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志文也不客气,扭头朝武安国点头笑了笑,武安国很憨厚的咧着嘴笑了,随后将目光转向甄翔,两人默契的笑了笑。
带着甄翔和太史昭蓉,方志文被孔融拉进了自己的书房内,孔融也不跟方志文客气,一边让侍从上茶,一边指着挂架上的地图道:“志文,情况如何了?”
方志文无奈的摇头笑了笑,拿起边上的笔,沾了点墨汁,很快的在地图上标识了几个记号,然后给孔融大致的讲解了一下现在黄巾起义军的态势,以及周边汉军和当地世族私军的状态,从方志文的标记中可以看出,似乎在冀州西南和东部,都在酝酿着一场大战。
孔融最然不太懂得军事,但是他博览群书,在方志文讲解之后,立刻就把握住了要点。
“这么说,汝南问题不大,黄巾贼主力正在向西面撤退,没有盘踞在平原地区的意思,即使他们收缩起来,也最多在山区依靠地形苟延残喘,至多能保住几个坚城,冀州的局势正在趋于稳定,这两场大战估计就是转入稳定的转折。”
“没错,文举兄说得都对,青州最麻烦,因为青州都是异人的势力,他们在黄巾贼的外围形成了一层层的保护壳,而青州仅剩下文举兄的北海郡了,其他都已经变成黄巾贼的地盘了,将来,青州会成为一个乱战局面,所以汉军很可能作壁上观,将青州四面围住,任由异人在青州胡闹了。”
“这……这可如何是好!”孔融的脸上一脸的忧急,眼睛里尽是血丝。
“文举兄勿忧,不是还有我,还有支持你的异人么?”方志文拍了拍孔融的肩膀,接过太史昭蓉递来的茶水,塞进了孔融的手里。
孔融松了口气,转头看向方志文,一副‘靠你了’的表情,他这种对方志文的信任,让方志文既感动又是尴尬,刚才那话,多少也有些客气的成分吧,不成想这实诚人就这么当真了,不过既然如此,那就帮帮他好了,反正自己也是来弄人走的。
“老办法,将流民分流给我和异人势力。”
看着方志文清澈的眼神,孔融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绝对没有能力养活那么多的人口,如果分流出去一部分,孔融也可以多养活一部分,这也是上次方志文给他出的主意。
果然,方志文的第二句来了:“你继续扩张平寿城,争取将平寿城弄成二级城市,甚至三级巨城,这么一来,就不用担心将来平寿会被攻陷,只要平寿不会被轻易攻陷,那么我、异人的军队就能及时的赶来支援,在知道有我们这些外援存在的前提下,黄巾绝对不敢大举进攻平寿。”
“那其他的县治呢?”
“交给异人吧,将原住民集结在平寿、都县一线上,保护住这条海上通道,平寿就是无法攻破的坚城。”
“我懂了,让异人势力在外围挡灾?”
“对,就是这个意思,同时,我会大举向平寿运送物资,让那些黄巾贼知道我在背后支持你。”
孔融重重的呼了口气,似乎将身上一副看不见的重担卸了下来,整个人忽然觉得轻松了起来,自己无解的死局,在方志文这里,三两句话就全盘皆活,而且为平寿和北海郡的原住民,谋划了一个长远的出路。
“谢谢你了,志文!”
方志文咧嘴笑了笑,伸手接过太史昭蓉手里的茶盏,大大的喝了一口,滋润着干燥的咽喉,舒服的呼了口气,又冲着太史昭蓉笑了笑。
“就这么办,我立刻让人着手去办这些事情,不过还有两个事情要志文协助。”
看着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的孔融,方志文点头应道:“你说!”
“一个,是都县港口的防御问题,我这里无人,只有安国一个人根本没有可用的人手,宗家兄弟要负责都县的防御,所以港口方面我向委托给志文贤弟。”
“这个没有问题,这也是应有之意,港口的最大用家就是我,文举兄忘了?”
“呵呵,好,接着是第二个问题,关于郑乡,既然需要迁移原住民入平寿和都县,郑乡肯定是不能独存的,但是,即使是平寿和都县,其实也并未远离战争,我们这些人是不容退却的,但是做学问的康成公以及他的弟子,还是希望志文贤弟去劝劝,让他们搬到乐浪去吧!”
孔融的这一番话,可是挠到了方志文的痒处,这个可不就是方志文来平寿的最大目的么,跟数十万百姓比起来,郑玄的作用更重要,何况不仅仅是一个郑玄,还有整个的郑乡以及他的弟子呢!
