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九路军战记-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非日本投降,否则绝对不可能实现和平,更不要说加入轴心国了。但是,国军经过旷日持久的战斗,兵员和武器弹药的消耗非常巨大,迫切需要休整补充,同时,由于战争的破坏,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休养生息。在这段时间内,只要日军不主动挑衅,国军自然不会主动出击的!”

查尔斯勋爵的脸上露出焦急的神色,追问道:“贵国军队需要休整多长时间?”

孙百里迟疑着回答道:“这个可就不太好说了——如果补给充足的话,三五个月就可以了;可是没有武器弹药补充的话,两三年都可能。”

司徒雷登已经听出了孙百里话里的潜台词——希望英美提供充足的援助!

司徒雷登对孙百里这种赤裸裸的讹诈感到十分恼火,沉声说道:“我国政府对贵国军队并没有太大的信心,即使马上就可以投入战斗,也未必能够牵制多少日军,不如多休整一段时间,把战斗力提高些。”他希望以此来打消孙百里的痴心妄想。

“你说的很对!”孙百里一本正经地说道:“国军的战斗力远远不如日军,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以贵国军队的强大战力,即使日本把中国境内的这五十多个师团全部调到太平洋战场,也很容易应付。”

两国大使被孙百里的态度搞得有些糊涂,正准备出声询问,孙百里忽然把手一拍,兴奋地说道:“既然这样,不如让国军一直休整下去,使日军能够集中兵力进军南洋,让贵国军队好好教训教训他们!”

司徒雷登眼前顿时出现一幅可怕的图景:端着明晃晃刺刀的日军士兵,在成群的坦克、飞机掩护下,登陆澳洲,然后在庞大的海军舰队的支援下向美洲大陆进发!

“总统先生,千万不要这样做!”司徒雷登用手抹去额头的冷汗,急切地说道:“其实贵国军队的官兵素质还是相当不错的,如果有先进武器装备起来的话,绝对能够轻松击败日军!”

孙百里笑眯眯地说道:“可是哪里来的先进武器呢?我们的军工企业产量可是很低的!”

司徒雷登苦笑着回答道:“我想,美国政府会同意提供这些的。”

孙百里把目光转相查尔斯勋爵,问道:“英国政府的态度呢?”

查尔斯勋爵狡猾地回答道:“英国政府始终和美国政府的立场保持一致!”

第三百三十五章 火锅外交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数万英军在指挥官的率领下向日军投降,与此同时,美国在关岛和威克岛的基地也被占领,而日军在马来西亚的战事也进行的异常顺利,先是海军在海战中击败英国舰队,陆军则在泰国宋卡湾登陆,沿着狭窄的印度支那——马来西亚走廊,向南攻击前进,由英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军队组成的联军节节败退,日军全部占领马来半岛只是个时间问题。

英美殖民地军团拙劣的表现使日本统帅部欣喜若狂,经过御前会议紧急磋商之后,决定立即从中国战场抽调五个师团的兵力南下,用最快的速度扩大太平洋战争的规模,同时向菲律宾、马拉西亚、缅甸等地发起进攻,争取在美军反应过来之前登陆澳大利亚。

日本统帅部之所以敢如此大规模从中国战场抽调兵力,是因为中国第12集团在香港战役中的主动退避,使其意识到孙百里政府具有停战的诚意。为了向中国政府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时也为了将来能够抽调更多的兵力南下,日本统帅部当即命令横山勇的台湾派遣军后撤五公里,与中国军队脱离接触,并放弃对东部海岸的封锁,任由谢长风的台湾军团离开。与此同时,圆谷英二和卫子虚率领的谈判代表团经湖南长沙,秘密抵达重庆,与中国政府展开第二轮谈判,此时,圆谷英二的职位已经是外务省亚太局局长的身份。

为了摸清日本政府的底牌,孙百里没有立即开始谈判,而是让杜周南以老同学的身份宴请圆谷英二和卫子虚。

热腾腾的火锅驱散了房间里面的寒气,气氛很快就热烈起来。

杜周南端起酒杯,说道:“两位老同学,我们已经十几年没有见面了,为这次难得的相聚干一杯。”说罢一饮而进。

干杯之后,圆谷英二用热烈的目光望着杜周南,说道:“周南兄,你在中国政府中身居高位,又和总统先生交情莫逆,一定要大力促成和谈!”

