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钊司淳疲

    “报大王,王畿有事,东胡一支铁骑急速前来,还望大王快速定夺!”突然辰国斥候入帐急报道。

    燕国太子丹,韩非听闻不由脸色大变,同时辰王脸色也煞白,举杯的手都有些颤抖,疾呼道:“还不击鼓做好迎敌准备”

    “大王莫要惊慌,应是东胡左屠耆王甲塞山的使者,他们也是我请来的!”秦梦依旧风淡云轻的说道。

    仓海君向惊慌失措的辰王作揖说道:“王叔可能有所耳闻,老东胡王被月氏所擒,东胡部族这才分崩离析。王叔不知,那擒东胡王者就是王子殿下!”

    辰王眼珠陡然睁大,不禁脱口而出问道:“什么?东胡王竟是王子所擒!”

    “仓海兄,往事不必提,一些雕虫小技,小子想起就觉惭愧!诸位饮酒!”秦梦很低调的说道。

    “岂是雕虫小技?王缭兄只用一千人马征服西域五千里疆域,羌戎、月氏、乌孙、大宛、大夏无不俯首称臣!”太子丹替秦梦吹嘘道,忍不住的问道:“三年来世人都以为王子命丧大海,小弟知晓,王子今日相邀必是谋划更大的布局,在下不才愿听王兄调遣!”

    秦梦笑道:“今日不谈烦心琐事,我等难得相聚,咱们痛饮一番不醉不休!”

    “好,痛饮一番,不醉不休!”太子丹,韩非,子南真,仓海君,辰王立时响应秦梦,举杯齐饮。

    东胡左屠耆王的使者到达已是后半夜,那时辰王夜宴早就散场了。左屠耆王的使者,费劲了周折才终于找到了秦梦的宿营地。

    看过使者递上来的甲塞山的书帛,秦梦后背不由生出一层冷汗:“不可能吧!被囚禁的东胡王怎么可能会出现在不咸山!”

第924章 釜山之盟() 
东胡王应该在精绝城,叶羽负责软禁,夏日六月天时,还接到了叶羽的书帛,一切如常,只不过东胡王身上又长了十几斤赘肉而已。

    然而东胡特使忧虑的表情,无疑再次说明了此事的真实性。

    精绝城距离东海万里之遥,通信不便,再未得到确切消息之前,秦梦也不得不以最坏结果权衡当下时局。

    不管东胡王是否逃了出来,当今之举还是稳定朝鲜半岛为主,秦梦确定好这一方针之后,风淡云轻的质问东胡使者:“都是道听途说,请问左屠耆王可曾见过他的父王?”

    “没有!”东胡使者的为难的表示:“可是我族很多人都曾在肃慎部落见过大王啊!”

    “这就是捕风捉影,我将东胡王放出,对我华夏有何益处?请速报你家大王,先王出没不咸山那都是右屠耆王、小王子的谣言之策!让他妄听不实之言!”秦梦不容置疑的说道。

    东胡使者有心不甘心,秦梦却挥手让他退去,不耐烦的说道:“如今东胡你家主公一家独大,即便东胡王现身,又有何惧?明日我将宣布重大事情,到时你家主公也就不会在计较什么先王现身的无稽之闻了!”

    自从老东胡王被软件,几千里的东胡草原一下子就分裂为左屠耆王,右屠耆王,东胡小王子三股势力,三者以东胡太子左屠耆王势力最大,占据鲜卑山以新东胡王自居。其他两支虽未称王,但却各行其政,不停太子甲塞山命令。

    朝鲜之地上的商王宝藏,东胡各方势力一直觊觎,三家各派有人马前来挖掘。按照秦梦的计划,这本就是是场闹剧,不论是谁,到了最后都是竹篮打水瞎忙活一场。

    各方势力就是一群傻苦力,他们自带人力,自带干粮,根据商王宝藏地图挖掘金矿,其实到头来只是无偿为仓海君开荒烧林,一无所获后,他们开拓出来的一片片安息之地,自然就归了箕氏所有,这就是秦梦最初和仓海君的谋划。

