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鹰扬三国-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不能比…。。可是,当年在渤海开枝散叶的四姓家主或为老谋深算之人,或者名动天下之辈,如今经过几代繁衍生息,这四家更是根深蒂固,几乎占据了半个渤海!”贾诩有些感慨道:“说穿了,渤海境内的百余家宗主豪强,倒有一半是他们的分支或是附庸!”

    “哦?这么说确是不能小觑了!”南鹰眨眨眼睛道:“看来你老贾倒似乎对他们知之甚详啊!说来听听!”

    “四姓之中,高氏底蕴最深,实力也最强!”贾诩的声音缓了下来,似乎正在搜肠刮肚的翻出心底的记忆:“这一族的起源可以上溯至太公姜尚一脉,据说是其八世孙被封于高邑,人称公子高,其孙又被周天子封为齐国上卿。因与名臣管仲携手辅助齐桓公称霸中原,桓公赐以王父名为氏……”

    “说不定啊!”他突然一笑:“咱们高帅也是这一脉传承的子孙呢!”

    他见南鹰打了个呵欠,才讷讷道:“言归正传,后来田氏代齐,高氏衰落,其中一支迁移渤海发展至今,可说的上是如今渤海首屈一指的大家了!”

    “还有那封氏,其先祖封岌不过是本朝一个侍中,却极具高瞻远瞩的目光,当年他率全族迁居修县,便是看中渤海紧靠海河、土地肥沃的优越地理。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过多强宗大姓称雄乡里,民生相对安定,并与北方少数民族相毗邻,可以借此脚踏两船,与朝廷讨价还价,谋取自己更大的发展空间。”贾诩摇摇头:“可以想象,这四大家族中的高、封二家,绝对不是易与之辈!”

    “嘿嘿!好象是本将有些轻敌了啊!”南鹰轻轻的干笑了几声:“那么高城巴氏、南皮李氏又如何?”

    “这巴氏虽然枝繁叶茂,却一向甚是低调。只因当日出了一个巴肃,巴氏一族这才水涨船高!”贾诩沉吟了一会儿:“至于李氏,我却是闻所未闻,想来只是渤海本地士族,因根基颇深才得以同列四大家族吧?”

    “巴肃?什么来头?”南鹰托着下巴想了半晌:“也没听说过啊!”

    “主公你真是不学无术……”贾诩没好气道:“听过三君、八顾、八厨和八俊吗?”

    “当然听说!刘表那厮不就是八俊之一吗?可惜还没见过!”南鹰突然醒悟过来:“你说巴肃也是党人领袖之一!”

    “正是!他便是八顾之一,当年与太尉陈蕃共谋诛除宦官,后来虽然事败身死,巴氏一族却从此名动天下!”贾诩苦笑道:“所以,我一直建议主公与张让他们保持距离!”

    “本将愿结交谁是本将的事!”南鹰嘴一咧,一连串的大骂脱口而出:“天下间谁都能瞧不起宦官,只有那些党人没资格!他们还不是想争权夺利?是不是输不起啊?我呸……”

    气象森严的军营终于在望,四辆马车一字儿排开,车軡外布幔撩起,四个锦衣中年男子缓缓步下车来,并肩向军营望来。

    “鹰扬中郎将……横空出世的英雄人物啊!”说话者容颜俊秀,身躯雄伟如山,顾盼之间自有一股不可测度的气势。他瞧了瞧三位同伴,微笑道:“三位仁兄以为,我们此次拜访,是否可以心想事成呢?”

    “听说这位将军虽然脾气不好,却是吃软不吃硬!”一个短髯如戟,神态威猛的大汉道:“你我兄弟四人同至,足见一片诚意了!再加以卑辞厚币,这位将军应该不会不近人情吧?”

    “你对这位将军的认识,怕是不实!”一个清瘦儒雅的文士捋着颚下美髯,低笑道:“这位将军的脾气,应该是喜怒无常才对!听说他当日只因一言不合,竟对天子使臣和董破虏大打出手……啧啧!端的是个难缠的主儿!”

