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鹰扬三国-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嘉!周瑜所问,恰恰也正是本将心中的疑惑!”南鹰沉声道:“公孙瓒是怎么回事?竟能令你甘冒奇险,也要留在袁绍身边?”

    “其实也是为了主公啊!”郭嘉轻轻叹了口气:“主公奇兵突出,支持曹操反击袁术和陶谦,这已经引起了袁绍的高度警觉!而其后,主公你千里挺进三辅,直接拿下了长安,威压凉州军政势力,袁绍实是已经寝食难安……相比公孙瓒来说,你才是他的头号大敌!”

    “怪不得袁绍派了逢纪和张颌来落井下石!”南鹰忿然道:“这老小子就这么怕本将?不过,这又与公孙瓒有什么关系呢?”

    “如今,袁绍对于主公的忌惮已经达到了顶峰!他不仅利用主公在西凉遭受宋建袭击的机会,企图拉拢匈奴人和乌丸人借刀杀人!”郭嘉森然道:“而且,他趁着主公一时之间被困西凉的绝好时机,前所未有的放下了身段,欲与公孙瓒修好,先攻刘虞,再犯渤海……”

    “他竟然要联合公孙瓒!”南鹰终于变色。为了利用公孙瓒牵制袁绍,他不惜放弃了一举消灭公孙瓒的难得机遇,更不惜奉上了大批钱粮和易京防御工事图,这才引得公孙瓒与袁绍兵戎相见,为己方争取到了难能可贵的发展时间。若是此二人真的摒弃成见联起手来,不仅刘虞将必死无疑,对于渤海来说,也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这个提议,最先由袁绍谋士沮授提出!”郭嘉现出前所有未有的郑重神色道:“就在主公千里转战期间,袁绍一方已经为了这个方略吵得天翻地覆!以沮授、逢纪、辛评等人为首的一方主张立即与公孙瓒化敌为友,支持公孙瓒占据幽州,北拒诸胡。同时,联络刘表、袁术和陶谦等诸侯组成联军,围攻渤海,彻底占据冀州,并瓜分青州!”

    “什么!”南鹰猛吃一惊:“如此一来,渤海即使勉强支撑下来,也必定损失惨重!”

    “当然,还有另一方意见!”郭嘉见南鹰罕有的露出惊色,不由微微一笑:“田丰、荀谌、许攸等人则坚决反对,他们指出,与公孙瓒交战旷日已久,且公孙瓒其人素有野心,两方矛盾已然不可调和,而易京指日可下,无论如何也不应放虎归山,况刘虞身为汉室宗族,生性懦弱,完全可以加以控制!”

    南鹰呼了一口气道:“那么,这一方的政见主张是不打算对付我们渤海吗?”

    “主公你太善良了!在应对渤海的方略上,他们比沮授一方还要狠毒!”郭嘉冷笑道:“他们甚至已经制定出一份详细计划,许以重金和地盘,秘密联络刘虞、刘表、刘焉、刘备和节节败退于孙策手中的刘繇等人,以众多汉室宗亲的身份联合废黜您的大义名份!再以刘焉攻汉中,以刘表攻长安,以刘备和曹操攻青州,以刘繇和严白虎牵制孙策,最后……只要消灭了公孙瓒,袁绍便可联合刘虞南下围攻渤海!”

    “这是绝户之计啊!”不仅南鹰听得惊出一身冷汗,连孙策、周瑜等人也是如堕冰窖。

    “这些汉室宗亲会听袁绍的话?”孙策提出疑问:“再怎么说,叔父也是天子公认的辅政皇叔,他们岂敢如此公然犯乱?”

    “乱世之中,成王败寇!有什么敢与不敢?更何况,坏就坏在了辅政皇叔这四个字上!”郭嘉哂然道:“只要主公仍在一日,又怎会轮到他们来辅政甚至是取而代之?”

    “如果袁绍当真听了田丰的建议,那么渤海危矣!”南鹰默然半晌,才长长叹息了一声。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郭嘉不屑道:“事关数额庞大的钱粮和大片土地,袁绍一向吝啬惯了,岂能轻易同意?”

    “那么,你也是袁绍帐下的著名谋臣!你又是支持哪一方的方略?”周瑜目光紧紧盯着郭嘉:“还是说,你另有主张?”

    “我?我哪一方也不支持!也没什么主张!”郭嘉哑然失笑:“在整个事件中,我明面上始终保持沉默,暗地里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拖!”

    “通过关注公孙瓒与袁绍的战事发展,如果公孙瓒一方防御强劲,令袁绍久攻不下,那么我便献上一策,令袁绍稍占上风!”他苦笑道:“反之亦然,我会悄悄使人向公孙瓒送去用以防御的器械图纸,又或泄露一些袁军进攻的部署机密,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要尽可能拖住他们决出胜负的时间!”

