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肯定这人并没有出门!
然而,他怎么会在这里?!
眼线中有奸细
楚兰歌心里霎时阴霾了几分。
一定有人替他遮掩,才会让她安排出现了漏洞。
楚兰歌掉头,策马回城。
同时还安排人,在附近搜寻林子晋。
楚兰歌回去的第一时间,即是冲去先前盯着的胡同巷子,冲入那一家子当中,即闻到了一股血腥味,快速地进去屋子里,就算到了两具尸体,死不冥目似的。
一个被割开了喉咙。
另外一个让刀刺入了心脏而死。
正是她曾经见过的那对老夫妻
来晚了一步!
死去的时间,一刻钟左右。
跟进来的暗卫,同样看到这一幕,身上一凛,四周搜查了一遍,并没有找到什么线索。
楚兰歌冷声道:“人刚死,凶手还没走远,搜!”
本章完
第50章 一场大戏1()
第950章 一场大戏19
“遵命!”
四下散去的暗卫连忙找人。
楚兰歌出去的时间,倒是收到了线索,说在附近找到了一具尸体,是他们派来盯着巷子的人之一。
“怎么死的?”楚兰歌问道。
暗卫道:“自尽的。”
楚兰歌:“”
奸细一扫再扫,扫了又扫,却始终无法干净。
想到这点,楚兰歌都有点无力,“我去一个地方,你们继续找人。”
“主子,属下等人跟您一起?”阿五这才小心翼翼地站了出来问道。
楚兰歌跃上马,斜扫了他一眼。
阿五莫名的心虚,“主子,小世子的事,是个意外”
见楚兰歌的脸色不好,顿时,他又话音一转,“不过,属下会提起负责的,等今日的事情一了,属下会回去暗卫营领罚。”
“嗯。”
楚兰歌轻嗯一声,策马离去。
这一声,不知是默认他去领罚,还是让他们跟着?
阿五和同伙面面相觑,最后还是赶紧跟上。后来他们发现楚兰歌又出城了
城外某座旧庄园。
里面花园的一处亭子里。
两个男人正煮着酒,却一直保持着沉默。其中一人剑眉清冷,气质清贵不凡。
他亲自给对面的男子,倒了一杯酒,“子晋,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林子晋坦然地拿起了酒,一口饮尽,垂眸回答:“不辛苦。这段时间仅是失去自由,并没有受到审讯。比起一般的囚犯,我过的简直是神仙的日子。”
除了没有自由外,天天好吃好喝供着。
林子晋想撒谎都不行,原因是他身上没有受伤,也没有伤痕。先前去沐浴,换过衣衫,伺候的小厮已经看见了。况且沐浴出来后,还有大夫给自己把脉。
他的情况,眼前的人不会不知道。
林子晋又拿起酒壶,给自己斟满一杯,一边喝着酒一边说道:“主上,我累了。”
“嗯?”萧轼漠然地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我想下半生过些安稳的日子,想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隐居,或许当个教书的先生,教几个小孩子度日,也可以娶个媳妇,平平淡淡的”
林子晋在牢里想了很多,却依旧迷茫。直到跪在法场,临近死亡一刻,才让他看清了自己的心。其实,他早厌倦了打打杀杀,奔波而居无定所的日子。
即使他知道,眼前的男人不会应允
萧轼道:“我失去了齐唤,并不想失去你。”
“死太多人了”
“你也知道死太多人了。还是你忘记了,你现在的命,是同伴拿命换回来了,你却选择了逃避?”
“主上——”
林子晋垂下眼睑,又将酒喝饮,“我会把印章交出来。钱庄和商行只认印章不认人,有我无我,作用不大的。”
萧轼一阵沉默。
此次会救林子晋,很重要的原因,即是只有林子晋得知印章的下落。
萧轼经营这么多年,暗中的钱财都是林子晋在打理。
大部分的存银,存于各个钱庄或是托人保管,想取出来只能是林子晋的私人印章。
本章完
第951章 一场大戏20()
另外林子晋经营的生意,挂在他名下的,几乎都让官府封了。然而真正赚钱的生活,并不是挂在他的名,但是想去找掌柜取银子,依旧需要他的印章。
不然,萧轼不会冒险返回萧国。
萧国的势力,不如当年一二,而能存下来的人,还要靠他亲自联系。
此次为了救林子晋,萧轼几乎将潜伏在京城,所有的人都召集了。
萧轼端起一杯暖酒,浅酌一口,“子晋,真要退隐吗?”
