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鹰扬三国-第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绍虽知南鹰机变百出,却是极重信誉。一旦话说出口,从无收回之理,不由完全放下心来,坦然道:“不瞒汉扬!我们正准备兵分四路,攻敌必救。务令其难以相顾,具体部署则是……”

    他立起身来,行至南鹰身侧的巨幅地图前指点道:“一路,本将与王匡、张杨、曹操进驻河内,牵制董军主力;二路,刘岱、鲍信、张邈、张超、桥瑁、袁遗诸公由酸枣进军。正面迎击董军;三路,孔伷、许瑒由颖川出兵,趁隙破击洛阳周边各城;四路,则由公路和文台从鲁阳奇袭,直取洛阳!”

    他说着。见群雄听得不住点头,心中不由大为得意,微笑道:“董军总计不过五、六万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抵挡这四面八方的强大攻势,顾此失彼之下,不须三月,必当大败!”

    “本初果然高明!”南鹰淡淡道:“若是董贼确只有五、六万军力,则当必败!”

    “什么意思?”袁绍变色道:“难道汉扬是在暗示我军情报失准?”

    “不是失准。而是完全失误!”南鹰毫不客气道:“据本将所知,驻守长安的皇甫嵩三万大军已向董卓宣誓效忠,而韩遂、马腾再次发兵五万以援董卓……加上屠各和羌人的各路援军。董贼目前至少也有大军十五万!”

    “这不可能!”袁绍、袁术一起呆若木鸡,座中几名诸侯已经失声大叫道:“皇甫嵩怎么可能投靠董卓?”

    “为什么?你们说呢?”南鹰有些不屑道:“就凭他们都是凉州一体,够理由吗?”

    “可有证据?”袁术有些沉不住气道。只因他此前曾经献计,一力想要促成皇甫嵩与讨董联盟的左右夹击。如果皇甫嵩已经投敌,岂非证明他袁公路有眼无珠?

    “就凭这话是我说的!”一声冰冷的甜美女声森然道:“够份量吗?”

    一身盔甲的马云萝从帐外行入,面上再次遮上了铁制护面:“本将便是凉州马云萝!”

    “马家大小姐!”群雄之中。惊呼之声此起彼伏,袁绍、袁术二人更是面无人色。邙山一战。根据颜良、文丑和纪灵的回报,此女一身绝艺几乎已经可与吕布相提并论。且其影响之力遍布西北各族,比之其兄马腾亦是尤有过之,若她也如此说,在座诸人怎会再敢持有异议?

    袁术强笑道:“原来是凉州第一高手的马小姐,我等正在声讨董卓,而令兄等人却是董贼身后的最大庇护者……说到底,你我仍然是敌非友,只凭你支语片语……”

    “世人皆知,马小姐因不满韩遂马腾二人之行,早已与之陌路……公路,你这是在清算旧帐吗?”南鹰森然之声在帐中响起:“本将若也如你一般心胸狭窄,倒确实是有算不完的旧帐!”

    袁术脸色大变,却是噤若寒蝉的低下头去,再不敢多言。不说别的,只是对面鹰将之列中的雷薄出面指证,他袁公路便难逃暗下杀手谋害南鹰的罪名!

    豫州刺史孔伷呆了半晌,才颤声道:“南鹰扬,如你所言,我军形势堪忧!虽然我军总军兵达到三十余万,然而大多均为新募之兵,其战力怎可与凉州叛军和西北诸胡的擅战精兵相抗?”

    “若各位相信本将……。便请放弃分兵进击这种不切实际的战法!”南鹰霍然起身,行至地图之前:“因为如此只会招致董卓对我逐一击破的机会!”

    “本将再强调一次,无意干涉本初身为盟主的用兵方略!”他指着地图之上:“但是丑话必须说在前面,若我们伸开五指,而不是握拳出击,则五指则必将先后为敌所断……纵然不落败局,却必会予贼充分时间撤出洛阳,难收斩草除根之效!”

