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星音乐家-第4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秀英这原本不太好相处的老太太这会也笑着跟大家打气鼓劲说,“大家都调整好状态,争取明晚把秦放歌这歌唱家的名头给落实了,不能单单让钢琴家专美于前。”

    大家都笑着说好,沈建萍也笑着说,“是的,秦放歌成名成家,我们也跟着沾光不少!说实话,这么贵的歌剧票,还卖得这么快,我演歌剧这么久,还是第一次遇到。”

    连周秀英说她也是生平第一次遇到,“当初马里谢罗来中国演出的时候,票也没有卖得这么火过。”

    马里谢罗是意大利最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巅峰时期有到中国来演出过,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状态也难以保持,这似乎是常态。

    而同样,周秀英和沈建萍她们都在期待晚上七点央视新闻联播,“要能上的话,秦放歌就更上一层楼,真正到音乐家的地位!”

    她们说这音乐家,当然和现在泛指的音乐家不同,时下谁都可以称之为音乐家艺术家,她们所指的,最起码要是作曲家,除此之外,还要有更多的身份,比如钢琴家指挥家这样的。现阶段,符合这样音乐家称号的,当真是屈指可数。

    不过周秀英和沈建萍她们同样不敢确定他能否上七点档的新闻,但不管怎么说,就冲他能上央视午间新闻这样的事情,就足够骄傲的了。以后出去的时候,也能拿来夸耀!当然,周秀英自己也是有上过新闻的,不过那时候和现在的情况又不一样,她一曲《长城》唱哭无数人的事迹,被大肆报道,也成就了她的美名,至今仍然是她舞台的保留节目。

    再说现实一点,秦放歌的出名,对歌剧的推广也是特别有好处的,明天晚上的歌剧,关注的人数肯定会急剧增长。虽然能进场听到的,也就只有那么两千多人。这样的好处,也并不是秦放歌自己一个人的,和他一起出演歌剧的歌剧演员,交响乐团合唱团的团员,也都可以沾光。

    同样是周秀英得意学生,戏剧女中音歌唱家吴霞甚至还憧憬着,“要是观众反响强烈要求加演的话,我们是不是得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大家一致觉得,这个真可以有!按照目前的势头来看,明晚的歌剧演出,受到万众瞩目是肯定事情。当然,这也得看秦放歌还有周秀英他们两个的意见,秦放歌表示听周先生的安排,这歌剧也不像他自己的音乐会那样简单,关系着这近两百号人,他可不能一下把大家全给得罪了!(。)

第812章 考生() 
寒假期间,华夏音乐学院里依旧热闹非凡。准备参加华夏音乐学院艺术考试的高三学生,进修的音乐老师,还没回家的本校学生,以及慕名而来的音乐爱好者,有的是其他音乐学院的学生。在寒冷的冬季,为了大家共同的理想音乐,而聚集在这里。

    秦放歌的音乐会,邀请来很多大牌国际古典音乐名家大师,昨晚音乐会结束之后,部分已经打道回府,留下来的也不少。尤其是声乐歌剧相关的音乐人,基本都还准备欣赏明晚的歌剧演出。

    华夏音乐学院里面,各种音乐会讲座交流会也层出不穷,而且很多都是大家平时难得一见的名家大师。校门口公告栏,贴出来有详细的介绍,时间,地点,哪位大师开讲等等。

    这期间,音乐学院也完全对外开放,听这些讲座音乐会交流会完全免费。只要是喜欢古典音乐的,基本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

    不过让很多人纠结的是,他们必须得在这些大师之中做出选择。中途退场什么的,肯定是不礼貌的,但很多他们喜欢的大师同时开讲,只能做出取舍。

    夹在这其中,有一场音乐会,举办地点在音乐厅,却并不是什么名家大师,而是华夏音乐学院的一个学生乐团。

    秦婉仪是来燕京求学的高三艺术生,她是学二胡的,理想是考入华夏音乐学院民乐系二胡专业。她敢前来准备考试,当然也是有实力的。她老家是湖北的,但她心高气傲或者说理想比较远大,并不想在武汉音乐学院上学,武汉她已经呆腻了。通过她以前的老师,秦婉仪在半年前就在华夏音乐学院的二胡系教授胡忠辉那里参加了面试,顺利拜他当老师,但能否真正考进去,还得看她自己的发挥。胡教授收她为学生,只是觉得她的潜力不错,天赋一般的,他也不会收。

    而华夏音乐学院的艺术考试尤其是二胡专业这边,审核比较严格,也很公正,基本就是很多教授一起当评审的,给每个学生打分,最后在考量综合成绩。想要作弊很难,尤其想要买通这么多的教授和老师。

