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九路军战记-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诚在中央军内部非常有威信,平常被人称为小委员长,是为数不多能够在蒋介石面前说的上话的人中的一个,有他加入进来,肯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着孙百里喜悦的神情,陈诚深深叹了口气,说道:“其实我们中国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当初,国军在德国顾问的帮助下进行军队整编工作,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可是抗战却突然爆发,完全打乱了我们的计划!如果抗战晚一年爆发的话,日军绝对没有机会取得这么大的战果,要是晚上两年的话,我们就有机会和日军争夺战场的主动权,晚上三年的话,咱们的军队就可以全部整编完毕,到时候就是日本不挑起事端,国军也会主动出击,把他们从中国的土地上驱逐出去。”

孙百里深有同感,点了点头,说道:“只要能够争取一到两年的时间,使遭受重创的军队恢复元气,建立完备的预备役制度,大力发展军工,调整军队部署,我们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击败日寇,用不着仰人鼻息。”

陈诚说道:“意见虽好,委员长未必能够采纳,在目前抗战形势越来越艰难的情况下,外国的援助显得弥足珍贵,也是鼓舞民心士气的重要工具,处在他的位置上,很难做出这个决定的!”以陈诚对蒋介石的了解,和宋氏家族在国民政府的影响力,只要日美之间爆发战争,中国铁定会站在美国一边,所以他先给孙百里打个预防针,免得到时候过于失望。

孙百里信心十足地说道:“我有把握说服委员长!他担心的无非是国军是否有能力独自抵挡住日军的攻势,咱们只要证明了这一点,消除他的疑虑不就可以了吗!我的第四战区虽然不敢说稳如磐石,但是绝对有信心御敌于海外,第九战区的薛岳将军按照自己发明的天炉战法,屡次重创日寇,使其无法寸进。”孙百里停住话头,笑眯眯地望着陈诚。

陈诚接过话头,继续说道:“日军如果溯江而上进攻重庆,江北有纵横数百里的巫山山脉和神农架原始林区挡道,机械化兵团根本无法通行,所以从江北进攻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再次突击宜昌,进而向西仰攻三峡天险,可能也不大,因为崎岖的山路根本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战斗,很多地方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关隘;江南的川湘鄂三省交界的边境地区,虽然大多为丘陵、山岳地带,但是湖南的常德、沅陵、辰溪经四川的黔江、彭水、涪陵,有公路与重庆相通,湖北的巴东、恩施、宣恩、咸丰亦有公路通四川的黔江,这些公路和大道,便于大部队运动,日军若攻重庆,必然走江南,所以我第六战区的主力部队第29集团军和第10集团军配置在日军必经之路上,利用险峻的地形构筑坚固堡垒工事群,足以应付日军得攻势;江防司令部的三个军驻防于巴东至宜昌的长江两岸,在石碑构筑永备要塞工事,同时在长江两岸的悬崖峭壁上凿猫耳洞,配置机枪、炮群,封锁长江航道,如同一把铁锁锁住江防大门;第26集团军驻守江北宜昌,在依托坚固城防工事的同时,在宜昌以西的雾渡河、分乡场、远安等地区构筑纵深阵地,足以应付日军两三个师团的冲击。”

听了陈诚的布置,孙百里频频点头:“辞修兄的部署可谓滴水不漏,我相信在第六战区的拱卫下,陪都绝对可以安然无恙!”

陈诚说道:“日军在攻占宜昌之后,也曾经出动大量兵力,连续向西突击,但是在我军的顽强阻击下寸步难行,最后只好放弃。现在宜昌又回到我军手中,如果还让日军突破阵地,不是笑话吗!”

孙百里说道:“我这趟没有白来呀,不但得到辞修兄的支持,而且看到了第六战区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对抗战胜利充满了信心,也更加坚定了说服委员长的决心!”

陈诚看到孙百里的脸上略微有些激动的表情,急忙说道:“百里老弟,无论是站在朋友的立场还是同僚的立场,我都非常赞同你的意见,但是根据我对委员长的了解,成功的机会并不高。你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有些理想化,所以我不得不提醒你一句:如果委员长明确表示不同意你的建议,就不要再坚持了,更不要搞到什么国民大会上去,对你没好处的!虽然我知道你是从国家利益来考虑问题的,但是很容易授人以柄,当年崇祯皇帝以九五之尊,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都不敢和满清和谈,可见‘汉奸’这两个字有多么沉重!”

孙百里不以为然地说道:“我们十九路军和日军打了那么多仗,消灭的日军人数将近二十万,说我是汉奸,就怕连日本人都感到好笑!”

