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化大宋-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灵见他急的什么似的,却也不好再打趣,遂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曹将军,你我也算有缘,你有难处,我自然不能不帮忙,你放心吧,我此次前来,就是为了助你一臂之力的。”
    曹彬大喜,道:“副帅,你果真有良策么?快说来听听。”
    “曹将军,你还记得先前我们破幽州之时,用得什么法子么?”
    “这个自然记得,副帅在水源中下了毒药,使城中辽兵丧失了抵抗力,故而我军才可一举攻下幽州。”
    “说得不错,”李灵诡秘一笑,道:“这回咱们还用下药的法子,不过,下得不是毒药,而是春药。”
第四十九章 激战
    “春药!”
    “正是春药。。人非铁石草木,最不凡的地方在于思想,最薄弱的地方却在于,而最薄弱的地方不外乎冷暖饥渴,七情六欲,其中又以最难把持,想要征服一个意志坚定的人,最好的办法便是从处下手。一剂春药服下,我保管这些个烈女们很快便会把礼仪廉耻,贞节妇德忘的一干而尽,到时也不用我们强迫,她们自己便会哭着喊着求我们给她们男人。”
    听了这一番话,曹彬却是恍然大悟,赞道:“副帅果然是智谋超群,末将佩服得五体投地!”
    “哼哼,嘴上佩服,心下却骂我下流,出了这么一个损招吧。”
    李灵却是装出一副很无奈的样子,叹道:“只是这法子太过阴损,将来恐怕会为别人诅骂,若不是情形急迫,我是断然不会出此下策的,眼下为了大周着想,将来有何苦水也只好自己吞了。”
    计策已定,春药李灵也已一同带来,中医之中,用于房中术的药物和处方有很多,大多数是天然药材制成,副作用较少,有的春药不但能增强性功能和提高性快感,更有强身健体之功效,比之现今“伟哥”之类的西医春药,其实效果更佳。
    春药虽多,其名称倒也颇有文采,如旱苗喜雨露散、飞燕喜春散、西施受宠丹、汉妃暖炉丹等等,也有名字比较直白的,如金枪不倒方、窄阴方、美女颤声娇、杨妃夜夜娇等。虽名字各不相同,但其药性却大抵相同。
    其中一些春药却是需要长时间火炼,调制,且使用起来还得抹呀,添呀的,十分麻烦,故而李灵此次带来的春药是一种简便易用的春药,名为“惹意牵裙散”,此药由牡丹花、天仙子、天茄花等分混合,然后放于水或茶之中食之便可发挥药性,到时服下此药的女子便神智迷离,春情荡漾,畅开胸怀君所为。
    这些宫女们被惊吓恐喝,饿饭断水约有半天,李灵便吩咐将配好的春药和入茶中给她们送去,宫女们却是浑然不知其中有诈,皆是不顾形象的豪饮狂吞,几百宫女倒是将十几缸的春药茶水喝了个干干净净。
    这惹意牵裙散发挥药性的时间约在服下半个时辰之后,李灵便让曹彬先行通知各营,叫他们分批前来伺候营领取“赏赐”。
    不久之后,药性开始发作,那些娇滴滴的宫女们先是觉着浑身燥热,香汗升腾,后又感到膨胀,下体隐隐作痒,最先神智还有稍许清晰,顾及羞怯,不得不咬着牙忍耐,待到后来全身上下都被欲火包围,什么礼仪廉耻,统统抛在了脑后,一个个皆隔衣抚弄自慰,更有甚者竟是宽衣解带,尽露却也浑然不知,只是痴狂的抚慰着愈来愈强的。
    不多时,伺候营内,已是淫声一片。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水,这极乐之欲,也得让伺候营的士卒们先享受才是,这帮大老爷们耳听着盈盈娇喘,眼看着一个个毕露的美人,早就是心痒难耐,狂燥不已,李灵于是一声令下,众士卒们却是比上阵杀敌还要勇猛,忙不跌的脱光衣服,如虎入羊群一般杀入群美之中。
    那些个宫女们早已盼着有男人来抚平全身的狂欲,此一来更是畅杯相待,任由这帮粗鲁的汉子们极尽兽行。
    男人们沉重的喘息声,女人们浪荡的呻吟声,整个伺候营已然变成了一座大淫窝。
    营外的周军士卒们终于晓得了这所谓的“赏赐”是什么,听着营内的声响,胸中的欲火顿时燃起,均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进营去“领赏”。李灵遂让他们以七百人为一批,每隔一柱香的时间轮换一批,于是乎,一场有组织,有预谋,场面浩大的集体性嫖娼就此开始。
    长长的队伍直排出了数里之远,每个人进去之前皆是一脸的急燥与不安,出来后却是红光满面,精神抖擞,个个都赞扬皇恩浩荡,体恤士卒。