    事情的转变,都源于秦梦误入倭岛,发现了挖之不尽的铜矿。

    秦梦将倭岛的铜矿填埋进朝鲜之地,如此一来商王宝藏可就不是道听途说的千年传说,而是真真切切的诱惑了。

    韩赵魏齐燕楚秦以及东胡三股的各方势力眼睁睁看着燕氏、卫氏和箕氏三拨人,隔三差五的就挖掘出来一座铜矿,那种艳羡,只能用垂涎三尺形容。

    他们纳闷,人人手中都有地图,可是人家手中的地图就好使,自己手中地图就不好使呢?凭什么他们就受老天眷顾?

    既然找不到宝藏,那也不能便宜了燕氏、卫氏和箕氏,东胡三股势力最先蠢蠢欲动生出了武力抢夺的心。

    就在他们动手的时候,左屠耆王也得到了一份不一样的地图,下铲子一挖,还真挖出了一座千石的铜矿来。

    当然地图是秦梦送上的,为了利用东胡太子左屠耆王压制另外东胡两派,避免再起刀兵。一来而去就可东胡太子拉上了关系。

    联系上左屠耆王,秦梦是为了救回臧卓娅,谁知东胡左屠耆王甲塞山却说臧卓娅在逃亡中不慎落入虎穴被虎狼所食。

    秦梦得到这个噩耗,委实难受了一些日子,如何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可是东胡太子甲塞山言辞凿凿,也没有必要骗自己,随着时光的流逝,此事也就淡漠了。

    商王的宝藏挖了八载,如今朝鲜之地上能挖的地方都挖了,若是再挖,那就又要引起几方混战了,这不是秦梦所要的结果。

    于是秦梦决定出山宣布:依据破译的商王甲骨文字,本王子得悉惊天动地的秘密,朝鲜之东的倭岛才是商王宝藏的海外之地。

    第二日,秦梦迎着朝日,登上了一座酷似锅形的小山包,辰王称此山为釜山。

    祭拜过天地后,秦梦挥动手中黑旗,号令辰王遣派过来的千人族中壮年登上自己从倭岛所带的十余艘大船搬运货物半日过后,一座同釜山大小的铜山就展现在了诸人眼前。

    釜山之上燕、韩,东胡以及各方来宾越看越是迷茫,在他们窃窃私语,好奇心最盛之时,秦梦跳出来说道:“本王子不才,根据最新破译的甲骨文字,去了海上,果然探得倭岛之上藏有不计其数的商王金藏,诸位所见这十几艘大船只是金藏的九牛一毛”

    秦梦所言未完,在场所有人无不惊异的喧哗了起来。

    随着这一普惠天下的秘密宣告,王子缭的名声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东方七国本就有船,出海拉铜倒没有多大难度,可是这就苦了马上民族东胡人了。

    谁知秦梦主动安慰苦着脸的东胡特使:“船就不是个事,只要你们愿用马换,要多少船就有多少船,你们不善航海也没有关系,本王子负责为你们培训舵手!”

