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推翻清朝当总统-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林云似乎真的打算就这么算了。 

“就这么算了,把人都放了。”林云轻描淡写的说道。 

“大帅,我没听错吧!”郭松龄第一反应是自己听错了,接着开始猜测是不是德国大夫的麻药出现后遗症,导致林云脑子出了问题。 

“我说把人都放了吧,这件事情不要再查了。”林云低头开始审批文件,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决。“大战刚过,百业待兴。人民需要休养生息,国家需要安定发展——不要让中国再流血了!就算是因为我,也不行!” 

林云抬起头,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最忠诚的两个部下:“这是命 令!” 

—                

“尊令!”郭松龄和蒋百里习惯性地朝着自己的大帅干脆利落的敬了个军礼, 

“那,我们接着要干什么?”郭松龄有点失望的摸摸自己脸上的伤疤。

“我受伤前,决定干什么,现在干什么。”林云不动声色的说道。“让他们知道,一场暗杀还吓不倒我林云,他们打乱不了我们的计划!我林云不在乎他们!” 

“知道了。监察厅和民政司已经成立了土改联合办公室,不过我 想,阻力一定会有的——不知道到时候应该怎么办?” 

“要顶住!排除一切困难!土地必须切实发到每个农民手中!矿 山、铁路和大型工厂必须由国家掌握!”林云语气激昂而坚定。“他们一定不会放弃自己利益,他们一定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阻挠——在国会方面的压力,由我来顶住,如果他们胆敢武力抗拒——蒋百里!”

“中央军绝对不会允许任何叛乱出现在中国大地!”蒋百里应声而起。铿锵有力地回答到。 

“努力去做吧!这是一场远比打赢八国联军意义更加重大的战争,你们要让我们的人民知道,这个政府在谁效命!你们要让我们的人民明白,这是属于谁的国家!你们自己也会明白,你们在为谁而战斗着!”

“咱们校长就是高风亮节,有人要杀他,他也不在意,还惦记着老百姓的地呢。”从林云地办公室出来后。蒋百里偷偷对郭松龄说道。

“你个小毛孩子,除了打仗你还懂个屁!”郭松龄撇撇嘴。“大帅这是真的要动手了,要把他们连根拔起呢!” 

“喂!监察长郭松龄大人,你这是对我的侮辱啊。我可是堂堂中央军司令,薪水比你还高半级呢——你侮辱我就是侮辱中央军,侮辱中央军就是侮辱全国三百万……” 

“行了行了,我骂你也不是一两次了吧,难道你要丢个白手套过来和我决斗不成?” 

“那也不用啦,只要你告诉我,为什么说这次校长是真的动手了 呢?” 

“哼,你说敢跟大帅作对的,会是什么人?” 

“呃,大概是满清余孽吧?或者是日本人?好像谁都有可能,今天大帅出现在国会大厅里时,这些家伙的脸色比校长还苍白,我看他们都有嫌疑!” 

“你说的不错,满清的遗老遗少们——比如那个死鬼荣禄、南方地革命党孙大炮、他们都有可能!”郭松龄冷笑着。“可是你想过没想 过,这些家伙除了吃饭拉屎放屁什么都不会,他们凭什么敢跳出来跟校长斗?他们从哪里弄来那么多钱搞宣传?甚至雇佣刺客!” 

“凭什么?从哪里?”蒋百里满脸茫然,忽然他恍然大悟。“你是说,有人暗中支持他们!” 

“不错,正是有人在支持这些人,这些人才能跳的起来——他们也必须跳起来,因为这些人拿了人家钱,就是替人家办事的!” 

“谁敢支持他们!日本人还是美国人?或者英国人?” 

“都不是,列强也许和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他们也许会和列强合作,也许会替列强办事,但是他们并不是单纯只靠列强才能获得如此强大地能力——尤其在现在的中国。”郭松龄遥望黑沉沉的夜空,他的脸色比夜色更加黑暗且捉摸不定。“支持他们的,不是一两个人,是由着无数人组成的阶层!这个阶层在旧时代攫取了巨大的权利与利益,他们不愿意在这个新时代丧失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必然会用尽一切办法来阻挠我们,来扼杀我们!” 

“你是说,地主?” 

“不只是地主,还有那些买办们,那些豪族!他们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才是真正的背后主谋,他们才是这些反对派赖以生存的基础!”郭松龄紧紧握住拳头。“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彻底摧毁他们的基础,断他们的根!” 

