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第4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正安静的站着,不过看上去呆呆的,没什么灵性,白瞎了一个好外表。

方志文有些失望,到不是对于这匹呆呆的银色飞马,而是对这个兵种,这种家伙除了好看之外,可能最大的用途就是移动障碍物了,除此之外,方志文想不到这个兵种的其他用途。

“能飞么?飞起来看看。”

银色飞马很听话的飞了起来,然后方志文发现,这家伙直接飞向了高空,居然飞出了迷雾的范围之外,事实上,身为迷雾的主人,这些迷雾并不会阻挡方志文的视线,因此方志文可以清晰的看到银色飞马飞出了迷雾的高度之外。

方志文微微有些遗憾,如果能共享视觉就好了,自己可以用银色飞马来做斥候。

方志文打开携兵栏,看到自己的携兵栏里多出了一个银色飞马的位置,伸手点了下,正想看看这银色飞马的用法,却发现,里面赫然有警戒侦查的选项,原来,银色飞马本来就是壁垒种族的斥候兵种,不过林树不知道,这个选项只有会侦察术才能用。

大喜过望的方志文立刻点击了这个选项,然后高兴的发现,自己真的可以共享这个银色飞马的视觉,这下子,终于又有了高空俯瞰视觉了,有了这个功能,方志文的微操作和指挥能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啊!

而在非战时,斥候的作用可是很强的,对于观察整个环境,寻找路径有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莽莽的大海上,这个作用就更大了,而在战时,这种高空斥候还有很强的预警作用,这下子,原本还有些失望的方志文忍不住仰天大笑了三声,爽了!

心情大好的方志文任由银色飞马在上空过大范围盘旋着,自己则继续在岛上四处搜寻,虽然之前为了打怪他也走遍了岛屿,但是再一次仔细的搜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反正浮岛移过来还需要一点时间。

最终,方志文又在岛上发现了一个淡水泉,这个东西其实没啥用,浮岛上的似乎没有缺水的问题,至于是怎么解决的,方志文完全不知道,因为在这个世界里,方志文自己是吃东西,喝的水可以在市场上和酒馆中购买,但是那些农夫和矿工如何喝水吃东西方志文完全不知道,只是知道是要消耗金币和粮食而已。

不久之后,浮岛到达了,这一次的融合又需要一周时间,至于那个淡水泉居然还真是有用的,有了淡水泉之后,水的价格下降了,不过这个是小意思,方志文一个人也喝不了多少水,加上山德拉也一样。

但是,山德拉却高兴的告诉方志文,居民的日常消耗下降了15%,每周能节约30金币,这等于山德拉一周的薪水了!

这个面积比较大的小岛融合之后,浮岛形状更难看了,不过,浮岛也因此升级到了七级,于是,城市和建筑又可以再次升级了,距离方志文的目标12级又近了一步。

方志文在英雄无敌的世界中昏天黑地的继续为升级大业兴奋的忙碌着,却不知道在另一个世界的幽州,一个新的危机正在缓缓地发生着。

刘虞在历史上是193年去世的,但是跟孙坚一样,他的死劫提前了,或许是因为整个三国的进程都在加快,又或者是有人不希望刘虞继续活下去,所以,死劫与其说是宿命,还不如说是有其内因的。

因为刘虞的存在挡住了很多的人路,就像是董卓挡了很多人的路一样,刘虞不知不觉的已经成了蓟县的众矢之的,因此,想要他死的人大有人在!

火凤凰:3000(HP),210(近防),180(远防),300—400(攻击),21(速度)

大天使:3500(HP),350(近防),350(远防),500—500(攻击),18(速度)

方远:16000(生命),920(近防),920(远防),900—930(攻击),17(速度)

第959章  刘虞死劫蓟县动荡

汉代道家盛行,东汉的贵族们也非常讲究养生,时不时的会吃些时令进补食品刘虞身份尊贵,自然也不能免俗,只不过今年冬天的补品似乎特别的补,补得刘虞都有些觉得自己的第二春已经出现在这个寒冬之中了。

不过,刘虞的年纪确实已经不小了,补品这种东西其实一旦用过了,就跟毒药一样,到了春天的时候,刘虞的身体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只是越是力不从心,刘虞就越是需要补品的滋养,于是乎,到了初夏的时候,刘虞就经常报病不能上朝了。

说到上朝,就不能不说说王允,王允到达蓟县之后,一直都比较低调,只是做着一些看似重要,其实完全无关紧要的工作,在长安的时候,王允门前虽说不是车水马龙,但是至少也是经常有个大小规模的聚会的。

但是到了蓟县之后,王允几乎是闭门谢客的状态,很少有人登门拜访,王允自己是下朝之后就足不出户,更是极少出城,自来到蓟县之后,只是在春天应邀去密云做了一个讲学拜访,其他时间里,王允都是宅在家里不出门的。

至于大名远播的貂蝉,也只是在很小范围内有些活动,因此王允是很低调的,当然了,王允的低调或许是刻意的,又或许是无奈,但是不管怎样,王允自己在任何场合都不会对这种状况有一丁点的抱怨,但是他不说,并不代表别人也不说。

张邈凭着与太后和天子共历患难护驾有功的资历,时常能够出入皇宫,就算刘虞再不满意,也不能不让天子和太后见人吧?如果那样的话,刘虞成什么了!

