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化大宋-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担起这负重担吗?”
    长公主冷冷一哼,道:“重视我,我看是万分的不以为然才对,你为什么不干脆派我去洗衣做饭呢……”
    啪——
    李灵重重的一拍帅案,厉声道:“放肆,本帅奉陛下之命,统率三军,所下命令,任何人都必须无条件服从!殿下虽贵为公主之尊,但眼下却只不过是我帐下的一名将佐而已,难不成,你要违逆军令不成。”
    他这一怒,却是把在场的所有人都震住了,当世之人,便是当今圣上也从未曾向长公主说过一句重话,而他李灵却是声情并貌的说了不止一句,虽然他不久之后就要成为驸马,但此种胆量,却也令人吃惊。
    诸将皆是绷紧了一根弦,眼瞅着接下来长公主该如何震怒。
    怒目而视。
    谁的眼神都不肯有一分退让。
    李灵是不能退让,而长公主却是不愿退让。
    令人窒息的气氛持续了良久,出人意料的是,长公主竟然忍下了这口气,退后一步,极不情愿的说道:“好,你是大帅,既然大帅有令,末将遵令便是了。”
    李灵松了一口气,道:“既然没有什么异议,诸位回营之后尽快做好准备,后日发兵入蜀。”
    此一言,诸将皆是一怔,慕容延钊道:“大帅,陛下不是吩咐于八月十五,约会北路大军同时发兵的么?而后日只是八月十日。”
    李灵一笑,道:“兵贵神速,要的便是出奇不意,我军如此大规模的集结以久,料想发兵的日期必会有所走漏,蜀军多少也会有些准备,而我却偏偏提前几日发兵,正可打他个措手不及。”
    慕容延似乎有些不赞同,又道:“陛下既然已定了发兵的日了,我们这般私自改动,怕是不太好吧,不如先派人去请示一下陛下。”
    李灵摆了摆手,道:“征战之事,当随机应变,只要是有利于我军之事,又何必太过拘泥,况且往汴京一来一回,待到有了消息,怕是九月十五也过了,所以本帅决定,后日发兵,不得有误。”
    这种事,捅出了篓子自也有主帅撑着,诸将见李灵坚持,却也不敢多言,各自散去,李灵又道:“长公主殿下,请你稍留片刻,本帅还有事吩咐。”
    长公主脸色明显还带着怒容,本想不听他话一走了之,但稍一犹豫,却还是留了下来。
    众人皆散,帐中只剩下了他二人。
    私会之时,李灵自然不能再摆出大帅的架子,遂换上了一副笑容,道:“殿下,脸色这么难看,可还是在生我的气么?”
    长公主一哼,冷冷道:“大帅威风八面,我怎敢生大帅的气呢!”
    李灵很沉得住气,上前几步贴近她,温言说道:“殿下,时值今日,难道你还不明白我的心意么?”说着,双手伸了过去,又想揽她入怀。
    “休要碰我!”
    长公主猛的挪开几步,怒目睁着他,道:“我自然明白你的心意,你不就是嫌我是女流之辈,上不得战场而已,故而才会把我打发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很认真的听她说完,李灵的面色露出几分失望的神色,却是轻声一叹,道:“殿下,你竟然会这么想,实在是小觑我李灵了。”
    长公主一怔,道:“怎么,我哪里说错了吗?”
第八十八章 煽情
    “殿下说得很对,在外人眼里,你是一个坚强、勇敢、不屈的女战士,但在我眼中,你不光是一个战士,你更是我李灵所爱的妻子,我心中最为牵挂担忧的那个人,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来捍卫你的安危,只要有我李灵一息尚存,我绝不容许你受到半点伤害。!所以,我宁愿选择自私,自私的抛弃了一员勇猛的战将,自私的让你去押运粮草,只有这样,我才能心安,才能全神贯注的去为大周而战,为陛下而战。”
    煽情之言,虽然有些夸张,虽然连李灵自己都起了疙瘩,但确实是出自肺腑,诚之所至,原本怒容满面的长公主,脸色渐渐缓和下来,眼神中,隐隐流露出了几分柔情。
    李灵见有成效,却是深吸了一口气,道:“至始至终,我对殿下只有关切之意,并无半点瞧不起的意思,殿下若不信,我可对天发誓,如若有半句谎言,当叫我天诛地……”
    在他的映象当中,每当书中的男主角要对天发下毒誓时,基本上所有的女主角都会为之感动,阻止男主角发誓。
    果然,长公主也不例外,却见她身形一动,已然飘至他身前,雪白如玉的手掌轻轻的按在了他的嘴上,柔声说道:“你不用发誓,我信你。”
    嘴角微微一扬,不出所料。
    他脸上露出喜悦之色,紧紧的握住了她的那支手,道:“殿下,你不生气了么?”
