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白眼狼-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37章 刺出匕首() 
经过研究,斯派瑟决定先对最弱小的金加尼号下手。

    1月18日,斯派瑟下令将两艘摩托艇放入水中,开始在湖面上搜索德舰。

    1月19日,金加尼号接近卡莱米港,进行了一次大胆的侦察活动,斯派瑟下令全体作战队员登艇出发。金加尼号从东北方接近了卡莱米港,舰上的德国人对隐藏在防波堤后面的英国快艇一无所知。中午11点25分的时候,它驶过卡莱米港外大约一公里的地方,然后左转舵掉头准备返回基戈马。这时两艘摩托炮艇象围猎狐狸的猎犬一样从防波堤后面冲了出来。英国人在金加尼号的后方,所以金加尼号船首的76毫米炮丝毫派不上用场。英国人的3磅速射炮准头很好,咪咪号和托托号几次漂亮的射击击中了金加尼号的船壳,其船底也被炮弹击中,船上的德国水手纷纷跳湖逃命。斯派瑟命令咪咪号驶上前去,跳帮夺船。金加尼号上面只剩下了3名黑人水手,顺从地向英国人投降了。斯派瑟从水中捞出了11名跳水的船员和士兵,拖着金加尼号胜利返航了。战斗中英国方面无一人伤亡。

    比利时和英国的工程师对金加尼号进行了检修,斯派瑟用英国人的12磅炮替换了金加尼号上的76毫米克虏伯炮,然后将其命名为“菲菲”号,编入了自己的小小舰队。

    1月21日,戈岑伯爵号和魏斯曼号前往卡莱米港地区寻找金加尼号。先行南下的魏斯曼号抵达卡莱米南方某处湖岸,与潜伏在当地的间谍接头,得知皇家海军已经进入坦噶尼喀湖。魏斯曼号掉头北返,准备前往德属东非的康古威角。与速度较慢的戈岑伯爵号会合,然后用舰炮摧毁卡莱米港的码头设施。斯派瑟指挥新旗舰菲菲号,向南展开搜索,不久就发现了向北返航的魏斯曼号。斯派瑟立即下令菲菲号迎战敌人,由于双方相隔较远。英国人在之后的一个多小时内都未能击中逃窜的德舰。但是咪咪号绕到前方挡住了它的去路,迫使其调头迎战。坦噶尼喀湖之战为时九十分钟,最后在咪咪号的掩护下。菲菲号给予魏斯曼号的引擎室以致命的一击。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化为一片火海,最后翻船沉没。战斗中,德国方面阵亡7人,被俘21人,英军再次无一伤亡。

    就在这时候。协约国准备用刚刚运到刚果的4架英制水上飞机来摧毁戈岑号。

    1月25日,水上飞机从卡莱米起飞,轰炸基戈马。戈岑伯爵号上的水兵将机器和武器全部拆去,然后拖到基戈马附近的河口凿沉,戈岑伯爵号的船壳很快便沉入了浑浊泥泞的马拉加拉西河口。

    要不是徐彦卓派出的小分队无意中抓住了英**医官豪费尔,估计他们永远也想不到德意志帝国的坦噶尼喀湖舰队,是被一名英国中校和他的丛林海军粉碎的。

    徐彦卓听了古斯塔夫上校的问题。笑着给他解释道:“我们今后的战略思想就是绝不进行决战,而是进行要游击战。游击战因兵力少而火力弱,很难独立地进行长时间作战,只有积极创造条件,以机动力、主动出击化整为零。消耗敌人战力、拖延敌人行动、误导敌人方向,形成敌人心理压力才可能致胜。也就是说,每一个阿斯卡里连都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进行作战,什么样的方式最适合他们就采取什么方式训练,能打胜仗就行,没有必要进行统一!”

    福尔贝克上校接口道:“这样一来,六十个阿斯卡里连就等于六十只独立作战的部队,保证会让英国佬顾此失彼!”

    徐彦卓把徐大带来的两千天罚战士与福尔贝克上校原有的德军士兵以及黑人士兵全部打乱,重新编成了六十个阿斯卡里连,进行为期十天的整训,现在初步成果已经显现。

    “只是不知道我刺出去的匕首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徐彦卓喃喃自语道。

    所谓刺出去的匕首,是徐彦卓十天前派出的二百人的敌后袭扰部队。其中,包括20名德国士兵、40名天罚战士、40名黑人战士和100名影卫。他们每20人为一个小分队,任务是深入英属东非,最大限度地破坏铁路和后勤补给,让当地的英国人造成恐慌!

    福尔贝克上校宽慰道:“长官阁下,英属东非现在后方极其空虚,他们一定会大有收获的,我想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好消息传来的!”

    “但愿吧!”

