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这么贵。可还没等他暗暗欢呼时机到了,戴着眼睛神色倨傲刻板的的米行老板忽然从里面走了出来,向伙计使了个眼色后,价格牌被瞬间修改到6角5分!还限定每人只能买5升!
“为什么又涨价?!”
“今天早上才涨价,为什么现在又要涨价?”
“仓库里有那么多大米,为什么不卖?”
眼看即将排到的几位市民见到米价在自己面前暴涨,还限定购买数量,顿时气得嚷嚷起来。片刻后所有人都躁动起来,因为撞到人晚了一步的小松浩二更加焦急,年初他又添了一个孩子,米价本来就贵,现在又涨价还让不让人活了!
面对群情激奋的买米人,米行老板却不疾不徐,仗着自己儿子是警察局长骂骂咧咧:“你们知道什么!帝国正在打仗,数十万帝国将士正在为你们的未来拓土开疆,国家需要更多的粮食。我要把我的粮食捐给国家,所以从现在起,每个人只准买10升,谁敢再叫就是破坏我大日本帝国的复兴!”
“你在胡说!昨天有人亲眼看到的,你想把米运到大阪去卖,因为那里米价更贵。”
“军队在朝鲜打仗,为什么要拿走我们的?”
“降价!降价!打开仓库,把米卖给我们!”
米行老板的解释无疑是火上浇油,早已被昂贵米价折腾得半死的百姓再也忍不下去了。战争,战争,还是战争!这些人脑袋里除了战争就是战争!很多人都开始回忆10年前的低米价时代,激动地拥挤着就向米行冲去。
“八嘎!”面对试图抢米的蜂拥人群,米行老板一边让人去找警察,一边让伙计站在门口用藤条拼命抽打试图抢米的人,他自己还不断地破口大骂:“贱民!你们这些贱民,良心大大的坏了!这是要给军队的大米,你们谁敢抢全部要杀死。”部分人被这股气势吓得不敢再往前,可更多的人却完全无法接受这个米价。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如果不能把米买回去也是个饿死的下场!横竖是个死,所以很多人都不顾危险冲向米堆,当一包大米被哄抢洒落一地,雪白雪白的米粒沿着马路滚落后,所有眼珠子都瞬间红了。
大家疯狂的一把把抓起米塞入米包,更多的人不顾藤条冲向米堆扛着就跑,小松浩二也加入了哄抢中,冒着危险抢了半袋大米就准备往回跑,凄厉的警哨声就在这时响了起来。上百位警察凶狠的挥舞警棍冲入人群,这些平日里被米商和地主塞饱的警察哪会管“贱民”的生死,挥舞警棍狠狠地抽向了小松浩二等人。噼里啪啦的警棍和惨叫声此起彼伏,小松浩二没怎么准备就被警棍抽中头部,鲜血顿时顺着额头洒了下来,他忍着疼拼死护住怀里的米包,可这个动作却让更多警棍落下,最后被打的整个人都瘫痪,只能眼睁睁看着米包重新回到米行老板手中。
不到几分钟,马路上就躺下了近百位抢米的百姓,洁白的大米上血珠点点,米行老板见到很多大米都被弄脏了,干脆让伙计扫入了不远的阴沟中怒火!怒火!每个人眼中都是怒火!这些地主、剥削家已经不是可恨那么简单了,他们宁愿把弄脏的大米倒掉,也不肯分发给饥肠辘辘的百姓,还口口声声是为了国家!
情报员完整的看完了整个骚乱过程后,也为这种事情愤恨不已。5年的潜伏生涯让他很明白,日本缺乏粮食但还没到这么离谱的情况。要知道日本从南到北都种植大米,几千万农民每年辛辛苦苦的产出也并不少。真正造成这种原因的情况时日本政府从不对农业进行投资,宁愿造世界最强的战列舰也不愿意花钱修梯田,建设水渠,还变本加厉保护地主和资本家的剥削行动。战争打响后这些人就借着军需囤积居奇,不仅导致米价扶摇直上,还故意紧锁粮仓造成市场缺米的假象。
小松浩二等人是被抬走的,被打得鼻青眼肿浑身是血的他躺在担架上痛苦呻吟,手心里却还死死攥着一把染红的“血米”。情报员见状暗暗叹了口气,想想后也悄悄跟了上去。
处于动乱边缘的国内民生问题却没引起田中内阁和藩阀们的注意,自认为国家领导者的他们依然热衷于讨论所谓“事关大日本帝国生死”的大事。在巴黎和会上被杨秋当众羞辱的近卫文麿回国后却颇受优待,报纸把他鼓吹成敢于面对面斥责敌人的英雄。这让因世袭公爵成为日本贵族院最年轻爵爷的他更加得意,即使此刻在五相会议上,依然敢直面田中义一等内阁成员,向贵族院众位元老举起手里的电报,高声嚎叫:“看到了吗?大家看到了什么?我们大日本帝国被出卖了!”