    “董卓如果退出洛阳,岂不是好事?”群雄之中有人轻声道:“只要重掌帝都,我们便可重兴汉室,岂非成功的第一步?”

    “可笑!”南鹰旋风般转过身来:“董卓一旦退出帝都,必会退守长安……说话者何人?若董贼届时挟持天子、焚毁宫室,驱尽帝都百万百姓,你可敢亲笔将自己本名载于史书之中遗臭万年?”

    “什么?”群雄一起动容道:“董贼怎敢行此禽兽之举?”

    “要不要打个赌?”南鹰冷笑着坐下:“本将生平最爱与人相赌,却从未输过一次!”

    群雄骇然,却不由想到他当日在洛阳城上与韩遂关于天谴的一番生死之赌,均是哑口无言。

    “若论用兵,只怕在座之人谁也不敢说自己可及汉扬……”袁绍见过南鹰大有深意的目光扫过自己,终于醒悟。南鹰之所以肯于发兵前来,又对自己与袁术既往不咎,确有一举扫平董卓的诚意,若自己再执着于其计算不清,怕是要误人误己了!

    他亦是当断则断之人,不由断然道:“便请汉扬示下,我等如何用兵方能快速击破董贼?”

    “还是本初兄高瞻远瞩啊!”南鹰一语双关的微笑道:“既然如此,本将也不矫情,我意……。”

    他再次行至地图前,在通往洛阳的方向以炭笔画出两个大大的箭头:“我与本初各领一军,相互呼应,集于一个方向,直取洛阳,若是董贼意欲退守长安……。”

    他深深吐出一口气:“追击之任,由我渤海骑兵大军一力承担!”

    听南鹰这么一说,群雄一时各有心思,均是静心思虑。

    “好计,不过仍有一事未虑!”一直沉默不语的曹操突然出言道:“董卓已经册立董侯为天子,在史侯不知所踪前,董侯便是当之无愧的大汉皇帝……若董卓推出天子勒令我等退军,岂非前功尽弃?”

    “关于这一点,诸公放心!”南鹰仿佛是痛下决心道:“本将可以在此保证,无论形势如何,天下大义始终在我们一方!”

    群雄闻言心中均是一动,不由想起当日他于宫门之外凭着三面天子御令厉言斥退董太后的惊世之举。

    “说得好!我信汉扬!”孙坚缓缓起身,向着南鹰肃然一礼:“长沙太守孙坚,请求追随鹰扬中郎将并肩作战……不管结果如何,生死相随,荣辱与共!”

    “听从鹰扬中郎将之令!”群雄无不轰然应诺。

    袁绍与袁术眼中尽是不甘之色,却唯有低下头来,掩去真实神色。(未完待续)

卷五 炎汉烈焰 第三十八章 各怀异心() 
进军方略既定,群雄各怀心思的纷纷告辞散去,孙坚亦出营调动兵马,准备建起与渤海军大营互为掎角之势的营寨。曹操有意落于最后,趁隙转身以目光相询南鹰。

    南鹰心知肚明,这是曹操投桃报李,欲要仿效孙坚追随自己而战之意。只不过他身为天干地支中人,明面仍是袁绍坚定不移的部属,不便主动开口。然而若是南鹰当场相邀,他便可顺水推舟的答应下来……

    南鹰微微一笑,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曹操一怔,眼中流露出失望却又有些轻松的复杂神色,他点了点头撩帐而出。

    “真是可惜……”眼看着群雄散尽,帐中尽是渤海方面的自己人,贾诩才有些惋惜道:“主公应该拉上曹操的。不仅可以因此瓦解袁绍一方的实力,更是因为如今我们正缺少坚定的盟友……主公还不知道吧?曹操的军力在所有诸侯之中足可排入前五!”

    “什么?这怎么可能?”座中有熟悉情况的将领失声叫道:“一个多月以前,他仍如丧家之犬一般孤身逃亡!”

