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联合舰队的覆灭-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军舰的建造是不可想象的,可见,日本的造舰技术和胆量是出乎世人意料之外的。日本建造巨型战舰的目的在于,一旦建舰竞争的局面再次出现,日本虽不能在数量上压倒英美,也要在质量上高过他们一筹,因而决定建造英美完全想象不到的大型战舰。另一个重要考虑是,7万吨级的大型战舰是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所以,一旦将来美国仿造成功,舰队要想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运动也将困难重重。
  年11月,在退出条约的同时开工的“大和”战舰,实际上在条约有效期间就已经设计完毕,在全世界都希望能够延长限制建舰条约的呼声中安装上了龙骨。我在前面所说的上帝的“眼睛”早就注视着企图撕毁条约的日本,即指此而言。史无前例的巨型战舰终于建造成功了,但是,如前所述,它终究未能摆脱其命中注定的悲惨下场。
  在此,为不使读者产生误解,我还想再补充一句,即,巨型战舰的建造纵然违反华盛顿裁军条约的精神,但其目的决不是为了挑起战争。真正的用意在于借助大海军的威力,来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加藤友三郎的重大战略思想依然从根本上统治着海军。7万吨的巨舰宛如一座钢铁的屏障,指望其在和英美的交涉中发挥作用。建立任何一个国家也不敢轻视日本的实力地位,这就是日本建造巨舰的指导思想。
  昭和12年冬,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在议会回答质问时说:“帝国海军不具备与英美相抗衡的兵力,将来也不想这样做。”
  米内这一明确的极为重要的发言表达了海军的信念。此时,战舰“大和”已经进入船坞,“武藏”、“信浓”的建造也已经确定下来了,想起这件事,真令人感慨万分。
  不仅如此,当时海军大臣米内和次官山本五十六还坚决反对进一步加强日、德、意防共协定。尤其是山本,他与陆军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毫不畏惧,终于埋葬了协议案,并宣称:“我们决不干以英美为敌的蠢事。”表示即使建造了“大和”巨舰,这一坚定的战略信念也决不改变。
  但是,率先建造巨型战舰给世界蒙上了一层不祥的阴云,却是不容置疑的。从1937年秋天到第二年春天,我在欧美进行新闻采访。在这期间,舆论界无一不对日本建造巨舰提出了质问。英国隐居的著名记者古因(英国晨报前主编)是日英缔结同盟时的记者,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亲日派。他对我说:“我认为,建造巨舰从海上势力来说,对日本是有利的,但是,是否会给日本的国家局势带来不利呢?对此,我深感忧虑。”
  谈话结束时,我对他说:“英美为什么不允许日本拥有七成的海军呢?如果再承认一成(当时规定美英日海军比例为10:10:6)的话,一切问题就都容易解决了。从大局来看,我希望英美能有这点政治风格。”
  对我的话,古因回答说亦有同感,并对此深表遗憾(如果美英日海军比例能从10:10:6改变成10:10:7的话,日本海军中的不满情绪定会烟消云散)。
  当我再次赴美时,又曾与《纽约时报》的世界著名海军记者汉森•;鲍德温进行了交谈。他说:“听说战舰‘大和’上的高射炮仅5。5英寸'译者注:1英寸等于2。540厘米'口径的就有12门。”——他竟然知道得这么详细,真使我大吃一惊。临别时他又说:“相互之间都把裁军一事束之高阁了,看来非要打一仗不可了。让我们在战争结束后的裁军会议上再见面吧。”
  这是1938年1月的事情,显然已经无裁军会议可言了。
  四)对美作战能否取胜——陆军盲目相信,海军深表怀疑
  即使建造了“大和”、“武藏”这样的巨舰,只要那种尽可能地回避战争的战略思想在海军中占统治地位,战争也不会发生。重臣会议推选米内光政海军大将为总理大臣是适时而得人心的。但是,陆军的不满情绪无论如何也是掩盖不了的。虽然由于天皇陛下的美言,畑陆军大臣才终于上任。可是不久,畑就以身体状况不佳为理由提出辞职,在这种情形下,陆军方面又拒绝了内阁推荐的继任人选——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报米内在任海军大臣时严厉拒绝缔结日德同盟这“一箭之仇”,另一方面也企图促使反对陆军思想的内阁垮台。这不仅为东条代替米内开辟了通道,而且,青年将官们的“必须讨伐英美”的过激思潮左右政局的动向也越来越明显。在军队的某些部门里,不了解世界动向的大佐以下的一伙持亲德排美观点的人完全操纵了将级军官。于是,石原中将的集中兵力于满洲的理论被排斥,亲英美派的岩畔、辰己等大佐级军官也被排挤出参谋本部,战争论如滚滚洪流,从三宅坂流向全国。