    “哼!此人到底是什么出身?竟敢如此横行无忌?”最后一个面色阴沉的中年人忍不住忿然道:“如此目无尊长、不敬同僚的粗鄙之人,能配窃居一郡之守?”

    “住口!”此番却是前三人一起失色喝止。

    “李兄,若你还抱着如此态度……”仪容俊秀的那人沉下脸来,眼中寒光一闪:“你最好还是尽快打道回府,免得误人误己!”

    那面色阴沉的中年人张口结舌,半晌才怔怔道:“高兄,难道我说错话了?”

    “错了!还是大错特错!”那神态威猛的大汉眯起眼来,眼中尽是与容貌不相映称的精明之色:“这位鹰扬中郎将的出身虽然至今成谜,但是除了当今天子,没有人敢不卖他的面子……连大将军何进都曾出府亲迎,这样的人物岂是你我之辈所能得罪?”

    “这可是我当日亲眼所见!”他瞪了一眼那面色阴沉的中年人:“刚才一路上的光景,你也瞧见了,盛名之下无虚士啊!所以对于这位新任父母官,我劝你最好带上一丝敬畏之情!”

    “什么?封兄亲眼所见?”没有等那面色阴沉的中年人从震惊之中清醒过来,那清瘦儒雅的文士也发话了:“你们不觉得奇怪吗?这位将军平黄巾、保洛阳,十足十的传奇人物啊!知道为何这么大的功劳,却到渤海当个小小太守吗?”

    “敢问巴兄,却是为何?”另三人一起脱口道。

    “听说…。我只是听说,在所有朝中大臣都认为此人即将接任司隶校尉之职时,此人却一怒之下触犯天威,愤而请辞又不被天子所允!”那清瘦儒雅的文士叹息道:“最终才被发配到了渤海当一个小小的太守!”

    “触犯天威?”三人情不自禁吸了一口凉气:“就这样还能做渤海太守!”

    “都听明白了吧?”那仪容俊秀的男子点了点头:“此人身沐圣恩,高深莫测,手下还有一支百战之师!这样的人…。。绝不可轻易与之为敌!”

    “纵然此次碰壁而归,也必须显出我们的善意和诚心!”他挥了挥手:“走吧!去拜见一下这位传说中的名将!”

卷四 渤海鹰扬 第十八章 恩威难测() 
爽朗的大笑声从帐外传来,南鹰一撩帐幔行入大帐,帐中的四姓家主慌忙起身相迎。

    “不必多礼!”南鹰于主位从容坐定,满脸尽是平易近人的和煦笑容:“本将初来乍到,尚不及去各位地方贤达的家中问候,却烦几位前来劳军,真是愧哉!”

    贾诩和司马直二人分于左右坐下,也一起拱了拱手。

    “古人云,闻名不如一见,果真是诚不欺我!将军的风姿,真是令人心折!”那仪容俊秀的男子施礼道:“在下修县高览,字元伯,拜见鹰扬中郎将!”

    “高览?”南鹰微微一怔,河北四庭柱吗?世上竟有这么巧的?如果真是此人,绝对不可小觑。

    他微笑道:“久闻高氏乃是太公后裔,显赫尊荣,如今在渤海之地更是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今后尚要多多仰仗高兄才是!”

    他说道“首屈一指”四字时,略微加重了一些口气,同时游目四顾,却见其他三姓家主并无一丝不豫,相反却现出理所当然之色,心中立时雪亮。看来四大家族,皆以高氏为首。

    高览欣然道:“若能为名动天下的南鹰扬略尽绵薄之力,是在下等人的福分!”

    席间,又一个神态粗豪的大汉起身道:“修县封雄,见过鹰扬中郎将!”