    王子缭主持的釜山之盟结束后,天下各方蜂拥派出使者,在王子缭的热情指引下,纷纷登船前去商王宝藏所在的倭岛,一探究竟。

    入夜后,秦梦和卫君子南真、仓海君举杯庆贺新的商机即将到来。

    秦梦早已谋划好了,别人疯狂淘金时,自己就已在路上准备好了去赚这些人的钱了。

    早在计划之初,秦梦联合卫氏箕氏大力发展造船业,为了就是迎接这一天的到来。

    有钱真是好,有了用之不竭的铜矿,这几年来,秦梦挥金如土,为所欲为,导致了中土钱贱粮贵,物价飞涨,粮食较前些年贵了二三成。

    前一年秦梦下令各地府库不准存放金铜,世上之物,凡是有用,见物必买,要大肆买,不要命的买,只要买到手,就是会赚钱。

    令昔日龙骨商贾万万想不到,曾经暴跌成了烂骨头的龙骨,这几年却又慢慢升值了。近一年,龙骨更是一天一个价,一月前一片龙骨竟突破十石粮的高价。

    近七日,龙骨更是飙升,二十石,三十石,大有向曾经五十石粮的高价冲锋的趋势。

    这让很多为此倾家荡产的龙骨商贾叫苦不迭。

第925章 天价赎金() 
三天后,第一批考察倭岛商王金藏的诸国先锋安然回来,留着哈喇子讲述了倭岛上蕴藏的丰富铜矿。

    为避免各国之间再起争端,秦梦再次召集各方士人,拿出绘制好的倭岛地图,以盟主自居,规划了各方的势力范围,若是越界各方共讨之。

    原本打算过冬返国的各方在势力,遇上这般好事,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一方面张罗下海事宜,另一方面纷纷派人回国向各自大王回禀这天大的喜讯,顺便扩充人手。

    辰王也不淡定了起来,凭借地理优势,最先集结起船只人手赶赴倭岛。十天后辰王拉来了第一批来自倭岛的黄铜。

    金黄色的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看在围观人的眼中,犹如中了利剑般,他们艳羡的眼睛血红血红。

    又过了半个月,诸夏七国诸侯,天下名门商贾,东胡三派,下海的人马才准备妥当。可是天公不作美,天上飘落下了晶莹洁白的雪花。

    入朝一个月来,秦梦在仓海君的陪同下,参观了仓海君为王后箕氏方国的伟大建设成就。东西八百里,南北八百里,新增城邑三十多坐,人口增长翻番,归附箕氏的山林蛮族不下百族,獩貊、扶余、肃慎最强三族,也有不少部族来归。箕氏方国日新月异,隐隐崛起在了山海之中。也许不需几年,箕氏方国就能与燕国比肩了。

    秦梦到达箕氏方国王都古浪城时,天降大雪,阻挡了前去卫君子南真新建卫都高句丽的行程。大雪铺天盖地,山路不通,海上结冰,隔绝秦梦和那些期盼渡海淘金的天下各方人士一样都不得不安歇下来了。

    一场一场的大雪却下了个没完没了,下不了海,燕国太子最为着急。心如火燎,试着下过两次海,结果木船碰上海中冰块,船破进水,沉覆海中。

    十多天后,大雪终于停了,可是满天满地,都是茫茫一片,海峡中冻冰更是多了起来。前去倭岛挖金的各方士人不得不谈声叹气,趴窝冬眠,等待明年冰雪融化再行出海事宜。

    本打算过海开眼界的韩非、燕丹心有不甘的离开釜山,一个月后来到了乐浪,为了就是和秦梦说话解闷。

    “想不明白,王兄为何将如此美事与天下人共享呢?”燕丹见面就问秦梦。

    “哈哈,倭岛铜矿太富,我一人根本挖不完,叫上天下人一同挖,一百年也不见得能挖完!独乐不如众乐,我将此好事告诉天下人,天下人当然领我的情,利人利己,何乐而不为呢?”秦梦神秘的又说道:“难道你们没有发现,釜山海岸有大批提供牛羊马匹船只的商贾,你们还为下海赚钱,他们却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吗?”

    “哦,师弟如此一提醒,愚兄这才明白了,感情那些商贾都是出自师弟门下啊?”韩非恍然大悟道。

    “高!高!王兄此计真是高,小弟还在抱怨,釜山粮食颇贵,即便从倭岛远来铜,剔去所耗,我等也就落个五成。你们倒好,原地不动,便抽取了我们两成,王兄你真是精明啊!”燕丹也恍然说道。

    燕国太子丹只是看了表面现象,其实铜矿运回各自国,抛去长途运输成本,加上铜价的贬值,诸侯所赚也就是整船铜的二成利,还不如安心种地,养蚕、织布所获利润丰厚。

    秦梦拱手自谦,违心的说道:“过誉!有钱大家一块赚而已!”