    “唉呀!坏了!”周瑜顿足道:“你如此明目张胆的置身事外,却又不时插手战事,时间久了,怎会不引起袁军谋士的怀疑?不用说,此次你暴露身份,定是由此而起!”

    “然则我应该如何?”郭嘉不以为然道:“如果我一旦表明立场,公然支持两派之一的方略,那么将立即打破两派之间的平衡,袁绍必将二选其一对我们渤海采取行动!而不论他如何选择,那个后果……都将对我们极为不利!”

    “郭嘉……”南鹰蓦然明白了郭嘉之前说“因为公孙瓒”一言的深刻含义,不由心中感动无限。

    “主公不用多说!”郭嘉直起身体,向着南鹰行了一礼:“属下郭嘉,不辱使命,特向主公复命,并恳请主公准嘉返回渤海!”

    “准!另任命……”南鹰亦站直身躯,庄然道:“郭嘉为第四军师,参知一切军政要务!”

    “好啊!”高风不由抚掌喜叫道:“那么,我军七大军师终于集结完毕了!”

    “七大军师?”不仅周瑜听得目瞪口呆,孙策愕然睁大了双眼,连南鹰也一脸茫然:“不是只有六位军师吗?第七是谁?竟然连我都没听说过!”

    “这是高帅与文和先生新近才拟定的一份人事任命!正待将军返回渤海审阅之后便通报全境!”高风如数家珍道:“七大军师依次为贾诩、程昱、戏志才、郭嘉、马元义、审配和……张梦依小姐!”

    “原来是这小妞!”南鹰愕然道:“她也成军师了!”

    “梦依小姐几年来功勋无数,屡出奇谋,这也是实至名归!”高风微笑道:“不仅如此,高帅与文和先生还拟出了一份金鹰上将的擢升名单,也是七位!”

    “金鹰上将?好威风的称号!”孙策与周瑜听得目光大亮,一起问道:“究竟是哪七位呢?”

    “七大金鹰上将,自然是以高帅为首!”高风滔滔不绝道:“其他六位依次是马云萝将军、李进、典韦、黄忠、甘宁、徐晃!”

    “连管亥、曹性和姜奂这些个老兄弟都没有入选!”南鹰吃惊道:“不是用军功来擢选的吧?”

    “这个……嘿!说实在的,连末将也不是很清楚!”高风抓头道。

    “本将相信……”南鹰若有所思的回首望向军队之中,亮如白昼的火光映射下,一个白马银甲的身影分外耀眼:“这份金鹰上将的名单,很快便会重新调整了!”

    “叔父!不知小侄有没有机会?”孙策腆着脸凑了上来:“看到各位叔伯兄长们入选,小侄实在是心痒难搔……”

    “阿策!你……”周瑜惊异的脱口而出,他看了看南鹰,随即沉默下来。

    “胡闹!”南鹰向着孙策的胸前擂了一拳,摇头道:“你继承了坚兄的基业,现在已是半个江东之主,日后更是要称雄一方的大人物,怎能在叔父麾下为将?面对你的部下,你如何能够交待?”

    孙策一怔,也沉默下来。

    “大将军!既然您一切安好,郭先生也已逢凶化吉!”周瑜突然接口道:“那么,我和阿策也应早日回转江东了!刘繇、王朗和严白虎之流虽然节节败退,仍有死灰复燃之象,荆州刘表与我们的战事更是一触即发,我们不敢稍有懈怠!”

    “此言有理!”郭嘉大有深意的瞧了一眼周瑜,向南鹰道:“主公!扬州刺史孙策尽忠王事,屡立功勋,请主公奏请天子,封孙策为乌程侯,封周瑜为江夏太守,并赐金帛钱粮,以慰其功!”

    他转向孙策和周瑜微笑道:“你们不顾江东部属的劝谏,一意孤行的发兵前来救护我家主公,若不能带回点实实在在的好处,怕是也不好交待吧?”

    南鹰含笑点头道:“这个绝无问题!天子一定会恩准的!”

    “嘿嘿!还是郭老兄想得深远,够意思!”孙策大喜,一把搭在郭嘉肩上:“兄弟记住你这份心意了!”

    周瑜却是一怔,终于挤出一个笑容:“多谢大将军,多谢郭先生!”

    孙策喜滋滋的拜别了南鹰和众人,引着一众人马径自踏上了归途,眼见着将要远去,他突然又掉回头来,遥遥高呼道:“叔父,明年便是我和阿瑜的冠礼,还望叔父莫辞辛苦,亲来主持才好!”

    南鹰亦是受到了感染,远远用手语打出了“一定”的手势。

    他微笑着目送孙策远去,仿佛不由叹道:“好一个江东小霸王,真是前途不可限量!”

