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鹰扬三国-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等恭候多时了!”那军官露出欣然之色,作出一个“请”的手势:“几位先生请随我来!”

    随着旭日东升,火红的光芒洒遍天地之间,十余骑一起迎着日光向东驰去。

    “这位将军!”墨喆恰好与那军官并骑而驰,忍不住道出了心中疑惑:“不是说南将军的大营便设在南皮城外吗?为何我等仍要向东而去?”

    “墨喆先生休要如此称呼,在下不过是一个都伯,可当不得将军之名!”那军官哈哈一笑:“先生关于将军的扎营之所,定是听墨让老先生所说吧?这就不奇怪了,因为当日老先生离去之时,将军的将帐确实便设在南皮城外不远之处!”

    “哦?不知南将军因何移师呢?”墨喆一惑刚解,又生一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当然是为了大事!”那军官似乎有些语焉不详,他微笑道:“否则将军怎会敦请墨让老先生忍痛割爱的调出几位先生?须知你们之前的任务也是迫在眉睫呢!”

    墨喆想到正在紧锣密鼓开动的造船大计,不由心中一凛。自己等人奉皇命秘密潜入渤海,任务便是制造一定规模的楼船。虽说圣谕中明令自己等人严格遵奉鹰扬中郎将谕令行事,但是一举将三位墨门传人全部外调,仍然透出一丝非同寻常之意。

    “哦?到底是什么大事呢?”那个叫墨明的少年从身后赶了上来,好奇道:“可否请都伯赐告?”

    那都伯笑了笑,却是没有回答。

    墨喆横了墨明一眼,这两个小子恁的不懂事理,鹰扬中郎将何等人物?他亲自布署之事自然事关机密,怎可如此贸然相询!

    他瞧着墨明、墨成那欲言又止的神色,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墨门真的是没落了,门下弟子也是一代不如一代,连基本的稳重心性都难以炼就,怎能达到“自苦为极”的心境?不过,能够在此意外巧遇中的前辈高人墨让,倒是一份莫大的惊喜……

    “将军急召我等前来,相信定有军机大事!那么敢问南将军将帐如今何在?”墨喆收拾心情,刻意避开了之前的话题,这也是在含蓄的点醒两个师弟

    “先生请稍安!”那都伯遥指前方道:“其实将军的将帐就设在南皮以东四十里外,以我们的马速很快便至!”

    墨喆微一点头,暂时按下了满腹的迷惑和好奇,却情不自禁的一夹马腹。

    马儿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急切心情,发出轻轻的嘶鸣,四蹄腾飞之间放开了全速。

    一望无际的辽阔大地在马蹄下飞速向后移去,随着天光大亮,平坦开阔的华北平原风光一览无遗。

    突然间,墨喆一把勒住马缰,呆呆望着远方的景象,眼中尽是震惊之色。

    远处的平原上,一座座木寨拔地而起,隐隐形成一个巨大的环状阵形,无数蠕蠕而动的人群有如蚁群一般直排至天边,至少也有十数万之众。

    “老天!这里究竟在做什么?”墨明、墨成一起大叫起来:“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几位!请随我来!”那都伯不无自豪道:“我家将军一直在盼望各位到来,正要仰仗几位先生之力!”

    “能够面见南鹰扬,正是我等心愿!”墨明、墨成相视一眼,喜形于色。

    这两个小子,为何竟会这么激动的!墨喆微微一怔,随即摇首一笑,当年自己十七八岁之时,似乎也如他们一样意气风发吧?仰慕英雄、渴望成为英雄,正是每个少年郎的心中梦想…。。想着,墨喆突然发现自己的心思也有一丝躁动,纵有一身才学,总要有人赏识才不负此生啊!

    一双双结满老茧的手里,挥动着轻快的鞭影,声声脆响之中,一头头耕牛仰首嘶鸣,带出身后条条泥浪翻滚。沉寂已久的黑土地上,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春水清润,饮野土地,无不预示着来年的生机勃发、春意盎然。

    一群群的农夫或埋首耕作,或拄锄小憩,古铜色的额头上汗水淋漓,却遮不住那一丝温暖与愉悦。有人慢悠悠的踩着农事节拍,耕耘着深褐色的沃土,仿佛要将生命和希望的种子提前播洒,有人相互攀上宽厚壮实的肩头,似乎正在通过静听彼此厚重的呼吸,感受着那份重生的喜悦,再将过往那无尽的痛苦永远埋藏。

    一个老人颤巍巍的跪倒在泥土中,用手抓起一把,放在手心细细碾碎,额上深深的丘壑突的蠕动起来,一如身边那泥土翻涌现出的浅沟。一颗浑浊的泪水缓缓落下,带着对金秋最美好的期盼,提前滋润在这片希望的田野里。

    墨喆怔怔的望着,他无法尽知这些农夫和那位老人的心中所想,却充分感受到那份压抑日久却一朝破土而出的希望。鹰扬中郎将……这位传说中的名将,一向将失败与死亡带给敌人的强者,而今,究竟他又将怎样的希望,赐给了渤海的民众?竟能令这些祖辈辈重复着农事的农夫家族迸发出如此灸烈的活力!

