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驸马-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绑在一起。至于绑多久,也许这是个上天都无法解答的问题。

    “因为殿下需要钱,需要销路,这些窦家都可以帮忙。”

    言语中的自信并不是狂妄,而是窦家确实有自信的资本。经过三代人的发展,如今窦家已经算是一个商业上的巨无霸,各种产业遍布大唐各地。

    “那窦家又要什么?利润还是官职?”

    能问出这句话,说明鱼恩已经相信了窦为的话。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对方给了他一个意料之外的回答。

    “窦家不想继续当被人嘲笑的掌柜,想要一份稳妥的买卖,只有这样才不用成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按照窦为的说法,窦家的产业都是酒楼和铺子,利润微薄不说,还处处被人瞧不起,亏钱更是时有的事。他是看中了玻璃这份买卖,希望能从这个新生的产业中分一杯羹。

    见鱼恩没说话,窦为一脸落寞的悠悠叹息:“当然最重要的是,老朽想让窦家活下去。富不过三代,不给他们找个稳妥的活路,谁知道这些不肖子孙会不会家道中落?老朽相信殿下的人品,相信在殿下有生之年,窦家不用担心衰落的危险。若是窦家运气好,出了个得殿下赏识的人,向仕途上迈一步,打个门阀的底子也不是不可能。”

    从进门到现在,窦为的一言一行都渗透着对门阀的向往。鱼恩知道,在注重门第的唐朝,窦为这种人不少,所以他的话多半可信。

    “成交!本宫用你的钱,借你的人,这份买卖当然会有窦家一份。”

    得到这份承诺,窦为恭恭敬敬的给鱼恩行了个礼,然后说出一个鱼恩一直没问,但是却一直在担心的问题。

    “殿下不必担心会有他人泄密,窦家也是走了狗屎运,有个后生在骊山任职,他也是因为机缘巧合才知道。以殿下那么严密的手段,估计不会有第二个人有窦家这份运气。”

    “多谢窦翁!”

    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鱼恩都相信。因为他相信窦为的来意,相信他不敢坑自己,毕竟自己身后的老板可是皇帝,谁敢冒着掉脑袋的危险来欺骗皇帝?

    既然目的已经达到,窦为便起身辞行。

    万事小心的驸马爷特意嘱咐送客的家奴,一定要亲自把窦为送回家。这么做看似热情,实际上是防止窦为是来试探的棋子。

    当家奴回报,说窦为所言不假,左邻右舍的打听一遍,他家确实是长安城富商窦家,鱼恩这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气。

第230章 一张一弛() 
既然窦为愿意合作,愿意当个投资人,鱼恩当然不会客气。连夜就做了个简单的预算,囫囵算了个大概后,吩咐人给窦为送去,他知道对方一定会明白自己的意思。

    三代人经久不衰的家族,财富的积累程度是海量的。在收到鱼恩的信以后,第二天窦家就拿出三十万贯的铜钱。

    三十万贯,可不是三十万钱,那是三万万钱,足以媲美大唐一年百分之一的税收。十多辆马车从日出折腾到日落,才勉强把这些钱都运到鱼恩的府邸。这么多钱堆积到一起,那就是一座山,如假包换的一座山。

    惊为天人的大手笔,把驸马爷惊的体无完肤,嘴巴更是夸张的张成一个圆圈。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面对这么多财富,窦为居然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窦家暂时就能拿出这么多铜钱,否则各店铺运营就会发生问题。若是殿下嫌不够,老朽只能用绢代替。”

    看着窦为轻描淡写的样子,鱼恩忽然发现,他的担心并不是无的放矢。

    窦家能用一天时间,轻轻松松拿出来这么多钱,就说明他家还有更多的钱。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么有钱的家族,却没有权势的庇护,很容易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肥肉。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估计窦家会死的体无完肤。

    投名状当然不只是钱,欣赏够驸马爷目瞪口呆的表情后,笑眯眯的老头子接着说:“窦家还有些人手,相信也能帮殿下不少忙。”

    鱼恩很不喜欢和这种老人精打交道,因为他们每一句话说的都很委婉,都很模糊,都需要仔细揣摩,不然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他们套进去。

    就拿这句话来说,如果你乐呵呵的去窦家领人,安插到作坊里,他敢保证用不了三天窦家就会掌握玻璃的所有秘密。

    如果你直接拒绝,窦为就会来一句:“殿下不会只是想用窦家的钱吧!”