杜周南淡然一笑,说道:“根据中华民国宪法的规定,议和这么重大的事件必须经过国民大会或者参政会的通过才可以,即使是总统本人也没有这个权力。”

圆谷英二感到有些失望,问道:“以你和总统的影响力,应该可以影响部分代表的态度吧?”

杜周南面露难色,回答道:“国民大会代表主要是由国民党、共产党、第三党、民主党派和社会贤达组成,总统和我在国民党内的资历较浅,暂时还没有得到大多数党内代表的认同;共产党在抗战上的立场你们是知道的,就不用多说了;第三党和其他民主党派的态度通常在国共两党之间摇摆,很难准确判断;故而,我们的影响力只局限在社会贤达这一块了。”

圆谷英二对杜周南的回答非常不满意,追问道:“如此说来你们根本就没有把握获得国民大会的支持,那么与帝国政府进行停战谈判又是谁批准的呢?难道只是为了拖延时间吗?”

杜周南回答道:“孙总统在军队和民间拥有极高的威望,如果日本政府提出的停战条件可以接受的话,可以通过社会舆论和军方的压力促使国民大会通过。”

圆谷英二点了点头,说道:“这么说,停战与否最终将取决于帝国政府的条件了!?”

杜周南点头默认。

圆谷英二满怀信心地说道:“果真如此的话,中日两国实现和平就为期不远了!”说着向杜周南和卫子虚举起酒杯。

放下酒杯之后,杜周南笑嘻嘻地问道:“老同学,是否方便把日本政府的谈判条件透露一下?”

杜周南说话的时候,卫子虚也把目光投向圆谷英二,因为他也迫切想知道日本政府的条件。

圆谷英二微笑着说道:“很抱歉,具体的细节必须要等到正式谈判的时候才能够透露,不过,我可以保证,这些条件绝对比当年的重光堂协议要优厚的多!”

早在1938年,汪精卫就指派梅思平、高宗武等人为代表,与日本特务头子影佐帧昭、今井武夫等人在上海虹口公园附近的‘重光堂’举行谈判,双方经过八天的讨价还价,最后达成的协议:第一,缔结华日防共协定,内蒙为特殊‘防共’地区,日本在‘防共区’驻兵;第二,承认满洲国;第三,日本废除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归还日本的在华租界;第四,华日经济提携,在开发利用华北资源方面,为日本提供特殊方便;第五,补偿因事变而造成的在华日本侨民所受的损失,日本不要求赔偿战费。第六,恢复和平后,日军在两年以内撤军。

杜周南对这个最终流产了的协定知之甚详,直截了当地问道:“日本政府对南京政府的态度是什么?”

圆谷英二回答道:“重庆政府可以先在南京设立看守政府,等到帝国军队全部撤退到长城以北,中国政府再进行政府的合并工作,帝国政府希望中国政府不要追究汪精卫等人的责任,如果不能原谅的话,帝国政府愿意接受他们流亡日本,为他们提供保护。”

杜周南看着卫子虚波澜不惊的样子,肯定是已经知道了这个结果。

接着杜周南针对最为关键的领土问题提出问题:“圆谷,重光堂协议中不但把东三省让给日本,而且把满洲国和内蒙也出卖了,华北野也变成了日本的势力范围,这些都是国民政府不能接受的!你还是把具体条件说出来吧,我毕竟是行政院长,对总统的态度还是比较了解的,这样可以帮助双方消除分歧!”

圆谷英二笑着说道:“周南君,我已经透露了这么多消息,你却对中国政府的态度只字未露,为了公平起见,还是由你先说吧!”

杜周南爽快地答应下来,把中国政府的态度大概介绍了一下,他说:“中国政府目前最关心的只有领土、主权和撤军三个问题:日本政府必须把满洲国、台湾和内蒙古归还给中国,东三省的问题可以留待以后再谈;日本和其他国家一样,和中国保持平等的关系,不可以要求任何特权;日本军队必须保证在两年内撤退完毕。”

圆谷英二苦笑着说道:“这些条件听起来怎么像宣战书一样——条件太苛刻了吧!”

“苛刻!?”杜周南圆睁着双眼说道:“圆谷,你不要忘了,日本是侵略国,无条件撤出被占领土是最起码的要求,没向你们要战争赔偿就不错了,还说苛刻!”

圆谷英二软中带硬地说道:“战争是中国方面首先挑起来的,帝国军队只是出于自卫,怎么能够说是侵略呢?”