“这……这就是校长的真正目的?” 

“远远不止如此,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中国最低层也是最广大的农民就是这些豪强所欺凌压榨的对象,大帅的目的就是让最广大的农民成为我们的盟友,最坚定的、永不背叛的盟友!” 

“让农民成为我们的支持者?”蒋百里觉得有点匪夷所思。“据我所知,农民们多半是文盲,他们懂得什么是政治吗?” 

“他们也许不懂政治,但是他们绝对知道谁才是真正对他们好的 人。”林云的声音从二人背后传来,夜色中,林云伤病初愈的身躯看起来单薄如纸,可是他的声音坚定如钢。“他们不是我们的盟友,而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这才是我认为的真正民主!这个国家的命运将不再决定在一少部分自以为精英的人手中,而是由他真正的主人来掌握!” 

林云转过头去,看着夜色中的英烈纪念碑,一轮眉月自东方升起,纪念碑反射着深邃的蓝光,宛若将要刺破苍穹的利刃。 

林云低声呢喃:“来吧,都来看看吧!看今日中华,竟是谁家天 下!” 夜风乍起,月正东,天正蓝!人,未眠!

第六章 外蒙独立事件

哪个国家,什么时代,激烈的社会变革都会遭到保守 和抵制,这一点,林云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然而目前中国之现状,又非需要激烈的变革不可。他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挣扎在准封建社会泥潭中的贫弱之国,外部环境虽然取得了暂时的稳定,但仍是危机重重,用他的话来说:“列强亡我之心不死。”而内部呢?经过郭松龄的一番 “大手术”,也仅仅是取得了表面上的稳定而已。 

要从根本上摧毁封建残余对新生共和的不利影响,就要从最根本的地方入手——土地。在新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民众代表大会上,提交并通过了《土地开垦法》。此法案规定,所有自愿到东北、新疆乃至甘肃宁夏等边远地区开垦荒地的农民,所开垦的荒地归其所有,并且免除五年的赋税杂役,而在此过程中,由国家拨付资金,负担其开荒前期之费 用。

紧接着出台的《农业发展调整法第一修正案》又相继包含了诸如 《农业人口救济法》和《农业基础水利建设实施法》等暂行条例,由国家推动的新的土地变革正以不可动摇的强大力量席卷到全国各地。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林云提出了“新民族主义运动”。 

此项运动,旨在提高民众被封建统治禁锢已久的尚武精神、自信的信心以及提倡新的民族宗旨:团结、服从、自律、勇猛。 

在中央陆军学院第一期高级指挥班毕业地典礼上。林云做了以下的演讲: 

“今天,是诸位同学毕业的日子。也就是从今天起,诸位将步出校门,走上领导革命军队之道路,肩负起革命军人责任之时。捍卫共和之重担,亦将成为诸位同学今后的共同目标。回想诸位甫入军校之时。我所讲之第一校训,便是绝对服从!” 

“这是一个革命军人所应具有的基本准则,在这条准则中,最高的道德准则就是履行职责。而军人地最高之荣誉,既以服从命令为天 职!” 

“与履行职责这个原则密切相关的,还有我所提倡的另一要求:循规守礼,不要去干违反基本道德原则的不正当的事情。当然,你们都是年轻人。难免会违反各种各样的规矩,但是与这种道德上完美无缺的根本要求相比,那些过失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因而我知道,你们会很快地纠正过来。” 

“前一段时间,在你们身边,出现了一些叛徒,他们密谋使用暴 力,捣毁和破坏我们用鲜血取得的共和,这是我深为痛惜和强烈反对 的。军人的职责。在于服从上级之命令,而是不是去参与到政治之 中,这一点,我希望诸位同学在未来的从军之路上永远牢记!” 

“诸位也已经看到我所提倡的新民族主义运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可喜的变化,我早在多个场合说过。团结,乃是我们得以强大的基础!何谓共和?实在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明白地人,会知道这是全国各民族,所有民众的共和,而不明白者,或者别有用心的人,乃是将此作为一面招牌。去谋取其个人的政治利益,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警惕和反对的!” 

“诸位的前程,都很远大。虽然你们来自不同地地方。说着不同的方言,又或者,有着各不相同的从军履历,但是,从今天起,你们的身上,只有一个烙印,那就是中央陆军学院这一光荣的烙印!你们是共和未来的捍卫者,是共和的中流砥柱,是共和的忠实守卫!所以,你们必须要以比旁人更为严格地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严于律己!这是你们 守誓言、勤于报国的准则!” 

