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忠甲不知援军将至,决定突围。
11月21日,他将军队分成两个纵队,一个纵队向东突破,吸引苏军。其余约4000人。向东南方向沿铁路线突围。苏军对突围部队。集中机枪射杀、野炮轰击,并以5—6架飞机的编组,轮番轰炸和扫射。并出动独立布里雅特—蒙古骑兵师从侧翼袭击。在重重火力的打击下,突围部队400余名官兵阵亡,不得不放弃突围计划。苏军遂对满洲里城区展开决定性的进攻,在大批坦克的配合下,集中步兵从东、西、东南、西北四面向城区突进。梁忠甲所部全面溃败。他被苏军俘获;只有一些个别部队仍然进行激烈反抗,很快被苏军大炮和坦克镇压下去。
苏军再次要求梁忠甲无条件投降,谈判在日本领事馆进行,梁忠甲当面向苏军交出了武器,成为战俘。
突围出来的东北守军在嵯冈车站与胡毓坤派出的先头部队相遇,他们饥寒交迫,精神沮丧。溃不成军,严重挫伤了嵯冈的部队士气。在嵯冈已经不能再战。胡毓坤于11月22日抛弃嵯冈,将军队撤回到海拉尔。东北当局责令胡毓坤在海拉尔、兴安岭、博克图设立三道防线,以期稳住西线局势。
加伦将军命令苏军继续东进,消灭海拉尔奉军守军。
11月26日。大量轻重汽车和装甲列车满载苏军,从扎赉诺尔直向海拉尔追来。
奉军于25日撤出了海拉尔。
27日苏军进城,没有遇到任何反抗。
……
中东路事件爆发后,日本方面对中国查封苏领馆,驱逐苏正、副局长异常侧目。苏奉战争期间,关东军不准中国武装部队经由南满铁路北运,驻长春第三十八联队部并第二大队日夜进行实弹演习,并投入资金修建营房和陆军医院,同时准备再从本土调集一万人,待双方精疲力尽后趁机独霸东北。
由于战事不利,但加上得到南满铁路方面日军有异动情况,反对与苏作战的张作相力劝张学良和平解决。
经过谈判,12月3日,双方在双城子签订《停战议定书》。规定两国立即息争,中东铁路恢复中苏合办,苏军尽速退出满洲里,彼此释放所俘军民,重设领事馆。
伯力协定实际恢复了中东铁路的原状,但对于此时已不能再败的东北军来说,总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局。
被苏军俘虏的东北边防军第十五旅旅长梁忠甲及所部官员自伯力回国,抵达满洲里。
……
中东路事件划上了句号,可远在美国的徐彦卓发动的股市战争却还没有结束。
从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共有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这相当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总开支。在这场股灾中,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贫困来临、有组织的抵抗纷纷来临。
到了1930年2月,有3000家银行倒闭,至少9万家企业倒闭。重工业生产的缩减尤为严重,作为美国经济繁荣标志的钢铁、汽车和建筑等行业的衰退更是明显,汽车工业甚至下降了95。与股灾前相比,美国钢铁公司的股价由每股262美元跌至21美元。通用汽车公司从92美元跌至7美元。
此时,小摩根终于认输了。
目前,不仅他摩根财团手中的股票全部变成了废纸,而且当初摩根银行不顾实际大量放贷的恶果也显现无遗,很多贷款人因为股市崩盘而破产,根本还不起银行贷款,造成了大量的坏帐。如果不进行注资,那么摩根银行同样面临着破产的危险。小摩根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对面临的状况也无能为力了。
如今,他只有一个选择,向徐彦卓求救,此时也只有徐彦卓能救他了。尽管小摩根万分地不情愿,可他还是向徐彦卓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徐彦卓没有见死不救,他大方地向摩根的银行注入了大笔资金,帮助摩根渡过困难期。当然,徐彦卓这样做是有条件的。
在小摩根的运筹之下,大量的美国企业被收购,一场轰轰烈烈的工厂大迁徙开始了。
