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去捞了一些补偿。

当双方阵营的玩家在论坛上开始了口水战之后,大家才发现,这事怎么这么蹊跷呢?到底最后出现的骑兵是从哪里来的,而开始灭掉了高览骑兵的部队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或者这两者其实是一伙?那么他们又是为了什么?

当然了,也有聪明人猜测是从战场消失了的方志文的部队,因为他的部队才有这么强悍,当然,还有另外两支部队也能做到这点,但是,这两个部队吕布和公孙瓒的,都在玩家的视线范围内,所以,唯一的怀疑对象就是方志文。

只是这事根本就没有办法去证实,难道你直接去问方志文,是不是你干的?即使真的有人敢去问,方志文又会老老实实的回答么?

而且,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方志文这么做又能有什么好处呢?这一战,结果是焚毁了颜良的后勤物资,这对于颜良和袁绍来说,并不是什么伤筋动骨的事情,这点物资只不过是前方十万部队的一个月的粮食和部分器械,价值并不是高的难以忍受,虽然不能说是无关痛痒,但是袁绍确实也不会太在意。

这一战的另一个后果是,大量的杀伤了黄巾阵营和朝廷阵营的玩家部队,削弱了双方的实力,还有顺便灭掉了袁绍的一些部队,可是这有什么意义呢?特别是对方志文而言,这有什么意义呢,这两个阵营玩家的实力,根本就不足以威胁方志文的密云,甚至连安国县都威胁不到,那么方志文费这劲干什么呢?

因此,虽然所有人都认为方志文的嫌疑最大,但是却也没有任何指责方志文的理由,至于方志文的部队到底在哪里?他有告诉大家的义务么?

当然,事实真相其实只是大家都忽略了的一点,那就是高览的辎重都烧光了么?那些死伤枕藉的玩家爆出来的好东西呢?难道真的是被后来捡便宜的玩家昧了?

事实上,方志文的部队根本就拿不走那么多的战利品,所以只挑贵重的拿,每一个人身上都装满了东西,看到好东西,就挑挑拣拣的找出个不大好的扔掉,带上那个好的东西,这种痛苦和快乐,实在是让人难忘。

所以别看方志文没有大张旗鼓运走什么,但是,方志文这次的黑吃黑绝对是赚的盘满钵溢,特别是从玩家身上爆出来了各种奇奇怪怪的卷轴和技能书,真是一家笑万家哭啊!

在游戏论坛上,虽然也有人说自己好东西都掉光了,但是这种情况在混乱的战场是很常见的,所以根本就没有人会想着去统计一下,大家丢失了什么,而那些后来的玩家又拾到了什么,也根本不可能统计出来。

同样,被烧成白地的营地里都烧毁了些什么,谁又能说的清楚呢,因此,这个诡异的战斗,以及诡异的骑兵成了游戏中不解的谜题之一,许多年之后,也一直是游戏十大不解之谜的其中一个。

而此刻的方志文等人,正在安国县里修整,至于收获的好东西,除了技能书之类的与个人实力相关的东西,其他都交给李雪音来整理了,而一些有意思的任务卷轴,李雪音筛选会再送回给方志文处理。

而方志文正与田丰等人忙着收集郑县周围的情报,看是不是有机会继啃了袁绍一口之后,再狠狠的给公孙瓒这个小子也来一下,让他知道,郑县这个地方,不是那么好占的,方志文的脖子,更不是谁想都能来卡一卡的。

“郑县驻守的部队不多,不过两万余步兵,其中还有部分是新招募的士兵,战斗力堪忧,如果攻城意志坚决的话,大概三两天之间就能拿下,至于外围县治那数千的援兵,根本就不足为惧,不要说他们不敢出来,就算出来了,我们也可以半途突袭,正好灭了他们。”

赵云指点着地图侃侃而谈,不过方志文却捏着下巴不出声,田丰也轻轻的摇头。

“子龙将军,你可以尝试反过来想,如果我们拿下了周围的县治,郑县的部队会不会去支援,然后……”

“打援!如果,郑县的援兵出来的过多,那么就取下郑县?”赵云兴奋的一拍自己的大腿,显然,田丰的这个想法比刚才他能想到的要高明得多了,只是将先后顺序调一下,结果就完全不同了,谋士就是谋士。

方志文微微的点头,这个办法好,更重要的是,方志文不能明目张胆的去做这件事情,但是,却有人可以做这件事情,方志文要做的,只不过是埋伏在半路上,实打实的好好收拾一下公孙瓒的援兵就可以了。

“写信给刘伯安,让他着人攻击易县、文安和北新这三个县治,写信通知袁绍,让他找人收复郑县,告诉他们我们负责消灭出城的兵力,代价是郑县的一半人口,郑县还是拿在袁绍手里比较好。”

田丰眯了眯眼睛,暗暗的点头,对方志文的想法非常赞同,而赵云则皱着眉头使劲的思索着,想要弄明白主公这么做的真实意图以及好处。

第410章  恼羞成怒的公孙瓒

郑县的易手真的很容易,留守的严纲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轻易的决定出城救援,轻易的被方志文埋伏,更奇妙的是,严纲的援兵居然是有骑兵有步兵,这样的援兵到底是打着什么样的主意出门的呢?