近卫文麿激动地脸色通红,就像只上蹿下跳的野猴子,不断把电报交给贵族院众人查看。这幅样子恨得田中义一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要怪只能怪自己这个首相当的不是时候吧。连旁边一贯见面必然死掐的加藤友三郎和山梨半造都沉默不语,这份刚从上海发来的电报对日本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大英帝国答应了中国的条件,除了库页岛不愿过问外,几乎全盘承认了中国收复国土,还将于1月1日和美法等国一起发表联合宣言。
距离这个时限只有三天了!
“这就是我国一直捧在手心里的盟友吗?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盟友吗?”近卫文麿已经疯了,歇斯底里跳脚大喊:“现在大家都应该看到了吧!这些鬼畜从来就不是好人,他们从来都只是利用我大日本帝国!为了让支那人去帮他们打仗,他们就要挟我们签署虚假的和平条约!现在战争结束了,我大日本帝国理应得的战利品也要保不住了。在新几内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美国和澳大利亚正迫使我国撤离!在台湾,支那人的军队已经登上岛屿。在朝鲜,他们已经快打到平壤!现在那些鬼畜却将我们大日本帝国出卖了,完全和支那人走到了一起!三天,还有三天!英法美这些鬼畜就会承认台湾,就会承认西伯利亚和小亚细亚(日本对中亚的称呼)!这样的盟友还有必要维持吗?这是与蛇蝎为伍啊!天照大神在上我大日本帝国的五千万子没有活路了。”
这番表演声泪俱下极为感人,很多人都被他带动的咬牙切齿。
田中义一虽然不齿他这种做法,但又无法否认他的话。即使再浅薄的人也知道,一旦三天后英美法等国正式宣布取消全部对华不平等条约,承认全部条约作废,那么马关条约也将从此不被国际社会承认!台湾朝鲜还有蕴藏石油的库页岛,日本这回是真输了个底朝天。所以当众人把目光都对准他时,他也不知道如何去解释,更没有任何应对办法。
鸦雀无声的会议室内空气已经凝固,每个人都在想一个问题,三天后当《上海公报》正式发表后,日本该何去何从呢?目前的战争还有必要坚持下去吗?就在大家手足无措时,很少出席贵族院会议,被誉为日本海军军神的东乡平八郞忽然拄着拐杖慢慢站了起来。他矮矮敦实的身躯在此刻田中等人眼中就是擎天大树。他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浏览一圈后停在了现任海相加藤友三郎身上:“加藤海相让舰队回来吧。”
“什么!”
“什么?”
“这个老头干什么!”
别说田中了,就连刚才还声泪俱下的近卫文麿都跳了起来。每个人都在心里问,这老头想干嘛?没有了西园寺,没有了山县有朋,没有了桂太郎,没有了原敬日本元老和实力派在510之夜几乎全倒下去后,能被称为定海神针的人已经不多,而东乡平八郞却是硕果仅存的几位之一。正因为有他在,510之夜被陆军马夫连续打死几位海军高层后,海陆矛盾依然被强压了下来,现在这个老头说要让舰队回来,谁还敢多说半句?
近卫文麿也不敢啊!他瞪着小眼珠,傻傻看着东乡平八郞就这么丢下一句自顾自走了出去。本来他是想激起愤怒,然后让海军不管不顾大干一场,显示日本的强大,可这么一闹岂不是白费心思了?亏得自己刚才把喉咙都喊哑了,难道表演太过分导致这位都失去获胜信心了?加藤友三郎却清楚这位老人的心思,3天后《上海公报》就将席卷世界,海军原计划破开水雷阵截断台湾海峡,死守台湾再找机会炮击中国沿海获得谈判筹码的想法就等于全部落空了,如果继续强行推进这个战略,反而会给欧洲留下日本海军仗势欺人的印象,很可能导致中美携手夹击日本的态势,在长门级没有服役取得太平洋优势前,这种行为毫无意义。
所以加藤友三郎走了,临走前看了眼脸色更差的山梨半造,没了海军后,陆军这回也是完蛋了。
山梨半造也走了,顾不上回敬海军的卑鄙。
走了,都走了。一位位贵族院元老都走了,大藏相,内相也都相继离开。只有田中义一孤零零的坐在会议室内,脸色如蜡他这位首相算是当到头了。
打击了田中义一,终于把他弄下台的近卫文麿也走了,但他却马不停蹄赶往千代田皇宫。