陈诚摇了摇头,说道:“袁崇焕当年连努尔哈赤都打死了,可是还不是被京城市民活活咬死了!现在的陪都同样有很多这样的激进分子,一旦群起发难,委员长都不见得帮的了你,更何况,你还得罪过不少达官贵人,这些人对你肯定是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有他们在后面推波助澜,很难应付的!”

孙百里说道:“多谢你的提醒,我会小心的。”话虽如此,可是从脸上的表情来看,根本没有把陈诚说的话当回事。

看到孙百里如此固执,陈诚暗自摇头,只得改变话题,谈起日军在华中的军事部署和下一步的动向来。

在恩施休息了两天之后,孙百里和随行人员再次启程,赶往此行的最后一站——重庆。

第三百一十五章 危机四伏

等到孙百里一行辗转千里赶到陪都重庆的时候,已经是1941年7月底,距离国民大会开幕只有不到十天的时间,与会的大部分代表开始从各个方向向重庆汇集过来,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国民大会,市政府在主要街道的两旁悬挂巨幅标语和口号,也给陪都增加了几分节日的气氛。然而,由于重庆的‘雾季’早已结束,日本统帅部又通过各种途径掌握了中国即将召开国民大会的情报,于是连续出动轰炸机群轰炸重庆,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出动飞机达两千架次,几乎覆盖了陪都的每个角落;为了增加破坏力,日军大量使用燃烧弹,导致繁华市区每天都要经受烈火的煎熬,重庆是座山城,取水不易,自来水只够供应少数地区,根本不能作消防之用,大火蔓延开来以后,只有任其烧光自灭,被炸死、烧死的人数以千计,焚毁的房屋数以万计。

目睹沿途被日军轰炸之后的凄惨情景,孙百里的信心开始动摇:在这种情况之下,连自己这个提出建议的始作俑者都压制不住怒火,更何况身为国家领袖的蒋介石呢?

果不其然,当孙百里在蒋介石的黄山公馆陈述自己的来意之后,委员长脸上顿时挂上一层寒霜,他毫不客气地让刚刚从美国赶回来的驻美大使胡适博士介绍美国政府的最新举措,以此来反驳孙百里。

胡适身着笔挺西服,挺直的鼻梁上架着副金丝眼镜,一双深邃的眼睛在玻璃镜片后面,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一边用赞赏的目光看着面前名震天下的年青将领,一边把美国政府的最新援助计划介绍了一遍:“美国国会已经正式批准向中国提供一亿美元的紧急贷款,用于从美国购买急需的军用物资;罗斯福总统明确表示将大力支援陈纳德将军率领的航空队,在短期内使其达到五百架战斗机的规模;在美国政府的极力要求下,英国政府已经宣布无限期地开放滇缅公路,以保证中国的物资进出通道。”

胡适的话音刚落,蒋介石就补充道:“7月24日,日军在没有征得法国维希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全面进入其在印度支那的殖民地,美国政府立即宣布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本贸易实施禁运,随后,英国和(荷属)印尼也宣布了类似措施,这样一来,英美实际上已经站在日本的对立面,双方开战只是个时间问题,我们中国将不再是孤军奋战!一旦和英美结为同盟,不但能够得到大量的援助,而且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绝对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却要我放弃,这怎么可能呢?”说罢气哼哼地瞪着孙百里。

没想到的是,孙百里丝毫不为所动,反问道:“委员长,罗斯福总统已经公开表示要采取先欧洲后亚洲的战略,肯定不会在解决德国之前向亚洲投入重兵,而英国目前是自身难保,即使和英美结盟,除了物资支援之外,还能够得到什么?这样一味依赖外援,最终免不了受制于人,还不如维持目前的形势,放手让日本人去攻打它们,等到日军的实力严重削弱之后再全力一击,肯定能够把它们驱逐出去。”

蒋介石沉声说道:“我们现在只需要外援,不需要外国的军队,军队打不过日军,主要就是因为装备不行,只要有了先进武器,日寇不难对付——你们十九路军很少吃亏,不就是沾了武器装备的光!另外,即使和英美结盟,亚洲的战事也必须由我来全权负责,绝对不会受制于人!”

孙百里刚想反驳他的话,还没有张口,蒋介石又说道:“百里老弟,现在国人把你们十九路军称为‘铁军’、‘长胜军’,更是把你称为‘民族英雄’,可是你这样消极避战,是不是太令他们失望了!”

孙百里没想到蒋介石居然会讲出这种话,急忙辩解道:“我不是消极避战……”这时候,外面突然传来刺耳的防空警报声,打断了他的话。

紧接着,一名侍卫快步走了进来,敬礼之后,大声说道:“报告委员长,敌机空袭,请马上到防空洞暂避一时!”

