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王侯-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仲文则作为领域专家,被他当做顾问来请教,于道门中的人和事,乃至一些典籍讲解,也就由他负责。眼下对于道门进行宣传吹捧的话本倒不是没有,比如吕洞宾斩蛟的故事,就已经有母本在流传。但问题是,封神演义是一部超级大的部头,按照杨承祖的说法怕不能写上几十万字,这就少见的很了。

    道门自有的典籍,并不适合讲解给普通的老百姓听,或者说,你讲了他未必有兴趣听。用这种话本的形式为道门做宣传,陶仲文自然是欢喜的不得了,于这事的热情很高。

    两人的交往,也是属于半地下状态,毕竟一个是武胆,一个是王府遇到大事必然要参考的神仙。如果都知道两人交情莫逆,那么两人怕是都很难得到信任。好在陶仲文跑惯了江湖,于如何保密上很有心得,倒是没被人抓住什么根脚。

    等看到那请柬时,陶仲文摇头笑道:“杨老弟,你的麻烦怕是就要来了。文人相轻,这安陆的才子,怕是要找你麻烦了。怎么样,你要不要先找家里的女眷为你做几首诗词备着,免得到时候出了丑?”

    他对于杨承祖的学问是有个根底的,知道在这种文会上,他就是个送脸的命。只是他很奇怪,以他这种才学水平,是怎么写出这么多话本的?当然,这种话没法问,只能另找个方式提醒他。眼下两人毕竟是一个阵营的,杨承祖有了声望,如果在诗会上被打掉,前功尽弃,自己又有什么好处?

    这种邀请也是没法推辞的,既然你写了话本,以文人自居,那有些邀请及应酬,就是推不开避不了的。即使是王妃那边,对于这事也只会支持,不会有什么反对。

    他倒是知道,杨承祖家眷中,有一个是清楼花魁出身,想来是能写诗的。再有,他与孙家小姐那事,在安陆传播的范围不,孙雪娘人称才女,做几首诗给他,应该没问题吧?

    “不必了,没什么意思,这种聚会说实话,很无聊。”杨承祖显然没把这事当个事,那请柬看了几眼,就随手塞到袖子里“眼下你看啊,秋收刚过,粮食的入库,秋粮的缴纳,前线的战事,这些都比文会重要多了。可是这些才子们的眼光,还是只盯在谁的名气比较大,谁的才学比较好上,有意义么?”

    “也不能这么说,毕竟对于文人来讲,这才名的争夺,是第一要紧的事。于他们而言,这就是他们的战场,倒是真正战场的胜负,对他们影响反而不大。宁王也好,朝廷也好,都是离不开读书人的。顺德伪朝也一样要读书人做官,一样要结好那些士绅,所以士绅和书生,于这场战争的走向,未必真正关心。真正要关心这事的,倒是王府。宁王若是下了湖广,湖广这几个藩王,谁也没好处。”

    陶仲文是知道民心的,于这事分析的很透彻,最后建议道:“怎么样,要不要找孙家求援啊?孙翁是文坛泰斗一般的人物,他出来说句话,很管用。保证你可以过这一关。”

    “道长,你这就太小看我了,难道没有孙家,这一关我就过不去了?不就是做诗么?到时候,我自己有办法,孙家的人情,不是很想欠。如果孙家找你合八字,记得告诉他们,我和孙小姐八字犯冲,一旦成亲,彼此都有血光之灾。”

    等回到家中,为着谁随同参加诗会的事,家里又是吵个不停。孙雪娘暂时不会嫁过来,导致原本松散的内宅联盟宣告破裂,杨家的内宅,再次陷入多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状态。

    不过这种场合,确实没有谁比前任花魁如仙更合适,在滑县她参加过的这种诗会就不知有多少。或者说,这种诗会里如果没有名纪,那就像菜没有放盐一样,没什么意思。

    如仙笑道:“这文会啊,其实就是男人显示自己才学,在女孩子面前炫耀的地方。希望通过一首诗来打动女人的心,留下一段佳话。每次这种文会后,都会有谁谁谁成了谁谁谁的入幕之宾这种雅事。承祖这次去,可有目标,去摘哪位姑娘的心?听说这次去的,可是有几个还是清倌人呢。可惜那薛妙妙死了,要不然把她从万嘉树手里夺过来,那才有趣呢。”

第三百六十章成名(三)() 
薛妙妙的死,在安陆也算是个小新闻,原本是说她染了恶疾,没来得及救治。≥,后来渐渐有风声露出来,据说是被那位大都督张嗣宗挟愤报复,摧残而死,让不少才子们还写了点东西,祭奠了这朵凋谢的娇花。

    可是其影响也只在于此,毕竟谁也不可能为了一个红倌人,去和大都督张嗣宗作对,即使是铁万同,也只能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其不了了之。