    一场潜在的危机,就此平息。
    —————
    李灵倒是没有参与到这场浩大的“嫖娼”当中来,并不是他一下子改了食色之性,却是因为自己现在已是殿前副点检,全军的副帅,即便要搞女人,却也不能和这些军卒们混在一起,有份。
    张永德对结果很满意,眼下军心既振,周主正在渝关大战辽军,他自然是不敢再呆在幽州享乐,遂命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留守幽州,自率三万大军前去援守渝关。
    着赵匡胤留守幽州却是李灵的主意,他的理由是幽州地位极重,人口众多,需当有一名有威信,能力强的将领来守卫,赵匡胤治军出众,在军中素有威信,故而是最佳的人选。
    其实他真正的目的却是不想让赵匡胤参与到渝关之战中来,这个人野心太大,且城府又深,历史上一直假装出一副假仁假义的姿态,骗得周世宗柴荣的信任,待世宗死后不久便凶像毕露,发动陈桥之变,夺周家江山。
    所以李灵必须要制止他进一步获得权力,不让其参战便无战功可立,无战功则自然就无法再获升迁。
    那赵匡胤倒也无所怨言,很淡然的应下军令,李灵却对他这种无所争的表面之象愈加感到厌恶,越是这种表面看起来超然外物之人,做起坏事来就越是手段狡诈,不留情面。
    对于将来在朝廷中的发展,张永德和李重进这两个人固然需要重视,但最需要提防的却是这个赵匡胤。
    ——————
    霜落渝水,风催边关。
    等了多少年,这座古老的险关终于又响起了那熟悉的战鼓之声,狼烟之下,炮声之中,却是两个不同的族类在进行着殊死的决杀,攻守之势,命运之机,全都在此一战。
    周军虽在数量与战力上逊于辽军,但有英明皇帝,奋勇的将士,再加上据有险关,与昏败无能的辽主所率的十万铁骑相比,算是实力相当。
    辽主虽然无能,但他的手下大将们却不是吃素的,只消他一声令下,十万将军却也皆愿以死报国。这大概就是游牧民族的性格吧,无论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俱有极强的凝聚力,这也是他们能与数庞大的汉人一争高下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及张永德的三万大军赶到渝关时,辽军已经猛攻了七日之久,自关上望去,尸骨遍地,血流成渠,死伤竟达五千之多,虽然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辽军却依然无法撼动坚如磐石的渝关。
    周主方面的损失也颇为巨大,死一千,伤三千,且这些死伤的士卒,多半是由辽国强弓硬弩身造成。
    游牧民族向来以骑射见长,一般的弓箭手都可以将箭射出三百步之远,而周军中只有最好的弓箭手才可以达到这个射程,平均水平则在两百与两百五十步之间。
    这就相当于双方在进行着一场不对称的战争,辽军可以对城上周军的步卒和弓手进行远程打击,而周军却只能对辽军的攻城梯对进行打击,对于三百步之外的辽军弓手却只能望而兴叹,无可奈何。
    正所谓居高临下,势如破竹,虽然辽军的弓手厉害,但渝关的城墙高厚,多少可以抵消一些箭矢的伤害,又兼关前道路狭窄,辽军的攻城梯队不能对渝关进行横向大面积的攻击,攻城效率不高,想要攻上周军精锐之师防守的渝关,却也是困难重重。
第五十章 痢疾
    辽军见强攻不成,又改为挖掘地道,而周军则将瓮缸埋于城墙下监听,又沿城挖掘深渠,水灌烟熏,辽军计谋不成,反将许多士卒白白丧身于地道之中。。
    地道之法无效,辽军又在渝关地筑起土山,居高临下以箭矢昼夜射击,企图以此掩护步卒攻城。周军则架起投石机轰击土山,又熔洞汁浇洒,土山崩塌,士卒不是被石块砸死便是被铜汁汤死,多有死伤之后,辽军不得不放弃了此法。
    两军各施攻守之法,在渝关前激战两月有余。其间北汉屡派人马侵犯周境,声援辽国,却反被潞州节度使李筠大破之,损兵失地。南唐方面周主则采取主动威胁的策略,命向训在扬州一带大造战船,佯装要渡江攻击之状,南唐早年丧江北十四州之地,对大周已是万般敬畏,眼见向训有渡江之意,遂急遣使臣入周以示臣服之心。
    那辽主率十万大军亲征,三军气势旺盛,本以为所向披靡,不想苦战两个多月,却连一座小小的渝关都攻不下,久战师疲,士气渐有低落。辽主本就有放弃燕云十六州之意,此时便生了退兵之心,却被辽国众臣拼死劝谏,于是非但消了退兵之意,反而又从各州县调集了五万多人马。
