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九路军战记-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劳茨也说:“顾问团非常不愿意看到德国培养的军事人才自相残杀,同时也很器重你的才华。”

孙百里在掩蔽部里走了十几个来回,最后说:“我现在还不能答复你们,需要和军官们商量,也要征求战士们的意见。这样吧,我派人安排你们休息,等有了结果再通知你们,好不好?”

陈先生连忙问:“那你们今天的行动还要继续吗?”

孙百里笑着说:“当然取消了!”

项天看他的态度已经有所松动,禁不住喜形于色,说:“你还有许多事要做,等谈判完了再和大哥好好聊聊吧!”

克劳茨说道:“百里,我相信你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你知道中国的真正敌人是谁,不应该把宝贵的力量浪费在这里!”

陈先生爽朗地笑着说:“作为谈判代表,我真诚地希望双方能够停站,但是站在军人的立场上,很想和你在战场上一决高下!”

孙百里把三个人送到门口,等他们就要跟着卫兵离开的时候,终于忍不住问道:“请问陈先生究竟怎么称呼呀?”

陈先生转过身来,轻声说:“陈诚!”然后哈哈一笑,和另外两人一起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十二章 福建易帜

“陈诚!”孙百里重复着这个可以说如雷贯耳的名字,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陈诚是浙江青田人,与蒋介石是同乡。自一九二四年加入黄埔军校以后,一直追随在蒋介石的鞍前马后,忠心耿耿。先后参加过北伐、蒋桂战争和中原大战,为蒋介石立下汗马功劳,因其治军严格,曾多次担任庐山训练团副团长,而团长则由蒋介石亲自担任,其对陈诚的信任可见一斑!蒋介石把自己的心腹派过来,可见其对福建问题的重视,同时孙百里也隐隐感觉到,中央军可能正在计划对红军发起又一轮攻势,所以必须避免两面作战。

钟武一声:“报告!”把孙百里从沉思中惊醒,他连忙抬起头,发现独立旅的几个主要指挥官已经赶到掩蔽部。

钟武毫不客气地问道:“旅长,你到底搞什么名堂?我的部队已经子弹上膛,大刀出鞘,正等着大干一场,怎么忽然又不打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孙百里示意他先别着急,然后让几个人都坐下,说道:“今天晚上,南京政府派出的谈判代表刚刚到这里,希望和我们十九路军停战!”

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几个人反应各异:叶文龙已经听到一点风声,所以显得波澜不惊;李从文脸上露出明显的欣喜之色;陈子坚是满脸的怀疑;谢长风则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钟武则是兴高采烈地说:“哈哈!中央军被打痛了,怕三十四师也被我们干掉,只好过来谈判了!这下我们可以漫天要价了,要是不狠狠宰他们一刀,怎么对得起那些战死的弟兄们?”

陈子坚说:“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吧!咱们虽然消灭了八十八师和三十三师,但是对中央军来说远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没理由会怕我们!”

孙百里为了打消众人的疑虑,就把昨天晚上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同时也详细说明了项天和克劳茨与自己的关系,以及德国顾问团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说明情况之后,他说:“这件事关系到我们十九路的前途和命运,百里不敢擅自作主,希望能听听大家的看法。独立旅作为仅存的三支主力部队之一,我想应该有一致的立场,所以连夜把你们找来商量,等有了决议之后再和廖启荣他们谈。”

钟武恍若大悟地说:“没想到,旅长有这么硬的后台,你要是加入中央军,至少也能弄个军长当当!”

李从文对钟武说:“你别在这里胡扯,说点正经事吧!”然后又说道:“蒋介石既然连陈诚都派出来了,应该是确实想和我们谈判,但是政府的条件是什么?”

孙百里说:“陈诚提出的条件非常简单:通电全国,表示拥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立即恢复十九路的番号和编制,我军可以继续留驻福建,同时任命我为绥靖主任,负责福建的军政事务。”然后又说道:“但是我细想之后,觉得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陈诚虽然是蒋介石的亲信,但是以他军人的身份和作风,肯定不会考虑到政务上的细节问题。但是我们十九路军作为非嫡系的部队,要依靠驻防地提供经济保障,所以实际是军政一体的组织,必须考虑这些问题。”

钟武说:“那有什么关系?都摆出来谈就得了!谈不拢再接着打就是了。”

李从文也说:“钟武的说法很有道理,如果我们拒绝谈判,传出去对弟兄们会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非粤籍的,会认为我们和陈铭枢等人一样,不是真正地爱惜部下的生命。”

孙百里看两人已经表明态度,支持谈判,就对谢长风和陈子坚问道:“你们俩的意见呢?”

