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采用的是铁路新标,试运行过程中问题频频出现。单是一个十分钟的运行间隔,就不知道要调度员们多了多少白头发。甚至就连铁路的信号系统,都因为重载列车大功率供电会产生干扰,而需要重新定制抗干扰设备。
除此之外,还有首开全路先河的lkj运监、tdcs调度指挥系统,铁通的网络总算是有了用武之地。调度中心一水儿的计算机设备,整个运作流程与过往的电子设备都有了彻底的改变,整个体系几乎都是要推倒重来,这其中的工作量还是其次,牵动的关联运作体系,才更让人头疼。
一条年产值几十亿的铁路,职工总数不过三千多人。托了人不好找的福,付志恒愉快的决定要在白绣线进行新的运营模式探索,大力推进自动化水平。设立了综合维修中心、运营中心,后勤综合产业开发中心,将大量的管理和后勤工作集中处理。
再加上大量的资本和人才投入,基本做到了维修机械化、运营自动化和监测全面化的要求。
白绣铁路千头万绪,可以说是付志恒一手一脚干出来的。这其中蕴藏了多少心血、承担了多大的压力,外人根本无法想象。
也正是因此,当白绣线仅仅运营一年半的时间就收回成本,这份答卷才越加的震撼人心。
最后整条白绣线投入运营,达到的运载效率之高,惊掉了一大群人的下巴和眼镜。
两个车头的万吨重载列车,间隔十分钟发车。1990年年运量就达到了一亿吨,每天发出24组列车,铁轨使用时间不过才每天四个小时。白音华的煤矿产量,事实上确实是喂不饱白绣线的运量。然而即使如此,白绣线的盈利能力仍然是震撼了整个铁道部。
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付志恒有足够的理由,可以小小的骄傲一下。
不过对于他来说,这份事业不过才刚刚开始。仅仅只是白绣线可满足不了他的胃口,盛京局的既有线改造是个更加艰巨的堡垒,但他已经摩拳擦掌做好了准备。
经过白绣线的建设,他通往部长位置的道路可以说已经是毫无悬念。整个盛京局上下,再也没有人敢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盛京局这次是真的要典家荡产,连盛京局在盛京的办公大楼,都拿出来抵押给了中铁建投银行。
没有办法,一年回本、两年翻番这个投资效率,实在是太让人无法拒绝了。上了重载铁路就别提什么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了。区区一万两黄金,也好意思拿出来说?
至于说白绣线上的职工们,自然是不得不感慨有些人“聪明反被聪明误”。
那些主动考进来的职工们,现在已经纷纷走上关键岗位。由于段上效益好,工资和福利根本不是问题,收入比其他段职工至少要高一倍。
而那些不情不愿过来的职工,由于关系还留在派遣公司那边,升职加薪自然是要排在后面。什么?现在想把关系转到段里?晚了,白绣线运行过后第一个月,付志恒就宣布白绣段和白音华车站的编制是只出不进。
甚至还有小道消息,局里甚至在考虑,是否要在全局都实行这种劳务派遣方式。过上几年,以白绣线的标准对盛京局的既有线进行改造,三十万铁路职工少说能砍下十万人来。
多出来的这十万人,很可能要关系全部转到中铁九局。
毕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全中国能够承建新标重载铁路的只有这么一支队伍。
中铁九局如果是一家上市企业,不用说,现在股价肯定已经在打着滚的往上翻了。关系转到中铁九局,前途未必就一定不如铁路。
别说中国的铁路从来都修不完,就是有一天国内不需要这么大的工程量了,那不还有非洲的广阔天地、大有所为吗?
当然,对于混日子的人来说,在哪里其实都是一样。
不得不说,付志恒是幸运的。幸运的是白绣线重载列车没有在投入伊始就出现严重事故,幸运在他的背后有中铁建投的支持,幸运在这是一个属于改革的美好时代。
第七百七十四章 财神爷()
在这个世界上,开创性的事业总是伴随着荆棘丛生的道路,也正是因此,取得的成就才更加的耀眼。
当白绣线铁路投入运营并且迅速收回成本之后,付志恒的一切付出便都有了回报。这种回报并非仅仅只是个人仕途、领导的赏识和扫平了工作中的障碍。
对于付志恒来说,白绣线模式的一手建立,更意味着他在铁路系统内取得了无人能匹的声望。在这个系统内凡是有志于做一番事业的人,都看到了一个目标、一个希望,知道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跟着这个人能够做成事情!