    “莫要忘记曹家的实力,曹老太爷子可是号称富可敌国的!”贾诩瞧着南鹰与众将的动容之色,微笑道:“高风,说说你刚刚获取的消息!”

    “是!”高风起身道:“据刚才探明的情报,就在曹操逃回谯县之前,其父曹嵩便已变卖家中田产,得钱数亿之巨,并以曹操名义四处招兵买马……”

    他从怀中摸出一方白帛,详细说道:“经曹操堂弟夏侯惇、曹洪等人募集本地青壮。得兵三千;又有陈留襄邑人卫兹,倾其家资募兵五千,投入曹操属下;还有中牟县豪强任峻,一向与曹家有深交,他也领私兵一千投了曹操……同时。考虑到济北相鲍信、鲍韬兄弟与曹操乃是生死之交,其部的两万步兵和七百骑兵亦可算入曹操军力。综上分析,曹操所部战力在所有与会诸侯之中,稳居前五!”

    “夏侯惇、曹洪、卫兹、任峻……”南鹰默念几人名号,突然一笑道:“这个卫兹本将知道,便是当年天下第一名士郭泰都盛赞‘子许少欲’的那个富家子弟吧?这么一个冤大头。怎会不投靠我们呢?白白便宜了曹阿瞒了!”

    众将一起放声大笑,更有人不屑道:“什么少欲?还不是想要在乱世之上趁机谋取前程?”

    “如此说来,曹操这小子居然可以调动多达三万的兵马,真是小瞧他了!”南鹰叹息道:“不过,讨董之战可非人海攻势可胜!其部不仅有凉州、并州的擅战之军。更有匈奴、屠各、湟中义从、西羌等异族精锐!凭袁绍、袁术那些个笨蛋手下没训练几个月的新兵蛋子去硬扛?等死吧!”

    “将军!末将有个问题!”甘宁起身,不解道:“既然将军认为盟军一方实力不济,我等为何仍要前来会盟?甚至还要承认袁绍的盟主地位?诸位刚刚也都看到了,那小子入营后明显是底气不足!”

    “这是两个问题了……相信你们也都心底存疑,本将便简而示之!”南鹰抬手示意甘宁坐下,正容道:“董卓的残暴行为,已经激起天下公愤,更触犯了天下群雄的利益底线。所以征讨董卓,势在必行!然而若我们孤军作战,不仅有抢功夺权之嫌。更容易身陷重围,被董卓以优势军力击破。换而言之,我们需要一支数量庞大却战力低下的乌合之众成为肉盾,便可在董军的频繁调动之中找出破绽,奇袭破敌!”

    众将听到“肉盾”二字,无不放声狂笑。

    “本来我是不想拉拢任何一个诸侯进入我军阵营的!”南鹰微笑道:“然而文台则是自己人。我们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与那些蠢蛋们陪葬吧?”

    “所以说,会盟之事。也是不得不为!”他向着甘宁点头道:“这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众将一起恍然点头。

    “至于说到盟主地位?”南鹰再次一笑,毫不在意道:“袁本初仍有利用价值。若我上来便抢了他的宝座,他哪里还有动力去攻打董卓呢?什么盟主……”

    他身形一挺,傲然道:“知道本将为何邀请他们过营一叙吗?就是要令这群井底之蛙瞧一瞧我渤海军的真正实力!凭着如此强大的武力和本将手中天子御令,所谓盟主只不过便是一个笑话……。方才的事情已经很明显了,本将承认袁绍的盟主地位,然而具体怎么打?仍然是由本将说了算!”

    众将更是轰然大笑道:“不错,不错!他就是一个傀儡罢了!”

    “也不能这么说!”南鹰笑着摇头道:“我们只要做到与孙坚一方的如臂使指,便已足够!那些个杂军,本将懒得管他们,由他们和董卓打生打死去吧!”