    朝鲜之地奇冷,万物冰封,大雪封山,可是这样的季节里,东胡太子左屠耆王甲塞山还是派了特使求见秦梦。

    东胡特使再次询问东胡王的去向。

    西域精绝城,千万里远,又值寒冬,即便西域之路驿置设立的再过严密,可是遇上大雪封山,也只能苦等冰雪消融。秦梦也急,亲自派出了鲁下弦西去核实此事,至今也未回音。

    大概也许是朝鲜道路更不好走,甲塞山的特使也就来了这么一会,便未再来。

    韩非博学古今,秦梦有他作伴,整日闲聊,倒也不觉乏味。更重要的是,这里是殷商遗民,他们的憨厚和做事的古板经常引得秦梦和韩非大笑。

    辰王那支殷商后裔更是顽固不化,秦梦听闻韩非讲述了辰王大子亲身就干过一件刻舟求剑的蠢事,为此乐上了好多天。

    秦王正八年,立春,大地还未复苏,秦梦便接到了来自鲁下弦的急报,上年夏六月焉支山遭遇东胡人奇袭,在此耕种的匈奴部族伤亡惨重。

    留守月氏的崔广,上年夏四月就已东去,不知下落。

    秦梦听闻这些消息,心急如焚,在等待冰雪融化的日子里,墨门兄弟从陆路突然送来了一封从邯郸转送过来的书帛。这封书帛不是墨门传递消息的密信,而是一封秦国的公文竹简。

    秦梦打开一看,竟然是封赎买信,收书人本是平原君赵端,秦梦看罢不禁皱眉。

    众人不解,朱万接过书帛看去,大呼赵端不仗义。

    原来秦军攻克中牟,占领云梦泽,俘虏了鬼谷学宫近三千夫子和学子,大将军桓齮开出条件,只要出钱,就会放人。可是赵端却是要钱不要命,附书秦梦,不惧秦国要挟,三千人随他秦国处置。

    这也怪不得平原君赵端薄情寡义,而是桓齮简狮子大开口,出价一人百金的赎金,三月为限,赎金不到,便开始一天杀一人。

    三千人三十万金如此天价,平原君赵端如何敢应承下来。

    秦梦琢磨了一下,知晓了桓齮开出天价赎金底气的来源。

    鬼谷学宫,三千学子和夫子正在干着一件文化大事:整理甲骨文。

    在甲骨崩盘的时候,秦梦趁机收购了天下所有的龙骨,总数约有十万多篇,以如今市价,也已价值三十万金。

    秦梦将这些龙骨运到鬼谷学宫,交给范增处理。

    几年来范增没干旁的事,按照秦梦要求整日指挥学宫学子拓印龙骨,整理编册,提炼史料。

    若是能够完成,殷墟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就会大白天下,这是秦梦心心念的一项事业。

    秦梦见到桓齮的勒索信,便就窥得了秦国咸阳一二的政治风向。

    看来哥们儿秦王赵正还是做不了秦国的主啊!

第926章 郑城阴谋() 
焉支山老窝被人端,鬼谷学宫莘莘学子被人掳,左膀右臂黄石公崔广不知下落,说不定精绝城那边也出事了,否则不会空穴来风。

    秦梦再也坐不下去了,决定即可离开乐浪,前往中原,应对接二连三的危机。

    “小弟面临危机。两位兄长各出一千军中精锐,那种斥候中的顶尖甲士,小弟这就要用!”秦梦的口气很严肃,仓海君和卫君不敢怠慢,即可发令,调选各自军中精锐前来乐浪听从秦梦调遣。

    秦梦是卫氏和箕氏两家的财神爷,他们之间关系早就到了不分你我的地步,不说秦梦要借一千兵,就是借去半壁江山,他们也没有二话。

    半天不到,仓海君的一千军中精锐悉数赶到乐浪报道,三天后,子南真有些难堪回报:“海路不畅,山路冰冻,恐怕没有个七日人马不会前来。”

    秦梦理解,卫君都城高句丽距离乐浪四五百里之遥,不似后世道路通便,荒山野林,七天能到那也了不得。

    秦梦劝慰子南真道:“无妨我也想办法破除近岸浮冰,准备海陆前去齐国王畿临淄登陆,而后直驱前往中牟鬼谷,兄长教他们同我在哪里回合便是!”