中国人总是说“邪不压正、正义必胜”,往往被人理解为面对现实无奈的一种呓语、一个空洞的口号。但实际上它有着一种朴素的哲学思想在里面。
正能量总是会倾向于与正能量汇合在一起,将社会改造的更好。但负能量之间却格格不入,彼此之间无时无刻不陷入内耗之中。
付志恒用白绣线建成的事实,竖起了一杆“正能量”的大旗,接下来就会有无数人汇聚在这面旗帜之下,奋勇前进。
而纵观新中国的铁路发展历史,在铁路系统内,“做事”始终都还是主流。不可否认的是,这确实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
实际上,当付志恒将白绣线成绩提交到铁道部之后,整个铁路系统就迎来了一场巨大的地震。
新标重载铁路虽然贵,但贵的物有所值。六十亿投资的一条铁路,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建设,一年半时间收回成本。用马祖师爷的话来说,这又何止是100%、200%、300%的利润?每年500%的投入产出比,刑法里哪条赚钱有这个效率?
现在制约铁道部暴走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资本。
想赚这个钱,首先你得有本钱投入进去。盛京局搞白绣线,那是付志恒砸锅卖铁、典家荡产,才从中铁建投银行里借出来的。然而盛京局小一万的铁路公里数,光靠抵押办公楼能换来几个钱?
放着金山银山搬不回来,换个葛朗台当家,怕不是要被活生生给气死。好在付志恒心胸宽广,并不会因此而走一些极端冒险的路线。然而在局党委会上,可是很有几位常委是急红了眼睛的。
当然,也不光是盛京局急红了眼睛。跟谁过不去也不能跟钱过不去,钱这个东西,谁也不会嫌多。盛京局底子厚可以慢慢来,反正钱就在那里也不会自己长腿跑了。
但是对于一些底子没有那么厚的路局,改变现状的愿望就太迫切了。
“秦局,您……”
“我没事。”并州铁路分局局长秦江月揉了揉眼睛,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向他的副局长杨绍清说道:“宾馆的床有点软,我睡不惯。一会儿得去前台问问,让人给我调换一个床硬点的房间来。”
“嗨,睡不着就是睡不着。”
杨绍清指着自己的黑眼圈,哼哼道:“以为就你一个没睡好呢?都一样……”
“没想到啊,真是没想到。就白绣线这么条铁路,就白音华这么个小煤矿,一年四十亿!拿到这个数据,我跟你一样,哎硬是一晚上没合眼啊。”
秦江月和杨绍清相视一眼,齐齐呼出一口气。
秦江月相顾无言,摆了摆手:“吃早饭去吧,我带了茶叶,一会儿喝两杯浓的,先把上午的会对付过去再说。”
并州铁路局的两位局长,如果放在并州那可是妥妥的一方人物,和市里的领导说话都不怎么需要走心的。然而在如今的巴彦花镇上,像他这样的人物却是车载斗量,根本毫不起眼。
向着铁路餐厅走过去的这一路上,秦江月分明看到好些人和他一样,都是顶着一个大大的熊猫眼。年纪大的人熬夜可不光是黑个眼圈而已,肿大的眼袋耷拉着,要多明显有多明显。
“哟,老宋,你也没睡好?”
“别提了,一晚上净是烙饼了。”
“这不是商都的刘局吗?也没睡好?”
“睡不好啊,床太硬、窗户又小,不习惯……”
人群从简陋的宾馆招待所中逐渐聚集,向着不远处的食堂慢慢蠕动。一个又一个在某地名动一方的人物,在这里却如同小学生一般和善的打着招呼,利用走路的时间,互相低调的进行着交流。
“这白音华站也没少赚钱,怎么也不把车站好好修修。”
“修什么?白音华这里就是个大煤矿,什么旅客都没有。再说就这个煤灰满天飘的天气,什么好装修,一星期准见不到原样了……”
“行啦,吃饭、吃饭,吃完了还得去白音华煤矿考察。看你们谁都没睡好,留点力气吧!”
听着同事们的议论声,秦江月和杨绍清端着自己一份的早餐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秦江月食不知味的将咸豆腐脑一勺一勺的送进嘴里,忽然不由的叹了口气。
“不甘心!真是不甘心啊!”
