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幸福小两口-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画敏想了想,咬牙说:“不怕。他们会搭桥修路救大伯父,我来个毁路断桥搞得一塌糊涂。让他们白白搭上个女儿给花花太岁。”

中午,花花太岁到李府找李婷婷喝酒取乐。

从李府出来,花花太岁返回胡家大院,叫来一大群人:“跟我走!到县衙大牢要人。”

正文 157。战罢,温馨缠绵

花花太岁带人冲击县衙,要带走李大老爷。容知县担心儿子的安危,坚决不让花花太岁带人走。

李婷婷到胡府找花花太岁,撒娇撒痴地要父亲。花花太岁的贴身丫环晴儿吃醋,劝花花太岁不要随意带人冲击县衙,被李婷婷一巴掌扇过去,跌坐地上,害得已经有身孕的晴儿差点儿小产。

王夫人请来大夫替晴儿保胎,对李婷婷心怀不满。王夫人不允许胡霸天的妾室生育,却把晴儿腹中的孩子当宝贝,只要是儿子的骨肉,在王夫人看来,谁生的都是她的孙子。

李画敏得知这一消息,如获至宝,设法跟晴儿见面。李画敏先是关心地询问了晴儿在胡家的生活,听晴儿吐露出对李婷婷的极度不满后,热情地教导她对付李婷婷的法子。

晴儿按李画敏指点的方法,悄悄毁了胡家大院内桃符布成的七星阵,却让王夫人误会是李婷婷毁坏的。胡霸天得知家中的七星阵被毁,勃然大怒,把李婷婷赶出胡家。

尽管花花太岁仍把李婷婷当宝贝,坚决要娶她为妻,然而胡霸天、王夫人夫妻言谈中对李婷婷是厌恶之极。

小鬼把胡家这边的情况,都转告了李画敏。李画敏又转告三婶娘和赵世宇、李月容、李祥柏。

三婶娘稍为放心:“如此一来,他们是不可能得到胡家的全力支持的。这对咱们有利。”

花花太岁不时带人到县衙叫嚣,要强行带走李大老爷。容知县不敢升堂审案,天天紧闭县衙大门。

十二月二十六日这天清晨,赵世宇提笔给坤伯写一封信,把县城的情况详尽地告诉了,请人快马加鞭送到长乐村。当天傍晚,坤伯带领二十几个徒弟。一行人浩浩荡荡奔进县城,到李三老爷门前下马。

赵世宇和李祥柏在大门外恭候,把师傅师兄师弟迎进府里。

二十七日这天上午,容知县升堂审案。

容知县身着官服,威风凛凛坐在大堂正中。告状的、被告的人及其家眷都跪在堂下听审。大堂的一边,花花太岁带领凶神恶煞的胡家帮的人来旁听;大堂的另一边,坤伯带领二十几个威风凛凛的徒弟也来旁听。坤伯、花花太岁坐着,都不理会对方,两人身后站立的人,你恶狠狠地扫过来。我凶巴巴地瞪过去,从来没有停止过向对方挑衅示威。

李画敏站在赵世宇身旁,静候审判结果。瞧堂上的情形。要容知县处置大老爷是不可能了,只要还得三叔清白,跟大老爷算账的事,来日方长。

容知县头上冷汗直冒,气势汹汹的花花太岁、威风凛凛的坤伯。他都得罪不起,李画敏偶尔扫去的冷眼,更让他双脚打颤。今天的大堂上,强龙、地头蛇、女魔全到场,要保全自己和儿女,得使出浑身解数了。

若不是三叔及婶娘仍跪在堂下。这种审案情景,定让李画敏失笑。容知县装腔作势地说出案情,不时偷看在场人的反应。后来容知县似乎要豁出去了,不再看别人脸色,威风八面的审案,说出审判结果。

李大老爷有花花太岁撑腰,容知县不敢得罪;李三老爷有长乐村的人和李画敏支持。容知县也不敢得罪,于是拿弱势的人做替罪羊。容知县用不可置疑的语气宣读判词:

林老爷的妾室谢姨娘居心不良。伙同丫环谋害主母,害得林夫人小产,腹中子嗣不保,林夫人也差点儿丢掉性命。谢姨娘和丫环以下犯上,罪该万死!

