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作霖一拍桌子:“徐公子说的在理,这么个大好机会放在眼前。如果不抓住,连老天爷都不会答应!就这么定了,我第二十七师将参加此次平叛!”
徐彦卓笑了笑:“张将军,能不能参加平叛我说了可不算,你说了也不算。只有徐大人说了才算!”
“哦!对对对,事不宜迟,徐公子,你和我一起去找徐大人,只要你发话,徐大人一准答应!”
“恭敬不如从命,我们走!”
……
“什么?雨亭。你要参加平叛?”徐世昌听了张作霖的来意非常惊讶。
“怎么了?老总督,难道不行吗?”张作霖急了。
“你怎么不早说呢?现在平叛队伍基本到位了,五天后我们将召开军事会议开始部署任务了!”徐世昌给张作霖交了底。
张作霖赶紧用眼神向徐彦卓求救,徐世昌见张作霖看徐彦卓,也向徐彦卓询问:“徐公子,你怎么看?”
“徐大人。照准就是!”徐彦卓轻松的回答。
“为何?”
“原因很简单,第一,他是你的老部下,好使唤。第二,他曾经剿过蒙匪。有经验。第三,他主动请战,拳拳报国之心不该拒绝。”
徐世昌沉思良久:“好,我同意了。雨亭,你马上安排队伍开拔至霍林郭勒待命。五天后,你也来参加军事会议。”
正在此时,传令兵给徐世昌送上一封电报。徐世昌看后,大吃一惊。良久,徐世昌将电报递给徐彦卓。徐彦卓看完之后,也开始了苦苦思索。
原来,电报是胪滨府知府张寿增发来的。电报中称呼伦贝尔额鲁特总管胜福调集附近各旗蒙兵一千人,以“大清帝国义军”的名义发动叛乱。6月22日凌晨4时,胜福向胪滨府发起突然进攻。
“徐大人,不用着急,我们抓紧时间增援就是!”徐彦卓看来已经想好了对策。
说完,徐彦卓对伊贺纳言吩咐道:“纳言叔叔,你去集结队伍!骆驼和马匹全部喂饱,武器弹药和给养全部带足,在一个小时内做好开拔准备!”
伊贺纳言离去之后,徐彦卓转向徐世昌:“徐大人,如今,我离胪滨府最近,先上去顶一阵。平息叛乱不是什么难事,难就难在后续事宜上。我开拔之后,你迅速做好三件事情。”
徐世昌点点头:“徐公子,请直言!”
“第一打下胪滨府之后,迅速安排好接替的部队,尽快进入胪滨府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
徐世昌说道:“没问题,我现在就命令奉军第二骑兵旅旅长吴俊升派出一营人马长期驻守胪滨府。”
“第二胪滨府与满洲里近在咫尺,这次叛乱背后肯定有俄国人支持,徐大人你得授权我临机决断,然后从速选派外交人员赶往胪滨府,做好和俄国人谈判的准备。”
徐世昌听后心中一惊,神色凝重道:“徐公子,你要和俄国人开仗?”
徐彦卓摇摇头:“凭现在这点实力,怎么会和俄国人开仗?俄国人也不希望和我们开仗。我只是要消灭夹杂在叛军里的俄国人。对于这些俄国人,他们不会承认,我们也不承认,死了也白死!”
徐世昌这才放下心来,刚才真的吓了他一身冷汗。和俄国人开战这么大的事情,可不是他所能做主的了。
“俄国人吃了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第三要给大总统发电报,告知胪滨府叛乱的情况,安排外交部尽快知会各国领事,在国内外各大报纸上尽量渲染此事。让全世界都知道这是中国的内政,俄国人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到时谈判起来对我们也就有利了,这个哑巴亏他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了。”徐彦卓终于说出了他的想法。
第117章 途中遇阻()
徐世昌、张作霖等人听了以后,不禁暗自点头:徐彦卓的计划有文有武,布置周密,环环相扣。别人都是先礼后兵,而他却偏偏先兵后礼。首先占据道义高点,打疼了然后进行谈判,既收回了失地,又不给对方报复的理由和借口。
“还有一事,也需要徐大人照准!”徐彦卓正色道。
徐世昌说道:“徐公子请讲!”
“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我要去收复胪滨府,需要一个名义。我的部队不在陆军部的序列番号之内,可否给我一个临时番号,平叛后再予以撤销?”徐彦卓向徐世昌征询道。
“没问题,只是不知……”
徐彦卓的问题对徐世昌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只要能迅速平叛,不要说一个临时番号,就是给一个永久性的番号也没有问题,徐世昌满口答应了徐彦卓。
“徐大人,就叫天罚讨逆军吧!如何?”
