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杜甫诗歌-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 (744年)在洛 
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 
     长安 (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 
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 
     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得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 
谒见肃宗,官左拾遗。 
     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 
同谷。又移家成都,筑 
     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 
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 
     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饫死耒阳。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 
     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 
     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 
望。许多优秀作品,显 
     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 “诗 
史”。在艺术上,善于 
     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 
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 
     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 
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 
     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 
征》、《三 
     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 
有些作品也存在 
     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杜工部集》。(《辞海》1989年版) 

      【《旧唐书》文苑本传】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 
审言,终膳部员外 
     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 (注:应为开元末)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 
宗奇之,召试文 
     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注:应为右卫率府参军)。十五载,禄山馅京 
师,肃宗征兵灵武。 
     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注:时未尝到河西),谒肃宗于彭原 (注:应 

… 页面 22…

为凤翔),拜右拾遗 
      (注:应为左拾遗)。房[王官]为布衣时,与甫善。时[王官]为宰 
相,请自帅师讨贼, 
     帝许之。是年十月,[王官]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王官]罢相。 
甫上疏言[王官]有 
     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王官]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时关辅乱离,谷食踊 
     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 (注:成州之上漏去秦州),自负薪采[木吕], 
儿女饿殍者数人。 
     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注:公不赴功曹之命,系代宗广德元年居梓、 
阆间事)。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注:武凡两镇成都,其在 
上元二年,则以绵 
     州刺史迁东川节度,兼除西川。至以黄门侍郎再帅剑南,乃代宗广德 
二年事),奏为节度参 
     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 (注:此在严再镇后,非上元也)。 
武与甫世旧,待遇 
     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 
挺之乃有此儿!” 
     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 
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 
     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 
甫无所依(公之去蜀 
     东行,以公诗证之,当在严武未卒之前)。 

     及郭英□ (“刈”的左部)代武镇成都,英□武人,粗暴,无能刺谒, 
耐游东蜀,依高 
     适 (注:时适已官京朝,不在东蜀,公亦未依适)。既至而适卒。是岁, 
崔宁杀英□,杨子 
     琳功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 (注:去蜀后居夔且二年, 
史漏),扁舟下峡。未 
     维舟而江陵乱 (注:其时江陵无警),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 
 (注:自衡往郴,舟 
     泊耒阳耳,未尝寓居也)。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 (注:阻水不在岳 
庙),旬日不得食。 
     耒阳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 (注:当作大历二年),啖牛 
肉白酒,一夕而卒于 
     耒阳 (注:此说出于唐小说家,不可信,当以公诗正之),时年五十有 
九。子宗武,流落湖 
     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 (注:元氏撰墓系,无 
自耒阳之文),归葬于 
     偃师西北首阳山之前。 

… 页面 23…

     天宝末诗人,甫与李白齐名,而白自负文格放达,讥甫龌龊,有饭颗 
山头之嘲诮(注: 
     唐《本事诗》云:太白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 
     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此诗太白集不载,不可信)。元和中, 
词人元稹论李、杜 
     之优劣,自后属文者,以稹论为是。 

      【《新唐诗》本传】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楚、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 
见之。举进士,不 
     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 
篇 (注:公献赋在天宝 
     十载)。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 
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 
迨审言,以文章显中 
     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窃恐转死沟壑,伏惟 
     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途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 
鼓吹六经,先鸣诸子, 
     至沉郁顿挫,临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 
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 (注:三川县属[鹿阝]州)。肃宗 
立,自 [鹿阝] 
     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载,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 
与房[王官]为布衣 
     交。[王官]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 
宜免大臣。帝怒,诏 
     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 
称:“[王官]宰相 
     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礼。时论许 [王官]才堪公辅,陛下 
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 
     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 [王官]门下,贫 
疾昏老,依倚为非。 
      [王官]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 
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 
     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 
臣独蒙。”然帝自是不 
     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鹿阝],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 

