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惊扰先父亡灵,鲁顷公很是自责,不过听完自家儿子的计划便也就同意了。秦梦再次命人将地道开启,鲁勾践陪着鲁公就在里面。

    若不是鲁公身体虚弱不堪折腾,本不必如此麻烦,直接潜逃即可。可是鲁公如风中残烛哪经得起逃亡的颠簸,只有原地休养,将病体养好才是上策。

    生怕左老夫人因此伤心过度反而得不偿失,秦梦便将此中详情悉数告知了老夫人和卫君。可以说大家都是影帝,合起伙演就了一出大戏,只有李园一个大傻子,被人戏耍其中。

    鲁公轻易重获自由,大家开心至极,崔广故作不满道:“小师叔,忙活一晚,还来回奔波,就得你三十六计中的一计“金蝉脱壳“,我们亏大了!”

    秦梦看见崔广那欠揍的模样就想笑,“别忘了我还传你了不少修陵建墓的技巧,你该知足了!”

    嬉笑怒骂中,告别了鲁公父子,一行车队从鲁陵出来一路向西,中午时分便来到了成阳。

    成阳曾是成国都邑,周文王之子成叔武分封于此,作为小国几百年来在鲁国和齐国之间来回周旋,一百五十年前成国被齐所灭。如今的成阳君成宽,只有地千亩,还不如一个大户人家。

    靠着先祖的荫泽,门户在城中还算显眼,然而房舍也已破败不堪,相比贫民百姓,至少还有一个偌大的爵位,就有了不用兵役税赋的特权。

    “香喷喷的蒸馍出锅了!排好队啦!先来先得,晚到再等啊!”老远就听见成宽的不断吆喝。

    成阳君府门前,排了长长一队百姓,他们都挎着篮子,来换购蒸馍,刚出锅的蒸馍,品相虽没有田氏蒸制的白润,但味道却甚是香甜。相比较这个时代其他人,成宽很有生意天赋,没想到指点他一二,就能上手。

    “子南兄,怎么来也不说提前说一声,让贤弟也提前准备一下!秦子小财神,寡人得你福,这几日蒸馍生意确实不错,家中上百号人,终于可以放开吃了!”正在门前维持秩序的成宽无意看到卫君的队伍,便跑上前来,热情的寒暄。

    当看到吕季时,不禁诧异道:“你小子,怎么也敢来,不怕我打断你狗腿!寡人那日受辱,还记忆犹新啊!”

    吕季惭愧不已,秦梦从中调解道:“都怨我了,若不是成阳君一时激动,也不会酿成踩踏后果,不打不成交吗!”

    成宽将众人迎进院中,让家中老小逮鸡宰羊热情招待。

第245章 九鼎出() 
成阳君府上已经衰败,讲究不起酒宴排场,更无奏乐舞姬助兴,今日这满桌的猪羊鸡,也只有祭祀祖上时可以享用,自不能和卫君平日的排场相比,然而成阳君府上妇孺老幼的盛情款待很令卫君感动。

    卫君子南真亲和力很强,甚是为人喜爱,他一出场必是挥金如土,以至于成阳君家里所有孩子都跟在卫君屁股后面,等着捡拾抛洒的金钱。

    昔日落魄的难兄难弟,如今一富一贫,成宽大发感叹,真有些嫉妒子南真这个上门女婿,虽然名声不佳但却可以不再为温饱发愁。

    酒足饭饱之余,两人颇有兴致的回味当年结伴游学天下时的苦与乐。说到兴致盎然处,子南真感叹道:“贫虽贫些,但不用操解那么多闲心,虽是平凡鸡黍之乐,但无血光之凶险,为兄甚是艳羡贤弟这种贫苦。”

