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鹰扬三国-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听得虽是心中微松,却眼睁睁瞧着董卓从容远遁,均有心烦意乱的憋屈之感,更生出一拳打在空处的强烈失落。

    “将军。吕布军明显是在拖延时间,等着后面的追兵进入伏击圈!”有人小声道:“而我们现在打也打不得。撤也撤不了,可怎么办呢?”

    “怎么办?凉拌!”南鹰怒冲冲的一屁股坐在地上:“都等着吧……本将正想瞧瞧这个坏了本将好事的王八蛋是何方神圣?”

    远方再次扬起了漫天沙尘。被渤海军将士在心中“问候”了一千次的联军追兵终于杀至。

    这支部队约在一万五千至两万人之间,不仅武备齐全、士气旺盛,在行动之间也体现出传统汉军作战的风格,显然并非是一支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

    吕布军的断后士卒开始“惊惶失措”的撤退,从南鹰居高临下的望去,亦是叹为观止。因为吕军乱而不散的军阵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了突然遇袭的慌乱,换成任何一个联军一方的带兵大将,只怕都会毫不犹豫的挥师进击……如此一来,却是正中了吕布和徐荣的圈套。

    吕布军落在阵后的数百名将士跑得稍慢,立即被那支联军的先头部队围住,瞬间斩尽杀绝。吕布军中有人大声发令,金鼓震天之中,所有士卒跑得更是有如脚底抹油,竟然超过了部分私军。

    遥望着漫山遍野乱成一团的私军和车马大队,联军主将显然除去了心底最后一丝疑虑,令旗翻飞中,万余将士爆发出震天呼喝,大队人马全数压上,大有一口气冲垮董军全阵的气势。

    突然间,大道两侧号角声响,徐荣军数千伏兵尽起杀出,将突出前部的联军追兵拦腰截断。

    正在疯狂逃窜的吕布军也返身杀回,死死抵住了联军的攻势。

    联军前锋原本攻势正盛,有如一把烧红的利刃直插吕布军心腹,然而被徐荣军横中切断后,立时形势逆转。反被分割包围,一时间溃不成军。

    “重新列队!盾手上前,箭手在后!”联军中,有人声嘶力竭的大叫着,然而不等他的将令得到执行。反而迎来了董军的箭雨打击。

    上千张长弓同时震颤着,无数白羽的飞行轨迹汇集成一片白茫茫的大网,几乎令联军将士失去斗志。

    可怕的贯穿撕裂声中,联军将士一个接着一个仆倒在地,刚刚勉强集结起来的箭手阵列也被打得七零八落。

    完全占据了主动的董军,有如一群灰褐色的蚁群。缓慢而又坚定的从三个方向同时碾压过来,将联军军阵的外围一层层撕开、食尽!

    任谁也知道联军已是大势已去,若再不撤退恐将全军覆没,然而联军主将却是有苦自知,在如此复杂的地形下。一旦试图后撤很可能会令全线动摇,再也难以组织任何有效的抵抗。而即使是成功撤退,全员步兵的联军也将在董军优势骑兵的节节追击下走向败亡。

    南鹰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再次抬起了右手……若是换成任何一个联军将领,他巴不得双方打个你死我活才好,然而他却已经从望远镜中瞧清了这位联军将领的旗号,那是一个自己不得不出手施援的人…曹操!

    纵然自己不惧历史变幻而引发的种种后果,可是曹操却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如果他一定要死,也绝对不能这么糊里糊涂的死在董卓手上,何况。自己还在他身上下了那么大的本钱?没有收回任何回报前就让他死了,自己岂非是血本无归?

    “听我命令……。”南鹰双目一眨不眨的紧盯着山下的战局,谨慎的计算着董军不断前移的方位,连“本将”的称呼都被自动过滤了。

    当第一列董军将联军挤压得的持续后缩,并抬腿迈过了以白色石子标记的警戒线时,南鹰双目一亮。大喝道:“所有弹射器,按照标定位置。不间断抛射!”

    “三轮打击后,所有神射手。寻找火油落点,自由射击!”

    “全体将士,根据旗令官信号,以董军阵形正中为点,弓弩齐射!”

