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以前的淘汰赛,十几名选手热热闹闹的进场,如今确实有点冷清。
不过,冷清之下,压力巨大。
当谢清风四人来到台前,曹柯凡的开场有了很大变化:“欢迎电视机前、直播间的观众们,欢迎你们准时收看,由老干妈冠名播出的《顶级大厨》,本节目的厨房家电由提供,刀剪锅具由双立人提供。
你可以前往东方卫视官网,收看更多的节目花絮,进一步了解你喜欢的选手,同时感谢新浪微博百度搜索网大力支持。
现在呢,只剩下你们四位,而在今天过后,你们中的某个人,就将实现自己的美食梦想,成为法国第六位顶级大厨,并赢得实现梦想的百万梦想基金。”
曹柯凡前面的广告词,四位选手都没有什么心理波动。
可后面两句话中的“顶级大厨”和“百万梦想基金”,直接就触动到了心头肉,不管是野心于冠军的谢清风和于晓婷,还是抱着尽力而为心态的吴小妹和方流光。
此刻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仿佛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的热血在哗哗流淌,点燃的激情开始猛烈燃烧。
最后一夜!
最后一战!
唯有一人!
问鼎冠军!
电视网络双向同步直播,四位经历百战脱颖而出的选手,数千万乃至上亿的场外观众。
今夜,不管是谁获得冠军,他(她)都将成为全国民间厨艺最强者,那一颗美食厨艺界最闪耀的新星。
这是何等荣耀,何等大好机会,怎能不让人热血沸腾。
“加油,风宝!”
“班长,冲啊!”
“小雪,快看,是你小舅,看到没,是不是超级帅……”
“切,他才不是我小舅,才比我大13岁,顶多……最多……也就是哥哥……你这花痴(声音越来越小)。”
“老刘,这就是你手里出去的兵?转业后混的好像很不错啊,都整上全国四强了,怕不是冠军也很有希望。”
“嘿嘿,一般一般,没给老子丢脸,听说……你大舅子在地方有点路子,我老刘今天也厚着脸皮求个事,什么时候有空去牵个头认识认识?地方毕竟太复杂,我怕这混小子趟不清这一塘水。”
“好说好说,难得你老刘来金口,再说这小子可是咱们部队里出去的人,他能够混出名堂,咱们脸上也有光不是,哈哈哈。”
曹柯凡的话通过电视直播,传到了祖国大地各处,对于青中老年这几代人所产生的影响力,直播完全没法相比。
毕竟,年纪大的人,玩不转直播,电视才是主流。
认识谢清风的这一群人,经过这一次电视直播,在谢清风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了某些奇妙的化学反应,必定会对刑风的未来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视角转到巅峰厨房!
曹柯凡那刺激的开场白过后,周华建很神秘的微笑道:“你们有没有觉得,这里缺了点什么呢?”
“⊙⊙啥?缺了什么?”
谢清风四人听得莫名其妙,纷纷转头左右看,却没发现少了什么东西,不知道三位美食评审,这次葫芦里又卖的什么药。
你瞅我我瞅你,面面相觑!
而在灯光特意调的昏暗的赛场后方,谢清风等人刚才进来的大门,这时候突然悄无声息的缓缓打开了。
接着便出现了一批熟悉的人,像做贼一样轻手轻脚,嘴里还做着嘘声,窃笑着从门外走了进来,向前方的谢清风四人背后摸了过去。
人数加起来一共是11人,正好是当初一起进入顶级厨房,现在却已经被淘汰的那11名选手。
这就是组委会的第二个惊喜——
前选手回归现场观赛,在这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夜晚,共同见证顶级大厨诞生的那一刻。
而这进来的11名前选手,看到这个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顶级厨房,在睹物思情的内心遗憾同时,心中的震撼无语言比,纷纷暗自感叹新赛场的奢华大气。
