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白眼狼-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虞文峰介绍道:“股市上的情况和我们的收益差不多,但他们在佛罗里达房产泡沫中损失较大,这样算下来,他们的收益不如我们。不过,他们的银行这几年放出的贷款不少,若全部收回的话收益肯定要超过我们。”

    “他们与我们还有合作吗?”

    “他们现在已经停止与我们合作了!”虞文峰道。

    “哼!不知好歹,那我就顾不得你的死活了。”

    说罢。徐彦卓对杨国林吩咐道:“国林,给你三个月时间,最晚到八月底,你要在不引起别人怀疑的情况下,慢慢将我们的股票出手。能出手多少算多少。”

    “这么短时间?”杨国林担心道:“我们到手的收益会缩水的!”

    “我现在不是和你在讨论,这是命令!”徐彦卓一脸严肃道。

    “是!总督!”杨国林还是第一次见徐彦卓如此,心中发怵,赶忙应道。

    朗格在一旁问道:“那我呢?”

    “你若不想让自己赚的钱打水漂,就按我说的去做,你与国林共同办这件事吧!”徐彦卓白了他一眼道。

    “文峰,这次我在美国待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八月底之前你就不用来打扰我了,我要好好休息休息。你把手头的事都放下,调集人手,全力帮着国林张罗此事!”

    “我明白了,总督!”虞文峰点头道。

    送走了虞文峰等人,徐彦卓伸了个懒腰对胡若珊道:“有三个月可以休息,这对我来说可是太奢侈了。”

    “难得你给自己放个假,就好好放松放松吧!不然,刘叔可又要心疼你了!”胡若珊笑着道。

    徐彦卓打趣道:“我看不是刘叔要心疼了,是你要心疼了吧?”

    “你胡说什么呢?”胡若珊嗔怒道。

    徐彦卓见状哈哈笑着,冲门外喊道:“弄月、含月,快点弄点吃的来,我饿了……”

    ……

    徐彦卓的运气真的很差,本来打算休息三个月的,可是事与愿违,还不到三个月,他便收到了一个坏消息:东北军可能要与苏联打仗了,事情是因中东铁路而起。

    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沙俄为称霸远东,根据1896年的《中俄密约》,在中国的土地上,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沿路的各种器材而修筑的从满洲里经哈尔滨至绥芬河的中东铁路主线,与俄国境内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接。后来又根据1898年的《旅大租地条约》,修筑了从哈尔滨经长春至大连的中东铁路支线,从而形成一条由主线和支线组成的2800余公里的“丁”字形的中东铁路。这条纵横贯穿中国东北三省的铁路成为沙俄对中国东北进行经济、政治和军事侵略的工具和基地,实际上造成了沙俄控制中国东北的局面。这与日本“大陆政策”所不容,遂于1904年日本挑起了日俄战争。沙俄败北后,依据1905年的《朴茨茅斯条约》,将中东铁路长春至大连段割让给日本,并改称南满铁路。其余,以哈尔滨为中心,东至绥芬河,西至满洲里(西线),南至长春,仍为沙俄所控制,时称中东铁路。从此,中国东北地区以长春为界,分别成为日俄两国的势力范围。

    苏联政府成立后,于1919年发表第一次对华宣言,承诺将这部分铁路无偿地归还中国,北京政府错过了时机。苏俄又不愿意彻底抛弃沙俄在华既得利益,随着国际局势的好转,收回了承诺。1924年签订的《中苏协定》和《奉俄协定》规定,中国有权赎回该路,在中国赎回之前,实行中苏共同管理。理事长和监事长归中方,副理事长和副监事长归苏方,铁路局长归苏方,副局长归中方;实行局长负责制,各处重要处长也由苏方把持;中方实际上没有管理铁路的实权。这就是说,该路所有权属于苏联,中国只是参加管理而已。中东铁路、电报电话权都是当年不平等条约的产物,理应归还中国。沙俄和苏联对东北的特权都是非法的,苏联对于中国领土的承诺并没有兑现,他们继续着沙俄的特权。特别是对历年铁路收入余款如何处理,中苏双方意见也大有分歧。对此,东北地方当局早已不满。(小说《抗日之白眼狼》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883章 中苏冲突()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抗日之白眼狼》更多支持!