    “是!将军!”将士们的声音一个接着一个传了下去。

    “放!”被绞得紧紧的皮索被瞬间松开,一个个黑呼呼的火油陶罐被强大的作用力抛射出去,有如流星群一般向着山下董军划落。

    这种简易的抛射器制作起来极为简单,找两棵方向并排朝着山下的巨树,再用渤海军中大量配备的牦牛筋系在两树之间,皮筋正中穿上一个碗状的凹形皮具,便成为一个可连续发射多次的弹射器械了。这种抛射器唯一的缺点,便是射程有限,不过好在山下的目标并不遥远,而抛射器所处的高度也可以充分利用抛物线而延长落点。

    在事前经过同等重物的多次实验后,首轮至少数十只油罐准确无误的砸在了董军的头上,除了少数倒霉鬼被打中头部,一声不响的晕死过去,更多的油罐在董军之中摔得粉碎,却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警觉……。数万人的庞大战场上,双方均已是杀红了眼,手段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不要说扔来几个油罐,就是将行军锅砸来也不足为奇。

    “神射手!放!”曹性亲自向着一百名直属部下下达了命令。

    “呼!呼!呼”一支又一支的箭尖上引着了火球,有如火鸦投林般向着山下俯冲而去。

    山下尽是万头攒动,反复拉锯般的拼杀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即使是以神射手们的准头,十之**的火箭也落在了空处,然而,命中目标的数量不用多,几处便已足够了……。

    冲天而起的火光欢快的蔓延着,很多身上起火的董军惨叫着避让,却在不经意间引发了更多的火头,当头顶上有如冰雹一般的油罐连续不断的砸落时,董军主将们终于感觉到了异状,然而,一切都已经迟了!

    没等董军们惶然抬头四顾,找出油罐的发射之所,只听“嗡嗡”之声大作,一大片密集的箭雨有如蝗群一般升上半空,再狠狠冲下,沉重的箭矢在经过高空下坠之后,其力道远超正常抛射手法,很多董军甚至被长箭透体而过,钉在了地上。

    盘踞在山上的渤海军人数不多,仅有一千两百人左右,然而在关键时刻,渤海军甲于天下的优良装备再次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即使是一个刚刚入伍的新兵蛋子,也会配发强弩,有些精于射击的战士甚至配了一弓一弩,箭矢更是超过了寻常汉军箭手标配的数倍,反正渤海军有的是战车、战马,从不用人腿行军,否则,这些沉重的装具足以活活累死他们。

    眼见着原本步步紧逼的董军被突如其来的攻势打得乱成一片,尤其是无数身上着火的董军惨呼奔窜,更是令董军士气降至低谷,一直在节节后退的联军将士蓦的爆发出绝处逢生的巨大欢呼,士气高涨的趁势发起了反击。

    “呜呜!”一阵阵号角声从董军中响起,充满凉州那种粗犷豪迈的风情。然而对于渤海军将士来说,这种节奏的号声却是再熟悉不过,因为短短几个月来,他们至少已经听过了五、六次。

    望着董军仗着骑兵断后,大批兵马潮水般向着长安方向退却,一名渤海军战士向着地上狠狠吐了一口唾沫,不屑道:“什么西凉兵天下第一?老子听他们逃跑的号声都听得耳朵生茧子!”

    “说西凉兵无敌的人,那是没有见识过咱们渤海军……”说这话的人正在眉飞色舞之间,突然间一眼瞧见了经过的美女将军,慌忙改口道:“咱们渤海军,一样也出英雄好汉啊!”

    “都不要废话了!”传令官大吼着:“将军有令,全体都有……放弃山头阵地,下山!”(未完待续)

卷五 炎汉烈焰 第九十章 将星璀璨() 
远方,董军潮水般退去,很快只余尘沙漫天。(笑了。操何来后顾之忧……”

    “怎么孟德还不领情吗?”一个雄浑的声音冷冷响起:“若无我家将军,安能有你今日?所谓后顾之忧之说,只怕还是将军顾全你的脸面!”

    冷笑声中,孙宾硕与黄忠并肩大步而来,在南鹰左右一站,满面嘲讽之色的望向曹操。

    曹操强笑之容更僵:“原来是子……孙兄和黄兄,小弟有礼!”

    昔日天干地支属下会任之家的三大领袖今日重新聚首,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曹操再次联想到董卓的旧日身份,更是感慨万千。

    他怔得一会儿。终于从前尘往昔之中挣脱出来,重新露出一个主将应有的从容之色,微笑道:“往事已矣,然而将军的提点爱护之情。却令人终生难忘……”

    听着身后传来的步伐声,曹操轻松的侧身一指道:“将军,请容下官为您介绍几位年轻的将军!”

    “孟德的部将吗?”南鹰瞧着曹操身后六七名将军一起向着自己躬身施礼,其中正有那一面之缘的曹洪。他回了一个军礼,面露笑容道:“果然个个英伟不凡……夏侯渊和夏侯惇可在其中吗?”

    曹操正在侧身相指的手臂突然间僵住了,他目露惊容的转过脸来:“将军。您……”

    “大惊小怪!你没听过说吗?曾经有人拿本将的识人之明来和许邵相提并论呢!”南鹰没有管曹操,目光却落在众将之中两名同样面容愕然的威猛大汉身上:“便是你们吧?果然身具英雄气概,今后必可大放异彩,跻身当世一流名将之列!”

