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舌明士-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复声站起身,哼了一声,甩开腿跑了。

    “哎,你怎么跑啦!分我点儿嘛,我保证不告我娘!”

    那就更不能分给你了

    回到院子,许氏好似门神一般地站在那儿。林复声这回可不打算要理她,把怀里的银子又往紧揣了揣。在经过许氏身边的时候,好像耗子一般,跐溜地就没影儿了。

    可这一连串的动作,看似是要躲着许氏,却又偏生让她看得一清二楚,甚至,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落在了她的眼里。

    许氏一个趔趄,冲着林复声的背影喊道:“哎,这哑巴,你又捡着钱啦?”

第二十章 鱼儿上钩了() 
为了不让母亲担忧,林复声只好把钱全部交到了杨氏手里,自己只留了两文钱。

    “士修啊,爹今儿说句不中听的话。”当晚吃饭的时候,林老爷子难得地开口说话。看样子脑筋清醒着,精神头儿也还不错。“你年年一到县试时节就生病,我看你根本与仕途无缘。干脆呀,这书你就别念啦!咱们林家不还有复声和中儿呢嘛,让他们去学吧!”

    “爹,您这是又犯病了吧,怎得好端端咒起儿子来了?还让不让人安心吃饭啦?”林士修好好地被说成与仕途无缘,心里觉得晦气,把碗筷往桌上一放,脸拉得老长。

    许氏听了林老爷子的话,脸色也有些不悦,“爹,要说中儿最近是跟着他爹在学字呢。秋收以后,就能去李夫子那蒙学了。”许氏说得很随意,好像林得中被李夫子收做学生,是铁定了的事一样,根本没有任何意外。随即,她又乜了一眼林复声,接着道:“只是复声他,还不能说话呢,学了也没什么用处。至于,士修他往年生病,或许是时候不到。俗话说得好,好事多磨嘛!止不定明年,一下子连过三关,就能考个秀才回来呢。”

    林老爷子点点头,对林士修说道:“去考也不是不行。但是,眼下就到秋忙时节啦!不能再像往年一样,地里的活儿都让你大哥干!今年,你也得去帮忙!呃,对,中儿和复声也去!”

    林老爷子这是老了老了,却想开了。考取功名,虽是光耀门楣之事,但生活吃饭更为重要。他就怕老二林士修这一家子,在科举这一条道上走到黑,步了他的后尘。将来,难饱不会被饿死。

    于是,今儿个趁着脑子清醒着,便拿出了一家之主的派头,发下令来。

    老太太王氏也随之点头,表示赞同。她虽是希望林家能出个当官的,好叫她长脸,享福,但是,相比而言,钱对她来说,那是更为现实,可以触碰到的利益。“是啊,今年看着地里收成不错。你们去帮一帮你大哥也好。”

    “啊?我也得去呀?”林得中张大了眼睛,先是叫嚷一声,随即,竟从凳子上跳了起来,高兴地直拍手,“哈哈,太好啦!不用跟着爹念书啦!太好啦,吼吼”

    一见这没志向的儿子,许氏气得大手一呼,正拍在林得中的后肩上,愣是把他给拍回了凳子上。疼得林得中嗷嗷又是一通叫唤。

    听到林得中的怪叫,林老爷子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点了点头道:“呃,我到是忘了,李夫子收学生的事儿,我也听说啦,中儿若是要学作诗,到是可以先不必去地里干活儿。但是,士修,你得去,去帮着你大哥秋收。”说着,老头儿迟疑道:“呃,中儿要学嘛,我到是可以教他识些字”

    老爷子话没说完,林士修嘴已经撇成了八瓣儿,一副瞧不上眼的样子道:“爹,您那学问,还是算了吧!中儿的事儿,您就别瞎操心啦!儿子自有安排。”

    林老爷子也并不计较,只是微微点点头,“那好吧!你们的事儿,你们自己想着。可林家的事儿,你们却不能推辞!”老爷子这清醒的时候,说话还是满有分量的。

    林士通看着林士修满脸不悦的表情,笑了笑道:“爹,娘,不用啦,二弟如今不仅要自己念书,还得教中儿。我一个人能行。”说着一拍林复声的肩头道:“这不,再不行,还有复声。他也不小啦,该学着拿拿锄头啦!”

    “”林复声若此时脸上有眼镜,一定已经歪斜地耷拉在一边儿了。有您这样儿的老爸吗?不盼儿子拿笔杆儿,到盼着儿子拿锄头啊!