“因此,在中央陆军学院学习的这段时期,为了实践履行职责的原则,你们虽然过着严峻苛刻地生活,但我认为,对你们来说,这却是一段美好的、值得永远怀念的时光,在这里,军校对你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已经成功的在你们之中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履行你的职责,处事循规守礼,那末,不论在何种外界环境下,你都会是一个自由的人。相反,如果你违背履行职责的绝对服从,而按照你的性格谨慎行事,那 末,无论你在当时外界环境下看来是多么地受人尊敬,你都会感到受束缚而且内心也是不自由的。” 

“在这里,我想告诉诸位,并与诸同学同勉:仅仅把物质享受看作自己生活目的的人,就不会象按照崇高的道德准则生活的人那样,具有真实的内心世界和真正的自由。诚然,物质幸福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 的,甚至往往是迫切需要的,但它不能作为唯一的生活目的,也不能作为衡量人并把人分成等级的尺度。我们做祈望的,是在一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仍能保持对革命事业成功之信心,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的热情和勇往直前的勇气!” 

林云的这番演讲,被刊登在中央陆军学院的校报上,并很快在那些新入学的学员们中间变的耳熟能详起来。他们对于能进入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军校充满了自豪,对于林云的崇拜,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们中,大多数来自城市中的平民家庭,也有一小半来自农村,不过都受过一定的教育,对于改变自己命运并投身到“伟大的共和建设保卫 者”这一行列,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憧憬。 

相对于高等的中央陆军学院,全国的教育改革法案,则在基础教育上做足了文章。法案规定,全国人口必须尽快的扫盲——这是在提倡妇女放足并入学之后的进一步推动措施。该法案规定,全国的普通教育为国家义务制。在学制上,暂定为七年。而学校教育全部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并实行军事教导员制度,由伤残老兵和退伍老兵担任并实行责任制,为国家减少负担并为国家培养有组织有纪律地后备力量。这也是 “新民族主义运动 

力提倡的。 

在中高等教育专业化、职业化方面,法案规定。必须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相互结合,其重点发展技术类教育的同时发展高等教育,比如中等技术学校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在校学习、讨论、吸收本专业知识,而在实习阶段,则到各专业工厂、车间从学徒做起,了解本专业的各项知 识,在这个过程中,军事训练并不中断。然后和所学地相互结合吸收。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平时除学习、讨论、研究各科目相关知识外,也要在导师的带领下参与到各科研项目的研究与攻关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国上下兴起的工业建设风潮。由于《工业振兴法》的实施,全国地基础工业在国家力量的大力推动下,逐步的,有计划的按照规划进行开来,其推动资金,主要来自所发行的国债和“八国联军”赔款,部分来自民间资本。在技术上则由德国派出的工业援助团主要负责,在这个过程中。洋务运动的遗产——相当多的留学人才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民族资本被鼓励投入到工业建设中,按照其固有资本,中央工业发展银行提供相对应的“振兴贷款”。大批中小企业通过这样地方式成立起来,在全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经济竞争。其发展之迅猛,让一个德国记者如此感慨道:“中国人从来没有如此露骨的追逐财富,他们谨小慎微的神态被趾高气扬的得意所取代。从矿山到工厂,从生产传统丝绸的优容到飞速制造现代化器皿地果断,这中间是多么巨大的差距和短暂的时间啊!” 

“铁路,在这个广阔的土地上一公里一公里的日夜延伸着;矿山 上,通宵照亮着巨大的灯泡;工厂中,人们蜂拥而入,在各自的岗位上生产着他们或许这辈子从来没有奢望过的东西;农田里,被没收了土地地地主们被迫和他的前雇农一起从事劳动。所有这些。都昭示着一个让西方国家渐渐感到不安的事实,那就是这个民族正焕发着从未有过的青春,在它那被古老地文明和庞大的帝国支配统治了数千年之后,这个令人生畏的国度已经不是欧洲贵族老爷们记忆中那个不堪一击的孱弱老者。而是犹如睡醒后的狮子,抖落掉毛发间的尘埃,陌生而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崭新的世界,并以其勇猛的决心和巨大的潜力,迎面扑来。” 

—                

他在文中,并没有指明这头雄狮向谁“迎面扑来。”不过紧挨着这头雄狮的两个邻居,显然还没有从先前的失败中得出教训。但是至少他们开始用另外的手段来制造麻烦。共和元年三月十六日,沙俄支持下的“外蒙古独立事件”爆发了。 

对于此事件,林云在国会专门举行的咨文答辩会中这么讲道:“共和之局,绝不会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分裂而失败,反之,任何敢于进行民族分裂,破坏全国领土之统一者,都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不管其幕后有谁撑腰!因为全国的民众,是不会容许其从我中华领土中分裂出 去,我林云不答应,国防军不答应,全国民众,更不会答应!” 

