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华银财团的待遇一直比长和财团高一截,也没有遭遇明显的抵制潮。
原因很简单,长和财团在英国的收购都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盈利范畴,而华银财团在英国主要采取资本与技术投资相结合的策略。
英国媒体基本有一种避谈徐家和华银财团的政治正确,尽量不去炒作这方面的议题,除了华银财团对英国媒体的特殊影响力外,这里面也涉及到了联合王国和盎格鲁撒克逊的尊严问题。
徐家和华银财团在英国的投资,完全是重新塑造了英国的高科技产业,将英国自己玩垮的汽车、核电、化学材料、高硬度合金、半导体及应用材料产业重新发展起来,英国的生物制药、科技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工程、网络科技……这些领域的投资,几乎都是华银财团在幕后运作。
无论是bbc、《泰晤士报》,还是保守党和工党,心里其实都很清楚,所以各方都有默契,尽量不触及幕后的这些东西。
英国这些年,特别是保守党执政的这4年能一直维持在3%以上的“gdp超速增长”,和华银财团在英国投入的上千亿英镑密切相关,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已经成为欧盟的高科技典范和创新大国。
华银财团以英国为据点,大肆吸收英美欧体系的高科技人才,以英国为据点,维护整个财团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强势地位,这是全球精英世界众所周知的事情。
按照保守党的奥斯卡财相的说法,华银财团是中英合资的世界财团。
原则上来说,这句话是没有错的,因为徐家和华银财团的大多数财富追本溯源,注册地都是在英国,只不过是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
英国人还是要脸的,所以,抵制长和财团之余,对徐家和华银财团则是视而不见,尽量不去讨论,包括这一次的联合利华公司并购永泰化工旗下的日化业务,英国媒体的报道相对中国和美国方面都慎重的多。
其实,稍微有点头脑的认真分析一下就能发现,这实际上是整个华银财团在控股联合利华,只是包装的更好听,更好看一些而已。
重点还是一句话,好的故事,更多的资本。
或者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做为整个银魅计划的最后几个环节,华银财团试图控股联合利华的各项工作已经开展了七年之久,准备的非常充分,也愿意向公司内部数以百计的中小股东让利,提出最合适的价码和长期计划。
徐腾是3月4日抵达英国,12日就速战速决,签署了协议,实现联合利华公司与华银财团旗下日化业务的合并,为这件事画上一个句话。
当然,鉴于荷兰的企业税收规则更具优势,联合利华的实际注册总部依然位于荷兰,运营总部则保留在英国,实际产能较为分散,相对性的更集中于中国。
好的故事,好的计划。
新诞生的联合利华集团不仅有更好的故事,也将更精妙的利用各国税收体系和生产、销售成本的管控,追求更高的利润。
下一步,徐腾会将帝国化工和永泰化工合并,这件事就要稍微慢一点操作了。
同联合利华公司的董事会签署正式的并购协议后,下午4点,徐腾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前往唐宁街,拜访卡相,要就联合利华的很多问题对保守党内阁做出一些承诺,比如就业之类的问题。
距离两人上一次的会晤,已经有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几个月后,卡相会访问中国。
对这一届的保守党内阁来说,徐腾基本就是上帝。
没有一个政客不喜欢和上帝做朋友,卡相也不例外,一如既往的随性,就坐在办公桌的边缘和徐腾喝香槟,庆祝徐腾又启动了一次成功的并购,已经快tm将英国掏空了。
英国的人工薪资太高,这一点决定了英国只能从事全球产业链的高端业务,从事科研开发、设计、财务运营和金融服务,将产能尽量交给中国。
对英国来说,利用华银财团的资本,和美国抢夺英美欧体系的高科技人才,借助中国资本的溢出效应和德国争夺欧盟金融业的主导权,再利用中欧资本和美国抢夺世界金融秩序……这是英国最好的出路。
至少在卡相带领保守党执政的4年时间里,整个战略一直是成功,就是仔细算算有那么点悲剧。
卡相讲真,他一直是擦着眼泪在笑,好歹比其他欧盟国混的好,好歹比法国混的好,他只能说,徐腾说的太tm准确了,这就是一个比烂的时代,不太烂就算是很成功了。
没有人可以对the…shunfamliy说不!