    卫君平日里世故圆滑,在座之人也分不清他这句话是真心感悟,还是虚意客套之言。但秦梦却真心为子南真一路上上下跳窜,巴结迎奉之举,着实感觉心累。

    成阳君虽然破落,但家中别院却不少,吐阶茅茨间虽有野草丛生但却掩饰不住当年的富豪之气。卫君一行被安排在一处两进的大宅院中安歇。成宽解释道:”当年这处宅子,本是招待天下诸侯祭司采购礼器所用,只可惜家国衰败如斯,百年都不曾再有贵人来住,子南兄今日能来,贤弟甚是荣幸!“

    卫君听罢兴致顿时来了,连忙拍拍脑袋道:“差点忘记,愚兄此趟前来,就是想和你谈谈铜器作坊之事。你家世代掌管天下诸侯所用铜制礼器之物,家臣多是精通此道之事。

    富贵不可忘贫贱之友,为兄在濮阳虽然只是傀儡,但为成宽贤弟谋些福利,倒是轻而易举。不若你出人我出力,咱们在濮阳开一座大的铜器作坊?可也解决一家老小吃饭问题!”

    成宽听了颇为感动,郑重其事的向卫君拱手致谢道:“唉,子南兄不懂行市啊!如今天下贫困,最缺铜!那铜制的礼器还有何用?无钱的百姓都使用铁器,有钱的王侯都喜欢漆器,谁还用这么粗笨昂贵的铜器呢?

    可叹祖宗留下的基业,眼看就要在我手上败掉了,老弟也只能想尽办法维持,如今作坊已经沦为化铜为钱的铸厂了!周室已灭,我等衰败至此,又能如何呢?”

    成宽所叹甚是苍凉,若是前些时候,秦梦听闻定会大为不解,自家能铸钱,就如同有了一个聚宝盆,想要多少钱,就有多少钱,还有何不满?

    而今却知道,铸钱就是一个辛苦行当。现在还是一个以物易物的时代,诸侯所发薪俸多是粮食。铜钱的流通还没到达社会的各个角落,黄铜本是稀有金属,它铸不铸成钱都可流通,诸侯铸成币只是裁剪成大小合适的单位,便于计量而已。

    一个铜钱的重量其实和本身价值相当。说白了一个铜钱即使揉成团也能当钱花,然而铜币却多了人工和锻造成本,造的越多越是亏本,这种情况下,除了诸侯为宣扬国力,而主动造钱,除此之外私人是不愿意去铸币。

    没落贵族王孙有时会将自家掺了锡的青铜器拿出来,熔成小块铜方便花用,大概成宽作坊以此为业。

    秦梦也曾想过惨点合金来获利,后来发现天下也就金银铜铁几种大众金属,锡铅比铜更为昂贵稀少,铜铁熔点不一样,做出来的钱币一看就是假货。

    关键各国之所以能流通,那是因为重量适当,价值相当,后世发行的统一铸币,那是赋予了国家的信用,重量和价值已经脱离,这才能流通天下。而今天下七国争雄,你若在铜币上缺斤短两,自然会被排斥,弄巧成拙,反而令诸国耻笑。

    成宽领着卫君和秦梦参观了一番他的作坊,如今也只有十几人忙着为人化铜,添柴加火,鼓风排气。

    秦梦献策大型礼器没市场可以搞一些家常小器物,比如铸造一些酒爵,铜镜,或者配饰,发簪之类的玩意,这就比单调熔铜铸钱的利润就高的多。

    秦梦如此建议,没想到再次惹得成宽和子南真齐声恭维,好主意!秦梦最受不了这个,不过就是随口一说,便令人惊为天人,若是向他们说自己曾开过一个货物种类足有成千上万的商店,他们是否得吓死。

    秦梦听出了他们言外之意,他们没想到一个铸铜作坊还能同时进行这么多花样的器物。在他们的印象里,造酒爵只能造酒爵,造铜镜只能造铜镜。

    成宽神秘兮兮的将卫君和秦梦拉到院中最里的一间不起眼的房中。房屋空空如也,一排排架子,还有挂编钟的横木,依稀可以看出当年作坊的盛况。

    成宽打开墙角柜子,从里面拿出一个包袱,很是郑重的推给卫君道:“今日子南兄能大驾光临寒舍,成宽感激不尽,你挥金如土,赏赐孩子们恐怕足有二十多金,弟无意为报,这件本来用来应急的物件,权当礼物回赠子南兄吧。”

