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九路军战记-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警卫队长用不屑一顾的语气说道:“日军肯定是穷途末路了,居然用这种可怜的办法对付坦克!”

斯兹皮尔曼望着前面已经非常清晰的山脉轮廓,语重心长地说道:“恰恰相反,这时候的敌人却是最可怕的!”

第三百六十七章 九里山前(下)

“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恰似虞姬别霸王。”徐州古称彭城,曾经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都城,由于其重要的战略位置,数千年里发生过四百多次大大小小的战役,是名符其实的兵家必争之地,而作为徐州西北部屏障和制高点的九里山也历经了无数次战争的洗礼,不知道多少王侯将相在这里折戟沉沙,演绎出几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九里山由一系列低矮的山丘组成,海拔从20米到150米不等,总长度在三公里左右,山南就是陇海铁路和公路的终点,是犹太军团的必经之路,因此,日军第65师团的两个步兵联队在这里构筑了坚固的防线。为了与犹太军团的坦克群对抗,师团长森树茂不但把手头仅有的三十二辆九五式轻型坦克配备给守军,而且把师团直属的炮兵联队全部部署在防线侧后,另外还有将近一万两千名伪军协同作战。

1943年6月18日中午十点整,冲破日军设置下的种种障碍之后,犹太军团终于推进到徐州近郊。面对严阵以待的守军,斯兹皮尔曼把一个摩托化步兵团配置在云龙山一线,包括两个装甲师在内的军团主力全部部署在九里山下。根据掌握的情报,日军的主力全部集中在这里,只要全歼或者击溃九里山守军,徐州就等于拿下来了。

部队在距离山脚下的日军阻击阵地一公里左右的地方停了下来,准备构筑防御阵地,进行必要的休整,第二天再发起攻击。没想到的是,工事还没有修到一半,防空雷达上面就出现了十几个小黑点,刺耳的防空警报随即在九里山下响了起来。

面对迫在眉睫的危险,犹太军团显示出超强的战术素养:一门门高炮迅速昂起头来,黑洞洞的炮口宛如一枝枝利箭,对准了敌机来袭的方向,炮手、装填手们严阵以待,大炮旁边是已经打开的弹药箱;坦克群立即分散隐蔽在四周的沟渠树林之中,坦克手急忙收集树枝等物,对坦克进行伪装,坦克顶部的高射机枪装上了长长的子弹带;摩托化步兵把一挺挺高射机枪架设起来,为辎重部队提供掩护;工兵和步兵们继续全速构筑工事。

几分钟之后,雷达上的黑点变成了天际的黑点,飞机发动机的嗡嗡声出现在战场的上空,紧接着,黑点越来越大——十三架轰炸机飞掠而来!

斯兹皮尔曼站在刚刚完工的掩蔽部里,丝毫没有理会正在高速接近的轰炸机群,手中的望远镜仍然仔细地观察着九里山日军阵地。斯兹皮尔曼已经从日军此前的种种布置中发现,自己的对手森树茂不是等闲之辈,因而‘肉弹’和空袭肯定是经过精确计算的,以对方的军事素养来看,应该知道单纯依靠是不可能击退犹太军团的,更何况横山勇的第11军和华南的第21军都迫切需要航空兵的支援,日军没有能力提供足够的轰炸机。

果然不出斯兹皮尔曼所料,轰炸机群刚刚开始俯冲,二三十辆坦克就从两座几十米高的山丘之间蜂拥而出,数百名骑兵在坦克屁股后面策马狂奔,最后面是一个大队的步兵,与此同时,布置在最高峰上的日军炮兵群开始了压制射击,徐州战役在日军三位一体的立体攻击中揭开了序幕!

轰炸机在密集的弹雨中间穿梭飞行,把一枚枚航空炸弹投向地面的坦克,剧烈的爆炸声中,一股股浓黑的烟雾升腾而起;日军炮兵群的120毫米榴弹炮和75毫米野炮齐声怒吼,把数以百计的炮弹倾泻在犹太军团的阵地上;坦克尾部拖着滚滚的黑烟,以三十多公里的速度向还没有完工的阵地冲了过来——看来日军是准备乘犹太军团立足未稳,在轰炸机的掩护下一举冲垮对方的防线!