    “是吗?属下倒是没有主公这般乐天!”郭嘉缓缓站起身来,行至南鹰身侧,轻轻道:“好一个单纯的笨小子,轻而无备,勇而少谋!我就怕啊……他很快将会死于小人之手!”

    “你说什么?”南鹰心中有如被重锤狠狠擂了一记,他骇然回首,面青唇白的望向郭嘉:“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

卷六 群雄逐鹿 第九十九章 北郭南周() 
南鹰浑身冰冷,难以置信的望向郭嘉。若非郭嘉的石破天惊之言,南鹰几乎就要遗忘了孙策的历史命运……一代英雄,竟然真的是死于几名宵小之手!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凭着先知先觉的优势,南鹰曾经做出过多次所谓的预言,当然均是一语成谶,这令他在朝野之中享有比肩许劭的盛誉,甚至尤有过之……然而,郭嘉是如何做出孙策将要死于小人之手的推断?如此精准且又悲观的预言,相比孙策如今如日中天的声势,南鹰扪心自问,若非是穿越时空而来,便是连他自己也难以相信!

    “主公似乎大为惊骇?不,你不是惊异于孙策可能将要经历的命运!”郭嘉细细端详着南鹰的神色,瞳孔突然缩了一缩:“你是在惊奇为何我会感知到孙策的命运!这么说……真的有可能发生!”

    “我需要知道你的依据!”南鹰死死盯着郭嘉的目光:“千万不要向我说……你纯粹是在猜测!”

    “其实就是猜测!不过,我当然有依据!”郭嘉目光蓦然变得复杂深远,他微微叹息道:“如果主公愿意听,我当然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是,在我说出最终的推论之前,请主公必须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什么意思?什么叫我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南鹰皱眉,随即坦然道:“先不管其他的,只管说出你的真实想法便是!”

    “我的推论是……孙策此回江东必有风险!”郭嘉有些难以启齿道:“并且,那风险一定是因为主公你所带来的!”

    “什么!”南鹰浑身剧震,身体都晃了一晃,他几乎是吼出声来:“胡说!”

    “主公你真的迟钝了!或许是太多的线索放在您的面前,令你难以看清真相!”郭嘉缓缓站直了身体,眼中再无丝毫的隐讳之意:“这些年来,您与孙坚情同手足也就罢了,但您与孙策竟然亦情如父子,这已经为他埋下了杀身之祸!”

    “第一条线索……”他缓缓竖起一根手指:“孙策在渤海军中历练效力多年,他对渤海的感情极为深刻,这令他子承父业之后,仍然不时以渤海一员自居,这已经令江东的文臣武将生出高度的危机之感!”

    “第二条线索……”他再竖起第二根手指:“当年,因为主公的介入,孙坚与孙策父子几乎为了传国玉玺的处置而决裂,最终孙坚死于刘表之手。不管真相如何,江东诸将一定会认为,主公已经强行干预了他们的内政!而其后,孙策又听从了我的建议,断然以传国玉玺向袁术交换了兵马钱粮,这令江东诸将对我们的不满几乎达到了顶点!”

    “第三条线索……”他不理南鹰渐渐苍白的面色,自顾自侃侃而谈:“平定江东之初,完全是我们渤海军帮助孙策开道,并资以战船粮草,这才有了后来的势如破竹之势,江东诸将嘴上不说,却必定人人自危,只差没有生出寄人篱下的敌对情绪了!”

    “第四条,似乎不用嘉再细说了吧?”他盯着南鹰道:“为了主公的安危,孙策不惜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战果,不惜得罪了他的母亲和全体部属,人们不禁要问:他究竟是未来可以全力辅佐的江东明主,还是渤海军一力扶植的傀儡……”

    “够了!”南鹰怒道:“你的意思是说,因为我的关系,江东诸将会夺权篡位,甚至加害策儿?”

    “我并没有这么说!”郭嘉摇头道:“但是,江东将士对孙策渐渐离心却已成事实,不仅如此,我还听说孙策在江东时,无论治军理政均是刚愎自用,几乎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不久前,我还收到一个消息,余姚名士高岱在孙策前依恃才能,出言无礼,遭到囚禁,引得很多江东名士纷纷为高岱静坐请愿,希望孙策能够免其罪责。据说当时场面颇大,远近数里都坐满了请愿之人……”

    “那么,策儿是如何处置的?”南鹰心头一慌,生出很不好的预感:“他总不会因此便杀了那个高岱吧?”

    “正是如此!孙策认为众人合力逼他就范,于是……”郭嘉神色黯然道:“他当场下令处死了高岱!”

    “什么!他怎能如此草率!”南鹰失声叫道:“这么做,岂非自绝于江东群士?”

    “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郭嘉神色凝重道:“高岱这个人我知道,虽然为人迂腐,性格木讷,但仍不失为一介忠厚之人,他绝对不会轻易出言辱及孙策……”

    “你怀疑这背后有人蓄意挑拨?”南鹰心头更惊:“这么说,策儿此回江东,岂不是……岂不是!”