“呵呵,文举兄不说我也会去,到时候文举兄莫要怪我挖墙角。”
“挖墙角!?呵呵,这个词用的好,不过康成公又不是为兄的私物,他去哪里,为兄可是管不着的,只要志文有这个本事,尽管挖去好了,在哪里做学问都是做学问,而且志文贤弟能办起西林学宫,自然也能再支持一个郑乡的,这点为兄可是不会怀疑的。”
孔融的坦荡让人钦佩,不过方志文也不做小人。
“没错,实则我已经让陈氏兄弟和崔琰崔季圭向康成公进言了,结果如何,且看吧,我自然是希望他能去乐浪,不过现在党锢已经解除,或者康成公有出仕的想法呢!”
孔融倒是不敢肯定郑玄没有重新出山的意思,事实上,郑玄现在是党人的一个标杆,或许很多的党人都在等着,或者怂恿着郑玄出山呢,更何况现在黄金乱起,正是一个重新出山的大好时机。
“这个……为兄也不好说,既然贤弟已经派人劝说了,那就安心的等消息吧,或许康成公真的要出仕也说不定,只不过,现在中枢被外戚世族所把持,即使出仕又能如何呢?不说这个,志文,你跟为兄说说,将来的局势会如何发展。”
方志文看着情绪有些低落的孔融,心下微微的叹了口气,随即将这些感慨抛开,指着地图道:“刚才文举兄的看法基本上已经摸到了将来发展的脉络,继续延伸一下,我们就能发现,黄巾贼其实进取不足,守成么,其实也不大可靠,所以,如果我方动用边军和北军五营,加上当地招募的乡勇官军,剿灭黄巾只是时间问题。”
孔融脸上略现喜色,随即又疑惑的看向方志文,看到方志文悻悻的眼神,就知道肯定不会这样顺当。
“不过……文举注意到那天子允许当地官绅招募乡勇的诏旨没有?”
方志文说到这里,停下不说了,等着孔融自己去思考,孔融这么聪明,其实不用说透,只要点到,以他的聪明劲,很快就能想明白这里面的道道。
“嘶!”孔融倒吸了一口凉气,满面怒色的喝道:“真是狼子野心!”
方志文喝了口茶,不动声色的眯着眼睛,孔融的怒气来得快消散得也快,只是一眨眼,孔融的愤怒已经变成了无奈,自失的摇了摇头,孔融嘴里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在念叨什么,然后侧头看了看淡然的方志文。
“志文贤弟啊!为兄真是佩服你啊!你早早的就在根据这个情况布局了,对吧?”
“对,既然不能改变,那就要适应,就要从中找出最好、最有利的应对办法,就像现在的北海郡一样,只能如此,还能如何?”
孔融仰天长叹:“罢了罢了!我也学志文吧,保护好自己能保护的人就好了,其他的也管不了,也没有能力去管。”
方志文嘿嘿的笑了笑,终于扭转了孔融那种死忠的想法了,大善!
“文举兄能这么想就对了,这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非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圣人说达则兼济天下,我想济的一定不是皇家贵族吧?文举兄久研圣人言论,可否为我解惑?”
“呵呵,你啊!不错,兼济天下乃是百姓的天下,孟子云‘君轻民贵’,民不存何来君?君贤则民附之,不贤则去之!吾辈当为民济世,贤弟教训的是!”
方志文眼睛转了转,不能继续掉书袋了,不然就出丑了,要赶紧转移话题。
“对了,文举兄刚才是如何看出冀州将会有两场大战的?”
“贤弟欺我?你在地图上不是标出了记号么,他们三方聚集在那里难道是举行庆典不成?”
“呵呵,原来是瞎猜的!”
“不对么?”
“对是对,不过文举兄是歪打正着,实际上大战的起因是异人,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异人接取了对抗任务,所以这两个地区集结的部队数量高达数百万,不战不成啊!”
“呃……”
第369章 郑玄迁徙
以赵商、国渊、任嘏、郗虑、崔琰、孙乾等人为首的郑门弟子们,都恭谨的站立在老师郑玄的门前,等待着老师出现。
大家都没有说话,只是在用眼神各自交流着,老师突然招他们前来,其实大家心里都有些猜测,估计不是说出仕的事情,就是说迁徙的事情,黄巾事起之后,郑乡此地已经一日三惊不可久留了。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的弟子先后离开返乡,一来是担心自己在家乡的亲人,二来就是有了自己的想法,既然党锢已经解除,心思活的人自然想要出去建立一番功业了。
没多久,两名年轻的侍女将房门拉开,躬身请一众年青才俊进入室内,郑玄已经踞于案几之后等待着大家了,案几上放着几封摊开的书信,崔琰的眼神好,一眼就看到了陈正峰兄弟托自己面呈老师的书信。
“老师!”大家躬身行礼,郑玄从书信中抬起视线,温和的笑着让大家坐下,大家都面对着老师正坐,仿佛在上课一般。
郑玄楞了一下,不由得笑了起来,抚了抚胡须道:“今日并非讲学,大家无需如此。”
不过,学生们还是没有动窝,就这么跪坐着等待着老师发话,郑玄有些无趣的笑了笑,或许林闻之那个老狐狸说得对,自己是太死板了一些,看看这些学生,一点活泛劲都没有,不过却有着超乎寻常的稳重,这样的学生好与不好还很难说呢!
