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如此,大总统,我就先告辞了!”
“哦?这么快就要走?徐公子。计划下一步去哪里?”袁世凯脸上满是惋惜之情。
“我想先去云南,然后再去琼州!”
“为何要先去云南呢?”一旁的徐世昌不解的问道。
“人都说凤凰非梧桐不栖,故此为引凤凰载梧桐。我只是反其道而行之,去给凤凰介绍梧桐的所在,然后请凤凰栖梧桐!”
“何人值得徐公子如此重视?”
“蔡松坡!”
“是他?蔡锷?”袁世凯失声道。
“怎么了?大总统,你不觉得他是大才嘛?”
袁世凯冷静下来:“不错,蔡松坡的确是大才,值得徐公子去请。”
顿了顿,袁世凯酸涩道:“梁启超、张寿增、李平书,现在又加上一个蔡松坡。徐公子,你想将天下英才一网打尽呀?”
徐彦卓笑呵呵的玩笑道:“我只是这么一想而已,成不成还不一定呢!说不准人家这凤凰还看不上咱的梧桐树呢!再说了。特区也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特区的英才不也是中华民国的英才吗?也是在你大总统的领导之下嘛,还分什么你的我的,难道大总统怕我有不臣之心?”
袁世凯也笑呵呵回应道:“徐公子,我这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看人奇准,你不会的。据我对你的了解。你是办实事的人。不会在意虚名。想当这个大总统的人可以说是趋之若鹜,可对你徐公子来说却如粪土一般不名一文。别人不知道。你应该明白,我这个大总统做的有多艰难。或许。你心里还觉得我这个大总统远没有你这幕后之人天马行空来的惬意呢! ”
听了袁世凯的这一席话,徐彦卓顿时目瞪口呆:没想到袁世凯还真如他所说的,看人奇准。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徐彦卓的确没有任何想要当大总统的想法,甚至连琼赣特区的领头人,他也是将梁启超等人推到了前台。
好不容易看到徐彦卓吃瘪一次,袁世凯像个小孩子一样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一旁的徐世昌和段祺瑞也一起开怀大笑。
徐彦卓在一旁只好讪讪道:“没想到知我者竟然是大总统!”
待三人笑罢,徐彦卓接着又说道:“特区设立的事情就劳烦大总统了,算算时间,云南之行结束后,特区的事情也该有眉目了。我会直接从昆明赶赴琼州,等特区的事情安定下来之后,我将尽快开始进行我答应大总统的第二件事情,剿灭白朗军。”
“徐公子,你放心,设立琼赣特区的事情无论多难,我都会履行诺言的!”袁世凯郑重其事道。
“难?肯定不会难的,到时候国会议员想不批准都不行。大总统只须勤加督促便可,我只是希望批准的时间不要拖得太晚!”徐彦卓胸有成竹。
“不会吧?连国会你都有把握搞定?”徐世昌在一旁夸张道。
“搞定?那倒不至于,但是我会让议员们顺势而为的!”
“顺势而为?何意?”徐世昌不解地询问道
“徐大人,你难道忘了我是《迷津报》的老板!”
“《迷津报》的老板?噢!我明白了!妙,好一个顺势而为!”徐世昌恍然大悟,接着他笑道:“很想早日看到你是如何算计这些议员的!”
目送徐彦卓离去之后,徐世昌发出一声长叹:“此人真乃天下之大才,可惜不能为大总统所用!”
袁世凯倒是很有自知之明:“为我所用?我可不奢望,他不折腾我还能在紧要关头帮我,我已经很知足了。说起来,我还算幸运,此子也算同盟会中人,却没有去帮孙文,反而是三番五次为我解围。就说这一次,如果不是徐公子,恐怕我就得白白背上这个黑锅让天下人唾骂了!”
徐世昌深有同感:“真没想到,一份小小的《迷津报》竟然会起到这么大的作用?要不,大总统我们也办一份报纸,到时候说不准……”
袁世凯摇摇头:“卜五,你是真没看出来还是装糊涂?这不是《迷津报》起的作用,是徐公子人为造出来的势。办报纸不难,难的是如何让报纸发挥最大的作用,甚至左右天下舆论,这可是一门大学问。所以说,这办报也是双刃剑,如若画猫不成反类犬,那就成为笑柄反受其害了!”
……
徐彦卓回到住处,让徐纳言又去发了两封电报。(未完待续。)
第192章 士官三杰()
一封发给黄世仲和凌晨,内容很简单:“此次策划大获成功,你们已得精髓。速去张寿增处取《琼赣特区设立方案》,再次进行舆论引导,最终目的使该方案在国会顺利通过!此次我不参与,全程交由你二人操作!盼佳音!”