    江山代有人才出,清楼亦是如此,薛妙妙这个名字,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头牌红倌人崛起的很快,万嘉树据说被家里禁足了一段时间,现在又和另一处清楼“环采阁”的当家头牌金丽娘打的火热。

    阳春亭位于莫愁湖上,也是安陆左近,一处极有名的景致。秋日里荡舟湖上,看秋日映照,湖光山色,别有一番景致。等到上了岛,就见三三两两的人在那里谈天说地,议论着什么。

    这等文会,是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不是大家坐在那里听老师讲课,要真是如此,也就没什么人来了。几位本地文坛泰斗,都被请来担当评审,不过也都是坐在一处,饮茶闲谈。若是有人写了什么作品拿过去,他们会评点一番。

    这几位都是饱学宿儒,头上有功名,或是归隐林泉,冠带闲住的官员。年龄也大多过了五十岁,可是身边也都带着一位明艳照人的纪女陪同。这时代的风气,狎纪是风雅事,而不是什么下贱的事,所以不但不避人,还要张扬一番。

    孙交并没有被邀请过来,他是个极端正的性子,文才虽然好,可是这种场面不适合他,有他来,反倒败了兴致。孙家的子弟来了好几个,也都带着相好。杨承祖一上岸,孙家的长子孙元就主动过来打了招呼,其他几个孙家子弟也挨个过来见过面,彼此之间亲近的很,仿佛已经成了亲戚。

    他们带的女人,也是本地清楼中比较出挑的女子,年龄大多在十六到十八之间,过了二十,年纪就算偏大。一般来说,就得算是过气,有些老恩客抬举,还是能维持个不错的名声,不过竞争不过这些年轻姑娘,也是无奈的事实。

    如仙的年龄在岛上的女人中,就得被尊称一声“前辈”,若说不心虚,其实也是骗人。只是她迎来送往的事做的多,长袖善舞,掩饰自己的情绪,这只不过是小儿科的项目而已。饶是如此,看着那一个个妙龄丽人,她的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仿佛一些很重要的东西,正在逐渐离她而去。

    大家走了不多远,迎面一群书生已经挟美纪迎面而来,看上去似乎是无意之中迎头碰上,只是那种刻意为之的偶遇,便是瞎子也能看的出来。以这种态度过来,不用问也知道,是来找茬的。孙元眉头微皱,小声嘀咕了一句“不知好歹的东西。”

    这些文人里,领头的就是万同的公子万嘉树,他是本地名士,这种文会从来就不曾少了他的身影。而依偎在他身边的,是个二八妙龄的美貌佳人,也就是那位新崛起的花魁金丽娘。

    孙元不是很清楚杨承祖和万家的事,只知道万嘉树被张嗣宗指使人架了票,闹到安陆的一大堆士绅出面,向张嗣宗要人的地步。后来就是张嗣宗自己也被人架了票,不过按照孙交的分析,这多半是张嗣宗撇清自己的一种手段,所谓的架票,也是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而已。

    按照这种不配合的态度,那万公子很有可能被饿死,或是真的被丧心病狂的杀掉之后扔到汉水里去。后来,还是杨承祖把人救了出来,可是之后万家的行为,就让孙元有些看不过去了。连个起码的报答都没有,只不过拨发了兴王府的禄米和仪卫司的粮饷,为了凑这些粮食,万同还向乡绅们张口告贷。

    可是那是对兴王府的报偿,跟杨承祖个人有什么关系?这个人情,难道认成了王府,而没认到杨承祖自己身上?对于这一点,孙元很是有些不满,认为万家忒也不明事理了。现在万嘉树带着人主动过来拦路,这明显是来挑衅的,这种行为在孙元看来,也就是恩将仇报,简直是白眼狼。

    他的年纪远比孙良、雪娘他们为大,今年已经四十开外,如果不是他喜欢热闹,这种文会是没他什么事的。论起文才来,本也十分出色,头上也有举人的功名,如果不是孙交避嫌外加对朝廷不满,他中个进士也不是难事。论起在士林中的辈分,比万嘉树为大,当下就想挺身而出,拦截下这一阵。

    可是万嘉树已经抢先开口道:“杨世兄,久违了。原本只知道世兄武艺高强,乃是个出色的勇士,不想原来也是个文采斐然的才子,倒是失敬了。不过最近怎么不见大作面世,难不成是那支笔,已经于梦中被老神仙收走了不成?”

