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泱泱大清-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子,这么说,您这次见那厮,只是您自己想见?”囡囡小手探入费扬古胸膛,不安份地摸摸抓抓起来。小姑娘来气了,这翠姐姐居然骗自己。

“只有阿大仨人和影子卫,我才能信任,别人,我都不信。”这些人都是自己选的,要么是从小跟着自己,要么是自己精心挑选而出,绝对对自己忠诚。

“那囡囡呢?”囡囡将小嘴凑到费扬古耳边,哈呼着热气。

“不聊了,安心睡觉!”费扬古感觉胸膛上四处游动的滑腻,耳边的温暖诱惑,快将自己最后的理智击垮了。

自己居然是萝莉控?不想了,快睡觉!不然真要擦枪走火了。

两床棉被,构筑了此事费扬古和囡囡俩人在这京畿乱地的窝,京师戒严,要想进城,得混进明天的车队,今夜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只好在这地窝子里将就一晚。还好俩孩子在辽东苦寒地呆久了,这京师天气远远比不上辽东,所以还能承受得住。就是这小妮子不知怎么回事,居然已经开始怀春了,让我们的费小胖忍得好痛苦。

外面,是漆黑的夜幕,冷冽的寒风,以及各种危机潜伏,当然,还有四散于费扬古周围的影子卫,正忠心保护者自家主子的安危。

PS(群里今天出现一段很好玩的对话,和大家分享下A:求问怎么描写一种发现不了却真的存在的声音?

B:有鬼

A:我要的是句子

B:有鬼啊!

第二十九章    大宝,天天见

六年前,满洲出了个商行,叫“大宝”,其实在它刚出现的四年,“大宝”很低调,是的,非常低调。除了大力招收一些辽东年轻汉民进行培训外,基本就不做别的事儿了。

其实那个时候,努尔哈赤草创大金政权,整个满洲正处于由部落向国家刚刚过渡时期,所以很乱。这个乱,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有一个方面就是“走私”!除了以后金政权为名义的交易外,还有由各个王公贝勒自己进行的“走私”,依靠自己的私兵进行“走私”活动,不过对于这个,整个满洲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都这么做,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所以这个“走私”是合法化滴,不会有人出来查你抓你。

不过,那个“大宝”商行,除了训练账房先生,就是训练行脚商人,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精神发扬到极致。

在那个时代,商人的社会地位是很低贱的,中原王朝认为,只有愚农才是最好的子民,所以对待商人这个群体是百般限制。在当时的满洲,自然还没发展到去鄙视商人的“高等层次”,但是满洲人似乎就天生脑子里缺根弦,那就是行商,这根弦到后世依然没给补上。后世满族出了很多演唱家,舞蹈家,表演家,文学家,可是就是很少听到什么商业家。所以当时的满洲王公贝勒们都只是随意招俩个识字的人,就领着自家护卫护送着货物去交易,仍然没有脱离这原始的商品交换。

“大宝”会继续沉寂下去吗?那个他背后的小胖子会让它就这么沉寂下去吗?

朝鲜李氏王朝就是一个开着妓院的老鸨,东营人来了,被强行那啥了,老鸨子就哭。然后大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帮老鸨子把不文明的客人给打跑了。

接着,崛起的满洲人来了,朝鲜老鸨子再次被强迫那啥了,然后继续哭,这次大明没敢拔刀相助,因为处于王朝末期的大明王朝已经没能力去做好事了。袁督师分析了形式后,果断看着朝鲜继续被强迫。朝鲜哭了一阵,发现大明哥哥不来帮自己了,没事,那咱就喊满洲哥哥吧。朝鲜向满洲称臣!

后世很多事后诸葛亮想当然地批评袁崇焕见死不救,看着朝鲜盟友被吞并掉,可是袁崇焕拿什么救?

有的诸葛亮还算有点臭皮匠的脑子,提议,袁崇焕不应该直接去朝鲜和满洲八旗硬碰硬,这样打不过。应该直接突袭满洲老巢,围魏救赵!