徐世昌心里暗暗直乐:就五百来人,叫讨逆军?叫讨逆营还差不多。不就是个临时番号嘛,爱咋地咋地。这徐彦卓可比和别人好打交道多了,这要换作别人,还不趁机找我要钱要枪,而对徐彦卓,一个临时的番号就打发了。
虽然徐世昌心里偷着乐,但面上却不表现出来:“那好吧,我同意了,就叫天罚讨逆军吧!”
一个小时后,天罚讨逆军已经集合完毕。最前面是斥候队,由五十名轻骑兵组成前锋尖兵。
在斥候队之后的是徐彦卓和他的亲兵卫队。身兼亲兵卫队长的伊贺纳言紧紧跟着徐彦卓,手中举着一面大旗,上面有红色的蒙汉两种文字书写的“天罚讨逆军”几个大字。
徐彦卓的亲兵卫队之后是重骑兵,重骑兵是天罚讨逆军的主要作战力量,徐彦卓把整个重骑兵都交给了伊贺永植带领。伊贺永植尽管只有十五岁,可却显示出了过人的带兵天赋。本来,伊贺永植已经被选入了徐彦卓的亲兵卫队,可是徐彦卓为了培养他。专门让他带领重骑兵。
重骑兵之后是辎重兵,辎重兵由郭东辰和帕默尔率领。
最后断后的则是剩余的轻骑兵。
开拔前,徐彦卓照例进行训话,不过这次徐彦卓只说了两句话:“要去打仗了。我们的口号是什么?”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天罚战士齐声回答。
“好,那就证明给我看看!出发!”徐彦卓大喊一声。
徐彦卓的喊声刚落,斥候队就四射而去!
斥候出发十五分钟之后,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向胪滨府开进。
……
胪滨府建于1908年,当时沙俄公布了《中东铁路附属地民政总则大纲》,满洲里被划入东清铁路附属地。俄国方面不允许清廷在满洲里设立府衙,清廷只好在附属地外的西大桥以南半公里的地方筹备建筑了胪滨府。
徐彦卓心中清楚,胪滨府必须要掌握在中国手里,否则一开此先例。东三省势必将被瓜分的干干净净。
当徐彦卓到达锡尼河镇的时候,前方斥候传来消息:拘押了数十个人,为首之人是胪滨知府张寿增。
徐彦卓迅速赶往前方,见到了张寿增。
“张大人,辛苦了!徐大人派天罚讨逆军前来增援胪滨府。我叫徐彦卓,我现在需要知道胪滨府的情况!”徐彦卓对这位知府大人充满了敬意。
“你?就你们去救援胪滨府?”张寿增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情。
徐彦卓对这种眼神早已习以为常了:“张大人,现在不是商议行不行的时候,而是要想想该怎么办!时间宝贵,咱们边走边说,我必须尽快知道胪滨府目前的情况!”
张寿增不再争执,带领自己的残兵败将又折回来路。一路上。张寿增把他所知道的情况给徐彦卓叙说了一遍。
通过张寿增的详细介绍,徐彦卓对胪滨府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6月22日凌晨4时,呼伦贝尔额鲁特总管胜福率领手下向胪滨府发起突然进攻。张寿增指挥若定,一次次瓦解了叛军的轮番进攻。
6月24日晨,沙俄调集马、步、炮兵八百余人围攻胪滨府,以保护满洲里城区的界壕为名。将东、北两侧围住,蒙古叛军埋伏在西、南面。他们采用围而不打的办法,让沙俄驻满洲里的官员进府游说,限十二点以前交出枪马,否则。开炮轰击!
张寿增手下只有二百余人,实力悬殊,不得已率领士兵退出了胪滨府。
……
“张大人,你的意思是说沙俄虽然围住了胪滨府,但自始至终没有放一枪?”徐彦卓问道。
“是的!”张寿增点点头。
徐彦卓陷入了沉思。
不一会,徐彦卓对张寿增道:“胜福手下有近千人,估计都是乌合之众,不必担忧。张大人你说还有身着蒙古服装的沙俄士兵近百人,这些人都是正规军人,对待这些人我们可不能小觑!”
张寿增满脸忧虑:“没错,他们都是沙俄西伯利亚第四联队的士兵!”
“哦?张大人从何得知?”徐彦卓很奇怪。
张寿增掏出一些物件递给徐彦卓:“沙俄军队虽然外面套上了蒙古服装,里面却穿着军装。这是从被击毙的沙俄军官和4名俄国士兵身上剥下的肩章等物证!”
徐彦卓基本上心中有数了,又问道:“胪滨府的地形和设施情况如何?”