… 页面 24…

亲。从还京师, 
      (注:孺弱饿死,乃天宝十四载自京赴奉先时事。若往[鹿阝]迎家, 
则在至德二载)出为 
     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 (注:更以东都残毁,故乡不可归),辄弃官去。 
客秦州,负薪采橡 
     栗自给。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注: 
此二句当在“往依焉” 
     之下)。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 
工部员外郎。武以世 
     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登 
武床,瞪视曰:“严挺 
     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以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 
州刺史章彝,集吏于 
     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 (注:此 
说出《云溪友义》,不 
     可信。以公诗考之,严武来镇蜀,章彝已入觐)。武卒,崔[日干]等 
乱,甫往来梓、夔之 
     间(注:游梓乃宝应、广德间事,至是惟寓夔耳)。大历中,出瞿塘, 
下江陵,溯沅湘以登 
     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 
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 
     酒,大醉,一昔卒 (注:此段之谬,与旧史同),年五十九。 

     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 
杜”。尝从白及高 
     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 
所污。为歌诗,伤时浇 
     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 [亻全] 
期等,研揣声音, 
     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沿袭。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 
质反,好丽者壮为,人 
     得一概,皆自名所长。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 
他人不足,甫乃厌馀。 
     残膏胜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已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 
善陈时事,律切精深, 
     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于歌诗,独推 
曰:“李杜文章在,光 
     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元稹撰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江陵士曹时作)】 

     叙曰: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总萃焉。始尧舜时,君臣以赓 

… 页面 25…

歌相和,是后诗人 
     继作,历夏、殷、周千馀年,仲尼缉合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 
百篇,其馀无闻焉。骚 
     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秦、汉已还,采诗 
之官既废,天下妖谣民 
     讴、歌颂讽赋、曲度嬉戏之词亦随时间作。至汉武帝赋 《柏梁》诗, 
而七言之体兴。苏子 
     卿、李少卿之徒,尤工为五言。虽句读文律各异,雅郑之音亦杂,而 
词意简远,指事言情, 
     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 
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 
     槊赋诗。其遒壮抑扬,冤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晋世风概稍存。宋、 
齐之间,教失根本, 
     士子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为高。盖吟写性 
灵,流连光景之文也。 
     意义格力固无取焉。陵迟至于梁、陈,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 
又宋、齐之所不取也。 

     唐兴,官举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 
稳顺声势,谓之 
     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 
实;效齐、梁则不逮于 
     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浓莫备。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 
     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 
徐、庾之流丽,尽得古 
     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 
乎哉。苟以其能所不 
     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 
摆去拘束,模写 
     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 
大或千言,次犹数百, 
     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 
况堂奥乎! 

     予尝欲条析其文,体别相附,与来者为之准,特病懒未就耳。适遇子 
美之孙嗣业启子美 
     之柩,襄 [礻付]事于偃师。途次于荆,雅知余爱言其大父之为文, 
拜余为志。辞不能绝, 
     余因系其官阀而铭其卒葬云。 

     系曰:昔当阳成侯姓杜氏,下十世而生依艺,令于巩。依艺生审言, 

… 页面 26…

审言善诗,官至膳 
     部员外郎。审言生闲,闲生甫;闲为奉天令。甫字子美,天宝中献三 
大礼赋,明皇奇之,命 
     宰相试文,文善,授右卫率府胄曹属。京师乱,步谒行在,拜左拾遗。 
岁馀,以直言失官, 
     出为华州司功,寻迁京兆功曹。剑南节度严武状为工部员外郎,参谋 
军事。旋又弃去,扁舟 
     下荆、楚间,竟以寓卒,旅殡岳阳,享年五十九。夫人弘农杨氏女, 
父曰司农少卿怡,四十 
     九年而终。嗣子曰宗武,病不克葬,殁,命其子嗣业。嗣业贫无以给 
丧,收拾乞丐,焦劳昼 
     夜,去子美殁后馀四十年,然后卒先人之志,亦足为难矣。 