因为,the…shunfamliy,徐家真的太有钱了,而且控制着中国这个14亿人口的超级市场,帝国化工跪了,联合利华随后也跪了。
卡相和徐腾的话题一直是很丰富的,很活泼的,两人性格也有点相似,游走在稳重与浪之间,喜欢作死,屡屡上演奇迹反扑。
从核电到最近的石油价格问题,两人谈的很多,联合利华公司的并购案倒是一个小问题。
油价的下跌对英国经济而言是不利的,因为tm的英国也是石油输出国,没有北海油田,英国经济可能还是会挺糟糕的。
当然,也有非常好的一面,英国现在是欧盟内部仅次于德国的汽车设计与服务大国,也是仅次于德、法的制造国,同时是欧盟第一大的石油化工产业大国。
全球油价下跌,对英国而言是利弊参半,问题是跌多少。
卡相不是很确定这个问题,想从徐腾这里查询一个更准确的答案。
“三到五年内,全球石油价格会长期稳定在70美元一桶以下,甚至更低,这要取决于国际资本寡头之间的搏弈,更取决于沙特、俄罗斯这些传统石油供应大国和美国页岩油气技术之间的搏弈。美国的财政并不依赖于石油产业,这意味着美国页岩油气的平均成本只要低于50美元一桶,双方的搏弈就不会结束,而对严重依赖石油产业的沙特和俄罗斯,他们的开采成本很低,但油价都不能低于每桶70美元。所以,我认为双方会在这个价格区间有一个很长期的搏弈,直到一方认输,主动减产为止。”
徐腾给出一个很精准的判断,示意卡相提前做好准备即可,对英国而言,总体还是更有利的。
“你确定?”卡相还是有点震惊的,现在全球所有的财经媒体和投行的预测都是石油短期跌幅超过10%左右,而徐腾的预测是长期跌幅超过40%。
“当然,对英国来说,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并不难。”徐腾没有什么可疑虑的,供需平衡的关系一旦被打破,各方又无法减产,甚至反而要拼死扩大产能,这就必然会导致价格的雪崩。
并且,他已经为俄罗斯设计了一整套的贷款融资方案,确保俄罗斯负债累累又不会崩溃。
“我认为我应该相信你的判断,而且必须感谢你的真诚回答。”卡相有种预感,徐腾这些国际金融寡头的目标是将石油价格打崩盘,血洗石油国的外汇,每桶70美元可能只是他们预设的一个目标之一。
对英国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好事,有助于减少苏格兰的独立态势,要知道苏格兰民主党最大的口号就是通过独立出联合王国,让苏格兰人独享北海油田的所有收益。
徐腾这一次到唐宁街和卡相的会晤,属于非公开的私下会晤,但在他走出唐宁街10号的黑色正门时,迎面还是遇到数家英国媒体记者的追拍。
在这个初春时节,徐腾穿了一身典型英伦风格的anderson全定制灰黑色厚呢大衣,浓密的黑发梳理的异常精致和整齐,言行举止都有着伦敦金融城精英的强烈特征,他也早已习惯面对这些英国记者,友好礼貌的抬手示好,但没有接受任何采访就进入自己的车里,悄然而去。
准确的说,在控制了联合利华53%的股权后,徐家和华银财团在英国的总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780亿英镑,两年前,英国内部尚有争论,对此感到堪忧,两年后的今天,英国似乎已然习惯了这种事。
这就是the…shunfamliy的实力,服也好,不服也好,the…shunfamliy让英国经济保持在领先整个欧洲的地步。
无论是保守党,还是工党,还是媒体,英国现在的政治正确就是尽量少议论the…shunfamliy,特别是当the…shunfamliy并不愿意过多引起争议,也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投资策略时。
这是一种媾和,没有人会道破。
哪怕美国媒体反复讨论徐家和华银财团在英国的投资,对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媒体也不会轻易的随之附议。
徐腾每天翻开《泰晤士报》和《每日邮报》,还是会经常看到英国人评论中国政府的那些傲慢观点,总是那副英国人、欧洲、美国才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姿态,但即便是这几天,英国媒体也尽量避免对联合利华的并购案展开过于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所有的报道都像是如出一辙的媒体通稿,仿佛这只是一桩再普通不过的欧洲企业对中国资产的并购案,甚至对于the…shunfamliy和华银财团已经实质掌控了联合利华公司的绝对控股权一事,英国媒体都基本选择忽视。