明治维新后幕府大政奉还,明治天皇不仅将首都从京都迁到东京,还直接把德川家康的老窝霸占改为皇宫。这座三面临水的青瓦白墙式日本建筑在其后数十年内都是日本的决策中心。被誉为英锐的明治天皇就是在这里发出一道道上谕,将日本从一个弱后贫穷的岛国带入世界强国之列。然而人的寿命毕竟是有限的,雄才大略的明治天皇撒手人寰让日本痛彻心扉,当头脑有问题,连神智都时常疯疯癫癫的大正天皇即位后,不知多少日本有识之士痛哭流涕心惊胆颤。好在明治留下的遗产还算丰厚,大正时代总算是开启脚步。但谁也没料到就在进入大正后第二年,中日战争爆发,日本迫于外部压力退出大陆。510之夜更是让日本失去了一代精英,人们开始怀疑大正天皇能否继续带领日本。
黄海冲突再次拉开中日矛盾和战争后,无数人开始怀念明治天皇和伊藤博文等才华横溢的天才人物出现,希望他们能带领日本扭转颓势。特别是大海对面已经被日本列为国家公敌,将必定执掌中国政治数十年,却才28岁的杨秋这个现实,更让日本希望找出一位能与他媲美并长时间抗衡的明治式人物,于是目光开始转向了年仅19岁,据说颇有明治遗风的裕仁皇太子身上。
外面的河面已经结冰,但年轻的裕仁皇太子依然坐在没任何取暖设备的房间里,手指一页页翻看着皇家图文馆翻译的《战国策》,他非常喜爱这本西汉刘向编撰的书籍,对里面的思想和谋略都非常感兴趣。然而当他的手指翻倒下一页是,一阵凌乱脚步打断了阅读的思绪。
“太子。”
进来的是东久迩稔彦,他是久迩宫朝彦亲王的第9位儿子。毕业于1914年陆军大学,因为长相英俊,大学时和好几位亲王家的女人有过关系,沾花惹草一度让皇室很头疼,最后只得把他踢到陆军部任闲职,出任皇室警卫长。年轻的裕仁皇太子抬起头,他对这位小叔叔很有好感,因为东久迩稔彦时常为他将外面的事情,尤其是国与国之间的分析很让他满意。所以见到他面带微笑的合上书:“叔叔,有什么急事吗?”
“太子,近卫文麿想见您。”
日本皇室规矩森严,皇太子未登基前一般不能接近臣子,但近卫文麿是世袭的公爵,所以还是答应了见他。近卫文麿进来后立刻鞠躬行礼,然后才坐到旁边将今天五相会议的事情说了遍:“太子阁下,帝国已经到了危急时刻,但田中首相和牧野外相他们还在奢望鬼畜为我国说话,东乡大将又希望结束战争。请太子做主啊。”
裕仁自幼就喜爱政治和军事,将明治视为自己的偶像,更希望做汉武帝那样的中兴君主,所以对外界的事情非常清楚。当听说《上海公报》将于三天后发布,东乡平八郞不赞成海军继续战争后,也微微皱了皱眉头。但他陈府极深,没有立刻回答近卫文麿,直到东久迩稔彦将他送走回来后才问道:“叔叔,局势真的很糟吗?”
东久迩稔彦虽然名声不好,但也很想做一番大事,可田中和宪政会那帮人却很忌惮皇室背景的内阁,所以见到大正天皇脑子不好后,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裕仁身上,这几年更是积极奔走各方劝说大家让裕仁站出来。在他的劝说下,国内也的确出现了让裕仁监国的呼声,所以听见询问后眼珠一转:“太子,时局的确非常的糟糕。美国和法国已经全部站在了支那杨秋身边,现在英国也背叛我国,实在是可恨!最可恨的是,造成这种情况完全是我国的内耗,一个国家最害怕的就是不团结,支那人就是利用了我国内部出现的问题,所以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找办法,而是立刻要有一位有威望的人站出来领导全国!”
他这些话说的已经极为露骨了,心里早就跃跃欲试的裕仁听得心花怒放。这几年大正天皇病情越来越严重,他身为皇太子其实已经开始帮助打理一些事情,现在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更加果断些呢?他看看桌上的《战国策》,抬起头:“叔叔,我记得前几天有位叫永田铁山的军官向父亲上书,表示应该联络俄国遏制支那?能不能将他带来见见我?另外最好在多找一些有活力的年轻人,我想见见他们。”
有活力的年轻人?!东久迩稔彦激动地连连点头,心里更是打算好了趁机把与自己交好的冈村宁次等人也趁机一起找来,走到宫门外更是长呼一声让不明所以的禁卫以为这位又看上了哪家姑娘。
书房内,裕仁皇太子手放在战国策上,良久后慢慢起身走到门口呼出一口白雾,忽然想起了杨秋在推翻北洋统一国家时说的一句话。
“这个时代,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站起来,承担起国家的未来和命运!”
那么,日本是不是也到了应该洗去老迈政治,让年轻人站出来呢?