当11位前选手全部进入大门,穿过后方的烹饪区,距离谢清风的人不到五米时,
一直不知道“缺啥”的谢清风四人,终于听到了后面的轻微动静,本能的第一时间转过去看。
熟悉的面孔,熟悉的朋友,谢清风四人不禁展颜笑了起来。
“噢——”
一直保持沉默的11名前选手,被谢清风四人发现的一瞬间,不约而同的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啥也不用说,冲上去抱在一起。
这一刻,整个赛场是欢乐的,谢清风以前的8人小团队,在这个奇妙的夜晚终于再次重聚。
有着柔软身材的舞蹈老师沈丹丹、年少却有着行政总厨志向的梅涛、可爱热情的美食主播钟美琪、善良温柔的魏雨晴、刚刚离场的范小冰,加上依旧在角逐冠军的谢清风、吴小妹和方流光。
八个有着共同爱好,通过赛场认识并建立友情的好朋友,拥抱在一起欢声笑语,成为了彼此之间最值得珍贵的记忆。
而直播间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被这种在残酷赛场中,出现的珍贵友情所感动,即便隔着触摸不到屏幕,嘴角依旧不由自主的泛起了柔和的微笑。
“华建大哥,你有没有发现,这些选手都非常的不厚道,光和四名选手在那里又抱又跳,就没有一个跟我们打招呼。”曹柯凡很喜欢这种赛场氛围,忍不住调侃了起来。
“对!确实很不厚道,宝宝很生气,需要一个抱抱,不然我就坐在地上起不来了。”周华建摆出夸张的生气脸,配上那故意套用的网络红词,顿时把全场逗得一阵大笑。
“我就有一句话,想问11位进入巅峰厨房的全国15强选手们,你们现在还爱这个赛场吗?”刘一帆大声问道。
第181章 『百万大奖的冠军之夜』()
“爱——”
现场的气氛现在很活跃,11名被淘汰的选手,毫不犹豫的齐声大喊,尽情宣泄着此刻内心的激动。
“那你们的美食梦想呢,有没有依旧在坚持。”刘一帆再次问道。
“有——”依旧是拉长尾音的回答,这一群喜欢美食的达人,并没有因为这比赛上的失利,而影响到自己的梦想追求。
“很好,你们都是好样的!”刘一帆很满意选手们的回答,“你们今晚虽然不是这里的主角,但是你们会亲眼见证,新的顶级大厨荣耀诞生,我觉得这也是一份荣幸。”
曹柯凡接话说道:“冠军的诞生就在今夜,但庆祝还需要稍等片刻,现在你们可以走上二楼,为四位今夜的主角加油。”
“加油!”
11位前选手一边鼓掌送上祝福,一边排着队走向了二楼。
愉快的惊喜时间已经过去,接下来就该回到残酷的赛场,刘一帆正色说道:“经过上一轮的比拼,为了接下来的比赛,我们根据在座各位的综合实力,以及在赛场上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做了一个暂时性的排名。”
听到已经有了排名,尽管是暂时的,谢清风等四人都心中一紧,原本还未消散的笑容顿时一扫而光。
“排名第一的……”周华建停顿片刻,“他就是谢清风。”
谢清风排名第一实至名归,论选手的整体综合实力,进入顶级厨房的全国15强,本就只有杨魏能和刑风比肩。
可惜杨魏一身的创意和专业技术,却在上一轮的团队赛和技能测试,纯中式菜品的二连杀比赛主题中,意外的被淘汰出局,遗憾止步于6强。
如果当时是高档西餐类,或者甜品二连杀,估计淘汰的就是谢清风。
这是年轻选手都存在的弊端,有技术极强的方面,也有因为年轻的阅历不够,积累知识经验纯在极弱的方面。
在这种很明显的条件限制下,即便现在谢清风被三明美食评审排在第一位,也不存在绝对获胜的把握。
“排名第二到第四的选手分别是,于晓婷、方流光、吴小妹。”曹柯凡一口气直接把排名全部说完。
“谢清风,依你之前说所,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杨魏,现在他已经站在了二楼上面,你对自己获得顶级大厨的头衔,有没有绝对的信心和把握。”
听到刘一帆这段话,首先表情变化丰富的就是二楼的杨魏,摇头叹息之中,充满着无尽的遗憾。
如果没有传统的中式经典菜品,只凭厨艺和创意,杨魏绝对有实力角逐冠军。
然而,这里是华夏大地!
