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鹰扬三国-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捕冀沟淄蚪俨桓矗 

    “有这么严重吗?”马云萝吃惊的张大了一张檀口,浑然没有注意到她此刻的表情动人已极。

    “这是义不知何时凑到了地图前,猛然间瞧清了贾诩涂下的几处墨点,不由瞳孔剧缩。

    “你看懂了?”贾诩苦笑道:“不等甘宁统领着庞大的船队绕过漫长的东海海岸驶入长江,渤海便将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袁绍、公孙瓒、袁术、陶谦他们均会调集重兵,陈于渤海周边,只待我军空虚便可群起而噬因为他们等待这样的机会已经太久了!”他定定的瞧着甘宁:“而当你高歌猛进击破刘表之时,早已觊觎荆州的益州刘焉则会不惜一切代价的拿下巴郡,西进与你争夺荆州,还有兖州、豫州、扬州那些蓄势待的诸侯们这个道理很简单,荆州可以落入一个弱者之手,却绝不能落在主公这样的雄主手中!否则,他们必死无疑!”

    “这样的后果,你,还有你们,真的明白吗?”贾诩的话语有如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所有渤海军将领心中,他们的脸色全变了此时天下群雄包括长沙军在内当然并不知道,其实巴郡早已掌握在了南鹰手中。而巴郡则是益州进击荆州的必经之地,如果渤海军拿下荆州,不仅会引周边诸方势力群起而攻,更会严重刺激刘焉,他极有可能放弃部分利益,暗中联合各方也要誓死夺取巴郡。在立足未稳且深入敌后的情况下,甘宁不仅守不住荆州,更会连累苦苦坚守汉中和巴郡的鹰巢军团。

    “正如主公以前说过的话一般!”贾诩凌厉的目光扫过帐中所有渤海军将军,几乎令他们不敢抬起头来:“你们,仍然停留在战术级别根本不懂什么是战略大局!(。)

    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卷六 群雄逐鹿 第五十章 定计徐州() 
随着贾诩掷地之音落下,大帐之中突然针落可闻,再无一人开口说话。

    “叔父!”孙策明显有些手足无措,听得贾诩痛陈厉害,显然对他有如一盆凉水当头浇下,为父报仇的迫切之心立时冷静下来。

    “是侄儿事先思虑不周……。”他嚅嚅道:“渤海军的处境比之我们更为严峻!侄儿只想斗胆借得几千兵马便足矣,区区一个刘表……。”

    “长沙军目前战力如何?”贾诩再次插口。

    孙策愕然,终于颓然道:“连场大战之下,可战之士不过七千!”

    “区区一个刘表?少将军你真是好大的口气!”贾诩毫不留情的冷笑道:“令尊何等人物?那是在长胜不败之誉上唯一可以与鹰扬中郎将并称的名将,当日平黄巾、战韩遂、破董卓,何曾落过半次下风?然而,就是这么区区一个刘表,竟能令他壮志未酬而饮恨折戟……。如今长沙军折损过半且士气低落,再加上几千渤海援军便能扭转乾坤了吗?”

    长沙军诸将中,黄盖一向性如烈火,闻言不由勃然作色:“贾先生,我们长沙虽然如今兵败,却也不会令人随意嘲讽……。若您无意相助,那么只当我们今日没有来过便罢!”

    “住口!不得无礼!”孙策心头一跳,别人不知道贾诩的神机妙算之能,他在渤海呆了年余,却如何不知道?急忙出言喝止,同时向着贾诩歉然道:“先生,公覆就是这个脾气,您休要见怪!”

    “我怪什么?”贾诩反而欣慰一笑:“少将军能有如此勇烈忠直之士襄助,则大事必成、大仇必报!”

    “还不快开口问计?”坐在斜对面的马钧立即向着孙策无声的对着口形。

    “请先生教我!”孙策再无犹豫,当头拜下。

    “唉,快起来!文台不仅是南将军的手足,亦与我是相交匪浅,建言献策我是义不容辞啊!”贾诩叹了口气,伸手拉起孙策:“不是我不同意打刘表,而是因为荆州四战之地,若无稳固后方徐徐图之,即便打下了亦将引来周边诸侯群起而攻,诚为自取灭亡!”

    “若兖州、豫州尽在我们之手,后勤、兵员和支援源源不绝,则可逐步蚕食荆州,甚至一战可下!”他坦然道:“冒着渤海自身难保的危险,调集重兵远袭千里去攻一块强敌环伺的飞地……。作为渤海军军师,我绝对不会同意这么轻率的主张!”

    “更何况,贵军在荆州毫无天时、地利和人和可言……。”贾诩再次一叹:“文台将军当日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尽并其众,看似实力暴涨,却也尽失荆州人心……。听说文台将军所以中伏兵败,便是军中荆州籍斥侯反水假传消息所致,不知可有此事?如此操之过急的想要谋夺荆州,时候远远未至啊,少将军!”