    但秦婉仪自己并不太担心,退一万步说,即便她考不上这里,回武汉音乐学院也是可以的。她在湖北省的二胡比赛中常年都是拿第一,或者去其他音乐学院也可以。

    在华夏音乐学院这边,只要你初试过了,就算复试不过,也很多音乐学院前来抢人。但前来报考的,基本都是像秦婉仪这样心高气傲的,很多学生都非华夏音乐学院不考的那种,这次不过明年再来。但就一般情况而言,能入得了教授法眼的,都是有希望的。

    秦放歌算是个特例,当初他并没有找到音乐学院的教授像是沈建萍或者周秀英这样的,只是跟着一个讲师在学,但最后结果却是一鸣惊人,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考入华夏音乐学院。他可以算是自学成才的典型,但却得到声乐歌剧系和钢琴系作曲系那边的争夺,最后还是声乐歌剧棋高一着,也是由于有周秀英的声乐歌剧界泰斗级人物亲自出马,把他拿下来。

    秦放歌的这些事迹,也早就传开去,早早就下定决心备考的秦婉仪这样的学生,自然早就知道。

    而他的成功,也让更多的学生对华夏音乐学院趋之若鹜,他们都看得出来,秦放歌加入之后,华夏音乐学院在国内的地位更加稳固,以前中国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或许还能挑战一下,但现在,华夏音乐学院可以完全不把他们当成是对手。他们的目标,已经直指海外,国际上的那些知名音乐学院,说不定都得被挑下马来。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秦婉仪也是一样,在不同的音乐学院学习,差距还是蛮大的,她也必须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拼搏一把。尽管她学的并不是和秦放歌一样的声乐歌剧,而是民乐大系中的二胡,学生人数应该是最多,竞争也是最激烈的。

    秦放歌会二胡的传闻,好吧,其实并不是传闻,已经被证实过,但视频什么的,很少流传出来。跟他身边的那群女孩子,学二胡的就好几个,还都挺活泼的样子。秦婉仪来燕京准备考试的期间,也经常在华夏音乐学院活动,还去欣赏过她们的演出。不过元旦晚会的时候,秦婉仪错失了良机。这其实并不能怪她,因为音乐学院元旦晚会这样的活动,只有在校学生才能拿到票还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大家也都挺积极的。

    在华夏音乐学院里面,秦婉仪经常能看到“锦瑟华年”乐团的女生们的活动轨迹,很多时候,都是食堂看到的。当然,也能经常看到和她们一起厮混的秦放歌,他走到哪里都挺显眼的,在食堂更是如此,最能吃的就是他了。

    在秦婉仪眼里,和她同姓的秦放歌,其实并没有太多神秘的光环,倒像是一个宅男,生活规律也不爱往外跑。遗憾的是,她没能搞到秦放歌音乐会的邀请函,那审核要求比较严格,她的老师胡忠辉也只有一张邀请函,昨晚他自己去的。

    秦放歌魅力大,特别有女人缘的事情,她却是清楚的。她好像就没看到他有独来独往的时候,身边的美女从来就没断过。还有专门从日本回来的二胡手加奈子加入她们乐团,这在音乐学院里面,并不是什么秘密。此外,还有为他放弃去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的钢琴系师姐,学小提琴的大一校花级天才美少女龙雪瑶,以及管弦系的很多漂亮师姐和他关系密切。

    当然,和秦放歌最亲密的,当属他女朋友林宝卿所在的乐团“锦瑟华年”,也就是今天音乐会的主角们。

    这让秦婉仪有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感觉,借着秦放歌音乐会的东风,她们乐团也水涨船高,才有了今天在音乐厅举办音乐会的机会。而据秦婉仪听来的小道消息称,她们下个学期会成为音乐学院的正式组织,这次的音乐会,其实也是为央视音乐频道那边准备的,不出意外的话就能上音乐频道节目,也难怪学校领导们对此这么上心。她们乐团有出息的话,学校脸上也有光,也就意味着学校领导们领导有方,教育有成。

    秦婉仪对此可是羡慕得紧,她都还在为进入华夏音乐学院而奋斗努力呢!她们就有这样好的机会上电视,以及去更广阔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才华。

    这样的机会,真不是谁都能得到的。秦婉仪对此感受最是深刻,不说她们这些还没进入音乐学院的,就华夏音乐学院里面的二胡系学生那么多,加入她们乐团的也就只有四个而已。当然,这个比例已经算是非常高的了。其他的民乐器演奏者,基本就只有一个,比如演奏琵琶笛子之类的。

