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大典 3-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税并不取要,若成就后别议定夺。如此不数年间开耕作熟,贫民既得济虚,又行内实,万一缓急以食以兵皆可倚用。
  区种
  【西汉博闻】
  《刘般传》:显宗时,以郡国牛疫,通使区种增耕。注云:汜胜之书曰:上农区田法,方深各六寸,间相去七寸,一亩三千七百区,丁男女种十亩,至秋收区三升粟,亩得百斛。中农区田法,方七寸深六寸,间相去二尺,一亩千二十七区,丁男女种十亩,秋收粟,亩得五十一石。下农区田法,方九寸,深六寸,间相去三尺,秋收亩得二十八石,旱即以水沃之。
  【金史】
  泰和四年自春至夏,诸郡少雨,孟铸奏:今岁衍阳已近五月比至雨,恐失播种之期。可依种麻菜法,择地形稍下处,拨畦种谷,穿土作并,随宜灌溉。上从其言,区种法自此始。
  刀耕火种
  【云谷杂纪】
  沅湘间多山农家,唯植粟且多在冈阜,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于其间,如是则所收必倍,盖史所谓刀耕火种也。
  教民水种
  【宋绩通鉴长编】
  仁宗天圣三年二月乙丑,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薛奎罢为集贤院学士并州,既而秦州阙守,以奎屡官西边,习其土风即改奎知秦州仍给集贤学士。见秦州宿重兵,兵费常不足,奎务为节俭,教民水种,谨商,岁终廪粟积者三百万,征衍者三十万,覆隐田数千顷,复得刍粟数千顷。
  【宋欧阳公集】
  《薛侍郎墓铭》:公出并州,改知秦州,秦州宿重兵,兵常慊食。公为人勤俭,募民屯种,贷牛及种子济之积蓄,教民水种。
  募民屯种
  【金史】
  慎徵权陕西诸路转运使,复修三白龙首等渠以溉田,募民屯种,贷牛及种子济之。深耕禾既种《前汉书》:朱虚侯深耕种,立苗欲疏。详见田字
  案行令种
  【东汉书】
  安帝永初三年五月诏:长吏案行在所,皆令种粟麦蔬食,务尽地力,其贫者给种饷。
  农家种
  【宋史】
  《五行志》:皇五年正月,狄青败侬智高子仁铺,初谣言农家种,籴家收。至是智高果为青所破。
  种诸善根
  【类说】
  皋陶布种万民之德,而黎民归之,犹释氏所谓种之善根。
  胡麻好种
  【小学绀珠】
  唐朱滔军日有一士人善诗,滔令作《寄内诗》,复令作《内答诗》,曰:篷须荆世所稀,布衣总是嫁时衣。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君未归。
  芒种
  【闻见善善录】
  陕州士人乐齐常云:二十四气其名皆可解,独小满芒种其说不一。小满芒种皆谓麦也。小满四月中谓麦之气至此,方小满而未熟。芒种五月节,种读如种类之种,谓种之有芒者,麦也。至是当熟矣。仆因记《周礼》稻人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法。注云:谓草之所生其可种,芒种稻麦也。始知过五月节,则稻不可种。所谓芒种五月节者,谓麦至是而始可收,稻过是而不可种矣。
  【瓮牖间评】
  宋元长之为武昌太守时,郡田录以芒种为限,长之去武昌郡,代人未至,以芒种前一日解印绶去。余谓芒种可对爪期。
  【宋韩涧泉集】
  《芒种诗》:田家一雨插身时,成把檐禾水拍泥。分段排行到畦岸,背蓬浑不管归迟。