    他说的自然是武周时代文臣江淹之故事,暗笑杨承祖才尽于此,不过这种指责,多少有些不讲道理。即使是在场的才子,也未必写的出一本怒海孤舟记。至于说要求连续不间断地推出同水准的作品,那就更是强人所难了。

    杨承祖心道:你若知道我这里面临的压力,就不会说这种风凉话了,我如果真开足马力写书,速度能吓死你。只可惜啊,被人限制了更新,又说不得。

    见他不语,万嘉树就更来了精神,对一旁的金丽娘道:“丽娘,你说苏若兮一直想结交杨仪正来着,不知道她今天来了没有。若是她知道仪正今后再难成文,不知道该多伤心呢。”

    金丽娘对于这种场合倒是能应付的,只笑笑道:“我想杨仪正这么好的学问,一会说不定就会写出篇大作来,说不定还能和若兮姐成就一段大好姻缘呢。”

    “恩,你说的也是。倒是万某这话说的孟浪了,杨世兄不要见怪。”万嘉树被释放之后,挨了老爹一顿收拾,后来也知道,多半这事是杨承祖搞的。他堂堂一个才子,被个仪卫正收拾了,心里能高兴才怪,这个场合,就是他报仇的好机会。

    杨承祖看了看金丽娘,忽然问道:“这位姑娘

    ,你知道薛妙妙么?”

    听到这个名字,金丽娘的脸色明显变的有些尴尬,片刻之后才恢复笑容道:“杨大老爷,都已经是不在的人了,提她的名字,多不吉利啊。”

    “不,你误会了,我不是有意提起她,只是触景生情而已。曾几何时,我想妙妙姑娘也曾与你一样,与万公子如此亲近吧。顺带说一句,我似乎看到,张都督也来了岛上,你们开文会,也请他参加么?”

    。。。

第三百六十一章成名(四)() 
张嗣宗弄死了薛妙妙之后,自己的名声也就一落千丈,在安陆花界,几与修罗恶鬼并驾齐驱,是这些姑娘们顶讨厌的人物,再说他文理不通,这种场合,肯定不会要他来送脸上门。

    可是没想到,这人居然不请自到,身前身后,是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家将。张嗣宗身边倚着一个红衣女子,趾高气扬的从自己的座船上下来,左顾右盼边走边发出嚣张的笑声。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场高级酒会上,忽然闯来一只大猩猩,横冲直撞,将一个宴会搞的一塌糊涂。一群文明的绅士,原本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此时却发现,对上这只大猩猩除了摇头苦笑之外,竟是找不到任何办法来制约它的行动。

    这干才子按说都是本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即使衙役或是官军,也不敢对他们怎么样。可问题是,张嗣宗显然是个异类,他的身份太高,而且关系在京里,这些才子对他也没什么影响。就连那几位担任评审的老夫子,看到张嗣宗后也只能暗自皱眉,也想不到制约他的手段。

    “哈哈,我就说么,安陆这么好的地方,怎么能一点热闹都没有。果然,热闹还是有热闹的,只是他们都不叫上我,你说这些人,是不是很不够朋友?居然这么好玩的地方,都不叫上本都督,难道看不起我么?”

    张嗣宗并没有任何一点身为恶客的自觉,一手拥着红儿,另一只手则比画着“你看,这里这么多漂亮姑娘,我说今天安陆的清楼里,就没有一个能看的呢。闹了半天,居然都在这里,真是的,浪费啊浪费,你们这个时候,应该待在自己的楼里,那样才能赚银子么。”

    他一边说一边直接来到几位评审身前,倒是按着后辈的礼数见了礼,然后就在旁边坐下。他带来的那几十个仆从,急忙为他预备了鲜果、点心还有人为他煮茶。

    张嗣宗摆手道:“茶就算了,苦苦的,没什么意思。弄点酒,再说这么热闹的场合,怎么只吃这些瓜果,都要淡出个鸟来。这帮子文人就是小气,搞这么大场面,却不舍得花钱。你们不肯,我肯。来人啊,把咱带的熏肉拿出来摆上,今天这是文会么,本都督也来出个彩头。谁的诗文做的好,奖狗腿一条。”

    “煮鹤焚琴。”如仙在旁轻声嘀咕了一句,接着微微一笑,这蠢物来的倒是时候。有他在,杨承祖的浅薄就显不出来了。如果说原本文人才子们,是有一半以上的人,想要留着气力对付杨承祖,现在,这个人数怕是要减少八成了。

    张嗣宗就像是一个天才的mt,成功的转嫁了绝大部分仇恨,让文人才子们仇恨的目光都锁定在他身上。只是张嗣宗自己没有这种自觉,又或者说,他压根就不在意这些人的想法,他今天来,就是来秀自己的优越感的。

    一手揽着红儿,一手拿了条狗腿放在口边大嚼,又命人把酒放到眼前。酒肉之香四散,把整个文会的格调拉低了不少。可是大家对于这九九重阳文会都十分在意,不能真的因为张嗣宗的出现,就真的散了,那未免也忒丢人。