    喧嚣之声远远传来,一大群人沿着埂道走了过来,当先一个少年将军仪容俊秀,面容恬淡,他正遥指着远方条条不断纵横延深的道路,口中发出一连串的指令,尽是一派指挥若定的风范。

    身边数十名各级官吏无不全神贯注的侧耳倾听,不时在手中笏板上细细记录,更有人不时举手发问,尽显严谨作风。

    “听说鹰扬中郎将年方弱冠,难道说…。。”墨明眼中大亮:“眼前的这位将军便是?”

    “非也!”那都伯微笑道:“这位将军是鹰扬中郎将属下军司马,兼太守府道桥掾----马钧!”

    “什么!只是一位掾史?”几位墨门英杰一起低声惊呼:“南鹰扬属下果然是精英辈出!”

    那少年将军似乎听到正有人议论于他,扭过头来向着墨门三人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遥遥行了一个军礼。

    墨门三人慌忙在马上回礼,正欲下马一叙,却听远远蹄声如雷,一队约百人的黑甲骑兵疾驰而来。

    但见人如虎、马如龙,一队百余人的骑兵却现出千军万军的磅礴气势,当先一位青年大将,不怒自威,英挺之气扑面而来。

    墨喆以征询的目光向身边都伯望去,却见他正低下头去,向着那青年大将恭敬施礼,不由脱口道:“难道这位将军才是南鹰扬?”

    “先生,您又猜错了!”那都伯一直目送那青年大将远去,才一笑道:“这位将军是平川都尉李进将军,我军一等一的神射手,正是本人的直属上官!”

    “又不是啊!”墨成有些失望,却又赞道:“不过这位李进将军真是英武不凡,定有万夫不挡之勇!”

    “当然!”那都伯又是傲然一笑:“李进将军当日在长安城外全歼西凉前锋叛军,只是一刀便将敌酋斩于马下!”

    “厉害!”墨门三人不由倒吸一口气。

    嘹亮之声再次从前方传来,但见前方人头攒动,正围着一座高台静听一位英俊的年轻官员大声疾呼。

    “……各位父老乡亲,此次推行的屯田之法正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每丁可获二十亩田地,第一年以什三之数缴纳田亩之税,第二年便缴什一,第三年更降到三什税一……屯田五年者,二十亩田地尽归私有…。。。每户若有入选军伍者,税赋还可酌情再减……。从军者若是为国捐躯,除却怃恤之资,其父母妻儿还由太守府每年拨粮十石供养……。”

    那年轻官员满脸尽是诚挚,奈何其慷慨激昂之语不时被台下不断爆发出的阵阵欢呼所断,他不仅不以为意,反而露出无比欣慰之色。

    “这位是?”墨门三人有了前车之鉴,不敢再妄加猜测。

    “这位可是我家将军的最早部下了!”那都伯微笑道:“屯田都尉枣祗!休看这位大人斯斯文文,一手剑法却是可在我军称冠!”

    “……文武兼资啊!”墨门三人又是一阵惊叹。

    “其实,说来三位先生也许不信!”那都伯似乎有意要语不惊人死不休:“刚刚见到的几位将军、大人虽然各负要职,在我家将军部下却并不算得翘楚……”

    他说着露出由衷的敬慕之色:“将军帐下,有的是武勇盖世、智计无双之才,甚至还有女中豪杰,个个都是笑傲风云的人物,日后几位一见便知!”

    墨喆突然一阵沮丧,枉自己之前还自负才华,真是有些井中观天了。还有那位领袖群伦的鹰扬中郎将,传说中,他少年**,医术称绝,更兼武艺高强,勇冠三军,如此一位大汉天骄真能瞧得上自己这么一个籍籍无名的墨门弟子吗?

    他定了定神,才道:“方才有幸见了几位将军,却不知南将军现在何处呢?”

    “哈哈!将军他?每每行事总是出人意表啊!”那都伯露出一丝奇异的笑容,他一指前方:“诸位请看,我家将军便在那里!”

    三人随着他指处望去,不由一起望呆了眼。

卷四 渤海鹰扬 第二十三章 行刺风波() 
欢声笑语之中,一群蹦蹦跳跳的孩子围着一个黑衣年轻人一路行来。

    那黑衣年轻人的颈上还骑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子,青白的鼻水泫然欲滴,仿佛随时都要落在那年轻人的头上,口中兀自兴高采烈的大叫着:“驾!驾!”