好方法,袁督师如果真的这样子做,这局面肯定就会有大变化!这明末清初的格局就会大变样!

原本大明还能过后眼残喘十几年,现在肯定一两年就呜呼了。

朝鲜离满洲很远吗?满洲骑兵回援老家需要爬雪山过草地?

当袁督师带领着关宁铁骑和一杆辽东精锐刚刚出现在满洲腹地时,还没扯开嗓子吼俩声“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表示兴奋,估计就可以看见从朝鲜回援的满洲兵已经将自己包围了。

另外朝鲜就像老鸨子,平时不接客,但是如果客人强烈要求,也会半推半就随了客人的心意。满洲打朝鲜很费力?全族动员?家里空了?似乎没有啊,貌似还有一大半的力量留在家里。

也就是说袁督师去袭击满洲“空巢”,“空巢”里有五万左右的八旗精锐等着你来袭击。

(切莫忘了,还有吾等满洲婆姨!)

好吧,满洲女子也善骑射,就算没有男子英勇,但我估计抵算一个普通明兵,这么一算,袁督师风风火火去围魏救赵,将会面对皇太极亲自坐镇的十万大军,背后还有从朝鲜返回抄后路的阿敏岳托等猛将!

天时地利人和,你占了哪个?

(大宝:不是介绍我吗?你偏题了!”)

嗯,总之朝鲜被强迫了,和满洲建立了“兄弟之盟”,等于低头认错,并非认主。因为皇太极将强令阿敏召回,要不然,依着阿敏的意思他是得将李氏王族赶出朝鲜半岛,自己称王的。

战争,是最好的洗牌!利用这次战争,“大宝”向满洲王公贝勒们展示了俩字:专业!

首先“大宝”训练的各种专业人士全速出动,贿赂,威胁,强迫,搭成了一支简易的网络,然后各路账房先生和行脚商人全部涌入,将这个简易的网络彻底凝实,在其余王公都只是雇佣这么一俩个识字的人张罗自己的走私生意时,“大宝”商行就已经跑步进入后世现代公司般的分工运作,当年邓爷爷告诉我们好的制度可以创造并且解放生产力,这就是“大宝”成功的秘诀。“大宝”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朝鲜到满洲这条线上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猪胖了后,就准备杀了,这是不变的定律。是的,我们“大宝”胖了,就开始有人惦记着了。先是想将这个商行拉到自己名下,我给你保护,你给我赚钱,多划得来啊。可是热恋贴了“大宝”冷屁股,人家不鸟你。

然后,有一些王公就开始派手下去砸场子了。原因很简单,整个朝鲜市场份额就这么大,你都吃了,这吃相也太难看了吧。但是,自从某个小胖子屁颠屁颠地去找了某个排行老八的哥哥后,那些想挑事的发现,“大宝”有了许多护卫,这些护卫有个头目,很厉害,叫鳌拜。然后,准备砸场子的人,去那边转了一圈,顺手买了点干货,就这么屁颠屁颠回去了。

别惹“大宝”,底子硬得很!

好了,不就是少个朝鲜一条线吗?大家就忍忍好了,从蒙古那条线多挤出来点不就行了?蒙古族兄弟就这么间接着被“大宝”坑了。

满洲很穷,可是蒙古更穷。所以满洲对蒙古的贸易中可以有着明显的贸易顺差,满洲养马也畜牧,蒙古也养马也畜牧,不同的是,满洲不仅可以养马畜牧,也可以自己造锅碗瓢盆和兵甲,然后,蒙古是除了养马就是畜牧,弓箭都穷得快用骨头来做了。

这得对亏了我们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名好领导者,极其重视“手艺人”,所以就这么靠抢人才,满洲也有了自己一套“工业体系”,与大明相比自然是逊色多铎,但是和蒙古兄弟比起来,就是厉害的不得了了。

因大明对蒙古禁运,蒙古很苦逼。

因为满洲不向蒙古禁运,蒙古照样很苦逼。

当满洲王公们没了朝鲜这条线后,蒙古就成了苦逼中的苦逼。

不过,苦逼过后,长生天就会显灵。是的,蒙古人认为,长生天显灵了。

林丹汗借着大明的扶持与鼓励,雄起了。自己不知道几斤几两,就想先学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再来个大蒙古崛起!