    长公主摇了摇头,道:“我明白你的心意,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好,只不过……”
    李灵一手搂住了她的纤腰,将她用力贴向自己,笑道:“只不过什么?”
    长公主面庞生晕,略微低下了几分额头,羞于直视他,道:“我的师父于蜀国之主有仇,当年我学成下山之时,师父曾有嘱托,若他日大周伐蜀,要我替师父杀尽蜀军,斩落蜀主首级以报当年之仇,师父待我恩重如山,我自然不能不答应,这也是我此次执意要随你西征的原因。而现今你却要将我闲置一边,如此一来,我怎能对得起师父当日的托负!”
    什么怪师父呀!竟然会对徒弟提出这么变态的要求!
    李灵思前想后,却道:“既然这样,咱们也不好对不住师父他老人家,这样吧,你不善水战,此番南征,凡有水战你便去押运粮船,若遇上登陆而战时,我自会挑个时机令你率军出战,你觉得怎样?”
    长公主面露欣喜,道:“如此甚好。”
    “不过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你说。”
    “无论如何也要保重自己,绝不能让自己受到任何伤害。”
    长公主知他关心自己,心中自然欢喜,却是婉约一笑,道:“你放心吧,我一定会保护好自己的。”
    李灵这才满意,见她本是冰霜冷淡的脸上薄染红霞,眼神之中尽是柔情,心中一动,却是低头吻去,长公主心头小鹿狂跳不止,虽然有些紧张,但心中却是极为渴望,双眸微合,仰起头来欲要迎接他的深情之吻。
    “莲子羹来喽!”
    一个清灵的声音,关键时刻,一人端着一个大碗急匆匆的奔出进来,打断了激情一刻。
    二人一惊,下意识的彼此退开几分,李灵搔着头,尴尬的看着闯进来坏他好事的那人,讪讪一笑,道:“阿草。”
    阿草似乎没注意到帐内还有另外一人,直接冲进来将碗放在了案桌上,道:“总算是说完话了,我在外面等了好久哩,哥哥,阿草亲手做的莲子羹,很香……”边说边转身,却是发现李灵身边还站着一位英姿不凡的女将官,于是是盈盈一笑,道:“原来人还没走完呀,哎呀,正好,我做了好大一碗,这位姐姐,你也一块来尝尝吧,清香可口,很舒服哩。”
    长公主的脸色颇为难看,连正眼也没瞧阿草一眼,只是冷冷的向李灵道:“她是谁?”
    李灵脸色迅速的恢复自然,道:“她啊,叫阿草,在破朗州时帮了我大忙,阿草爷爷去世了,所以我就认了她做义妹。”转而又道:“阿草,这位就是我常向你提起的长公主殿下。”
    阿草上下打量了长公主一番,笑着说道:“阿草见过殿下,殿下,你果然长得好美呀,就跟一朵水仙花似的,难怪哥哥他那么喜欢你。”
    长公主陡然间发现李灵身边竟然带了个陌生女子,心中本已惊怒,现下知道她只不过是李灵的义妹而已,却是宽心了不少。
    此时阿草又赞她长得美,她虽然有巾帼之风,但到底是女儿家,听旁人赞她美貌,虽说脸上不以为然,但心下却是颇为高兴,遂道:“你不是已经有了个义妹么?怎么才不久就又收一个,原来你还有这个嗜好,哼,我竟没瞧出来。”
    李灵一怔,莫名其妙的说道:“殿下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又收一个’呢?”
    长公主道:“你府中那个叫苏轼的姑娘,你不是曾说过她是你在易州收的义妹么,怎么,忘了吗?”
    李灵恍悟,呵呵一笑,道:“苏轼妹妹救过我的命,阿草妹妹帮我破了朗州,且她们都是孤苦伶仃之人,我认她们为义妹,照顾她们,既是有缘,也是报答她们的恩情,哪里会是什么嗜好呀。”
    李灵说得句句在理,长公主却也不是心胸狭窄之人,如果他是认个义弟什么的,别说两个,就是一百个也没什么关系,但偏偏认得是义妹,女人们对这一点自是非常的敏感,此时听李灵语气,似乎对他那两个义妹只有兄长般的情怀,故而也放下了心。
    无话可说,遂道:“算了,我只是随口说说罢了,吃你的莲子羹吧,我回去准备了。”言罢转身离去,头也未曾回一下。
    阿草耸了耸肩,道:“哥哥,你的这位公主殿下可比较凶哩。”
    李灵一笑,道:“有些人是刀子嘴豆腐心,有些人是豆腐嘴刀子心,外表往往给人的都是假象。”他说着坐了回去,捧起那碗莲子羹大吃起来。
    阿草对他说得话半懂半不懂,她性情纯然爽约,既然想不明白便抛在了脑后,伏在案上,一手撑着脑袋,很有兴致的欣赏李灵吃着自己做的莲子羹,脸上尽是满意的笑容。
    “好吃吗?”