    如此一来,周主便陷入以不足七万马步之军,对抗辽军十五万铁骑的绝对劣势,本已是极为不利,却不想偏偏在这个时候,周军之内却蔓延起了痢疾之病。
    痢疾又称腹痛、里急后重,以下痢赤白为主要特征,《黄帝内经》中将痢疾称为“肠辟”或“赤沃”。
    引发痢疾的原因有很多,一般为外感湿热、疫毒之气,内服生冷不洁之食,导致脾胃伤脶、肠腑湿热蕴积,脏气受阻。临床表现则多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浓血样大便等。
    这痢疾其实不是什么疑难杂症,中医之法,黄连汤、胃苓汤、白头翁汤等复方药汤适量而服便可痊愈。亦可选用马齿苋、地榆、苦参、地锦草等单方草药煎汤口服医治。
    但这痢疾厉害之处却在于它的极易传染性,其传染途径有粪便、手、口,即病人排出的大便中存在着大量的痢疾杆菌,可以通过水源传大面积流行,也可通过苍蝇、蟑螂等污染食物,还可以通过餐具、被褥等传播,一旦病菌进入人体消化道,经过数小时到一周左右的潜伏期便可引起痢疾。
    时下正值春末夏初,苍蝇蟑螂多有生长,且周军七万余人挤在渝关这么个小地方,故而更容易被传染。又因中国人吃饭向来没有分餐的习惯,且碗筷消毒又不严格,这又给痢疾的传播带来的极大的方便。
    古往之今来,史书中多有提及某某皇帝发几十万大军征讨某国,最终因大军遭瘟病,死伤者十之,故而罢征。此间所提之瘟病,其中大多数指的便是痢疾,小小的一个痢疾,却决定着许多场战争的命运,甚至是许多国家和族类的存亡,听起来可能觉得是骇人听闻,但那却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
    历史往往如此,看似是微枝末节,不值一提的小事,但那却有可能是真正改变历史走向的关键环节。
    任尔智谋超群,任尔熟读史书,纵然是胸中墨积如海,脑中奇策千篇,却始终敌不过大自然的终极力量。
    —————
    李灵虽然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算来也是军中数一数二的重臣,但无奈不懂军略,故而在渝关这两个多月中,他可以说是闲人一个,军中之事插不上半句话,唯一可做的便是为周主调理身体。
    眼下军中痢疾流行,李灵却是有了用武之地,于是整天熬治汤药,症视伤员,带着随军大夫们奔走于各营之间,比之守城将士们还要忙碌。
    李灵的第一项措施,便是将各营中得病的士卒隔离开来,在渝关外远离水源之处另立一座病营,以汤药治之,衣物鞋袜皆以沸水消毒,待病情痊愈之后才可重回渝关。
    第二项措施便是灭蝇。
    自古流传有四害之说,这四害乃是苍蝇、蛆、老鼠、蟑螂,乃够除此四害的中草药甚多,诸如大皂角、天南星、毛茛、巴豆、黄莲花、断肠草、白狼毒等。李灵命将配制好的药剂洒在营帐角落之处,每两日清扫一次,然后再重新洒上,如此一来,四害大减。
    他的第三项措施却是推行分餐之法,虽然我国不习惯于这种西式的用餐之法,但此法确实可以有效的避免疾病的传播,更何况此时乃是危难之时,不得已而为之,至于日后能否一直在军中推广下去,那却是后话。
    经过李灵的这番辛苦忙碌,周军中的痢疾之疫总算是得以缓解,军心渐安,士气有所回升。
    那关外的辽军探知周军中痢疾流行,遂日夜不停的对渝关发起猛烈的进攻,以图趁此大好良机一举拿下渝关。周军众将中虽然分有两派,但当此危难之时,却是同仇敌忾,殿前军与侍卫军各释前嫌,并肩作战,奋力击退了辽军一次又一次的猛攻。
    而周主更是在辽军攻击最凶猛的时候,不顾箭矢之险,亲临关上指挥,众将士们一见天子亲临,军心大振,皆愿死战以报国家,在周军誓死抵抗之下,辽军不得不在渝关前留下数千具尸体后仓促而退。
    李灵身在关内,虽没有亲眼见到关前战况,但听得炮声昼夜响彻,白日里狼烟滚滚,夜晚时火光冲天,受伤的士卒接连不断的从关上抬下来,料想关上的激战必是空前的惨烈。
    李灵一边要照顾痢疾之患,一边又要医治受伤的士卒,似他这般作为的禁军高级将领,只怕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无人能及矣。
    辽兵的凶猛进攻虽然被击退,但周军也是死伤惨重,最要命的是那李重进也染上痢疾之病。
    李重进乃是侍卫军都指挥使,手下率领着周军禁军四大主力中的两支,他这一患病,对周军的战斗指挥自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痢疾的一般治法最少也得休养个五六日,但李重进身份特殊,乃是周主的左右臂膀,眼下形势困难,自是不能一日离开李重进参赞军机。周主知李灵医术超凡,遂令他无论如何要尽快治好李重进。
