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九路军战记-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法制国家——法制国家的标志就是采用法制而不是人治!我们之所以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制定宪法,是因为想通过权力制衡的方式来推行宪法,在这种制度下,即使是总统也无权干涉司法的独立和公正!”

“说了半天,你还是不准备放过令侃!”宋霭龄气愤地说道:“杀人不过头点地,你不要太过分了!”

宋美龄‘腾’地站了起来,气呼呼地向宋霭龄说道:“大姐,既然他不讲情面,咱们就不要再求他了!你跟我一起到监狱里去,直接让他们放人,我看谁敢拦我!”

宋子文凝神望着孙百里,进行最后的尝试:“孙总统,事情难道就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了!?”

孙百里迎着四双焦急的眼睛,语重心长地说道:“各位,我刚才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中华民国是法制国家,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来办事,即使是总统也无权干涉!”就在宋家的兄弟姐妹们陷入绝望的时候,孙百里又说道:“如果没有孙中山先生,中国就不能消灭封建帝制;如果没有蒋公,中国就不能维持形式上的统一,不能在日寇的疯狂进攻前坚持下来;孔夫人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第一任英文秘书,为革命出过不少力;孙夫人更是为创立民国呕心沥血;蒋夫人在抗战爆发后,多次上前线慰问士兵,劳苦功高;宋部长在担任财政部长的十年时间内,使中国出现难得的黄金发展时期,功不可没。凡此种种,我都了然于胸,但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孔令侃必须接受法律的审判!”接着孙百里话锋一转,突然说道:“不过,我作为总统,可以在法院终审判决之后,签署特赦令,赦免孔令侃的罪行!”

“什么!?”在一片惊叫声中,宋霭龄双腿一软,慢慢倒在沙发上,身边的两个妹妹急忙把她扶住。

“真是太感谢你了!”宋子文激动地握住孙百里的双手,用力摇晃起来:“孙总统,以后宋某必定涌泉相报!”

孙百里笑着说道:“你只要能够把财政部长的工作干好,给全国民众好好的交代就可以了!”

宋美龄嗔怪地说道:“真看不出来,你这个人还是很奸的——既然决定要特赦令侃,为什么不早说,反而故意兜这么大的圈子,差点没把大姐吓死!”

孙百里淡然一笑,没有为自己辩护,发而转过头来对宋子文说道:“宋部长,我还有两个附加条件!”

刚刚清醒过来的宋霭龄一听到这话,急不可耐地说道:“我们全答应你,别说是两个,就是两百个也答应!”

宋子文疑惑地问道:“什么条件?”

孙百里回答道:“第一,孔令侃立即停止绝食,密切配合调查人员的工作,检举揭发其他囤积粮食等紧俏物资的奸商,尤其是哪些至今还逍遥法外的!第二,以后严加管束家族成员,保证用合法的手段赚钱。”接着他警告道:“特赦的事情只能一次,下不为例,如果再次被抓的话,我可就爱莫能助了!”

宋子文忙不迭地点头,说道:“你放心,这些事情以后绝对不会再发生了!”

孔令侃得到暗示之后,立即停止绝食,全力与调查人员配合,并透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使侥幸脱逃的一些囤积大户纷纷落网,与此同时,内忧外困的杜月笙和戴笠两人,意识到无法幸免,随即停止绝食,主动交代问题,摆出一副听天由命的架势。

几天之后,法院一审判决以孔令侃、杜月笙和戴笠等为首的十三名奸商死刑,在押赴刑场之前,孙百里亲自签署特赦令,赦免了孔令侃的死刑,其余的人很快就被执行枪决,至此,重庆的粮食风潮完全平息下来。

第三百二十七章 绝处逢生

台湾的秋天若有似无,中秋已经过去好长时间,可是白天的气温依然很高,只有清晨和夜晚的凉风带来些秋天的意味,满山遍野的栾树结满红色蒴果,与间杂其间的芒花、甜根子草交相辉映,渲染着海岛的秋意。

谢长风伫立站在高坡上,双手擎着高倍望远镜,仔细观察对面的情况,机要参谋带着几名卫士在四周警戒,空气中不时传来零星的炮击声,色彩斑斓的树叶和野花在炮声的震撼下,不时从枝头坠落,然后在秋风的吹拂下起伏盘旋,飘飘渺渺地四散而去,最终隐没在齐腰深的野草之中。