只要你有权有势,黑的可以变成白的,白的可以化为红的;如果你无权无势,对不起,白的红的都可以说成是黑的。不管真相如何,本官说是,不是也得是;本官说不是,是也得不是。

在场的所有人,对林夫人小产的事,个个都心知肚明,只是默默地听容知县宣判。

谢姨娘听说要把自己当场打死,绝望地向李画敏看来:“小姐,救奴婢。小姐,救救奴婢。”

李大老爷看找到替罪羊替自己背黑锅,哪里肯让她轻易逃脱,狠狠地说:“你一个贱婢,胆敢谋害主子,就该死,嚎叫什么。”

想起之前对谢姨娘的承诺,想起往后需要跟林家联手对付大伯父,李画敏决定救下谢姨娘。李画敏提高嗓音,对容知县说:“大人,既然是林家奴婢谋害主子,是林家自己的家事,跟外人无关,何不交给林老爷自己处理?”

林老爷眼睛一亮,恳求说:“对,大人,请把这事交给小人自己处置。”夫人已经半死不活地躺在家中,林老爷实在舍不得这位小妾命丧黄泉,一夜夫妻百日恩么,何况还给自己生育有儿女。

容知县于是改说,让林老爷带谢姨娘、丫环回家自己处置。李大老爷提出反对意见,容知县狠狠一拍惊堂板:“本官说让林老爷自己处置,就由林老爷自己带回家去,家法处置,其他人不得阻挠。”

哼,你这浑蛋害了人,骗了本官,要不是胡家大少爷拚命保你,本官决不饶过。居然得寸进尺、颐指气使!

审案结束,衙役给李大老爷、李三老爷除掉刑具。三婶娘、李月容拉住父亲的手,抽泣不止。李三老爷一手拉妻子一手拉女儿,笑呵呵地说:“哭什么?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我这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坤伯带领众徒弟围上来,簇拥着李三老爷回家。赵世宇挽了李画敏,紧紧跟在师傅身后。

容知县追上来,陪笑看李画敏:“李小姐,你答应本官的事。。。。。。李小姐是否先到后院走一趟,再回家?”

李画敏微微一笑:“大人,我答应你的事,已经兑现了。”

容知县不肯相信,跑回后院看,见到昏迷几天的儿女已经清醒,夫人、丫环在给他们喂稀粥。容知县瘫软在椅子上。

大太太和儿女搀扶大老爷走出县衙。花花太岁紧紧跟随在李婷婷身后。

在停放车马的地方。双方的人都站立。李三老爷拉着妻子、女儿愤怒地朝李大老爷望去,李大老爷也在妻子儿女的搀扶下狠狠地看来。

“这笔帐,我会记住的。”李三老爷目光中射出怒火。

李大老爷狠狠地回应:“我等着。”

双方都用仇恨目光盯住对方,片刻才上马车离去。

林老爷叫家人把谢姨娘、丫环捆绑了带回家。回到家中,叫人给谢姨娘松绑,送回后院歇息,又把丫环活活的打死,命人抬出乱坟岗扔了。

回到三叔的家,去晦气,置酒席庆贺三叔出狱。又是一番忙碌。

回到居住的客房,李画敏把自己重重地抛到锦被上,就不想动了:“终于可以歇息了。”

到县城这段日子。想法子,跑县衙,白天黑夜都难得安宁,是劳心又劳力,现在三叔洗脱罪名平安回家。李画敏就似虚脱一般的困倦。

赵世宇喷着酒气坐在床边,他刚才陪同师傅、三叔和众师兄师弟饮酒,已经带了几分醉意。赵世宇精神兴奋,跟李画敏谈论打击李大老爷的事,李画敏懒洋洋地趴在被子上,只是偶尔嗯一声。

“你。要休息了?”赵世宇把话打住,俯身看被子上的人。

李画敏懒得回答,用鼻子嗯一声作为回答。前段日子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累得够呛的。赵世宇于是不再说话,脱下自己外衣,看到有人仍穿着厚厚的衣服趴在被子上不动,三下两下替她除掉衣服,把人裹进被子里。

