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鹰扬三国-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益州刺史刘焉闻听汉中空虚,不失时机的出兵攻打,却立即为巴郡太守苏固、五斗米教张鲁和西北诸羌联手抵制,于险关要隘处节节抵挡,根本难以寸进。

    作为始作俑者的渤海军当然更没有闲着,他们表面上放弃了东海、琅邪两郡,实则却是不无收获。退守前,他们利用渤海军民望暴涨和陶谦声誉江河日下的大好时机,发动了强大的政治攻势,于两郡之内广为宣传陶谦将要秋后算帐的恐怖主义言论,并借机发布渤海全境三年之内再降赋税的新政,引得两郡百姓纷纷请求随军避入青州。对此,渤海军大力欢迎,一概照准,数千架四轮战车发挥出强大无比的运输能力,两日两夜之间便输送上万百姓迁入青州,令部分村亭竟致十室九空。同时,渤海军再次抄没多家素有民怨的地方豪强,将其家财粮米尽数裹挟而去,赚得盆满钵满。

    不仅如此,渤海军甚至仍有余力派出一支精锐轻骑,长途奔袭数百里,趁夜袭击了堪堪行至下邳境内的袁术军,将他们杀得溃不成军之后,这才从容远遁。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时间,大半个中国都打成了一片,处处都是战火弥漫。虽然在明面上,渤海军仍是一派力拒群雄、游刃有余的表相,然而随着图穷匕现,袁绍、袁术、公孙瓒、陶谦、刘表甚至是刘焉和李傕郭汜等辈,纷纷或明或暗的向南鹰势力宣战,在大汉疆土上,一张庞大无比的南鹰包围网已然形成,吕布、张燕之流不过是一时之助,曹操、刘备等人尚处于观望并暗中拓展势力阶段,真正死心塌地站在南鹰一方的不过只是一个仍然不成气候的孙策罢了。

    至此,已有著名评论人氏指出:虽渤海军之强,甲于天下,并占正统之利,然树敌太多,且不遗余力剪除地方豪强,引得天下人人自危,其势已成强弩之末,败亡之日不远矣。此言一出,立即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

    没有人知道,正当天下人都对渤海军前景持悲观态度之时,匆忙回师的渤海军却已经开始秘密整军,重新集结起一支近两万人的大军。

    徐州之战并没有令渤海军受到什么损失,相反,在此战中,部分新军已在磨砾中得到了锻炼,成长为合格的战士,全军战力不降反增。同时,对青州野心勃勃的陶谦集团受到了重创,短期之内连元气都难以恢复,再难对渤海军造成威胁,而袁术、周昂等人亦在渤海军的强硬反击下有些惊魂未定,暂时打消了混水摸鱼的心思,正在积极加强力量,并四处串连,以图在日后与南鹰进行主力会战。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李进已经完全肃清了青州,更打败了同床异梦的孔融,巩固了青州境内的局势,防守上日趋完善,再不惧任何敌军的小股进犯。可以说,徐州之战虽然放弃了已经占据的两郡之地,却消除了部分隐患,挫动了少数人的觊觎之心,并得到了宝贵的人口和钱粮,而渤海军快速回师,更令张开的五指重新握成了拳头,有能力向其他方向发起一场大规模战役。

    奔腾咆哮的黄河之畔,南鹰目视着一队队鹰师快速登舰、一艘艘战船扬帆离岸,嘴边泛起一丝傲然笑意……旬月之际,他已经统领着大军三渡黄河,利用高速机动的强大能力,将无数敌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完全失去了对他真正的战略意图的正确判断。目前徐州局势已乱,而各路诸侯也已现出了獠牙,他却激流勇退再回黄河北岸,以期对袁绍集团发起致命一击。当他第四次渡过黄河,便是真正收复徐州之时。