……(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889章 日本特务()
1931年6月26日,东蒙兴安盟佘公府;东北军屯垦三团驻地;第一营营长陆鸿勋率士兵在团部操场训练。
东北军以前并没有屯垦部队,说起来也是今年才有的。中原大战之后,为缩减政府开支平衡各派实力,蒋志清要求各地各按比例裁撤兵员。东北军当然也要裁撤兵员,不过东北所裁名额并非真正转业,实际是将取消编号的部队整体投入军垦。如此安排既可减轻地方负担,又可以保存有生力量。张学良借屯垦之名,用极少经费便将辽河上游至大兴安岭间极广袤极富庶地块划归屯垦部队所有。
此时,正在值勤的一营三连哨兵,发现4人骑马鬼鬼祟祟地由北向南驰来,他赶忙向连长宁文龙报告了。宁文龙立即带着一个班的战士冲了上去,一支支黑洞洞的枪口逼住了这一行人。
带队的人做梦也没想到会在察尔森的深山沟里遇到麻烦,他满脸堆笑地对连长宁文龙说:“弟兄们,我们是日本农业学会的,到贵国东北进行土壤学调查。”
说着,他顺手从皮包中掏出一包香烟递过去,然后交出了护照。
宁文龙仔细地看完护照,得知眼前这人是日本人,名字叫中村震太郎。他抬头看着眼前的这几个人,从中村一行满不在乎的神情中,宁文龙隐隐感到了一股杀气,觉得这几个人不像是什么科学家,反倒像是训练有素的日本军人。为了搞清这几个人的真实身份,宁文龙决定把他们带回团部扣押起来。
宁文龙把手枪往上抬了抬,颇为客气地说:“实在对不住各位。你们没有进入兴安屯垦区的文件,我们也没有得到上级的命令。你们得先跟我们走一趟。”
“大大的混蛋!”中村听到这话脸色骤变,粗野地骂道,“我们是大日本国民。快快地放我们过去!”
说罢,中村习惯地把手伸向了腰间。
“你还敢在我这骂人!”宁文龙气得咬牙切齿,他眼睛一瞪。发出了命令。“上!都给我捆起来!”
周围的士兵听到命令一齐冲了上去,七手八脚地将中村4人结结实实地绑了起来,押送到团部。
听说抓到几个日本人。而且他们还带着武器,正在外面操练部队的第三团团长关玉衡大吃一惊。他想,日本人带枪跑到我这里干什么?情况紧急,不容多想,他急忙策马赶回团部。
桌子上摆满了缴获的物品。有军用望远镜一架,三八式马枪一支,南部式自动手枪一把??关玉衡一件件地察看完之后,顺手拿起南部式手枪, “咔嚓”一声推上子弹,自言自语地说道:“好枪。”
中村等4人被押走后,关玉衡再次察看被缴获的物品。他把日文十万分之一军用地图和中文十万分之一军用地图并排摊开。发现两张地图上的某些同一地点都有铅笔勾画的痕迹,这表明这些地方他们都已经实地考察过了。三本表册中,有两本分别记载着某些地方的自然情况和旗县人口、物产、军民分布等情况。令人吃惊的是第三本表册,上面清楚准确地记载着兴安区屯垦军的兵力分布、枪炮种类和口径、官兵人数、将校姓名职务、部队驻扎地点、营房容量及坚固程度等内容。 看着这一件件物证,关玉衡陷入了沉思。事情来得太突然了。他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
“关团长,”跟在身边的副团长董平舆开了口,“这些东西就是确凿的证据,充分说明他们是日本军事间谍。”
“对。”关玉衡果断地说,“先审问,后处理。”
至于到底怎样处理这伙军事间谍,他一时还拿不出主意来。
6月26日上午。团部内外卫兵林立,戒备森严。办公室里,关玉衡表情严肃,一言不发,目光炯炯地盯视着站在他面前的中村。中村,中等身材,满脸横肉,身穿俄罗斯式皮夹克,头戴火车头式皮帽,脚穿短筒皮靴。他抬头挺胸,目不斜视,浑身上下透露出一股经过严格训练的军人气质。
审讯一开始就出现了僵局。
“姓名?”
不答。
“国籍?”
还是不答。
狡猾的中村摇头晃脑,以不会汉语为理由,拒绝回答问题,妄图掩盖其从事军事间谍活动的罪行。
我就不信撬不开你个小日本的嘴巴!关玉衡暗自在心里说。他随即命令改用日语审讯。“你到我们东北执行什么任务?目的是什么?”
中村没想到对方会有这一招,只好按事先编好的供词应付审讯:“调查土壤,考察农业,研究农业发展方向??”
“胡说!”关玉衡态度一变,打断了中村的回答,一针见血地说,“为什么携带武器和军事地图,收集军事情报?”