“好吧,为师近日收到了一些书信,如今黄巾乱起天下不靖,天子也下诏解除了党锢,于是有人劝为师出仕,也有人劝为师北上避祸。嗯……今日请各位前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想法。”
下面的学生们暗道一声果然,然后将目光不由自主的投向了赵商,因为这是一个习惯,平时回答老师问题的主力选手就是赵商,也是老师最为亲厚的学生。
赵商瞥了大家一眼,平时探讨学问自可畅所欲言,此刻论及前程,岂可妄言!问题是大家这么一弄,郑玄的目光也不自觉的落在了赵商身上,也罢,平时都是纸上谈兵张口就来不负责任,现在就务实一下,看看自己所学的东西是否有用吧。
赵商咬了咬牙开口说道:“学,学生以为老师不……可出仕,应该北,北游!”
赵商有点口吃,不过慢慢说的话不是很严重。
“哦?子声此言可有说法?”郑玄微笑着追问了一句,看起来似乎并不反感这个说法,但是也没有明显的支持的态度。
“老……师,不出仕的原,原因有三,其一,如今朝……堂轮于世族外戚之,之流,后宫秉持于……阉宦权,权臣之手,入仕则陷于政,政争之中,不……仅难以伸展抱负,更有可……能招致祸患;其二,老师学,学问高深,无出其右,奈何为人却,却过于耿直,太容易得……罪人,若是在乡,乡野教书育人还好,入朝为官却,却是自取其祸;其三,那些推……举老师出仕的人,心里怕,怕是也没有安什么好……心,不外乎是,让老师来做出,出头的椽子罢……了。”
赵商好不容易说完这篇长篇大论,平时少见他这么多话,而且内容真是言谈无忌,居然将老师当不得官的话都说了出来,边上听着的学生们心里是又好笑又羡慕,这个赵商更不能当官,否则跟老师是一样的下场,怪不得老师很喜欢赵商,闹了半天是因为这两个人的性格本就很相似。
郑玄眯着眼睛缓缓的抚着胡须,既不反对也不赞成,赵商看了老师一眼,吞了口口水继续说道:“至……于北迁,现,现在青州不靖,各郡均已陷入黄,黄巾贼之手,若是再有迁……延,黄巾贼一旦进……入北海郡,到时候,事情就一,一发不可收拾了,朝廷还是用书信征辟老……师,这些黄,黄巾贼可是只……会用绳索刀枪来,来征召我们的。”
“呵呵……”赵商的话引起大家的一阵轻笑,赵商自己也咧了咧嘴角,不过这话并非是笑话,而是事实。
“子声的意思为师了解了,其他人呢?”
大家互相看了一眼,国渊、郗虑一同说道:“学生等唯老师马首是瞻。”
“滑头!难道你们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么?公佑,你说。”
孙乾挺直了身子,略微迟疑了一下道:“学生以为,此大有可为之时,既然学得本领,自然应该施展出来,岂能一生终老山林?国乱而避、治而出岂不是避难就易?学生以为,迎难而上方是君子所为。”
“公佑的意思是让为师出仕了?”
“不,学生说得乃是自己,老师……正如子声贤兄所言,老师的专长乃是教书育人也!”
“呵呵,公佑有大志向,必能成就一番功业,公佑自去,无需担心为师。”
“是!”
“鸿豫呢?”
郗虑眯着有些狭长的眼睛回道:“鲲乘以水,鹏浮于风,学生待风生水起之时而动,君子自当名扬万里!”
郑玄嘴角动了动,缓缓的说道:“君子厚德以载物,鸿豫当谨记。”
郗虑微微一凛,低头恭谨的道了一声‘受教’。
郗虑低头的时候,没有发现身边的学兄学弟们都忌惮的扫了他一眼,一个大言要借势而起的人,还是小心一点的好,再说平时这个郗虑做事就有些不择手段,若是真的给他一朝得势,大家还是躲远一点比较安全。
“季珪,你呢?”
俊朗的崔琰淡淡的一笑,胸有成竹的说道:“学生以为当今天下不靖,乱世将至,既然学有所成,自当身担道义,不能解万民于倒悬,也应致力于安稳一方,护持这世间的一点元气。再者,学生尚有族人亲厚,岂能独善其身,必以身践行,不能光宗耀祖,也当护持诸人富贵安康!”