    您可真不是我亲爹。

    林复声偷眼看看林士修旁边的许氏,暗自浅笑。

    这鱼呀,上钩儿。

    只见许氏用胳膊肘,暗暗戳了一下林士修,顺便冲他挤了挤眉,随即笑着说道:“诶,复声才多大呀,那锄头都要比他高了,能干得了什么?呃,爹说得对。士修成天念书,对身子也不好。到不如到地里去干干活儿,兴许,明年县试的时候,他就不犯病了呢。”许氏眼珠在眼眶里来回溜达,迟疑了片刻,接着道:“呃,今年我也去,,中儿也去!他都七岁啦!学学做农活儿,也没什么坏处。”

    许氏一番话说完,林士修是满脸的不情愿,但并没有反对的意思。

    林得中就更是高兴地张大了嘴巴,摇头晃脑,简直不知道要用什么词来形容他现下的喜悦之色了。

    然而,见到二叔一家的反应时,除了林复声,仍旧是一副事不关已,悠然自得的样子,低头狂吃饭。其他的人,林士通,杨氏,甚至是老爷子,老太太却个个大为吃惊。本是想着,若要老二一家干点儿农活儿,一定要费不少的唇舌才行。可这么一看,到是他们小人之心了。人家这一家子,答应得满痛快嘛!

    许氏一推林士修的胳膊,冲他直眨巴眼睛,“是吧,士修,你不是昨儿晚上还跟我说,今年也要去地里干干活儿,就当舒展筋骨了嘛。”

    林士修磕巴了一阵,干笑两声道:“是啊,呵,大哥,今年秋忙的事儿,就交给我们吧!”

    “二弟,你身子弱,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哪儿能下地干活儿啊?还是让大哥来”

    林士通的一番好意,却更是令许氏起了疑心。哼!我说年年干活儿,一声埋怨都没有,闹了半天,地里有宝呢。不成,今年,说什么也得到地里好好找找。

    自白天看到林复声手里拿了满手的钱,似乎其中还有亮闪闪的银锭子,许氏可再也坐不住了。再问了儿子林得中,确实了地里有银子一事后。她便和林士修再次商议。

    在林士修眼里,一天一枚铜钱,到是没什么,可这一下子这么多银子的出现,连他这饱读诗书之人,也开始相信,曾被他批判为荒诞之极的事情来了。

    “大哥,不必推辞啦!我们是一家人,同甘苦是应当的嘛。往年,大哥一人劳作,也当真是辛苦了,今年,就让二弟和你一起吧。”这林士修真没白念书,说起话来就是那么饱满生动。一席话,让林士通铁一般的汉子,差点儿就感动地掉泪了,自然,也不再推却二弟的好意,欣然地接受了。

    看着二叔一家,欢乐又开怀地笑容,林复声心中暗暗窃喜。

    这下可有戏瞧咯。

第二十一章 一文钱的作用() 
秋忙时节,各个村庄,各家各户都是忙着收割,忙着犁地,能上阵的都要到地里帮忙,这并不稀奇。可是,对于林家来说,当村人看到,林家老二林士修一家,竟也出现在了田里,而且,干得十分认真的模样,却是个个脸上现出了震惊。并且,耳口相传,好像在传谁进了寡妇家的门,谁家老娘要改嫁一样。甚至于,竟有些人不相信,专程跑到林家地里,来观摩一番。

    林家一心要考取功名的二小子,竟下地干活儿了。

    这一则新闻,立刻传遍了水溪村,一时间成为众人茅房便后,津津论道的热点话题。

    “哎,中儿她娘!”陈家大媳妇听说了这事儿,也是大为吃惊,专门跑来提醒许氏,“你们家中儿,此时不在家里好好念书,怎得也跑到地里干活儿啊?给李夫子的诗,中儿能作好吗?”

    许氏狡黠地看了一眼陈家大媳妇,随即笑道:“不就作诗嘛,我家夫君,晚上随便教一教,就能作得出来啦!你放心吧啊!呃,大牛呢,大牛的诗作得如何啦?”

    “呃,也好着呢。行啦,行啦!中儿他娘,我先回地里干活儿去啦!你忙你的吧啊!”

    这二人,各怀心事,谁也不讲真话,说了两句,陈家大媳妇生怕说了实话,便匆匆跑开了。

    在地里干活儿,可不是轻闲的事儿。林士修和许氏干了没有两天,就已经累得抬不起胳膊了。一文钱没挖出来,却累成了狗。二人原本坚定的心,开始动摇。

    每当这个时候,地里就会出现林复声的身影,他高举着一枚铜钱,如小鸟一般雀跃着,在二叔二婶眼前飞扬一圈儿,随即消失。

    见到铜钱的身影,许氏登时心血上涌,拉着已经断了筋的林士修继续寻宝,顺带假装干活儿。虽是假装,但也是管点儿用的。往年要林士通拼了命地好几天才能干完的活儿,今年,却两三天就干完了。

    干到最后,也没发现钱,已经心恢意冷的许氏,却在最后割麦子的时候,无意间从土里带出了枚铜钱,她满是汗水的脸上,登时绽放出无比灿烂的光彩。“夫君你看!铜钱!”