尽管是交情莫逆的老同学,但是一旦涉及到自己国家民族的利益,立场自然不同了。

杜周南冷笑着说道:“圆谷,我一直以为你是个明事理的人,没想到你和其他骄傲自大的日本人完全一样——自卫居然到别人的国家来了,还认为自己理直气壮,不是很可笑吗?”

圆谷英二凝神望着杜周南,语重心长地解释道:“日本政府一直希望中日两国能够相互提携,共同发展,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把西方的势力彻底清除出去亚洲,可是中国政府一直采取排日抗日的态度,不能理解帝国的善意,这才是问题的根源!”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圆谷英二举了一个例子:“当年,为了推动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帝国政府大量接纳中国留学生,并顶着清政府的压力,庇护革命党人,现在的国民政府要员当中,很多人都是在日本留过学的,包括你自己在内,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杜周南压下心头的火气,尽量用平静的语气反问道:“你能把过去十年内日本政府的所作所为称之为善意吗——吞并东三省、扶持满洲国和南京政府,占领了大半个中国!”

圆谷英二立即回答道:“这正是我到重庆的目的呀!过去帝国政府和中国政府之间产生了很多误会,现在我们应该面向未来,努力使中日之间实现和平,而不是继续纠缠过去的问题。”圆谷英二经过专门的谈判训练,所以对情绪控制的很好,显得游刃有余。

杜周南轻声一笑,借机长出一口气,感到畅快很多,接着说道:“如果日本政府在领土、主权和撤军问题上的态度没有根本改变的话,谈判很难有结果!你要知道,现在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已经和整个世界的形势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的立场和态度肯定会影响到欧洲战争的结局!作为老同学,我可以明白地告诉你,美国也在和国民政府谈判,希望中国加入同盟国,共同对付轴心国,而且,它们开出的条件可是非常优厚的!”

“什么条件?”圆谷英二顿时紧张起来。

杜周南微笑着说道:“这是高级机密,本来是不可以随便透露的,不过,谁让咱们是老同学呢,我就破例告诉你!”接着他把身体微微向前倾,低声说道:“美国政府认为,这场世界大战已经严重削弱了英国、法国和荷兰等老牌帝国的实力,使其基本丧失了支配远东殖民地的能力,而中国在废墟中站起来之后,必将以一流强国的姿态崛起,因此,美国政府希望由中国取代上述国家的地位,与美国一起主导亚洲、太平洋、乃至世界的命运!美国政府承诺将在两年的时间内向中国政府提供二十亿美元的贷款和两亿美元的无偿援助,另外,美国还答应提供五十个步兵师的装备,一千架飞机,以此来提升国军的战斗力,在对日作战中取得主导地位。”

圆谷英二露出怀疑的神色,问道:“这恐怕只是美国一厢情愿的想法吧?英国会答应吗?”

杜周南回答道:“如果没有美国的物资和贷款支持,英国早就倒下去了,还有什么资格和美国讨价还价?美国原本想优先解决德国,然后再对付日本,可是日本军队在南洋势如破竹,很快就要登陆澳洲,怎么敢再掉以轻心?虽然美国非常强大,但是转入战时体制的话,至少也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按照目前日本军队的推进速度,肯定要打到美洲大陆了,所以,美国的唯一机会是用中国军队拖住日军来争取时间,为了保住自己,他们什么样条件都会答应的。”

圆谷英二追问道:“你的意思是,美国政府愿意把东南亚的殖民地全部交给中国?”

“是的!”杜周南说道:“非但如此,美国政府还将公开承认中国对外蒙古的主权!”

圆谷英二吃惊地问道:“这不是公开向苏联挑衅吗?”

“挑衅!”杜周南毫不客气地说道:“苏联在德国的攻击下能否坚持住都是个问题,哪里还顾得了遥远的西伯利亚!最新的情报显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这半个月时间内,苏联最高统帅部已经秘密从远东军区抽调三分之二的兵力,包括三十个步兵师,九百辆坦克和全部作战飞机投入莫斯科前线,远东方面只留下部份边防军。如果这时候关东军全力一击的话,马上就会土崩瓦解,根本就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

圆谷英二陷入沉思之中,很久没有开口的卫子虚向杜周南频频举杯,借着酒杯的掩护,迅速把一个纸团塞到杜周南的手里。

良久之后,圆谷英二抬起头,轻声说道:“老同学,我非常希望中日之间能够实现真正的和平,帝国政府也是同样的态度,但是,目前的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我必须向东京统帅部请示,在此期间,你能不能向总统先生施加影响,尽力阻止与美国达成协议!”说罢向杜周南深深鞠躬。

杜周南的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说道:“这件事真的很难办!”