    那黑衣年轻人一脸的无可奈何,他哭笑不得应付着孩子们的拉拉扯扯,不断叫道:“没有了,真的没有了!好吃的全让你们给抢光了,下次行不?”

    他猛然一抬头,正好对上迎面而来的几道呆滞目光,然后落在那都伯的身上,不由喜形于色。

    那都伯和骑兵们集体下马,恭恭敬敬的行礼:“将军!”

    “那个谁,你来得正好!”那黑衣年轻人笑眯眯的招了招手,叫道:“快过来帮本将解围!”

    “将军,这几位便是……”那都伯正要交令,却见那黑衣年轻人抬起了右手,立即住口不言。

    那黑衣年轻人的目光突然间变得锐利无比,从墨喆、墨明、墨成三人身上缓缓扫过。

    三人无不心中凛然,生出被看通看透的奇异感觉,同时心中均感骇然。这位被村间稚子当成马骑的年轻人,竟然便是传说中杀人盈野的当世名将吗?如此平易近人、随心所欲的名将,不说后无来者,也定可当得上前无古人了!

    “本将当然知道他们是谁!”那黑衣年轻人开口了:“你任务完成得不错…。。现在,领着这帮孩子去寻郑莲,务必将孩子们安全送回家中!”

    “将军,您的亲卫都到哪儿去了?”那都伯愕然道:“将军身边,岂可无人保护?不如由属下…。。”

    “一路上,本将把亲卫们都派出去送这些小屁孩子回家了!”那黑衣年轻人苦笑道:“告诉郑莲,务必要约束这些孩子不得跑远!他们的父母都出去劳作了,而整个营地到处乱成一团,有个好歹可怎么办?”

    “将军,可是您的安全……”那都伯还想劝说。

    “你奶奶的!小子翅膀硬了是吧?”那黑衣年轻人瞪起了眼睛:“将令也敢不听了!本将要发飙了!”

    “是!是!”那都伯一连声的应承着,扭头向墨喆几人苦笑道:“几位先生,卑职任务完成,请容告退!”

    墨喆几人慌忙回礼称谢。他们目送骑兵们将一群孩子抱上马背,然后牵起缰绳向远方的木寨行去,均生出前所未有的恍惚之感,一时之间竟然忘记了此行的目的:那位将军已经站在了自己的面前!

    “咳!”那黑衣年轻人咳嗽一声,缓缓行了过来。

    墨喆猛然间醒觉自己仍然端坐于马上,不由“唉呀”一声,急忙招呼墨明和墨成一起跃下马来。

    他上前一步,向那黑衣年轻人躬身道:“禀鹰扬中郎将,墨门子弟墨……”

    突然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将军再次抬起了手,如同对那都伯一样,止住了他的话头。

    适才初见这位将军时,浑然没有感觉到他的特异之处,如今四目相对,却只感那将军随着一步步踏来,气势正在不断攀升,身形也渐形轩昂潇洒,透出一股睥睨天下的气概。这种变化来得稳定却又突然,似乎一切均在情理之中,致令墨喆一看到那抬手的姿势,立即不由自主的予以了服从。

    “你有什么话,一会儿再说……”将军看也没看墨喆一眼,他直接来到墨明面前,盯着对方有些躲闪的眼神,问出了石破天惊的一句话:“你是来杀我的?”

    “什么?”三人同时如殛雷击。

    墨明年轻的脸庞瞬间惨白如纸,他下意识的后退了半步,伸手向怀中探去。

    一只手掌闪电般锁住了他的衣襟,不仅封死了墨明伸手入怀的动作,更迸发出一股可怕的狂暴力量,将墨明后退的步伐拉得前倾,变为整个身躯向将军的怀中冲去。

    “砰”令人头皮发麻的额头撞击之声传来,令墨喆、墨成二人同时激灵灵的打了一个寒战。

    将军松开手,任由双眼翻白的墨明软软瘫倒在地,他晃了晃头,嘿然一笑:“这小子,脑袋也挺硬实啊!”

    墨喆、墨成心中狠狠的抽搐了一下。墨明的功夫虽然谈不上多么高强,却亦非泛泛,可是那将军在瞬间的功夫,只动了一只手,再加上脑袋这么一撞,竟然生生将墨明给撞晕了……可怕!两人心头同时生出这两个字来!

    那将军拍了拍双手,伸脚拨开墨明仍然缩在怀中的手臂,“当啷”一声,掉出一柄明晃晃的短刀来。

    “墨明他真的……”墨喆、墨成同时脸若死灰,刚才的侥幸心理立时崩溃,心中更是空空荡荡,浑然不知应该如何是好。这怎么可能呢?为何一同前来听调的同伴,竟会是潜伏已久的刺客!

