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键是……你能把握住自己的心么?”

谢淑雯笑了,或许以前她不敢说,但是现在她知道了,有很多东西都比利益珍贵:“当然能了。”

白馨予抬起头笑了起来,点头道:“随你!”

第328章  崂山贼

胶州湾周围有两座大山,东北方向的崂山和西南方向的五莲山,两座大山隔着胶州湾遥遥相望,五莲山范围很大向西向南更是与沂蒙相接,而沂蒙在东汉的时期就是东泰山,所以,要说五莲山也算是泰山的余脉,似乎也说得过去。

李元志和谢淑雯背负着重要的使命,拿下胶州湾周围的控制权,看上去似乎不难,整个胶州湾周围也不过是两三百里方圆,而且,是属于人烟稀少的地区。

但是也正是因为人烟稀少,这里就成了盗贼的乐园,五莲山的方向不必说了,背后就是连绵千里的山区,在那种地方,要是有人跟你说没有山贼,那家伙绝对就是山贼,所以五莲山区的山贼不但多,而且还很强,不但有原住民,还有大量的异人,是名副其实的贼窝。

至于胶州湾,既然后世就是一个良港,现在又是一个没有什么人烟的所在,所以,这里就成了海盗的老巢,盘踞在这里的海盗,没有十万也有八万,特别是现在南粮北运的航道被打通,海上的船只多了许多倍,这也促使海上的海盗急速的发展了起来,胶州湾由于地处偏僻,当地官府又不管理,所以就成了现在这种壮观的海盗巢穴了。

剩下,就是崂山了,崂山不大,方圆不到百里的地界,所以也养不出什么像样的山贼,异人都不大看好崂山,没有战略纵深嘛,遇到官府的官兵,崂山屁大的地方,连游击战都不好打。

但是,崂山看在李元志和谢淑雯的眼里,却是非常合适的一个地方,首先崂山靠海,可以直接的在崂山下建立港口,接受周泰的补给和支援,另外,崂山的山贼势力简单,非常容易吞并,最后,自然是李元志强悍的战斗力,根本就无需惧怕当地的官府,周围两百里只有一个不到十万人的小城,倾城而出怕也不是李元志的对手。

与其说是李元志担心官府围剿,还不如说官府应在时刻担心李元志攻城。

李元志手下加上他的亲卫,可是足足有九千将士,加上谢淑雯的一千人,他们合共带着一万部队,由周泰从乐浪将他们直接送了过来。

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李元志没有采用全部骑兵的配置,而是三千骑兵,五千重弩兵,两千刀盾兵,因为他们不仅仅是要打击敌人,还要占据地盘,采用这种骑步搭配的复合配置部队,更加适合在山区执行复杂任务。

夜间从海上登陆之后,李元志立刻要求部队就地警戒修整,天一亮,最早下船的骑兵部队立刻出发,包围隔绝整个崂山山区,随后,李元志和谢淑雯带领步兵,分成几个方向,以无可阻挡的气概横推了整个崂山地区。

以崂山当地的那些个小股山贼,最大的贼伙不过五百人,碰到这种武装到牙齿的精锐战士,基本上是一触即溃,不是投降就是逃散,但是现在崂山外围被轻兵封锁了,这些人最终也没能逃掉。

接下来就简单了,李元志找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山谷,将这里五个谷口一堵,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山寨,命名为崂山寨,谢淑雯来做寨主,将从各个山贼营地抓来的贼人的家眷和妇孺都集中起来,也有四五千人,加上投降的山贼,也差不多过万了。

一天时间,崂山就悄然变色,被李元志和谢淑雯统一了起来,两人中谢淑雯负责内务,率领七千步兵驻守山寨,建立有限的补给和生产能力,并且训练被俘和投降的山贼,使他们成为镇守山寨的民兵。

李元志则负责对外,带领三千骑兵部队,在崂山周围建立侦骑网络,扫清周边的野怪和山贼,甚至连比较靠近崂山的海盗港口,也被李元志占领了一处。

崂山的事情有些让人猝不及防,等周围的官府和海盗们发现身边忽然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时,李元志和谢淑雯已经稳稳的在崂山上站稳了脚跟。

随后消息比较灵通的海盗和山贼,知道了这是一股太平道的势力,现在太平道的势力大肆在山区活动,扫灭整合山区内的盗贼已经是绿林道上俱知的事实了,在泰山,太平道闹得更加欢实,虽然也有很多山贼不买太平道的帐,但是细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

太平道那些受过方志文正规军事训练的将士们,已经成为了太平道军事力量的骨干,有了这些骨干,一般的山贼哪里还够看?即使像泰山贼臧霸之流,也只能暂避其锋芒,甚至在考虑要不要投身轰轰烈烈的太平道运动了。

有了太平道的虎皮大旗,谢淑雯和李元志的行为到不觉得特别碍眼了,至于当地的官府,除了白天黑夜的担心李元志会不会来打劫,什么事都不敢做,去剿匪?开什么玩笑,那大批的山贼拿什么去剿,用这城里不到五百的老爷兵么?