拥有中国军队当中最强大火力的犹太军团自然不甘示弱,百余门高射炮和数百挺高射机枪在阵地上空编织出一道绵密的火网,四处追逐盘旋飞舞的敌机。两架敌机刚刚开始降低高度,还没来得及投弹,就被几发炮弹接连命中,剧烈地摇晃起来,紧接着,数以百计的机枪子弹在机身上留下密集的弹孔,伴随着两声剧烈的爆炸,敌机凌空解体,变成千万朵礼花,消失在空中。剩下的敌机立即全速向高空爬升,等到了三四千米的高度以后在空中往来盘旋,寻找火网的缺口,好再次投掷炸弹。

与此同时,犹太军团直属重炮旅与装甲师炮兵营的数百门大炮齐声怒吼,把数以百计的炮弹倾泻在日军阵地上,山坡上到处都是硝烟和烈火,把整个山体全部笼罩在浓密的烟雾之中。

此时,日军坦克已经冲到了阵地前沿不足三百米远的地方,37毫米坦克炮不停地发射炮弹,逐个轰击守军的火力点,后面的大队步骑兵成扇形散开,嚎叫着开始冲锋。眼看着日军就要冲到战壕前面,犹太军团的坦克群迎面冲了过去,坦克排成楔型,以每平方公里一百辆的密度实施冲击!

“前方三百米!九五式坦克两辆!炮塔正在旋转!”炮长大声喊道。

“穿甲弹!目标:左侧坦克……开火!”拉宾大声命令道,紧接着坦克内壁传来的一阵剧烈的震动,随着“砰”的一声,炮口喷射出火焰和烟雾。拉宾顾不上欣赏战果,马上下达了第二道命令:“穿甲弹!目标:右侧坦克!”话还没喊完,潜望镜里的那辆九五式坦克就猛地向上一跳,炮塔和坦克分离开,向后飞旋出去,剩下的部分发生剧烈的爆炸,变成一堆燃烧的废铁!这时候,拉宾的耳机中也传来了炮长的声音:“报告!击毁坦克一辆!”

“干得好!”拉宾高兴地说道,然后果断下令:“开火!”

右侧的九五式坦克立即冒出一股黑烟,日军坦克兵推开舱盖,从燃烧着的坦克中爬出来,正准备向后跑,一串密集的机枪子弹横扫过去,把他们打得飞出好几米远,然后软软地落在地下。

“报告!击毁坦克两辆,请指示下一目标!”炮长得声音充满了兴奋。

“很好!”拉宾正准备寻找下一个目标,突然坦克左侧传来一声剧烈的爆炸声,车体向右猛地跳了一下,把他的头部重重地撞在墙壁上:“中弹了!”拉宾的脑海里浮现出这可怕的字眼,急忙大声命令道:“立即检查损毁情况!”

“护盾凹进一块,没有其他损伤!”听了副驾驶的报告,拉宾终于松了口气——情报部门提供的消息还是非常准确的!日军的九五式坦克装备的是37毫米口径的步兵炮,根本就没有击穿坦克装甲的能力,简直是上来送死!

拉宾迅速抓起无线电话筒,大声喊道:“连队,向纵深突破!”随后一马当先向日军后面的骑兵和步兵冲杀过去!

坦克之间的战斗仅仅持续了十五分钟的时间,日军投入战斗的三十二辆坦克被击毁二十八辆,硕果仅存的四辆坦克也落荒而逃,而犹太军团却只有两辆坦克因为履带被击中而失去战斗能力!

肃清了日军坦克之后,犹太军团的坦克开足了马力,向日军队伍后面的步兵和骑兵包抄过去,要把他们全部碾死在坦克的履带之下。

就在这个时候,战场上出现了惊人的一幕:日军骑兵纷纷抛掉手中的马刀,从马鞍上抓起早已经准备好的集束手榴弹,迎着坦克扑了上来,血红的双眼发射出疯狂的光芒;平坦的地面突然出现一个个坑道,从里面跳出数百名赤裸身体的日军士兵,这些人有的身上绑满了炸药或者地雷,有的高举集束手榴弹,有的平端日军独创的反坦克武器——刺雷(在两米长的长杆末端放置一个大型的空心地雷,长杆插在位于地雷顶端的一个套筒内,长杆顶端有一颗向外伸出的长钉,地雷内部安有一个雷管,如果长杆沿着套筒向内的位移超过50毫米,长钉子就能将雷管引爆。)

犹太军团的士兵们虽然见识过日军的‘肉弹攻势’,但是这么大的规模还是头一次面对,更何况是近在咫尺!在看到这些‘肉弹’的瞬间,几乎所有的车长都放弃了坦克炮,在用并列机枪和前装机枪猛烈扫射的同时,有的坦克继续向前猛冲,有的疯狂倒车,有的掉头往回开,想摆脱这群疯子!

成排的‘肉弹’倒在对方的枪口下,数以百计的‘肉弹’被碾成肉酱,但是最终还是有百余个‘肉弹’成功接近目标,与坦克同归于尽!短短两分钟的时间里,犹太军团就损失了一个营的坦克,其中有四分之一是互相碰撞造成的!

‘肉弹’的成功鼓舞了日军的士气,后面的步兵不退反进,高举的步枪和集束手榴弹向队形散乱,正在溃退的坦克群冲杀过来,大有将对手彻底击溃的气势!