张寿增对胪滨府的情况可谓了如指掌:“胪滨府南北长约160米,东西宽约80米。内中出了住宅,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军事设施。墙体和房屋均为茅石结构,围墙高约4米,厚近1米。每个墙角有6米高的楼式碉堡。”
徐彦卓再次沉思起来。
不一会,前方斥候来报:一股叛军大约七八百人正迎面而来。
徐彦卓一挥手:“部队原地警戒,天罚卫队跟我前去察看敌情!”
五分钟之后,徐彦卓终于看到了叛军,他们正与斥候对峙。徐彦卓到了近前,发现这些人并非什么叛军,而是蒙古百姓,有老人和小孩,甚至还有一些妇女也夹杂在其中。他们没有骑马,只是拦住了斥候队,不让他们通行!
第118章 狂热崇拜()
“怎么回事?”徐彦卓询问斥候队长。
“主人,他们不让我们过去,因为没有得到命令,所以我们没有开枪!”斥候队长敬礼报告。
“为什么不让我们过去?”徐彦卓接着问道。
斥候队长低下了头:“主人,他们说的都是蒙语,我们一句都听不懂!”
徐彦卓点点头:“你做的很对,他们不是我们的敌人。记住,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准开枪。明白吗?”
“是,主人!”斥候队长领命而去。
“徐公子,要不让我去问问,我会说蒙语!”张寿增在一旁征询徐彦卓。
徐彦卓点点头:“走,我和你一起去!”
说完,徐彦卓对身边的一名亲兵吩咐:“去辎重队把郭掌柜和帕默尔请过来!”
徐彦卓陪着张寿增来到了那群蒙古牧民中间,张寿增用蒙语和其中一个年岁大些的牧民交涉。一旁的徐彦卓看得出来那个蒙古牧民情绪异常激动,而张寿增则不时的在点头。
不一会,张寿增回过身来对徐彦卓说道:“他们是被别人煽动的,胜福告诉他们,现在汉族人在到处宣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他们看来,鞑虏就是包括满清在内的草原上所有游牧民族的总代称。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我们是来驱逐他们离开自己家园的,所以不肯让我们过去。”
徐彦卓长叹一声,辛亥革命爆发后,蒙古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同胞,对于孙文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口号和大搞大汉族主义的种种行径,感到忧心忡忡,惶惶不安。日本、沙皇俄国、英国乘机唆使某些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宣布所谓“独立”。如果不采取措施安抚蒙古族、藏族的上层代表人物,团结少数民族同胞,粉碎日本、沙皇俄国、英国等列强国家肢解和瓜分中国的阴谋,中国说不定会出现国家解体之灾!
不一会。郭东辰和帕默尔赶了过来,徐彦卓把情况告知了他们二人。
郭东辰苦笑道:“少数民族本来就对汉族人有戒心,如今这谣言一起,恐怕日后的平叛会多了许多的掣肘。”
徐彦卓点点头。他何尝不知道战争的胜负与民心向背有着密切的关系。
“让我去试试吧,说不定我会有办法!”帕默尔突然在一旁插话道。
徐彦卓先是一愣,旋即点了点头。
帕默尔骑着白骆驼走上前去,和刚才与张寿增对话的那个蒙古牧民说着什么。那个牧民见了白骆驼,目光瞬间迷离起来。也不知帕默尔对那个牧民说了什么,那个牧民不住的点头。最后,他竟然双眼噙着泪水,一脸虔诚的对帕默尔伏地拜了三拜,然后起身对身后的那些人大声呼喊着什么。很快,那一大群人迅速向两边分散开来伏倒在地。让开了一跳宽阔的通道。
“难道帕默尔会魔法?他对那些牧民说了什么?”徐彦卓目瞪口呆地询问郭东辰。
“帕默尔把成吉思汗临死前为蒙古人留下了预言的事情告诉了那些牧民!”