另一封电报是发给梁启超的:“明日前往昆明,引凤凰栖梧桐,先生与蔡松坡有师生之谊,望至昆明祝我一臂之力!”
之所以给梁启超发这份电报,也是有原因的。梁启超的学生,无论是入室弟子、课堂学生还是讲坛听众,可谓数不胜数。而他的第一爱徒,则非蔡锷莫属。
说起蔡锷,不得不提提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士官三杰。一九零六年,日本士官学校九期学员毕业的时候,按照惯例,日本天皇赐刀要给最重要的步兵科毕业生中的第一名。当时九期步兵科毕业生有日本人三百余人,中国留学生四名,泰国等国留学生若干名。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宣布毕业生的名次是从前向后的,念的第一个名字是“蒋方震”。就这样,第一名被中国留学生蒋方震拿了,天皇的赐刀当然也归中国了。日本士官普遍感到面子上难以忍受,谁知接着宣布第二名,还是中国人。这位第二名就是蔡锷了,这样引起的骚动更厉害了。于是宣布第三名之前日本方面赶紧先检查了一下,一检查才发现这次的结果还是中国人,名叫张孝淮。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发布官是伏见宫亲王,惶恐之下感觉无法向天皇交待,临时从后面换了一个日本学生作第三名。想想前四名日本人不过半也尴尬,又增加了一个日本学生作第四名,张孝淮得了第五。
……
四月三日。徐彦卓从北京启程前往云南。
四月十七日,徐彦卓到达昆明时,早早等候的梁启超和蔡锷将徐彦卓迎接至五华山的都督府。梁启超接到徐彦卓的电报后,第二天就从上海出发了,他走海路经香港到达河内,然后再走陆路赶到昆明,比徐彦卓早到了整整三天。
在去都督府的路上,梁启超笑着对徐彦卓说道:“徐公子,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昨天。也就是四月十六日,《琼赣特区设立方案》经国会表决,全票通过了。”
徐彦卓听罢非常吃惊。他没有想到仅仅十几天时间,《琼赣特区设立方案》就被通过了,看得出来袁世凯兑现了诺言,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梁先生,你能不能讲的具体些!”
听了梁启超的介绍,徐彦卓这才知道了整个过程。
四月八日国会在北京召开。由参、众议院选举出正副议长。四月十五日。袁世凯就将《琼赣特区设立方案》交给了议会,四月十六日。国会就全票通过了该项方案。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袁大总统似乎比我们还要着急。据说。他将方案交给国会之后,每隔一个小时就要询问一次进展情况!”梁启超觉得有些纳闷。
徐彦卓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自己给袁世凯帮了大忙。这是袁世凯在投桃报李呢。
徐彦卓点点头:“这事袁大总统肯定是帮了大忙,如果不是他出面,那些议员大人们不知道还要拖到什么时候呢!”
突然,徐彦卓似乎想起了什么,他奇怪问道:“袁大总统有能力让方案通过这我相信。可让方案全票通过就不是大总统所能做到的,毕竟参议院和众议院还有许多国民党人,这究竟是怎么会事呢?”
听到徐彦卓这么问,梁启超忍不住大笑起来:“哈哈哈,这个原因我知道,等会到了都督府,我给你看一样东西,你就全明白了。”
“徐公子,这边请!”蔡锷很客气的为徐彦卓引路。
“有劳蔡都督了!”
看得出来,这三天里,梁启超没有少对自己的得意门生介绍徐彦卓。很少见到自己的老师对谁如此推崇,使得蔡锷对徐彦卓也是崇敬有加。
蔡锷将徐彦卓送进客房,对徐彦卓说道:“请徐公子稍事休息,等会蔡某将设宴为徐公子接风洗尘!”
“松坡,设宴就免了。你找个清净的地方,弄几个下酒菜,准备两瓶好酒,我们三人边饮酒边聊天!”还是梁启超了解徐彦卓。
徐彦卓冲着梁启超伸出了大拇指:“这样最好不过了!”
蔡锷愣了一下,接着笑笑点头离去了。
“老梁,别给我卖关子了。你不是说要给我看一样东西吗?快告诉我,究竟是怎么回事?”蔡锷刚一离开徐彦卓就迫不及待的询问梁启超。
“徐公子,你稍等,我就住在你的隔壁,我现在就拿给你看!”见徐彦卓着急的模样,梁启超没再为难他。
不一会,梁启超进来将一叠报纸递给徐彦卓。徐彦卓接过扫了一眼,疑惑地看着梁启超:“《迷津报》?”