目睹了战场上的一幕之后,斯兹皮尔曼的脸色变得铁青,头也不回地说道:“命令炮兵马上对阵地前沿进行覆盖射击;装甲部队立即撤下来修筑,叫两个师长马上过来见我!”

第三百六十八章 攻略江淮

“报告!犹太军团战报!”重庆最高统帅部办公室,机要参谋洪亮的声音从门口传了过来。

“念!”孙百里站起身来,凝神倾听。

“6月18日,我军刚刚抵达徐州西北郊九里山外围工事,即遭敌空地协同进攻,为对付我军坦克集群,日军出动千余名‘肉弹’,致使我军坦克被摧毁六十五辆,另有二十四辆不同程度损毁,伤亡五百余人;我军共击毁日军坦克二十八辆,击毙日军一千五百余人,担任‘肉弹’的日军两个骑兵中队和一个步兵中队被全歼,重创日军一个步兵大队。”

“6月19日,我军一个步兵团和两个坦克营猛攻日军九里山工事,激战整日,击毙击伤日军两千余人,夺取了日军第一道防线,由于日军抵抗异常顽强,不断以‘肉弹’逆袭的同时,还动用毒气攻击,致使我军伤亡逾千人,坦克被击毁十三辆。”

“6月19日夜,日军集中一个大队的兵力逆袭我军,激战两小时后不支溃退,阵地前沿遗尸三百具,我军仅伤亡四十余人。”

“6月20日,经过竟日鏖战,我军攻克除主峰外的所有制高点,日军抵抗日趋顽强,空中支援力度明显加强,我军伤亡急剧增加。另外,根据侦察部队提供的情报,城内日军兵力似乎有增加的趋势,可能是从山东等里抽调的部队。”

“6月20日夜,我军集中三个步兵营和一个坦克营,对日军云龙山阵地发动突然袭击,经过短促突击之后将其占领,守军大部被歼。”

“6月21日,日军出动两个步兵大队增援九里山,同时集中两个步兵联队和两个团伪军反击云龙山;云龙山守军经过殊死战斗,击退来犯之敌;九里山战场进展极为缓慢,只能逐尺逐寸争夺,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南线日军持续增兵,目前宿县正面之敌已经达到了四万余人,其中半数是日军,守军承受的压力日趋增大,而作战物资的消耗尤其严重,亟待补充!”

第65师团在侵华日军的战斗序列中只是一个执行地方守备任务的乙种师团,无论是兵力配备、武器装备,还是官兵的素质,都与日军的甲种师团有非常大的差距,居然能够在国军最精锐的犹太军团的面前坚持了这么长时间,令最高统帅部的长官们大吃一惊!

听完战报之后,何应钦握着铅笔的右手用力砸在地图上,非常不满地说道:“这个蒋鼎文到底在干什么!?出动了整整四个步兵师,连续打了五天,竟然拿不下日军一个旅团据守的开封,真是岂有此理!”

陈诚心平气和地说道:“何长官,你不要忘了,开封还有伪军孙良诚的第二方面军的两个军,加上司令部的直属部队,总兵力超过两万人,咱们的兵力优势并不明显,更何况开封一直是两军交战的最前线,日军肯定构筑了完备的防御体系,短时间内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很正常的!”

何应钦听陈诚提起孙良诚,气不打一处来,轻蔑地说道:“他孙良诚要是这么能打,当初就不会投降日军了!孙良诚的部队在国军中都排不上号,难道摇身一变,做了日本人的走狗就厉害起来了!?”接着他又把矛头指向了蒋鼎文:“第一战区的这些国军精锐看来是被蒋鼎文和汤恩伯给糟蹋了!连伪军都打不过,干脆重新整编算了!”

陈诚问道:“何长官,孙良诚当初为什么投降日本人?”

何应钦没好气地回答道:“当然是怕死——他的部队被团团包围,又没种跟日军拼到底,自然投降了事!”

陈诚点了点头,说道:“正因为他怕死,所以才会拼了老命跟在日本人后面打!你想想,像他这样级别的投敌将领,咱们能放过吗?”

孙百里非常赞同陈诚的观点,若有所思地说道:“现在沦陷区的伪军已经超过百万之众,如果加上满蒙地区的话,差不多有一百二十万,如果他们全都这样拼命的话,仗就不好打了!必须想个妥善的办法!”

何应钦盯着孙百里说道:“我的总统先生,你可不要说全部赦免他们!这些人其实比日本人还要可恶——民族危亡时刻,不思报效国家,反而跑到敌人那一边,祸害自己的同胞,绝对不可原谅!”说到这里何应钦想起了自己的切身经历,语重心长地说道:“当年我主持签订了《何梅协定》,只是向日本作了一定程度的让步,结果就惹得舆论大哗,全国民众纷纷要求要杀何某以谢天下,现在这些伪军手上都沾满了同胞的鲜血,要是轻易放过他们,怎么向民众交待,民众会答应吗?国民大会能放过我们吗?”