    小辫子在人家手里攥着,钱也是人家出的,这种时候鱼恩还真不想和窦家翻脸,投鼠忌器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还真不想失去这个有实力的投资商。

    略微思量一会儿,鱼恩回道:“多谢窦翁美意,本宫现在正好缺人手。建作坊倒是用不了太多,单是想把原料运出来,修路的人手就要好大一批。”

    对于这个模棱两可的回答,窦为并没有多在意。这个老人精做事很有分寸,并不会把鱼恩逼的太紧。毕竟,就算是修路也是参与,对于他来说也算是个很好的开始。

    得到满意的回答后,窦为开始向鱼恩辞行:“若是殿下没有其它吩咐,老朽就告辞了。”

    事情还没办完,鱼恩当然不会放他走,当即笑眯眯的出言挽留:“等等,本宫还有个不情之请,希望窦翁成全。”

    “殿下请讲,只要老朽能做到,定然全力以赴。”

    说话的时候虽然脸上还是那个笑眯眯的表情,可是窦为的心里却咯噔一下。自己虽然喜欢笑眯眯的,可是他看不得别人笑眯眯的样子,因为他知道,但凡别人对你笑眯眯的时候,多半没好事儿。

    果然不出他所料,随着驸马爷拍拍手,两个侍卫押过来一个人。看着这个人,笑眯眯的脸色终于有了一丝变化,多了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惊或是惶恐。因为这个人,正是给窦家报信的人。

    可别小看鱼恩这一手,一天之内就能找出来内鬼,这对窦为的震慑可不小。要知道,骊山皇家行宫里的侍卫,没有一千也有五百,想在这五百个人里找到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可是他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来,无异于是在警告窦为,本宫自有手段,以后最好别和我耍小聪明。

    看着脸色终于有所变化的窦为,鱼恩心里别提有多美,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收到了想要的效果。

    其实窦为也知道这个人未必藏的住,只是没想到速度会这么快。因为这件事,他对面前这位驸马爷又有了一个新看法。如果说原来只是推崇,那现在他就是有些恐惧。恐惧他那缜密的心思,雷厉风行的效率。

    毕竟是久经风浪的人,窦为到不至于被吓到乱了方寸。略微停顿一会儿,他马上压抑住心中的杂乱心思,笑眯眯的开口:“殿下真是好手段!老朽佩服!”

    对于这位处变不惊的老者,鱼恩也是打心眼里佩服,所以也不会过于刁难他吗,只是收起笑眯眯的表情,用谦虚的语气客套:“窦翁过誉了,本宫只是运气好而已,恰巧骊山这几天只有他一人回长安而已。”

    他的运气确实不错,如果不是这个人因为拿了窦家的赏赐,换了双新鞋,在护卫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鱼恩还真不好找到他。

    “不知殿下想要老朽做什么?”

    在他看来,鱼恩这个时候把人押出来,一是想警告自己,二是想从窦家手里弄些好处。

    可是让他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了,鱼恩并没有开口和他要什么好处,反而一开口就给了窦家一个莫大的好处。

    “窦翁千万别误会,本宫只是嫌这个人笨手笨脚,想和窦翁换两个机灵点儿的人。窦家枝繁叶茂,送两个子弟给本宫驱使,窦翁应该不会介意吧!”

    人老成精,窦为哪能不明白鱼恩的意思?知道他想要的不是役使,而是要两个窦家子弟,观察调教一番。当即感激涕零的大礼参拜:“老朽多谢殿下美意!窦家定然不会让殿下失望!”

    之所以这么做,倒不是鱼恩以德报怨,只是他知道用人之道一张一弛的道理。先是震慑一下,再给点甜头,还怕窦家不全心全意的给自己办事儿。

    上前将老头搀扶起来,鱼恩顺便又请他帮了一个忙,那就是最棘手的选址问题。既然有人愿意帮忙,那自己又何必事必躬亲?他倒是乐于把手头永远做不完的工作分担出去。

    对于这个简单的要求窦为当然不会拒绝,听完他的要求后,当即保证三天内肯定会给他找出这种地方。

    窦家的加入对于鱼恩来说就是如虎添翼,长安城混了几代人的家族,对于周边的一草一木都熟悉无比。只是良田时间,窦为就派人送过来几个可以选址的地方。

    鱼恩带人实地考察一番后,最终选择的皇庄在灞河的支流上。因为这条水系大小适中,水流不急不缓,正好适合做水磨的动力。距离骊山也不算太远,可以轻松降低原材料运输的压力。最重要的是,这里处于两座山的夹缝中,里不出外不进的地势,对于保密工作的帮助可不小。