    李灵细细诊视过李重进,遂决定以针灸之法对其施治。
    前文已有提过,李灵精通的是祖传的药学之道,虽然也学过针灸之术,却并不似药学那般精深,然中医之道,若想快速的发挥疗效,唯一的办法就是针灸。
    自从李灵得到了《针鬼针经》之后,一有空闲便细细研习,更与已知的针灸之术相互映证,虽然时日很短,但却也是颇有收获和领悟,要以针灸之法医治痢疾却也不是什么难事。
    他先以四寸毫针由曲池穴刺入,深度以透到少海穴为度,以提插捻转相结合的方式用针。然后又在天枢、上巨虚、合谷三处穴位,以两寸毫针直刺,留针约半个时辰,如此反复用针,每日两次。
    《神鬼针经》中有载,白痢大肠来,赤痢小肠来。这曲池用是大肠经合穴,少海乃是心经合穴,天枢则为大肠经募穴,上巨虚却为大肠经下合穴,根据“合治脏腑”有原则,针刺曲池透少海,刺天枢、上世虚可通调大肠腑气,使气谳而湿化滞行,以利排通。如此施针,不但能控制症状,且疗效显著,施针不过两日,李重进之病便大为好转。
第五十一章 艰难
    那李重进先前得知李灵出奇策助张永德破幽州,之后又知其被升为殿前副点检,只道李灵已和张永德走在了一起,心中本对李灵多有猜忌,此番李灵却是毫无拖延,以绰绝的针灸之术替他医好了痢疾,他自然是心生感激,故也对李灵的态度有所改观。!
    施医救人原本就是件劳心劳力之事,尤其是这针灸之术,施针之前要细思缜想,施针之时精神更要高度集中,身体和手上的姿势要保持平稳沉着,如若不然,稍有差池,非但医治不成,反而会对病人造成致命的伤害。
    李灵这几日为周军数万将士痢疾之病奔波劳累,此番又为治李重进而大耗心力,他把别人的病是治好了,自己却是给累爬下了。
    周主得知李灵劳累致病,却是万分的挂念,多次亲临探视,李灵倍感恩宠。好在他自己是个大夫,知道自个儿这也不是什么大病,只不过是因劳累所致,吃些补药,休息三五天便可无事,遂请周主不必担心。
    这日他的身子刚有好转,外面天气炎热,本想在帐中多躺会,不想那白正轲却是匆匆前来求见,这白正轲此时也算是自己门下的人,李灵自也不好拒而不见,只得披好了衣服着他进帐。
    白正轲入帐参拜已毕,形色慌张的说道:“副帅,我军中的几名弟兄得了奇怪的病,营里的大夫都没法治,请你快去瞧瞧吧。”
    李灵却是一惊,心道:“这军营之中最是容易流行疫病,前脚刚送走痢疾,后脚不会又来了哪位瘟神吧!”
    “快,带我去看看。”
    李灵也顾不得天热,遂与白正轲匆匆前往。
    那几个生病士卒的病症果然是比较怪异,体温甚高,面色浮肿,身上汗出如浆,又兼心律不齐,心音分裂。
    李灵经过一番脉视,虽然心中已有眉目,却不敢妄下定论,遂在士卒所住营帐附近细细的察看了一番,终于是有了定数。
    猛然间,身子一震,仿佛想起了什么极为重要的事情,沉思良久,嘴上却是露出了一丝笑容。
    那白正轲想别的大夫看病只是看大夫,他们这位副帅看病却还要绕着营盘瞎转,本就是一头雾水,此时见李灵又露笑容,更是迷惑,道:“副帅,弟兄们的病有得治吗?”
    “当然能治,”李灵很痛快的回答,接着又是诡秘一笑,道:“这病可得的真是及时,真是天助我大周也!”
    “副帅,末将不明白你说的话,弟兄们生病可算是倒霉了,怎么还能说是天助大周呢?”
    李灵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就在这几日便会有个分晓,到时你自然就明白了,走,回帐中去,我给他们开方子。”
    白正轲自是不敢多问,只得满心疑惑的随着李灵走回帐中。
    —————
    帐主御帐中,众将齐集。
    今日刚得到消息,辽国惕隐耶律休哥奉辽主之命,正中云州集结人马,欲从西面进攻渝关,对周军形成前后夹击的形势。
    周军倾全国之兵北征,目下主力皆在渝关至幽州一线,又兼要防范北汉与南唐,手中已无可调之兵,如若耶律休哥大军东出云州,周军将陷入山穷水尽,无可应对的绝境。
    眼下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立刻打败关下的十五万辽军,然后迅速回军与耶律休哥再战,要么就只有撤出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