    李灵狼吞虎咽,点头赞道:“阿草,你的手艺真的太好了,这可是我吃过的最香的莲子羹。”
    阿草很是高兴,道:“是吗!那就赶快吃,吃完这碗我再去端一碗来。”
    李灵一口气吃了个干干净净,碗一放,仰头靠在椅背上,抚着肚皮说道:“吃饱了,好东西可不能多吃,一碗就够了,以后再吃才会有新鲜感。”
    “那也好。”
    阿草便一跃坐在了帅案上,两条腿摇啊摇,好似坐在她家的渔船上一般,笑眯眯的说道:“哥哥,你和那些死板的将军们唠叨了那么久,一定无趣得很,阿草陪你说会话吧。”
    李灵一笑,道:“好啊,有阿草在才有趣。对了,感觉在军营里还习惯吗?”
    阿草嘴一扁,道:“一点都不习惯,到处都很脏,到处都很臭哩!都怪你骗我,说是什么北边来的商人,想不到却是个大大的将军,害我跟你来这里受苦。”
第八十九章 神医
    李灵轻声一叹,道:“阿草,我当初说谎也是迫不得以。。军营里又脏又苦,让你和我呆在一起,实在是屈委你了,不如,我托人送你去汴京吧。”
    阿草转而一笑,道:“我随口胡说的呀,和哥哥在一起,哪里会觉得苦。其实,我很喜欢这样的日子,随着哥哥经过一处处陌生的地方,不一样的大山,不一样的大江,和家乡完全不一样的世间,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比以前更有趣,更有意义。”
    听着阿草的话,李灵若有所思,道:“是啊,有意义,人活着就要活出意义,但是,这又谈何容易。”
    阿草不解,道:“哥哥,听你这口气,好像有什么心事呀?”
    李灵眼光投向帐外,远山上,白云闲卧,飞鸟斜渡,意境悠然。
    一笑,却道:“算了,不说这些没意思的。阿草,不如,你就跟着长公主殿下吧,她的营里全是女兵,这样也方便一些。”
    阿草摇摇头,道:“我才不去哩,你的这位殿下凶巴巴的,看着就吓人,我要留在哥哥身边。”
    “好好,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晨曦浩然,江风徐行。
    鼓声隆隆,号角齐鸣。
    大大小小的各式战舰缓缓的驶出了归州水寨,排出整齐有序的阵形,千帆齐起,百舸争流,从半空望下,有如一片锥形的薄云,借着西南风的吹抚,沿着长江徐徐而上,浩浩荡荡,威然整肃。
    舰队连绵,排出将近数里有余,中间所在,却是由五十余艘巨大的楼船组成的中军编队。
    楼船,顾名思义,就是在船上建楼,一般乃是根据船只的大小在甲板上建楼数层,最高竟可达到三层,且每一层都有专门的名称。
    第一层名为庐,第二层名为飞庐,第三层名为雀室。这三层每层都有防御敌人弓箭矢石进攻的女墙,而女墙上又开有射击窗口,给于敌人还击。另外,为防敌人的刀枪破坏以及火攻,船上还蒙有皮革等坚实防火之物。
    楼船体积巨大,行动缓慢,其实并不是直接参与水战的武器,一般只作为一个水上保垒,为舰队的其它攻击舰船提供兵员补充,类似于现代的航母与飞机的关系。
    楼船用于战斗,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为内湖作战,以巨舰超强的冲击力和防护力冲垮敌人的阵形。
    其二则当舰队处于上流地位,有顺流之力,进一步加强了楼船的冲击力。
    否则,如周军的舰队此时乃是溯流而上,楼船本就行运迟缓,又有水流阻逆,冒然投入战斗无疑于给敌人灵活机动的舰船当靶子打。
    所以此次西征,水战的主要舰船,乃是刘光义和韩通率令的车船舰队。
    车船其实就是楼船的进化版本,最关键的改进在于,车船是以转轮激水代替了划桨,强大的划水能力大大增强了船的机动性能,使车船可以上下水行驶如一,大大的理衡了上下游水军的优劣态势,使江流的因素大为的弱化。虽然如此,但车船的轮转式激水耗力甚大,故而车船的体积比楼船小了不少。
    最后面的自然便是一些杂七杂八,大小不一的运输船只,负责运送粮草锱重,从气势上看,明显要弱于中军与前军,但那些运船中,却有一只大型的楼船,全船漆以红颜,在那些其貌不扬的运输船中分外显眼,那自然便是长公主的专用楼船。
    旗舰楼船,雀室之上。
    李灵端坐在帅座上,左右诸将环立。