结果是严纲兵败只身逃窜,当然是方志文有意放他走的,拿住严纲杀了也没意思,不杀留着也没用,所以干脆方志文连抓都不抓,直接赶走了事。

然后,袁绍派来的高干轻易的拿下了郑县县城,城里那几千新兵,看到城下的大军顿时就投降了,至于那三个边境的小城,自然落到了刘虞的手里,虽然没什么油水,但是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啊!刘虞自然是笑纳了。

高干很配合的将郑县的人口分配了,然后送给了等在城外的方志文,方志文则转手将他们都送上了船只,直接运送到清河口港,然后出海到乐浪去,这下子死无对证了。

公孙瓒得到严纲送来的消息,气得大发雷霆,关起门来又是一阵折腾,据说还砍了两个美女的脑袋,这货的能耐都用在女人身上了。

对于郑县的丢失,公孙瓒自然是很失落的,或者说很气愤,这背后是谁在捣鬼,公孙瓒用脚后跟想都能明白,除了那个不见了踪影的方志文,还能有谁?

公孙瓒觉得自己已经是个有仇必报的人,谁想到方志文更是睚眦必报的疯子,自己自从与方志文闹了一次之后,这个方志文就盯住自己不放了,处处都跟自己做对,一点亏也不肯吃,从辽东北部到辽南半岛,再到渔阳关塞,现在又是郑县,这个仇可算是结深了。

公孙瓒决定要跟方志文杠上了,大家的实力差不多,凭什么次次都被方志文欺负,这个仇不报,这三番两次的被人打脸,难道就当作没有发生不成?公孙瓒还没有那种唾面自干的厚脸皮。

不过公孙瓒怒火中烧的在地图上看了半天,发现出了辽南那里的几个毫无价值的小城之外,似乎自己在别的地方根本就没有优势,密云、丰宁就不用说了,在那里想占方志文的便宜难比登天,乐浪的话必须先攻占西安平,那个不就是辽南么,其他地方,似乎只有一个安国县,可是安国县靠着自己这点人马似乎也拿不下来吧,至于清河口港,那里有着太多人的利益,公孙瓒不敢去犯众怒。

再说辽南,公孙瓒早就弄清楚了,方志文在那里弄了老大的一片无人区,想要攻占辽南,后勤通道是个大问题,而且辽南的那些城池根本就是空城,只有驻军没有居民,打下来也没有屁用,自己还要分兵防守,养兵不用花钱嘛。

公孙瓒琢磨了半天,发现自己对于方志文,居然是老鼠拉龟……无从下手!

郁闷啊!憋气啊!

公孙瓒气得差点吐血,被人打了脸,却偏偏没法还手,这种憋屈的感觉,差点将公孙瓒折磨疯了,于是,为了心理健康着想,公孙瓒只好牺牲了屋里的摆设,然后还不够,于是再牺牲了两个用旧了的美女。

吓得门口的卫兵胆战心惊,同时也为那两个美女而感到可惜不已。

公孙瓒如此生气,或者说恼羞成怒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被打脸这么简单,而是因为自己在郑县辛辛苦苦的布局被破坏掉,这才是公孙瓒真正生气的原因。

公孙瓒对冀州是有想法的,或者会有人说连幽州都没有摆平的公孙瓒还想冀州,是不是有些过于空想化了!

幽州确实没有摆平,而且看上去短时间内也是摆不平的,但是经过这几年时间与方志文、与刘虞的对抗,公孙瓒终于弄明白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口问题非常的关键,幽州的人口大都集中在西南部,而且人口高度向城市集中,公孙瓒手里有偌大的辽东、玄菟,还有一部分的昌黎郡的地盘,但是公孙瓒手的人口却实在少得可怜。

因此,公孙瓒是空有偌大的地盘,但是却没有充分的利用起来,相反,刘虞虽然地盘不算很大,但是他却占据着幽州近一半的人口,而方志文则致力于掠夺人口,开始的时候从胡族手里抢,后来去青州抢,现在又在冀州抢,归根到底,方志文的政策就是人口政策,甚至他大肆的封官给异人,其实也是为了引入人口。

当公孙瓒明白了这点的时候,时间已经有些晚了,草原上的胡族被方志文抢得差不多了,青州那里现在也已经瓜分完毕,事实上异人势力对人口的渴望一点也不比自己小,看来看去,也就是冀州还比较有机会,黄巾贼的人口数量也不小啊,在冀州就有超过五百万人口控制在黄巾贼的手里,如果能从中分个百八十万,辽东就又多了几个大城池啊!