     铭曰:维元和之癸巳粤某月某日之佳辰,合窆我杜子美于首阳之山前。 
呜呼!千载而 
     下,曰此文先生之古坟。 

      【浦起龙撰读杜提纲】 

     杜集不应称草堂。草堂特流寓之一,该不得此老一生。 

     读杜逐字句寻思了,须通首一气读。若一题几首,再连章一片读。还 
要判成片工夫,全 
     部一齐读。全部诗竟是一索子贯。 

     读杜须耐拙句、率句、狠句、质实句、生硬句、粗糙句。 

     天宝间诗,大抵喜功名、愤遇蹇、忧乱萌三项居多。 

     玄、肃之际多微辞。读者要屏去逆料意见、腹诽意见、追咎意见。老 
杜爱君,事前则出 
     以忧危,遇事则出以规讽,事后则出以哀伤。这里磋一针,厚薄天渊。 

     客秦州,作客之始。当日背乡西去,为东都被兵,家毁人散之故。河 
北一日未荡,东都 
     一日不宁。晓此,后半部诗了了。本传旧谱并说是关辅饥,没交涉。 

     蜀中诗只“剑外官人冷”一句盖却。设不遇严武,蚤已东下。夔州诗 
口口只想出峡,荆 
     州、湖南诗口口只想北还。 

     说杜者云每饭不忘君,固是。然只恁地说,篇法都坏。试思一首诗本 
是贴身话,无端在 
     中腰夹插国事,或结尾拖带朝局,没头没脑,成甚结构?杜老即不然。 

… 页面 27…

譬如《恨别》诗,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是望其扫除祸本,为还乡作计。 
 《出峡》诗,“朝 
     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五云高太甲,六月旷抟扶”,是言国乱尚武, 
耻与甲卒同列, 
     因而且向东南。以此推之,慨世还是慨身。太史公《屈平传》谓其“系 
心君国,不忘欲反, 
     冀君一寤,俗之一改也。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数语,正蹋着 
杜氏鼻孔。益信从前客 
     秦州之始为寇乱,不为关辅饥,原委为然。 

     代宗朝诗,有与国史不似者。史不言河北多事,子美日日忧之;史不 
言朝廷轻儒,诗中 
     每每见之。可见史家只载得一时事迹,诗家直显出一时气运。诗之妙, 
正在史笔不到处。若 
     拈了死句,苦求证佐,再无不错。 

     杜诗合把做古书读。小年子弟拣取百篇,令熟复,性情自然诚悫,气 
志自然敦厚,胸襟 
     自然阔绰,精神自然鼓舞。读杜诗不颛是学作诗。 

                          杜甫诗选之二     (13首) 

      【游历时期(开元二十四年至天宝四载,即公元712至745)】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汤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写于开元二十四年 (公元736年) 
北游齐赵时, 
     诗人当时二十四岁。 
     ★此诗被后人刻石为碑立于泰山。 
     ★浦评:杜子心胸气魄,于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 页面 28…

     登衮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①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②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这是开元二十五年落第后,第一次游齐赵时所作,是杜诗中现存最 
早的一首五律 
     ,因结构谨严,格律工稳,后人多以之为作五律的规范。 
     ①弼注:公父闲为衮州司马,公时省侍。《论语》:“鲤(孔子之子)趋 
而过庭。 
     ” 
     ②秦碑指秦始皇登峄山所刻石碑。鲁殿指鲁灵光殿,汉景帝子鲁共王 
所建。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糜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其二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鱼詹]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①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①潘岳 《闲居赋》:“张公大谷之梨。” 

     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①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浦评:此与 《画鹰》诗,自是年少气盛时作,都为自己写照。前半 

… 页面 29…

先写其格力不凡,后半并显出一副血性,字字凌厉。其炼局之奇峭,一气飞 
舞而下,所谓啮蚀不断者也。 
     ① 《齐民要术》:“马耳欲小而锐,状如斩竹筒。” 

     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①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浦评:与《胡马》篇竞爽。入手突兀,收局精悍。 
     ★张上若:天下事皆庸人误之,末有深意。 
     ①孙楚 《鹰赋》:“深目蛾眉,状如愁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