  载勾明日问青黄,惜水修塍意更忙。少候根中新叶出,又看晴雨验朝阳。
  三年不见种田农,蓦陇跳沟过屋东。齐唱歌声相劳苦,氵蒙氵蒙烟里一蓑风。
  愧我粗官耗太仓,及爪而代合耕桑。蚕筐阁了修身马,老稚时时亦酒浆。五谷以生长壮,日种之者多实,老恶死。日种之日收薄以忌日种之者,则败伤。又用成收满平定日为佳,小豆忌卯,稻麻忌辰,禾忌丙,黍忌丑,秫忌寅、未,小麦忌戍,大麦忌子,大豆忌申,凡九谷不避忌日,种之多伤败。
  种诸豆与油麻大麻等,若不及时去草,必为草所蠹耗。虽细实亦不多。谚云:麻耘地,豆耘花,麻须初生时耘,豆虽开花尚可耘,油麻大豆地只锄两遍。种绿豆地宜瘦,不宜肥。肥田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皆以五月六月,溉种之,七八月耕杀之。春种谷即一亩,收十石,其力与蚕沙熟粪同矣。
  腊日种麦及豆,来年必熟,麦苗盛时须使纵牧其间,蹂践令稍实,其收倍多。麦属阳,故宜干原;稻属阴,故宜水泽。
  小麦不过冬,大麦不过年。凡种二麦,小麦忌戍,大麦忌子。
  正月锄麦再遍为良,又种春麦。
  种大豆二月中旬为上时,每亩用子八升,种欲深再锄之。三四月种亦得,但用子费耳。肥田欲稀豆地不求熟,熟地则叶茂少实,地熟则稀种之。叶落尽然后刈之,不尽则难治刈,讫则速耕。大豆性脆不耐,秋耕则地无泽。四月种豆耕如麻,七月成熟。区种法:坎方深各六寸,相去二尺许,坎内好牛粪一升,搅和注水三升,下豆三粒,覆土勿厚,以掌抑之,令土种相亲。每亩用种三升,粪十三石五斗,生五六叶,即锄之,旱则浇,至秋每亩合收十六石。
  老农言:地久耕则耗。三十年前禾一穗若干粒,今减十分之三。
  老农言:稻苗立秋前一株每夜溉水三合,立秋后至一斗二升,所以尤畏秋旱,梁谷米大香滑,而种者少。问庄家,云:收少而损地力。
  浙中田,遇冬月有水在田,至春至大熟。谚云:谓之过冬水广,人谓之寒水。楚人谓之泉田,旱禾怕北风,晚禾怕南风。
  禾稼如云之时,辰日雨生虫,未日雨杀虫。
  五月二十日分龙,农家于是日早以米筛盛灰藉之纸,至晚视之,若有雨点迹,则秋不熟,则谷价高,人多闭籴。
  七月治地,屡加粪锄转。八月社前即可种麦,宜屡耘,而屡粪麦经两社即倍收,而子颗坚实。诗曰:十月纳禾稼,黍稷种禾。麻菽麦无不单有,以资岁计,尚何穷匮乏绝之患耶?
  六种之宜,种时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序,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尚何匮乏之足患,冻馁之足忧哉?正月种麻,间旬一粪,五六月可刈矣。沤剥缉绩以为布,此盖美妇功之能事也。二月种粟,必疏布种子碾以辘轴,则地紧实,科本鬯茂,穑长而稹粟坚实。七月可济乏绝矣。油麻布早晚二等,三月种早麻,才早拆即耘锄,令苗稀疏,一月凡三耘,则茂盛,七八月可收也。
  五月中旬后,种晚油麻,治如前法,九月成熟矣。不可太晚,晚则不实,畏雾露蒙幕之也。早麻白而缠者佳,谓之缠麻。晚麻名叶裹,熟者最佳,谓之乌麻,油最美也。其类不一,惟此二者人多种之。凡收刈麻必堆罨一二夕,然后卓架日煞之,即无倾倒而尽矣。久罨则油暗。
  凡种麻,麻若下子,时遇三数日,晴则苗盛,而根布结子,则肥,若雨则否。故谚云:种麻三日,晴先用取油瓶。
  田间人云:种油麻,人须他着裤,则易茂盛。
  正月二月耕地,一工当五工。