“秦局,还在想呢?吃饭吧,吃饭想事情,影响消化。”
“怎么可能不想!”秦江月干脆将勺子扔回碗里,负气的说道:“一会儿还要去看白音华的煤矿,煤矿嘛!有什么好看的?想看煤矿,难道我们并州看不到煤矿?这天底下,还有哪个地方的煤矿能比我们并州还多!老子……老子现在一想到煤矿就恶心!”
“秦局、秦局,注意影响!”杨绍清连使眼色,示意秦江月别把自己的情绪暴露出来,自己却也是忍不住沮丧的说道:“玛德,你说这是什么事儿?确实特么的恶心!”
“我们晋省可是产煤大省,白音华这点产量怎么和我们比啊?就这么点产量,白绣线一年盈利四十亿!艹,换成我们的大秦线如果是按照新标建设,没有一百亿我把脑袋拧下来!”
秦江月忿忿道:“一百亿算个球哟,只要能把晋省的煤运出去,省里得把咱们当爷爷一样打板供起来!”
“可是……”
“哎……”
“这不是没钱吗!”
说起来,真是不由得秦江月不眼馋。大秦线作为中国的能源通道,肩负的是国家西煤东运的战略规划,关系到的是整个国家的产业布局和战略安全。
从1992年建成通车,到2002年实际运量达到一亿吨,这个战略目标足足用了十年才实现。
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清楚了,大秦线实现设计运量,对应的就是河北钢产量开始井喷。2001年1900万吨,2002年就增加到了2600万吨,2003年直接蹦到了4000万吨……
往后就不用说了,河北钢产量开始大杀特杀,无人能挡。
所以说,晋省有能源、东部有技术和设备。制约两者发展的唯一问题,就是大秦线的运量,成为了木桶上最短的一块短板。
这个道理秦江月和杨绍清心里都很明白,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秦线可不是白绣线这一马平川的六百五十公里,而是得过太行山的啊!
还是那句话,万吨重载列车倒是不怕爬坡,然而下坡实在是很玩心跳的一件事。
大秦线上万吨重载线路的难度,和白绣线不可同日而语。最大的问题,自然是因此而飙升的造价了。
何况即使是白绣线这个难度,四十亿的造价对于刚刚降格为分局的并州局来说,也实在是要了老命。没有付志恒的权威和能力,秦江月即使想推动大秦线升级,他的话语权也太过微弱了。
“行了,吃饭、吃饭,地球又没有爆炸,人活着就不能不吃饭嘛……”
秦江月意兴阑珊的发了一通脾气,又不得不坐了下来,食之无味的将豆腐脑一口口的送进嘴里。
并州局的两位领导在角落里唉声叹气,食堂里的气氛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倒是不能用愁云惨淡来形容,并不是那么回事。但要说各位路局领导对白绣段的“显摆”甘之若饴,这也不符合事实。
大抵,就是看着亲戚发财的那种“憋屈”感吧。
吃过了早餐,一辆大巴车停在了招待所门口。各位路局领导上了车之后,一路向着白音华煤矿的矿区开去。
秦江月和一些领导趁着在车上的空档,多少补了一会儿觉。张开眼睛的时候,就已经是到了矿区办公区的所在地了。
实际上白音华煤矿作为露天优质煤矿矿区,又是坐落在大草原上。只要稍微站的高一点,整个矿区的景象就能够收入眼帘。
大工业时代对自然的改造,确实是很震撼人心的。虽然矿区里无时无刻不是煤灰和尘土飞扬,但是当一个人类个体忽然处于这种环境之下,往往却会忽略糟糕的空气,而是震慑于工业的伟力之下。
尤其是将白音华那巨大的露天矿坑收归眼底的一刻,作为人类的自豪感,简直就要从心底满溢出来一般。
哪怕是再木讷的人,也会不自觉的生出一种改天换地的豪情来。
“我们白音华煤矿目前已经完成了三期建设,实现年产能一亿吨优质煤。作为钢城项目的配套,我们白音华煤矿集团前期从中铁建投银行和钢城集团获得了五十亿人民币的融资,目前已经完全收回了建设成本。”
“我们白音华煤矿完全能够满足钢城集团和渤海省的能源需求,另有每年四千万吨煤矿可以用于出口。主要的出口国家是日韩等国,创造外汇收入高达十亿美元。到明年四期工程结束,有望将产能扩大到一亿三千万吨。”
白音华煤矿的负责人边走边说,带着铁道部各路局的领导走上办公楼的高层,让他们逐渐看清了整个矿区的面貌。如果说眼前的景象还仅仅只是让人激动,那么听完白音华煤矿的介绍,他们顿时就是眼红了。
白绣线是一年半收回成本,然而白音华煤矿却是一年收回了“两个”成本!