蒋介石点了点头,不慌不忙地站起身,然后在孙百里和胡适的陪同下走出公馆大门,这时候,宋美龄和其他工作人员已经在汽车上面等着了。

汽车飞快穿过树林,在嘉陵江边停了下来,众人在侍卫们的掩护下,沿着一条小路向悬崖走去——重庆半岛的地层下面是一片岩石,从江面〈长江和嘉陵江〉拔起一二百米,有的地方简直是悬崖绝壁。自从日寇多次轰炸,造成重大伤亡之后,政府与民间在各种地形上凿石为洞,来躲避空袭,其中大部分都在临江的悬崖上。委员长侍从室就在曾家崖嘉陵江边造了几个防空洞,就峭壁凿成ㄩ字形,里面有木壁、地板、木凳和沙发,大约能够容纳二百多人,平时由宪兵把手。

进入防空洞之前,孙百里特意回身向东望去,只见密密麻麻的黑点布满了东面的天空,马达的轰鸣声在长江两岸的石壁间不停地回荡着。

久居陪都的人们已经习惯了日军的轰炸,进入防空洞之后立即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闲聊,蒋介石因为心情不佳,把孙百里完全晾在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胡适说话。孙百里对此倒也不以为意,起身走到悬崖边上,仔细倾听疏疏落落的高射炮声,看看有没有敌机被击落。

二十分钟后,在天空中肆虐够了的轰炸机全部返航,警报随即解除。

众人刚刚回到蒋公馆,一名侍卫从里面飞奔而出,向蒋介石报告:“报告委员长,军委会军令部和军政部遭到敌机轰炸。”

蒋介石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用力把手杖在车底一顿,喊道:“到军委会去!”

车队迅速向市区急驰而去,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正在燃烧的房屋、全力扑救的军人平民,遇难者的遗体不时出现在面前,痛彻心肺的哭声不绝于耳!

等到众人进入统帅部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满地的碎玻璃、倒塌的墙壁、升腾而起的浓烟和依然在不停燃烧的烈火;电线杆上、树权上挂着的被炸烂的军装布,血淋淋的残肢断臂,冒着硝烟的焦土上,溅满了殷红色的人血和灰白色的脑浆;受伤的在血泊中挣扎,没受伤的在奋力扑火、抢救战友,还有几名年轻军官正围在一颗嗖嗖冒烟的炸弹旁边,紧张地进行拆除工作。

宋美龄看到面前这种血腥凄惨的场面,禁不住鼻头一酸,流下泪来,赶忙摸出手帕抹眼睛。

蒋介石一动不动地立在院门口,脸色铁青,良久没有出声,最后,抬手指着遇难者的遗体,冲着孙百里沉声说道:“看到眼前这一幕,你还认为我们要姑息日本吗?”

孙百里无言以对。

胡适急忙打个圆场,说道:“委员长,这里太危险了,咱们还是先回公馆吧!”

离开蒋公馆之后,孙百里径直回到办事处。当天晚上,他辗转反侧,一直到天亮才迷迷糊糊地睡着,可是没过多久,就听见有人在耳边焦急地喊道:“军长,快起来!出事了!”

孙百里睁眼一看,原来天色已经大亮,卫士长刘汉忠正焦急地望着自己,连忙问道:“汉忠,出了什么事?”

刘汉忠语气急促地说道:“今天早上七点多钟的时候,突然开了一个营的中央军,二话不说就把办事处给包围了,现在正在拉铁丝网呢!”

“拉铁丝网?”孙百里感到有些奇怪,追问道:“有没有限制人员进出?”

刘汉忠挠挠头,说道:“这倒是没有!也没有人进来过。”

孙百里急忙问道:“他们的枪口是冲着哪里的?”

刘汉忠回答道:“外面!”然后他的脸上露出迷惑不解的表情。

孙百里稍微感到有些放心,急忙起身,洗漱完毕之后,立即带着几名卫士向大门口走去。

看到孙百里走过去,荷枪实弹的士兵立即在军官的命令下敬礼,然后一个少校军衔的军官跑了过来,孙百里随即认出他是委员长侍从室的侍卫,顿时把心放到肚子里。

敬礼之后,侍卫笑着问道:“孙将军,这几天请留在这里,不要外出!”然后补充道:“这是委员长的命令!”

孙百里不悦地说道:“这算什么?软禁吗?我要到委员长那里问个明白!”说罢抬腿就走。

侍卫急忙拦住他,低声说道:“孙将军千万不要误会,委员长这么做完全是一片好意,是为了保护你!”接着他解释道:“昨天你和委员长谈话的内容被泄露出去了,而且被人断章取义之后刊登在报纸上面,再加上昨天市区刚刚被敌机轰炸,所以就有些人散发传单,说你是准备投降日本的‘汉奸’,号召民众一起来打倒你!”

