大金。

(我们常说清朝人骄傲自大,总以天朝上国自居,其实这些臭毛病都是从明朝人身上遗传的,明朝的很多官员和士大夫都总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乃至到自恋的程度。…………………………………小龙喧)

于是,口气极大、实力和能力都不见得大的林丹汗,以帮助大明帝国消灭后金汗国的名义,大模大样地进驻到了大明交托给他的地域。经过这么一番玩弄,大明朝不但没有能够借助他的力量收复一寸辽东失地,不但每年白白送给他成堆成垛的白银,还实打实地就手丢掉了今日河北北部、山西东北部和内蒙古地区的大片土地,把自己的命门之地拱手交给了一个并不那么靠得住的同盟者。

后来,努尔哈赤死后,这位林丹汗确实和皇太极交上了手。谁知,这位口气大得几乎没边没沿的大汗,练了三招两式之后,居然带着老婆孩子,撒开马蹄头也不回地就往西跑,一直跑到了青海大草滩上,其治下在今日甘肃省天祝县境内。于是,这片距离皇太极不远千里的中华帝国命门之地,便就此落到了一些蒙古部族手中,而这些蒙古部族陆续归顺了皇太极,于是,这一大片在军事地理上极具价值的土地也就落到了皇太极与后金汗国手中。这就是皇太极第一次入关时能够顺着这条道路一直打到北京的由来。

而此时,被赶跑到了大草滩上的林丹汗终于去见“成吉思汗”,留下一个分崩离析的察哈尔部。

林丹汗福金苏泰与其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率领察哈尔和鄂尔多斯部众自大草滩返回鄂尔多斯,喀尔喀却图台吉率部进入青海。

在破了山海关后,龙辰就派了胡猛领着一支一百人左右的骑兵队伍向蒙古草原进发,希望和林丹汗取得联系。三月的时候,胡猛亲领的这支护龙军队伍在西喇珠尔格地方遇到林丹汗的妻子囊囊,得知林丹汗之子额哲所在地。四月二十日,胡猛等人渡过黄河,至托里图找到了额尔克孔果尔额哲。

胡猛额哲许诺,护龙军会帮助他们重回内蒙,并且会在军械物资方面对他们进行援助,甚至可以直接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