  当时,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作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正在海上。不论是哪一内阁,如果山本任海军大臣,恐怕他一定会率领海军反对日德同盟,也一定会更强烈地反对对英美作战。如果海军坚决反对,那么无论陆军怎样磨刀霍霍,然而毕竟是单枪匹马,无力开战。也许是已经预料到会发生什么不幸,山本独自一人在旗舰“长门”号的司令长官室内陷入了对前途的忧虑。
  对于山本就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一事,有一位军事参谋说,这是对山本搞“海上流放”。如果山本在东京的话,必遭暗杀,这对国家将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就山本本身而言,因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一职是武将的最高荣誉,他是没有任何理由加以拒绝的。这样,他就完全置于诏书上规定的“军人不应干预政治”的那种境地。
  山本在就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时,曾经对笔者说:“以后我要让吉田善吾来干。关于吉田这个人你也许不了解,他比我坚强得多。如果让他来干,他一定会干得很出色,你完全可以放心。”不幸的是,吉田在内外精神压力之下,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不久就离职了。从此以后,一些有智无勇的海军将领纷纷登场,被陆军牵着鼻子走,不知不觉地陷入了战争的深渊。
  新任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的态度和米内、山本不一样,他与陆军搞妥协,对此,近卫首相担心他会被陆军慢慢地拉下水。昭和16年秋初,趁山本司令长官来东京之机,近卫首相与山本在荻市外的庄园里进行了密谈。近卫提出了日本海军若同英美作战是否能够取胜这样一个关键性问题。对此,山本作了明确地回答:“如果在开战后的一年之内,还满可以干一阵子,以后如何,很难预料。”换言之,就是说,如果长期作战,将会招致失败。言外之意,还是不打为宜。因为他们二人清楚地知道英国人的坚韧不拔以及不亚于大和魂的美国先驱者的缜烤瘛R虼耍腊底远先痪龆ㄎ蘼廴绾我惨苊舛杂⒚雷髡健K婕唇烤ν度肓硕悦劳饨弧?墒牵庵肿鞣ㄕ欣戳寺骄脑鞫瘢沼诘贾铝硕跎咸ǎ
  东条上台,危机到来,这样说并不过分。时局已经发展到无法抵挡陆军一意孤行的地步。这里所说的陆军的一意孤行,指的是“必须讨伐英美”这一股思潮。这个时刻,学者以及作家之中有的人也大写而特写什么“必须讨伐英美”、“大东亚共荣圈”等等文章。战败后的今天,以和平论、中立论等论调向人民大众讨好的那批人,也正是这一伙。在当时,他们向陆军讨好,大骂日美交涉是媚外外交。野村和来栖的对美交涉只不过为好战分子准备战争赢得了时间。他们玩着台上握手台下踢脚的把戏破坏了谈判,以奇袭珍珠港揭开了所谓“圣战”的帷幕。
  退一步说,假若采取“必须讨伐英美”这一战略,实际上就会出现“被英美惩罚”的局面,这是不堪设想的。判断是“讨伐”还是“被惩罚”唯一有资格者只能是海军当局。为什么呢?因为英美是两个海军大国,是不可征服的,遭受攻击的危险必然在日本一方。日本海军能否长期掌握太平洋上的海空权是胜败的分水岭,是决定战争与和平的关键。
  当时的海军当权者是否直言不讳地把山本回答近卫首相的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了东条?是否陈述了一旦陷入长期作战必然失败这一道理,从而反对进行战争呢?没有!相反,他们妥协了。这是当时的大势所趋吗?有权威的评论家是这样说的:
  “亡国的责任主要在海军,责怪鲁莽的、手持长矛的陆军是愚蠢可笑的。无论是国家舆论还是天皇陛下都无法抑制这场战争,只有海军能够办得到。如果海军坚决反对开战,这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即罪恶在于日本海军的屈从。”
  这是千真万确的。但问题在于是否对海军估价过高?关于这一点,在结论部分中还将详述。
  山本曾经说过,战争若延至一年以上是不可能取胜的。其他的舰队司令官是怎么想的呢?总而言之,战争不是打棒球。如果打9次能决定胜负的话,那么“大和”、“武藏”拼死一战或许能为日军赢得胜利,如果无休止地打下去,“大和”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遗憾的是经过多次反复,在海军最高当局方面,米内和山本的勇气已经锐减。第二舰队参谋长海军中将小柳富次在所著《莱特湾海战)一书的结论中写道:“海军虽然不赞成,可是一直犹豫不决,终于被拖入战争的泥潭中去。对此,我为前辈当事者的优柔寡断深感遗憾。”海军中有识之士的这句话已经被历史证实了。