因此,公孙瓒即使同时开罪方志文和袁家,也要占据郑县,其实就是为了将来能够作为人口物资的中转站,要说他对冀州的地盘有些什么想法,暂时公孙瓒是没有的,毕竟渔阳和辽东的不接界的状态已经让公孙瓒够痛苦的了,他可没有方志文的那种良好心态,对于在冀州经营一个飞地,公孙瓒既没有兴趣也没有本事。

发完了怒气,公孙瓒让人将公孙越和关靖找了来,这两人自然早就打听清楚了公孙瓒发怒的原因,所以对公孙瓒的召见也就不奇怪了。

公孙越和跟他不大对付的关靖看到公孙瓒的时候,公孙瓒已经完全平静下来了,一点也看不出刚才他还一怒杀人,踞坐在案台后面的公孙瓒一手拿着一本书册,一手缓缓的抚着胡须,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公孙越是熟悉自己的大兄的,能看书,说明大兄的心情已经平复了下来,公孙越偷偷的松了口气,老实说,公孙越还是很害怕这个大兄的。

关靖尽管心里有些腹诽,但是也不敢有什么表现,老实说,关靖对于公孙瓒的臭脾气是有些不待见的,可是谁叫人家是主公,你只是个打工的呢!忍着吧!

“两位来了,坐!”

“多谢主公(大兄)!”

“嗯,吾召二位前来的缘故,想必尔等已经悉知了,郑县一失,吾等前番的布局皆成泡影,部队损失事小,吾等的补给据点丧失事大,这事,着实可恨!”

公孙瓒的眼里隐藏的怒火不时的迸发出一点火花,公孙越抖了一下,心里暗自告诫自己,千万要小心说话,不要再次点燃了大兄的怒气,到时候,可就真的吃不了兜着走了!

“大兄,让弟率兵北上,将郑县重新取回。”公孙越的神色坚定,仿佛拿回郑县只不过是一件手到擒来的事情。

公孙瓒瞄了公孙越一眼,虽然这话说得有些大,但是态度还是让公孙瓒满意的,这就是兄弟啊!这才是自己的心腹!

“呵呵,三弟需要多少兵马才能取回郑县?后勤粮草又去哪里筹措?与郑县开战的借口呢?又要如何通过袁家的地盘?”

“这……”

“呵呵。”关靖幸灾乐祸的笑了笑:“主公,郑县现在已经被袁家取回,再拿下来恐非易事,而且此事从中作梗的乃是方志文,若是我军再有异动,恐怕方志文会与袁家再度联手,此非好事!”

公孙瓒默默的点头:“本官也正是担心此事啊!在冀州,我军孤立无援,进则四处皆敌,退而后勤受制,即便本官息事宁人,认下这个哑巴亏,一旦新的冀州军事上任,见到我军的状况,定会以后勤拿捏吾等,届时吾等也不得不为他人手上利刃,为他人做嫁衣裳啊!”

公孙越心里一凛,大兄顾虑的极是,一旦公孙瓒军成为孤军,在冀州这个地方,就真的会被有心人给拿捏住,到时候好处捞不到,说不得还要成为别人手里的工具,白白流血却不得收获,那还不如现在就灰溜溜的回辽东去,埋头使劲发展辽东呢!

关靖眼睛转了转道:“冀州之利在黄巾贼,地盘于主公无益,财货人口以及功勋是我军来冀州的目的所在,同样也是方志文、吕布等人前来的目的所在,而韩馥与袁家,为的却是地盘,这里面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公孙瓒眼神一亮:“韩馥、袁家?”

“对!”关靖肯定的点头,既然有了敌人,而且是自己对付不了的敌人,那么就要找盟友了,关靖很聪明的从根本利益分配上来寻找可能的盟友,这点非常正确。

同时,通过利益诉求的冲突,公孙瓒也明白了方志文为何要处处于自己为敌,整个的思路也就打开了。

“袁家势大,而且与我军在郑县一事上有所冲突,那么适宜合作的对象仅仅剩下了韩馥,韩馥与袁家正在争夺冀州,如果我们倒向韩馥……”

“大兄,可以试试左右逢源的策略。”公孙越的脑袋也不差,既然已经有人将路给开辟出来了,当然要抢先走上去,然后让人家无路可走了!

公孙瓒脸上露出一个赞赏的笑容,似乎对公孙越的说法很感兴趣。

关靖心里暗骂,这个左右逢源的做法确实不错,但是现在公孙越说了,关靖就绝对不能再支持了,关靖不是那种为了大局可以牺牲自己利益的人。

“不可,主公!此事万万不可,周旋在两个强大的敌人之间,首先自己得有坚实的基础,若是在幽州此事可行,但是在冀州,主公的弱点随时会被对方拿捏住,主公意图左右逢源,反而会将两边都得罪死了!此事绝对不可!”