    “哦!又是一个本将心仪已久的大家之主啊!”南鹰脸上尽是诚挚之色:“早就听说过封岌大人的种种事迹,前辈风范,仿佛尽在眼前,真是不胜钦慕啊!”

    “唉呀!将军真是抬爱了!”封雄有些受宠若惊道:“在下代表先祖,多谢将军美誉!”

    “封兄请坐!”南鹰抬手道:“一会儿,你我尚要多多畅谈几句才是!”

    封雄扫了一眼其他几人,眼中闪过一丝得色,称谢坐下。

    “高城巴谨,拜见鹰扬中郎将、领渤海太守南将军!”一个清瘦儒雅的文士长身而起,深深一揖。

    “本将虽然孤陋寡闻,却也听过巴肃先生刚毅正直之名!”南鹰肃然回礼:“先生虽逝,其人其行却必将流传后世!”

    “多谢将军!”那清瘦儒雅的文士巴谨闻言身躯轻颤,眼中闪过不能抑止的感激之色。

    “南皮李沛,见过将军!”一个形容枯瘦的中年人起身见礼,脸上泛起过度的恭敬之色。

    “李先生…。。”南鹰微微一笑:“李姓为天下大姓,李氏一门的英才奇士更是不可胜数。今后本将执掌渤海,请先生定要倾力相助才是!”

    “那是当然,份内之事,何敢当得将军之请?”李家不过是地方土著,数十年间也并没有出过什么高官名人增色添彩。这李沛显然没有料到南鹰仍然如此客气,枯黄干涩的面容上顿时容光焕发。

    四姓家主相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轻松之意。看来是自己多虑了,这位鹰扬中郎将不仅全无传说中的骄狂,反倒尽显谦和儒雅和博闻广识,难道是其政敌故意散布出对他的诋毁中伤之言?

    高览轻轻呼了一口气,向着贾诩和司马直拱手道:“尚未请教这两位大人的尊讳!”

    “武威贾诩!”贾诩淡淡道:“蒙南将军不弃,委诩以渤海郡丞之职!”

    “武威贾文和!”四姓家主一起低声惊叹。人的名,树的影,贾诩虽然一直不曾宦海树帜,但是其智者之名却是远播于士族名门之间。

    “河内司马直!”司马直也点头示意:“现任郡府主簿!”

    “河内司马?”巴谨有些吃惊道:“敢问司马防大人与司马主簿是…。。。”

    “正是家叔!”司马直微笑道:“有劳动问了!”

    四位家主一起露出恭敬亲切之意,齐声道:“失敬了!”

    南鹰亦是一笑。请司马直出来亮相,果然是一招好棋!河内司马,嘿嘿!果真是好大的名头,除了袁、杨、陈等几家可以稳压司马家一头,天下的名门望族堪与比肩者,都是屈指可数。

    “南将军不仅沙场无敌,纵横天下!”高览衷心道:“更能得贾文和和司马兄辅佐,在下几乎已经看到了渤海一郡日后的欣欣向荣之象!”

    “哪里的话!”南鹰不动声色道:“本将的一位长辈曾经说过: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而官民之间,也正似如鱼得水,方能使治下之地兴盛富足!”

    “说得好!”几位家主一起动容。巴谨更是脱口道:“不敢请教将军这位长辈是?”

    “哦,她便是原司徒袁隗大人的夫人!”南鹰平静无波道:“马伦马老夫人!”

    “竟然是这位传奇女学者!”四姓家主露出无法掩饰的震动神色,再瞧向南鹰的目光中更是多了一丝敬畏,似乎正在猜测他与袁家和马家的真正关系。眼前这位鹰扬中郎将,真是令人高深难测啊!

    南鹰含笑不语,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你们这些士族名门不是瞧不起草根吗?让你们也知道一回,什么叫做高山仰止!

    “呼!”高览轻轻叹息道:“今日能与将军一会,我等真是不虚此行啊!”

    听着他一语双关之意,南鹰微笑道:“彼此彼此!客气客气!”