  五)称誉世界的造舰技术——官兵们的前途不堪设想
  建造“大和”战舰所花费用是1500亿日元(平均每吨200万元)。仅此一项即可表明,日本永远也不会再建造这样的军舰了,因为建造一艘“大和”战舰,其费用几乎等于今天日本国防预算的总额——这不能不说是一艘令人吃惊的巨舰。当时日本能够毫不吝惜地投入如此巨大的资金,现在回顾起来,的确令人震惊。
  更令人吃惊的是,在这7。3万吨(准确地说是72;809吨)的巨舰上,装有18英寸的大炮9门,以巡洋舰“最上”号的6英寸主炮为副炮的大炮12门。而且,巨舰的时速为28海里。这种造舰的记录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也望尘莫及的。因此,可以说其造舰野心之大以及技术之高超,简直是骇人听闻的。
  实际上,日本先进的造舰技术早就称誉世界了,巨舰的建造决不是偶然的。追溯起来,早在1907年,日本海军将巡洋舰“筑波”号的舰首冲角改造成渔船型时,日本在世界造船界作为“前途不可估量的新人”,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在这以前,战舰的舰首是从水平线尖入水中的,目的是以此撞击敌舰。但是,这种舰不适宜于远距离炮战,并且影响舰速,因而一举将其改造成渔船型的舰首。这一步使日本的造舰技术又走到了别人的前面。
  过去,参加日本海海战(1905年)的日本联合舰队,包括旗舰“三笠”号在内,全部都是进口舰只,与今天的汽车界相比,真是天壤之别。然而,这一海战的第二年,在日本开始建造战舰“筑波”时,立即进行了设计革新,从而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如果再次以汽车为例,就等于一跃而造出了超高级的新型汽车。这确实令人惊叹不已。
  大正11年(1922年)11月,在华盛顿的裁军会议上,日本的新型战列舰“陆奥”一时成了会议的话题。休斯代表提出了“全部废除计划中以及正在建造的战舰”这一方案。这样,新战舰“陆奥”自然也列入了应废除的战舰之列。由于“陆奥”是10月间建成,刚刚完成了从吴港到横须贺的试航,因此,日本的全权代表加藤立即对此提出抗议。英美无视加藤的抗议,结果,双方大约用了3个星期的时间展开了争论。当时,美国记者们曾这样写道:“陆奥”是明治天皇的名字,日本是一定要力争到底的。
  英美深知“陆奥”的战斗力远远超过了美国同型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也远远超过了英国的“威廉•;乔治五世”级战列舰,考虑到他们自己的利益,英美因而极力主张把新建的“陆奥”也列入应废除的战舰名单之中。加藤友三郎的政治手腕是相当高明的,他为了保存“陆奥”,提出英美可以各保存两艘舰只为条件,从而打破了僵局。
  进入昭和年代,日本的造船技术又有了新的飞跃。在3千吨的轻型巡洋舰“夕张”上面配备了和英美6千吨级的战舰相匹敌的武器装备,使世界为之一震。在当时有名的重型巡洋舰竞争中,“夕张”的续航能力也是凌驾于英美同类舰只之上的。下面是万吨级巡洋舰装备的比较表:
  国名 舰名 舰炮 鱼雷 速度 装甲钢板厚
  日本 那智 8英寸炮10门 24英寸12枚 34。5海里 舷侧4英寸
  英寸炮6门 炮塔1英寸
  英国 肯特 8英寸炮8门 21英寸8枚 31。5海里 弹药库4英寸
  英寸炮4门 其他1英寸
  美国 彭萨科拉 8英寸炮10门 21英寸6枚 32。5海里 舷侧2英寸
  英寸炮5门 炮塔2英寸
  各国舰艇的武力装备及其性能的优劣,从上表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在昭和初期,英国远东舰队的旗舰“肯特”(万吨级重型巡洋舰)来到横滨港,应日本同型舰“妙高”的邀请,英舰将士登上“妙高”参观,曾无限感慨地说:“我们今天才算第一次乘上军舰,我们以前所搭乘的简直是旅游船。”这既是半恭维的言辞,同时也表达了英国海军将士们此时此刻的真实感觉。
  同样,1937年重型巡洋舰“足柄”参加英帝国的加冕礼时,《伦敦太晤士报》记者在一篇观感评论文章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迎来了海上之狼。”这种描写实际上并不过分。
  “足柄”的风姿就是日本军舰的象征,它体现了当时日本海军军人的精神。战舰“大和”决不是偶然之作,它是综合继承了“足柄”的设计特征,集一切技术经验之大成而建造出来的。这恐怕是除日本人之外任何人也难以办到的吧!