    子南真满是寒暄客套之言,坚决不收,但手里却没停着,也只有子南真又如此厚脸皮,包袱有三层,愣是在推让之中一一解开,成阳君成宽表情也在推让之中不断变化,似有不舍,似有割爱。

    随着包袱被打开,秦梦甚是好奇,包袱中赫然出现九个布囊,每个布囊取下,便是一个精致玲珑的小鼎。子南真小心翼翼的布囊悉数取下,放在屋中架子上。

    秦梦看着排列整齐,如同酒爵大小的微型鼎,甚是惹人喜爱,秦梦不禁伸手拿出一个把玩,上面光滑不已,黑中透亮,看来成阳君经常把玩所致。

    卫君双目圆睁,比平时说话更为利落道:“莫非这就是你当年给我说的,先祖留下来的九鼎!“

    成宽此刻颇有荣光的说道:“正是,这是太公仿制的小九鼎,当年天子穷困不堪,我先祖成阳君去洛阳觐见显王时,天子信任太公,便将九鼎私下熔化为钱了!太公觉得象征天下权柄的九鼎毁了确实可惜,便临摹九鼎,制作了型制一摸一样的小九鼎!“

第246章 九鼎没() 
九鼎不是一个传说!

    秦梦眼睛发直,怔立当场,不敢置信眼前摆着的就是古而有之缩小版的九鼎。

    九鼎,天子王权的象征。“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从此以后王者建都必以九鼎镇社稷。后来周克商,周成王即位,周公将九鼎置于洛邑。

    九鼎同和氏璧所雕的传国玉玺一样,被后人赋予了无限的神秘色彩,它们都是王权天授,正统合法的信物。夏商周三代依次相传,后来周室衰微,诸侯各国都想问问九鼎安在?“问鼎”这个词便有了。

    近百年来诸侯不安于现状,大有取而待之之意。秦,楚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韩,魏,齐更是一旁觊觎。

    据说秦武王得游巩,洛,还曾举鼎,没想到因此丧命,后人分析可能秦武王患有脑血管疾病,一时用力,结果得了脑溢血死在了洛阳,九鼎因此更为世人称奇。

    不过周显王死后二十多年秦武王才继位当的秦王,那时成宽爷爷成阳君早已将九鼎熔化,何来秦王举九鼎之一雍鼎之说?

    秦梦仔细观察微型小鼎,上面没有字,只有奇奇怪怪的兽纹,没有一个字,由此可见秦武王举的鼎并非九鼎中的任何一鼎。

    再说大禹制鼎之时,恐怕天下还无明确九州,若真有岂不说明这两千来,压根华夏就没有发展,当初是九州如今还是九州?看来秦王所举只能是其他鼎,而非大禹定天下的九鼎,之所以有此一说大概是后人附会。

    据秦本纪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的第三年,也就是始皇二十八年,巡游天下路过泗水彭城,使千人潜水打捞九鼎,结果徒劳无获。

    秦梦很是不明白这里的关联,既然九鼎已熔何来秦始皇泗水捞鼎一说。不过今日见到了九鼎就在汶上,而此地也有泗水,不用问必和成宽太公成阳君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鼎熔了之后,史书也不再载九鼎之事,秦灭周后,也不曾听闻秦国得九鼎之事,看来九鼎被周天子熔了当钱花确是如此!不过对于世人两千年的国之重器被毁确实很是可惜!

    “没什么可惜的,若是不熔,岂不为天下诸侯争了去,周室虽弱,但脸面还是要的!熔了不失为好办法!“面对子南真的惋惜,成宽宽慰道。

    子南真怯怯的说道:“此鼎虽是仿制的小鼎,但为兄也不敢要,若是让我那老丈人知道,他定会怀疑我有重振卫国之心,说不准因此引来杀身之祸!”