    他此言分析入微,合情合理,连长沙军诸将也无言可对,唯有默然点头。

    “先生说的是!”孙策急急道:“晚辈当然知道君子报仇三年未晚的道理,请先生教授一个重整父业、报仇雪恨的稳妥之策吧!”

    “江东!”贾诩再次行至地图前,一指点在图上:“少将军一族世代在吴地为官,深得当地军民爱戴,可谓是根深蒂固。而此时江东之地并无枭雄之才占据,若可以趁势而起,尽统长江以南之地,当可与刘表隔江相峙,以图徐徐克之!”

    “什么!江东!”孙策浑身轻颤,一双虎目情不自禁的望向南鹰……。一时之间,他心中懊悔无及。当日分别之际,南鹰便暗中向他透露此策,他却并没有放在心上,若当初听从此言,他父亲何至于如此下场?

    “此言是矣!多谢先生!”孙策终是一代人杰,他立即作出了最正确的选择,向着贾诩深深一礼,并向南鹰请求道:“侄儿无能,恳请叔父借予我五千精兵,远征江东!”

    “孙策就是孙策……。你果然没有令我失望!”南鹰嘴边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他缓缓立起,猛然间沉声喝道:“众将听令!”

    “在!”所有渤海鹰将“呼啦”一声全站了起来。

    “管亥、侯成!领三千骑兵助战!”

    “末将得令!”

    “徐晃、曹性!领四千战车兵、三千弓手助战!”

    “末将得令!”

    四名将军一起并肩而立,轰然应诺。

    “什么?这不是一万兵马了?”孙策和长沙军众将尽皆一呆。孙策是发自内心的感谢涕零,而长沙军诸将却是喜忧参半……。长沙军只有七千,援军却有一万,更何况任谁也知道,渤海军战力绝对凌驾于长沙军之上,如此主弱宾强,如何协调好指挥上的关系?

    “本将知道你们在想些什么!****义、马钧出列!”南鹰目光闪过意味深长的光彩:“委****义以军事参议,委马钧以军辎总管,所有助战部队听从孙策将军指挥,一切军需用度由我渤海军自行筹备。”

    “只要长沙军不犯下轻敌冒进的错误,一万渤海军将无条件服从孙策将军调遣!”他轻轻叩了叩将案:“不过,时间期限是一年,若一年时间仍然拿不下江东……。策儿,本将只能命令助战部队撤回!”

    “叔父放心,若一年时间拿不下江东,侄儿也无颜再苟活世间了!”孙策双目大亮道:“更何况,侄儿也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好!有志气!”南鹰哈哈一笑:“那么本将再来个锦上添花……。本将会急调李少杰回来,统领五艘鹰级战船为你肃清水路!”

    “不过,有个条件!”他瞧着一脸激动之色的孙策:“渤海军征战江东期间,若有兵员折损,必须就地补充,可以吗?”

    “当然绝无问题!”孙策断然道:“叔父顶着这么大的压力为小侄临战分兵,怎可令您雪上加霜?”

    “好!就这么决定!”南鹰霍然而起,炯炯目光直视孙策:“当你完全占据江东,而我渤海军打通南下之路,便是你我两军南北夹击刘表之时!”

    “多谢叔父!”孙策泪水泉涌而出,再次拜倒在地。

    “谨遵将令!”帐中两军将领无不心悦诚服的躬身为礼。

    随着将军们纷纷撩帘而出,须臾,帐中只剩南鹰和贾诩二人。

    “主公,没有外人了!”贾诩微笑道:“您现在可以说出下一步的攻略目标了吧?”

    “你猜呢?”南鹰淡淡一笑:“若说当世懂我之人,你算一个!”

    “当是豫州吧?”贾诩有些犹豫道:“如今青州仍未完全平定,北上不可取,西进亦困难重重,而豫州自孔伷死后,虽有大臣奏表孙坚为豫州刺史,却被袁绍抢先表了部属周昂为刺史……若我军打着为孙坚遗子孙策伸张正义夺回豫州之名,当属名正言顺!不仅如此,豫州为九州腹地,东连青州,南接荆州,正是我军首选……至于兖州,听说曹擦刚刚被表为刺史,凭着我们与他的密切关系,倒是有些不太好动手了!”

    “错了!豫州虽然重要,却如荆州一般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要我们表现出攻略豫州的意图,仍将成为众矢之的!”南鹰缓缓道:“想要取得更大的战略纵深,为日后掌控整个东南,我们必须拿下徐州!”

    “徐州?”贾诩微微一怔,立即道:“倒也不错!徐州乃是北国锁钥和南国门户,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不过,我一直认为主公会全力向西南方经略……。一旦我们缩短与鹰巢的间距,那么便大事可期了!何况徐州刺史是陶谦,这么一个碌碌无为的庸才,料也无足轻重!”