“是的,我意已决。”
林子晋的回答很坚定。
萧轼深邃的眼眸隐藏着复杂之色,“你想隐退,我不拦你。等你何时想通了,再来寻我亦可。”
“谢主上成全。”林子晋感激地说着。事实上他心里此刻非常惊讶,估计是没有想到萧轼会这么好说话,没有多劲就答应了让他归隐。
萧轼浅淡一笑,“是否很惊讶?”
“是、是有点。”林子晋没有否认。
萧轼很是磊落地笑道:“我如今是没有回头路了,未来会如何连我自己都看不清,能逃出一个……是一个吧。”
“主上?”
林子晋心头颇有震动,还有股说不清的愧疚。
萧轼冲着他举了举杯,再将杯中的暖酒喝光,“这天下大势旁人或许看不清楚,我还是能略窥一二。萧国如今是如日中天,大邑和大蒙……不是对手。”
林子晋瞬间有些了然。
有几次,他差点冲动地想留下来。
只是每次想留下,又莫名想起了楚兰歌,林子晋硬生生地忍住了。
萧轼敛眸,给了林子晋一些银子,提出要送林子晋离开,不过,林子晋拒绝了,说想一个人先到处走一走。眼下他还是犯了,说不定很快官府会有通缉,不想连累到萧轼等等。
萧轼不好勉强,挥手示意他离去。
林子晋收下了银子,牵走了一匹马后,独身离去。
萧轼站在庄园大门前,望着远去的林子晋,眼中晦涩难懂。林子晋已经将私藏印章和账本地契等地点说了出来,萧轼相信他没有说谎。
一个丰姿俊秀的年轻男子,身穿着月白长衫,悄然现身,站在萧轼身后。
那个男子问道:“主上,需要抹去这个人吗?”
“……不了。”
萧轼犹豫了一下,还是摇头。
那个男子道:“主上不怕他出卖您吗?”
“要出卖,这段时间早出卖了。”萧轼还是摇头,“我既然容得下齐唤的背叛,况且一个还不曾背叛过的林子晋。他想隐居……就随他去吧。”
人心,已经有浮动了。
他强行留下,只会适得其反。
萧轼有一刻是想杀林子晋灭口,最终又压下了这份心思。杀人灭口,实在是下乘的作态。何况表面上是一件小事,但是让以前的心腹知晓来龙去脉,恐怕会心寒。
要走的,就放走。
抓住手里的更为重要。
萧轼冷眸眺望着渐渐远去的林子晋,“华月,我是否已经输了?连身边的人都开始留不住了……”
那个称为华月的男子沉默了少许。
第952章 一场大戏21()
“现今的局势,是对我们很不利。想成大业,只能静待时机。”华月声音很温和,“主上,不必因为一点小事,就影响到自己的信心。”
萧轼听了,心里好受一点。
可是,他终究是输给了卓一澜。
当年选择退出萧国,还是保持着雄心壮志。在大邑的布局功亏一篑,依旧没有失去希望。他毅然去了一些小国,短时间内就掌了一个小国的实力,还联合几个小国,收复了一些马贼流寇,组成了二三十万的军队。
只要再给他几年,一定可以建立起一个大国。
然而事实给了他一击!
萧国攻打大蒙,连连攻打下城池,大邑又同样在萧国手里吃了败仗,徐图废了……
萧轼悄然明白了过来。
不想一统天下的皇帝,可不是好皇帝。元帝亲自领兵,十有八九是想一统天下。
他想走的路,有人已经在走了。
甚至他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人家已经临近终点。等他崛起,萧国说不定已经统一了天下。
届时,他再怎么争,还能争得过吗?
萧轼不是没有想过介入大邑或是大蒙,借助两国的实力,阻碍萧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奈何跟着他多年的心腹,坚定不同意。这些心腹,大多数都是他曾经从萧国带出来的。
他们终究是萧国人,可以助他建功立业,却不会帮忙他带兵攻打萧国的子民。
真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轼对自己的处境,认得很清楚,卓一澜还没有派人去找他麻烦,是还没有腾得出手。
倘若天下一统了。
那么,就是他的死期了。
当年杀掉兰歌,本来是一着很好的棋,结果却走错了一般。事态的发展全然不按他预期的发展。
直到了今日,萧轼还是不知道失败的原因。
唯一意外的人,就是那个女子。
是在兰歌死后出现的,十分受卓一澜的重视,完全代替了兰歌在卓一澜心中的位置。
听说,他们成亲了,有了一个儿子?