“你看完就明白了!”梁启超讳莫高深的笑了笑。
徐彦卓拿起报纸一张张翻看起来,从四月三日到四月十六日的《迷津报》,一张都不少,等他看完了,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那些国会议员会全票赞成了。
《迷津报》不仅全文登载了《琼赣特区设立方案》,除此之外,还一一列举了从商鞅变法到王安石变法再到张居正变法,一直到戊戌变法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多以失败终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先取得成熟经验,然后再循序渐进在全国推广。因此,《迷津报》称赞成立特区的设想是前无古人的,是中国改革和强生的必由之路。
随后,《迷津报》又以正反方的辩论的形式,推出了特区设立与否的大讨论,登载了大量的正反方辩论的文章。结果反对者一败涂地,并被口诛笔伐为阻碍中国的前进绊脚石。到了最后,已经听不到反对者的任何声音了,谁敢出言反对琼赣特区的设立,谁就会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未完待续。)
第193章 纸上谈兵()
徐彦卓实在太佩服黄世仲和凌晨的想象力了,当初他给二人发电报,让他们引导舆论支持琼赣特区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锻炼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的确是想通过舆论造势让方案顺利通过。可让徐彦卓没有想到的是,这这两个天才居然用这种办法,整出这么大的动静,让国会议员全票通过了方案,着实创造了一个奇迹。徐彦卓甚至可以想象到那些议员心情,如果谁投了反对票,不被唾沫淹死也会被世人骂死的。
想到这里,他摇摇头看向梁启超,两人对视了片刻,终于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四月的云南正是气候最好的时候,蔡锷把酒菜置于后院凉亭的石桌上,三人坐在石凳上开始了喝酒聊天。
“徐公子,您的事情我听恩师都讲过了,设立琼赣特区的想法的确是个天才的想法,我很感兴趣。如果徐公子不嫌弃,我想投奔徐公子,一起去经营这块试验田!”
蔡锷虽然与徐彦卓是初次见面,但他是军人出身,倒也爽快,开门见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徐彦卓看了一眼梁启超,开玩笑道:“蔡都督,你舍得放弃都督之位?就算舍得,恐怕你也不是投奔我,而是投奔你的恩师吧?”
蔡锷一听急了,刚要辩解,徐彦卓摆摆手道:“蔡都督,我是和你开玩笑呢!尽管我们素未谋面,但我对你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我知道你并不是一个贪恋权位之人,相反你对实现自己的抱负倒是看的更重一些!”
梁启超在一旁问道:“徐公子说的没错,松坡的确希望自己能一展抱负。徐公子可否猜猜,松坡的抱负是什么?”
徐彦卓毫不犹豫道:“强民、强军、强国!”
梁启超和蔡锷对视一眼,他们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惊诧之色。蔡锷不善夸夸其谈。从未对别人说过自己的抱负。梁启超和蔡锷亦师亦友,相处多年了解颇深,自然可以猜得出来。可是,徐彦卓从未见过蔡锷,却能以六个字一语中的概括了蔡锷的心中所想,怎能不让这师徒二人觉得惊异呢?
见蔡锷满脸不可思议的神情,徐彦卓知道让自己给猜中了。徐彦卓清楚蔡锷之所以决定要去琼赣特区,也要归功于梁启超这三天的思想工作。
“其实你去投奔老梁也是没错的,事实上,特区的设立老梁功不可没。特区成立之后。很多的事情都要由你的恩师来做,我帮不了他什么忙,你去了正好可以帮他!”
梁启超连忙摆手:“徐公子……”
徐彦卓打断他的话。接着对蔡锷说道:“不过,蔡都督你现在还不能去投奔你的恩师,还得在云南多待些日子!”
“为什么?”梁启超和蔡锷同时追问道。
“因为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去做,做完了你才能走!”徐彦卓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请徐公子明示!”蔡锷向徐彦卓抱拳道。
“目前,国库空虚无钱,政府度日艰难。如果我没估计错。大总统最近和西方各国商谈的善后大借款就要有眉目了!可是如若国会不批准。以大总统的性格必然会越过国会与各国签约。这就牵涉到借款违法的问题了,我估计有些人会在其中生事。特别是政府控制不了的一些地方。少不了有这样那样的小动作。到时肯定会有人来联络云南,所以我希望你能坐镇云南。影响整个西南地区,尽可能的不要使西南陷入战火当中!”