    成宽哈哈笑道:“子南兄还是如此惧内,这几枚小鼎也不值几个钱,诸侯们如今都讲实惠,要得是城池,谁还在意这等虚妄之言。小弟家中这百年老宅破败不已,指不定哪日地动,小弟就会葬身其中,这等象征你我姬姓荣耀的东西也就从此埋没了,子南兄你说是否可惜,我看还是放在你濮阳城较为稳妥!

    子南真频频看向秦梦,大概想让人劝上一劝,这夺人所爱之事,才不那么唐突。子南真那欲取又羞的表情很让秦梦好笑。

    九鼎就是一个传奇,这里面大有文章,若是九鼎还存在于世,天下诸侯会不会争抢?秦梦突然想到一个石破天惊的主意,不禁脸上流露出难以掩饰的笑容,说道:“小子看到这鼎,便有了一个发家致富的好办法!此事能成的话,你们二位将会富甲一方!”

    两人听闻很是好奇,子南真已经习惯了秦梦绝妙之献策,急切追问道:“秦卿快说!寡人洗耳恭听!“

    秦梦神秘的道:“此事定当绝密,只可我们三人知道!”子南真连忙催促道:“这个寡人和成阳君自然知道快说!快说!”

    秦梦道:“鼎虽是仿制但也象征至高无上王权,想必天下诸侯都想取而镇之,不如我们“

    秦梦凑到两人耳边将心中想法说了出来,两人大感惊异,不敢置信的看向秦梦道:“仿制大九鼎?”

    “对,就是仿制九鼎!”秦梦斩钉截铁道。“不过九鼎加起来将近万斤,这是个大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铜,而且铸造这么大的礼器还需更大的冶炼作坊。

    九鼎铸造好了后,需要再将九鼎做旧,然后在寻一个合适的机会让它出世,到时邀请天下诸侯一同拍买此鼎,价高者得之!想必七大诸侯必定会将价钱炒到天上去,到时候你俩兄弟只管数钱就是!”

    秦梦绘制了一幅锦绣蓝图,不仅成阳君成宽陷入其中,就连卫君子南真也是表情甜蜜的痴笑。

    “不,事成之后,我们三人平分,秦卿就是寡人的福星,只从遇上了秦卿,寡人的好事便一桩接着一桩来!“子南真重重拍了拍秦梦的肩膀夸赞道。

    成阳君这次不再犹豫,将九鼎包好重新装进包袱,一把塞给秦梦道:“秦子你先替卫君收着,日后之事都由你们做主,所获之利,成宽一金不取,只要让家中闲置仆役有口饭吃就行!“

    子南真也慷慨道:“贤弟莫要客套,此事需你我秦子三人齐心协力,才可办成,钱财我出,人力贤弟出,秦子负责筹划,大事成后,钱财平分,就此说定,不许谦让!”

    秦梦就喜欢卫君这番慷慨之举,随后三人兴致勃勃,商谈了半日,最终商定先在濮阳将冶铜作坊建好!

    自从左老夫人见过鲁公,心愿已了,便不再火急火燎的赶路,先前的疲累也涌了出来,一发不可收拾,众人在成阳君家一待就是三天。

    一夜北风,将要变天,第四天众人才启程西返。成阳君让堂兄弟成龙成虎精选了家中一半的子侄仆役,跟和几位冶炼经验丰富的长辈会同卫君一起上路。

    出了成阳第二日便下起了淅沥沥的小雨,一连三日,雨时断时续,路途越走越难走,车轱辘经常陷入泥中而不能自拔。欲要行舟,还需要到巨野泽,然而在通往巨野泽最后的几十里,实在是寸步难行,卫君只好吩咐人路边宿营。

    成阳君家中的几位长者,感念卫君帮助自家主公兴建作坊之情,特地向卫君施礼致谢,最后说到路途难行之时献计道:“先人有手艺,会做楯载!君侯请给我们一日时光,让老朽几人领着后生为卫君打造几架楯载,好尽快上路!“