圆谷英二再次低头,恳求道:“周南君,摆脱了!”

“好吧!”杜周南咬了咬牙,沉声说道:“那我就试试吧,谁叫咱们是老同学呢!”

卫子虚看杜周南的目的已经达到,急忙说道:“说了这么久,肚子饿死了,咱们快吃菜!”

圆谷英二得到杜周南的承诺之后,放松了许多,顿时感到肚子非常饿,于是和杜周南一起大快朵颐。

第三百三十六章 虚与委蛇

孙百里对杜周南带回的情报非常重视,当即召集白崇禧、何应钦、陈诚、胡适在总统府举行会议,商讨对日谈判已经如何应对汪精卫政府的问题。

会议开始之后,杜周南先是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日本政府的停战条件,而后补充道:“昨天我故意告诉圆谷英二,说美国政府正在以非常优厚的条件拉拢我们,他受到很大的刺激,估计现在正在向东京汇报呢,不出意外的话,日本政府将会提出更加优厚的条件。”

等他说完之后,孙百里脸上浮现出难以掩饰的欣慰之情,激动地说道:“日军南进之后,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就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英美等国殖民地驻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泰国全境、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部分地区,从而掌握了丰富的战略资源,日本政府在胜利的刺激下,决定加快进军的步伐,扩大战争的规模,势必从中国战场抽调更多兵力,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在谈判桌上处于主导地位!”

陈诚马上说道:“刚刚接到第四战区的报告:日军第一坦克师团已经从景德镇撤退,乘船向长江下游进发,具体的去向不是很明了。”

白崇禧笑着说道:“这下看来要弄假成真了!本来,和日本人谈判只是想拖延时间,没想到他们居然会做出这么大的让步,如果继续谈下去的话,不知道会提出什么样的条件来。”

何应钦面容严肃地望着孙百里,沉声问道:“孙总统,难道你真的准备和日本停战?”

孙百里反问道:“何部长认为不妥吗?”

何应钦解释道:“日本毕竟是个岛国,与美国的实力差距太大,突然袭击的手段只能保证日本在开战之初占据优势,一旦美国转入战时轨道,日本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陈诚想了想,问道:“何部长,假如日本能够成功登陆美国本土,你认为谁的胜面较大些?”

何应钦面露难色,回答道:“这就不好说了,因为我还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胡适环顾四周,看到其他人都陷入沉思之中,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难度肯定非常高,于是轻声说道:“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比较合适,毕竟我留美多年,对这个国家的了解更加深刻一点!”

包括孙百里在内的军事专家们都感到非常惊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汇集在博士身上。

胡适自我解嘲地笑了笑,解释道:“虽然我不懂军事,但是却可以从其他方面来寻找问题的答案。日美之间的战争,说到底就是两国之间实力的比较,如果单纯从表面分析的话,很多人以为双方的差距很小,甚至可能感觉日本占据优势地位,然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从工业方面来看,美国的钢产量是日本的五倍,钢材的质量也远远超过日本;从农业方面来说,美国由于拥有广袤无垠的土地,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粮食出口国,日本由于国土面积狭窄,粮食自给都有困难,如果不是有朝鲜和台湾两块殖民地支撑的话,早就维持不下去了;欧洲战争爆发之后,世界的金融中心从英国伦敦转移到美国纽约,金融业迅速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使其能够利用全世界的资源来进行战争,日本金融几乎与世界完全脱轨,在战争的拖累下处于惨淡经营的状态。因此,我认为,美国必将是日美战争的胜利者!”

白崇禧摇了摇头,说道:“胡博士,你的看法有些片面了——在战争当中,实力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决定最终结果的唯一因素!南宋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经济实力超过蒙古不知多少倍,可是却无法阻止对方的凌厉攻势;明帝国和只有几百万人口的满清根本不是同一个档次的对手,最终却被对方灭亡;阿提拉大帝率领着生活在蒙昧状态中的游牧民族,把占据文明高峰的古罗马帝国扫地出门。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说明,一些落后、野蛮的国家通过穷兵黩武的办法,也有机会战胜实力远胜于己的对手。”

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在军事上的造诣很深,古今中外的战例了然于胸,随便举出几个例子就把胡适驳倒了。

孙百里见胡适没有出声,于是笑着对白崇禧说道:“白总长,我认为你举的几个例子并不适合日美之间的情况——美国虽然实力雄厚,但是民风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