“敏儿。我觉得不舒服。热得难受。”赵世宇轻轻呻吟着,趴在枕头上。

莫非。感冒发热了?李画敏一个激凌,伸手摸他的额头,热乎乎的好像不烫,又拿他的手按到自己脸颊上,也只是温热的,并没有发烧的迹象。以李画敏拥有的医学知识判断,他应该没有发烧,可是他虚弱地趴在枕头的模样不像有假。李画敏把赵世宇摸了又摸,都不敢肯定他到底是不是病了。

“宇,你到底哪里不舒服?”在李画敏印象中,赵世宇一向都是生龙活虎的,这种虚弱模样从来没有见到过,这让她害怕。

赵世宇仍趴在枕头上,有气无力地:“我浑身发热,口干舌燥。”

“可是,你不像是发烧呀。不行,我去找三叔,叫他给你瞧病。”李画敏坐起来,重新穿上衣服。

赵世宇“噗噗”失笑,伸手把迷茫的李画敏拉入被子里,雨点般的亲吻落在她身上,双手不安分地在柔软的身子上抚摸。老夫老妻了,李画敏自然明白他想干什么,避开他的吻,推却说:“宇,你病了,这样对你身体不好的。”

带病行房,对身体伤害是很大的。

赵世宇停止亲吻,在她耳边轻轻地说:“傻瓜,你还不知道我得的是什么病么?十多天的,你都不理我,把我熬得难受。我这病,只有你可以医治的。小妖精!”

“可是,你刚才。。。。。。你刚才是装的。你这浑蛋,故意装病来吓唬我。”李画敏生气,揪住他的耳朵要拧。

赵世宇嘿嘿地笑,悄声说:“我若不说病了,你早就困得睡过去了。一听说我病了,你便精神振作了。”

“你,你居然敢这样骗我。”

李画敏不依,要跟赵世宇算账。耳边传来低沉的笑声,温柔缠绵的吻不停落到身体上,李画敏不自觉丢开找他算账的念头,搂抱覆上来的躯体,回应他的爱。。。。。。

冬天的夜晚,温馨而甜蜜,李画敏枕在赵世宇的臂弯里,甜甜地睡去。

天亮了,赵世宇去练功回来,李画敏仍躺在被窝里睡觉。赵世宇推了推她,凑近她耳边说:“大老爷找上门来了。”

“真的?”李画敏打个激凌,完全清醒过来了。

正文 158。除夕近,粽子香

李画敏匆忙地穿衣服,焦急地对镜梳头。无意之中,李画敏在镜子里瞟见坐在床边的赵世宇朝这边窃笑,便知道上当了。

若真是大老爷杀上门来,这个家伙会悠闲自在地坐在床边、笑嘻嘻地看自己梳头?

“宇,真的是大老爷找上门来?”李画敏转头看他,笑眯眯的大眼里隐藏着危险的信息。

赵世宇举手投降:“呵呵,我一时着急,说错了。是师傅他们要回家,三叔设宴送行。”

李画敏听了,不再跟赵世宇计较。洗漱罢,李画敏和赵世宇出来,协助三叔、婶娘款待师傅和师兄师弟。

已经是十二月二十八日,酒宴散后,坤伯和众徒弟纵马扬鞭赶回家。

李画敏和赵世宇比坤伯迟一天返回长乐村。再过一天就是除夕,客站里没有顾客,赵世宇关上客站大门,让罗振荣一同回家过年。

二十九日中午,罗振荣赶车,载李画敏和赵世宇回到长乐村。

财婶在自家厅堂里,与阿富嫂子、罗水秀一起包粽子。罗振荣穿戴整齐、提个包袱回来到。一家人都丢下手中活计,围看离家几个月的罗振荣,问长问短。对于在外面的事,罗振荣不想多说,只说是帮人照管一个客站。财婶打开罗振荣的包袱,发现有三十几两银子,惊喜地叫喊,不顾儿子的反对,只留下一两银子给罗振荣,其他的银子没收拿回自己房间。

财叔难得地咧开嘴笑:“不错,阿荣有本事。外出不过几个月,就挣回了几十两银子。”