    经过短暂的尴尬后,大家就继续各行其是,还有几个善于交际的,主动过去陪着张嗣宗说些什么。只希望他不要制造更大的破坏,就一切都好。

    一篇篇诗文被做出来,在这种时候,大家都是鼓足了劲,用最好的状态去写东西,产量倒是很高。而被评审通过的文字,还要大声念出来,供众人欣赏。至于张嗣宗的狗腿……,文人们总归是有办法,用比较委婉的方式拒绝掉。

    经过初始的沉默,或者说某种难以言明的情绪干扰之后,万嘉树此时也调整过来。一连拿出两篇诗文,倒是都获得了通过。听着人高声朗诵诗文之声,万嘉树的眼睛又落在了杨承祖身上。

    从张嗣宗露面后,杨承祖的话就变得不多,精神也有些游移。万嘉树只当是他怕了张嗣宗,也没特别在意,却不知杨承祖此时脑子里想的,根本与这文会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在琢磨:这种场合很无聊的,张嗣宗这种人来这里干什么。

    他来这里如果说参加文会,就像说自己不喜欢女人一样,都是笑话。看他这架式,也知道是来惹事生非的。如果是单纯的搞事,倒是不在乎,反正这种人走到哪里也要搞事,很正常。如果是要搞人,那就必须要知道,他要搞谁,用什么手段搞,又要搞到什么地步。又是在背后怂恿他来这里搞,这才是要考虑的要点。

    万嘉树连喊他两声,他才回过神来,万嘉树更认定了他心虚。故意提高了调门“杨兄,你看这莫愁湖何等美妙的景色,今天又是重阳佳节,你难道就不想写点东西,与大家唱和一番?还是你觉得,我们这些人,是没资格与你一起诗文唱和的?”

    他这样说,就是要拉所有人过来给自己当后盾,如果杨承祖不做。要么就得承认自己是个无才之辈,要么就是摆明了看不起这些书生才子。

    红儿这时趴在张嗣宗耳边嘀咕了几句,张嗣宗忽然高声道:“什么?生死恋、怒海孤舟记的作者在这,赶紧过来,本都督有话问你。”

    杨承祖见躲不过,只好过去与他见了礼,张嗣宗对他倒表现出了很大兴趣,将一只狗腿递过来道:“拿着这个。说真的,今天他们做的这些东西,本都督一概听不懂。可是你那话本,写的真心不错,来来来,靠前些,我有话问你。”

    没办法,对付这种二世祖,削了面子,仿佛杀他全家。杨承祖只好捏着鼻子向前靠了靠,张嗣宗将头向他凑了凑,咧醉一笑,仿佛在说“你懂得。”

    “你那怒海孤舟记里,李生如何弄那陆氏,可有文字?若是有绣本,那便更好了。只要拿出来,本都督给你十两金子。”

    原来是重金求理番的,不过这厮说的绣本,倒是个办法。今后可以考虑考虑,做大了之后,推出一些珍藏绣本,似乎还能多卖点钱。对于这个要求杨承祖只好笑笑道:“这

    个,时间紧张,尚不得就。”

    万嘉树这时道:“杨世兄,就算我们没资格与你吟诗唱和,难道张都督也没这个资格,听你写的诗文么?”

    红儿这时吃吃笑着,举起酒杯向前一递“杨将军,不但字写的好,人也生的俊呢。小女子最喜欢看你写的话本,今日得见你的本人,这酒你可一定要喝啊。像你这样的人,文采一定好的不得了,能不能送一首诗给我啊?”

    她这一说,几乎是将杨承祖逼的没了路走。他摇摇头,没有接这杯酒,而是对万嘉树道:“万公子,方才我没有回你的话,你当我在想什么?或者说,你当我对今天这场诗会想的又是什么?或许你们认为,今天的一切是全部,很重要,可是于我来说,今天的一切,其实不过是一场游戏,输赢得失,根本无足轻重。真正要紧的事,不在这小小的阳春亭,也不在安陆,而在江西,在东南!也可以说,在湖广,在眼前!”

    。。。

第三百六十二章成名(五)() 
他这话一出,就连那几个老成的评审,脸上都有些挂不住。 大家都是在这里办文会的,忽然有人进来说,我不是说你们其中某个人是垃圾,而是说你们全都是垃圾。从感情上自然无法接受,不由纷纷怒目而视。

    杨承祖接着道:“大家都是受人敬仰的读书人,读孔孟之书,明圣贤之道,将来可以辅弼君王,牧守一方,教化万民,是受众人敬仰的仁人君子,我杨某是很佩服的。尤其是才子,笔下千言,倚马可就,这是文曲星下凡的手段,谁敢对你们说个不字”

    他顿了顿,扫视了一下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