中村知道,一个中**队的小小团长手中没有多大权力,不敢把他怎么样。因此,他态度蛮横,声嘶力竭地为自己辩护,拒不回答实质性问题。审讯只好暂时停下来。
审讯井杉延太郎的过程非常顺利。在军官们威严的目光逼视下,井杉延太郎眼里掠过惊慌的神色,无言以对,只好低下了头。他吞吞吐吐地供述:“我们是军人。中村震太郎是陆军大尉;我是曹长,中村的助手。我们此行的任务是……”
证据确凿,真相大白。如何处置日本军事间谍呢?关玉衡焦急地思考着。关东军在沈阳、旅顺口、海城等地驻扎着大批军队,对东北早已经垂涎三尺,此时派遣军事间谍进行侦察,用意是再明显不过了。若放了他们,就等于放虎归山;若不放了他们,日本在中国东北享有治外法权,一旦走漏风声,日本人会设法要回中村,后果同样是不堪设想。事关重大。关玉衡虽然身为团长,可在这紧要关头,也不敢擅自作主,看来只有征求部下军官们的意见了。
想到这里,关玉衡喊来通讯员,大声下达了命令: “立刻去通知,傍晚召开连以上军官会议!”(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890章 秘密处决()
黄昏,如血的夕阳仍然散发着灼人的热浪。团部办公室里,关玉衡用镇定自若的目光扫视着20多个连以上军官,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董平舆副团长态度明朗地说:“按照国际法,外国的军事间谍是可以处死刑的。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他们秘密处死。”
一营营长认为这样处理有理有据,表示赞同。
军官们讨论后一致认为,处死中村,理在我方。会议一致决定:待取得中村口供后,立即将他们一行4人秘密处死。
关玉衡马上下令二审中村。
中村面对满屋子怒气冲天的军官,根本没有想到会死到临头,气焰更加嚣张,不但死不认罪,反而破口大骂。突然,他飞身直扑身边一个士兵,妄图夺枪进行反抗。夺枪不成,他便徒手与士兵格斗起来。
“给我打!”关玉衡气得拍案而起。
官兵们一拥而上,拳脚相加。中村疯狂地进行反抗,不顾一切地同军官们拼命厮打。
“唰”的一声,关玉衡抽出了指挥刀,把寒光闪闪的利刃逼向了中村。军官们也都掏出手枪,“咔嚓咔嚓”地推上了子弹。
中村顿时惊呆了。一瞬间,他的精神已完全被摧垮,像一具木乃伊似地僵立在那里。
时间飞快地流逝。中村一口气交待完从事军事间谍活动的罪行后,偷偷地瞅了一眼腕上的“三道梁”牌手表,知道已是时至深夜。他心里不安起来,布满腥红血丝的眼睛露出了绝望的神情。
“中村从事军事间谍活动事实清楚,物证确凿。本人也对其罪行供认不讳。命令罪犯在供词上签字。”
听到这话,中村预感到自己已经到了人生旅途的最后关头,心里又怕又恨。借签字之机,他突然一拳朝身边的军官打去。由于用力过大,腕上的手表顿时脱手而飞。一看他在进行垂死挣扎。官兵们蜂拥而上。几枪托就把他打得昏倒在地。
三连司务长李德保站在门口,瞥见中村的手表飞落到门口,趁混乱中无人注意。手疾眼快地捡了起来,溜出屋子。
“立正!”随着齐唰唰鞋后跟的磕碰声,团长关玉衡俨如一个法官,威严地宣布:“第三团团部令:成立以第三连连长宁文龙、第四连连长王秉义为队长的行刑队,立即执行对日本军事间谍中村震太郎大尉等4人的枪决任务。团部副官赵衡为监刑官。”
宁文龙、王秉义指挥行刑队把中村等4人秘密押到察尔森后山沟里。于27日零点30分下达了射击命令。
“啪啪啪??”枪声响过,赵衡马上指挥士兵把尸体和行李等浇上了汽油,划火点燃。熊熊燃起的火光,把刑场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很快一切都化为了灰烬。
1931年6月27日一早,关玉衡带着警卫员,赶到驻在洮南府的兴安屯垦区公署。他向代理督办高仁绂汇报了处理军事间谍中村的详细情况。并出示了重要罪证。当日,兴安屯垦区公署就把情况以快邮代电的形式,向正在北平的东北军司令长官张学良作了汇报。
第二天,长关玉衡在兴安屯垦区公署接到了东北军司令长官张学良的一份八字密令:“妥善灭迹,做好保密”。
一直忐忑不安等候指示的关玉衡。接到密令后,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他立即策马返回部队,随后,下达命令:“中村一事,任何人不得对外泄密,否则军法论处。
……
1931年7月16日,旅顺关东军司令部。
土肥原贤二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有些心神不宁。