    他突然间大吼道:“高风,立即快马给本将截住孙策!”

    “主公,万万不可!”郭嘉伸手阻住南鹰:“如果我猜测是真,正有一张无形大网针对孙策而采取行动,那么你就更加不可轻取妄动了!否则,一旦打草惊蛇,不仅会害了孙策,更会令我们渤海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这话又是怎么说的呢?”南鹰心忧孙策安危,只觉脑中一片混沌,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冷静。

    “此刻,主公从西凉平安返回的消息定然已经轰传天下,袁绍此前左右徘徊的两个方略均再不可行!那么,他只有一条出路了!”郭嘉从容道:“他会两略相合,不仅要联合公孙瓒,还会唆使众多汉室宗亲和各地诸侯,一起围攻我们渤海!”

    南鹰浑身一颤,眼神却渐渐转厉,放射出凛烈杀机:“那么,我们的当务之急便是要整军备战!”

    “主公此言是矣!”郭嘉见南鹰终于回复镇定,不由欣慰一笑:“请主公放心,既然我们已有头绪,便绝不会坐视孙策遭遇不测,我会立即拟定一份方案,确保事态可控!”

    “而且,主公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孙策暂时是绝对安全的!”他突然又是神秘一笑:“因为,他身边尚有一个明白人!”

    “周瑜!”南鹰脱口而出,心中却是明显一松。

    “阿瑜!阿瑜!”孙策仍是一副眉飞色舞的神色,却一眼瞥见身侧的周瑜始终低头不语,仿佛若有所思,不由愕然道:“怎么了?”

    “啊!没什么!”周瑜一惊抬头,笑道:“今日初见名动天下的南鹰大将军,当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令人好生敬佩!”

    “那当然!”孙策得意洋洋道:“别说是你了,当年我阿爹何等眼高于顶的人物?然而平黄巾时一见叔父,就差五体投地了!”

    “传说中,大将军不仅文武双全,战无不胜,还是当今天下一等一的圣手神医!”周瑜回首遥望,止不住的悠然神往:“当先尚自不信,今日一见,当真是神乎其技……而大将军年过三旬,却依然青春依旧,宛如少年样貌,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啊!”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孙策一怔道:“当年父亲就曾感慨过,叔父的容貌不仅没有衰劳,反却比十年前仍要年轻,真是不可思议!”

    “大将军如此惊才绝艳也就罢了!”周瑜怔怔道:“最令我惊叹的是,连他手下一个第四军师郭嘉,都是如此一位绝世人物,再听你评论渤海军文臣武将,似乎个个都是人中龙凤,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你莫要小看郭嘉,虽然我与他相识不长,但他却是叔父最为器重的人物!”孙策回忆道:“当年在渤海,叔父曾经私下向我言及,当今天下,英雄辈出,贾诩、程昱等人俱有经天纬地之材,然而江山代有人才出,细数年轻一辈的智谋之士,当属北郭南周,再过十年,还有龙凤呈祥!”

    “北郭南周?龙凤呈祥?”周瑜茫然道:“怎么从未听过?难道我当真如此孤陋寡闻?”

    “我也是首次从叔父处听此一说!我只知道这北郭便是郭嘉!蒙叔父信任,虽然郭嘉一直潜伏在袁绍身侧,但是叔父对我却是开诚布公,否则,当日郭嘉贸然见我,劝我将传国玉玺送予袁术,我安能轻易答应?至于问及南周和什么龙凤,叔父却是笑而不答!”孙策亦是茫然摇头,突然睁大了双目:“喂,阿瑜你说,这个南周会不会便是指你呢?”

    “什么?不可能!”周瑜猛然震动了一下,却苦笑道:“我与大将军不过初识,且我并无什么功绩可以入得大将军之眼!之前赞大将军是神仙中人,这仅是比喻!如若大将军当真可以未卜先知,那么他便真是天神下凡了!”

    “叔父怎么就不能未卜先知了?”孙策不服道:“当年凉州叛军围困洛阳,叔父指天立誓,三日之后叛军必遭天谴,而三日之后果然应验,直接导致数万叛军不战而溃!此事敌我双方十数万人均可为证……对啦!远的不说,只说最近之事!中平元年,叔父平黄巾时与郭嘉在山中偶遇,直接断言他日后恐有不治之症,惟叔父一人能解,此事有名闻天下的胡昭胡孔明先生亲自为证,事隔十年,终于一言成谶!你又作何解释?”

    “果有此事?”周瑜面容转白,骇然道:“适才分手之际,大将军,大将军他曾在错身之时在我耳边轻语……”

    “恩?连我都没听到!”孙策愕然道:“叔父说了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