“我宣布,将以武力解决此事件,在此,我以共和大总统之身份重申一遍,任何敢于搞分裂的阴谋家,都将遭到无情的打击!” 

当时,国会以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了他们的支持,这是在“刺林案”之后,林云在国会头一次取得如此真诚的支持。 

虽然林云已经下定了决心诉诸武力来解决,可他在召见蒋百里时,还是很认真的对他讲解了一番形势。 

“沙俄在企图强占我东北、西北领土的同时,处心积虑地谋求霸占我蒙古地区,以实现其“黄俄罗斯”迷梦,就我所知,其先后制定了 “米勒尔计划”、“穆拉维耶夫计划”、“巴达马耶夫计划”,狂妄地提出要占领从西伯利亚到长城脚下的大片中国领土,你一定很奇怪我为什么会有这么明确的情报——别忘了,我可是很注意情报搜集的。沙俄为达到这一目的,采用了一系列的卑劣手法,但一八七零年以前的中俄条约中,尽管严重损害了我国主权,也没改变蒙古属于中国这一铁的事实。不过,它的野心不死!” 

“现在,让我们回头看一下历史,早在清初时,当时的清政府把蒙古分为三部分为漠南、漠北、漠西蒙古,其中漠南蒙古称为内蒙古,漠西和漠北蒙古为外蒙古,外蒙古有较大的自主权。为防止外蒙的割据,清庭在库伦(乌兰巴托)设置大臣,定期举行军事演习,保障疆域的稳定。清初,沙俄就不断侵扰蒙古地区,康熙年间,居于天山以北的蒙古一部勾结沙俄叛乱,在康熙的亲征下,于一六九七年平叛。但沙俄仍在边境制造事端。后来中俄签定的《恰克图界约》肯定了蒙古属于中国,但沙俄的势力也越过了西伯利亚,伸展到贝加尔湖一带,为今天的外蒙独立事件留下了隐患。” 

“我想提醒你的是,闹独立的,仅仅是外蒙贵族,广大的蒙族同胞或是受到蒙蔽,或是坚决反对的。我们在武力征讨的同时,要注意民族政策,不能伤害广大支持共和的蒙族同胞。但是反之,如果任何人——不管他是贵族还是普通的牧民,只要敢于对抗统一,就坚决镇压!这一点,你要贯彻到每个军人的心里。” 

三月二十一日,由蒋百里亲自率领的“讨伐军”从北京出发,这支军队,有“天下第一师”之称的中央军第一军第一师,也有“狂飙军”荣誉称号的第二骑兵师,共计六万余人,分两路向外蒙进发。 

然而出乎林云预料的是,蒋百里的先锋部队,竟然遭到了失败! 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    ,    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七章 驶向阳光灿烂的大海

伪库伦政府为代表的外蒙独立势力的讨伐军竟然在战 到了失败,这一点是林云乃至整个国会都未曾料到的,这也证明了一 点,没有人是从来不曾失败的。至少蒋百里的光环上,出现了不怎么让人高兴的小小的污点,这一事实在传到林云的报告上称:“我军遭遇普通民众所组成的军队的袭击,由于指挥官犹豫不定,使军队遭到了挫 折。” 

看起来,这并不怎么严重,但是林云敏锐的感觉到,自己犯下了一个错误。而这个错误,又是他灌输给蒋百里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必须为这个错误负责。所谓的“广大的支持共和的蒙族同胞”是他所一厢情愿的构想出来的。这也让林云非常担心东北和新疆的局势,因为有情报显示,在那两个地方已经出现了不稳定的因素。 

对于蒋百里的军事才能,林云并没有产生怀疑,但这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一场分裂与反分裂的战争,他的军事才能并不能有效的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虽然在他召回蒋百里的电文中,并没有提及这些。

新任命的讨伐军总司令,是何劲。这是个在东北战场上冒出头的年轻军官,曾率领三百骑兵大破俄军一个步兵团,将团长,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