    “你还要考较和试探我吗?文和!”南鹰突然板起脸来:“如果我真的要进攻豫州,你只怕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吧?先取徐州,再占扬州,直至拿下江东,贯穿大汉南北……。这才是你真正的想法吧?”

    “说对了!”贾诩从容一笑,毫无愧色道:“控制东南沿海,控制长江下游,这才是我的目的,如此一来,我们便进可攻退可守,甚至可派船队溯江而上,直取益州,最终完成与鹰巢的胜利会师……。若非我们目下实力不足,我怎会鼓动孙策去取江东?”

    “至少江东掌握在他的手上,比落在别人手中强吧?”他自嘲一笑:“玩弄心术,甚至玩到了对我们完全信任的孙策身上……。我是否太过阴险了呢?”

    “文和,多谢你了!”南鹰怔怔的坐下,露出一丝苦笑:“这恶人之名,全让你一人承担了!”

    “主公,你可知道一事?”贾诩凝视着南鹰,嘴边笑意有如涟漪一般渐渐扩散开来,终于化作发自内心的喜悦笑容:“今日,我贾诩这个恶人当得心甘情愿,当得喜不自胜!”

    “因为,我家主公再不是一个只懂冲冠一怒的将军,而是一个深谋远虑且有情有义的明君!”他深深俯下高傲的头颅:“我从没有如此刻一般坚信……。您一定会是终结这个乱世的一代雄主!”

    “你又错了……。我不是什么明君,更不想当什么雄主!”南鹰微微弯下腰来,有如大海一般深邃忧郁的目光瞧向贾诩:“我只想,让你们都活下来……。陪着我,一直活到结束!”

    “主公!您……。”贾诩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激动之色,他缓缓跪了下去:“不管您最终如何选择,诩,将会终生随侍左右……。待大事成矣,您不是一直向往自由吗?我便陪您泛舟海上如何?”

    “好!可不许反悔!”南鹰哈哈一笑,站起身来,却罕有的没有扶起贾诩:“将来若有功成身退的一日,正需你陪着我遨游天下……。”

    他的目光落在了地图之上,悠悠出神道:“文和,你又知否?在这茫茫苍穹之外,有着远比大海更为广阔的空间……。所以,你我的心胸和志向也当胜过海阔天空才是!”

    “什么?”贾诩猛然抬头,不能置信的望向南鹰。

    “不说这个了!文和,立即拟定作战计划!”南鹰轻描淡写的带过了话题:“我军总军力五万,一万已经分兵江东,高顺和李进的三万兵马也不能动……。本将决定,领兵一万亲征徐州!”

    “一万?”贾诩吃惊道:“主公,非是诩胆敢小觑于您,陶谦至少有兵三万五千至四万之间,虽说我军战力强绝,但是您是否仍然过于轻敌了呢?”

    “更何况!”他有些忧虑道:“李进将军一万兵马清肃青州应无问题,而高将军仅有两万兵马,却要防守与袁绍、公孙瓒毗邻的漫长防线……。我怕他有些力不从心啊!”

    “放心吧!本将的优点之一,从不轻敌!”南鹰仿佛漫不经心道:“来此之前,本将已经密令泰山臧霸尽起部属,秘密开赴徐州与兖州交界之处的盖县……。他这一支人马已被雪藏了几年,再不让他光明正大的归于旗下,只怕会寒了他的心!”

    “凭一万渤海军,再加上臧霸苦训几年的一万兵马!”他眨了眨眼睛:“若再在陶谦手中吃了败仗,本将便该找条绳子当街上吊了!”

    “如此说来,倒是我多虑了!”贾诩沉吟道:“然而高将军镇守渤海、清河、安平和河间四郡,却要面对公孙瓒的两万兵马和袁绍的三万大军……。”

    “不是三万,是四万!”南鹰突然打断了他。

    “四万?”贾诩一愕,立即明白过来:“是内线送来的消息吧?”

    “不错!”南鹰微笑起来:“曹操和郭嘉分别送来的情报如出一辙,应该无误!”

    “那么?”贾诩看着胸有成竹的南鹰,仿佛明白了什么。

    “来此路上,我已经派人去通知南匈奴的两位王子,他们会力所能及的牵制袁绍!不仅如此……。”南鹰犹豫了一下,终于道:“文和,你立即亲自修书一封送给张燕,请他出兵魏郡,兵锋直指袁绍老巢邺城,死死拖住袁绍主力!”

    “张燕近年来势力日大,并曾在攻略长安时襄助过我们,也算勉强偿了当日我们对他们的恩情!”贾诩有些迟疑道:“时至今日,他是否还会再次出手?”