第231章 作坊建成() 
会昌三年秋九月,唐武宗下诏为朗宁公主和鱼恩赐婚。将灞河边上的一出皇庄作为嫁妆,赐予朗宁公主。

    结婚后的驸马爷,似乎一心只想做个闲散的驸马爷,为了享受生活,他居然伸手跟皇帝要钱,要在皇庄里修建亭台楼阁,做一个消遣的庄园。对于他这种铺张浪费的奢侈行径,英明的皇帝陛下当然不会批准。

    然而驸马爷是铁了心要修,就算朝廷不给钱,自己花钱他也要修。

    为了解决钱不够的问题,这位不要脸的驸马爷,居然用十个玻璃酒杯为代价,换取长安窦家来给自己修。

    对于这比交易,长安城里都当做笑谈,把窦家和人傻钱多划上等号。因为玻璃酒杯虽然稀有,但是也有不少富商买到了。虽然价格高的离谱,但也没高到窦家这宗程度。也有好心人委婉的提醒过窦为,可是这个倔强的老头似乎吃了朗宁驸马的迷魂药,坚持要帮着把庄园修完。

    而且为了帮助驸马爷快点把庄园修好,窦家还在长安周边大批量招工。流民乞丐,无业游民,窦家是来者不拒。供吃供住不说,每天还能拿十文的工钱。

    从这一天开始,长安城周边的流民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据说是窦家为了开采修庄园用的石料,都弄到骊山里修路去了。

    路开始修了,作坊当然也已经动工。对于大唐现有的技术来说,熔炉和煮碱的工艺都没问题,唯一有些难度的就是水磨。

    中国的第一个水磨出现在晋朝,是那种上下双层结构,专门用来磨碎小颗粒谷物用的东西。然而鱼恩要做的水磨,却是用来碾碎石头,这种结构当然用不了。

    他要做的是那种,一个大碾盘,上面是个大磙子的水磨。只有这样,才能依靠磙子的重量把坚硬的石英和长石碾成小颗粒。想做出这种水磨,没有鱼恩的亲力亲为,显然是不行的。

    花费半个月时间,耗费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水磨修建好,鱼恩正想好好放松一下的时候,他最头疼的麻烦也来了。

    “老师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这种互相倾轧的方式真是巧妙,小小的一个轮盘就能带动这么大的一个轮盘。”

    叫他老师的人,名叫窦学礼,是窦老头最得意的孙子。人如其名,彬彬有礼不说,为人还很谦逊,勤快的更是没话说。无论鱼恩吩咐他干什么,总能用最快的速度做好。只是这刨根问底的毛病,让鱼恩很是头疼。

    见识过鱼恩的大齿轮后,他瞬间惊为天人,说啥都要拜鱼恩为老师。本来鱼恩是不想收徒弟的,可是在窦为的三千匹布面前,他终于妥协了,收下了这么个一天三百问的学生。

    “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为师看过一本叫哈工大的书,当然是从书上学的。还有,我再提醒你一次,这东西叫齿轮,没看见上面有一颗颗的牙齿么?以后要是再叫轮盘,小心本宫将你逐出师门。”

    “那祖师为啥将书名起做哈工大?”

    “估计是他老人家认为,能工巧匠才能创造出最大的财富。”

    面对这么刨根问底的学生,鱼恩只能随便编造个理由,总不能告诉他自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吧!估计就是实话实说,他也不知道啥叫哈尔滨工业大学。

    还好这个谎言对于他来说还算有说服力,恭敬的给鱼恩行了个礼:“原来如此,学生受教了。只是学生还有一事不明,为啥这个木制的齿轮,可以带动这么重的滚石?学生一直以为用它带动滚石,这个齿轮会四分五裂。”

    因为这个问题,鱼恩重力讲到摩擦力,从滑动讲到滚动,最后又讲到受力结构,把窦学礼讲的云山雾罩,把自己也讲的口干舌燥。

    窦学礼是个好学生,好到无可挑剔的学生。无论鱼恩说什么,他都会仔细聆听。就算是没听懂,眉毛已经皱到了一起,他也会坚持听下去。等老师讲完,他再一一请教自己的疑惑。

    “为何滚动代替滑动会减小摩擦力?又为何磙子的重量都在磨盘上?滚动的时候用的力量反而要小很多?”

    听见这三个问题,鱼恩瞬间就崩溃了,因为他终于意识到,自己讲了这么半天,属于对牛弹琴,对方一句话也没听懂。

    本来这种勤学好问的学生很讨老师喜欢,可是鱼恩不是个好老师,他也压根就没想过要当老师,哪里会喜欢这个每天三百问的学生?

    当即愤怒的狂吼:“你有完没完?本宫饿了,要回去吃饭!”