    “快!保护将军!”这里的小小动作显然没有瞒过附近的值守将士,十余名汉军迅速奔了过来,一起挺起手中兵器,向墨喆、墨成围了上来。

    “不关他们的事!”将军摆了摆手,指着地上的墨明:“把这小子押回去,交给听风小组审讯。明日此时,详细供词必须放在本将的将案上……要提醒他们,绝对不能让这个人有自杀的机会!”

    望着有如死狗一般被拖行而去的墨明,墨喆、墨成同时生出被人蒙蔽的愤怒,还有一丝丝的疑惑。这位将军……他是怎么看出墨明身份的?还有,他为何如此肯定的认为,自己二人与行刺之事无关呢?

    “不用奇怪!”将军仿佛看出了他们的困惑:“这小子从看到我的第一眼,便呈现出极度紧张的反应,瞳孔收缩、颈部僵硬、右手有些许痉挛性的颤抖……”

    “兴奋与紧张,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他指了指墨喆、墨成,再指了指墨明被押走的方向,傲然道:“本将一生杀人无数,当然想杀本将的人就更多了…。。在如此近距离的观察下,若再辨认不出这么一个低劣的刺客,只怕早已尸骨无存了!”

    “甚至,他连本将一句最简单的试探,都被吓得手足无措!”将军露出一个讽刺的笑容:“派出这种毛都没有长齐的菜鸟来杀本将,这真是对本将最大的污辱!”

    “将军高明!”墨喆、墨成悚然心惊之余,再瞧向将军的眼神之中已经全是敬畏。若成为此人的对手,将是所有敌人的恶梦!

    “你便是墨喆吧?”将军的目光落在墨喆脸上,声音平淡的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能解释一下吗?为何你们三人同来,其中一人却是刺客?”

    “在下惶愧,对此真是无能作答!”墨喆一阵羞惭,他低下头来:“我们三人虽然尽是墨家弟子,但是三个月前却并不相识,只因本门矩子收到朝中重臣的征召命令,才从各地紧急抽调了一批年轻人入京听用!”

    “在下是从幽州而来!”他指了指墨成:“这位墨成贤弟是来自并州,而刚刚那位刺客墨明,却是来自徐州!”

    “什么?这么说,你们是从天下各地被临时召集起来的?”将军皱了皱眉头:“你们一共有多少人入京听用?还有,你们说的那位朝中重臣又是何人?”

    墨喆、墨成相视一眼,一起摇了摇头。这种机密之事确实不是他们所能掌握的。

    “天子也太小气了!”将军突然张口说出了一句犯上的禁言:“天下的墨门弟子啊!才分给我三个人,其中一个还是刺客?这可太欺负人了……来人啊!”

    “将军!”一个传令兵跑了过来,双足一并道:“请下命令!”

    “拟密报,发往帝都……”将军沉吟着:“……陛下所调之墨门三人,一人阴谋刺杀渤海太守,已遭当场格毙,另两人……”

    墨喆、墨成一怔,不是还没杀墨明吗?怎么变成已经格毙了!没有等他们明白过来,将军的下一句话直接吓得二人跳了起来:“另两人亦有同党之嫌,现正严加刑讯!鉴于圣命难以完成,恳请天子立即再调三十名墨门弟子紧急赶来渤海……”

    直到那传令兵一溜烟的奔了出去,将军才回过头来,瞧着面青唇白的二人微微一笑:“本将故意这么说的,不然天子怎么可能再派人前来助阵?”

    “本将行事,一向大度,但却从来都不能吃亏!”他大手一挥:“若不能从天子手上再次骗来墨门人才,你们二人就要做好终生跟随本将效力的心理准备!”

    “哼!”他低声嘀咕道:“算是你们墨门为了此次行刺亏欠本将的!”

    “是!是!多谢将军器重,相信蔽门上下也将同感将军仁厚之德!”墨喆伸手拭了一把冷汗,心中却生出一丝莫名的轻松。他似乎有些明白眼前这位将军的品性了!

    “禀鹰扬中郎将,说到圣命……”经过了一波三折,墨喆终于记起了此行的目的:“虽说有本门前辈墨让在船台主持大局,但是我等皇命在身,亦不敢轻怠。但不知将军此次召唤,究竟有何吩咐?”

    “船台的事儿,暂时别管了!”将军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没看到此地正是用人之时吗?你们墨门的人,不仅个个心灵手巧,在管理和治政方面也有独到之处。说说看,如何才能尽快帮助此地云集的流民们恢复生产和生活?”

    这些都是流民?可是我们来的任务只是造船啊?墨喆险些便要脱口而出,可是一想到圣谕中明令自己等人一切听从鹰扬中郎将的调拨,还有适才的行刺风波……他张了张口;硬是将这些话咽了肚子,苦笑道:“蒙将军看重,敢不倾尽全力?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