“我就是为了冠军而来,没有之一。”谢清风回答的铿锵有力。
“很好,期待你的发挥。”
刘一帆嘴角微微扬了起来,环视其他三名选手接着说道:“你们今天所要接受的挑战,对你们而言并不陌生,但是难度会更上一层楼,它就是还原经典菜系。”
“吁~”听到这个挑战主题,谢清风揪着的心,总算松了一口气。
经典菜系在国内流传很广,谢清风通过书籍和各种接触的比较多,相比那种国内普及很狭窄的高档西餐食材,前者谢清风有更多的自信。
方流光、于晓婷和吴小妹,听到主题是经典菜系,同样很有自信,毕竟很多国内的经典菜,他们都或多或少都接触过。
曹柯凡指着前方台子上,摆着的四个不锈钢菜罩说道:“这里是你们今晚需要挑战的四道经典菜,第一道是……将军过桥。”
随着不锈钢菜罩被打开,一道由黑鱼和熟冬笋为主料,青菜芯、冬菇、火腿和鸡蛋清为配菜,整体看上去很清爽,很营养的扬州传统名菜,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这道菜的制作过程很简单,主要在于刀工、火候和细节的把控。
首先把黑鱼的骨肉分离,鱼肉裹上鸡蛋清滑炒,鱼骨熬成浓汤,一鱼两做,再配上配菜制作而成。
如何控制不同食材,在不同烹饪方式下的调味和火候,是这道菜的成败关键。
“第二道菜是……”曹柯凡走向前,打开第二个不锈钢菜罩,“尚海本帮菜的经典名菜松仁鱼米。”
这道菜从名字就能够看出来,主题就是松仁和鱼米,配上精细刀工青红椒颗粒,采用滑炒制作而成。
作为一道清爽口感的菜,火候把控不用多说,必然是基本要求之一。
最大的难点就在于“鱼米”!
它并不是一种谷类食材,而是用鳜鱼的肉,去掉所有大小骨头后,严格顺着鱼肉的纹理,切出来的米粒大小长条鱼肉颗粒。
然后用鸡蛋清包浆,入低油温的锅里滑散成鱼肉米粒。
整个过程刀工必须到位,鱼肉必须顺着纹理,火候和滑散过程都必须高标准,任何一道工序没有到位,鱼米都会烂掉,导致这道菜变成失败的“松仁鱼泥”。
接着刘一帆上来,打开了第三道菜瓜姜生虾丝,和第四道菜锦绣虾丝。
前者是以大明虾为主料,将它沿着纹理切成丝,配上甜酱瓜和酱子姜滑炒,炒出来之后虾丝色泽洁白,甜酱瓜清新爽口,入口软中带脆,微酸之间食欲大开。
虾肉本来就很小很嫩,还需要用刀切成丝来炒,刀工难度可想而知。
后面的锦绣虾丝是一道粤菜,主食材是小河虾和猪肉,配菜是香菇丝、笋丝、青红椒丝和火腿丝。
这道菜的刀工不需要太高,虾丝也不是通过切出来,小河虾的虾肉也没法切。
这里的虾丝是把小河虾仁,用刀剁碎成茸的状态,加入调料、肉泥和鸡蛋清等等制成虾胶,放入一个锥形袋子中,前端剪一个一毫米的小孔,像做米线一样挤入锅内的水中煮熟。
最后呈现的样子,就会成变成洁白的长条形,看起来有点像圆粉米线。
其主要难点在于火候的掌控,和各种食材需要的温度,百分之百了解它们什么时候下锅最合适。
特点为外观五彩缤纷亮眼,入口丝丝顺滑爽口,营养和口味兼备。
第182章 【刺刀见红的第一场】()
这四道经典菜都有一个特点,趋向于符合现在流行的养生饮食文化。
也就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很刺激味蕾口腔的强烈爽点,只加入基本调味料,口味偏向于清淡。
和谢清风最擅长的川菜和湘菜,在口味上正好是处于对立面。
这一点谢清风需要格外留心!
四道菜全部露出真容,刘一帆开始讲述比赛规则:“四道菜分成两组,鱼是一组菜,虾是一组菜,这两组在难易程度和烹调时间上,都是旗鼓相当。
而你们四个人,将会被分成两组进行厨艺对决,每一组的获胜者才有资格参加最终的决赛,角逐顶级大厨的荣誉。”
标准的半决赛和决赛流程!
周华建接着说道:“清风,你现在排名第一,你有一个特权,可以自由选择对手,而剩下的两位将自动成为对手。”
曹柯凡紧随其后说道:“谢清风,你想选择谁作为你的对手,你有20秒钟的时间,可以好好考虑清楚。”
听到这个比赛规则,说心里话,剩下的三名选手心里都有很大的压力,毕竟这可是实力最强的头号选手,谁面对他都是开局就处于劣势。
而有着先手特权在手,又很重感情的谢清风,他的选择很符合他的性格,连考虑都没有就直接说道:“我选于晓婷。”
“……”于晓婷一脸无奈!