至于向上司和朝廷汇报,那不是纯粹给自己找不自在么?要是上司办你一个整治地方不利,你就有苦无处说了,所以,只要贼人不攻城,那么就当作看不见好了,反正关起城门来,城里也是一派和谐的。

至于奏文,粉饰太平你不要说不会啊!

虽然崂山贼的存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但是当地官府,大多数在胶州湾扎根的海盗,以及周围的大小山贼门,也都只能承认这伙太平道贼众的存在,但是,这里面还是有聪明人的,特别是异人。

在胶州湾的海盗伙中,有原住民也有异人,但是随着异人的成长,原本原住民一枝独秀的海盗窝,变成了异人一家独大的情况,不过,异人从来都不团结,所以在胶州湾的海盗们被四五个比较大的异人势力把持。

这里面,有一伙名叫纵横七海的海盗团伙,是距离崂山比较近的一个异人势力,这个海盗团在现实中,是一个航海以及探险爱好者协会,在这个超过五千万玩家的游戏中,这些人属于高端玩家。

只是,他们不是以争霸为目的的行会,而是以海洋探险和海洋贸易为目的的行会,说他们是海盗也没错,不过他们的主业应该是武装海贸,以及远海探险。

这些人在现实中并不差钱,但是却不会大把的扔钱进来,那样就失去了游戏的乐趣了,他们做海盗也罢,做海贸也罢,最终的目的还是远海探险。探索大海本身就充满了成就感,而且,这个游戏在海上还设置了大量的冒险副本,增加探险的乐趣,所以,类似纵横七海公会这样的行会,并非是凤毛麟角,而是大有人在。

纵横七海的会员,多是三十多岁的成员,玩游戏的时间段也不固定,但是这不代表他们的游戏水平差,恰恰相反,他们的游戏质量相当的高,除了雇佣异人之外,他们花本钱培养原住民,在他们海盗团里,阶位最高的不是异人,而是一个原住民,五阶的水军将领蒋钦。

此蒋钦到底是不是那个蒋钦不好说,但是,他是实打实的五阶水军将领,这个可不是假的。

“老王,你怎么看?”

被称作老王的,就是纵横七海的老大王贲,这个略微有些发福的黑壮男子,眯着细细的眼睛沉思了一会道:

“不好说,不过,我看这些人不简单,首先他们是怎么来的?其次,他们的步兵我不知道,但是骑兵无疑是精锐,三千精锐骑兵,在太平道里恐怕也是排得上号的牛人,但是这个崂山寨的贼头是谁?打的旗号是‘谢’‘李’,你们谁知道太平道里面有这两个姓氏的大能?”

一个面白无须,眼神温和的男子道:“‘谢、李’都是普通的姓氏,而且是真是假现在也说不清,从道上传来的消息肯定不是假的,只是太平道原本就良莠不齐,更何况,还有可能是玩家,最近太平道政策剧变,大肆吸收玩家加入,在泰山、太行、和汝南也正在发生着跟崂山一样的事情。”

“你是想说,太平道要发力了?”

“很有可能,但是,崂山的事情不能孤立来看,崂山怎么说都是一个小山,如果这些崂山贼出现在蓬莱山我倒是觉得不奇怪,但是在崂山……”

“我明白了,是胶州湾,他们看上胶州湾了!可是,太平道有水军么?”

“不好说,或许不是太平道的水军,而是太平道需要一个海港,以获取跟外部贸易的出入口。”

“那对于我们……”

“如果是你来主持太平道,你打算如何对待胶州湾的大群海盗呢?”

“消灭或者招安!”

老王叹了口气,看来胶州湾这个地方不能再呆了,问题是纵横七海是从长江口被江东世族赶到胶州湾的,现在眼看着又要被驱赶了,对于海上玩家的行会来说,还是缺少官方的身份啊,没有陆地上的根基,这些行会只能以商会或者海盗的身份存在。

如果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海港城市,那该有多好啊!

“其实,我有一个不大一样的想法。”一向比较少话眼镜男插嘴道。

老王笑了笑道:“你说!”

“我觉得,这事的关键在于,这些崂山贼是怎么出现的?还有,他们那么多人,后勤补给怎么办?”