可是很多人可以雄起,但是持不持久就很难说了,林丹汗就绝对早xie了。因为皇太极带来了他的八旗铁骑,好吧,林丹汗萎了,察哈尔部被打痛了,蒙古诸势力被重新洗牌。然后,我们吃了朝鲜这条线,变得胖乎乎的“大宝”也来了。

蒙古人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将那些剥削者赶走了,迎来了善良的“大宝”。

所有满洲王公贝勒都看清楚了,这“大宝”绝对是蓄谋已久!对这蒙古草原的市场早就有所图谋了!

为啥?

丫的,你能一夜之间搞出一大帮子会说蒙古话的人去给你“挨家挨户”地向各部落酋长们推销自己的货物?“传销”被某个无耻小胖子提前带到这个世界,事实证明,“传销”在某一方面来讲,还是很强大滴。

不久后,满洲王公贝勒们发现,这该死的“大宝”居然,就这么又抢掉了蒙古这条线!

脚踏两条线,吃相忒他娘的难看了,此刻就算某个小胖子的八哥也压不住场面了,群情激愤啊。

但是“大宝”很善良,前面说了,蒙古人觉得大宝是善良的,接着“大宝”用他的善良感动了满洲王公贝勒。自己出单子,由满洲王公贝勒提单子,又负责接受满洲王公递交的单子从蒙古朝鲜进货。“大宝”彻彻底底成了一个中介公司,用自己稚嫩身子骨,挑动着整个东北的贸易网络!并且将自家商行的标语传遍了草原,那就是:大宝,天天见。

但是“大宝”并没有将自己的手伸向大明,它似乎满足了,真的满足了,“大宝”是个乖孩子。它不闹事,不挑事,它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让贫苦的满洲朝鲜蒙古族兄弟日子过得好一点。它野心不大,面对大明这个蛋糕,他无力去享用。

某个小胖子的八哥问小胖子:你滴,大明滴,可以?

某个小胖子回答自己的八哥:我滴,大明滴,不行。

你们,信吗?

反正我是不信,这不,只要看看现在费小胖跟着啥子队伍再次混进这戒严的大明京师你也肯定不信。

城外有着十几路勤王军,人家眼巴巴的来了,可能打仗不行,但心意到了不是?所以,你得管饭!

你饷银可以托着不给,这饭你得让人吃吧?不然这些个兵就会哗变,从原来只能呐喊助威,变成京师流匪。

ps(周六英语四级,要裸考了,怎么办呢?哈哈,这阵子只能每天质量一更,大家多多包涵,马上元旦,龙三会三更!嘿嘿,谢谢大家支持收藏。)

第三十章    刘记车行

这阵子天空总是一片乌蒙蒙,明明是大冬天,却给人一种夏日雷雨来临前的压迫感,还夹杂着些秋日的凄凉,再糅合点冬日的绝望,可以完美表现出这京畿百姓此时的心境,当以前只在茶余饭后谈及的鞑虏踏入自己的家园,可以践踏自己的生命后,他们的心头就永远蒙上了一层黑雾。自万历后期至今辽东百姓所受之苦难,今儿个京畿百姓自己终于也尝到了。