    “多谢将军抬举!”两名大汉相视一眼,再次躬身为礼,面上的惊讶之色却是已经隐去,再难瞧出真实心意。

    而曹操却显然仍沉浸在南鹰那句自比许邵的豪放之语中,他有些难以置信道:“将军不是在说笑吧?许邵可是……”

    渤海鹰将中,马钧嗤笑道:“许邵算什么?论到观人识人,那许邵怕是拍马也追不上我家将军……曹将军若是不信,大可以属下部将一试便知!”

    曹操尚在踌蹰之间,却已有一名曹氏将领忍不下去了,他上前一步,朗声道:“末将曹仁,斗胆请鹰扬中郎将赐评!”

    “曹仁?”南鹰盯着面前那名浓眉阔面的年轻将军,淡淡道:“你便是少时不修行检的曹子孝吗?”

    曹仁的脸色变了:“将军竟然真的知道末将?”

    “你,你,还有你!”南鹰一连点了夏侯兄弟和曹仁三人:“日后均是独挡一面的人才,封侯拜将,青史留名!”

    众人见南鹰谈笑之间,却为三将定下终身评论,其从容自信的气度比之许邵都远超数筹,均是惊疑不定。

    “将军如此了解曹仁将军几位,怕是因为关注曹操将军的缘故吧?”曹操身后,一名身材瘦小却是面白唇红的青年将军微笑道:“然而末将却是新晋之人,只怕将军不曾听说过!”

    “名字?”南鹰饶有兴致的瞧着那年轻人:“瞧瞧是否能够难倒本将?”

    “小将名叫乐进!”那年轻人嘻嘻一笑:“初出乡野之人……”

    “阳平乐文谦吧?”南鹰毫不客气的打断他道:“你也具备日后成长为一代良将的潜质,怎能如此低估军中前辈?”

    此言不出,不仅乐进浑身剧震,连曹操亦是张大了口,满面震骇之色……原因无他,这乐进投入他的帐下尚不足月,便是本军同僚之中,也有大半不识其人。然而南鹰如此若无其事的一口道出。令曹操几乎生出身边卧有渤海细作的恐慌心理。

    场中气氛一下子沉寂下来,曹操、鲍信一方固然是惊得目瞪口呆,连渤海众将也陷于痴呆,尤其是主管情报的高风,更是险些惊掉了下巴……南鹰脱口而出的几名曹操部将,他连一个也没有听过。

    “将军果然渊博!”曹操终于反应过来,他明显有一丝掩盖心底震动的手足无措,强笑着指向另一名年轻将领道:“这位小将亦是初来乍到,他叫……。”

    “李典!”出乎所有人意料,脱口报出那人姓名的并非南鹰。而是渤海鹰将中的一员。

    “你?”南鹰一惊,回身望向出口之人:“你说他便是山阳李曼成吗?可是你是怎么……。”

    “你也是山阳人!”南鹰突然间脑中划过一道亮光:“李进,难道这位李典将军竟会是你的族人吗?”

    “不错!不过可惜,就连末将都不知道他已经取字曼成了!”李进苦涩一笑,盯着对面的李典道:“阿典,还记得我吗?”

    “你是……”李典听到南鹰报出李进之名,疑惑的目光立时清澈明朗:“大兄?”

    “十年不见了!”李进点头道:“你父亲好吗?”

    “有劳大兄记挂!”李典似乎并无多少兄弟重逢的喜悦,反而有着一丝隐约的生份:“父亲他一切安好……我们时常还提起大兄!”

    李进叹了一口气,向后一步退入鹰将之中。再不说话。

    南鹰瞧着面前的曹氏诸将,心中一阵恍惚……曹操终于摆脱了最艰难的困境,首次聚集起一批精兵猛将,这些将领们将成为他的忠实班底而征战天下。最终个个名载史册。

    突然,他一阵莫名的心悸,若是今日自己见死不救,任凭这些人被吕布和徐荣一战而歼。日后的历史,又将如何发展呢?

    曹操当然不可能猜测到南鹰心中的惊涛骇浪,他亦为李进、李典兄弟相逢的意外而呆了半晌。心中更是闪过一阵惊惧……自己好不容易聚拢的几位良将,其底细却似乎早为渤海一方洞察秋毫,换成任何人只怕都有寝食难安之感。

    他定了定神,伸手拉过最后一位文士装束的中年人,大笑道:“若说之前几位将军是操的手足臂膀,那么这位先生便是操的智囊心腹了……。不知将军可认得此人吗?”

    那中年文士一鞠到地道:“颖川戏志才,拜见皇叔、鹰扬中郎将、领渤海太守南将军!”

    南鹰一愕,伸手相扶道:“唉呀!说来惭愧,先生之名,本将倒真是首次听说!”