    秦婉仪也很清楚,她们这样的乐团规模,已经达到了极限,要再加入团员的话,就要专业的人来管理了。这肯定不是她们的初衷,大型民族乐团的管理事情也挺多的,一般也不是学生们能应付得过来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乐团的演出机会,其实和独奏演员的演出机会是相当的。对秦婉仪她们来说,也算是好事。试想一下,如果林宝卿她们乐团拆开来的话,林宝卿妥妥的能占一个独奏演出名额,她之前也是独奏的,名气还挺大的。里面的几个二胡手,演奏水平都不会比秦婉仪差。在每年总体演出场次有限的情况下,她们要是去独奏演出的话,别人能上舞台的就少了很多。她们怎么分配安排演出时间的话,当然就不管秦婉仪她们什么事情了。

    而独奏演员的竞争更加激烈,每年这么多人学民乐器,还有些学了几十年都没有熬出头的,他们的演奏技巧水平比其他人差?这还真不见得,可要是缺少运气也没有贵人相助的话,得不到多少演出机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站在公告牌前,秦婉仪脑子里闪过一阵有一阵的想法,最后还是决定,去听林宝卿她们乐团的音乐会。

    都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秦婉仪也想亲眼瞧瞧,亲耳听听,她们乐团中的这几个二胡手,水平究竟如何。还有那从日本归来的二胡手,据说她父亲还是此前鼎鼎大名的李俊豪,说不定还能在音乐会现场见到他。

    她当然也不用担心那么多人的演奏,听不出二胡演奏者们的水平。秦婉仪五岁开始学音乐,也一直坚持视听练耳的锻炼。这方面,不管哪个音乐学院,都是作为重点来抓的,不合格的话就淘汰没半点话说。

    但看看音乐会开始的时间,还有差不多一个小时,秦婉仪只能找地方打发时间,好过在外面冰天雪地里傻站。好在现在音乐学院对外开放,即便她现在去音乐厅也是可以的,她自己的二胡练习,可以安排在晚上。

    胡忠辉教授也经常跟她说,有机会的话就去多听听人家的二胡演奏,一昧闭门苦练并不是什么好事。其实有时候也不是要跟人家学到点什么,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就是一种收获。

    秦婉仪环顾了一下四周,这几天的华夏音乐学院真的人声鼎沸,感觉比平时上课的时候还要热闹。和她一样来燕京求学准备艺考的也很多,只要不是学二胡的,秦婉仪都挺好说话的,学二胡的不用说就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啦!平时的话,她更愿做一个独行侠,说起来,她还真是特别羡慕林宝卿她们乐团的那些女孩子们。看她们平时欢歌笑语的,才不会像她这样孤单。

    秦婉仪正胡思乱想的时候,就看到“锦瑟华年”乐团的成员们,还有她们的亲友团,一行好几十号人,浩浩荡荡的从食堂开出来,直奔音乐厅而去。

    不用说,肯定是提前去做好准备工作。从她们的脸上,秦婉仪并没有看到什么紧张的神情,都有说有笑的,几个比较活泼的姑娘还闹得挺欢腾的,又被家长们带着怜爱的数落一番。

    秦婉仪在外面停留了一阵,听了会随身带着的cd,然后才去音乐厅。倒是不用去抢位置,这能容纳上千人的音乐厅,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肯定是坐不满的。她估计能来两三百人的话,就挺不错的。

    秦婉仪进去的时候,没有受到任何的阻拦当然也没有人欢迎,她选择先在后面的位置坐下来,边听音乐边打量音乐厅的情况。

    舞台上面,各种乐器已经准备就绪,架子鼓键盘扬琴低音提琴这样难以搬动的大家伙,也都已经准备妥当。有的女生就在舞台上练习一下各自的乐器,而像林宝卿和滕舒婷左书琴她们几个正副团长,则凑在一起商量着什么。

    家长们倒是没有上台去凑热闹,都在前面找位置坐好。

    秦婉仪想要是爸妈过来的话,应该也是差不多的场景。她们只需要坐下来,静静欣赏就好,学习音乐这么久,在爸妈面前演奏,就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厅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央视音乐频道的人也赶了过来,并迅速把摄像录音的设备调试妥当。

    秦婉仪心说这音乐学院地方小人也不多就是有这样的好处,流传出来的消息基本都是靠谱的。这不,央视的人这就过来了,她虽然认不得领头的是谁,但他们设备上央视音乐频道的图标和字迹她还是认得的。