    “累死了,才找到一文”林士修也顾不得什么书生风度了,直接一屁屁坐在了地里。甩开袍袖使劲给自己扇风。

    “有一文,就有一两。我看呐,是咱们之前找得不是地方。应该往深里挖。”许氏琢磨了半天,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旁边的林得中也是头回干农活,累得好像哈巴狗一样,蹲在一边儿,吐着舌头直喘。

    “还往深里挖?你是怕你夫君我,断不了气吧!”林士修哀怨地看着许氏。

    许氏也没理林士修,抬头往林士通那边儿瞧,只见林复声正在那儿,举着个亮闪闪的东西,跟他爹笑得跟傻子似的。

    “你看!那哑巴还真是有命啊,瞧那亮的,一定又是银锭子。不行,不能都让他们得了去。今年咱们犁地!”

    “啊?要犁你犁啊!我可再无力气干活儿了。”林士修急道。

    “你傻呀?若是有了钱,回头,给你捐个官儿,不比参加什么县试强吗?”

    别看平日里,那些个农村妇人,聚到一起,只知道嚼舌根子,其实,人家还真是有大智慧的。心理学好着呢,出口就是你想听到的。

    林士修一听这个,心下盘算:即便,我不想捐官儿,但有了银子,买通仕途之路,也不是不可能的吧。“嗯,你说得,诶?人呢?”

    抬眼望去,许氏已经跑到林士通那边儿了。

    一见许氏过来了,林复声刻意地做个慌乱的动作,急忙将手里的那块沾了水的石头藏了起来。

    水反光强,晃得人眼睛看不清他手里拿得究竟是何物。

    见林复声这动作,许氏暗暗撇嘴。这老大一家,真都是貌似忠厚,其实个顶个儿的,比猴儿还精,私底下不定藏了多少银子呢。

    “呃,弟妹,有事儿?”林士通见许氏过来,直起腰问道。

    “呵呵,呃,也没什么事儿,就是,他大伯,你也辛苦了好些年啦,要不今年这地,就让我们犁吧。”

    “呃,是这事儿啊。犁地到是不急。我一个人慢慢干就是了。你们不是还要忙着中儿的事儿嘛。就不用干这些个活儿啦!”林士通憨笑道。

    林复声暗笑,趁许氏瞥眼瞧他的时候,双手捧成一个碗状,捂在脸上,好像在悄悄欣赏手里的宝贝一样。

    许氏吞了口唾沫,极力掩饰着自己的贪婪,笑道:“没事儿,他大伯。你瞧士修,就是因为平时干活儿少,不见太阳。这么些年,身子才弱。今年呀,就是要让他好好活动活动,明年县试的时候,他一准儿不病。”

    林士通看了看眼前这片地,还真有些不忍,“可是,这么多地,二弟一人,是不是”

    “怎么会是他一人呢,还有我和中儿呢。他大伯,你还不知道士修嘛,只有这样儿,他才能活动活动。要不然啊,他可真是一步都不想踏出房门的。要这么下去,他这身子”说着许氏到摸起了眼泪,“可就毁啦!”

    嚯嚯嚯嚯,真行啊,小题大作到如此程度,真难为她找这么个理由。眼泪居然说掉就掉,真是绝对的实力派。

    林复声对许氏真是赞佩不已。

    林士通见状,也是吓得一惊。他往不远处看看,自己的弟弟林士修正跟那儿坐着捯饬气儿呢。许氏这一哭,别再让人看了误会。

    林士通急得直抓头皮。“弟妹莫急呀。我只不过,是怕你们累着,行行行,你们若非要干这儿粗重活儿,那,那我,正好,腾出功夫,多进几次山。这里,可就交给你们啦。”

    许氏摸去了眼泪,瞬间脸上变了颜色,喜上眉梢。这笑容,一般只有她沾了好大的便宜时,才会有的。

    双方达成协议之后,许氏这才得偿所愿地返回头去通知林士修,这天大的喜讯。

第二十二章 书法精髓() 
秋收过后,天气微凉。与李夫子的约定就在眼前,然而,林得中却连字都认得七七八八,更谈何作诗,写字呢。

    不过,林家老二一家,对儿子只是生气,到也并不担心。他们早就做了打算,预备作弊。由林士修亲作一诗,交与李夫子,谎称说是林得中所作。

    林士修对此十分自信。以他才华横溢的文学功底,高中状元的笔力,若作诗一首,充作幼童之作,难道,还怕李夫子看不上吗?

    于是,他便耗费了好几夜的心思,作下一诗,交于林得中,让他日夜背诵,并理解其中之意。

    “你怎么还没记下!”

    “我叫你记不住!叫你记不住!”