郭东辰的解释让徐彦卓明白了原因,徐彦卓就蒙古人对成吉思汗的狂热崇拜佩服得五体投地,这种崇拜在全世界也是上绝无仅有的。在他们眼中,成吉思汗是一传奇式的伟大英雄,象征着团结和力量。甚至一些人相信他会转世投胎,再次带领蒙古人走向辉煌。
徐彦卓突然眼前一亮,帕默尔的劝阻不仅为天罚讨逆军迅速赶到胪滨府扫清了障碍,同时,也为下一步平叛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
沙皇俄国驻满洲里总领事伊万诺夫、俄国伊尔库茨克军区葛布利克上校和库伦大蒙古国镇东将军巴布扎布以及呼伦贝尔额鲁特总管胜福正在眺望着不远处的胪滨城。
“葛布利克上校,你确信没有和中国人真正开战的危险?”伊万诺夫总领事头也不回的问道。
“总领事阁下,以现在的态势来看。我有把握确定中国人不会和我们开战!”葛布利克上校自信的回答道。
“那就好,葛布利克上校,为了帝国的利益,我希望你从战术的角度为我提供建议,如果你发现了任何有可能出现开战的苗头,都必须在第一时间告诉我!”伊万诺夫总领事再一次叮咛道。
“是。总领事阁下!”葛布利克上校点头应允。
就在此时,一个蒙古牧民打扮的人走近胜福面前,对他耳语了几句,然后迅速离去。
“总领事阁下,对方的增援部队突破了牧民的阻挡。现在已经朝着胪滨城而来!估计很快就会到达胪滨城!”胜福对伊万诺夫轻声说道。
“情理当中的事情,我就没指望那些牧民能挡住他们的援军!我只想知道牧民和他们的援军是否发生冲突?牧民伤亡有多少!”
“这个……”胜福有些吞吞吐吐。
“说!”伊万诺夫目露凶光。
“是,总领事阁下!牧民没有和汉人的援兵发生冲突,更没有伤亡。牧民是恭恭敬敬的把他们送到胪滨府的!”胜福不敢撒谎,赶紧说了实情。
“哦?怎么回事?”伊万诺夫没有生气,反倒是很感兴趣。
胜福将牧民遇到白骆驼以及成吉思汗临死前为蒙古人留下了预言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伊万诺夫。
看着一边诉说一边在脸上露出崇敬神情的胜福,伊万诺夫也没有想到蒙古人对成吉思汗的崇拜竟然达到了如此地步。
“咦?”在一旁的葛布利克上校发出了惊异的声音。
众人顺着葛布利克上校的目光看去,只见胪滨府的南面开来了一队人马,中间赫然有许多白骆驼。那队人马在距离胪滨府四百米左右的距离停下了,似乎是在观察情况,又似乎是在做战前准备。
“总领事阁下,我现在马上进城组织防守!”胜福见状对伊万诺夫请战道。
伊万诺夫点点头。
第119章 太恶毒了()
胜福进城没多大功夫,对方开始了行动。他们并没有直接发动进攻,而是迅速从胪滨府两侧掠过。
“葛布利克上校,他们这是干什么?难道是准备围城?”伊万诺夫不解的问道。
“不,总领事阁下,他们是冲着我们来的!”葛布利克上校眉头紧锁。
果然,两侧的援兵到达胪滨府和俄**队中间地带靠外侧的地方停了下来,迅速开始了布置。不一会,两侧就各架起了两门速射炮和十挺马克沁重机枪。
伊万诺夫见状大惊失色:“葛布利克上校,他们不会是准备和我们开战吧?”
葛布利克上校看了一眼惊慌失措的伊万诺夫,眼中现出了一丝不屑地神情:“总领事阁下,我想只要我们不主动进攻,他们是不会向我们进攻的!”
葛布利克上校从对方摆出的防御阵形中,判断出对方重在威慑的意图。
这边刚布置完毕,那边的攻城已经开始了。只见最前面的队伍,约莫五十人左右下马缓缓开始发起了冲锋。
“他们难道是疯了?”葛布利克上校看到这种情形嘴里喃喃道。
葛布利克上校的的担忧不无道理。对方的进攻既没有重武器掩护,也没做任何规避动作,速度还慢的一塌糊涂,这明显是当活靶子去送死。葛布利克上校很清楚,尽管叛军的军事素质惨不忍睹,可他更不看好对方如此愚蠢地进攻。在他看来,对方指挥官选择如此方式发起进攻,要么是脑子坏了,要么就是别有用意。
向胪滨府发起进攻的是徐彦卓的亲兵卫队,葛布利克上校并没有猜对,徐彦卓既不是脑子坏了,也不是别有用意,他只是按照之前的计划发在进行。
如果是别的部队这样进攻就有些托大了。可现在是他亲手训练出来的天罚战士,更何况还是从天罚战士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他自然很放心。自从参与了杭州和上海制造局的进攻后,徐彦卓发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用神枪手对没有重火力掩护的防御工事从正面发起进攻。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道理很简单,这种战法给敌人的心理震慑实在是太大了。试想,如果对方人人都是神枪手,而自己一方只要露头就立刻被消灭,这仗还怎么打?
果然,徐彦卓的卫队举枪边射击边行进,不一会在城墙上举枪还击的叛军就被一一射落。就连躲在碉堡中射击的人,也会被天罚战士从射击孔内射入的子弹击毙。刚开始还有炒豆般的枪声,可仅仅两分钟之后,胪滨府中就寂静一片了。偶尔有一两个叛军射击。也是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