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萧国京中变动额大。
有密报称,北方诸国也蠢蠢欲动。
若是西北彭阳关失守,北方诸国极可能会借机南上攻打萧国边塞。。。
于是,元帝在朝中提出,欲派人前去北方镇守。
而北方是苦寒之地,环境恶劣,京中将领一般不愿过去。
端王萧轼却在殿上主动请命,元帝准了。
第一次领兵的端王并不显得慌张,数日后在北城门外,所有人都见到他的稳健从容,极具大将之风。
元帝不愧是绝世枭雄,懂得唯才是用。
将京中数员大将,陆续派出,镇守四方。
第79章 陛下之才()
在胡师傅的小木铺里。
楚兰歌沉默地忙碌着手中的活。
御飞音听了这些消息,越加忐忑,复杂道:“陛下派这么多将领出去,萧国的情况是不是很危急?听说京城无一员猛将了,若是有人背叛借机攻打京都,怎么办?”
楚兰歌闻言微愣,再淡淡抬首,眺望皇宫。
仅是一眼又收了回来,平静地低声解说:“陛下派人出去是为了防范,并不是指萧国危急。至于,攻打京城的,你忘记陛下是何出身?京城有数万禁卫军,二十万守城将士,有陛下在必然会固若金汤。我父亲曾经感叹过,陛下才是真正的用兵如神,说自己不如陛下之才。”
眼下,刚平定战乱的萧国,谈不上民富兵强。况且在长年战乱四起的诸国,一国败,其它国家分食,已经是寻常的事了。此刻,萧国和大邑国战起,周边诸国必定会虎视眈眈。
若萧国西北兵败,朝局不稳,将可能会面临八方邻国瓜分的局面。
所以,彭阳关一战是关键。
只是如此重要一战,元帝竟然让年纪轻轻的卓一澜当主帅?
他是如何想的?
如棱岁月,似箭光阴。
冰雪消融,天气渐渐转热。
楚兰歌数次想开口提出带御飞音回桃源镇,可话到嘴边最终又憋了回去。
她去年便答应过他的,等天气转暖带他离开,然而如今萧国战火没熄,在京城得到西北的消息最快,回去桃源镇肯定不行。
这段时间,每月她和御飞音都会收到卓一澜报平安的亲笔信件。
信上是只字片语,基本是道一句安然,勿念。
她也会回复信,说声她和阿音在京中一切安好。
时间匆匆,弹指又是月余。
御飞音一如往常,见到楚兰歌会浅浅含笑。偶尔在他以为楚兰歌见不到的时候,便会显得无比安静,那不经意间淡淡的忧愁和失落,跃于心头。可他却不知,楚兰歌一直都离他不远。
当日。
晚饭间,楚兰歌终是平静开口,说道:“再收到卓公子一封平安信,我们便回桃源镇吧。”
“什么?”御飞音吃了一惊,“不、不行。”
“有何不行?我们原本说好了,天气转暖就离京,现在已经初夏了。”。。
“不,不是这个。待西北的仗打完了,再回也不迟,不差这些日子。我、我答应卓一澜要等他凯旋归来的。若回了桃源镇,怎么等?”御飞音一边说,一边埋头扒饭。不,他没有答应过卓一澜,仅是他清楚她的想法,一心系着西北战事。
虽然她不去参与,但一定不会想在这个时刻离京。
楚兰歌眸光敛起,低头轻“嗯”了一声,默默地吃起了东西。
其实,她心中已经有了决定,等再确认卓一澜在西北平安,便离京。
前世旧事,该断的,还是早点断了吧。
然,世事难料,这一等,到月底了,卓府没照往常一样将卓一澜的信送到小合院。
偶尔差个两三天很正常,差半个月便有问题了。
第80章 重伤失踪()
楚兰歌稍有疑虑,却没有浮躁,耐心等待。
余下的时间,她也着手准备离京的事宜,先去辞掉小木铺的活。至于卓一澜赠给御飞音的东西,例如房屋钥匙等物暂时交给卓府管家来照看。生意上的事,依旧留给了慕兰斋的掌柜打理。
转眼,又过了数日。
今天清早,楚兰歌刚想去趟卓府问个情况。
在门外遇到卓府管家下马车。
“管家大叔,来了。”楚兰歌淡笑相迎。
管家面带忧色,直言道:“姑娘,卓府安排在西北的人传来消息。说……公子重伤,还失踪了。”
静!
这一瞬间格外安静!
楚兰歌笑容僵住,信件耽误一些时日没什么,竟然真出事了?
重伤,失踪?