稀稀落落的木桩,构建了一个营盘。外面连壕沟都只是象征意义地挖了两下,就算后金部队骑得是毛驴也可以轻易跳过这壕沟。

营房内都是吵闹声,行军在外,大老爷们都憋出了一肚子鸟气,就等着找地方撒呢,怎么撒?酗酒,赌博,打架呗。所以,治军言不严谨,就从这上面可以看出来了。

后金部队虽然营盘扎得很松散,但是却透着一股子彪悍整肃,不要认为这时的满洲军队是一群野蛮人乌合之众,努尔哈赤建立的军事制度将这一群勇士彻底凝编成战时机器。(在很多穿越文中,后金部队往往被描述成只知蛮上不注意严整的野人部队,这是瞎扯。)辽东军营盘却透露着谨慎与小心,这些在辽东厮杀过的汉子,知道将营盘壕沟弄得扎实点,关键时刻就可以对敌人多一些杀伤,对自己多一些保护。百战之军,反而对这些更加注重。百战精锐,更懂得惜命!

这帮子勤王军,大多是各地巡抚,散播钱财或者许下馅饼,从各自辖区带出来的,来到京师脚下,除了少数一些有门路的巡抚可以从户部里使劲抠出点饷银外,其余的都连个铜板都没有。就连吃食也是干的稀的搭配,呵呵,都快打仗了,虽然是“助威”部队,可也得吃饱了好喊两嗓子不是?

所以这大明户部就是再怎么银库跑老鼠,也得把这伙子兵马的口粮给凑出来,到这个年头,大明大部分的部队都处于欠饷状态,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但是士卒的俸禄分两种,饷银和粮食,这饭可是不能拖的。

可那大明户部由于太祖爷的“奇才”经济制度,使得大明户部一直肾功能不足。到这末世,就更显无力了,只能挤出点肾水。

外加这些个巡抚自己带来的兵马,之前也没做什么统计,打什么报告,哗啦一下就来了这么多人!户部立刻吓呆了!你叫户部集体当裤子也供应不起这么多部队啊。

这也是我们朱由检和文武激动之下的那个勤王诏书惹得事儿,不管虾兵蟹将,都一下子给招来了。各路部队归属不同,指挥体系不同,然后那些个名义上挂着统领城外所有部队“头衔”的将领,真正能拉得动的也就是自己本部部队。一支拼凑起来的十万大军,和满洲十万满蒙联军,对比下,就知道哪个占优势了。

先是袁崇焕领了这个“大司令”的头衔,接着“满桂”也领了这个头衔,事实证明,这个“大司令”头衔除了害死你,没别的作用。

刘记车行是近些年在这京畿之地兴起,然后慢慢做大的车行,由于该车行做事负责认真,所以在业内口碑很不错。但也仅仅是很不错罢了。充其量算饿不死撑不着的水平,一般外来户想在这京师地面混口饭吃,可是困难得很。京师什么多?

“神”多。

你想在这京师地面混口饭吃,得拿出大半口上香拜神,不然你连树皮都没得吃。其实就算你拜了神,也顶多饿不着罢了,真正的大生意哪里能轮得到你来做?都是“神仙”们派自己家的小鬼来做,岂会假他人之手?

所以,当给城外勤王军运输粮食的这个差事居然落到刘记车上头上时,可是碎了一地眼镜,好吧,那时没有眼镜,碎了一地汤勺。

啥时候“神仙”们肯给咱们凡人肉吃了?这世道怎么让人看不懂呢?不过,刘记名声大噪这是肯定的了。

营门口,十几名山西来的明军士卒,夹着浓重的山西腔互相笑骂着,数十名脚夫正急匆匆地卸着粮草,往营寨里搬运。

“弟兄们,手上都给我加把劲儿啊,赶紧把粮食卸喽!”

“都手脚麻利点儿,多送一趟,就多挣一趟的工钱!”

“你,你,你,还在歇息个球啊,赶紧搬货,多搬两趟,多拿钱,晚上就可以找你的粉头使劲儿歇息去!”

几个工头今儿个可是十分卖力,各个都像打了鸡血似的。原因无他,今儿个老掌柜的自己居然亲自出来巡视,大家伙哪敢不好好表现,好好卖力?