    当初定计徐州,既是一次进退自如的长途远征,也是一次真伪难判的大胆试探,只有等到所有敌人都行动起来,其兵力虚实才能一览无遗。尤其是袁绍,他才是当今世上,自己唯一的劲敌。如果诸敌不动,坐视渤海军吞并徐州,固然是绝佳结局,如此一来,便可雄踞东方,虎视荆扬。若是今日这般发展,也不失为为一条引蛇出洞的上策。因为袁绍果然已经行动了,他甚至顾不上完全完成兵力部署,便急不可待的向着渤海进军,恰恰落入南鹰的陷井……除非那一万五千兵马与防线上的三万兵马会合,否则高顺根本不会有防守失败的危险。而这一万五千兵马正在因为身后张燕突然发难而进退失据之际,正是南鹰出奇兵沿着黄河逆流而上的天赐良机。

    原定计划中,两万鹰师将在魏郡之南登陆,一举击溃那一万五千缓缓行军的袁绍兵马,而后从清河背后向着与高顺对峙的三万袁军发起攻击,在两面夹击之下,三万敌军势必全线动摇。此时,南鹰便可挟大胜之威逼降兖州刺史曹操,将黄河以南的青、兖之地连成一片,彻底断去袁绍与刘表、周昂的联系,更可促使摇摆不定的黑山诸军站在自己一方。如此一来,北方的统一指日可待,因为公孙瓒根本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一旦渤海军从陆上的西、南两个方向和海上发起三面攻势,他能够抵挡一个月便足可名列千古名将之林。而北方除了袁绍、公孙瓒的最后一个势力则是刘虞,他是坚定的保皇派,又无甚野心,只须一招杯酒释兵权就可轻松搞定。哦,对了,在辽东还有一个公孙度,可惜在南鹰心中根本没有任何存在感,只是一个腾出手来即可扫平的小角色。

    北方若平,则可以三年为期整军备战,届时至少可以发动十万至十二万兵马南下,先取豫州,再夺三辅,完成东西会师的壮举,从此西降刘焉、北拒韩马、南擒刘表……或许刘表已经等不到那一天便被孙策灭了。再之后……长江以北再无敌手,纵然孙策已经统一南方,凭着两人的密切关系,也有很大可能不战而降。

    想到此处,南鹰心头一片火热。他此前从没有想过,统一天下的胜利有一天会距离自己如此之近。他现在只需要等待最后一个契机,那就是公孙瓒的兵力动向。如果公孙瓒在他全力对付袁绍之际突然出手,高顺会很吃力,不过不要紧,高顺只须扛住二十天,来自青州的李进援军便会死死顶上,务令公孙瓒难越雷池半步。

    “将军!”风尘仆仆的高风出现在南鹰身后,他略有些兴奋道:“公孙瓒的兵力情报来了!”

    “哦?快说!”南鹰旋风般转过身来,却见荀攸一脸木然的立于高风身后,不由一怔。这个荀公达自从当日被迫加入渤海军后,自己对他可说是毫无保留的信任,除了“貂蝉行动”和汉中鹰巢外,所有机密消息均对他全面开放,与首席参谋享受的权力都无二致,可恨此人却总是沉默寡言,至今一策未献。

    “是!将军!”高风咧嘴一笑:“公孙瓒不仅没有向着前线增派兵力,反而从前线暗中抽调兵力向北集结,如今防线上的兵力已经不足一万五千!”

    “向北集结?”南鹰身躯一震,脱口道:“他是要对刘虞动手了!”

    “不错!”高风微笑道:“之前我们尚有怀疑,他公孙瓒是吃了熊心虎胆,竟敢只派一千白马义从进犯我境……现在看来,根本就是声东击西,欲盖弥彰。他真正的目的,便是在不引起我军警觉的情况下,快速消灭刘虞,免去后顾之忧。”

    “可惜刘虞了……”南鹰叹了口气:“去传令吧!全军按原定计划行动,全体登船,直取魏郡!”