孙百里轻轻地点了点头,表情变得凝重起来,说道:“这个问题放在以后再讨论吧!现在先把犹太军团的问题解决掉!”接着他说道:“反击作战进行的异常艰难,第一战区部队确实难辞其咎,但是最关键的是包括我们最高统帅部在内高级指挥官全部犯了轻敌的毛病——我们想当然地以为在犹太军团的坦克集群面前,区区万余日军绝对不会是对手,因而没有在战役发起之初集中足够的兵力,另外,犹太军团没有对敌情了解不够也是一个因素。现在,战役的突然性已经失去了,所以必须改变原来的部署,才能挽回局势!”

孙百里的话音刚落,陈诚就胸有成竹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根据目前的敌我态势,我认为继续攻击徐州已经失去了我们的初衷,并且也没有成功的可能——南线日军虽然被牵制住,但是津浦路徐州以北仍然畅通无阻,日军可以通过铁路源源不断地把华北、乃至东北的军队输送过来,犹太军团经过两次分兵,兵力使用已经达到极限,补给线有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所以应该主动放弃攻略徐州!”

何应钦问道:“这样做不是太可惜了吗?我认为应该继续向徐州进攻,同时限期第一战区攻取开封,打通陇海路,或者再调集四到五个步兵师沿着犹太军团前进的路线过去增援。只要拿下了徐州,中国战场的局势就会彻底改变了!”

陈诚把双手一摊,反问道:“兵从哪里调呢?第一战区要防御黄河以北的日军,四个步兵师已经是极限;华中和华南地区都在激战之中,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部队;华北靠近东北,更不敢轻举妄动!”

何应钦知道陈诚说的都是事实,说道:“可是就这样放弃的话,很容易被日军反咬一口——犹太军团已经深入沦陷区好几百公里,处处是敌人,如果陷入了日军的包围圈就得不偿失了!”

陈诚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让犹太军团掉头向西,先把开封解决掉。目前陇海路的大部分都在我军控制之下,以装甲部队的速度,日军不可能跟的上的!占领开封之后,后面有第一战区为后盾,进可攻,退可守,足以立于不败之地!”

何应钦点头表示同意,然后征询孙百里的意见:“孙总统认为怎么样?”

孙百里的眼睛紧盯着面前的地图,一边整理自己的思路,一边缓缓说道:“放弃徐州的倒是可以,但是没有必要回到开封去!”随后他用手指着地图上代表津浦路的黑线说道:“目前津浦路以东的大部分地区都在我军敌后部队的控制之下,日军只能在津浦路以西,大别山麓以北,黄泛区以东地区征集粮秣,现在正是小麦成熟收割的时节,如果我军能够在半个月内把徐州至南京之间的日军肃清,同时调集几个师的国土防卫军过去抢在日军之前把粮食征集一空,江淮之间的日军就很难站得住脚了!”

陈诚问道:“那开封还打不打?”

孙百里回答道:“咱们应该相信蒋鼎文将军能够解决开封的日军!如果把全部兵力都集中到这里,即使夺取了开封,也只是把战线向前推进了几十公里而已,对日军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何应钦和陈诚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说道:“向南进攻,从战略上看是有莫大的好处,但是犹太军团能够胜任吗?”

孙百里笑着说道:“装甲部队本身就是为了野战准备的,长途奔袭更是拿手好戏,与其继续攻击日军重兵密集的徐州,远不如进行大范围的机动作战更划算。这样一来,日军根本不知道犹太军团的攻击目标是哪里,追又追不上,只能被动防御,斯兹皮尔曼就有机会集中优势兵力,逐个消灭日军的孤立据点,使江淮之间成为国统区的一部分。”

何应钦补充道:“这样也能够牵制更多的兵力,从而减轻其他战场的压力!”

陈诚也说道:“战场推向沦陷区,国统区的负担就会减轻,江淮平原人口密集,又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占领这里,对我军非常有利!如果能够再派出强有力的一部挺进大别山,俯瞰长江,威慑南京,岂不更妙!”

“好主意!”孙百里和何应钦同时挑起大拇指,孙百里不无遗憾地说道:“可惜现在已经无兵可派了!”

陈诚神态轻松地说道:“最多半个月的时间,长沙战役就会结束,到时候咱们就能够腾出手来了!”

第三百六十九章 不咎既往

6月22日下午三点整,雷鸣般的炮声打破了九里山上的宁静,犹太军团集中三十二门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和小口径火炮一百二十余门,对九里山主峰进行了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炮击。密集的炮弹如同雨点一般铺天盖地地落在日军阵地上,地动山摇得爆炸声中,整个山头陷入一片硝烟和火海之中。日军的掩体和障碍物不时从烈焰和浓烟中激射而出,在半空中变成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