    “本将所以强行否定了他们的分兵之策,其实也是为他们好!”他若有憾焉道:“否则那么快就被董卓给灭了,本将上哪儿再去找这么厚实的一张肉盾去?”

    帐中的狂笑之声再次爆发,险些将帐顶都给掀翻。

    袁绍与袁术匆匆回帐,两人相对无语,一时均在脑中努力理清思路。

    良久,袁术才狐疑道:“本初,你说南鹰这究竟是想做什么?我可不信他真有这么大气量,非但不追究我们当日对他的追杀,反而连盟主之位也拱手相让!”

    “关于这一点,我倒是深信不疑!”袁绍沉吟道:“相对于我们来说,董卓才是南鹰的死敌,这二人之间绝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回旋和容忍,只能以一方死亡而宣告终结!”

    “说到盟主之位?”他苦笑道:“南鹰是个聪明人,只凭他的天子御令,我们还能调得动他不成?”

    “哼!不过他也休想调动我们!”袁术冷笑道:“说是十几家各地刺史和太守,其中倒有大半是分属你我的人马,他南鹰就算是拥有天子令牌,咱们一样可以拒不理睬!”

    “所以,他很明智的提出了两路进击的方略!”袁绍平静道:“如此一来,倒是两路人马都可以相对团结的共抗强敌了!”

    “董卓怎会在旬日之间实力暴增?”袁术苦恼道:“枉我们之前还想着要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犁庭扫穴……皇甫义真这条老狗,他怎会不守晚节?”

    “怪不得他,他也是走投无路了!”袁绍长叹一声:“关键仍在韩遂和马腾身上,我们想着要与皇甫嵩东西夹击董卓,却没有考虑到他皇甫嵩首先陷入了董卓与韩马二人的南北包围……他若不降,还有生路吗?何况,董卓扶立了董侯为天子,占着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优势,完全可以发布天子檄文逼迫皇甫嵩就范!”

    “说到这一点,我就更奇怪了!”袁术讶然道:“南鹰之前说,他可以保证天下大义在我们一方,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凭着先帝留下的三面令牌,竟可凌驾于当今天子之上……这是完全没有可能的,否则皇权何在?”

    “你说的没有错!”袁绍凝神道:“我一直便在思索南鹰此言的深意……因为撇去敌我之间的战争胜负外,对我们来说,最大的变数便在于当今天子,若他在董军失利之时御驾来到两军阵前,斥我等为叛军……。”他声音一顿,有些无奈道:“那么我们便只能孤注一掷了!”

    “难道说,南鹰尚有什么后手不成?”袁绍突然惊疑不定道:“此人是先帝最为器重的股肱之臣,只从那三面足可令董太后亦为之臣服的天子御令便不难看出,他定然掌握了很多不为人知的重大机密……”

    “他究竟隐藏了什么杀招?面对当今正牌天子,亦敢自称居于大义一方?”他想得头疼道:“还是说,是先帝刘宏在驾崩之前做出了什么布置……。”

    “会不会是史侯?”袁术突然脱口道:“我们一直都怀疑是南鹰带走了史侯,他是否会搬出史侯来对抗董侯?”

    “应该不是!”袁绍摇头道:“史侯如果真的落在南鹰手中,他怎么可能看着董卓推立董侯成为天子?毕竟,史侯才是名正言顺的先帝继承人!南鹰没有理由不独揽这份天大之权吧?”

    “不用再想了,大不了直接攻入洛阳,拼一个鱼死网破!”袁术冷笑道:“大汉八百年的火德之命,也该到尽头了!”

    “希望不要走到那一步吧!”袁绍叹息一声:“铤而走险之法,终究比不得循序渐进来得稳妥……一定要掌控天子!”

    他突然目射精光的瞧向袁术:“公路!你我相争多年,但是终归一笔写不出两个袁字,无论当前形势如何不利,我都希望你能够遵守前约!唯有你我兄弟精诚携手,才可于逆境之中脱颖而出,共同开创万世局面!”