罗振富、罗振贵洗干净手,抚摸三弟身上的体面衣服,对这个过去不曾放在眼里的弟弟是打心里佩服。一家人都高兴,只有罗振荣一人怏怏不乐。提了包袱回自己房间,“怦”的一声关上房门,倒在床上蒙头大睡。

月娘掇个凳子,坐在外庭院里做针线,时不时朝大路那儿张望。再过一天,就是大年三十,别人家是合家聚集到一块,包粽子,做印饼,蒸年糕。热热闹闹欢欢喜喜的,让长时间独自在家的月娘倍感孤独。昨天坤伯他们从县城回来说,李三老爷家的事已经解决了。儿子、儿媳妇为什么还不回家呢?

几只鸡拍打着翅膀,在身边跑过。牲口栏里,传来“咩咩咩”的叫声,偶尔伴有牛儿“哞哞”的叫声。可是,月娘希望听到哒哒的马蹄声。

大路那边真的传来“哒哒哒”的马蹄声。还有铁轮转动时的声音。月娘惊喜地站起来,朝大路那边看,一辆熟悉的马车顺着斜坡慢慢驶来,那赶车的人正儿子赵世宇。

月娘笑了。

马车驶到灰沙庭院,在东边的车库前停下。

赵世宇跳下马车,朝月娘远远地叫喊:“母亲。我们回来了。”李画敏跳下马车,冲月娘笑:“母亲,我们回来了。”

月娘迎上去问:“亲家叔家里。都没事了?”

李画敏听月娘牵挂三叔家的事,就回答说:“母亲,都没事了,一切安好。我知道母亲在家中惦记,可是县城那边事急。不能抽身回来,那些事又不好托人转告的。”

“那是。有些事只能自家人知道,不好对外人说的。”月娘点头表示理解。

赵世宇卸下马车,牵马回马厩。李画敏取出车上的篮子、包袱。

月娘走去帮忙提篮子,微笑问:“沉甸甸的,里面都是些什么东西?”

李画敏提包袱,与月娘走上台阶:“篮子里都是吃的。阿宇说,我们回来迟了,索性在县城办些年货回家,不用再去镇上买了。母亲,我和阿宇不在,家里一切都好吗?”

月娘告诉李画敏,家里一切都好,因为不知道李画敏、赵世宇是否回家过年,什么都没有做。

在长乐村有个习俗,每到过年都包粽子。

月娘生火热水,准备泡糯米做粽子。李画敏挎个篮子,与赵世宇到果园底下的菜园割冬叶。路过培育药材棚子的时候,李画敏和赵世宇忍不住掀开茅草夹子观看,嫩黄的苗儿长了四五片叶子,挺高了不少,幼苗下的土地一片湿润。两人把茅草夹子重新盖上。

李画敏满意地说:“母亲把苗儿护理得很好。”

“当然了,母亲干活,从来错不了。”赵世宇满意加上自豪感。

李画敏、赵世宇走到山坡最下层,那一行长长的靠近大池塘的土地都是赵家的菜地。赵世宇割翠绿的冬叶,李画敏往大池塘里看时,发现大池塘里的水比过去少了。

“宇,过去站在菜地边拿提桶就可以打到水,现在水怎么深下去了?”站在菜地边,已经够不到池塘里的水了。

赵世宇连看都不看,只顾割冬叶:“那是裕叔放池塘里的水。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今天要放去大部分的水,明天就可以捉鱼卖了。”

这宽阔的大池塘,已经成为自家的。赵世宇跟李画敏商量着,过年后请人挖深池塘,然后往池塘里投放鱼苗。

李画敏、赵世宇拿冬叶回到家,月娘已经把水烧滚了,泡糯米。月娘把冬叶也泡在沸水中,泡软了清洗干净。

饭厅里,生了盘炭火暖烘烘的。

糯米、红猪肉、板栗、香菇、绿豆、冬叶、细麻绳都准备完备,开始动手包粽子了。月娘包两斤重的大粽子,先用碗盛两碗糯米倒在三片叠放的冬叶上,接着放上红猪肉、香菇,然后倒上满满一碗的糯米,再用冬叶严密包裹糯米,包成六个棱角,最后用细麻绳一圈圈地缠绕粽子,缠得牢牢的不让冬叶和里面的材料散开。