    高高在上,举目四望,庞大的舰队浩荡而行,前不见首,后不见尾,旗帜迎风飘扬,摇桨的士卒们呼喊着响亮而又有力的水手号子,令人精神为之振奋。
    强大的舰队,勇猛的将士,在不久的将来,我将统帅你们,扫平西蜀,饮马岷江。南伐之绩,西征之功,大周的版图将由我来开拓,无上的荣誉,令天下人侧目的功勋,白起、韩信、李靖……华夏的战神们,你们在历史的天空中注视吧,新的传奇将由我来书写。
    由一个大夫来书写。
    —————
    舰队出发一日,前军水师刘光义传来消息,言马上便要接近夔州外围三道防线中的第一道——巫山水寨,那刘光义便向李灵请示,是否发起进攻。
    李灵便向来人说道:“告诉刘将军,水战具体之事不须向我请示,一切由他全权决定,待看准时机,随时发动进攻便可。”
    “遵令。”
    来人一走,慕容延钊便道:“大帅,首战能否顺利,关系到军心士气,让那刘光义一人决策,会不会有点托大了。”
    李灵没有正面回答,却道:“慕容将军,依你之见,我大周之中,谁人之武略最强。”
    慕容延钊一怔,不想他又是突发怪问,略一思索,遂道:“依属下来看,张永德将军以勇猛著称,李重进将军则以防守见长,如赵匡胤将军则善于用谋,而李筠、向训等人嘛,似乎略逊一筹,至于说谁人之武略最强,怕是不好比较。”
    李灵一笑,道:“慕容将军怎么不评论一下将军自己,还有我呢?”
    “论及属下之武略,算不得上等,却也落不得下乘,算不上最强,至于大帅嘛……”
    慕容延钊似有犹豫,李灵道:“实话实说,没有关系。”
    慕容延钊便道:“凭心而论,大帅的武略水平确实一般,莫说张将军、李将军等,便是石守信、韩令坤等人却也略有不如。”顿了一顿,又道:“不过,大帅所不擅长的皆是微末细节,识人、谋定、镇定,这三样乃是为帅之道最重要的因素,大帅却是堪称完备。依属下来看,如若大帅能把那些旁枝末节加以完善,当今之世,将无人能及。”
    这些话说得不偏不倚,比较真心,其中还稍拍了一下马屁,算是李灵认识慕容延钊以来,听得最顺耳的一番话。
    不过他却是一脸的不以为然,道:“慕容将军对自己的评价似乎很谦虚,对我的评价,似乎有有点夸张了。不过,细数了这么多将领,将军却是漏了一个人,他才是我大周当世无二的武略第一人。”
    慕容延钊一怔,道:“不指大帅所指是哪一人?”
    “当今圣上。”
    慕容延钊恍惚,若论当世之人,武略第一者,确实当属周主,继位之初以数千之众高平大破北汉,后又取南唐之江北十四州,取蜀国之凤、秦诸州,不久之前又御驾亲征,取燕云十六州,最难能可贵的是,周主历经之战,倒有一半是在军事实力不及敌人的情况下获胜,如此而言,实为当世第一名将。
    周主虽然神武,但毕竟是贵为天子,慕容延钊方才只从众将当中评论,故而才漏掉了周主,此时经李灵一点方才省悟,便点头说道:“大帅所言不错,陛下神武雄略,用兵如神,当世之中,无人能及,是我一时疏忽了。”
    李灵接着说道:“你方才也讲了,为将之首,识人便是最重要的一项才能,陛下武略过人,自然是慧眼识人,他既然把那个刘光义派来,自然是看中了他水战的才能,对于陛下钦点的人选,你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这……”慕容延钊语塞,沉吟半晌,道:“大帅所言极是,是属下过虑了。”
    终于能有一次把他说得心悦臣服,李灵感觉像打了个大胜仗一般舒服,忽然想到了什么,又道:“慕容将军,我记得南征之前,陛下其实是有意先灭北汉,只因粮草的问题,所以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转攻荆湖,如今既然荆湖已下,却又突然改变了初衷,发兵灭蜀,陛下这其中用意,我确是有些不解,慕容将军可否辨明一二?”
    提及此时,那慕容延钊似胸有成竹,也不多想,便道:“据属下所知,可能是辽国那边发生了变化。”
    “变化,什么变化?”
    “听说,辽国突然冒出来一个神医,帮着辽主将国内的马瘟之患给扑灭了,虽然损失了不少战马,但若是全国调动,仍能组织起来近二十万的铁骑。我想陛下可能是担心,如若出兵征伐北汉,短时间无法灭之,辽国趁机南下,或攻燕云,或援北汉,恐于我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