“这……”

老王眼神一凝,这事似乎还真的有些蹊跷啊!难道,崂山贼身后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力量?可是在能在这里出现的水军力量,除了江东世族的战船,就只有最近在渤海十分活跃的乐浪水军,难道……

第329章  狼狈的太史慈

太史慈很狼狈,首先他没钱了,其次,他不敢公然的出现在城镇里,因为他此刻是被通缉的。

这事弄成现在这个样子,说来还是有些话长的。

事情要从东莱太守说起,东莱太守与青州刺史有隙,至于为何有隙?又有什么样的冤仇?这个太史慈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这些世族之间的事情,是很龌蹉和复杂的,知道了也没什么意思。

但是作为太史慈的上官,又对太史慈相当的优渥,东莱太守有难,太史慈还是愿意出把力的,何况这事还真的就是属于他的业务范围的。

事情的起因在于奏章,对于今冬出现的百年不遇的大雪灾,按照道理,是每一个地方官都要上奏朝廷,说明当地的情况以及提出应对措施的,自然,青州刺史也是要上奏的,只是,原本走走程序的事情,现在去出现了变故。

根据刺史府里的内线传来的消息,刺史大人的奏章里,狠狠的将东莱太守批了一顿,不管真假,将能找到的黑锅都扣在了东莱太守的头上,这东莱太守一听就急了,思谋之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自己也写一个奏章,先将那些烂事说清楚了,那么等朝堂里的大佬和天子看到刺史的奏章时,就会明白刺史的险恶用心,虽然不能说完全免责,至少能有个缓冲的机会。

只是,这刺史的奏章已经送出,而东莱太守的奏章还没写,如何又能赶在刺史的奏章送进尚书左氶之前送达呢?

于是,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太史慈的身上,为了报恩,太史慈义冒着大雪,无反顾的踏上了进京的道路。

一路上太史慈是昼夜不停的赶路,好不容易追到了京城,但是,刺史大人的奏章,已经在尚书左氶署衙门口排队了,这个时代,奏章可都是竹简,所以,是需要用马车或者牛车来运送的,一个刺史部的奏章是很多的,满满的一马车,而为了准时的上交这些奏章,各地的奏曹使者都是天没亮就在尚书左氶署衙前面排队,等着尚书左氶署衙开衙就去上交奏章。

太史慈见事情已经危急了,于是一咬牙,决定豁出去了,他假称也是来送奏章的,跟青州刺史府的奏曹使者闲聊,趁着他不注意,将手里的灯笼打翻在马车里,纸质的灯笼顿时烧了起来,马车内的奏章可都是易燃物品,等惊慌失措的奏曹使者跟太史慈两人,用地上的积雪将火扑灭,才发现,马车里的竹简绢帛都已经烧的烧、湿的湿了。

奏曹使者定神一看马车内的惨状,顿时如丧考妣,这,弄损奏章,是死罪啊!

太史慈更是趁机吓唬奏曹使者,说是自己闯了大祸,定然是要处死的,所以准备要逃走,那已经六神无主的奏曹使者一听,立马就要一起逃走,于是太史慈两人趁着天黑,赶着马车立刻溜走,到了冷僻的巷子里,将马车扔掉,让奏曹使者乘马朝东门,自己则朝北门分开逃走,等天一亮,就赶紧出城逃命。

不说吓得快要尿裤子的使者自去逃命了,太史慈却立刻折返公车署门前,等到天亮开衙,将东莱太守的奏章递了进去,取了收凭立刻转身跑了,等他出了城,马上朝青州回返,路上就知道自己被通缉了。

太史慈就是在匆匆出城的时候收到了老母的来信,得知家中房屋倒塌,幸好母亲已经被方志文接走,心里大慰。不过此时太史慈忙着逃命,心里也乱哄哄的也没有个决断,所以没能立刻回信,直到两天后,太史慈凭着一双脚远离了京城的区域,躲进了山野不见人烟的地方之后,才放松下来,给母亲回了一封信。

之后他还给方志文也写了一封信,告知了方志文自己现在的窘境,方志文立刻给甄姜写了封信,让她无论如何尽快安排就近的甄家商社想办法跟太史慈联系上,给他送去马匹钱物。

甄家的人单人匹马,另外牵着一匹普通的战马来到与太史慈约定的地点,这位裹着皮大衣的小商贾,看到的正是极其落魄的太史慈。

看着野人一般的太史慈,这个在甄家商铺里面负有特殊使命的掌柜,不由得有些好奇,这个人到底是什么身份,居然让甄家的大小姐,密云城的女主人如此关注,下达了十万火急的紧急命令。

太史慈得知母亲和堂妹已经前往密云城,心下顿时安稳了下来,他一直担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连累到亲人,所以方志文的出现应该说是非常的巧,也非常的及时,由于担心母亲与堂妹的安全,太史慈几乎没有怎么犹豫就同意的母亲前往密云。