谢长风连忙点头表示同意,陈子坚却问道:“如果南京只是为了拖延时间,好让包围圈里的三十四师逃跑,然后再翻脸,我们怎么办?”

孙百里笑着说:“这样我正求之不得!在敌人舰炮的威胁下,即使我们全歼了三十四师,自己也肯定损失惨重,对下一步的作战极为不利。而如果把敌人留在这里,又如芒在背,使我军进退两难。他们能自己撤走不是更好吗?”

陈子坚听后也表示同意,孙百里却为难地说:“可是你们都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政府任命我为绥靖主任,把蔡军长置于何地呀?我和军长既是世交,又得到他的多方照顾,还委以重任,怎么能接受这个职位呢?”

李从文摇摇头说:“军长是肯定不会回来了!这次事变搞成这个样子,了解内情的人知道责任不在他,但是底层的士兵会怎么想就很难预料了!回过头来看,如果弟兄们真的支持福建人民政府的话,七十八师肯定不会败的那么快了,难道中央军比日本人还厉害?那些叛变的部队也绝对不是几个高级军官贪图荣华富贵这么简单!廖启荣他们当时肯定也是赞成的,只是没想到政府会要分割部队而已,最后的起义,其实是被逼上梁山的!六十师和六十一师绝对不会真心希望军长回来的!”

听了李从文的一席话,孙百里感到非常惊讶,这才意识到,其实在士兵的心里都有一杆秤,当官的如何看待他们,他们也就会如何回报!当初军长决定舍命陪君子的时候,实际上压上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前途命运,还有全军几万将士的信任!

想通了之后,孙百里不再考虑这个问题,开始和团长们商量谈判的细节问题,一直到东方露出鱼肚白才谈妥了大致的方案。紧接着,孙百里在上午十点钟召集十九路军团长以上军官开会,商量和政府谈判的事宜。结果和李从文分析的一样,军官们全部同意在陈诚所提的基本条件下进行谈判,对由孙百里出任绥靖主任没有表示任何异议,显然已经对蔡廷锴失去了信任。

当天下午,孙百里和廖启荣、谢鼎新作为十九路军的代表和陈诚开始谈判。由于中央军急于从福建脱身,顾问团又从侧面施加压力,所以这些军人之间的谈判进行的异常顺利,四个小时后,双方初步达成五点共识:第一,十九路军即日通电全国,声明拥护国民政府;第二,双方立即停止敌对的军事行动,十九路军撤出对三十四师的包围,中央军停止进入福建,滞留在福建的部队也分批撤离;第三,交换俘虏;第四,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恢复十九路军的番号和编制;第五,任命孙百里为福建绥靖公署主任兼十九路军军长,负责全省军政事务;第六,在福建全省各主要城市建立国民党支部,十九路军不得干涉其党务工作。但是,在海关问题上,谈判一度陷入僵局。陈诚认为海关不但是国家税收的来源,同时也是主权的象征,福建各海关的关长必须由中央任命,海关的税收要全部上缴国库。作为十九路军最大的收入来源,一旦放弃,所有的补给势必全部依赖中央,受制于人,所以孙百里坚决不同意。最后,孙百里决定以退为进,表示同意陈诚的提议,但是中央必须保证每个月为十九路军提供一百万元的军费和足够的武器弹药。以目前福建的经济状况,海关一年最多也就五六百万的收入,陈诚感觉不划算,不同意孙百里的提案。克劳茨感觉谈判有继续僵持下去的迹象,只好出面调解,说服双方各让一步:各海关的关长暂时由孙百里任命,海关的收入全部充作十九路军的军费,但是五年以后,中央将恢复对海关行使权力。

谈判结束后,孙百里和陈诚分别在协议上签字,然后直接用十九路军的电台发往南京备案。克劳茨和项天虽然非常想和孙百里好好聊聊,但是又无法避开陈诚,只能简单地聊聊家常,最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从厦门乘船返回南京。