    “且慢!此计不妥!”一声突如其来的高叫,唬得两人一起侧目。

    “哦!公达还有锦上添花之谋吗?”南鹰一怔,对荀攸双手一摊道:“方略已经议定,若是公达不做大的调整,本将当然无有不允!”

    “将军!”荀攸面上闪过艰难挣扎之色,突然一揖到地:“攸恳求将军,放弃征讨袁绍,全军改道,直取涿县!”

    “你说什么?攻打涿县!”南鹰愕然半晌,一张脸猛然间冷了下来:“公达,你这是什么意思?”

    “攸的意思是,暂不攻打袁绍,而是去援救刘虞!”荀攸仿佛下定决心般,目光寸步不让的回视着南鹰:“就是这个意思!”

    “好你个荀攸!”南鹰尚未开口,高风已然怒极而笑:“我们费了多大心思,才争取到这么一个可以打败袁绍的千载之机,你却让我们临时变计去救刘虞?早听说你们荀家与袁绍关系密切,荀爽便是天干地支的忠实走狗,今日果然是露出了真实目的了!”

    “来人!”他回头狂叫道:“将这个内奸给我捆了!”(。)

卷六 群雄逐鹿 第五十五章 鹰师亮剑() 
瞧着一群渤海军战士恶狠狠的扑了过来,荀攸的面容一片惨白,嘴边尽是苦笑,却出人意料的没有出言分辩。

    “且慢!”随着南鹰抬手示意,战士们迅远远退开。

    “为了本将一向以来从善如流的名声……”南鹰冷冷的目光落在荀攸身上:“给你机会申辩!”

    “多谢将军!申辩之前,容攸斗胆一问……”荀攸仿佛并未感到意外,他深施一礼,从容道:“将军是否仍为大汉之臣?”

    “放肆!”高风忍不住将手搭在了腰间的刀柄上。

    南鹰突然间笑了,然而他的目光依然清冷凛冽:“原来本将为了大汉做了那么多事,还有人在质疑本将的心意?”

    “荀攸,本将知道你不怕死,更时时以大汉义士自诩!可是本将也想要问你一声……。”他眼神如刀,竟令荀攸生出双目刺痛的感觉:“当今天下,各路诸侯,你是否还能举出一人,能及上本将对于汉室的付出与忠贞?”

    “……。不能!”即使以荀攸的灵思巧智,心念百转之下,亦不由无言以对,心中更知南鹰对于他铺垫之言早已洞若观火,只得颓然道:“将军南征北战、匡扶江山的盖世军功自不必说,而您解疫万民,拨乱反正,又曾仗义直谏,不惜自毁前程也要反对先帝的卖爵鬻官……。只此几项,足以震古烁今,当世再无一人可及!”

    “虽然本将所做的,远不止你所说!仍要谢谢你的认可,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南鹰又笑了,然而瞳孔中除了如深潭般的忧郁,又多了一些说不清的复杂情绪:“本将做了这么多,又从无半分私心,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欲除本将而后快呢?就说你荀攸,本将自问对你是求贤若渴,然你仍然为了一点宗族私利,与本将同床异梦……”

    “凡俗之人耍小聪明,是为机敏;而智者欲盖弥彰,诚为可笑!”南鹰将渐显茫然的目光挪向远方滔滔大河:“在这世间,人与人之间,为何不能再多一点坦诚呢?荀攸……自你加入渤海军,尚是次献策,却让本将失望了!”

    “不,将军,我……”荀攸突然间觉得喉头堵,千言万语,一时无从说起。

    “你劝本将救刘虞,无外乎三个理由!”南鹰再次将目光落在荀攸面上:“第一,刘虞主政幽州以来,主张怀柔以制诸夷,在他的治理下,漫长的边防线上却保持了难得的和平,百姓得以喘息,而公孙瓒正好相反,他是一个典型的好战份子,与乌丸、匈奴和鲜卑之间可谓水火不容,一旦他入主幽州,北方必将生灵涂炭。第二,本将即将攻打袁绍,他与你荀家渊源颇深,至今仍有荀家子弟效力在他的属下,你若然能令本将改变策略,便是尽到了自己的仁义,心底再无愧疚!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你在试探本将……一试本将为了挽救大汉宗亲,是否能够放弃眼前利益,二试本将对你重视程度,是否能够为了你而不惜调整整个战略布局!”