徐彦卓讲的很详细,梁启超和蔡锷都听明白了。
蔡锷沉思了片刻。抬头道:“真会有那么严重?要发生内战?”
徐彦卓叹了口气:“前面已经有宋教仁刺杀案了,此次又出借款案,再加上如果有一些心怀叵测的人在一旁煽风点火,我觉得很有这种可能!”
蔡锷听罢点点头:“我听徐公子的,暂缓离滇,决不让西南诸省陷入战火!只是,徐公子既然有此猜测,可否设法消弭,我们国家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蔡锷此番忧心忡忡的话让徐彦卓深有同感,他对蔡锷道:“蔡都督,你放心,我会尽量避免战争爆发的,如果真的爆发真正,我也会设法将损失降到最低!”
三人之间的气氛一下变得压抑起来,徐彦卓为了缓和气氛,对蔡锷说道:“蔡都督,您是兵法大家,我也喜欢兵法,咱们可否今晚来个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蔡锷先是一愣,接着会意过来,哈哈大笑道:“徐公子客气了,你在蒙古平叛的事情我也有耳闻,看得出你深得兵法之精髓,那就让我们来一次纸上谈兵吧!”
“蔡都督,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在十年前曾经写过一篇《军国民篇》吧?”
“徐公子,你也知道我的这篇拙作?”蔡锷觉得非常意外,这还是他在日本学习陆军的时候写的一篇军事文章,没想到徐彦卓居然也知道。
“蔡都督二十岁之前完成的这篇《军国民篇》,看起来似乎与中国近代教育关系更大,但我觉得蔡都督还是从军事教育的角度撰述此文的。”
蔡锷点点头。
徐彦卓接着说道:“我对其中一段话记得特别清楚!”说着,他站了起来,朗朗开始背诵:“处今日战争最剧之世界”,中国要想保全独立自主,就必须实行义务兵役制,提倡全民皆兵,既如此,则军队的素质就取决于全民的素质,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就必须提高国人的战斗力,先培养出精神和体魄皆强健不羁的国民——军人之智识,军人之精神,军人之本领,不独限之从戎者,凡全国国民皆宜具有之……”
……
徐彦卓、梁启超和蔡锷三人一直聊到了深夜。第二天一早,徐彦卓和梁启超就向蔡锷告别准备赶赴海南。
“蔡都督,本来打算在你这里要多留几日的,可没想到琼赣特区设立的方案这么快就通过了,特区成立在即,各种事宜千头万绪,只好先告辞了!”徐彦卓依依不舍道。
“徐公子,我们来日方长,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再见面的。多保重!”蔡锷还是一贯的军人豪爽作风。
……(未完待续。)
第194章 特区成立()
四月二十二日,徐彦卓和梁启超赶到海口。
四月二十五日,张寿增、宋嘉树、虞文峰、冯如、项松茂等人带着第一批赴海南人员到达海口。
宋嘉树一到海南,就开始忙起组建议会的事情。而冯如和项松茂则进行实地考察,选择修建飞机制造厂和制药厂的厂址。
四月二十八日,李平书带第二批赴海南人员到达海口。
由于《迷津报》对琼赣特区的大力宣传,加之长期的招聘广告,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蜂拥而至上海,掀起了投身海南、建设特区的热潮。所以,前两批到达的人员有一千四百多人。
五月一日,上海警察学校校长徐峰带领两百名警察到达海口。三天后,琼赣特区警察学校成立,并开始招募警察学员。
五月八日,德意志帝国驻上海领事纽尔斯从上海来到海口,同时他还送来了千里迢迢赶来的二百多名德国专家。德意志帝国威廉二世的确向徐彦卓展示了极大地诚意,这些人都是德国各个领域数一数二得专家。徐彦卓非常重视这批专家,亲自安排他们的食宿和工作。
五月十四日,琼赣特区议会选举产生,共三百零七名议员,议会议长为宋嘉树。其中琼州选举议员二百零一人,赣州选举议员一百零六名。
五月十五日,琼赣特区议会选举产生特区总督和副总督。总督为梁启超,副总督为张寿增。
五月二十日,琼赣特区银行成立,在特区管辖地内发行特区币。
五月二十五日,副总督张寿增移至赣州,建立行署办公。
五月二十七日。郭松龄、刘晚亭和刘破虏分别率领五千多名铁血战士先后抵达琼州。
一个月前,徐彦卓就分别发电报给了伊贺道真和刘晚亭。他让刘晚亭做好离开神箭谷的准备,同时让伊贺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