    2月9日,为期十天的部队整训结束。徐彦卓亲自任命了六十名阿斯卡里连的连长,其中黑人占了大多数,黑人能指挥白人,而且亲自指挥整个连队作战,这在以往是绝没有过。徐彦卓此举极大地调动了黑人的积极性,整个部队的士气高涨。

    就在同一天,鲁夫上校带着二百多名柯尼斯堡号上的海军士兵和拆卸下来的舰炮赶到了伊法卡拉。

    “鲁夫上校,辛苦了!想必你还在为我下达的弃舰命令而耿耿于怀吧?”前来迎接的徐彦卓对鲁夫上校玩笑道。

    “不,长官阁下!我不但不耿耿于怀,相反,我觉得您的命令是无比正确的!”鲁夫上校一本正经道。

    “啊?”鲁夫上校这么快就转变了他的想法,这让徐彦卓完全没有没想到。

    “事实上,如果不是长官阁下的命令,我们估计就回不来了!”

    “鲁夫上校,究竟是怎么回事?”徐彦卓见鲁夫上校不像是开玩笑,赶忙问道。

    鲁夫上校详细讲述了这几天的情形。

    原来,就在徐彦卓刚到达德属东非的时候,英国海军部运来了两架索普威斯920水上飞机开始对柯尼斯堡号进行监视,并从马耳他拖来了两艘浅水炮舰塞莫恩号和莫西号。

    1月29日,两艘浅水炮舰在巡洋舰的掩护下杀进了河口。两艘舰抵达了柯尼斯堡号下游5英里的指定位置,柯尼斯堡号在岸上观察哨的引导下首先开火,英舰也在水上飞机的引导下还击,互相炮击一个小时后,柯尼斯堡号击中了莫西号,打坏了舰艏的6英寸炮,迫使莫西号改变位置以躲避炮火。(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538章 打最强的() 
但是15分钟后,英国人也打中了柯尼斯堡号,摧毁了一门舰炮,在其后15分钟内英国人又命中了6发炮弹。这时候,柯尼斯堡号将目标转向了塞莫恩号,并迫使其移动以躲避炮火,但是塞莫恩号在它的新位置上发现了德军设在树上的校射哨并将其摧毁,这一下打瞎了柯尼斯堡号的眼睛,其炮火变得毫无目的,但是英国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天上的校射飞机很难引导两艘因为为躲避炮火而分开很远的战舰射击,僵局持续了两个小时,英国人终于放弃了这次行动,柯尼斯堡号侥幸逃过一劫。

    2月1日,英国人又发动了一次攻击,这次攻击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莫西号在上次的位置抛锚,吸引柯尼斯堡号的火力,而塞莫恩号则再上驶1000码,但是柯尼斯堡号没有上当,它很快把火力转向接近的塞莫恩号,但是却没有命中。12分钟后,塞莫恩号的炮弹接二连三地命中柯尼斯堡号。炮战进行一个小时后,莫西号启动超过塞莫恩号进行射击,柯尼斯堡号很快被打得千创百孔,所有火炮都无法使用,鲁夫决定弃船,全舰共有23人阵亡35人受伤,剩余舰员在岸边将船凿沉,“哥尼斯堡”号上的10门105炮以及弹药都被拆卸下来带到了伊法卡拉。

    “看来最后还是英国人帮你下了决心弃舰的!”徐彦卓打趣道。

    “如果不是之前长官阁下的命令,我们已经做好了弃舰的充分准备,恐怕柯尼斯堡号全体人员和这些舰炮就回不来了!”鲁夫上校心有余悸道。

    2月12日,徐彦卓召开了部队整训后的第一次军事会议。

    “诸位,敌人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们必须开始行动了!”徐彦卓直截了当道。

    尽管徐彦卓只来了半个月时间,但他已经在这几名德**官中树立起了绝对的威信。霍克曼、福尔贝克上校、鲁夫上校和古斯塔夫上校静静听着徐彦卓的发言。

    “现在的形势大家都很清楚,我们已经被三面包围了!”徐彦卓指着地图说道:“英**队2万人从北面的内罗毕向我们进攻,目前已经到达卡拉图一带了!西面是比利时的1万刚果军,目前在乌维拉集结!南面是4万人的南非联邦军队。已经进犯到松盖阿了!敌人总兵力7万人。而我们只有6千人,我们的东面是印度洋,如果不能突破敌人的包围。那我们只有跳海了!大家都谈谈,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霍克曼、福尔贝克上校、鲁夫上校和古斯塔夫上校看着地图苦苦思索。

    “我认为应该先打比利时的刚果军!”福尔贝克上校首先发了言。

    “福尔贝克上校,说说你的理由!”徐彦卓不置可否。

    “比利时的刚果军基本上都是由土著黑人组成,没有经过正规训练,人数也相对比较少。对我们突围比较有利!”福尔贝克上校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其他人呢?还有什么建议?”徐彦卓看向其余三人。

    “我们是海军军官,对陆军战斗不太熟悉,我们听长官阁下的!” 鲁夫上校和古斯塔夫上校表了态。

    “霍克曼老师,您看呢?”