光是出口日韩的那四千万吨煤,出口退税之后,就已经不止是五十亿人民币了。
何况还有供应钢城集团和渤海省能源市场的那六千万吨煤,按照1991年71块钱的煤价,可就又是四十二亿人民币了。
白音华这里哪是什么煤矿啊,分明就是一座金矿,全世界都没有哪个金矿有这个盈利规模!
铁道部各路局的领导们,提前十年体会到了煤老板们那山峡人氪金狗眼的盈利能力。
然而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盛京局也是先有六十亿,才能赚到一年四十亿。而白音华煤矿也是先有五十亿,才能一年赚一百亿来的。第一桶金的问题,是当前中国普遍面临的问题。
“嘿,部里给我们看这些有什么用嘛?我们局里事情一大堆,非要我专门跑到这乡下看盛京局炫富。正经的,部里倒是给解决点实际问题!”
参观队伍里有人小声嘀咕着:“谁不知道现在的中国产品生产出来就是钱,运出去就是美元?问题是,这不是没钱生产、没钱运输吗?”
“谁说不是?”人群里开着小会,说着怪话:“都说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嘛!”
“哟,快看,这不是盛京局的付志恒吗!”
参观队伍里一声惊呼,人群齐齐向走廊的尽头望去。果不其然,雷厉风行的付志恒身边跟着一个年轻人,正施施然的向着他们走了过来。
“老付!你来了,我就把人交给你了。”
白音华煤矿的总经理刘明胜满面笑容的和付志恒握了握手,一脸的敬佩和感激。
说来也不奇怪,若非不是付志恒顶着压力修了白绣线,白音华煤矿能有今天吗?白音华煤矿集团上上下下,全都是指望着白绣线铁路吃饭。否则这地下的黑金,也就是没什么用的破石头罢了。
“刘总您忙,我和同志们说两句,不劳您费神了。”
付志恒站在各路局领导的参观队伍前面,略享受了片刻他们羡慕嫉妒的目光,这才笑着开口道。
“各位领导,今天过了你们可得记着要请我吃饭,我是给你们送财神爷来了!”
第七百七十五章 债券()
“财神爷?”
秦江月和身后这一群路局的领导们纷纷拿眼神上下打量付志恒,啧啧摇头。
“老付,我们都知道你盛京局有钱了。好家伙,一年好几十个亿,了不得咯!”
“是啊、是啊,放眼咱们全国,年运量一亿吨、盈利四十亿的线路,也就是你们白绣线了吧。”
“两年六百五十公里,人家有牛气的本钱嘛。咋,你们眼红么?眼红就对了”
付志恒和盛京局是有钱,可是大家都是路局领导,又不是外面做生意的个体户老板。你有钱你的,干我们什么事情?
盛京局有钱是盛京局锅里的肉,总不见得我们说两句好话,你付志恒就能把盛京局的钱拿出来,给别的路局去修铁路了。事实上盛京局现在什么状况,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有了第一笔启动资金,接下来自然是要接着改造既有线的——东北的铁路路网太过于成熟,已经没有什么建设新铁路线的余量,铁路都铺到下面的乡镇级别,别的地区有些偏远的地级市九零年都还没通铁路呢。
盛京局八千多公里的既有线改造,就算你一公里投入三百万吧,那就是两百多个亿。这还只是工程造价,铺铁轨、换轨枕之类的物料施工费用。
但还是那句话,现代化体系不是光有资金、有设备就能搞定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国家冲击产业升级失败的例子了。盛京局要升级既有线,你中铁九局如今的施工机械规模得扩大吧?管理体系得跟上吧?车组改造甚至是更换,后续管理维护,维修中心和运营系统也得跟上。
还有构建一条铁路的tdcs与构建一个路局的tdcs,这个复杂程度能一样吗?培训一个机务段的职工运作,与进行全路局培训能一样吗?白音华这条线的货运来源不用发愁,可如果全面改造既有线,你盛京局辖区内打算用什么添补这爆发出来的运力?
这些问题看起来不光是钱的问题,但没钱更是万万不行。你盛京局是有钱,但谁也不相信这个时候你盛京局有一分钱是没用处的。
既然如此,你说什么自己是“财神爷”呢?抱歉了,大家昨晚没睡好,实在是没心情陪你装x。
付志恒愣了一下,这才意识到面前这些人误会了自己,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