    作为好学生,老师发火儿可是天大的事情,窦学礼急忙恭恭敬敬的低头说:“老师请!是学生孟浪了。”

    打发掉烦人的学生,鱼恩去了那个他常去的小土包。他每天都会在那里休息一会儿,欣赏一下蒸蒸日上的作坊。

    小土包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却能把整个作坊尽收眼底。第一天来这里,鱼恩就是站在这里规划作坊的布局,也是从那天开始,他喜欢上这种另类挥斥方遒的感觉。

    在这里,他可以看到作坊的每一个区域,可也看到工匠们井井有条的忙碌,可以感受到从无到有的成就感。

    他把作坊规划成五个区,用来粉碎长石和石英的磨坊区;煮碱区用来煮碱;模具区用来制作各种模具;熔炼区用来制造玻璃和定型;成品区当然是用来堆放玻璃的成品。

    五个区域都有专人负责,工匠们只能在自己的区域活动,也只做自己区域的工作。这么做的好处就是,不仅可以快速提升工人的熟练度,还可以最大程度的保密。就算是谁有什么歪心思,也不可能熟悉玻璃制造的每一个步奏。

    随着水磨的建成,作坊已经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明天原材料一到,他就可以亲自目睹着第一批玻璃的量产。只要作坊步入正轨,他就可以回长安了。

    一想到回长安,驸马爷的嘴角就挂着幸福的微笑,自言自语道:“也不知道小家伙有没有想我,还认不认识我这个爹。”

    出于尽快生产的考虑,鱼恩让人先修了一条便道,再在便道的基础上拓宽和夯实。所以修路,修作坊,开采始终在并行,便道修成,作坊建好,原材料也可以出山了。

    随着一车车雪白的石英,微微红润的长石的运出来,当初嘲笑窦家人傻钱多的人都闭嘴了。因为他们忽然发现,窦家的目的很可能是这些讨人喜欢的石头。不少人甚至算计着,只要窦家敢卖,自己就要买一些。这么讨人喜欢的石头,无论修什么看起来都会赏心悦目。

    原材料很快就运到皇庄,看见这些喜人的石头,鱼恩就迫不及待的让人放到磨盘上去。他要亲眼看着自己的杰作,到底能不能克碎坚硬的石英。

    随着水磨咔哧咔哧的声音,鱼恩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古代条件太简陋,他只能用木料来做齿轮,用做车轴的方法来做传送动力的轴,这么做的直接结果就是他对水磨并没有足够的信心。

    也许是上天眷顾,也许是铁木真的如铁一般坚硬,在鱼恩提心吊胆的注视下,水磨运转小半天也没有出现大问题。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石英太过坚硬,块头太大的矿石还克不动,只能命令工匠砸成小块,这样才能由碾盘克碎成石英砂。

    再三吩咐使用水磨的工匠要万事小心,安全第一以后,他又来到煮碱区。

    煮碱区的事情他就要放心不少,因为这里有一部分是骊山小作坊的熟练工,有他们带领这边的事情当然也没问题。

    至于制造模具,对于大唐工匠来说更是小菜一碟。

    剩下的就是熔炼区,熔炉是否合格,是不是能达到需要的温度,这么大量的液体玻璃是否可以第一时间装入模具,成品的质量如何,这都是他现在需要关心的问题。

    鱼恩的担心显然有些多余,随着原材料的送到,工匠们熟练的将这些东西混合到一起,送入一个个熔炉中。随着熔炉的温度越来越高,出料的管子开始流淌玻璃液,这些玻璃液都是直接流入模具中。等模具装满,就会有人端走,换上下一个模具。

    观察足足半个时辰以后,鱼恩命人打开模具,他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看看第一批玻璃质量如何。

    也许是材料更精纯,也许是熔炉的温度更高,让各种材料交融的更好,这次生产出来的玻璃把鱼恩自己都惊讶到了。

    颜色上已经变成近乎透明,如果不是中间还有零星的气泡点缀,基本上看不出来绿色。

    见到这一幕,鱼恩长出一口,当了快一个月的和尚,今天终于可以回去了。

    只是当他火急火燎的坐上马车,迫不及待的催促着车夫快点赶路的时候,车夫一句回话让他瞬间就石化了。

    “是,老师!”

    这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为了甩掉这个烦人的徒弟,自己可是做了很多布置。

    先是将他留在磨坊区,专门负责他感兴趣的水磨。为了怕窦家利用他偷学玻璃的制造工艺,他还特意吩咐人不让他去熔炼区。哪知道自己只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部,人家根本就没想过要留在那里。

    “为师不是已经准许你留在磨坊,为啥还要跟来?”

    “家祖说,玻璃只是小道,跟着驸马爷才能学到大道。学礼深以为然,所以当然得跟着老师回长安了。”

    因为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