“什么!?”孙百里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简直可以放得下一个鸡蛋:“我是汉奸!?”

第三百一十六章 幕后黑手

“孙将军,请不要激动!”侍卫官安慰道:“我相信只要是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不会相信这种无稽之谈,所谓清者自清,就不要放在心上。”

孙百里已经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回想起离开恩施之前陈诚的忠告,苦笑着说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些人既然铁了心想把孙某搞得身败名裂,肯定搜集了不少证据,用来迷惑民众,混淆视听,可不是我放任不理就能够应付的了的!”

侍卫官急忙说道:“孙将军,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委员长已经命令报纸不得刊登这些污蔑你的文章,并要戴局长立即调查幕后人物。另外,过几天就是国民大会开幕的日子,公众和媒体的视线肯定会吸引过去,将军在这段时间里要尽量减少外出,以免刺激一些不明真相的民众和激进分子,事件很快就会平息下去的。”

孙百里点了点头,说道:“这样也好,免得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冲突,毕竟在台前向我发难的大部分都是比较激进的热血青年,等他们清醒过来之后,自然就会转变态度的。”

侍卫官听孙百里这么说,终于长长地松了口气,赞叹道:“孙将军果然胸襟过人!”

孙百里笑着说道:“哪里,哪里!”然后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谢谢你们过来保护我,不过,我有自己的卫队,就不要劳烦大家了。”

侍卫官连忙正色说道:“那怎么行,这可是委员长亲自下的命令,要想撤回去,只有他点头才可以。”

孙百里早就料到会是这么个结果,顺势说道:“既然这样就辛苦各位弟兄了,要是累了的话,就请到里面歇歇脚、喝杯茶。”

侍卫官连忙说道:“好说好说。”

回到办公室之后,刘汉忠低声说道:“军长,咱们不能坐以待毙!今天晚上,我和弟兄们掩护你杀出去,取道贵州返回福建,然后再和老蒋算账。”

孙百里笑嘻嘻地问道:“你以为是老蒋要动我们?”

“难道不是吗?”刘汉忠反问道:“四川是陪都,是国民政府大本营的所在地,是中央军的老巢,没有他的同意,谁敢在这里搞事?”

孙百里反问道:“那外面的军队怎么解释?”

刘汉忠轻蔑地回答道:“当然是为了掩人耳目!”

孙百里轻轻摇了摇头,不紧不慢地说道:“正因为这里是老蒋的根据地,所以他才不能动我,反而派部队保护我!”看着刘汉忠的脸上露出迷惑不解的神情,孙百里解释道:“我们十九路军除了抗日坚决之外,就是反蒋坚决,国内无人不知,如果我突然死在重庆,自然他的嫌疑最大,到时候怎么和全国民众交待?他要是想除掉我的话,在我们离开福建之后的这么长时间里面,几乎随时都可以做到,完全不用等到现在!咱们十九路军的实力他也是很清楚的,如果我死的不明不白,你们会答应他吗?”

刘汉忠满腹狐疑地问道:“不是他,还有谁呢?”

孙百里起身走了几步,在窗户面前站定,望着远处茂密的树林,轻声说道:“想把我置于死地而后快的人不外乎日本人、国民党内部的独裁主义者和被我们福建损害到利益的达官贵人这三种,但是能够从蒋公馆得到情报,又能煽动报纸污蔑我的人只有后面两种。”

刘汉忠问道:“咱们虽然名义上隶属中央政府,可是实际上几乎是完全独立的,怎么会得罪这些人呢?”

孙百里回答道:“原因非常简单——我断了他们的财路!自从广州沦陷之后,大后方的物资进出主要依靠福建的几个港口,为了最大限度支援抗战,我命令海关优先安排军用物资过关,这些老爷们进口的奢侈品和紧俏物资当然是能拖就拖,能扣就扣,这样一来就得罪他们了!在日本海军封锁福建沿海之前,他们还有用到我们的地方,投鼠忌器,自然不敢轻举妄动,现在物资全部是通过滇缅公路运输,福建没有了利用价值,就用不着客气了!”说到这里,孙百里冷笑几声:“‘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既然他们想致我于死地,就用不着对他们客气!”

刘汉忠兴奋地说道:“军长,让我带弟兄们把他们干掉算了,这些败类留着也是祸国殃民。”

“先不用着急!”孙百里摆了摆手,胸有成竹地说道:“按照杜先生他们从福建出发的时间推算,这两天就要到重庆了,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