    至于像是闹得沸沸扬扬的,秦放歌上央视新闻的事情,这个更做不得假,她也通过手机查到,现在这些倒是特别方便的。

    陆陆续续来音乐厅的人也不少,除了民乐系的很多老师和学生外,还有钢琴系的也是经常跟着林宝卿她们一起的女生也来了。

    秦婉仪甚至还看到了秦放歌的母亲带着一堆双胞胎姐妹也赶了过来。这对漂亮的双胞胎姐妹花特别有辨识度,不只音乐学院的学生大都知道,连来赶考的秦婉仪这样的学生,都能一眼分辨出来。

第813章 光荣绽放() 
华夏音乐学院音乐厅里,人声鼎沸。

    林宝卿的父亲林贤韬以及左书琴的父亲左梦风都在,他们正陪着央视音乐频道的音乐总监陈功,以及“风华民乐”的栏目导演白雪妮还有一众工作人员聊天。

    此次来音乐学院的团队里,“风华民乐”栏目组并不是全员上阵,摄像,主编都在,但还有现场导演啊舞美设计,灯光设计,多媒体,制片,监制等人员都没过来。要她们过去音乐频道演播厅那边的话,应该都能见到的。

    陈功也是从华夏音乐学院毕业的,同样出自华夏音乐学院的工作人员也好几位,回到母校,这几位也特别有感触。尤其看到母校蓬勃发展,人才济济的状况后,更是发出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的无限感慨。

    至于白雪妮,则是传媒大学毕业的除了导演外还兼职过制片人的角色。她没有陈功他们那么多的感怀,但对音乐学院还是打心底尊重的,就冲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音乐人才,就值得敬重。

    这次华夏音乐学院这边,也做得比较隆重。当然,并不是指欢迎他们的到来,而是在对待他们要考察的对象,“锦瑟华年”乐团上。把这试音试镜做成音乐会的大场面,也是白雪妮她们之前没有想到的。由此也看得出来,这群女生在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

    林宝卿此前在“风华民乐”节目中的上佳表现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她们的长辈林贤韬滕建辉他们,也和节目组有过合作,交情也不少。不过这和乐团的表现,还是有区别的,再怎么交情好,也要看到她们的实际表现之后再做决定。这既是对电视台的工作负责,也是对乐团的女生们负责,对关心爱护她们的长辈老师们负责。

    乐团的配合和独奏演出,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更何况是她们这么多人的乐团。

    此前上过节目的乐团组合,人数最多的,也没她们一半,七八个人已经算很多的了。她们这有十七个女孩子呢!

    乐团人少有优点也有缺点,很多时候还需要放伴奏才行,要不然会太单调。就像是独奏演员,很多时候也需要其他乐器伴奏甚至是协奏一样。完全可以这样说,要论独奏的话,钢琴当之无愧的乐器之王,不需要其他乐器,都可以挑起一场音乐会的大梁。其他哪怕是小提琴,要一把小提琴就单独开一场音乐会的话,总是会让人觉得单调枯燥的。

    乐团人多的好处当然是很多的,音乐的织体比较丰富,各种高低音声部都能满足,听着有民族交响乐团的感觉,更不需要其他伴奏之类的。

    缺点的话,就是组织起来会比较麻烦,演奏难度特别高。主要指配合的默契程度上,要配合不好,就完全是灾难,而且这灾难对人造成暴击的程度,比独奏要惨重得多。

    再者,她们都还是学生,甚至还有加奈子这样才刚进学校的大一学生。

    此前的那些上节目乐团组合,最起码都是音乐硕士生,比她们要多练几年乐器。没人会小看这几年时间累积起来的差距,能混到这程度,大家天赋都不差,就靠时间来慢慢积累了。那些个搞流行向的民乐团组合,基本也都是硕士生以上的学历,竞争压力之大也由此可见一斑。

    林宝卿她们乐团的默契程度如何,陈功白雪妮她们不得而知,必须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

    华夏音乐学院这边,说他是出于面子也好虚伪也罢,赶出这样的音乐会来,对左书琴她们来说,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宣传和海报都是连夜加工出来的,但效果没差,女生们看了之后都挺满意的。

    其实如果安排在晚上挺不错的,但音乐厅晚上已经提前安排给了国际著名的钢琴家斯卡特开交流会,就是一半音乐会一半交流问答的,钢琴系那边也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安排妥当,临时更改肯定不妥。

    宁秀佩当然也带着宋子萱姐妹过来给未来的儿媳妇捧场,她还把秦华凯一家都拉了过来,说是让他们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

    宁远静嘀咕几句说她是为了抓壮丁给林宝卿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