    1929年3月,张学良下令回收中东电话权,苏联予以默认。张学良故此认为苏联态度软弱,不久即收回中东铁路哈尔滨气象观测站,苏联亦予为默认。张学良更认为苏联没有什么了不得的。

    5月27日,张学良立即密电哈尔滨特区长官张景惠,派军警搜查了苏联驻哈使馆,搜走两箱秘密资料,同时将中东路沿线各站、苏联商船局,远东煤油局、远东国家贸易局等负责人39人逮捕,甚至抓走苏联驻哈总领事,同时封闭了苏联职工会,并强迫中东路苏方正、副局长停职。

    5月31日,苏联政府向南京政府提出抗议。

    6月5日,海参崴当局要求释放其在哈尔滨领事馆被捕人员,表示愿意以缩小中东铁路局长权限作为交换条件。

    6月22日—25日,张学良在沈阳召开对苏会议,决定改编陆军屯兵吉蒙边界,接收中东路方法等问题。

    7月10日,东三省当局在中东铁路沿线各地配置军队,没收铁路电报、电话,查封苏联商船公司、贸易公司、火油公司等,将中东铁路管理局苏联高级官员全部免职,逮捕苏联人200余名。

    7月13日,苏联就中东路事件向南京政府发出为期3日的最后通牒。

    “这个小六子,真是太沉不住气了,眼下这种局势,偏偏要去招惹苏联。”徐彦卓恨不得破口大骂。

    现在的东北局势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处理好了也并不难。真正咄咄逼人、要置中国于死地的是东邻的日本,而苏联正忙于全力以赴应对西方的压力,在中国、在东线是取守势,实质上对中国并不构成威胁,也没有领土要求。张学良应该内紧外松。维持与苏联正常的外交关系。这样就可以牵制狼子野心的日本,使其有所顾忌,不予其有乘机渔利的机会。就算张学良不愿意主动改善对苏外交、联苏以制日。至少也应与苏和平相处,避免冲突,一些局部的遗留问题留待时机成熟时再以妥善的方式解决,怎能不掂量事情的轻重缓急,一再以强硬态度解决中苏间的矛盾。迫使苏联将来在边境动武。若打赢了还好说,若是打不赢弄到损兵折将,不仅将自己的弱点充分暴露,而且也削弱了己方的斗志,更重要的是将会刺激日本的野心。

    “真的会打起来吗?”胡若珊担心地问道。

    徐彦卓道:“按理说,苏联是不想打这场战争,国民经济尚未恢复到战前水平。又因强行实行农业集体化,国内经济和社会状况不佳;在国际上,依然受到列强政治和经济上的孤立和打压。再说了,苏联在远东的武装力量相当薄弱,与东北地区相连接的国境线距离中央地区有几千公里。中间地区人烟稀少,食品短缺,装备困难。唯一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若干路段距离中苏边界较远,与东北军队相比,苏军后勤供应方面要困难得多,即使中国从中心地区调动军队,比苏联两线俄军之间的距离也短两倍。此外,十月革命后,苏联党和政府一直教育自己的人民,深受列强压迫的中国是苏俄的天然盟友。若对中国开战,还必须做大量的宣传工作,以转变自己军队和人民的思想。正是这些因素使苏联对诸如搜查大使馆和领事馆等严重事件都没有采取极端行动。”

    “这么说,还有缓和的余地?”

    徐彦卓摇摇头:“张学良武力夺取中东路并先后拘捕了苏联200余人,苏联人当然想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可我估计张学良肯定不会同意,这种情况下苏联只有诉诸武力了。”

    “少帅这次是欠考虑了!”胡若珊叹了口气道。

    “他不是欠考虑,他是昏了头了。”徐彦卓怒气未消:“他掌握了权力,很想施展一下子,提高东北的地位”,就把这一目标定在了让他时刻感到不舒服的中东路上。在他看来,苏联正在闹饥荒,人民奄奄待毙,对于苏维埃政权极度不满;欧美各国对于苏联也有仇恨,中国若能趁这个机会将中东路主权一举收回,不单苏联此刻无力进行反抗,就是世界列强也必双手高举,赞成中国的行动。有了这张所谓的底牌,他当然信心十足,开始着手于解决中东路问题。有再加上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在一旁挑唆,他自然就不顾后果了。”

    “别有用心的人?”

    “是中东铁路局的中方副局长吕荣寰。据我掌握的情报,吕荣寰之所以要挑起这次事端,是因为中东路历年铁路盈余很多,苏方局长主张用于建设,修建铁路,而吕荣寰等则要按股分利,以便从中贪污,于是他便怂恿张学良强行收回中东路。”

    “若真的打起来,东北军胜算吗?”