第247章 内圣外王() 
“以逸待劳,坚守城池,便可完胜?”张耳似乎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嘿嘿两声,带着讥讽的腔调重复道。

    秦梦听罢,面色并无异常,只是含笑静听张耳质疑。

    “若像秦子说得如此容易,长平之战,宿将廉颇,坚守三年,到最后赵王还不是中了离间之计,任用赵括,结果四十万儿郎魂灭长平。

    耳认为秦子之计不可,秦军新君即位,锋芒正盛,必是无所不用,到时围攻大梁,借此之计分化国都以外城池,大梁虽未被攻破,然魏国其实已灭?耳认为退兵之策宜快不宜拖!”张耳颇为自信的盯着秦梦侃侃而谈。

    张耳这个年纪,能有这番见解,在同龄人中绝对是佼佼者,更不逊色朝中公卿大夫。看来史记所言他年少就为信陵君坐上宾此言不虚。厅中众人包括崔广都向张耳投去了肯定的目光。

    等他说完,人们的目光又移向了秦梦身上。秦梦微微一笑道:“耳兄莫急,弟话还未说完!”张耳听罢一愣,掩饰不住的好胜之心随之收敛了几分。

    秦梦这才慢慢说道:“此次秦军压境,必不是灭国之战,只怕是恐吓多一些。若是秦人真来攻,用小子之策,看似平庸,实则却是长命延寿的正经法子。

    正如耳兄所言,天下诸侯都想自保,若不危及他们,他们乐得看个笑话。解决魏国之危也有快办法,不过那都是以邻为壑,唇亡齿寒的愚蠢之举。

    当年三家分晋,韩魏自保,只想让别人出头应付智家,如若不是赵襄子雄才武略性子坚毅,顶住了智家的灭国之战,何来如今的韩魏赵三家的天下。智家的灭亡只是智瑶利令智昏,若是换上一个有为君主,历史必当改写。”

    众人听罢唏嘘不已,纷纷交头结耳,张耳更是惊诧不已。他们从未听到如此新颖之言,魏武侯那是魏国的开国先祖,本来在人们心目中英明神武,怎到了这少年口中就成了没有担当的懦夫了?

    秦梦看在眼中,依然不急不缓说道:“如今天下局势和当时一般无二,秦人独大,已夺得三川之地,直抵大梁城下。原本魏王的河西之地,一步步的被蚕食,至今丢失殆尽,就连残剩的河东之地也岌岌可危。

    三川之地丢失如同将韩国腰斩,一国切成两国,首尾不能顾,如此重要之地,韩人轻易失手,怕是韩王此举大有祸水东引之举。”

    众人俱是一副恍然大悟之态,韩国的成皋荥阳如此战略要地丢得确实太过诡异,经秦梦一言提醒,这里面大有蹊跷!

    秦梦并不理会众人的惊骇表情,自顾自的接着说道:“如今秦人磨刀霍霍,正欲东来,我魏人若也畏惧秦人,也可使用绥靖之策,无非也是让地求和,让秦人再去找赵人的麻烦。

    而赵国亦非十年前的赵国,长平一役,国中精锐早就殆尽,国中儿郎还未长大成人,国力空虚,虽然两国当年损失都很惨重,但秦人耕战之策恢复起来要较赵国快上百倍,秦人看似大兵压向魏国,然而不是没有麻痹赵国然后突袭可能!“

    秦梦思维跳跃着实厉害,又提出秦人可能在使用声东击西的诡计,包括崔广在内无不愕然,少年说得斩钉截铁,似乎时局真要向他说的一样发展。

    以前读这段历史,秦梦甚为六国惋惜,秦人一边蚕食,六国内部之间还为各自利益厮杀不断,但凡有一个像信陵君这样能看清实务的人当大王,六国也不会轻易被灭。

    人多有同情弱者之心,秦梦也不例外,尽管知道历史大势,但说到这里,心中莫名激愤,觉得不吐不快,接着说道:“秦人强大之时,看看天下诸侯在干什么?燕国破齐,弄得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