(未完待续)
第五二一章 上海公报
墙角的自鸣钟滴滴答答,1919年最后一个夜晚在时针的跳动中慢慢过去。
上海南洋大学是全国闻名的高等学府,1914年中美教育合作展开后,该校不仅与美国哈佛大学携手,杨秋还亲自过问并捐款十万扩建了新校舍和学区,他本人也成为该校民国后的第一任校董。凌晨时分,宿舍区早早就沸腾起来,学生们加快速度梳洗整理,然后铺开横幅写上大字,每个人都按耐不住心中的兴奋;连那些不住在学校里的学生都赶来了,女孩们不顾严寒全部换上自己最漂亮的旗袍,等待迎接重要时刻到来。
1920年的第一天,对全中国来说都是无法复制的重要时刻,经历愚民的满清时代,看着他们将一块块国土割让出卖,已经逐渐麻木的中华儿女被一声惊雷震醒!1911年的枪声,宣告了昏庸和无能的结束,一个年轻人撩开时代大幕,站在了所有人面前。
国防军初建汉口,武胜关的回马枪,小仓山的崛起!横扫西南的豪情,跃马中原的畅快!血战青岛,鏖战奉天,第一次收复失去的国土,签订第一份对外胜利条约!梳理洋务遗风,实施免费教育,兴办学校,建设工厂,振兴国防。1916年初次访欧,出兵换建设计划拉开大幕。百日鏖兵的锻炼,瑞尼韦尔龙啸的震惊世界!西线的惨烈,东线的运筹,程城法案推动当巴黎和会落幕时,中国已不是原来的中国!没有人认为这是个完美的中国,也没人自大认为中国已经挤入世界强国,但当前赴后继的年轻人用生命和鲜血换回了国家的发展契机后,谁也无法否认这是个,美好的中国!
9年来,杨秋率领国社党的年轻人,率领他亲自建立起的强军,让世界重新认识了古老东方蕴藏的力量!9年来他带给国家最重要的东西不是财富,不是金钱更不是蓬勃兴起的工业和国家建设,而是自信!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自信!青岛大捷,瑞尼韦尔大捷一东一西两场惊天动地的战役,让洋大人们在说话时不自然放低了声音,让国人渐渐直起腰杆,旅顺山顶的“永镇山河”碑,就是民族苏醒的见证!
时间进入1920,欧战后的黄金十年拉开大幕时,屹立于东方数千载的中国沉沦了数百年后,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不到六点城市就开始喧哗,学生、国社党员、休假的工人,市民和商人向着刚刚兴建的四马路广场走去。这是一个可以容纳数万人的仿欧式上海远东广场。它紧挨着即将收回的公共租界,一圈圈新建的高楼以它为中心向四周散播。广场东面是7层水泥宽体结构的远东大饭店。饭店的投资人是旅美华人陈席儒先生,他的名字或许不太出名,但他父亲陈芳却是晚清时期赫赫有名的华商,尤其是那段纳娶夏威夷王国公主的事情更是家喻户晓。
饭店五楼的客房内,吕碧城帮杨秋选了套黑色西装,银光闪闪的国社徽章和青年会徽章并排别在胸口,又仔仔细细打量几遍确定没问题后才勾着脖子,踮起脚尖轻轻拥吻一口。她的柔情在这一刻格外温馨,让杨秋都禁不住微笑起来,亲昵的拍拍脸颊向外走去。
拉开门,抱着《上海公报》协议文件的邝煦堃已经等在门口,杨度、蔡锷还有赶来的唐绍仪、胡惟德、徐秀钧、蔡公时、宋子清等等人都等在了外面。他们每个人今天都笑逐颜开,打扮的整整齐齐仿佛去参加一场盛宴。
“杨,恭喜你。”老朋友汉格尔从旁边走了过来,看一眼杨秋身后的如花儿般美丽的吕碧城,微笑着伸出手:“今天是你的幸运日,能荣幸的在这里提前恭祝你,是我的荣幸。”
“谢谢,但我想用中国幸运日或许会更好。”
汉格尔微微一笑,和杨秋谈话是件很愉快的事情,他没有传统中国人的刻板,没有累人的繁文缛节,流利的语言和西方式思维方式,让与他接触的西方世界能很清晰的了解他的思想、喜好和演说,或许这就是为何美国政治界更喜爱他的原因吧。汉格尔与他并肩向楼下走去,悄声攀谈着:“您选择了一个好时机,长门级战列舰还在船坞里,缺乏决定力量的东京已经传出准备结束战争的声音。”
“这太好了。”杨秋没有太兴奋,其实他早就知道,大正时代的日本政治家还没那么偏激。被誉为镇国之宝,太平洋决定力量的长门级战列舰没造好的时刻,日本海军意识到即使打败中国海军也无法避免中美过分走进的事实。羸弱的中国海军不是对手,但答应租界2艘战列舰,并开始谈判建造4艘新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