她不敢想象,西北到底发生了何事。
从延误军情的事件开始,西北的局势就显得错综复杂。她光靠自己在京城外面道听途而来的消息,也分析不出一个大概。毕竟军中密报,具备详情,仅有皇宫那位最清楚。再者数月前元帝说会彻查军情延误的情况,但如今,朝中都没传出半分消息。
卓一澜出事了?
楚兰歌问:“那西北,谁在主事?”
“姜霆。”这些事,管家还是能打听出来。
再询问些事,楚兰歌蓦然道:“管家大叔,拜托您一件事,替我照顾一会御飞音和林嬷嬷。再派些人过来,暗中保护他们。……我想去一趟西北。”
最后一句,她讲得异常艰难缓慢。
楚兰歌担忧卓一澜的安危。可是,她又答应了陪同阿音回乡。两事再度撞在一起,而她的选择,无疑又一次委屈了阿音。。。
蓦然,院内有细微声响。
楚兰歌回首,恰见御飞音一脸呆呆地立在门前。
“阿音……”楚兰歌莫名心虚。
“我、我和林嬷嬷去卓府暂住些日子,等您和卓将军归来。”御飞音乖巧地垂眸,低下了头,很是善解人意。
楚兰歌揪心难言。
不用再说,刚才的话他显然听到了。
回去屋内。
御飞音和林嬷嬷默默开始收拾,原本数日前决定离京,东西已经安置妥当。如今收拾起来,也不用太费事。两个时辰后,东西都搬上了卓府的马车。三个人坐着卓府的马车,略带不舍地离开了居住了数月的小合院。
到了卓府。
管家马上在府中精挑细选二十名府卫,安排他们保护楚兰歌远赴西北。
楚兰歌本想轻简上路,不愿招摇。
管家却考虑深远,现在的彭阳关很可能戒严。凭她一个人,想进彭阳关不易。若打着京城卓府的名誉过去,到时候想进彭阳关也容易一些。
晚饭时,楚兰歌和御飞音二人告别。
林嬷嬷望着自己从小看大的姑娘,越发觉恍惚。
终于当夜。
在夜深人静时,林嬷嬷敲起楚兰歌的寝室门。
楚兰歌本是浅眠,披件外衫,点起烛灯,起身开门请林嬷嬷进来。
“嬷嬷,怎还没歇息?”楚兰歌问着。
踌躇良久,林嬷嬷回过神,艰难道:“姑娘,嬷嬷心中一直有些话,想问却又不敢问出来。”
第81章 点到即止()
楚兰歌道:“嬷嬷有话,但说无妨。”
“姑娘,您……到底是不是我家姑娘?”林嬷嬷语带哽咽,面露悲恸。
楚兰歌敛起了眸子,缄口不语。
一时之间,她也不知要如何回答。
她早料到林嬷嬷起了疑心,可林嬷嬷不问,她也就当着不知道。
林嬷嬷确实是很早就怀疑了。
明明是自家姑娘,可脾性跟往日却一点不像。况且,她家姑娘不懂木工,不会雕东西。还有御飞音和卓一澜,曾经是她们想都不敢想的人物,却突然找上门了,没多久,就和她家自家姑娘很熟稔了。
在林嬷嬷期盼的目光中,楚兰歌最终轻叹,“嬷嬷,我是你家姑娘,却又不算是。”她扯开衣襟,露出右肩膀上一颗玉痣。
林嬷嬷颤危危地靠近细瞧,眼泪再度涌出来,喃喃:“这、这个的确是姑娘有的……不像是假,不是假……”
楚兰歌不想告诉林嬷嬷自己的身份。让她知道,对她也没益处,便含糊其辞再道:“嬷嬷你相信世间有前世轮回么?我生病了,昏迷过去后再醒过来,遗忘了一些事情,可也想起了一些其它的事。”
林嬷嬷睁大老眼,不可置信。
楚兰歌是点到即止,没再多言。
送林嬷嬷回寝室,她经过御飞音窗外,透过虚掩的窗户,瞧到一道朦朦胧胧静坐在床榻旁边的身影。。。
屋内灯熄,里面的人却没有睡。
楚兰歌站在窗外,良久,没有进去。
进去也不知要说些什么,心中有着几分内疚。
楚兰歌是个重承诺的人,一向言出必行。在记忆中,她还没有失信过谁。唯独卓一澜曾经讲过,她有答应过给他雕像,可这事她没有一点印象。
眼下,她一再失信阿音。
一个单纯到为了她差点自绝于墓前的人。不管如何,她都不该辜负,让他一直等了这么久。只是一再发生的意外,让回乡的诺言无限延期,如今她都不知道这趟西北,何时方能归来。
楚兰歌心中默默说着:阿音!我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快些回来。下一次,不管发生何事,都会带你回桃源镇。
转身,她迈步离开。