这个结果其实在场所有人,心里多多少少都有点猜到了,可听到真的结果时,心里依旧不免思绪万千,暗道一声:“能够遇到这样的朋友,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方流光、吴小妹和于晓婷这三人中,于晓婷是最不可预测的选手。
她的发挥并没有什么亮眼特色,除了甜品时技压全场,其他时候都中规中矩,可也就是这个中规中矩的稳定性,在决赛中具备很大的优势。
无论是方流光还是吴小妹,对上她都会很危险。
谢清风做出这个选择,无疑是帮了两人一个大忙,保证一人可以进入决赛,他自己则亮剑于最大的威胁,来一场刺刀见红的最强对决。
“选择于晓婷?说一说你的理由。”曹柯凡笑道。
“两个原因吧,首先方大哥和小妹都是我的好朋友,我不希望亲手送走其中任何一个,决赛见是最好的结果,我想他们也应该是这样想的。”
谢清风的第一个理由刚说出来,吴小妹眨巴着眼睛连连点头,一万个表示同意,方流光也露出了高兴的笑容,表情已经代表了一切。
“其次,于晓婷从比赛到现在,发挥的实在太稳定了,也可以说运气太好了,一路过来经历了好几次技能压力测试,都成功的逃过了危机,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我喜欢挑战一下高难度。”
谢清风的第二个解释,算是比较官方的说法,对第一个理由进行补充。
“于晓婷,对于谢清风的说法,你个人怎么看?你觉得你是靠运气,还是靠实力走到这一步的。”周华建笑着问道。
“我运气一直很好,而且我觉得,好运会伴随我走向冠军。”于晓婷就着话题,信心十足的发出夺冠豪言。
“好样的,我喜欢你这份自信。”
周华健伸出大拇指,接着说道:“那么现在谢清风和于晓婷一组,方流光和吴小妹你们俩自动组成对手。”
刘一帆补充规则说道:“于晓婷,你作为被选者,也有一个特权,你可以为自己挑选一道菜,谢清风将被动接受这一组菜中剩下的那一道。”
这个优先选择的特权,对于谢清风并没有什么用,可是到了于晓婷的手里,真的是相当于救命稻草。
鱼主题和虾主题两组菜中,各有一道很考验刀工的菜。
如果谢清风拿到这个特权,不管是自己选择做这道刀工菜,还是把需要刀工的菜留给于晓婷,都能给自己带来优势,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
而于晓婷不同,她在上一场团队赛中做的传统名菜扬州煮干丝,就是败在了刀工太差这个点上,心里已经对刀工有阴影。
唯有避开了刀工菜,她才能和刑风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并且在虾和鱼之间,她也可以自由挑选出一道,刀工对整道菜影响力最小的菜,无形中削弱谢清风的优势。
于晓婷很了解这些存在的因素,思考了很久以后说道:“我选择锦绣虾丝。”
“好,那么,谢清风,你就没得选了,只能接受剩下的瓜姜生虾丝。”刘一帆确定了第一组,属于第一名和第三名半决赛的比赛菜品。
于晓婷这个决定很聪明,这道菜不需要什么刀工,主要考验的是火候和细心,对于天生细腻的女人很友好。
而谢清风的这道瓜姜生虾丝,刀工在其中的作用并不大。
这一加一减之间,强行拉平双方实力。
所有的比赛规则和赛前流程走完,正式的比赛即将开始,曹柯凡公布道:“方流光和吴小妹,你们俩先在一旁观战,谢清风和于晓婷,你们俩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可以了。”
谢清风和于晓婷同时回答。
“比赛时间,60分钟,计时开始。”随着周华建的话音落下,赛场气氛陡然提升,直播间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也都把注意力提高了几分。
尤其是重点关注于谢清风的谢秋水、张大东、谢父谢母、部队老首长等人,更是纷纷隔着屏幕给谢清风打气加油。
四名选手分成了两批,方流光和吴小妹站在了赛场旁边近距离观战。
谢清风和于晓婷进入烹饪区,各自进入到了一个圆弧形,所有设备一应俱全的高级烹饪台内,拿起赛事组委会答应的经典菜制作流程,一边看一边直奔食材间。
复制大菜系中的经典名菜,选手们除了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具备临场快速学习和应变的能力。
能够流传下来的经典名菜,本就很注重烹饪中的细节,还要当场学当场做,难度可想而知。
第183章 『切肉的小技巧』()
两名选手在台虾准备食材厨具,摄像机的镜头给到了三位美食评审,开始了日常的讨论环节。
“史蒂文,你觉得这两道菜中,哪一道菜更难呢?”曹柯凡挑起了话题。
“其实两道菜的难度差不多,主要就在于体现的特色方面各有千秋,最终考验的还是他们两所掌握的厨艺技术。”刘一帆说得很官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