因为英国经济已经被the…shunfamliy捆绑在了中国的经济引擎上,享受这种红利,当这一切都成为事实,无法阻止时,英国媒体的选择就是沉默。
从冷战至今,政治正确这种事,在西方媒体世界一直是铁幕般的存在,报道中国的混乱,甚至虚构这种新闻和刻意扭曲的报道都是政治正确。
同样,当the…shunfamliy掌控了伦敦金融城,和英国政界达成共识时,避免宣扬the…shunfamliy可能对英国有害的言论也成为一种政治正确时,the…shunfamliy就仿佛是从英国媒体世界消失的幽灵。
在今天的英国,当一名新记者大费周章的收集各种资讯,整理出一篇对the…shunfamliy不利的报道,或者是一篇姿态高傲的评论时,经验丰富,政治嗅觉敏锐的主编会告诉他,不要这么做,这是不对的。
在今天的英国,言论自由就是你可以肆意攻击任何威胁到西方社会和价值观的一切现象,但是,绝对不要攻击那个给你支付银行账单的人,除非你想拖累所有人。
在美国,如果你想将犹太人和华尔街的暴政联系在一起报道,你就是最蠢的记者,并且会被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
在今天的英国,如果你想将the…shunfamliy和中国的威胁联系在一起报道,你也是最蠢的记者,同样会被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
反种族歧视确实是一个好东西。
这就是为什么没有人会告诉你真相,事实上,即便是在资讯业如此发达的英国,只要几十个特殊的人士达成一致共识,确定一个新的禁止讨论的规矩时,某一些真相就会被彻底掩埋。
你依然可以通过网络去搜集这些信息,但当你这么做时,你在这个国家就是典型的非主流,阴谋论者,极右种族主义者。
徐腾依旧乘坐那辆酒红色的劳斯莱斯ghost,穿梭在伦敦房价最高的这个特殊区域,往返于唐宁街、金融城和摄政公园。
在2005年之前的75年间,联合利华一直维持着两位董事长的特殊惯例,因为这是一家典型的英荷合资企业,在英国和荷兰拥有两个风格迥异的支部。
从2005年开始,联合利华决定对臃肿的企业内部机构进行收缩,并且打破了长达75年的惯例,只任命了一位董事局主席,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在过去的10年里,联合利华公司在大中华区的业绩越来越落后于老对手宝洁公司,股东层急不可待的反复寻求变化,为此更换了新的主席麦克泰斯库,新的大中华区总裁。
然后,正如那句话说的,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徐腾很早就觉察到这一点,不断利用各种方式收购欧洲中小投资机构持有的联合利华股份,最终,在各方的建议下,麦克泰斯库和董事会同意接受一种新的秩序,通过并购华银财团旗下的日化业务,自此进入华银财团旗下,寻求和帝国化工、永泰化工两大上游巨头的联盟关系。
同时,在中国市场,联合利华公司将能借助华银财团的渠道,迅速而有力的重新挑战死敌宝洁公司。
在此基础上,联合利华公司将会彻底打破传统的结构框架,按照“董事会”的新要求、新标准,重塑自身的内部管理机构,不再维持那种英荷合资企业的老旧模式,而是变成一家更具有现代特征的跨国集团。
凡此种种,麦克泰斯库先生作为董事长,已经和徐腾的代表人梅嘉莉讨论过很多次。
徐腾从唐宁街离开,返回摄政公园,就在家里接待了这位其实并不能让他满意的麦克泰斯库先生,虽然不满意,但在未来三年,他还是会继续保留对方的董事长头衔和位置,只是任命新的ceo和大中华区总裁。
所以,徐腾此次与麦克泰斯库先生的会谈,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对方能够有效的完成份内的工作,对联合利华的机构进行瘦身,而新的全球执行总裁负责对联合利华高达2400个品牌进行瘦身。
徐腾的要求是收缩到40个核心的全球性品牌和300个区域市场品牌,其余都要逐步出售,40个还是30个、50个,300个还是500个、200个,这些全部是经过长达一年的反复争论才确定的。
早在201年,华银财团就已经是联合利华的第一大股东,这几年,徐腾的很多想法都被董事会回绝了,即便他的想法和董事会不谋而合,董事会最终就是没有办法做到,拖沓的一塌胡涂,简直让徐腾不敢置信的程度。
fk!
傻比企业!