    “你的心思太重了!然而说到底,你也只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他冷冷的盯着荀攸:“欲以三寸不烂之舌而挑动天下局面……荀家的人,都这么自我吗?”

    荀攸听着南鹰侃侃而谈,几乎将自己的心底私密全数揭开,突然间只觉口干舌燥,再也说不出话来,心中只在想一件事……盛名之下无虚士,说鹰扬中郎将只是一介武夫的人,自己才是一个最大的蠢材!

    “不想说点什么吗?没关系,不管你相信与否,本将今天也和你说点心里话!”南鹰有些落寞的伸手轻抚胯下神驹白鹤鬃毛,淡淡道:“多年来,有人说本将是天下名将,沉迷于征伐之间,有人说本将是耿直之人,视名利有如无物,更有人说本将是世间枭雄,意欲问鼎九五……。然而惟有本将自知,此生最大的追求,就是寻一处清静安宁之处,林间漫步,对月长歌,在无拘无束之际探寻人生真谛……不过,这个世道让人无可逃避,若不能以战止战,天下便会一直乱下去,总要人站出来做一个终结!”

    “人固有一死,是以自古以来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诸子百家,都想要留名于史!”他从马上微微俯身,深邃的目光仿佛直视到荀攸心间:“时光如镜,自映是非黑白!为国为民留名于史者,终将于万世相颂,精神永存;而只谋私利留名于史者,注定会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你是智者,也是一个做学问的人,难道还参不透这其中奥义吗?”

    “将军!”荀攸平整的衣衫上,突然间泛起层层波纹,他有一种站立不稳的奇异感觉,茫然四顾之间,仿佛听到自己说:“将军,今日始知,攸与您相与,直如萤火之比皓月,是攸短浅了……那么,我应该怎么做?”

    “传令下去,全军停止行动!”南鹰幽幽的声音似乎也是从极为遥远之处传来,却令他浑身剧震的惊醒过来,几乎从原地弹跳起来:“既然荀军师否决了奇袭袁绍之策……立即着手重新修订战事方略!”

    “不!将军,您……”他的目中猛然间一阵模糊,南鹰那清秀却有些疲倦的面容,也似乎正在摇曳幻化,变得朦胧伟岸。

    “你的用心让本将失望,然而你没有巧言令色,更有着直视本心的觉悟,这令本将却很欣慰!”南鹰平静的望着荀攸:“所以本将遂你所愿,因为身为男儿,只要你认为这件事一定是正确的,便终会找到正确的理由……对于你和我而言,今天是一个好的开始,本将期待着!”

    他仰望了望天色:“不过,同样是身为男儿,一旦作出抉择,便一定要挑起这份责任……。给你两个时辰,重新制订一份针对公孙瓒的作战计划,否则本将仍将依照原议,向袁绍起进攻!”