当年,土肥原与河本大作擅自作主,策划炸死张作霖,这让日本内阁非常不满。为此,河本大作被开除出军队,而土肥原只是被解除顾问职务,转任高田第三十步兵联队,当了一个联队长。外人都以为土肥原是侥幸逃脱了惩罚,而土肥原心中很清楚,并不是自己侥幸,只因为自己是亲信团的人。
所谓亲信团,是他们内部对自己的组织的称呼,他们都是裕仁天皇的亲信。
1921年3月,当时还是皇太子的裕仁出访欧洲,明治天皇的女婿东久迩宫亲王带领了许多外驻武官和军事观察员前来拜谒,裕仁非常重视这次见面,并特意为此举办酒会,这些拜谒过未来天皇的人,后来有许多都成为了亲信团的成员。回国后,裕仁对这伙少壮军官的的想法鼎力支持。裕仁代替身体多病的大正天皇摄政后,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那些亲信的年轻人集中到皇宫中幽静的宫廷气象台,给他们讲课,亲信团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初具雏形了,后来逐渐形成了裕仁天皇向军中元老挑战的组织。岗村宁次、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人都是亲信团成员。
正是因为裕仁天皇的暗自出手,土肥原才躲过了这一劫。他在第三十步兵联队仅仅只待了一年,便接到军部一纸调令,成为了关东军特务机关长。
土肥原此时心神不宁;正是为中村震太郎担心。中村震太郎在日本关东军情报二部供职,直接受土肥原贤二领导,负责搜集中**事情报工作。
年初的时候,土肥原交给中村震太郎一项特殊任务:化装潜入海拉尔、洮南地区,搜集兴安屯垦区军事情报;调查日军在横切满蒙时,在宿营、给养、供水以及交通等方面可能遇到的情况;秘密联络当地亲日蒙古王公,准备策应日军进占。按理说,中村震太朗早就应该回来复命了。可是,直到现在还没有人影,而且还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这让土肥原心中多少有些放心不下。
正在此时,土肥原桌前的电话响了。
“土肥原君,不知你现在忙不忙?”电话那头,一个兴奋的声音传了出来。
土肥原听出来了,这是关东军司令部高级参谋石原莞尔大佐的声音。
“石原君,我现在不忙,你有事吗?”土肥原客气道。
“那最好了,你在办公室等着,我与坂垣君这就过去,有事与你商量!”话音刚落,石原莞尔便将电话挂了。(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891章 万宝山村()
石原莞尔口中的坂垣君是坂垣征四郎大佐,他与石原莞尔一样,也是司令部高级参谋。在关东军内,他们三人关系最为密切,除了意气相投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三人都是亲信团的成员。
不一会,石原莞尔与坂垣征四郎二人便到了土肥原的办公室。
从长相上看,石原莞尔并不太和自己的工作相配。他长着一张娃娃脸,面孔中总是带着一丝忧郁。当他深思的时候,绝对不许别人去影响他。另外,在下属眼中,他是一个和蔼的上司。而在上司眼中,他却是一个尖刻和难对付的青年军官,他给他所有的见的到的上司都取了外号,并且直接在对方面前使用。1928年,石原莞尔由陆军大学的教师职位调到关东军做参谋军官。刚一踏上中国东北的土地,他就被大海一样的大豆、高粱覆盖的东北平原的景象惊呆了,他自言自语的说:“在这样的地方战斗,也许我们用的上海军的战术”。没有人明白他这是什么意思。他也不再跟任何人解释。一到关东军的总部,在头8个月的时间内,他把时间都花在了阅读有关中国东北的文献资料,研究地图以及通过和一些长期驻在满洲的老关东军军官的谈话来了解中国东北情况上。再往后,石原先后组织了3次有名的“参谋旅行”。未来在对中国东北进行军事占领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松花江的渡江作战,占领哈尔滨后的前进阵地,在小兴安岭东麓可能发生的遭遇战的处置,在齐齐哈尔、海拉尔等地的攻击和防御等等棘手问题,石原都在颠簸的火车上慢慢理出了头绪。最后在纸面上写出了《国家前途转折的根本国策………满蒙问题解决案》。这个方案被天皇看到后,惊喜不已,以“最高机密,应急计划”存入皇室档案之中。
坂垣身材矮小,平时总是军服整洁。袖口也总是露出白白的衬衣。和多数日本军人一样。坂垣的脑袋总是剃的光光的,脸蛋也刮成青色,在此相衬之下。浓而且短的黑眉毛和一点小胡子就显得十分的明显,再加上坂垣平时说话有个轻轻搓手的习惯,颇给人一种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