    “闻将军初至渤海,便立遣属下精兵猛将为地方剿除悍匪,渤海数十万百姓无不感恩戴德!”封雄瞧见高览递来的眼神,立即开口道:“所以在下等谨代表地方父老,带来一些粗鄙之物,慰劳军中将士!礼物虽轻,尚乞将军笑纳!”

    说着,他恭敬的奉上了一份礼单。

    “粮食一万石,猪羊五百头…。。”南鹰看得皱起了眉头道:“本将身为一郡之守,守土保民是职责所在,这么厚的礼,受之有愧了!带回去吧!”

    “将军此言差矣!此为我等一片诚心,岂有带回之理?”一听拒收之言,几位家主一起急了眼,该不会是嫌少吧?

    “若是不能令将军满意,便请只管开口!”李沛更是有些口不择言道:“但教将军所命,无有不从!”

    “哦?无有不从?果然是渤海四大家族,开口便是豪言壮语!”南鹰眼前一亮道:“那么本将也不矫情做作,眼下正有几桩难事,想请各位分忧!”

    这是要狮子大张口了啊!四人心中一惊,生出落入圈套的窘迫之心。李沛见高览狠狠的瞪了过来,立即低下头去,再不敢乱发一言。

    “诸位请看!”南鹰起身行至一幅巨大的地图前,指点道:“相信你们已经接到消息,本将属下两千精兵正与连日来烧杀抢掠的悍匪们激战多日……”

    “虽然已剿灭近半贼军,但仍有千余贼人退至海边,据地而守!”他在地图上比比划划:“瞧!便是在此处!”

    四人听得如入云里雾中,封雄干咳一声道:“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看来这些贼人已是冢中枯骨,待死罢了!”

    “正是!”李沛立即抢着话头道:“有将军的百战雄师驻守渤海,我等今后必将高枕无忧!”

    “嘿!看来几位比本将还要乐观啊!”南鹰嘴边露出一丝讽刺的笑意:“但是高枕无忧四字,只怕是言之过早啊!”

    “渤海一百零九处坞堡,已被攻破六十七处!”他瞧着目瞪口呆的四人:“本将没有说错吧?贼人焚堡抢掠,百姓流离失所,而各位竟似乎无动于衷,是否在暗中取笑本将无能呢?”

    “我等焉敢取笑将军?”四人一起惊了变了脸色。

    “实不相瞒!”高览苦笑道:“在下等今日冒昧求见,一者是诚心劳军,二者便是为了请将军再次发兵,为地方除害!”

    “正是如此!”巴谨叹息道:“虽然将军将其中一股贼军赶得山穷水尽,却不知从哪里又冒出一股贼人来!他们自称什么天干地支,人数虽少,但是手段更为残酷,杀人放火,无所不为!将军说有六十七处坞堡被攻破,倒有大半是他们所为!”

    装得还挺象!南鹰心中不禁冷笑,你巴家也是党人代表,别人没听说过天干地支倒还有情可原,你也在此惺惺作态,究竟是在明逝保身,还是揣着明白当糊涂?又或者说,你小子干脆就是天干地支分子,知道这些行动根本不是组织所为,才来求助于本将,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

    正当南鹰心念电转之际,又听那李沛悲声道:“将军,这些贼人攻陷坞堡,抢掠民财,还残杀无辜百姓……我们四姓的族人,便有不少遭到了毒手!请将军为我等主持公道啊!”

    草包,这四姓家主之中唯一的草包!南鹰立即对李沛下了定义,如此开诚布公的阐明了来意,不是草包是什么?

    果然李沛之言一出,其他三人微微变色,封雄立即道:“将军初掌渤海,便有几股贼人同时骚扰地方,在下斗胆揣测,这其中或有奸谋,将军不可不防!”

    “奸谋?会是什么奸谋呢?”南鹰似笑非笑道:“不知封兄所指为何?请封兄教我!”