从协议生效的当天开始,中央军滞留在福建境内的各支部队,包括被包围在厦门的三十四师在内,陆续和十九路军脱离接触,分期分批撤离。

与此同时,孙百里把总部从漳州迁移到福州,紧接着连续发出一系列任命:李从文为七十八师师长,把被中央军俘虏的和溃散在福建各地的原七十八师士兵约三千人重新整编;任命钟武为独立旅旅长;马鸿兴为五十六师师长;叶文龙为四十九师师长;陈子坚为新二师师长;杜周南担任福建省财政厅厅长。然后又把漳州军政学校迁至福州并更名为福建军政大学。完成人事任命后,孙百里派钟武率领独立旅协同马鸿兴部扫荡闽北的地方武装。在福建事变中被中央军收买的刘和鼎等人随即沦为此次谈判的牺牲品,不但被撤去师长旅长的官职,所属的部队还要被收编。不甘心接受命运的刘和鼎率部抵抗,但是只坚持了一个星期就被歼灭,刘和鼎本人被俘后,押送到福州枪决,闽北地区随之安定下来。

刘谦在停战协议签订后的第五天才从香港返回福州,把在香港拜见蔡廷锴的细节向孙百里作了详细的汇报。蔡廷锴得知孙百里重新扛起十九路军的旗帜,感到十分欣慰,希望能够把十九路军发展壮大。同时明确表示不愿意返回福建,称已经厌倦了军旅之事,准备不日赴欧洲各国游历考察。在刘谦临行前的一天,孙百里代表十九路军和国民政府签订停战协议的消息传到香港,陈铭枢等人闻讯大怒,痛骂孙百里贪生怕死,和毛维寿等人是一丘之貉。惟独蔡廷锴微笑着对刘谦说:“百里老弟终于成熟了!知道什么是对十九路军、对国家和民族有利的!”

听完之后,孙百里感慨万千,说:“军长能够这么想,我真的感到由衷的高兴!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骂我忘恩负义,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但是只要军长能理解我的用心,就不怕面对千夫所指!”

刘谦忙说:“旅长不用介怀,是非自有公论!福建能够这么快恢复和平,谁都知道你的功劳最大!”

孙百里笑着说:“功劳是大家的!离开了弟兄们的支持,我也什么都干不了。”

刘谦接着说道:“还有一个好消息,差点忘记了。军长说过几天要派军需处长黄和春送一笔款子和一批物资过来。”

孙百里问:“是什么物资?”

刘谦回答道:“我们十九路军在福建事变之前曾经从德国订购了一批军火,但是还没有运到事变就失败了,所以至今仍然滞留在香港。而那笔款子也是在事变之前,蒋介石让宋子文交给黄和春,准备用来收买军长的,好像是五十万元。军长说他对不起十九路军的弟兄,希望能用这些来弥补自己的罪过。”

孙百里激动地说:“军长对十九路的感情实在是深厚的无以复加!其实他哪里有什么罪过呀!”然后看着刘谦,语气坚定地说:“我们一定不要辜负军长的期望,努力壮大十九路军,让他可以堂堂正正地回来!”

第二十三章 扩军裁军

控制福建全境后,十九路军不可避免地面对占据闽西地区的红军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而此时的十九路军虽然在编制上有六个师加一个独立旅和几十个地方保安团,总兵力接近七万,但是真正齐装满员的部队只有独立旅,其他的部队情况稍好的如六十和六十一两个师也只有百分之八十的兵力,最严重的七十八师缺员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其余的三个师倒是满员,但是武器严重不足,士兵也是良莠不齐。为了改善不利的战略态势,牢牢控制福建全境,孙百里一方面积极调兵遣将,分派部队进驻和红军接壤的上杭、连城、三明、南平一线,同时制定了野心勃勃的扩军计划,争取在一年之内,把各部队所缺的员额补充完毕。

但是他的扩军计划刚刚提出来,就遭到杜周南的坚决反对,他说:“福建本来就不富裕,虽然东南地区在我们的苦心经营下略有起色,但是大部分地区又经受一次战乱,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百姓流离失所。所以当务之急是安定人心,恢复生产,而不是盲目扩军备战!照我看,现在的军队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其实只需要保留一半军队就够了!”

孙百里感到非常好笑,反问道:“只留三四万人,这么大的地盘怎么守的过来?”

杜周南说:“现在我们重新接受国民政府领导,十九路军已经没有敌人了,还要这么多军队干什么?”

孙百里问:“那红军算不算十九路军的敌人?虽然我们过去是盟友,但是十九路军既然接受了国民政府的领导,红军肯定会重新采取敌对的态度!我军西线和红军接壤的地区长达数百公里,这么点人怎么守?”

杜周南语气轻松地回答道:“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亏你还是个军人,居然连这一层都想不透!你担心几万人守不住,那红军四面都是敌人,不也同样担心守不住吗?他们频频主动出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以攻为守,让政府无暇进攻其根据地。”然后笑了笑,恍然大悟地说:“我明白你为什么想不透了!因为你从来就没有想过进攻红军,还在把他们当作盟友看待,是不是?”