高坡北面十几公里远的地方,一条铁路宛如黑色的巨龙,横亘在连绵起伏的丘陵中间,然后向左右两端逐渐延伸,最终消失在视野的尽头。一辆铁甲列车,头顶冒着滚滚的浓烟,呼哧呼哧地在钢轨上面爬行,车顶的炮塔不停地转动着;在向着高坡的一侧,每隔两公里左右就有一座碉堡,全部用钢筋水泥建成,十几米高的碉堡分成三层,顶部架设探照灯,墙壁上密密麻麻布满了枪眼,这些碉堡大小不一,有的只能容纳几十个人,而在桥梁、隧道等地的则可以容纳一个中队;在距离铁路更远的地方,也分布着许多碉堡,只是密度较小,但是在碉堡之间用两米宽,一米深的交通壕;距离高坡不足三四公里远的地方,无数民夫正在荷枪实弹的日军士兵的监视下,全力挖掘新的壕沟,更前面的地方,是十几道纵横交错的铁丝网,把地面切割成无数不能通行的条块。

“看来日军是想把我们困死在山区。”谢长风放下望远镜,转身走下高坡。

机要参谋边走边说道:“日军采取的措施和冈村宁次在华北对付八路军的招数如出一辙,难道日军把他调过来对付我们?”

谢长风眉头紧皱,显得忧心忡忡,沉声说道:“不管是谁做指挥官,咱们都很难应付啊!台湾是个海岛,东西宽度不过一百多公里,几乎没有战略纵深,完全无法采用八路军拿些应付办法,而日军又是重兵密集,随时可以进行海空火力支援,此消彼长,形势堪忧啊!”

参谋看了看谢长风的脸色,试探着问道:“自从军长当上总统以后,就很少过问咱们台湾军团的事情,是不是把我们给忘记了?”

谢长风停下脚步,反问道:“你是不是在弟兄们中间听到些什么风言风语?”

“没有,没有”参谋连声否认:“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还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

谢长风转过身体,凝神向海峡对面眺望,缓缓说道:“以后不要再提这种愚蠢的问题了,咱们台湾军团将近四万人的队伍,怎么可能忘掉?军长什么时候不是和弟兄们同甘共苦的?现在他身为总统,不能直接给前线的部队下命令,新的战区司令是余汉谋将军,直接指挥我们、给我们提供增援的则是集团军司令钟武,按照他的性格,也不会把台湾军团弃之不顾的。”

参谋点了点头,说道:“军长现在要操心的事情肯定非常多,重庆又是老蒋多年经营的地方,做起事来远不如在福建得心应手。”

谢长风说道:“所以咱们才不能给他添乱,尽量自己解决问题。”

参谋询问道:“咱们该怎么办?据我所知,目前日军在岛内至少集结了四个半师团,兵力是我军的三倍,这还不包括日本海军在内,实力悬殊太大了!”

谢长风解释道:“日军的目的是想把我军一举全歼,所以才采取四面合围的策略,这种办法虽然稳妥,但是效率却不够高,咱们就利用夜间主动出击,尽量破坏碉堡,拔除钉子,拖延其行动。以咱们的兵力,虽然不能击败日军,但是坚持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的,只要等到国内战场的形势好转,敌人从这里抽调兵力,局面就可以打开了!”

谢长风回到位于阿里山腹地的军团司令部之后,立即召集团以上军官开会,决定把部队以营为单位分散出击,扫荡日军的外围据点和工事,打破日军封锁。

当天晚上,中国军队多路出击,主力部队利用夜色的掩护,绕开日军的外围据点,直奔铁路,用大量炸药把将近两公里长的钢轨炸翻,然后把枕木堆积在一起,付之一炬。与此同时,其他小股部队展开攻坚战,逐个拔除日军的据点,每攻克一处,就使用各种可能的办法,如爆破、火烧、搬拆、水淹等,将之彻底破坏,使日军在短期内无法恢复。

此时,日本台湾派遣军总司令是有山地战专家之称的横山勇,接到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消息之后,一边命令驻扎在城市、乡镇里面的野战部队全力出击,一边请求海军配合进行登陆作战。次日下午,日军一个步兵联队在台湾东部海岸的长滨至三仙台之间抢滩登陆,在海军舰炮和海军航空兵火力的掩护下,迅速建立牢固的滩头阵地,把大批的装备和作战物资运送到岸上,随后,日军的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在此登陆,向玉山外围挺进,从而彻底切断了台湾军团与大陆的联系,实现合围的目的。