于是,张邈经常在天子和太后面前说起王允和他的义女,王允这种身上带着极强烈个性的名臣,以及传说级别的美女貂蝉的故事经过张邈的充分加工之后还是很耐听的,王允的忠直形象自然而然的就深入了天子和太后的心里。

然后,张邈又不时的感慨,说王允最近又为朝廷编纂一本什么书啊,又去哪个学院为学子们演讲啊,去哪里劝农劝工啊之类的,结果聪明的小天子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王允这样的名臣怎么总是做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呢?

每当天子问起这个事,张邈就叹口气不说话,或者顾左右而言他,越是如此,小天子的好奇心就越发的不可抑制,小天子不懂,太后能不懂么?直到太后也耐不住小天子的追问,不得不告诉了小天子这里面的根源。

于是,刘虞发现小天子对自己的信赖似乎不再是那么无条件的了,有时会有些质疑和疑问,很多事情都要自己仔细的解释前因后果,于是刘虞越发的感觉到了压力,内忧外困之下,刘虞的身体更加的不好了。

可是刘虞也不可能安下心来在家中养病,长此以往,朝中的权柄怕是都要被赵张邈、王允和陶谦一伙给夺走了。情急之下,刘虞只能求诸于外物,也就是药物,只是他这个年纪的人,本来就只能调养,而不适宜急攻,再加上冬季旦旦而伐难免伤了根基,进入仲夏之后,刘虞竟然一病不起了。

不管刘虞怎么掩饰,消息还是被流传了出去,在蓟县的各路人马都开始活动了起来,互相串门子的情况也越发的频繁,就连一向低调冷落的王允门前,都开始车马兴盛了起来,这种事情自然也瞒不住刘虞,可是对刘虞来说,这就是催命符啊!

刘虞的房间里显得有些阴暗,虽然外面是阳光明媚,走几步路都会热得直冒汗,但是在这个显得有些空旷的大房间里,却让人觉得有丝丝的阴寒之意,刘和其实不大喜欢来这里,这里死气沉沉的,房间里充满了药味,和让人不舒服的‘病气’。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就算开始的时候对于父亲病重刘和深感担忧,甚至还有些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知所措,但是时间久了,父亲虽然也不见好,但是似乎一时半会也死不掉,刘和的心里也渐渐的懈怠和麻木起来。

于是,更多的时候,刘和见到病歪歪的父亲的时候,心里都难免有一丝无奈和厌烦。

“子重……”刘虞眼睛半睁半闭,脸上的皱纹已经多得看不清出他的表情了,说了两个字之后,刘虞已经有些喘息。

“孩儿在。”刘和从床脚的方向跪着向前挪了挪,并不大愿意靠得太近。

刘虞对这些已经没有了追究的兴趣,不管现在儿子是如何看待他的,他都不在意,眼看着自己命不久矣,刘虞只想让儿子明白,该如何在越来越险恶的蓟县生存下去,如何才能与那些朝中的老狐狸斗法,而不会被人家夺权夺产,甚至是夺命。

作为一个父亲,刘虞已经算是尽到了他最大的职责和能力,只不过,他自己心里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实在是太不争气了,或许他应该看开些,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看他的造化吧,自己到时候两眼一闭,即时洪水滔天也管不着了。

“子重……朝中可,可有什么……消息?”

看着父亲喘息的样子,刘和心里微微有些不忍,于是和声道:

“父亲,朝中无事,您不用担心,张邈等人没有任何动作,即使有,有魏攸、程绪等人在,可保无忧。”

“不,不会的,张邈狼子野心……王允更是心狠手辣……我儿怕是斗不过他们,若是为父一去,我儿打算如何?”

说着说着,刘虞的精神似乎好了一点,或许人要找些事做才能有精神。

刘和撇了撇嘴,这个问题父亲已经说了很多次了,难道父亲已经老糊涂了,竟然忘记了?