    “我没有任何意见,您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霍克曼说的更加直接。

    徐彦卓见他们三人又把皮球踢给了自己,不禁摇头苦笑,他对福尔贝克说道:“福尔贝克上校。我的看法和你恰恰相反,正因为比利时的刚果军人数少,战斗力比较弱,所以我们才不应该先打他!打了他对我们目前的困境没有任何改变,如果仅仅只是突围。从他们三路大军的逢隙当中我们就可轻易地钻出去,何须要去打这一仗呢?说的直白些,刚果军压根不值得我们去打。我们现在不仅仅只是突围,我们还要把其中的一路完全吃掉,以缓解我们当前的压力。同时,要让英国人派更多的部队到这里来,这才符合我们最初的战略思想!所以,要打就打最强的,我决定……”

    “长官阁下,你不会是想拿非洲联邦的军队下手吧!”福尔贝克一听徐彦卓这么大的胃口,不由惊呼道。

    “四万人,我一下子可吃不掉,就算能吃掉我也不会去吃,因为吃掉他们对欧洲战场没有任何帮助!我决定先打英国人!”徐彦卓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众人都愣住了。

    “英国的这两万军队是他们在英属东非的全部力量了,如果把这两万人吃掉,那英属东非就成了毫无抵抗能力的大肥羊了,然后我们在英属东非四外肆虐,我就不相信英国人能坐得住不从本土派兵来?而且派得少了还不行,这样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福尔贝克等人都无语了,用六千人将两万全部吃掉,而且还要在人家的根据地四外肆虐,这么狂妄而又大胆的想法,恐怕只有徐彦卓才能想的出来。

    “长官阁下,这两万多英军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吃下的!英国人一直希望我们和他决战,如果我们就这么凑上去,岂不正合了他的意,这不符合我们绝不决战的战术思想!” 福尔贝克提醒道。

    徐彦卓笑道:“我当然不会和英国人决战,打阵地战我们肯定吃不下这两万人,我是不会做这种亏本的生意的!如果英国人在撤退过程中,我们打追击战和伏击战,那就说不准了!”

    “英国人要撤退?怎么会?”福尔贝克等人又吃了一惊。

    “怎么不会?若是你的老窝被人端了,我想你也会急忙往回赶的!”

    见众人依然不解,徐彦卓解释道:“我给你们讲个中国的故事吧!也许你们就会明白了!”

    福尔贝克等人不知徐彦卓何意,在这个节骨眼上竟然讲起了故事。

    “在古代,有很多个大大小小的国家。有一年,强大的魏国进攻赵国,魏国将军庞涓指挥大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八万前往救援。田忌本来打算带领军队直接去赵国与魏军作战,孙膑认为,魏国的精兵都在攻打赵国,国内空虚,主张采取避实击虚的灵活战术,向魏国的国都进军,造成兵临城下,大军压境之势。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谋,率军进攻魏国。 庞涓得知消息,非常着急,丢掉粮草辎重,星夜从赵国撤军回国。孙膑预先在魏军回国的必经之地设下埋伏,当庞涓率领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魏军经过时,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在战史上,这种作战方法叫做‘围魏救赵’。”(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539章 心惊胆战() 
福尔贝克眼前一亮:“长官阁下,莫非您三天前派出去的那五百人就是……”

    “没错,正是‘围魏救赵’。我让这五百人和之前的二百人小分队汇合,去攻打内罗毕了!内罗毕目前只有一支由英属东非的土著组成的‘国王非洲步枪团’,只有2000人,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不经打!”

    众人听得心潮澎湃,内罗毕可是英属东非的首都,要是攻下了内罗毕,那就等于捅了马蜂窝,前来进攻的英军想不回去都不行了,难怪徐彦卓这么自信。

    “我决定再派出一支五百人的部队去阻击骚扰比利时的刚果军,其余所有人集中起来歼灭撤退的英国人!”徐彦卓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那南非联邦的四万人怎么办?”福尔贝克问道。

    “放他们进入德属东非,让他们派兵占领各地。等收拾了英国人,我们迅速南下,切断他们的后勤补给,然后来个关门打狗,一点一点收拾他们!”