李画敏在月娘的指点下,包小粽子。学着月娘的样,李画敏拿一片冬叶入在手掌上,先倒了小半碗的糯米,接着用筷子挑一小块猪肉放作粽心,添上绿豆,再加糯米。

“可是,母亲,我手上的冬叶包不住糯米呢。”听说是糯米放多了,李画敏拨回一些糯米回盆子里,用冬叶包裹糯米后一瞧,小巧的一条粽子,六个角儿分明。李画敏自我欣赏一番,跟月娘包的小粽子相比较,虽然差一点点,第一次包粽子,有这种成绩,不错啦。

“阿宇,你瞧我包的粽子,不错吧。”李画敏举起手中的粽子,向赵世宇夸耀。赵世宇扫一眼她手中的粽子,笑而不语,递给她一条小麻绳。李画敏学方才月娘的样,给小粽子缠麻绳。

老天,没有缠细麻绳时,李画敏手中拿的还是粽子,缠过细麻绳后一看,一塌糊涂的看不出是什么东西了。

李画敏忙解开细麻绳,要重新缠过。赵世宇瞟她手中惨不忍睹的粽子,惊叹说:“瞧,多好的粽子。”

这个家伙,在幸灾乐祸呢。

李画敏不服气,冲赵世宇说:“你先别忙着笑,你若是能够包得比我好的粽子,我便服了你。”

“包粽子么,有什么难的。我小时便包过。”赵世宇大大咧咧的,好像在他眼里,包粽子是小菜一碟。

李画敏不相信,叫赵世宇表演给自己看。赵世宇说绝技不能外泄,拒绝向李画敏作包粽子表演。看他的样子,十有作九是不会包粽子。李画敏改造手中的小粽子,冲赵世宇说:“瞧你笨手笨脚样,会包粽子谁相信。我包的粽子,只是没有包得好看,说不定你把糯米包裹住的本事都没有——把糯米都包到地下去了。”

“我有那样傻么。”赵世宇气愤不过,动手包粽子。一番手忙脚乱后,出现在赵世宇手上的粽子,跟李画敏刚才的杰作差不多。这下子,轮到李画敏报仇雪恨了,笑着夸赞:“好!好漂亮的粽子!阿宇包粽子的手艺,比母亲还强。”

赵世宇厚着脸皮,将小粽子放到餐桌上:“没关系,反正都是粽子,好看难看都是吃到肚子里。”

月娘说粽子包裹得不够严密,放到铁锅里煮时糯米会跑出来的,拿赵世宇包的小粽子丢回装糯米的圆篮里。赵世宇向李画敏投降,自报内幕说他是第二次包粽子,第一次包的粽子糯米都漏到铁锅里,只剩下冬叶。

赵世宇去生火烧水。月娘先把包好的两条大粽子放到铁锅里煮,接着包小粽子。月娘包的小粽子,条条均匀饱满,六个角儿分明。李画敏在月娘的细心指点下,终天成功包出两条小粽子,不能跟月娘包的粽子相媲美,勉强看得过眼。

粽子都包好了,放到大铁锅里煮。

赵世宇扛上工具,去修复旧屋。

小粽子熟了,赵世宇还没有从旧屋上下来。李画敏用湿毛巾包一条小粽子,剥开冬叶,边吃边朝旧屋走去。这是一条用猪肉和香菇作粽心的,李画敏吃得香甜,走到旧屋时快吃掉一半了。

赵世宇给旧屋修整水沟。李画敏举吃掉一截的粽子,冲忙碌的人叫唤:“阿宇,粽子熟了。”已经换下旧衣服的赵世宇,站在旧庭院外看吃粽子的人:“我的粽子呢?”

“呃,你没有洗手,脏得很,咋吃粽子?”李画敏没给赵世宇捎粽子来。

“没良心的东西,有好吃的居然不想给我吃。”赵世宇等李画敏走近,张嘴往她手中的粽子猛咬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