公孙瓒迟疑了一会,关靖心里有些莫名的紧张,手心都有些出汗。

“有道理!此事就麻烦士起去跟韩馥接触一下,看看韩馥的想法。”

“诺!”

公孙越斜了面带得色的关靖一眼,暗暗咬牙,眼里一片森冷。

第411章  郑门子弟

乐南的学宫仍然命名为郑乡学宫,在郑玄到达乐南之前,陈铄就已经在乐南城南的山上,面海背山的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学宫,当然,这也是方志文同意的。

郑玄从海上到乐南,陈铿也专门从乐浪城赶到迎接老师,随同陈兄兄弟一起的,自然还有当地的官吏和士绅,郑玄拒绝了一切迎来送往,直接就住进了新建的学宫,安顿之后,第三日郑玄就开学讲课,从这点上说,郑玄是一个很纯粹的学者。

林闻之也一样的性子,只写了一封信来祝贺,根本就没有来乐南的意思,这两人倒是挺相似的。

国渊、赵商、郗虑等等,还有不少的同门,都是跟随郑玄一起到达乐南的,首要的缘故是继续追随老师,次要的原因则是为了避祸。

来到乐南不久,郑玄的这些学生们就发现了乐南的与众不同之处,这里面自然有陈氏兄弟的功劳,但是更多的在于乐南实施的政策和行政架构。

乐南最大的特点,其实也就是密云和丰宁的特点,就是契约化!凡事都以契约为准,由天神负责仲裁,这种模式其实是所有玩家城市管理中最常用的手法,因为大量的节约了管理成本,也使管理简单化、规范化。

而方志文更进一步,即使是官府徭役赋税,都是以契约的形式进行,凡事先立约再实行,处事断非就变得很简单了,而官府的管理除了日常事务,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事先的立约,也就是立法。

西汉奉黄老,以社会自然形态治国,东汉尊儒学,以礼法对社会形态加以规范和引导,因此,郑玄对乐南的施政是赞赏的,当然,事实也摆在眼前,乐南相对于青州世族横行、巨商垄断的城市,绝对是乐土级别的。

有了老师的赞赏,还有陈氏兄弟这对同门小师弟的样板,再加上这样相对公平的政治架构,让郑玄的这几个得意弟子的心里,有了想要伸展理想抱负的念头。

而整天被方志文催促的陈铄,自然很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一点。

国渊字子尼,被郑玄评价为国器,郗虑字鸿豫,被郑玄夸为通经学,赵商字子声,被郑玄称为博学秀才,比较糟糕的是赵商有点口吃,但是,赵商却是与郑玄最为亲厚的弟子。

当然,还有其他诸如冷刚、孙皓、王赞、崇精、崇翱等同门,这些人的学识和能力就稍差一些了。

如此多的郑玄门下,有了想要出仕的念头,这对于方志文意味着什么陈铿不知道,他担心的是,自己这一系的人马充斥在方志文手下之后,会成为一种颇让人顾忌的党团,就像党人为当今天子所顾忌一样。

说实话,这些人师出同门,互相之间的感情肯定是不错的,如果在政治上结成同盟,确实能够左右主上的决策,而这种政治团体,很快就会与利益寻租结合,形成新的权贵世族,或许,这种情况并非主公所愿意看到的。

虽然方志文一直期待着郑玄的门下精英能够为自己所用,但是当这种期望真的变成现实,并且想要出仕的人数量有些太多的时候,或许这就不仅仅是好事了。

只是陈铿再顾虑,也不能代替方志文的决定,陈铿之前隐晦的问了问老师的意见,郑玄只是回了一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让陈铿明白到,这事不应该是自己顾虑的问题,而应该是方志文这个主公来考虑的,同时,这件事也是郑玄门下以及郑玄对方志文一次考察,或者说是所有密云一系文官对主公的拷问。

“元皓,复希的信你看了有什么想法?”

田丰将信摆在案台上,自己则端着茶盏,一边喝一边斜着眼睛看着书信,听到方志文的问话,笑了笑道:“主公,丰宁城守是崔德儒,清河口港是崔季圭,乐浪是陈正峰,乐南是陈复希,如果丰所料不差的话,主公打算在乐浪郡南再开一城,估计主公属意国子尼,如此一来,主公手下城池,基本上都掌握在郑门子弟手中,主公不怕么?”

方志文眨了眨眼道:“你觉得我应该怕?”

“既然是同门,本来就会互相照应,既然为官,自然就会为自己的家族争利,为官而成党,为政而成族,密云政治结构最重立约,若是立约者都成了党团,主公不怕这些约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