    田里又传来许氏责打林得中的声音,还不时掺和着林士修的责备声。林得中趴在许氏的腿上,拼命扑棱着手脚,嗷嗷惨叫。“我不要蒙学,我不要蒙学啦!”

    越喊就越挨打,越挨打,就越叫,恶性循环。

    林复声老远儿地看着二叔一家,挥汗如雨地在地里犁地寻宝,心中有一瞬间,却也感到不忍,可再想想这些年,林士通的辛劳,他便张了张眼睛,转身回林家院子去了。

    这天,林士通进了山,杨氏和老太太王氏正在忙着收拾割下来的麦子,一家人各有各的忙碌。

    林复声因为年幼,祖母王氏现在又视他为善财童子,不让他干活儿。于是,林复声便捧着书,来到老爷子的房里。

    祖父祖母的房间,设置的有些像是书房。墙边一张农家火坑,靠墙角几只简单的衣柜。窗前,便是一张书案,和一把竹制的椅子。桌上常年平铺着宣纸,一个简易的笔架上,只挂着两支毛都分了叉的毛笔。桌角上的墨砚到是湿的。在书案一侧,则立着一个书架,上面空空落落的,这里,大部分的书都已经传给了林士修。只是最近,似乎又不知从何处,多出了几本手抄书。

    清晨起来写几笔,这是林老爷子早年间就已经养成的习惯了,只要是头脑清醒的时候,他便要更衣,净脸,洗手,之后,才依窗俯案,写下几笔。随后,再将写下字的纸,团一团丢弃了。

    他知道,在这个世间,没有人会真正欣赏他的才华。与其,被他人看到丢弃,到不如,自己丢掉来得有风度。

    林老爷子一见林复声来了,脸上浮现出一丝怜爱的笑容。“复声啊,书又看完啦?”

    林复声点点头,扬起小脸儿,冲林老爷子微微一笑,随即将书递了过去。

    “这回,你又想看什么书啊?”林老爷子摸着林复声的后脑,微笑着问道。

    林复声习惯地跳上竹椅,取下一支毛笔,直腰正首,于墨中沾了沾笔,轻轻提腕,在宣纸的一角,写下几个字,文心雕龙。

    文房之物,对于农户人家来说,绝对是奢侈品,为了节省,林复声的字,总是尽量的小。

    林老爷子凑上前,俯身看了看,笑道:“复声年仅五岁,竟已经要看文心雕龙了啊!哈哈哈”

    明朝时期,对于幼童的发蒙教育,主要是读一些简单易懂的书籍,例如:蒙求,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幼学琼林之类。

    若再往上一层,才开始学作诗词,写文章,写八股文,同时,才开始读记一些更高的书籍,像四书五经,文心雕龙古文观止等。

    林复声五岁,按常人来说,通常此时,才开始识字才对,可他却已经读到了文心雕龙,岂能不让林老爷子欣喜。

    林复声冲着林老爷子顽皮地笑了笑,一副自信的神态。

    “嗯,好,爷爷这就给复声默出来,复声明日来取吧!”

    原来,林复声一直看的书,就是林老爷子所写。可惜,林老爷子一手好书法,只因没能踏上仕途,而生生埋没了。就连自己的儿子,都对他的才华不以为然。

    林复声又点头,随即,指着自己刚才写的几个字,抬头望向林老爷子。

    “复声是要爷爷看看你的字,写得如何?”

    林复声笑着点头。

    “好,我来看看!”

    老爷子再次低头,仔细品鉴着,时而点头,时而摇头,抬手捋须,皱眉咂舌。

    “嗯”老爷子闷了一声,侧头看向林复声,笑道:“复声可知古人有言: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缺一,不成书也。”

    林复声点头,知道这是北宋苏轼所言。

    “复声的字,有骨,有血,亦有肉,其形已经可谓饱满,不过,却少了书之精华:神与气。气乃写书人之风度所在,而神,则是要有写书人,长年所经的阅历酝酿而成的。”说着,林老爷子捋一捋胡须,笑道:“复声年方五岁,能写出有骨血肉的字来,已经世间少有啦。至于,神与气,仍需经过多年的磨砺,方能体现得出来。不然,为何那些书法大家所写的字,有的苍劲,有的豪迈,有的飘逸,有的洒脱,道理就在于此,其字皆出于心。”

    这种抽象的东西,听得林复声是一头雾水,他前世的记忆里,学习书法,老师都是讲,要怎么写好看,很少讲内涵的东西。一时间,他还真得很难接受这种教学方式。

    不过,林老爷子似乎也有看出林复声的不解,便又接着说道:“看这‘文心雕龙’四个字,运笔顺畅,不过,却笔力不足。若是成人所书,就不免过于阴柔小气。不过,复声还小,只要日日在手腕上捆上沙袋,练习腕力,这个缺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