“善!季珪孝义双全足为楷模。”
“多谢老师夸赞,琰惭愧!”
“季珪将何往?”
“学生受丰宁太守方志文之邀,欲往渤海清河口一行。”
“可是那清河口港?”
“正是。”
郑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微微点头道:“那方志文虽是一个军汉出身,行事却颇合圣人之意,更兼性格坦荡大气,当有一番作为,季珪相助与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崔琰略微惊讶的看向老师,老师一向不待见方志文,却没有想到会如此推崇与他,要知道郑玄这人嘴巴很严,从不轻易的评价谁,崔琰听过的一个是赵商,说他有博学秀才,另就是国渊、任嘏,一个称国器,一个赞有德,其他的就是林闻之老师了,称为老狐狸。评价方志文坦荡大气,说明老师是很看好方志文的,为何却不与之相交呢?真是奇怪。
郑玄看着崔琰的疑惑,淡淡的笑了笑不予解释,缓缓的开口道:“大家的想法为师大致了解了,若是有志于仕途的,为师会写书信推荐,若是要回乡的,为师赠书相送,为师已经决定迁居乐浪,正锋和复希具言已在乐南建立学宫,等待为师前去主持,为师已经回信答允了,若是还想跟随为师苦研学问的就一起随为师东渡,如若想要携带妻子族人亦可,如今复希安排了大量的海船在都县港口,大家可使家人往都县聚集。”
学生们各怀心事告退而去,郑玄看着案几上的几封书信,轻叹了一声,郑玄虽然专心学问,但是可不是个书呆子,又怎么会看不出那些拱他出仕的人心里打着什么算盘,这次郑玄下决心东渡,其实就是有摆脱这些人的意思。
否则他还可以选择南迁或者西迁,只是这么一来就等于是送羊入虎口了,总有一天会被他们给算计了,方志文这人虽然出身低微,但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从来都不强人所难,自己不见他,他也就是在远处腹诽几句,从来也没有对自己有什么怨恨,这样的人,郑玄是比较放心的,而且又有林闻之和陈氏兄弟担保,郑玄才决定搬迁到乐浪。
当然,还有一个更大的理由,就是方志文给乐浪的定位,一个郑玄派系的试验田,一个政治团体的老巢,这种诱惑,对于郑玄这个传统的读书人还是很巨大的,正如崔琰、孙乾所说,学有所成,必定有施展的欲望,郑玄又岂会没有?
接到陈铿书信的时候,方志文正在返回都县的路上,得知郑玄决定北迁,方志文立刻将原本正在向清河口港集结的赵云部调来都县,然后与其汇合南下高密,方志文决定亲自护持郑玄一路北上,不管他待不待见自己,方志文该做的姿态还是要做的,更多的是想趁机接触郑玄的那些弟子。
另外,方志文担心这种好事岂会没有阻碍?特别是现在这个当口,郑玄北上绝对会触发大型任务,黄巾军的人肯定也会对郑玄有所觊觎,至于玩家,那绝对可以用疯狂来形容,要知道,天下人才库一在颍川,二在高密,抢人才岂可落人之后,特别是现在投身黄巾的玩家,现在可是合法绑架人才的时机。
说不定郑玄再迟点决定北迁,就会被青州的玩家部队给淹了。
所以,方志文才紧急调赵云的部队前来,加上自己的一万本部,两万部队应该能护得郑玄周全,只要到了海上,就安全了。
同时,方志文也立刻让香香和谢淑雯关注有关郑玄的任务,一旦出现了郑玄任务,立刻汇报,这事现在就是头等大事。
第370章 劫夺郑玄的任务
方志文猜测的没有错,幸好赵云到来的速度很快,由于时间紧急,赵云的部队下船之后只是略作休息,就跟方志文一起迅速的南下,因为系统的任务已经出现了。
劫夺郑玄的任务由黄巾阵营发出,相对立的任务则有朝廷方面发出,这个任务绝对不是孔融发出的,而是系统自主发出的,也就是说,这个事情从头到尾都是智脑在其中上下其手,显然,智脑是不大满意方志文在其中操作,令郑玄轻易的离开北上,这不符合游戏精神,所以必须要将这个重要的事情充分的让玩家参与。
方志文倒是没有什么不满意,参与就参与呗,说不得自己还能大杀一通,现在杀死敌对阵营可是大爆哦!虽然原住民没有这个待遇,但是香香也是可以接任务的,然后方志文很轻松得将这次部队的主将设置为严筱湘,别忘了,严筱湘可是有着很高的军职的,所以足以统帅这两万部队。
见到方志文率领两万精锐骑兵匆匆返回平寿,孔融有种哭笑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