当然,之前太史慈曾经答应过方志文将会投效也是一个原因,虽然现在他还不知道东莱太守会如何对待自己,但是这次为了报答东莱太守,几乎将自己的性命都搭上,而且完全牺牲了自己的前途,也算是对得起东莱太守了。

所以太史慈得到马匹和钱物之后,没有再犹豫,而是隐名埋姓,寻路直上密云。

到了密云城之后,太史慈没有跟家人联系,而是鬼鬼祟祟的先跑到方志文的府邸,先去求见方志文。

“大哥,子义多谢大哥援手之德。”

一进院子,太史慈就对着喜出望外迎出来方志文深深的行了个礼,抬起头却看见方志文身后站着,穿着一身精良的甲胄,正在给自己做鬼脸的堂妹,心情就有些纠结了。

自己小心翼翼餐风露宿的一路潜行,谁知道到了密云城,方志文倒是大方的很,完全不加掩饰的将自己请进府里,然后他就看见了与大小姐香香,还有另外一个小女孩一起出现的,英姿勃发一身戎装的堂妹。

“子义贤弟,你这个礼节也太多了吧,什么援手之德啊,兄弟之间还算这些?而且你既然叫我大哥,还这么生分做什么?”

方志文笑呵呵的扶起躬身行礼的太史慈,心情十分愉快的说道。

“是呀子义大哥,我跟昭蓉姐姐也是姐妹相称的,从来都不计较,你还这么客气多礼,似乎特别别扭啊!”

一番话说得太史慈老脸通红,被大小姐这么一说,刚才太史慈的一番客气和恭谨,倒是显得有些做作了。

“好了,走进去一边喝茶一边说说你在京城的壮举!”方志文一把拍在太史慈肩膀上,用力一揽,将太史慈推进了屋里,也缓解了他的尴尬。

女孩们互相看了看,嘻嘻的笑了起来,也一起跟着进了房间。

“这个秀气的丫头是子龙的妹妹,跟你妹妹一样,不爱红妆爱武装,她们正商量着要弄一个女兵营出来。”

太史慈赶紧直起身拱手行了个礼,赵娴微微红着脸还了一礼。

方志文亲自倒了茶水,一直推到太史慈面前。

“喝茶,说说你在京城到底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弄得要被全天下通缉?不会是去刺杀阉宦了吧?呵呵。”

太史慈尴尬的笑了笑,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滚烫的茶水和室内炭火的暖气,驱散了身上的风寒。

太史慈在大家好奇的目光关注下,缓缓的讲述了自己所做的一切,从事情的起因,一直讲到最后逃出京城,狼狈的在山野里徒步了数百里,然后才在方志文的帮助下掩饰身份来到密云。

“哇塞!子义大哥好厉害,居然能及时的想出那个办法!”

另外两个女孩也有同感,方志文则默默的摇头,显然对太史慈为了一个没出息的东莱太守拼命而觉得实在不值。

太史慈则被几个女孩的眼神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这种事情,似乎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吧。

“子义这事……算了,事情已经过去了,子义你也算是报答了东莱太守的关照之情了,现在子义可以正式来密云出仕了吧。”

“大……大哥,我现在可是被通缉的犯人,怎么能在密云城出仕呢?这不是给大哥招惹麻烦嘛!”

太史慈急忙反驳,他到不是不想出仕,而是真的担心给方志文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哈哈……会有什么麻烦?谁要找麻烦,尽管让他来找,我倒是想看看谁能找我的麻烦!”

方志文手臂一挥,完全不在意的大笑着,在方志文的一亩三分地上,谁要来找麻烦,那不是能用嘴巴来找,得用手里的刀枪来找,放眼大汉,似乎现在还暂时没有这种能给方志文找麻烦的人。

“就是,如果有人要找麻烦,让他们带着军队来,否则一概不予理会,嘻嘻!”

香香仰着小脸得意的说道,让太史慈惭愧不已,自己还不如个小姑娘大气。

抬头看着方志文爽朗自信的笑容,太史慈忽然觉得自己有些丢人,自己是空有一身的本事却不得伸张,埋没在一个小小的县城里,做着没有出头之日的小吏,到头来,为了报答那提携赏识之恩,弄得自己隐姓埋名的如同丧家之犬一般惶惶不可终日,甚至还会祸及家人,这人活得如此的憋屈,还真不如不活了。

看看方志文这样的洒然和自豪的活法,看看堂妹容光焕发的样子,太史慈是真正的想明白了,不能再这么蹉跎下去了,不是为了报答谁,而是应该为自己,也要好好的活上一回!

太史慈:(字子义)弓骑将(队长)所属:方志文

等级68(近卫军左军将军)

统帅:88

武力:89

智力:65

政治:36

魅力:80

忠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