    “你放心!”袁术毫不犹豫的伸出手来,沉声道:“我袁术岂是不识大体之人?分则你我两亡,合则共掌天下,这点粗浅的道理我当然明白……还是当日那句话,日后若是大事可成,你我南北分治,长兄为尊,你为伯氏之帝,而我为仲氏皇帝!”

    “好!”袁绍整个人蓦的焕发出惊人的神采,他踌躇满志道:“如此一来,天下仍将尽归我袁氏土德,你我兄弟二帝,当可名传青史,留下万世佳话!”

    “啪”两只手掌重重的击在一处。(未完待续)

卷五 炎汉烈焰 第三十九章 将计就计() 
公元190年正月,由于新帝刘辨始终难寻其踪,朝中诸臣再已难挡董卓等人的强势压制,被迫同意立董侯刘协为帝,改元初平,史称汉献帝。

    而东方群雄亦不甘屈从于董卓集团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之制,纷纷出兵征讨。诸路大军齐聚于酸枣,共推袁绍为盟主,总兵力达三十五万之众。消息传出,洛阳震怖,天下轰动。

    正当东方盟军分为以袁绍、南鹰为首的两大军事集群,齐头并进的向着洛阳缓缓压来之时,董卓一方也开始积极备战,并以天子名义下诏免除盟军将领的全部官职,宣布其皆为叛军。同时,董卓还在幕僚们的建议下,千方百计的稳固其政,他首先为两次党锢中的党人平反昭雪,恢复他们的爵位,拜他们的子孙为官吏,派遣使者到其坟前祭吊,以争取天下民心;其次拜刘表为荆州牧,接替已死的荆州刺史王睿,令其与汝阳令蒯越攻打袁术与孙坚领地,以牵制盟军兵力;三是拜原冀州刺史公孙度为辽东太守,令其暗中策动北方诸胡,袭取东方群雄的大后方幽、冀、并、徐诸州。

    不仅如此,董卓还急调步骑十二万,兵分四路出击。第一路以其女婿、中郎将牛辅领兵两万北渡黄河,意欲攻打并收编日益南下逼近黄河的白波军;第二路以徐荣、胡轸统兵三万出荥阳,沿黄河而下迎击南鹰、孙坚,第三路以吕布、郭汜、华雄、李肃、张济、樊稠诸将领主力军五万,经偃师、京县、管城一线,迎战袁绍、袁术统领的三十万大军;第四路令李傕领兵两万。于成皋与荥阳之间就地征发民夫,修筑关隘,以阻断东方群雄去路。

    风云激荡之中,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惊天之战一触即发。

    滚滚兵流奔涌而下,徐荣驻马道旁。瞧着军容鼎盛的步骑大军,心中却殊无喜意,尽是沉重之感。因为他虽然拥军三万,二万骑军和一万步军皆为久经战阵的锐卒,面对之敌却是号称百战未尝一败的鹰扬中郎将和纵横江淮的名将孙坚。

    对于已近中年却是缺少骄人战绩的徐荣来说,此战。是他生平仅遇的重大考验。临行之前,董卓的再三叮咛仿佛再次回响于耳际:吾虽有吕布这等世之勇将,却不敢令之迎战南鹰,盖因其与敌有私,而君虽无闻名于世之名。却具当世良将之实,皆因时机未至……此为君之难求之机,若可一战胜敌,足以名传万世,纵不能胜,只要与敌相持,亦为整体战局之首功!盼君万千珍重,勿令本公失望……

    “徐将军!”一名战将纵马驰至徐荣身侧。沉声道:“斥侯来报,前方约百余里之外,便是南鹰大军营地!你既为主将。便请详细制定对敌之策!”

    “胡将军…。。。”徐荣望着面前那面目豪雄的胡轸,心底不由长叹一声,又想起了董卓的另一番嘱托:君为方正之人,虽然精于用兵,却未必是南鹰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