    “你再告诉他……。”南鹰淡淡道:“若他助我此次,我不仅以十万石军粮相赠,同时,从此以后,他再不欠我什么!”

    “明白了!张燕一定会答应的!”贾诩叹息道:“可是主公,袁绍和公孙瓒才是我们的头号大敌,始终如此被动防守,终究不是上策……。或许,我们应该先给他们来一下狠的,再去攻略徐州!”

    “被动防守?不,不,不!”南鹰突然笑了起来,笑容中竟有一丝掩饰不住的幸灾乐祸:“我一直不对他们动手,那是因为……。我在等待,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上演一出狗咬狗的好戏!”(。)

卷六 群雄逐鹿 第五十一章 大伪似真() 
夜色将至,一丝淡淡的月影已然浮现于深空之中,而在苍穹另一侧,朦胧的斜阳残辉涂抹在静谧幽远的古道之上,显得份外平和宁静。

    蓦的,凌乱急促的蹄音和步履声骤然响起,官道上现出一条长长的队伍,却是百余名家将服色的人或骑或步,护着几辆马车匆匆而来。

    疾驰的马车上,撩帘一动,一个面容清矍的老者探出头来,他仰首望了望天色,再凝视着仿佛一望无尽的漫长官道,面上闪过一丝焦虑,开口唤道:“德儿!”

    “孩儿在!”马车一侧,一名骑士纵马与马车并行,俯身道:“父亲,何事?”

    “目下已至何处?”那老者有些忧心忡忡道。

    “回父亲的话!”那骑士微一思索:“半日前我们已出琅邪进入泰山境内,如今应该快到费国了!”

    “什么!连南武阳都没到吗?”那老者面色大变,连连催促道:“快!让所有人加快速度!”

    “父亲!”那骑士一脸苦笑:“大家连续几日急急赶路,如今都已成了强弩之末,哪里还能再快?而且,天色已……。”

    “不行!”那老者断然道:“传令下去,即使是跑死也总好过被杀死,必须继续赶路,直至有人接应为止!”

    “是!”那骑士有些无奈的向着部属们抬手示意,打出加快速度的手势,继而转头向着那老者压低声音道:“父亲,真的会有什么危险发生吗?可是一路行来,我们明明没有发现任何端倪啊!”

    “哼,你懂什么?”那老者浑浊的老眼中突然精光一闪:“我曹嵩混迹朝堂这么多年,经历过多少看不见的刀光剑影?然而却屡屡化险为夷,凭的是什么?”

    他缓缓抬起手来,指过双目和额间:“这里……。还有这里!”

    “明白了!父亲的眼光和深谋远虑,自然是天下少有!”那骑士眼中闪过崇敬之色,旋即浮出浓浓的不解之色:“然而我们已经出了徐州,这兖州可是大哥的地盘了啊!为何父亲反而显得更加紧张了?”

    “无知!就是因为出了徐州才会更加危险!”那老者原来竟是曾经位列三公的曹嵩,而他称之为“德儿”的骑士便是他的次子、曹操亲弟的曹德。只听曹嵩冷笑道:“若有人想要对我不利,会选择在自家门前动手吗?更何况,操儿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兖州刺史罢了,他的势力远远还没有达到掌控兖州全境的地步!”

    “孩儿确是不明白!”曹德老老实实道:“我们一直在徐州住得好好的,为何那日父亲一听徐州刺史欲来探视,立即面色大变,继而立即出走?”

    “探视?我们因避祸而久居徐州,这日子也不短了吧?之前他陶谦为何不来探视?”曹嵩冷笑连连:“偏是如今,鹰扬中郎将的攻势如火如荼,攻得那陶谦气也喘不过来,他反而却有空来探我了?我最怕的,就是他来者不善!”

    “不会吧?听说陶恭祖谦和有礼,向来都是宽厚待人……”曹德将信将疑道,话音未落却已听到身后传来隐隐的蹄音。

    父子二人相视一眼,同时变色:“不好!”

    步骑混合的杂乱队伍是无论如何也跑不过骑兵的,正当曹德匆匆指挥着百余名家将勉强结成一个圆阵,身后尘土飞扬之中,约四五百名骑兵现出了身形。

    呼喝声中,骑兵们迅速对曹家一行形成了包围圈,一名将领缓缓策马行了出来。

    他瞧了瞧如临大敌的曹家众人,不由仰天哈哈一笑,大喝道:“曹老大人,您可是叫末将一路好找啊!”

    “来人何人?”曹嵩缓缓步下车驾,他心中虽然慌乱,然而面上却是一派从容:“所为何事?”

    “末将是陶公帐下军司马张辏В 蹦墙诼砩舷蜃挪茚允┝艘焕瘢⑿Φ溃骸疤展盘洗笕瞬淮嵌穑闹猩跏撬寄睿孛┙辞肜洗笕饲巴痪郏菜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