    说罢,他再不理呆在原地的荀攸,缓缓策骑而去。

    “哼!真是便宜你了!”高风狠狠瞪了一眼荀攸,向着南鹰追了过去。

    听着蹄声笃笃,目送着将军远去的身影,荀攸突然间一鞠到地,久久没有抬头。没有人知道,借着深埋头颅之际,他不动声色的将两滴夺眶而出的泪水拂在了袖间。

    第二日清晨,当天光大现之时,一只鹞鹰从半空露出雄健的身形,几个盘旋后,迅俯冲下来,轻灵的落在一只臂肌坟起的平伸手臂上。

    “高将军,这是南将军的紧急军令!”一身盔甲端坐于马上的高顺信手从部将手中取过白帛。

    “嘿嘿!这变就变,真会给大哥压担子!”白帛上看似亳无意义的密语落在高顺眼中,却立即成为一条条严谨的作战指令,他有些无可奈何的苦笑起来。

    然而,当他将白帛收入怀中,昂挺胸之际,威严豪勇的气息立即令身侧所有部下屏住了呼吸……这是高将军即将起大战的独有反应。

    “传令……作战计划变更,南将军不会从敌后起夹击,而我部仍将按照原定方案攻击正面的袁绍军!”高顺随手拉下铁制护面,护面之后传来的语声竟似也带上了一丝金铁交鸣的铿锵之音:“算袁绍命不该绝,不过我部集结全部力量的攻势,也没那么好捱!”

    “南将军改变了计划吗?”好几员部将一起露出了失望之色,不过他们迅又换上了一脸惊喜之色:“也就是说,没有人抢功了啊!哈哈!”

    “谁敢抱着轻敌之心,本将立即临阵撤将!”高顺不怒自威的目光从一众将军面上扫过,令他们无不噤若寒蝉的低下头来……说到底,渤海军最令人心生敬畏的两人,一是高顺一是贾诩,南鹰只能排第三!

    “南将军听从了荀攸的建议,将趁着公孙瓒全力攻击刘虞之时,一举打掉公孙瓒!所以,我们必须打痛对面的袁绍,令他们短时间内不敢犯境,为南将军的胜局扫清障碍!”高顺深深吸了一口气:“所以,我部将会亳无保留的全力作战……南将军已经同意,除了狂兽营的秘密武器外,其他所有雪藏力量,均可以自由使用!”

    “荀攸?他算个屁!”几名将军一起呆住,有人忍不住骂道:“不知道他使了什么伎俩,竟能骗得南将军同意……回头瞧我不收拾他!”

    “废什么话!”众将之中,典韦大喝道:“将军自有道理,你们谁敢造次!”

    “高将军,请下令吧!”久违的典韦仿佛已经褪去了昔日的粗豪,越显现出一名大将应有的风范:“即使没有南将军的支援,我们仍然要打好眼前一仗……末将愿意为锋!”

    “说得好!在场诸位,几乎全是当日的鹰巢老兄弟和北军同袍,我们才是渤海军的最强力量!而你典韦更是我渤海军中屈一指的勇将,当然为锋!”高顺迸出一阵自心底的大笑:“诸将听令!”

    所有将军们一起凛然道:“在!”

    “没有战术,没有计谋,更没有什么花样!”高顺平静的目光倏的放射出狂热之光:“今日之战,动全部军力,摆出飞鹰大阵,我们就这么堂堂正正的……”

    他猛然伸手,直指遥远之处的袁军防线,狂喝道:“一路碾压过去!”

    “喝……哈!”所有鹰将一起狂叫起来。

    随着令旗飞展之间,一支又一支渤海军的特殊兵种部队从防线之后冲了出来,甚至一具具庞大的战争兵器也被推出,迅汇聚成獠牙尽显的可怕战阵,隆隆的战鼓之声响彻天地……为了守卫身后的家园,他们已经在防线之后沉默了太久,然而一旦亮剑,惟有饱饮敌军鲜血,继续向世间宣告鹰军不败之名,方会还剑归鞘。8

卷六 群雄逐鹿 第五十六章 飞鹰大阵() 
“呜——呜——”数十名渤海军战士将口凑在狰狞粗大的牛角号上,猛然鼓腮吐气,宛若龙吟狮吼的战争号角立时响彻原野。

    “敌军进攻!敌军进攻!”袁军大营前,望楼上的什长蓦然瞧清了远方的情形,惊得心跳如雷,他不顾一切的扯着变了调的嗓子狂叫起来,同时将手中木槌狠狠砸向身侧的金锣。

    袁军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