“父亲,孩儿会立刻动手掌握军权,若是有必要,甚至不惜对张邈等人下狠手处置,父亲您尽管安心养病就是,不用想那多,一切都有孩儿和部属照看着,等父亲病好了,就一切无事了。”

“为父的病怕是好不了了,我儿还是多想想万一有变该如何应对吧,为父年事已高,就算此刻就去了,也是了无遗憾,唯一不能宽怀的,就是我儿的未来会如何。”

“父亲,张邈等人不过是丧家之犬,他们凭什么能跟我争蓟县、争幽州?只要孩儿手中握着军权,他们又能奈我何!”

“哎……若是太子让你交出部分军权呢?天子想要建立羽林军呢?”

刘和踌躇了一下道:“这有何难,无需理会就是了!”

刘虞心里苦笑,若是如此简单,刘虞早就下手将张邈等人除去了,问题是自己一旦动手,天子会如何看待自己,天下人又会如何看待自己?

若是自己死后由刘和动手,那更糟糕,自己好说还是天子的长辈,无论如何,天子和天下人也都还有些顾忌,但是对于刘和则不同了,若是其中再有有心人搞鬼,刘和的名声扫地,届时天子再勾连臣下,收买魏攸、程绪,动摇鲜于兄弟和阎柔兄弟,则大势休矣。

“子重啊,如此万万不可,你只能暗地里安插自己的人进入羽林军,或者推出自己的忠心臣属上位掌权,绝对不能与天子对着干,否则必会坏事。”

“父亲何须危言耸听,天子还是个孩子,能懂什么,我大可将之困于宫中,若是他安分的做个傀儡也就罢了,若是他不安分,哼哼……”

“愚蠢!愚蠢!咳咳……”刘虞的俩上脸上一阵潮红,剧烈的咳嗽起来,似乎要将肺都给咳出来,刘和看得直皱眉头。

“父亲不必担忧,安心养病就好,何必多想!”

“你!……咳咳……呃……”

刘虞似乎忽然被一口痰卡住了,刘和看到父亲变得青紫的脸色顿时惊住了,然后大声的呼叫:“来人,来人啊,找医者来,快快!”

侍女们见状都惊慌失措,跑进跑出的跟一群无头苍蝇一样,至于对刘虞的症状,完全没有任何的帮助,等到医者连滚带爬的赶到时,刘虞已经一命呜呼了!

谁也想不到,刘虞就这么被一口痰给憋死了,死的算是极其憋屈了,或者从头到尾设计这一连串精彩杀局的人也想不到,最后会是这么一个出乎意料之外的结局。

刘和很快就从震惊中庆幸过来,还好,他还没有笨得太厉害,立刻下令封锁了府内,没有自己的手令,不允许任何人进出,违者立斩。

刘和的这个决定为他自己争取了一些时间,但是这个世界可是有信鸽这种东西,尽管刘和下令,让守卫院墙的卫兵见到信鸽就予以射杀,但是,毕竟还是会有漏网之鱼的。

刘和知道这个时候是需要抢时间的,因此也不管父亲的尸体,随意吩咐了侍女和侍妾帮忙给刘虞收拾换装,自己则带着亲兵立刻出门直奔军营,同时,让人去找魏攸、程绪等人来军营相见,这个时候,必须抢先控制住城里的军队,然后就一切都好办了。

城中的人莫名其妙的看着刘和快马疾驰着在大街上冲过,灵醒的人已经猜到可能出了什么大事了,蓟县说不定就要变天了。

第960章  刘和无能部属离心

刘虞的死讯还是很快的流了出来,不过这个时候刘和已经启动了军队的应急机制,蓟县的重要位置,特别是皇宫已经被重兵把守住了,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想要趁机闹事,肯定会得不偿失的。

一个能处心积虑部下巧妙杀局的人,又岂会不明白这点,现在根本就不是什么政变,不会想要一朝夺权毕其功于一役,这是一起策划周密的政治事件,必然也有严密的后手。

因此,刘和的应变速度快慢与否其实都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最多也就是有些看不清楚形势的异人犯傻干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罢了。

但是,刘和自己却不这么看,他觉得自己应对及时并且正确,接着又紧张兮兮的蹲在兵营里守了两天,终于确定蓟县风平浪静没有任何风波了,这才回到家中,开始为父亲准备后事。

刘虞死后三天,刘和正式的公布了刘虞的死讯,小天子随即下旨刘和袭爵,并继续担任幽州牧一职,一切与刘虞有关的事务,皆由刘和来处置,这个诏旨对刘和是给足了面子的,当然这个面子也不能不给。

不说刘和在准备大办丧事,而张邈等人却也开始空前的活跃了起来。

刘虞一死,不管刘和再怎么安抚,原本刘虞的属下心里还是会难免产生一些想法,这就要靠刘和的个人能力来化解矛盾和收服人心。而刘和却没有对此充分的重视起来,他一厢情愿的认为,这些父亲一手提拔的臣属一定会坚定的支持自己,而且只要自己牢牢的把握住兵权,这些人也不可能翻出什么花样去。