孙百里苦笑着说:“只有我这样想有什么用?关键是对方会这样想吗?”

杜周南说:“你真是当局者迷呀!我问你,两广是不是也早就明确表示过支持国民政府?但是你看到红军与两广打过仗吗?向南拓展过根据地吗?”

孙百里用力一拍桌子,激动地站起来,说:“对呀!十九路军需要一个稳定的西线,红军又何尝不希望可以东顾无忧呢?只要我们向红军保证绝对不主动攻击,他们应该也不想多个敌人!”被杜周南这个局外人提醒后,孙百里的思路立刻活跃起来,说:“我同意裁减军队,但是你要同意修建兵工厂!”

杜周南不置可否地说:“先说说你的裁军计划,如果是真的,我可以考虑支持你修建兵工厂,自己做毕竟比买别人的要节省些!”

孙百里只好把自己的裁军计划和盘托出,说:“我的计划是这样的:从五十六师、四十九师和新二师挑选优秀的士兵补足三个主力师和独立旅的空缺,这三个普通师只保留军官和少量士兵,把其他人全部充实到工程公司去。不愿意继续当兵的就发路费回家,这样十九路军的人数肯定会有所降低,既减轻了经济负担,也提高了军队的士气,因为部队都是由志愿人员组成的。你看怎么样?”

杜周南点了点头说:“你的脑子转得真快,居然想到这么好的办法!看来我只好同意开兵工厂了,但是财政厅不会出钱的!我听说福州的兵工厂还没有被彻底破坏掉,把蔡廷锴送你的五十万投进去,应该可以恢复生产。”

孙百里望着杜周南一本正经的样子,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无奈地说道:“说了半天,花的还是我的钱!那你还跟我搅和什么呀!?”

杜周南连忙正色说:“你说错了,这五十万是蔡廷锴给十九路军的,给福建民众的,不是你的私人财产!”

孙百里说:“是我说错了!但是你财政厅没有投入一分钱总是事实吧?”

杜周南意味深长地看着孙百里,缓缓说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我必须保证财政厅投入的每一分钱都能用于改善民众的生活,都能得到十倍百倍的回报!你是个军人,以保家卫国、保境安民为己任,当然是对的,我自然全力支持。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未来可能发生战争,就放弃改善民众的生活,盲目扩军备战。

因为从长远来看,民众的生活改善了,他们会感觉这样的生活值得自己用生命去守护,从而自发自愿地走上战场,这样迸发出来的力量,谁都不敢轻视!而如果一味穷兵黩武,和军阀有什么两样?”

杜周南发自肺腑的话语如同千斤铁锤重重地打在孙百里的胸口,使他猛然惊觉过来,开始仔细思考自己最近的所作所为。扪心自问,有时候确实和军阀没有什么两样:总是在为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做准备,时刻惦记着中日全面战争的爆发,很少考虑民众的疾苦!每一个军人需要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劳动者来养活,而如果按照自己的扩军计划来办的话,会给全省民众增加多少负担!?一个口口声声为国为民的人,如果只知道毫无止境地向人民索取,又怎么能真正获得他们的支持呢?

孙百里弯下腰,向杜周南深深地鞠躬,饱含深情地说道:“杜先生,谢谢你又一次提醒了我,使我没有误入歧途!今后百里凡事必将以民众的福祉为优先,不再轻易扩充军队了!”

杜周南微笑着看着孙百里,满意地说:“你是个聪明人,在军事上的造诣更是高人一筹,能够看到平常人看不到的东西,知道只有日本人才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敌人,故而时时刻刻总是为此而准备着!只是凡事都不可操之过急了,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刚才,我故意把话说得重一点,为的是提醒你而已,千万不要以为我真的把你看成军阀了!”

孙百里爽朗地笑着说:“先生多虑了!你这拳拳赤子之心,百里已经明了。以后,还希望能不时听到你的教诲!”

杜周南感受到孙百里对自己信任,安慰说:“当经济形势全面好转的时候,不用你提要求,我也会给你扩军备战的,现在先暂时忍耐下吧!”

十几天后,黄和春携带着五十万元巨款,和运送武器弹药的船只一起抵达福州。这批武器包括三百挺轻机枪,两千支步枪,二十门一百零五毫米口径的大炮和五十万发子弹。把款项转交给杜周南后,孙百里立即开始对部队进行整编。经过三十多天的紧张工作,裁军计划顺利地完成了,十九路军虽然在编制上没有任何改变,但是各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