    “在中国,东北军确是一支实力很强的队伍,他们大力发展海空军,其装备在国内堪称翘楚,张学良对此也颇为自信,但是与苏联比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苏联红军经过国内战争的考验,作战经验丰富。苏联已经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红军拥有大量技术兵器,如飞机、重炮、坦克等。而且苏军政治工作作得很出色,士气很高。反观奉军,多数将领都是土匪出身,军事素质差,军队兵员素质亦差,长期以来占据东北,战事不利时可退往东北,战事有利时可以出兵关内,要真正打起硬仗来,恐怕够呛。”

    “难道就没有人规劝他一下吗?”胡若珊有些着急了。

    “怎么没有?”徐彦卓忿忿然道:“东北军内部有不少人反对对苏采取强烈手段,张作相就是其中反对最强烈的一位,他认为收回中东路是好事,可是这事非同小可。进兵接收,势必要打仗,就算用全国力量对付苏联,也未必能打胜,只凭东北军去打苏联后果堪忧。他怕收不回中东路,反而惹出麻烦,还要防止日本人乘机捣乱。张学良觉得张作相把困难想的太多,派人回吉林规劝张作相。张作相看到张学良主意已定,也就不好再坚持了。连张作相都劝不动他,谁还能说服他?”(小说《抗日之白眼狼》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884章 股市风云() 
“那现在怎么办?”

    “东北军的事情,我没办法干涉太多,就算干涉了,张学良也不一定会买账,他不吃点亏是不会吸取教训的。不过……”

    徐彦卓想起了后世的黑瞎子岛,正是因为中东路事件后,被苏联占领并实施管辖,成为中俄最难谈判的领土问题。东北军的事情他可以不插手,但他绝不让黑瞎子岛落入苏联人的手中。

    想到这里,他决定马上给神箭谷的徐重彦与徐大发电报,让他们迅速赶到黑瞎子岛,做好防范准备。若是将来战事一起,决不能让苏联人控制该岛。

    ……

    转眼到了八月底,杨国林前来向徐彦卓汇报股市的情况,徐彦卓此时也顾不上东北的事情了,他要全力以赴做好眼前的事情。

    “这么说,大部份股票都已经出手套利了?”徐彦卓对杨国林为段时间的工作很是满意。

    “是的,现在我们的手上还有不到三十亿美元的股票了,我会尽快出手的!”杨国林点头道。

    “现在股指到多少了?”徐彦卓问道。

    “375点!”

    “375点!”徐彦卓稍做沉思道:“这三十亿股票先留着,别急着出手,我还有用。”

    说罢,徐彦卓看向朗格:“朗格先生,有件事情要麻烦你一趟!”

    朗格笑道:“什么麻烦不麻烦,密斯特刘,有什么事你尽管吩咐。”

    “我想让你去替我谈判!”

    “谈判?和谁谈判?”朗格奇怪地问道。

    “与小摩根,还有与他捆在一起的那些美国大财团!”

    “没问题!你说吧,怎么谈,谈什么内容?”朗格爽快问道。

    徐彦卓递上一叠资料:“你看看这些!”

    朗格接过仔细翻看着。这些都是美国著名的企业,涉及到各种制造行业,林林总总大概有近百家。

    “你告诉小摩根,请他出面帮我收购这些企业,我愿意出85亿美元。”

    “这不可能!”听了徐彦卓的话。朗格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按照市值。这些企业至少值三百五十亿美元,他们怎么会做这样的傻事?”

    徐彦卓微微一笑道:“我当然知道他们不会同意,你只管去谈你的。他们同不同意都没关系。”

    朗格盯着徐彦卓,看他不像是开玩笑,只好无奈道:“我实在想不明白你要做什么,但你放心,我会照你的话去做的。”

    果然不出所料朗格所料。小摩根不但拒绝的徐彦卓的条件,而且还毫不留情面的讥讽了朗格一顿。

    九月十日,美国股市的股指到达381点。

    这一天,朗格在徐彦卓的授意下,再次来找小摩根谈判,内容与上次一般无二。

    小摩根同样的拒绝了。

    “密斯特徐让我转告你,你两次不接受他的好意。这让他很生气,他决定要出手教训你。”朗格强硬道。

    小摩根如今是财大气粗,实力与当年父亲在时已不可同日而语了。所了朗格的威胁,他不屑一顾道:“不知他准备如何教训我?”