想到那个跟兰歌性格相似的女子,嫁给了自己的死对头卓一澜,还有了一个孩子,萧轼心底莫名不舒服。
华月见到他一阵失神,以为他对林子晋不舍,便以为自家的主子终究是太过仁慈,“主上,我们已经得到想要的,要离开吗?”
“我还想杀一人。”
“主上要杀谁?”
“皇后。”
“?!……”华月非常震惊,“为什么?”
萧轼沉默未语。
华月无法理解他这个决定,却还是阻止了,“主上,我们没有能力去刺杀皇后。如今留在皇宫的眼线,被清理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一两个人……想重新联系上也不容易。”
保存下来的人,非常难得。
华月并不想将人用在这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上面。
萧轼不止一次想杀那个人。
因为她给他的感觉,实在太像兰歌。
可他又非常清楚,兰歌已经死了,还是他亲手杀死,亲手火葬,骨灰还在普宁寺的功德殿里供奉着。萧轼不希望世上还有人像她。
他还是认为这个世上,只有一个她就足够了……
第953章 一场大戏22()
华月的印象中,主上非常睿智和冷静,每走一步都会思虑再三。今日却有点不一样了。
换作以前,主上不会说刺杀皇后,还是一个影响不了大局的后宫女子。正常来说,和主上积怨最深的人,理应是元帝和卓一澜。这两个人的生死,才会影响大局。
华月正想劝几句。
萧轼的计划便夭折了……
只见远处匆匆有人骑着马疾驰而来,直到他们面前,飞快地下马单膝跪到萧轼面前,“禀报主上,官方扩大了搜索,再有一刻钟左右就会搜到此处。另外,劫法场的兄弟们……不是死了,就是被擒。”
华月俊脸微微变色,连忙看向萧轼。
萧轼面容冷俊,看不出情绪。
华月道:“主子,官府捉到人了还要继续搜索,应该是在搜林子晋的下落。”
林子晋单独离开了,倒是正好替他们吸引官府的注意力。而他们确实不该去刺杀皇后,最好还是抓紧时间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主上,请三思。”华月劝道。
萧轼转身漠然离去,“走吧。”
华月面色一喜,“遵命。”
这次萧轼回来,他是从暗处转到明处,或许说他在京城暴露了名号,已经不适合再继续留在城内,正好跟着萧轼离开,辅助其左右。
萧轼进去庄园,换了一身衣衫,乔装成了华月公子的随从,然后上了一辆马车,准备离京。
不过,离开之前,萧轼道:“我要去一趟普宁寺。”
“普宁寺?”华月惊讶。
随即想到了什么……
华月又问:“主上要去祭拜王妃吗?”
按理说王妃的祭日已经过去了,即使不是过去很久。外人不知道,倒是华月知晓一些事。
“不,不是祭拜。”
萧轼眸光深深,“……这次要带她离去。”
华月心头一震,旋即低头未语。
萧轼眸光掠过华月,“我是不是很虚伪?她生前不曾待她多好,死后也没有让她入土为安?”
“主上自有深意,属下不敢妄自揣测。”
“没什么好猜的,纯粹是我个人的私心。因为我希望自己死后可以跟她葬在一起。即便她不会高兴,不会想与我合葬,……”萧轼说的这些听在华月的耳边,好似在交待遗言,“所以,若我有何不测,希望你能挑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把我和她葬在一起。”
“主上——”
华月心头一惊。
萧轼阻止了他接下来的话,“华月,我是认真的。”
不葬,是想让她等一等。
黄泉路上等一等他。
在她活着的时候,他以为自己对她没有多少感情,以为她并不重要,然而长期的朝夕相处,日夜的陪伴,反倒让他忽略了自己的心。
直到失去了,他才骤然省悟。
当初一夜白发?