    “这个……”封雄犹豫了一下,终于一咬牙道:“将军当日扫荡百万黄巾,直杀得他们血流成河,闻风丧胆。若说他们敢于公开对抗将军,当然是痴人说梦,可是若有少数残余蓄意报复,则并非不可能!目前被将军围困于海边的贼人,倒是与黄巾蛾贼的路数很是相近!”

    “有点道理啊!”南鹰的脸上一点表情也看不出来,只是点了点头:“继续!”

    “至于目前仍然肆虐于各地的所谓天干地支!”封雄的声音有些弱了下来:“据说当日将军曾在司隶校尉属下都官从事的任上,侦破过冀州逆反案,令无数隐于朝中的巨奸大猾纷纷落网,那些人似乎便是出于天干地支…。。”

    “砰!”随着南鹰重重一掌落在将案上,案上的笔架、石砚一起跳了起来。

    “将军息怒!”四人望着南鹰满脸的冷酷之意,一起骇然大叫。

    “听你这话的意思…。。”南鹰恶狠狠的盯着封雄,杀机腾腾:“似乎是在说,今日渤海的一切灾难,均是因本将而来,那万恶的源头,正是本将吧?”

    “是不是?”他望着面青唇白的封雄,厉声喝道:“来人,封了大帐!今日不将话说明白了,谁也不许踏出此地半步!”

    说话间,帐外人影闪动,足音四起,长刀出鞘之声不绝于耳。上百汉军转瞬之间便将大帐围得水泄不通。

    四姓家主面面相觑,作声不得,心惊胆战之余,无不生出难言的悔意。谁能想到这位鹰扬中郎将当真如传闻中的一样,说翻脸便翻脸,适才仍是一副温文儒雅,却因一句试探之言便立即变了颜色,真是恩威难测!

卷四 渤海鹰扬 第十九章 请君入瓮() 
正当帐内帐外一片肃杀之气,四姓家主无不惶然失色之时,终于有人干咳一声打破了极度压抑的气氛。

    “将军啊!封先生所说均为实情,您又何必动怒?”贾诩悠悠道:“至少听封先生将话说完嘛!您如今是一郡的父母官,怎可用沙场对敌的作派惊吓到地方父老?”

    封雄头脑一清,如蒙大赦道:“正是正是!小人怎敢对将军不敬?确有下文请将军明察!”

    南鹰不带一丝感情的目光从四人面上扫过,似乎正在猜度四人的诚意。目光所到之处,几人无不浑身冰冷,连高览自恃心志坚忍,亦不由激灵灵的打了一个寒战。这种几乎可以杀人的可怕眼神……要经历多少生死绝境,要杀戳多少钩爪锯牙,才能造就出如此凌厉无匹的气势?

    “这么说……倒是本将唐突了!”沉重的威压渐渐散去,南鹰挥了挥手,冷冷道:“那么本将静聆封兄下文!”

    帐外传来整齐划一的还刀入鞘之声,影影绰绰的身形霎时间散得一干二净。

    四姓家主不由自主的喘出一口大气,封雄更是忍不住拭了一把额上的冷汗,这才道:“将军容禀,在下所以甘冒触怒将军之险,试析当前渤海形势,并追思将军当日之功绩,完全是担心有人故意陷害将军……”

    “封雄若有对将军不敬之心,愿遭天谴之罚!”他有些激动的挥动着双手:“如今将军执掌渤海,在下等人与将军可说是唇齿相依,辅佐您尚且不及,焉敢有别样心怀?”

    “接着说!”南鹰淡淡道:“封兄还没有说明本意!”

    “是,将军!”封雄瞄了一眼三位同伴,又道:“无论是被围的贼军,还是自称天干地支的强人,他们行事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便是以掠夺财富和驱散徒附为主要手段,相比之下,他们杀人的行为就显得不甚激烈!这似乎并不符合蛾贼和乱党们的一贯作法,所以在下作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