谢长风当即变更部署,抽调少量部队在东路日军的必经之路建立阻击阵地,迟滞日军的攻势,其余部队全力破坏日军外围据点。然而,横山勇已经命令日军各据点加强守备,采取龟缩防守的策略,以连续不断的空袭来瓦解中国军队的攻势,同时把大量的毒气弹配备给一线守备部队,与此同时,他还集结了大量的预备队,随时准备狠狠咬上对方一口。为了防止台湾民众为中国军队提供帮助,横山勇公开宣称:凡是有帮助、同情中国军队的嫌疑的,不但本人不经审判,立即枪毙,其家人和邻居还要承担连带责任。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个星期时间,尽管中国军队奋力反击,怎奈兵力悬殊过大,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下节节败退,最终被日军压缩在方圆不足三百公里的狭窄区域内,而储备的物资由于连续的作战消耗已经所剩无几,但是与大陆的联系又被敌人切断,无法及时补充,陷入困顿的境地,谢长风只好向福建总部请求增援。

钟武接到电报之后,立即和集团军的高级将领们商量对策,然而在日军空前强大的海军面前,渡海增援显然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动空军,帮助台湾军团恢复一个出海口,然后从海路用夜航的方式撤退回大陆。台湾军团虽然经过连续作战的消耗,但是还有三万多的兵力,要把这么多人和装备运回大陆,绝对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不但需要出动大量的船只和兵力,还要准备承受巨大的牺牲——只要在海面上与日本军舰遭遇的话,肯定是死路一条。

鉴于事关重大,钟武在命令空军轰炸机中队不计牺牲,全力增援台湾军团的同时,立即把这个情况向战区司令和统帅部报告,请求指示。

孙百里当即和参谋总长白崇禧、军令部长陈诚紧急磋商,商量对策。

白崇禧看着硕大的军事地图,轻声说道:“从目前战场的形势来看,我军只能勉强保持防御的姿态,根本无法主动进攻,台湾军团除了撤退之外,没有别的选择了!”紧接着,他用手指着地图,逐个战区地分析起来:“日军从关东军抽调的部队主要投放在台湾、华北和华中,目前在华北地区集结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八个师团,并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八路军和晋绥军缺乏重武器,只能靠运动战和伏击战来袭扰日军,但是在敌人重兵密集的情况下很难取得大的效果;华中地区的日军配备了坦克师团,机动性非常强,可以通过长江水道随时应付任何威胁;华南地区我军兵力原本就比较薄弱,也无法发起有效的攻击。”

陈诚急忙说道:“第一战区面临的压力非常小,兵力相对其他战区也较为充裕,是否可以由他们主动进击黄河以北的日军,减轻华北的压力,同时诱使日军从台湾撤军?”

孙百里苦笑着说道:“蒋鼎文和汤恩伯对统帅部的命令是阳奉阴违,又畏敌如虎,怎么可能主动出击!”

白崇禧说道:“第一战区兵力多,问题也多!很多部队都是新近收编的地方武装,没有什么战斗力,又和当地民众关系恶劣,这样的部队怎么靠得住?”

孙百里说道:“我们必须找到日军的软肋,否则,台湾军团真的就是死路一条了!在日本舰队全面封锁台湾海峡的情况下,撤退无异于自杀,所以只能在岛上坚持!”

三个人重新聚集在地图上面,仔细推敲日军的部署,希望能够发现漏洞。

过了几分钟,孙百里抬起头来,问白崇禧:“白总长,如果反攻广西的话,有没有成功的把握?”接着他指着地图说道:“第21军的主力部队全部集中在广东境内,目前在广西只有不到两个师团的兵力,如果我们从福建和湖南两地抽调四到五个步兵师进入广西,再加上在桂林附近与日军对峙的部队,兵力可以达到日军的三倍以上,值得一试!”

白崇禧凝神望着地图,缓缓说道:“这样一来,势必加重广东和湖南战场的压力,如果薛岳和余汉谋能够顶得住的话,倒是可以一试,不过,日军还可以从东北和本土抽调部队,未必会从台湾调兵。”

孙百里点了点头,说道:“白总长说的很对,日军在台湾已经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如果是我也会先不顾一切地解决台湾军团,然后再考虑其他的。”想到台湾军团时刻面临着灭顶之灾,孙百里感到痛彻心肺,喃喃说道:“难道真的要让这好几万人到海面上去赌命吗?”

白崇禧和陈诚对视一眼,低头继续察看地图,作最后的努力,会议室里陷入难言的静寂。

突然,刘汉忠满面喜色地快步跑了进来,高声喊道:“日军已经停止进攻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 引而不发

“日本人到底想干什么?”这个问题同时出现在孙百里等人的心头。

孙百里字斟句酌地说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日军做出这种奇怪的举动,咱们不得而知,不过,这毕竟是件好事情,可以是台湾军团得到喘息的机会。”

白崇禧用手摸着下巴上的胡茬,若有所思地说道:“我想应该和日军即将展开的南进行动有关系,会不会是日本统帅部不愿意把兵力消耗在台湾,从而影响其南进启动的时间?”