卓一澜以为是他做戏的。
不是的……
原本想将她秘密葬在某处,他临时改变了主意。
生无望,死同穴。
这个想法一旦升起,就再没有改变过,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了他挥之不去的执念……
当日,暮色来临。
一辆普通的马车,徐徐来到了普宁寺山脚下。
第954章 又是普宁寺1()
首先下来的是华月。
华月对车夫低声交行了几句,车夫就将马车停到了茶楼后面。
华月到茶楼里找掌柜,要了一间上房。
茶楼兼营住宿的问题,也是赚一些香客的钱,平时生意不算很好,华月过去询问,今日却恰好只剩下一间。
华月笑问:“掌柜的,最近生意很好吗?”
“跟以前差不多,就是今日城里来了两户有钱人家,带的奴仆多了一些,这才会只剩下一间上房了。”掌柜客气地笑脸说着。
华月状似随意问:“不知是哪家?”
“这个没问。”掌柜登记妥当,就将上房的钥匙交给华月,再让店小二领着华月去房间。
华月一边随着店小二走着,一边打量着茶楼。
茶楼内坐着一些客人,从衣着打扮上来看,大多数像是杂役或是有钱人家的主事,还有一些像是附近的村民,拎着篮子带着瓜果香烛等,到普宁寺上香。
华月状似无意地和店小二说话。
店小二话中的意思,跟掌柜所说的差不多,今日生意比较好一些,是有大户人家到普宁寺上香。
华月问:“那你们掌柜应该很高兴。”
“这也没什么,一个月总会遇上两三回。”
“咦,我还以为很少见。”
“……”店小二笑了笑,“有些香客为了争当日头炷香,都会提前一日过来。”
华月微微眯眸,露出了笑容。
或许,是他太过多虑了吧。
华月还让店小二准备一桌酒菜送到客房,还打赏了一番,这才让店小二退下去。没有多久,萧轼才从后门进来,避开了旁人,溜进了客房。
华月道:“主上,今日客房都满了,只剩下这一间了。”
萧轼握住筷子的动作一顿,“可知道为什么?”
“是香客带来的仆人较多。”华月把从掌柜和店小二那里打听来的消息说给萧轼听。
萧轼沉默地吃起桌上的菜肴,不过,他只吃了素菜,一块肉都没碰。等吃得差不多了,他放下了碗筷,漠然地决定道:“今晚不留宿了,半个时辰后离开。”
“主上,半个时辰后,天色要黑了……”
“连夜赶路。”
“……”
华月见到萧轼的神色,也就不再说什么。
因为刚才萧轼的话不是商量,而是决定。
约摸一刻钟后。
萧轼借着月色上山。
普宁寺不留客,天黑的时间,上山的台阶没有一人,除了山上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和偶尔的虫鸣声,再无其他了,寂静不已。
华月没有跟上来,通知了车夫,花银子准备了一些干粮和清水。
萧轼上去普宁寺的途中,没有见到一个人。
他不是直接走正大,而是绕到后面一面高墙。墙边恰好种着一棵大榕树,他轻松就爬上了树,站到了高墙上面,从那熟练的途径可以看出,他不是第一次走这条路。
萧轼先去了普宁寺方丈的住所。
房间里还透出光亮,由此可见方丈尚未歇下。萧轼敲了敲房门,未等里面的人回应,便率先推门闪了进去。
第955章 又是普宁寺2()
“王爷?”老方丈见到来人,很是惊讶。
萧轼客气道:“打搅到方丈歇息了。”
“不打搅,还没歇下。”老方丈慈眉善目,见到萧轼突然到来,也就是最初惊讶了一下,随之又坦然接受了,“王爷这个时辰来访,不知有何事?”
“我这次回来,是想把她接走。”萧轼平静中的话中透出几分伤感。
老方丈心下微叹,“王爷随意。”
这个“她”是指谁,他们心里很明白。
萧轼进去走到一处矮塌,盘膝坐下。
老方丈走出门外,叫来一个小和尚,再回来的时候,老方丈亲自端了一壶热茶和干净的茶杯过来,“老衲这里没有什么好招待王爷的,一杯清茶,还望王爷不要嫌弃。”
“方丈客气了。”萧轼知道眼前的老和尚,并不喜欢自己。熟人之间的客气,可能是礼貌,有时也是一种疏离,“我今日过来有一事,想跟你说一声。”
老方丈慈和笑了笑,“王爷请说。”
萧轼道:“是子晋已经没事了,他决意归隐,人已经离开,到底要去哪里我也不知。”
“阿弥陀佛,谢过王爷成全。”老方丈的笑意真诚了两分。
外人或许不知道,萧轼却清楚眼前的老和尚,是林子晋那位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