  正月旦日鸡鸣时,把火遍照五果及桑树,上下即无虫,时年有桑果灾生虫者,元日照者必免灾。
  正月种豆,豆葱芋禾艹瓜瓠葵蓼首蓿蔷薇之类。
  正月二月三月移桑并得熟耕地五六遍,五步一株,着粪一二升,至秋初根下更着粪,培土三年,即堪采。每年及时科斫,以绳系石坠四向枝,令婆娑,中心亦屈却,勿令直,上难采。
  凡栽树须记南北枝,坑中着水作泥,即下树栽摇,令泥入根中,即四面下土坚筑。上留三寸浮土,埋令深,浇令常润,勿令手近及六畜触突。凡一切树,正月十五日以前上时,兼多子。
  种桑,收鲁桑椹水淘取子暴干日煞熟耕地畦,种如葵法,土不得厚,厚则不生。待高一尺,又上粪一遍,当四五尺,常耘令净,来年正月移之,白桑无子,压枝种之,才收得子,便种之亦可,只须于阴地频浇为妙。
  午日不得锄桑园,《阴阳书》曰:亥为天仓耕之始。
  正月晦日种葵,神日种法临种必须干晒子,其子千岁不地不厌良,故弥善。薄则粪之,葵须畦种,水浇畦,长两步阔一步,大则水难匀他畦,做此深掘以熟粪和中半,铁爬爬之令熟,足蹑令坚平,下水令征湿渗下。葵子又取和粪土盖之,厚一寸,葵生叶,然后一浇,浇以早暮,每一掏即爬去地,令起下以加粪三掏,即更种秋掏,须俟露收。葵子,须俟霜降。若以穰草盖经冬收子,谓之冬葵子,入药用。
  谷上接桑,其叶肥大;桑上接梨,脆美而甘。撒子种桑,不若压条而分根。茎制间植桑,斩其桑而栽之,谓之嫁桑,却以螺壳覆其项,恐梅雨损其皮故也。二年即盛,常以三月三日雨,卜桑叶之贵贱。谚曰:雨打石头遍,叶卖三钱片。或曰:四日尤甚。杭州人云:三日尚可,四日杀我。言四日雨尤贵。
  茄子开花时,取叶布过路以灰围之,结子加倍,谓之嫁。
  茄子九月熟时,摘取劈破,水淘子取沉者,晒干,裹至二月乃撒种。
  种茄畦水如葵法,其茄着五叶,因雨移种茄子时,初见根处劈开,掏硫黄一皂大,以泥培之,结子大如盏,味甘而益人。
  茄,隋大业末名茄,曰:昆仑紫瓜。
  正月可种瓠,六月可畜瓠,八月可断瓠。
  种芋头,区方深皆三尺,取豆萁纳区中,践之厚一尺五寸,区上滋土与粪和之内区中,其上令厚尺二寸,以水浇足,践令匀,取五芋子置四角及中央,频频用水浇,其烂芋生子皆长三尺,一区收三石。芋可以备凶年,宜留意马。又法:宜择肥缓土近水处种之。
  菠菜过月朔乃生,今月初二三间种,与二十七八间种者,皆过来月初一日方生。验之信然,盖颇国菜。种菠,先以水窖其子,俟芽和以砻糖,土种之。
  颇,西域国僧携子入中国,讹为菠。
  生菜种之不必拘时,牙尽即下种,亦便出。谚曰:生菜不离园,不时而种之,便出也。
  香菜与土龙脑不得用粪浇,浇则不香,只以沟泥米泔浇之佳。
  茭首根逐年移动,生着不黑。
  种枸杞法:秋冬间收子于水盆中,采取暴干,春熟地作畦,畦中去土五寸,勾作垄,垄之中缚草臂长与畦等,即以泥涂草上,以枸杞子布于泥上,即以细土盖令遍,又以烂牛粪一重,又以土一重,令畦平。待苗出,水浇之,堪吃便剪,兼可以插种。
  种韭之畦欲深,下水和粪,初岁唯一剪,每剪则加粪,唯须深其畦为容粪也。韭勾头第一粪割弃之,主人勿食韭,不如栽作行令通锄割一遍,以爬搂之,令根不相接为佳,如此当叶阔如薤。
  种薤宜白软良地,耕三遍为佳。二月三月种,八月九月亦得,长一尺一。根为本,必须干日煞,切去强根,叶生,则锄之不厌多。叶不用剪,剪则损白。七月宜分薤,并耕菜地。