    听完了徐彦卓的全盘计划,福尔贝克等人再看徐彦卓时,目光中充满了崇拜。他们现在的想法和霍克曼一模一样:皇帝陛下太英明了,徐彦卓的到来,简直就是英国人的噩梦。

    ……

    “轰!轰!”剧烈的爆炸声在深夜里让人觉得惊心动魄。

    “该死的德国人!”被吵醒的克莱尔少将索性坐了起来。

    这几天的日子,让克莱尔少将觉得异常郁闷:德国人从哪里学来的这套打法?就算是当年英布战争中的布尔人也没有这些人难缠。

    事实上,刚开始的战事还是比较顺利的,克莱尔少将指挥英军深入到了德属东非一百五十公里的辛吉达,最多再有五天就可以和史末资率领的南非联邦军队会师。然后就可以占领德属东非全境了。可就在这个时候,克莱尔少将突然收到英属东非总督的电报:德军占领了内罗毕,让他火速率领英军回援。

    收到电报,克莱尔少将哪敢怠慢,急忙率军回撤。可就谁知以前无论怎么找都找不到的德军却突然出现了。他们也不和克莱尔少将的军队交战。要么躲在暗处打冷枪,要么袭击后勤部队。等克莱尔少将派出部队清剿时,却连个人影子都没有了。最让克莱尔少将头疼的是敌人的夜袭。漆黑无比的深夜似乎对德**队没有任何影响,他们如同鬼魅一般,频频发动袭击,不但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让英军士兵无法休息。严重地影响了行军速度。

    这几天,克莱尔少将几乎每天都要收到好几封总督催促他的电报。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的德军,他们继续占领着除了内罗毕以外其他地方,并对占领地的的建筑、铁路和通信系统彻底进行了破坏。不仅如此,德军还肆无忌惮地攻击防卫薄弱的乌干达铁路和桥梁,摧毁延着铁路及运输线构筑的要塞。五天内乌干达铁路就被炸断了5次,二十多列火车被劫持。虽然德国人占领的这些地方军事价值不大。却在英属东非造成了极大的恐慌,面对德国人的大举入侵,总督呼吁大英帝国给予帮助。“殖民地需要保护”的声浪直通天庭,惊动了远在英国伦敦的战时内阁,据说。英国内阁已经决定派兵保护英属东非了。

    总督已经焦头烂额,最后一封电报命令克莱尔少将无论如何也要在三天之内赶到内罗毕,否则将把他送上军事法庭。可是,以现在的行军速度,别说三天,就算十天也无法赶回去。

    目前看来只有留下一支部队阻击德军,其余人加快行军速度迅速返回内罗毕了。可是,留哪支部队断后却让克莱尔少将颇为头疼。

    克莱尔少将手下的两万人除去后勤部队外,主要有三个部分,分别是三千人的英国本土军队、五千名澳大利亚士兵组成的英澳军和八千名印度士兵组成的英印军。若是留下英澳军断后,让英**队和英印军回到内罗毕,克莱尔少将心中一点都不乐意。别看英印军有八千人,但用处却不大,回去之后让他们去和德国人作战,从德国人手中夺回那些要塞,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在克莱尔少将心目中,这些印度人远没有澳大利亚人让人放心。可让英印军断后,克莱尔少将就更不放心了,尽管英印军向来都充当着英军的炮灰,可眼下若是这八千人被德军消灭了,那他有限的兵力就更捉襟见肘了。

    英印军成了克莱尔少将手中的“鸡肋”,放在哪里都不合适。最终,克莱尔少将做出了一个折中的决定:三千人的英**队在最前,快速行军赶往内罗毕;八千人的英印军负责断后,阻击德军的追赶;五千人的英澳军居中策应,若是英印军遇到麻烦迅速支援,若是一切顺利紧随英**队返回内罗毕。

    2 月16日,入侵德属东非的英军分为前中后三路向内罗毕方向撤退。

    “啪!”一声枪响,一名白人军官应声倒地,在地上哀嚎起来。

    “第三十七个!可怜的人!”福尔贝克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徐彦卓,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

    仅仅半天时间,三十七声枪响,三十七名英**官被打伤,没有一枪偏离目标的。福尔贝克知道,这对只有不到一百名英**官指挥的英印军意味着什么。

    说实话,和英国人捉迷藏和这些天,福尔贝克才算是真正领教到了徐彦卓和他的随从的厉害。

    首先是那些被徐彦卓称作夜袭队的战士,黑夜简直就是他们的天下,他们在夜间频频发动对的袭击,让英军心惊胆战。三天前的一个夜晚,由于夜袭队的突然袭击,使得英印军陷入极度恐慌,结果印度人之间展开的互相残杀,损失严重。

    每当福尔贝克用永远镜远远看着那些德军的士兵哈欠连天、摇摇欲坠地行军,总忍不住想笑。

    福尔贝克多次建议徐彦卓伏击这些疲兵,可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