  但是,创世界记录的三大战舰都在敌机和敌潜艇的攻击之下,在短短的半年之内相继沉没了。这不禁使人感到是不是三大战舰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沉没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实际上呢,主要的原因则是当时日本失败的趋势日趋明显,海军被迫进行最后决战,从而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中,无力自拔,最终导致覆灭。
  与其他舰只相比较,巨舰本身是坚韧无比的。比如战舰“武藏”,在巴拉望岛的近海虽然被3颗鱼雷击中,但仍安然无事,继续航行,确实向世界炫耀了真正的“不沉战舰”之神威(发生在昭和19年3月),而且,两个月之后又重返战斗行列,活跃在比亚克、马里亚纳海战的第一线。
  六)举世闻名的“无敌舰队”——日本的“传统战术”破产
  正如“无敌舰队”原来只不过是一个夸张的形容词一样,所谓“不沉战舰”也不过如此而已。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不沉战舰”首先沉没了,“无故舰队”也徒有虚名,终于落得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所谓“无敌舰队”'译者注:西王菲力普二世为了维护西班牙的“海上霸王”地位和征服英国,于1588年5月末派出一支庞大的舰队从里斯本出海远征英国,这支舰队被命名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它拥有舰船134艘,船员和水手8766名,摇桨奴隶2088名,还有士兵21;855名,教士300人。7月底该舰队与英国舰队交战,遭重创,后又两次遇到大风暴,1588年10月败退到西班牙时,仅剩43艘残破舰船,“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灭。'最先源于西班牙。作为“无敌舰队”的创始者——西班牙舰队,已于1588年8月在多佛尔海峡(加来海峡)海战中以失败告终。而“无敌舰队”的继任者——日本联合舰队,也于昭和19年10月在莱特湾海战中折兵大半,从而一蹶不振。在屡遭惨败之后,有人高喊:“还是不要以名字作为自豪的根据吧!”然而,“无敌舰队”这个名字在当时日本国民中确实具有极大的魅力,它被视为国家安全的保障。
  平心而论,倘若不是由于战略战术上的某些失误,日本联合舰队也许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无敌舰队”,英美也决不会轻而易举地长驱日本近海。因为“无敌舰队”确实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海上武装力量。说实在的,现在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兵力根本无法和“无敌舰队”相提并论。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拿现在的海上自卫队和当年的“无敌舰队”相比,在某种意义上讲,简直可以说是对“无敌舰队”的亵渎。开战初期的“无敌舰队”曾向全世界显示出它自己非凡的神威,“无敌”之名应该说是当之无愧的。
  巨舰“大和”、“武藏”暂且不提,单就其他舰只而言,如活跃于海战第一线的“陆奥”、“长门”、“扶桑”、“山城”、“伊势”、“日向”,还有“金刚”、“比睿”、“榛名”、“雾岛”等等舰只,都是威力极大的快速战列舰。这12艘主力战舰舷侧炮火齐射的弹量与美国主力舰炮火的总兵力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加之由于“大和”“武藏”两艘巨舰参战,使美日主力舰队兵力之比从10:6一跃而超过了10:8。
  根据美国海军部图上作战拟定的计划,如若在浩瀚的西太平洋海面上用兵,失败的可能性将是很大的。因耍拦谋淞艘灾髁⑽行牡摹岸裳笞髡健钡牟呗裕龆ㄊ敌谢慷印坝位髯髡健钡恼铰哉绞酢;谎灾褪前押娇漳附⒆魑⒍拥闹辛黜浦搅薪⒌冉⒅蛔魑の篮娇漳附⒌木浔Γ跃薮蟮暮?樟α慷匀毡局髁⒍邮凳┘忻土业拇蚧鳎涑沟谆骼!
  这一战术的作战方针是把航空母舰上的飞机作为主要作战武器,同时,有效地使用潜艇,使其与强有力的机动部队相配合,以诱导和雷击来歼灭日本的主力舰。细想起来,美海军的这一新的战略战术势必能够打破日本上述以主力舰为中心的舰队优势。然而,在日方势力减弱,美方有可能取胜时,美军一举发动了掌握制海权的反攻决战,这实际上是美海军运用日本海军的传统战术,反过来对付日本的一种作战方法。
  当华盛顿裁军会议上作出美日战舰的比例为10:6之后,日本海军便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消耗作战”的战术。其内容简而言之,就是派遣日本潜艇进入东太平洋,对进击中的美国主力舰队反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