    那戏志才感觉到南鹰相扶之间暗中传来的力量,微笑道:“在下隐居二十年,才真正是山野之人……将军若是听说过,岂不怪哉?不过在下,对于将军之名倒真是仰慕已久了呢!”

    两人视线一触,均找到对方目光深处的那一丝热切。

    曹操终于难住南鹰,得意之情油然而生,他轻笑道:“将军之能,确是远超许邵之流。然而戏先生二十年足不出山,若他的底细也瞒不过将军,那么将军岂非是陆地神仙……”

    众人说笑之间,突闻远方嘈杂之声大作,均是一怔。

    一名曹军军吏奔来,向着众人躬身:“各位将军,我们在收拢那些私军之时,竟然有人不服指挥,正聚集了一批人闹事……考虑到这些人非富即贵,将士们不敢造次,只将他们团团围定,请将军们处置!”

    鲍信面上闪过一丝怒色:“这些小人自称是大汉忠臣,却屈服于董卓之下,甘愿陪这乱臣贼子叛乱出奔,还敢如此嚣张吗?”

    他“唰”的一声拔刀出鞘,叫道:“本将前去瞧瞧!”

    曹操见鲍信怒气冲冲而去,慌忙向着南鹰一礼,领着众将也追上前去。

    南鹰见渤海众将的目光尽落在自己身上,不由眉头微蹙道:“虽说这些人可能是董卓一党,可也不能滥杀无辜……走吧!我们也去看看情况!”(未完待续。。)

卷五 炎汉烈焰 第九十一章 箭手天羿() 
战场一角,二、三百名曹军战士将数十人和几辆车马围在正中,双方尚算保持着起码的克制,虽然争吵不休,却仍没有现出大打出手的苗头。{话!”

    “臭小子,你好大胆子!”曹军中有人喝道:“这位将军便是济北相鲍信鲍将军!还不速速放人受缚!”

    “鲍信?没听说过!”那年轻人微一踌蹰,摇头道:“我不认识你,还是不能放!”

    鲍信心头更怒。正要有所动作,只听有人大叫道:“曹操将军来了!”

    “曹操?”那年轻人眼睛一亮:“是曹孟德吗?好!我就和他理论!”

    “曹操在此!”众军分开,曹操负手而出。冷冷瞧着那年轻人道:“想要和本将理论不难,先放人!”

    “放人?”那年轻人憨厚的面容上闪过一阵错愕,仿佛是听到了世间最可笑之事:“你们自称是义师,却不分青红皂白的伸手便抓,拔刀便砍……我凭什么听你的?”

    曹操一怔,目光不由瞟向鲍信。

    “那又怎样?”鲍信冷笑道:“你们弘农杨家号称是天下名门,忠君典范,却倒行逆施的跟着董卓劫掳天子……乱臣贼子,杀之何妨?”

    “我是姓杨,却不是弘农杨家的人!”那年轻人很干脆道:“什么忠君典范或是乱臣贼子,也和我没有半分关系!但是我受人之托,护送司空府的人去长安,便要忠人之事……”

    他一手把着铁弓,一把指向身后车马:“这些人都不过是一些老弱妇孺,你们义师就是这么昭行义举的?”

    “你姓杨,却不是弘农杨家的人?”曹操眯起眼睛,警惕的上下审视着那年轻人:“本将不管你是否受人之托,然而今日,所有人都休想追随董逆前往长安……。本将好言相劝,你现在立即弃械受缚,休要误人误己!”

    “如果我不肯呢?”那年轻人也沉下脸来。

    “看清那面令旗了吗?”曹操向着身侧打出手势,立即有一名旗令官举起了手中小旗。

    “只要那面小旗落下……”曹操冷笑声中,四周数百名箭手一起引弦上箭,“嘎吱嘎吱”的绞弦之声响成一片:“你身后所有的人,都要死!”

    那年轻人脸色变了,他缓缓拉弦,放开那军官,口中道:“我明白了,我放人便是……”

    曹操大笑道:“识时务者,为……。”

    他话音未落,“崩”的一声,没有人看清那年轻人手中的动作,却只看到他手中铁弓的弓弦正在震颤不休。

    所有人目瞪口呆中,那旗令官高高举起的令旗旗杆突然从中一分为二,一面小旗轻飘飘的落在地面上。

    那年轻人出手如电的再次搭箭上弦,直指着曹操,怒声道:“曹孟德好大的名声,却也不过如此……你是否要一试下令放箭的后果?”

    “保护将军!”一面面大盾树了起来,盾手们蜂涌向着曹操奔去。

    那年轻人暴喝道:“谁也别动……不然我放箭了!”

    想到适才一箭之威,盾手们有如中了定身符一般,再也动弹不得。

    曹操眼中精光闪现,死死盯着那支闪亮的箭簇,心中计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