  种梦卜宜沙糯地,五月犁五六遍,六月六日种,锄不厌多,稠则少。五月治地惟要深熟,于五更垂露锄之五七遍,即土壤滋润,累加粪拥又锄,转七夕已后,种梦卜菘芥,即科大而肥美也。筛土和粪种子打垅,撮放惟疏为妙,烧土粪以粪之,霜雪不能凋。杂以石灰,虫不能蚀,更能以鳗鲡鱼头骨煮汁渍种尤善。梦卜《尔雅》云芦。释曰:紫花菘也。欲呼温菘。辨芜菁,大根一名,欲呼雹,一名芦菔,今谓之梦卜。出释常谈。
  正月以梨垅其地,法冬中取瓜子,每数个内热牛粪中冻之,拾聚置阴地,到正月耕地,逐场布之,一步下一粪块,耕而覆之,瓜生则茂而早熟。
  正月种冬瓜,是月晦日傍墙,区种之。区圆二寸,深五寸,着粪种之,苗生以柴引上墙,每日午后浇之。
  种瓜又法是:二月上旬为上时,先淘瓜子以监和之,着监则不笼死。先开方园一尺,净去浮土,坑虽深大,若杂以就土,令瓜不生。深五寸,纳瓜子四个,大豆三粒于坑傍。瓜性弱苗不独生,故得大豆以起。土瓜生,则掏去豆苗。治瓜笼法:旦起露未解,以杖举瓜蔓,提起撒灰根下,后一两日复以土培根,瓜则回矣。锄则多铙子,不锄则少子,五谷蔬果皆此例也。
  种瓜宜戊辰日及三月三日。种瓜之法:一亩为二十四科,区方园三尺,深五寸。一科用一石粪,粪与土和,合令相拌,以三尺瓦瓮埋着,科中填令瓮口上与地平,盛水瓮中,令满。种瓜瓮四面各一子,以瓦瓮口水或减辄增常,令水满。
  种丝瓜社日为上。
  种大葫芦二月初掘地作坑,方四五尺,深亦如之,实填绿豆点及烂草等,一重粪土,一重草,如此四五重,向上尺余,着粪土种下十来颗子,待生后拣取四茎肥好者,相缚着处以竹刀子刮去半皮,以物缠黄泥封上,如桐接树法裹之,待相着活后各除一头,又取此两茎相着,如前法,待活后,唯留一茎,左右四茎合为一本。待着子拣取两个周正好大者,余有旋,旋除去之。如此一年之种变为一石,此庄子魏惠王大瓠之法。
  种葫芦法:大葫二株,大冬瓜二株,以十分肥地载之,引棚上,先以一株冬瓜一株葫芦相接,看相着了截去冬瓜藤,又以一株冬瓜一株葫芦,如此接讫,却再以接了二藤,又相接作一处。看相着了,看肥瘦,可留了肥者去却瘦者,每日用白杨木樱落皂角浸水浇之,开实花用大蔑盘四边索悬,日夜浇,日夜放盘。一月余日,老实如人大。
  著蓣,江南人多植之,可食。手植之,则如手,锄锹等物种之,随本物之形状,此物类相感志云也,即山药耳。盖避唐代宗讳豫字改作薯药,又避宋朝英宗皇帝讳遂改作山药。
  种山药以手则细,以锹则大。须每平易人仍不可犯手种。
  莴苣并三月下旬种。
  治园可令土极细,以硫黄调水泼之,撒芥子于其上,经宿已生一两小叶矣。
  种好名果,三月上旬斫取好直枝如大母指,长一尺五寸,插芋头中,种之若无芋,用梦卜蔓菁根插,亦得全胜种茂当年便茂种。诸果梅杏等法,并同桃李。取核种之经接之,核不堪种。又杏熟时,和肉埋粪中,至春既生,移载实地,既移不得,更安粪地,必致实小而味苦。梅杏皆可多种,作油,可以度凶年,俗云:木奴千无凶年。
  凡果须用肉烂和核种之,否则不类其种。
  种果木月半前则多,下半月后则少。子柑橘枨等,于枳壳树上接者,易活。
  李建熏罢相,江南出镇豫章一日游西山田间,茅舍有老叟教数村童,公觞于其庐,连食数梨。宾僚有曰:梨号五脏刀斧,不宜多食。叟笑曰:《鸡冠子》云:五脏刀斧乃离别之离,非梨也。孟离别戕伐胸怀,有若刀斧。遂就架取小冉振拂以呈丞相,乃《鸡冠子》也。
  凡川果宜望前,若望后则少。实花果树如曾经孝子及孕妇,手折则数年不着花,或不结实。
  果子先被人盗食一枚,飞禽便来吃。凡果木未全热时宜摘,若熟,则抽遏筋脉,来岁必不盛。
  果实凡经数次接者,核小,但其核不可种耳。
  果子及皂荚之类,初实年或为僧尼所触,终不复实,切宜忌之。
  吴人忌蒲萄云:实则易生。信然?