翌日,天色灰蒙蒙。
楚兰歌穿着一身轻便男装,带上短刀,背上昨晚从卓府库房挑的弓箭。拎起一个包袱,没有与御飞音和林嬷嬷告别。
一个人到府外,管家牵来一匹骏马。
她轻捷跃上马背,深深地望着府门一眼,接着,在清晨行人零星的街道上,扬长而去。
跟在她身后的,是同样骑着骏马的二十名府卫。
……
经过了一个多月。
楚兰歌风尘仆仆,终于将要到达彭阳关。
原本跟着二十名的府卫,剩下十七人,有三名在路上病倒或受伤,滞留原地的客栈休养。倒是楚兰歌的身体,经过锻炼好上了不少。
虽然长途跋涉有些吃力,却意外的没有病倒。
再次印证了一句话,只要一个人意志足够强大,便能不断地挖掘出身体的潜能和极限。
第82章 情况有变()
辽阔的平原。
十八骑,以楚兰歌为首。
停在了彭阳关一座城门前。
雄伟高筑的城墙,厚重斑驳沧桑。多少年来无数将士鲜血洒染其中,一次又一次地让天降雨水冲刷,岁月侵蚀。
楚兰歌抬头仰望。
看见墙垛,城楼等,萧国的旗帜高挂。
一股熟悉的感觉迎扑而来,内心顿时五味杂陈。
城楼上有守城的士兵探头往下望,吆喝道:“城下何人?报上名来。”
“京城,卓府。卓大将军府上的府卫。”旁边,有一个府卫大声回应着。
“有何凭证?”
“有卓将军往常的亲笔书信,我们有卓府的腰牌。”
“射上来。”城上的士兵喊道。
楚兰歌将背上的弓箭取下交给府卫。
十八个人,仅她带了弓箭,还真有先见之明。
府卫感叹,取出一支箭羽,麻利地将管家给的书信和自己的腰牌绑在箭头上,拉弓射上了城楼。一个士兵取出,喊出让他们稍等,匆匆离开,应该是拿去报信。一级又一级上报,还不知得等多久。
不过,仅两刻钟,城门开了。
护城河吊桥缓缓放下,以楚兰歌为先,十八骑成功进入了彭关阳。
十八个人,刚进城门。
顿时身后有士兵快速将城门“澎”地关上。
楚兰歌拉住骏马缰绳,扬蹄停下,一扫眼前,数百弓箭手杀气腾腾地正对着他们,还有近千士兵肃杀地团团将十八人围住,警惕盯着。
楚兰歌淡然吩咐:“下马。”
她随即先下马。
其余十七府卫,跟着跃下马背。
一名府卫近前,低声问:“秦公子,情况好像有点不对。”
路上楚兰歌都作男孩子打扮,称呼自是要改变。
楚兰歌眸华深邃道:“他们没相信我们。只是,我不明白,我们是从萧国京城来的,他们凭什么会怀疑?”
什么意思?府卫们费解。
这时,前方有一队士兵让开道。
走出了一名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将领,从铠甲和佩饰上可以看出,是名千总。他虎目扫过十八人,最后停在楚兰歌身上,从这一队人的站位,不难看出是以楚兰歌为首,逐问:“你们是何人?”。。
楚兰歌淡淡道:“我们是京城卓府的。”
“京城卓府?前几天也有一群人过来,称是京城卓府的,结果,将姜将军给刺伤了!看到了吗?他们就在那里!目前已经查清,是大邑派来的死士。”魁梧男子一指东边城墙下的高台。
楚兰歌侧首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上面绑着二十名男子,还有一名女子,在打扮上竟极似卓府的府卫和丫鬟。看情形他们已经全部死去,还是刚死不久的,尸首被拖出来示众三日。
府卫们也见到了,个个面色错愕。
有人竟然冒充他们?!而且,还是二十名府卫!
她一步一步上高台,蹲下检查,一一翻过二十一具尸体外袍下罢内角,瞧过后,她松了一口气,幸好,不是卓府有大邑潜伏的奸细,也不是卓府有人背叛。
可是,萧国竟然潜伏了大邑的一批死士。
第83章 见到姜霆()
楚兰歌道:“千总大人,请你过来看看,翻一翻他们外袍下罢一角。卓府的府卫衣袍都是由专人裁缝的,由于尺寸大小不一,在裁缝时都会在下罢的一角留下标识,绣上府卫的姓名。”
魁梧男子马上派人检查。
结果,正如楚兰歌所说,但是,唯独楚兰歌的没有。
“为何你没有?”魁梧男子问楚兰歌。
楚兰歌轻淡反问:“你觉得我像府卫么?”