陈诚用急促的语调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道:“既然日军停止了对台湾军团的攻击行动,那么我们就应该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协助台湾军团脱险,至于日军为什么会这么做,可以交给情报部门去调查。在没有任何相关证据的情况下,即使咱们在这里凭空推断出一些结论,也是站不住脚的。”

“修辞说的很对!”孙百里赞许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向肃立在门口的卫士命令道:“立即致电各战区司令长官,命令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把当前敌军的举动报告上来,同时多派特工人员进入敌占区,搜集相关情报。”

白崇禧等孙百里下达命令之后,轻声问道:“孙总统,反攻广西的计划是不是要取消啊?”作为桂系的两巨头之一,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把自己的同乡们从日寇的铁蹄下解救出来,现在刚好孙百里主动提出了这个计划,他实在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孙百里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计划照常进行!咱们先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然后再静观其变。”

随后,各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回电陆续送了过来,结果使他们大吃一惊:日军不但停止了在华南和华中的军事行动,甚至连正在华北太行山根据地扫荡的部队也在撤退中!

三个人经过反复商议之后,决定命令前线部队提高戒备,相机行事,台湾军团则伺机跳出日军的包围圈,向日军兵力比较薄弱的东部海岸集结,准备向大陆撤退。

孙百里等人更加想不到的是,日本台湾派遣军司令官横山勇同样被蒙在鼓里!

日本台湾派遣军经过连续不断的进攻,把中国军队压缩在长十五公里,宽不足十公里的狭窄区域内,形成铁壁合围之势。中国台湾军团在谢长风的指挥下,把每座山头、每道土坡、每个密林都变成战场,与日军反复冲锋争夺,敌我双方死伤累累。日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集中优势兵力,轮番突击中国军队阵地,许多山头阵地都在进行惨烈的肉搏厮杀。守军的工事几乎全部被日军的炮火和轰炸摧毁,战士们就卧倒在光秃秃的地面上继续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下,日军伤亡惨重,最后只得施放毒气弹,舰载轰炸机和陆基轰炸机频繁出动,投下大量硫磺燃烧弹,把守军阵地上的树木草丛吞噬一空,迫使战士们在无法隐蔽的山坡上继续战斗,守军将士冒着日军猛烈炮火和浓烈的毒气,在满山遍野的喊杀声中,不顾一切地发动逆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阻挡敌人的前进。以阿里山和玉山为中心的两百公里范围内,笼罩在激烈的炮火硝烟之中,每个山头,每个村庄都在展开惨烈的厮杀,反复争夺,很多阵地一日数易其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军的兵力和后勤优势开始发挥作用,已经在弹尽援绝边缘的中国军队只能不断收缩防线,最后被压缩在二十多公里的范围内,随时面临着灭顶之灾!

“你要我停止攻击!?”横山勇用不可置信的目光望着大本营参谋总长杉山元参谋长,厉声质问道:“我们台湾派遣军不但花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而且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和人力,乃至万余将士的生命,这才把中国军队包围在这里,现在你居然要我停止攻击,你说这可能吗?”

“横山君,请务必接受这个命令!”杉山元参谋总长语气诚恳地说道:“这不但是大本营的命令,也是天皇陛下的意思!你作为帝国军人,必须无条件服从命令,不可以讨价还价!”

“既然是天皇陛下的意思,那我只能接受这个命令了!”横山勇接着话锋一转,继续追问道:“但是你必须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等到横山勇签署完命令之后,杉山元参谋总长语重心长地解释道:“南进即将开始,大本营和天皇陛下为了避免帝国陷入两面作战的艰难境地,决定向中国政府发动新一轮的和平攻势,希望能够解决中国事变,使陆军的主力能够抽身而出,向广阔的南亚次大陆进军,从而与德军在印度会师。”

横山勇不解地问道:“大本营不是已经放弃了与中国政府谈判的计划吗,怎么现在又老调重弹呢?”

“此一时彼一时啊!”杉山元解释道:“以前的中国政府是在蒋介石的领导下的,他是典型的英美派,坚信依靠英美的援助和直接帮助,能够击败我军,可是继任的孙百里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德国将军,既与德国的军界、政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与其政府内部的亲英美派有尖锐的冲突,故而天皇陛下认为有机会说服他改变立场。”

“可是这和台湾的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