老掌柜就坐在队伍最后面的马车里,外面风大,老人家嘛,身子骨不利索了,不方便下车。原来说好的来巡视,估计也就这么说说罢了。人呐,哪能跟岁数斗?

十几几个家丁护院就守在马车旁边,一步也不离。看似吊儿郎当的模样,眼神和步伐中都显示出的是严谨。

“唉,老四,你说,这掌柜的马车旁的那些个兄弟怎么这么面生呢?以前似乎不是他们把?”

“我说你瞎打听啥啊?现在这兵荒马乱的,老掌柜多找点护院兄弟也是应该的,钱是宝贵,可哪有命宝贵啊。”

“听说老掌柜是前些年从辽东逃难来这里的,都这么一把年纪了,硬是又打拼出一片基业,真行啊。”

“要我说啊,咱这老掌柜是以前被鞑子吓过,这次听到鞑子来了,赶忙有招了十来个护卫,呵呵。”

“别说,没准儿还真是这样。”

“我说哥几个,老掌柜今儿个可是亲自来巡视咱们,咱还是快点把事儿漂漂亮亮弄完,老掌柜手段,你们可是都知道的。”

“是极是极,还是快点做事儿吧。”

??????

当老掌柜遇到费扬古时,费扬古身边也就只有七八个护院打扮的护卫,那个一直被费扬古带在身边的小姑娘却不见了。

就这样,费扬古上了老掌柜的马车,影子卫也汇入了老掌柜的护卫队内。

马车内的装饰很简单,掉了漆的梧桐木,破了洞的兰花印,两排小垫子座位,除此之外,别无他物,纯粹的一个车厢,与费扬古上次做的穆会长的马车根本就没可比性。

“用得着这样子给自己受罪吗?大冬天车里连个炭炉子都不放个。”费扬古搓了搓自己胖乎乎的,被冻得红呼呼的爪子。

“哎哟,东家,这是小老头忘了,应该在车里置备个火炉的。”老掌柜抿嘴一笑,却丝毫没有什么自责的意思。

“我无所谓,年轻人,火气旺,可你,是时候得养养身子了。”费扬古白了那老头一眼。

“小老头知道自己的身子,还能挺个十年没问题。”老掌柜话语里有着固执,但更多的却是坚决。“不过小老头可真是奇怪,东家究竟有怎样的本事,竟然能让小老头拿到给城外军队运送粮草的差事。”

作为京师地界的地头蛇,京师将门可以说能插手的地方都插了,这种伙计自然也不会放过,只要心黑一点,掺点米,利润可是很可观的。可这次,居然就真的被自己拿到了!啥时候狗都开始不吃肉了?

可是这种蝇头小利和费扬古给他们带来的胜利相比,根本就是蚊子腿和烤乳猪的对比。费扬古支个声,提个要求,自然满足。不过,从此京师将门的眼线将重点关注老掌柜这家商行。

“呵呵,昨个儿京军打了个胜仗,你是知道的吧?”

“哦,小老头晓得了。”老掌柜也是人精了,这种事情也是一点就透。

“这可是单大生意啊,天知道这仗得打多久啊。反正这大明京师囤的粮多,还有南方漕运支援,这仗大个一年半载,你这生意就可以做上一年半载。自己算算,到那时候,你的刘记可彻彻底底发达了。”费扬古吸了吸鼻子。

“东家,小老头可只会做生意啊。”老掌柜这话说的,似乎给他这么大一宗生意还不乐意了。

“这挺好的,你出来运粮,我还能搭你的书风车。这以后,进出城可就方便多了。”费扬古假装没听懂老掌柜的话。

老掌柜霜白的眉毛抖了抖,脸色有了一丝阴沉。

车厢陷入了短暂的冷寂。

“这几年,你给我做了多少事儿了?”费扬古掏出了秀绢擦了擦鼻涕,昨晚为了让自己不至于擦枪走火,故意让自己受冻清醒,可是,却染上了点感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