魁梧男子一愣。
卓府的府卫插话,赶紧道:“千总大人,卓府只有下人和府卫的衣服是统一裁缝,并有标识的。”
道理很简单,可魁梧男子不敢轻信。上任守住此门的千总,并不是他,因为失职,已经撤职查办,目前还待在牢里。
楚兰歌不管他发愣,直视他说道:“我想见姜霆。”
平平淡淡的话,简洁精练,直接点明了来意,无形中还有一股属于上位者的气度。曾经征战无数,军人的坦荡和杀伐果断的气魄,早已深入骨髓。再活过来,重临旧境故地,不经意间也流露出了一丝。
这一丝,足够让魁梧男子肃然起敬。。。
此时,楚兰歌取出一枚令牌,举向魁梧男子面前,正色道:“不认得我没关系,那识得它吗?”
“天、天子——?”
魁梧男子刹那间,脸色稍变,直接反应弯腰低头欲下跪。
楚兰歌抢先一步扶住他,近前低声警告道:“不必作这些虚礼。这一趟我是秘密过来办事,并不想声张,还请千总大人保密。当然,还请你亲自跑一趟,跟姜霆大人说一声,我想单独见他,越快越好。”
有天子令的存在,楚兰歌没有再受到拦阻。
直奔彭阳关最高军政官邸。
一座官邸建在城中间。
石狮威武立于两旁,大门前的台阶也悠远古朴,有岁月磨平的痕迹。没有京城中一些官员府衙大门精雅奢华,却蕴含着一股雄伟气势,悠久庄严肃穆。楚兰歌在门前,仅一个人进去,剩余十七名府卫被安排下去歇息。
不多时,楚兰歌让人带到一处偏院。
姜霆一身戎装,严肃立在院前等候。
一见楚兰歌,他是瞳孔一缩,惊咦道:“是你?你怎么来了?”不是说有暗中带着天子令的公子自京中来?
楚兰歌淡然轻勾唇角,“姜大叔,又见了。”
“进来吧。”姜霆一见是楚兰歌,也没有了其它的顾忌和戒备,带着她进去偏院,吩咐丫鬟泡了一盏热茶,等屏退下人后,才疑问:“秦姑娘,你怎么来了?还有天子令,怎么会在你的身上?”
楚兰歌道:“卓公子在离京前,托我暂时保管。”
“难怪……”这便可以理解。
可是,卓公子未免太过胡闹了……
楚兰歌上下打量姜霆,疑惑问道:“听说,你数日前遇刺?看来不止是彭阳关的盘查越来越松懈了,还有姜大叔的警惕性也越来越差,连一个冒充府里的下人过来,你都有心情见面?”
“说得什么屁话?”姜霆瞪她一眼。
第84章 风凉话啊()
很快,姜霆将过程简略道出。
冒充卓府这一行人,仅利用一些障眼法和银子混进彭阳关。而他们当时也没提出见姜霆,仅说有些公事要办。进城后,就潜伏在姜霆经常会走的巷道,初时姜霆见他们穿着卓府的衣服,便生了几分疑惑,欲停下询问一下。
不料,是一场早算计好的伏击。
幸好最终仅是受了点轻伤,没丢了性命。
后来彻查了此时,是守城的千总贪婪造成的。那些人不但冒用了卓府的人,更是用弓箭射上去了十万银票,还承诺进去再送十万。
归根结底,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楚兰歌听完,不发表任何意见,轻淡问:“我在京中听闻卓公子重伤失踪,特意过来是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
“先前是出了点意外。不过目前已经有消息了。”姜霆微眯双目,精明地审视着楚兰歌,“既然他相信你,我也可以相信你么?”
“这个,随你。”
楚兰歌轻笑,坦荡地迎上了姜霆目光。
良久,姜霆笑笑,“真是有魄力的小丫头,没记错你今年也不过十四吧。”
“有你记得,真荣幸。”楚兰歌与姜霆对话,口吻随意轻松,不像是一个晚辈与长辈,更没有一个普通百姓面对朝庭命官时的战战兢兢,“好了,姜大叔,暂时不要再绕了,我不会做出于卓公子不利的事,你尽可放心。”
姜霆的个性,楚兰歌是相当了解。。。
他外表随和、温厚,实则性情极为冷淡,行事作风谨慎,是凡事都会存几分疑虑,从不轻易相信。正由于此,他一生知己无一人,即使身为将臣,也注定为孤臣。唯一能让他完全相信的人怕也仅有他看着长大的卓一澜。
楚兰歌敢肯定自己重生的秘密,卓一澜不会对任何人提起。
即使是姜霆也未必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