    “密斯特徐说了,他准备制造一场股灾。让你手中的股票变成一堆废纸,到时候你会求着他为你融资的。”朗格差不多是闭着眼说完这番话的。

    朗格实在想不明白,徐彦卓是不是被气糊涂了,美国股市如此坚挺,他竟然说要制造股灾,颇有些痴人说梦的感觉。如果不是因为答应了徐彦卓,他才不会向小摩根说出如此幼稚的话,白白让他笑话。

    朗格的话音刚落,小摩根像听到了一个极有趣的笑话一般,哈哈大笑起来,差点把眼泪都笑出来了:“好好好,你去告诉他,我等着他制造的股灾。”

    “你可别后悔!”朗格气急败坏地丢下了一句话,飞也似的离开了。

    看着朗格狼狈地身影,小摩根收敛了笑容,低头沉思起来,这个徐彦卓想要做什么?难道仅仅只是恐吓?小摩根可不是头一次与徐彦卓打交道了,他心中很清楚,徐彦卓不是好对付的。

    从9月13日起,美国《道琼斯金融报》连续刊登了几位经济学家的文章,告诫美国大众,股市要不了多久将会崩盘,这使得一片风平浪静的股市起了一丝波澜。

    这个细节没有逃过小摩根的慧眼,不用问,这是徐彦卓开始出招了。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只要给钱他什么都肯说。小摩根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之后的几天,同样是在《道琼斯金融报》上,唱多股市的声音响成一片,“崩盘论”迅速被压的无声无息了。

    9月15日,股市上出现一笔上百万股的大抛单,引起了一些人的恐慌。不过,大笔抛单很快被买家吃进,股市继续坚挺地向上攀行。外人不知道,但小摩根很清楚,这是自己与徐彦卓的首次斗法,虽然交手时间很短,以自己的胜利而结束,但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9月21日,股市再次出现大抛单,这一次不是一笔,而是三笔。抛单依然全部被小摩根全部吃进。

    随后的日子里,总会有大笔抛单出现,但每次抛单出现,总会有人迅速买进。很多人虽然看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但却能感觉到有双无形的手在操纵佯股市,这让他们的心中多少有些忐忑。

    到了10月中旬,杨国林手中的30亿股票全部出手了。也就是说,从这一刻起,他们再想与小摩根较劲,已经没有筹码了。

    “现在我们该做什么了?”杨国林有些不知所措地问道。

    “回家数钱,然后等待!”徐彦卓伸了个懒腰道。

    “等?等什么?”杨国林一头雾水。

    “等股市崩盘。”

    杨国林张大了嘴,愣愣地看着徐彦卓,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10月2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刚一开市即遭大笔抛售,股指从386点开始回落,全天抛售量高达600多万股,以致股市行情自动记录器到收盘1小时40分后才记录完最后一笔交易。

    10月23日,形势继续恶化,《纽约时报》指数跳水下跌了31点。(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885章 夺岛之战() 
10月24日,早晨刚刚开市,股价就如决堤之水轰然下泄,人们纷纷脱手股票。

    摩根财团麾下的数家主要银行迅速组成“救市基金”,纽约证券交易所总裁更是亲自购入股票,希望力挽狂澜。然而,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此时,小摩根终于觉察到情况不妙,如今的抛单之多让他应接不暇,这决不是个人行为,难道股市真的要崩盘了?小摩根想起了一个多月前朗格的话。

    “这没有道理!”小摩根狠狠地摇了摇头。

    当天晚上,小摩根连夜拜见了总统胡佛。

    10月25日,胡佛总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他说,“美国商业基础良好,商品的生产与分配,是立足于健全和繁荣的基础之上的”。

    毫无疑问,胡佛总统的这一番话,力图以此刺激新一轮投资。然而,过了一个周末,一切挽救股市的努力都白费了。

    10月28日,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9点,道琼斯指数狂泻点,日跌幅达13,这一天,已经没有人再出面救市。

    10月29日,最黑暗的一天到来了。早晨10点钟,纽约证券交易所刚刚开市,猛烈的抛单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人人都在不计价格地抛售,经纪人被团团围住,交易大厅一片混乱。道 琼斯指数一泻千里,至此,股价指数已从最高点386点跌至298点,跌幅达22,《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1点。当天收市,股市创造了1641万股成交的历史最高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