这要是从一开始就属于华银财团旗下,徐腾早就将整个团队和董事会都撤销了几遍,某种程度上,也正是拜这个傻比董事会所赐,徐腾才能轻易说服大部分的中小股东,将这个烂摊子交给他清理。
大家都是资本家,都是投资机构,投资企业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养一群傻比,这一点,资本家内部还是很容易达成共识的。
礼貌,专业,高雅的杀死对手。
这是徐腾的信条之一。
除了在谈判中的软弱,让徐腾轻易实现目标外,他对联合利华的高管层和董事会是极度不满意的,即便如此,他还是很礼貌的招待麦克泰斯库先生,对双方都很熟悉的梅嘉莉也在旁陪同。
徐腾的时间并不多,他明天早晨就要乘机返回国内,所以,他要用晚上这点时间和麦克泰斯库先生谈清楚,避免对方真以为他一直很满意董事会的傻比状态。
麦克泰斯库先生显然是很不适应华腾速度,上午刚签署完并购协议,原先以为这段时间都要忙于处理并购,至少要几个月后,才会腾出精力处理管理机构的瘦身问题。
所以,麦克泰斯库先生是空手过来的,没有任何计划报告要呈递给徐腾。
依然是那句话,如果是华银财团旗下的其他公司董事长,以这么老态龙钟的速度处理工作,徐腾早就让对方滚出去了。
这是完全缺乏一个对财团理事长应有的恐惧心理啊!
徐腾还是决定忍了,因为并购合同里规定了麦克泰斯库先生将继续担任联合利华的董事长职务,直到3年后的聘用合约结束。(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与美酒
在华腾工业联合体缺失的5%环节中,联合利华是占据份额最大,但又不是核心缺失的那个部分,这就是徐腾直到才在石油价格和化工原料产品骤降之前的2014年,解决这个问题。
他一直采用温水煮青蛙的策略,避免支付一个过高的价格,事实上,以他绝对控股联合利华的综合成本计算,他是赚到的。
即便他现在什么都不做,未来三年,联合利华的股价增值也会让华银财团获益颇多。
联合利华公司的重要性之所以不如奥迪公司,不如宝马、福特,因为它只是一家食品、日化企业,并不涉及到精密制造这些中国工业急需突破的领域。
当然,即便不如奥迪公司,联合利华依旧是一枚很重要的棋子,也是全球范围内唯一有机会在日化领域超越宝洁公司的跨国集团……很难,但这就是徐腾喜欢的挑战。
这迫使徐腾压着内心对麦克泰斯库先生的不满,在摄政公园16#豪宅三楼最东侧的书房,临近窗户的茶桌边,耐心的听着麦克泰斯库先生的下一步想法。
梅嘉莉很了解徐腾的脾气,在为他倒茶时,指尖轻轻的触摸他的手背,安抚他,请求他多给予一些耐心,因为麦克泰斯库先生是梅嘉莉在伦敦不多的老朋友之一,从09年,梅嘉莉代表华银财团投票,赞同董事会对麦克泰斯库先生的任命时,两人就一直保持着很友好的关系。
麦克泰斯库先生或许不是一个具备华腾速度,不是一个能让徐腾满意的董事长人选,但也有老人家的优点,在联合利华公司工作了35年,几乎可以将公司旗下多达3000个品牌倒背如流……在他担任董事长时多达3000个,这几年不断裁撤和沽售,慢慢缩减到了2400+的规模。
联合利华公司上下一致认为这已经是神速了。
fk!
这就是徐腾一直以来的心情,他甚至犹豫过,是不是改为收购德国汉高,至少没有这么麻烦,市值也低一个档次,只是考虑再三,毕竟在联合利华这边投注的时间和精力太多,已经来不及收回了。
徐腾此时完全可以想象,国内媒体又是一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的热烈庆祝,华银财团再次掳获一家世界级500强巨头,弥补了中国没有顶级日化企业的憾缺。
事实是……他ma的,他又一次作死了,太浪了。
虽然他很有钱,今年就将再次大赚一票,这么频繁的作死,这种几百亿美元规模的大型花样作死,还是让他压力爆表。
梅嘉莉很有耐心的握了握他的手,轻盈的拍了一下,不管怎么说,她一直都更像是徐腾的姐姐,从一开始就是御姐驾临,只是后来才逐渐不如徐腾,缺乏徐腾那种程度的商业敏锐天赋。
平台和经的不同,往往能缔造出一个截然不同的女人,特别是当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