  果中易生者莫如桃,而结实迟者莫如橘。谚云:头有二毛好种桃,立不膝好种橘。言桃可待而橘不可待也。以死鼠浸溺缸内,候鼠浮取,埋橘树根下,次年必盛生。《涅盘经》云:如橘得鼠,其果子多。
  果木树有虫,虫者,以莞花内孔中即除,或出纳部叶。又云:以杉木作钉塞孔尤妙。
  果子花谢遇,天晴日猛,果子多结,若遇雨即少。
  凿果树纳少钟乳粉,则子多且美。又树老以钟乳末和泥于根上,揭去皮抹之,树复茂,载果子木,择取低处,候栽接了用泥深盖过今接处,生根着子,不见香味倍好。
  凡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干熬,节过,再浸之,又熬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用竹筒破两片封裹之,则根立生。次年断其其皮,截根栽之。
  元日,日未出时,以斧班推斫枣李等树,则子繁而不落,谓之嫁树。晦日同嫁李树,则以石安树丫间。
  果树无子,以社酒或社日羹泼之,其生必多。
  果实异常者,根下必有毒蛇,切不可食。生荔枝结子时,日午有雨,则尽落。
  栽杏,杏熟时,含肉埋粪中,至春既生则移栽实地,不得更移。
  银杏树有雌雄,雄者有三,雌者有二,合二者种之,或在池边能结子而茂,盖临池照影亦生也。橄榄将熟,以竹钉钉之,或监纳于皮下,其实尽落。
  范景仁言:橄榄木高大,难采以监擦木身,则其实自落。所以,有“落红监”之语。南人夸橄榄,北人夸枣。《王直方诗话》有云:纷纷青子落红监,正味森森苦且严。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密十分甜。《群玉杂俎》云:橄榄独根,东向枝曰木威,南向枝曰橄榄。《物类相感志》云:树类酸枣皆高数丈,其子深秋熟,色青、解酒毒。野生者,树极高不可攀缘,但刻其根下方寸许,纳监于刻痕中,其子皆自落。枝上生膏如桃胶,南人采之和其皮叶煮之,如胶饧,谓之橄榄糖。用泥海船着水如漆,益坚紧也。南方草木状榄字作。
  石榴,浙人唤作金樱,盖避钱王之讳也。
  种石榴,取直枝如大母指,斩一尺八九条共为一窠,烧下头二寸作坑,深一尺余,口径一尺,坚枝坑畔周布,令匀置枯骨姜石于枝间,下土令实,一重骨石,一重土,出枝头一寸,水烧即生。又以骨石置枝间,即茂。
  种石榴时,先铺一重石子,次铺少泥,又铺石子,安根方着。根在其上用泥覆盖,平地多用大石压之,《本草》谓之安石榴。
  河阴石榴名三十八者,其中只有三十八子。
  种盆榴法:冬间霜下可收归南檐下,如土干,就日色中略用水烧润,春暖放露砖石上,如长嫩苗,随意剪去,勿令高大。夏间置烈日中,或屋上,日煞尤佳,免近地气,长根及有蚁蚓兼猛,日日煞则易着花,又须每日侵,晨用水一盆或米泔没花,斛浸约半时许,取出,日中日煞。如觉土干,又浸或一两日一浸,日中不可浸,亦不必添肥,土间用沟泥水烧之,无亦不妨,只要浸煞别无他术。
  盆榴花树多虫,其形色如花,条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