    立春,阳气上升,近岸海冰,也已不再那般顽固,再经过仓海君亲自带领万余百姓除冰昨夜后,一条通往深海的航道便打通了。

    “主公,先去一步,在下将城中诸事交代给兄长之后,就会前去寻你!”仓海君一脸不舍之情挥手告别。

    “秦弟!路上小心!遇上麻烦尽管开口!”卫君也神情肃穆冲秦梦挥手喊道。

    “正大光明,仁者无敌!我看得出来,他们都是你交心的挚友!”陪同秦梦扶立船舷的韩非长叹一口气,羡慕的赞誉道。

    “师兄过奖了,承蒙不弃,在我危难时刻,挺身相助,这份情谊,小弟记下了!”秦梦真诚的向韩非拱拱手谢道。

    韩非绝非善男信女,这次非要随从回国,借口要助秦梦一臂之力,其实秦梦早就知晓,他这身想趁火打劫,坐看秦国内斗,好在其中渔翁得利。

    这两日秦梦有得到了来自咸阳的消息,事情渐渐明晰,这和秦梦所猜想到的不差一二。

    自从魏太子增即位,魏国便在秦国铁骑之下懦弱苟活,即便若此城邑国土还是不断沦丧。本来是由魏国占据的赵国陪都中牟,随着秦军东扩却已在无力守卫。

    反正中牟早晚要丢,不如还给赵国落个人情,还能借此同赵王达成顺利换地的协议。

    魏国河内土地丢失几乎殆尽,最北还有一处重镇:邺城。

    这里原本是魏国的门户,南边是秦军固守的安阳城,北边就是赵国的邯郸,秦赵两国只要稍稍用点劲,邺城就会易手。魏增看到秦国和赵国交好,便同赵王商量换地之事。拿邺城换取赵国的河间之地。

    史记赵世家有载:赵悼襄王六年,魏与赵邺。

    自从大将军蒙骜和麃公接连陨落,桓齮一跃便成为秦国首屈一指的大将军。河内之地的中牟就成了他的眼中钉,也是他建立威望必拿下的城池。

    史记虽未记载,但秦梦却早就料到,果不其然,桓齮果然拿下了中牟。

    战不杀士子,这都是约定俗成的老规矩了,更何况这是鬼谷学宫,是个上层人物都知道,学宫牵涉王子缭,而王子缭又和秦王赵正莫逆。

    世人都晓得,听闻王子缭东海罹难,葬送海中,秦王赵正还曾满面涕泪,杀三牲,点燎柴向东祭拜,送秦梦一程。

    后来听闻王子缭做客三神山,天下哗然,王子缭又非第一次假死,世人也就认下了这个传言。一年前秦梦和赵正再次取得联系,千言万语化作了一句话:哥们儿还活着!

    秦梦没有丝毫透露赵正祖母夏姬的阴狠之举,因为秦梦自信夏姬必死,另外赵正和夏姬之间有着血浓于水天然亲近,说出这些阴谋之事,倒有些挑拨离间他们祖孙嫌疑。

    目前赵正亲近自己,可是保不齐哪天就会心生嫌隙,对于未来的秦始皇,秦梦没有信心永远和他亲密无间。

    秦梦只是敷衍说道自己被吹到了荒岛之上,不期就能回来。

    桓齮悍然绑架了学宫学子和夫子,那就是和秦王赵正叫板。

    桓齮敢如此叫板,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身为长安君的公子成蟜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原本夏姬一派的支持下,竟然掌握了统领一方人马的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