但是,人心是极其复杂的。

鲜于辅和鲜于银兄弟现在就很复杂,负责驻守蓟县的鲜于兄弟,一直都是刘虞的心腹爱将,他们对于刘虞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刘和来到兵营报告死讯的时候,鲜于兄弟毫不犹豫的选择坚定的支持刘和。

但是今天张超替天子送来的一份诏旨却让鲜于兄弟有些迟疑了,因为这可不是别的人,而是天子的诏旨,诏旨中拜鲜于辅为前将军,令其筹建羽林军,负责皇宫卫护,拜鲜于银为左将军,统领蓟县卫尉,负责京城卫护。

这分诏旨代表什么意思鲜于兄弟很明白,天子是在问他们是继续向刘和效忠,还是转而向天子效忠呢?

天子选择的这个时机很好,又或许,这不是天子的选择,而是天子背后的某人在选择,鲜于兄弟忠于刘虞不假,但是刘虞也是忠于天子的,而且还是天子的长辈,跟天子是一家人,因此,鲜于兄弟效忠天子似乎也是没错的。

只不过,这个事情看起来总是不那么妥当,特别是在这个时候,于是鲜于兄弟将诏旨的事情告诉了刘和。

正在忙着接待各方前来吊唁使者的刘和收了不少的礼物,实惠和面子都有了,心情还是不错的,见到鲜于兄弟神神秘秘的将自己拉到偏厅,说起了天子的事情,刘和顿时大怒。

“岂有此理!天子无礼,居然在这个时候弄这些把戏!两位将军必不会被这些小恩小惠收买吧!”

鲜于兄弟尴尬不已,这叫小恩小惠?这可是正二品的武官官职啊!比他们现在的级别高了几阶!作为一个已经完全没落的贵族,能够做到二品可是了不得的事情,这也是对他们身份和能力,以及一直以来为大汉尽忠尽力的肯定,到了刘和的嘴里,怎么变成小恩小惠了!

“公子放心,我兄弟二人虽然粗鄙,但是也知道忠义二字。不过,这毕竟是天子诏旨,而且天子与公子也是一家人,这……”

刘和古怪的看向鲜于兄弟,皱着眉头道:“天子是天子,我是我,两位莫要混淆了,天子不过是个孩子,住在那个宫殿里不能出来的孩子,呵呵……两位完全无需看重这个什么狗屁诏旨,还有这个毫无价值的职位,两位只要忠于我,想要什么得不到呢!”

鲜于兄弟对视了一眼,唯唯应下,然后托词告辞而去,刘和的面色则有些阴沉,换了衣服急匆匆的去了皇宫拜见天子,实则是想要质问天子到底是何意思。

对于刘和的质问,天子回答说是为为了帮助刘和安抚军心,此事做得有些急了,应该让刘和先上表为众将请封才是。见到天子知情识趣,刘和也不以为忤,心情高兴的离去准备上表了。

第二天,刘和与天子在宫中的对话就被流传了出来,这番对话若是私下里说得,那么对刘和来说是天子对自己低头了,但是一旦传出来,事情就复杂了。

首先,刘和对天子的不恭以及行为的跋扈被有人心给夸大了,并且隐隐的向着不忠不义,甚至篡位谋逆这方面给引导。

其次,天子抢在刘和上表之前就抢先给鲜于兄弟下达诏旨难道仅仅是一时心急,好心办坏事么?又或者是天子有什么想法?特别是鲜于兄弟特殊的身份地位,还有,他们两个的任命都是将这两个原本隶属于幽州牧的人从刘和的手下剥离出来,直接隶属于朝廷管辖,这不是夺军是什么呢?

最后还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刘和这个笨蛋不会主动的去上表给自己的部属请封,还要由天子来提醒,这是不是说刘和的政治智慧尚不如一个几岁大的孩子?

在这些谣言沸沸扬扬的暗地里传扬开来的时候,刘和的上表再次让大家大吃一惊,刘和居然只为自己的属下请进爵位,而没有请封官职,这种过分的小家子气真是很难理解。

或许,在刘和的心目中,蓟县的朝廷根本就是一个摆设,因此,去这个毫无实权的朝廷弄什么官职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另外,他只为属下争取爵位,是因为爵位比官职更好听,花费也更少,要知道官职的提升可是要多支出很多的钱粮的,现在的朝廷可是仅仅靠着半个幽州在支撑,当然,方志文也好心的赞助了一些,不过,毕竟朝廷存在本身就是一份意外的开支,所以刘和想要能省则省了。

这个表文毫无意外的又被流传了出来,早上刘和将表文递上去,到了晚上已经是人尽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